不同频率比的李萨如图形

不同频率比的李萨如图形

不同频率比的李萨如图形(fx 为CH1通道的输入频率,fy 为CH2通道的输入频率):

行测图形推理规律及答题技巧总结.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1. 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 答案:A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

李萨如图形的相关研究

李萨如图形的相关研究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班级序号:XXX

摘要:探究李萨茹图形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其形状的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出李萨茹图形,给出其原程序,及其相关图形;利用示波器和信号源,演示出一个李萨茹图形,探究李萨如图形的应用并设计出一个简易演示李萨茹图形的教具,并做简单说明。 关键词:李萨如图形;matlab;应用;设计教具 1、李萨如图形简介 (1)形成原因 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当他们的频率比是整数比时,合振动的轨迹是稳定的闭合曲线,此时就形成了李萨如图形。 (2)影响李萨如图形形状的因素: 设两个互相垂直的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A1cos(2πn1t+Φ1) y=A2cos(2πn2t+Φ2) ①设n1/n2=m1/m2(m1、m2是互质的整数),李萨如图形的形状由分振动振幅、频率比和cos (m1Φ1-m2Φ2)确定。 ②萨如图形具有对称性。设n1/n2=m1/m2(m1、m2是互质的整数)。 当m1为为偶数时,图形关于x轴对称; 当m2为偶数时,图形关于y轴对称; 当m1、m2均为奇数时,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③李萨如图形具有周期性。取a= =Φ2-Φ1 当Φ1为定值时,图形随Φ2变化的周期是2π/m1; 当Φ2取定值时,图形随Φ1变化的周期为2π/m2; a取定值,图形随Φ1或Φ2变化的周期为|2π/(m1-m2)|。 2、MATLAB制图 ①一个振动初相位为零时的振动合成 设wx和wy,为x、y两个方向的振动频率. 先讨论简单情况:不妨设y方向初相位Φy为零,则初相位差Φx-Φy=Φx 程序设计: wx=input(‘wx=’); wy=input(‘wy=’); nx=input(‘nx=’); t=0:0.02:200; x=cos(wx*t+nx*3.1415926); y=cos(wy*t); plot(x,y) 图像: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一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图2陀螺进动仪 【实验原理】: 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 ×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 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这就是进动现象。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陀螺,快要停止转动时用手接住,以免掉到地上摔坏。 实验三弹性碰撞仪 【实验目的】: 1. 演示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 2. 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 3. 使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性碰撞仪 图3,弹性碰撞仪

图形推理50项规律

1.大小变化 2.方向旋转 3.笔画增减(数字,线条数) 4.图形求同 5.相同部份去掉 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 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 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 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 11.由内向外逐步包含 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 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 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 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 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 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 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 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 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 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 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 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 26.角的度数有规律 27.阴影重合变空白 28.翻转,叠加,再翻转

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 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32.平行,上下移动 33.图形翻转对称 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 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 38.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内外部变化相反) 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 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 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 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 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 44.数线段出头数,有规律(成等差数列,或有明显规律) 45.图形每行图形被分割成的空间数相同 46.以中间图形为中心,上下,对角分别成对称 47.先递增再递减规律 48.整套图形横着看,或竖着看,分别有规律. 49.注意考虑图形部分变化(如:分别为上下不变中间变化,然后上中下一起变化,左右分别变化,左右一起变化等) 50.顺着次序变化.(如:原来在内部的放大变为外部图形,内部图形相应变化.左右组成的图,上一个右边图等于下个左边图,右边再加个新图,如此循环)

基于LebVIEW的李萨如图形模拟实验

基于LebVIEW的李萨如图形模拟实验 万广苗 (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济南250101) 摘要:应用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设计简单的虚拟仪器进行李萨茹图形模拟实验。 关键词:LabVIEW;虚拟仪器;李萨如图形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则尤为如此。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使得它成为一种很好的工具,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效率则成为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86年,美国NI公司(Nation Instrument)提出了虚拟仪器的概念,提出了"软件即仪器"的口号,彻底打破了传统仪器只能由生产厂家定义,用户无法改变的局面,从而引起仪器和自动化工业的一场革命。 1.虚拟仪器简介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

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方式。 虚拟仪器广泛的应用于电子测量、化学工程、电力工程、物矿勘探、医疗、振动分析、声学分析、故障诊断、以及教学科研等诸多领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各种有关软件不断诞生,虚拟仪器将会逐步取代传统的测试仪器而成为测试仪器的主流。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8404898.html,bVIEW简介 LabVIEW是一个程序开发环境。LabVIEW的特点在于, 它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G在流程图中创建源程序,而非使用基于文本的语言来产生源程序代码。LabVIEW还整合了与诸如满足GPIB、VXI、RS-232和RS-485以及数据采集卡等硬 件通讯的全部功能。内置了便于TCP/IP、Active X等软件 标准的库函数。虽然LabVIEW是一个通用编程系统,但是它也包含为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特别设计的函数库和开发工具。LabVIEW程序被称为虚拟仪器(VIs),是因为它们的外观和操作能模仿实际的仪器。由于LabVIEW所使用的术语、图标和概念都是技术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所熟悉的,故而即使用户没有多少编程经验,同样也能利用LabVIEW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3.模拟李萨如图形 本实验是用LabVIEW软件根据示波器原理模拟“李萨如图形”。 如果在示波器的X和Y偏转板上分别输入两个正弦电压信号,且它们的频率比值为简单整数,荧光屏上亮点的轨迹就为一稳定的闭

李萨如图形学习资料

探 究 李 萨 如 图 形 环境科学10-2班 李洋旸2010012208

探究李萨如图形 环科10-2班李洋旸2010012208 李萨如(Jules Antoine Lissajous),法国数学家,生卒:1822年3月4日~1880年6月24日。物理、工程中常用的李萨如图形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众多的创造中,李萨如发明了李萨如仪器,一种用来绘制李萨如图形的装置。在这个装置中,一束光被一面固定在音叉上的镜子反射,然后再被第二面固定在音叉上的镜子反射,两个音叉震动方向互相垂直,两者音高也经常被设置为不同,以取得不同的谐振频率。光束最后被打在墙上,得到了我们如今所称的李萨如图形。这项发明是之后许多仪器的基础,如谐振仪(谐振记录仪)。 定义 一个质点同时在X轴和Y轴上作简谐运动,形成的图形就是李萨如图形。 形成李萨如图形的另一种方法:把两个圆斜着放,在两个圆上任取两点,将这两点向右上角做垂线,交于一点。然后将这两个点在圆上运动,点也随之运动。点运动的轨迹形成李萨如图形。 公式 李萨如图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表示: X=A1sin(ω1t+ψ1)

Y=A2sin(ω2t+ψ2)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萨如图实际上是一个质点同时在X轴和Y轴上作简谐运动形成的。但是,如果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的频率为任意值,那么它们的合成运动就会比较复杂,而且轨迹是不稳定的。然而,如果两个振动的频率成简单的整数比,这样就能合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曲线图形,这就是李萨如图形。 性质 若以Nx和Ny分别表示李萨如图形与外切水平线及外切垂直线的切点数,则其切点数与正弦波频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Fy/Fx=Nx/Ny 用途 设一信号为X=Asinωt,另一信号为Y=Bsin(ωt+ψ),分别输入示波器的x轴和y 轴输入端,可以通过在示波屏上显示的椭圆的性质确定其相位差。 ψ=arcsin(b/B),其中b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值,B是椭圆上的点能取到的最大的X坐标的值。 深入研究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考点汇总

一、动态位置变化 1、移动: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图形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分析移动规律时要找准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A.上下、左右;折返、循环 B.顺、逆时针:就近原则、平均原则 (不一定到顶端才转弯、十六格注意优先看边上的) 2、旋转 A.时针法区分旋转和翻转的区别: 时针方向一致为旋转;不一致为翻转 B.箭头法判断图形方向和角度 图形由多个元素构成时:分开分布分析;结合选项排除 时钟模型考法:指针的旋转;夹角度数的变化 移动又旋转:注意移动方向 3、翻转: A.时针法区分旋转、翻转 B.左右翻转与原图形数轴对称;上下翻转与原图形横轴对称 二、静态位置关系:元素一般不同,每幅图形的元素相对位置呈某种规律。 线:垂直、平行 复杂图形的位置:相离、外切、相交、内接、包含 三、叠加和遍历:元素相似

1、叠加的考法: A.完全叠加 B.叠加与动态位置变化的结合:去异存同、去同存异、黑白叠加、米格叠加、任性叠加 2、遍历:所有都经历一遍 考法:与位置结合考察 A.单元素遍历:乱中求同 B.整体遍历:缺啥补啥 C.局部遍历(相邻遍历):相邻求同 四、属性和数数(元素凌乱) 1、数点:交点、切点 考法: A.只数十字交叉点 B.普通交点和十字交叉点一起数 C.只数直线和曲线的交点(图形由为数不多的直线曲线构成) D.只数切点 E.交点和切点一起数 特殊点:线段出头数;黑白点(黑白分开数) 2、曲直线和数线 (1)曲直线:全直、全曲、半曲半直

考法: A.全直/全曲 B.直线和曲线间隔排列 C.三种图形循环排列 (2)数线的考法:有曲有直时,一般考曲线 A、线相等 B、线递增、递减 C、乱序例:5、3、4、1、(2) D、线的数量呈对称例:5、3、4、1、(2) E、线的数量具有和差关系例:1、2、3、5、(8) 3、直角图形与数角 (1)直角图形:全直角 (2)数角(锐角、直角总数;内角、外角) 考法:同数线 4、封闭性和数面 封闭和开放: a.首尾重合且路线不重复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否则是开放 b.有封闭区域的开放,也称为半开半闭图形 c.封闭区域在图形推理中俗称面

李萨如图形教学教案

附件二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编写说明 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和课题,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学科内容的教学纲领性文件。 2、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是根据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进度表。主要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选用等。 3、教案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作出以课时或课次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 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 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在于: (1)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2)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3)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 (4)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 二、教案编写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撰写好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

行测图形推理的四类题型解题方法

分类总结行测图形推理解题思路 一、规律推理类 规律推理是针对所给若干幅图形的规律,选择新图形以延续现有的规律性。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图形数列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据此推导符合规律的图形。根据图形的变化 规律可将题型分为数量类、样式类和位置类。 (一)数量类 数量是指图形中包含某种元素的多少,主要是点、线、角、面、素。“点”是指图形中常常包含有“点”的要素,蕴含着交点数的变化,包括交点、切点、割点等。“线”一般指线条数、线头数、笔画数的变化;“角”一般指角的个数的变化;“面”也就是区域,一般包括封闭区域和连通区域,三者的变化规律一般常呈现常数列和等差数列。“素”是指图形中常常包含有“素”的要素,蕴含着元素种类、数目的变化,既包括图形整体的变化,也包括各组成部分的变化。 【例题1】(山西-行测-2009-51) A B C D 【答案】A。本题属于数量类。左边4个图形的边数等于图形内部线段的数量,分别为3,6,4,7,(5)。所以选择A选项。 【例题2】(山西-行测-2008-51) A B C D 【答案】B。本题属于数量类,考查图形独立元素个数。题干图形的独立元素个数为 1、2、3、4、(5)。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3】(山西-行测-2008-54) A B C D 【答案】A。本题属于数量类。题干图形的笔画数都为6,故下一个图形的笔画数也应为6。 二、数量类解题要点总结: 第一步:首先从整体数考虑,识别“点线角面素”,确定数量规律; 第二步:如果整体不行的话,可以从部分(分位置或分样式)的角度确定数量,得出

(二)样式类 样式是指图形的形状模样,它标明了某个图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该类题 型的解题规律一般是遍历、计算、属性。遍历是指每行(或每列)中含有完全相同的若干个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对相同样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保证每一种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 都要出现一次。运算是指一组或一行的图形之间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从规则上看,运算主 要包括“加减同异”,即“叠加、相减、求同、去同”。属性是指图形的一种样式特征,常见 的有对称性、曲直性、封闭性。对称性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和整体对称;曲直性是指有的 图形均有曲线组成,有的图形均有直线组成;封闭性指有的图形是封闭的,有的图形是非封 闭的。 【例题4】(山西-行测-2008-53) A B C D 【答案】B。本题属于样式类。题干图形均由直线段构成,选项中只有B选项是由直 线段构成的,其余几项图形中都含有曲线。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5】(山西-行测-2008-52) A B C D 【答案】A。本题属于样式类。题干图形均由直线段构成,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由直线 段构成的,其余几项图形中都含有曲线。所以选择A选项。 和大家说一下:我想,每一次都推荐一下对大家都非常有用的信息,只推荐三个有用的,其他的我觉得都没什么意思,每一次推荐都不容易,希望大家珍惜。大家有选择性的看,都 是个人觉得非常好的。一切都做了,离成功就近了,好运与机遇就会降临。请大家多关注, 我常常会推荐一些很好用的东西给大家。1、推荐快速学习一下思维导图法与快速阅读法,对 理解与记忆的帮助十分之大,里面有针对公务员版本,对于时间不够用,效率低的同学特别 适用,本人切身体验,没用不会推荐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建议练上30小时足矣。已经给 大家找好了下载的地址,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请直接点击这里下载。)2、QZZN公考论坛,是国内最知名的公务员考试论坛和公务员论坛。3、大家论坛,各种资料都 有下载。 【例题5】(山西-行测-2009-54) 所给的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在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 最合理的正确答案。 A B C D 【答案】D。本题属于样式类。每个图形都含有2个相同的封闭空间,第1、2个图为耳朵;第3个图为脸;第4个图为眼睛。选项中只由D含有2个相同的封闭空间,所以选择D

基于MATLAB图形界面研究李萨如图形及其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8404898.html, 基于MATLAB图形界面研究李萨如图形及其讨论 作者:刘斯禹韩雪郭天超 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对应用MATLAB计算机语言编写李萨如图形演示软件进行了研究,在介绍了李萨如图形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编写了用于演示李萨如图形的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了直接输入振动参数,直接绘图得功能;并且可以直接对比有无阻尼的李萨如图形的对比。直观地分析出各参量的变化对于结果的影响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并总结了李萨如图形的实际应用。图形用户界面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李萨如图形 MATLAB 图形界面频率比相位差 中图分类号:O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2(c)-0000-00 当两个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相耦合时,振动将为两个振动的叠加,其结果比一维振动复杂得多。如果这两个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频率相同,则合成的总振动可形成椭圆曲线,一些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形成圆或直线;若两个简谐振动频率不同,且频率比为整数比,则合振动可形成封闭曲线,称为李萨如图形。若振动频率比不为整数,则合成的总不能形成稳定的图案。而两个振动的频率比、初相位、相位差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合振动的轨迹形状。将李萨如图形绘制出来则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轨迹形状。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的软件产品,是一个高级的数值分析、处理及计算软件;本文采用MATLAB为工具,并编写图形用户界面以绘制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李萨如图形,进一步讨论以上提及的多种因素对垂直简谐振动合成的影响以及实际的应用。 1 基于MATLAB的李萨如图形演示 1.1 李萨如图形的形成 李萨如图形中的点是两个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叠加,都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李萨如图形本质上是一个质点同时在X轴和Y轴上振动而形成的,其合成交点的运动轨迹就是李萨如图形。但是,如果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的频率为任意值,那么它们的合成运动就会比较复杂,而且轨迹是不稳定的。然而,如果两个振动的频率成简单的整数比,这样就能合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曲线图形,这就是李萨如图形 [1] 。 1.2 李萨如图形演示图形用户界面

图形推理规律总结

图形推理规律总结 元素组成相同——位置规律 一、平移 (一)看方向 (二)找步数:1.步数恒定2.步数变化 二、旋转 (一)看方向: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二)找角度:常见角度为 1359045、、 三、翻转 (一)左右翻转 (二)上下翻转 四、图形传递性 (一)左右传递 (二)上下传递

元素组成相似——样式规律 一、规律叠加(黑白块叠加) 二、去同存异/去异存同 三、直接叠加 四、元素遍历 (一)同一元素遍历:多个图形都含有一个共同元素(二)位置遍历:每个小图形在每个位置出现一次 五、固定元素 (一)固定元素自身 (二)固定元素与其他元素 六、图形相对位置 1.相交 (1)相交于面(2)相交于点(3)相交于边 2.相切(相接) 3.相离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自身特性一、对称性 (一)轴对称图形 1.对称轴的方向 2.对称轴的数量 轴对称常考的特征图: A;Y;五角星;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箭头等。(二)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常考的特征图: S;N;Z;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图形反着放。 (三)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快速判断“轴+中心”图形的小技巧: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二、直曲性 (一)全曲图形 (二)全直图形 (三)曲线+直线图形 三、封闭开放性 四、图形相连方式

元素组成不同且无自身特性规律——数量关系一、面 (一)封闭区域数 (二)部分数 二、素 识别方法:图形有很多独立小元素构成,优先数素。 (一)元素个数 (二)元素种类数 三、线 (一)直线数 直线数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 (二)曲线数 直线数特征图:曲线图性(全曲线图、圆、弧) (三)线条数 1.直曲线数之和 2.局部线条数 3.内外部线条数 (四)一笔画和多笔画 一笔画特征图: 1.五角星 2.“日”、“田”及其变形

国考最新图形推理规律大全讲解教学总结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 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 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 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 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 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 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 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 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 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1. 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 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 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 答案:A 分析:第一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1,3,5。 第二列,从上往下,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7,9,11。

李萨如图形及其应用

收稿日期:2009)12)20 作者简介:宋明秋(1960-),女,辽宁铁岭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方面研究. =学术研究> 李萨如图形及其应用 宋明秋 (铁岭师专,辽宁铁岭112000) 摘 要:李萨如图形的花样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频率和相位差决定,因此,可以根据李萨如图形 来求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相位差及频率.论述如何利用这种方法在实验中进行两正弦电压相位差、交流 电的频率、交流阻抗特性、音叉频率的测量. 关键词:李萨如图形;相位差;频率;简谐振动 中图分类号:O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88(2010)01-0023-01 当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简谐振动,质点的位移是这两个振动的位移的矢量和,如果两个振动的频率具有简单的整数比值的关系时,质点的轨道是稳定的封闭的合成运动轨道,这些轨道曲线即李萨如图形. 本文仅讨论两个相互垂直、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李萨如图形,并介绍其应用. 1 李萨如图形 设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进行,位移方程分别为: X =A 1sin(X t +W 1)(1) Y =A 2sin(X t +W 2)(2) 这两个方程就是用参量t 来表示质点运动轨迹的参量方程.如果把参量t 消去,就得到轨道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2A 21+Y 2A 22 -2X Y A 1A 2cos(W 2-W 1)=sin 2(W 2-W 1)(3)方程(3)是椭圆方程.因为质点的位移X 和Y 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动,所以,椭圆的轨道不会超出以2A 1和2A 2为边的矩形范围.椭圆的性质由相位差(W 2-W 1)来决定. 下面对几种特殊情形进行分析讨论[1]: (1)(W 2-W 1)=0,此时方程(3)变为X P A 1=Y P A 2,因此,质点的轨道是一条直线,如图1. (2)(W 2-W 1)=P ,此时方程(3)变为Y P X =-A 2P A 1,因此,质点的轨道仍是一条直线,如图2. (3)(W 2-W 1)=?P /2,A 1X A 2,此时方程(3)变为X 2P A 21+Y 2P A 22=1.因此,质点的轨道是椭圆,如图3、图4. (4)(W 2-W 1)=?P /2,且A 1=A 2=A ,此时方程(3)变为X 2+Y 2=A 2,因此,质点的轨道是圆,如 图5、图6.图1~6上的箭头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下转86页) 第12卷第1期 2010年3月 辽宁师专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Vol 112No 11Mar 12010

李萨如图

李萨如图形的应用 摘要:李萨如图形是波与波叠加的结果,通过对波形的观察,可以比较出两组波的差异,在已知一组波的相关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得出另一组波的相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又可以得出与那一组波的相关的一些数据等,从而求出所需数据,如求频率,电阻,电阻的变化情况,容抗阻抗,电压大小…… 关键词:李萨如图形,对比,数据 1.李萨如图的形成原理 李萨如图形就是利用一个示波器,在X 轴和Y轴上输入不同的正弦信号,把他们有 机的叠加起来所形成的一种图形,如图所 示,把X轴的信号换成正弦信号,就形成了 李萨如图形。由于输入信号是加在X方向偏 转电压和Y方向的偏转电压上,从电子枪里 头喷出的电子就会在这两个电压的影响下, 向不同的方向偏转,然后打在屏上,显示出 不同的波形。所以,通过对波形的研究,我 们就可以了解到两个方向所加的信号得特征,如果已经知道一个方向的型号特征,就可以通过对比,得出另一个信号的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来求出一些需要的值。 2.影响李萨如图的因素 要想通过一个信号的特征推出另一个信号特征,那么就必须了解影响李萨如图形的一些关键因素,通过比较这些因素,才能得出结果。通常情况下能够影响图形形状的有输入信号的振幅大小,两个输入信号的初始相位的不同,两个信号的频率的不同等。 2.1频率对李萨如图的影响

李萨如图形的周期 与频率是分不开的,设 一个方向上的频率为 fx,另一个的为fy,那 么李萨如图形的周期T 即为1/fx和1/fy的最 小公倍数,因为在T时 间内,X方向和Y方向都 经过了几个完整的周 期,之后又重头开始, 和刚开始时一样。有时 示波器调出的波形会移动,就是因为周期没有调好的缘故。根据对李萨如图形一个周期的测量,在已知一个信号的频率的情况下,就可求出另一个信号的频率;李萨如图形本身还具有一个特点,图形边界与水平方向的交点和竖直方向的交点的比等于fy/fx,如图,因为图形的最低点即为Y方向信号的波谷,图形最左端与竖直的交点即为X方向信号的波谷,在一个李萨如图形周期T内,有几个交点,则对应X方向和Y方向信号就经历了多少个周期,正好与fy/fx相吻合。可以根据图形的交点状况,确定出信号的频率大小。 2.2初相位对李萨如图的影响 两个信号的初相位不同不会对李萨如图形的周期和交点造成影响,但是会对图形的形状产生影响,通过观查图形的形状情况,可以得出两组波的相位差,当两组输入信号是在同一个电路中,一个是电源电压,一个是另一个部位的电压,就可根据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求出那一个部位的容抗,阻抗之类的东西,或则频率或其他东西知道时,也可以根据相位差求出很多东西。其原理如下: 在频率比确定情况下,改变初位相,可得到两类曲线形状:一类是有两个端点的放, 另一类是连续的封闭的图形曲线。对开放曲线,合运动质点在端点处改变其运动方向,所以在端点处质点的运动速度为零。而连续的封闭的图形曲线,则不存在质点改变运动方向的点,即不存在速度为零的点因此对应的曲线封闭与否,可由曲线上是否存在速度为零的点而判定。这可以作为一种曲线封闭与否的判定方法,也可以求出在频率比确定情况下封闭或开放的曲线的初位相。下图便是在各种频率比下,初相位对图形的影响.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讲义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讲义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讲义 (草稿) 何豪、侯晓强 实验室功能介绍 本实验室将全面支持同学们的大学物理课学习; 本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了数十个定性或半定量实验。 本实验室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趣味物理展品。 实验和资料将帮助你理解物理概念,帮助你体会实验构思的巧妙,帮助你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你开阔知识视野。总之是为了帮助你早日成才! 本实验室采取互动方式教学,除了观察教师为你做的演示实验以外,你还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亲自动手做实验;你可以利用导学系统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你还可以在课外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实验室建设,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实验室的经历将会使你终生难忘! 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图形推理总结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图形推理总结 图形推理考查形式很多样,但是总结历年公考真题具体形式无非以下两种:规律推理与重构推理。 规律推理中所涉及的具体思路又可分为:数量类,样式类及位置类。 数量类 对于一组图形的初步观察,如果图形组成元素凌乱,但局部有部分数量变化明显,则将这类图形的思路定位为数量类。数量类具体考查主要集中在点、线、角、面、素。历年的联考中对的数量类的考查最多。尤其2011年与2012年的联考数量类考题数在4和7道。所以考生应将数量类作为规律推理的重点,在考场中也是首选的一种做题思路。 【例题1】(联考-行测-2010-918-46) 【答案】C 【考点】面的数量 【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中对于面的数量的考查,题干中每幅图的封闭面的数量均为4,所以选择C选项。 【例题2】(联考-行测-2011-51)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答案】A 【考点】素的种类 【解析】对于素的考查课分为两种:素的数量与素的种类。本题考查的是素的种类。题干中每幅图形都只包含一种元素,选项中只有A 项含有一种元素,BCD 都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所以选择A 选项。 样式类 样式类思路图形的主要特征是:图形组成元素相似。分别考查图形的内在属性和外在形状。图形的内在属性大致可以分为:对称性、曲直性和封闭性。外在形状主要以遍历和运算(叠加、相减、求同、求异)两种考查方式。 【例题1】(联考-行测-2011-58) A. B C D 【答案】D

7-8激光显示李萨如图形

用激光显示李萨如图形 【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共振现象。 2、理解振动物体的频率、周期、振幅、位相、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动频率。 3、掌握两个方向、同频率(或不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及两个方向相互垂直、频率成整数比的简谐振动的叠加原理。 4、光杠杆使微小振动放大的原理。 5、掌握激光器、电磁打点记时器的结构、原理、作用和特点。 【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器1台、半导体激光器1台、电磁打点记时器两个、低频功率信号发生器2台、观察屏1个、固定架2个、小反射镜片等 【实验内容】 1、取两个电磁打点记时器,去掉打点针与塑料罩,在振动片的振动端贴上反射镜。 2、测定两个打点记时器振动片的固有振动频率,如果两个打点记时器的固有振动频率不等,可改变振动片的长短或加上配重,使其振动频率相同。 3、将两个打点记时器相互垂直放置,使激光照射在第一个打点记时器振动片的反射镜上后,经反射照射在第二个打点记时器振动片的反射镜上,反射后再投射在远处屏上。 4、把两台低频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电磁打点记时器相连接。开启发生器使振动条振动,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分别与振动片的固有频率相同,观察远处屏上的图形。 5、把两台低频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打点针连接。改变两个打点记时器振动片的固有振动,使其频率比分别为1:2,1:3,2:3。两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分别与两个振动片的固有频率相同,观察屏上图形的变化。 【思考题】 1、激光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光杠杆? 3、两振动如何用振幅矢量法来进行合成? 4、在打点记时器中电压信号是如何使振动片振动的? 5、电磁打点记时器的振动片的振动是简谐振动吗? 6、振动片的长短对实验有何影响? 7、激光照射在反射镜上对入射角有何要求?

图形推理规律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图形推理规律总结 图形推理大概思路: 先构成元素,后位置关系,最后数量关系! .各个字母在字母表的位置关系【解析】选择 A。 内部线段的数量。 第一组为 3, 2, 1 。 第二组为 4, 3, 2。 考察交点数【解析】选择 B。 第一组的第一笔和最后一笔都是一横第二组的第一笔和最后一笔都是一竖考察笔画数面积相等奇数偶数分开看规律【解析】选择 D。 考察直线,曲线的数量。 第一组直线为 4, 3, 2,曲线为 1 , 2, 3 第二组直线为3, 2, 1 ,曲线为 0, 1 , 2【解析】选择 D。 方框+阴影=方框空白+方框=方框方框+方框=阴影每个格子里左边图形旋转得到第二个图的右边图形。 数量关系题, 1 正心=2 斜心点与直线和为 5,结合考察点的位置变化,内外内外。 每个格子第一个图里面旋转得到第二个图的外部,并结合里面小图形数量变化关系, 2121.求同题,都有横,并且都只有一横图形位置关系上下上中上中下上 1 / 6

下.D?空间数 141210第一部分都为凸图形,第二部分都为凹图形、选 C?一笔画9 题从右到左去同存异,并变化颜色。 交点的个数。 第二题每个图形都出现两次。 第三题,图形的凹凸。 第五题,第一部分都有直线构成,第二部分都有曲线和直线此题相邻两个字都有同的部分。 三角形的个数 23456大图套小图,交点个数为 2笔画数?此题考察数量变化关系,内 1+1=2 外3‐内1=外 2 =0不同角度看。 以第三个图形为对称。 A?黑白五角星数量变化规律,黑变少,白变多。 选 C 直线数成规律 1413121110选 C?黑色和白色三角形一起旋转。 每个格子里面圆圈比方块多一个。 求同与数量关系结合考察。 以白色长方形为中心,两边图形对称。 移动。 3 题两种看法: 一个凹凸的总数相等,另一个凹凸相重合,寻找规律()。 此题找相对较大的规律。 此题笔画数 1123 ?(5)考察两个三角形的运动规律,其中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讲义(清华大学)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讲义

实验室功能介绍 本实验室将全面支持同学们的大学物理课学习; 本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了数十个定性或半定量实验。 本实验室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趣味物理展品。 实验和资料将帮助你理解物理概念,帮助你体会实验构思的巧妙,帮助你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你开阔知识视野。总之是为了帮助你早日成才! 本实验室采取互动方式教学,除了观察教师为你做的演示实验以外,你还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亲自动手做实验;你可以利用导学系统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你还可以在课外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实验室建设,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实验室的经历将会使你终生难忘!

、 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