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12课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8北师大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1《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8北师大教案设计

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结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习泡菜制作和检测有害物质的存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解决实际问题2、科学思维:通过对实验改进的解释和预测,对生产原理、安全性等状况做出合理判断。

实现实验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科学探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生物学价值:关注食品安全,认识生物学价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检测泡菜及不同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教学难点:课堂完成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任务教学方法:三、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由学生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分组查阅资料,亲自体验制作泡菜的过程。

二是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测定,由于教材实验中涉及试剂较多,操作步骤繁琐,因此,利用课余时间,我指导各小组学生代表共同完成,并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创新。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播放视频:(1)播放泡菜相关视频(2)播放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相关视频目的: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1)如何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二)环节一:回顾课前活动任务一:学生代表交流分享(1)根据教材实验操作,试剂多,步骤繁琐,耗时长。

其中在过滤和沉淀蛋白质操作中用时最长。

(2)制备标准显色液时,由于操作不熟练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反复操作多次才呈现颜色梯度。

并渴望对多种食品进行检测。

教师总结:根据课下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而对实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目的是实现让学生在课堂能亲自动手操作检测亚硝酸盐这一环节。

实验改进:图1过渡:根据学生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完成第二项任务任务二: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教师活动:梳理知识(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检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并完成表2“生物实验设计表”。

图2(2)比色检测完不同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后,与标准显色液进行对比。

第十二章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毒产物

第十二章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毒产物

3.生殖发育毒性
生殖毒性作用表现为雄性大鼠精子数目 和活力下降及形态改变和生育能力下降 4.遗传毒性 可引起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 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5.致癌性
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包括 乳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 口腔、子宫、脑下垂体等
人体资料
对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人群和因事故偶 然暴露于丙烯酰胺的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均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目前 还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 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 显相关性。


苯并芘可通过胎盘屏障危害到胎儿,引起胎 儿畸形。
三、食品中的苯并芘的来源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烟和脂肪燃烧 时产生的烟。 1.食品加工: 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过程本身,环境污染 作用小。 熏制食品:熏鱼、熏香肠、腊肉、火腿等。

烟熏中产生的苯并芘可附着在食品中,时间 长可深入食品内部。
烘烤食品:饼干、面包、动物性食品
肤出现紫斑等缺氧症状,可致死亡。

有研究表明硝酸盐有致畸性。
第四节 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 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淀粉类食品在 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一、丙烯酰胺性质与人体接触途径
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 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 炸土豆片; 吸烟可进入人体途径,接触丙烯酰胺
二、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和人体摄入量
高温加工食品后含有较多的丙烯酰胺。 三、丙烯酰胺的吸收、分布、代谢 经口吸收最快,由尿排出,在体内转化 率和摄入量有关,摄入越多,代谢越少。 可进入血脑、胎盘,影响胎儿。
四、丙烯酰胺的毒性:
1.急性毒性: 中等毒性 2.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作用主要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 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 位的退行性变

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氨基咔啉(Amino-carbolines)
氨基咔啉是由蛋白质或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等氨基酸在300 ℃以上的高温条 件下热裂解产生,被称为热解杂环胺,非IQ型杂环胺,即非极性杂环胺。 主要有:Trp-P-1、Trp-P-2、AαC、MeAαC、Glu-P-1、Glu-P-2、Harman、Norharman等。
(2)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表7-2 标准物质 MRM 参数表
(3)毛细管电压:3.0 kV。
序号
(4)离子源温度:100 ℃。
1
2
(5)脱溶剂气温度:350 ℃。 3
(6)脱溶剂气(N2)流量:800 L/h。 4
(7)锥孔气(N2)流量:50 L/h。 5
标准物质 MeIQ MeIQx
Part1:原理
液相气色相谱色-串谱联法质检谱测法检测
仪器 (1)液相色谱仪-质谱/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 (2)电子天平:感量为0.01mg、1mg。 (3)pH 计:感量为0.01。 (4)高速离心机,转速不低于10000 r/min。 (5)氮气浓缩仪。 (6)固相萃取装置。 (7)均质器。 (8)旋涡振荡器。
加入90 mL二氯甲烷,混合均匀。 (13)乙腈-水溶液(5+95,体积分数):量取5 mL乙腈,加95 mL水,
混合均匀。 (14)乙酸-乙酸铵缓冲液:称取1.155 g乙酸铵,用450 mL水溶解,
用乙酸调pH 至5.0±0.5,加水定容至500 mL。 (15)乙酸缓冲液-乙腈混合溶液(50+50,体积分数):量取乙酸-乙酸
✓ 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在经过高温(100℃以上)煎炸、烘烤等热处理(煮沸除外) 后会形成大量的丙烯酰胺,它是一种具有神经、生殖毒性和致癌性的小分子化 合物。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选修1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选修1

【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第三章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知能演练轻巧夺冠北师大版选修1A卷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 )A.人工加入到泡菜水中的B.所选蔬菜自身原有的C.腌制过程中自生的D.水中的乳酸菌解析:选B。

制作泡菜时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所选蔬菜自身原有的。

2.(2012·抚顺一中高二检测)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A.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B.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D.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积累解析:选D。

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不会积累;一次性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会引起人体中毒或者死亡;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的条件(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3.下列有关乳酸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乳酸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乳酸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O2和H2OD.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相同解析:选B。

乳酸菌有核糖体,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是乳酸,无CO2,乳酸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而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故只有B正确。

4.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解析:选D。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上升后下降;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发酵中的乳酸菌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腐败,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选修1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选修1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夏季生产果酒和果醋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 果醋制作可以在制成的果酒基础上进行C. 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D. 酒精发酵需无氧条件不用搅拌转为果醋发酵才搅拌【答案】D【解析】解 A.果酒发酵温度为18~30℃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因此夏季生产果酒和果醋时常需要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A正确B.果醋制作可以在制成的果酒基础上进行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B正确C.无氧呼吸产生了 CO_2且没有消耗氧气因此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C正确D.酒精发酵第一阶段是通入氧气并搅拌使酵母菌大量增殖然后密封发酵以产生酒精 D 错误故选 D2.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正确的是()①制备滤纸取18cm×30cm滤纸条于距底端2cm处划基线取A、B、C、D四个点②点样用最细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点样吹干③层析将滤纸卷成筒状并固定放到盛有1cm深石油醚的密封容器中层析④观察取出滤纸条使石油醚充分挥发后观察层析带⑤注意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点样时快速细致样点圆点尽量细小滤纸筒的竖直边缘不能接触石油醚易挥发注意层析容器要密封A. 全部B. 四项C. 三项D. 二项【答案】A【解析】解①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实验中制备滤纸条的方法是取18cm×30cm滤纸条于距底端2cm处划基线取A、B、C、D四个点①正确②点样时用最细的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处点样吹干②正确③可将滤纸卷成筒状并固定放到盛有1cm深石油醚的密封容器中层析③正确④取出滤纸条使石油醚充分挥发后观察层析带④正确⑤注意事项为滤纸条要预先干燥处理以利于吸附更多的色素点样时快速细致样点圆点尽量细小滤纸筒的竖直边缘不能接触石油醚易挥发注意层析容器要密封⑤正确故选 A3.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胡萝卜素可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B.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C.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 胡萝卜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获得【答案】A【解析】解 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 A正确B.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胡萝卜素会分解 B错误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质 C错误D.胡萝卜素的提取除从植物体内提取外还可以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胡萝卜素 D错误故选 A4.如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B. 图中甲过程表示萃取丙酮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因此能用于此过程C. 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D. 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用纸层析法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答案】B【解析】A、图中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A正确B、图中甲过程表示萃取此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沸点因此不能用丙酮 B错误C、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C正确D、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用纸层析法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 D正确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 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不会转入根际微生物【答案】D【解析】解 A、种植转基因作物以防止对不得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A正确B、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 B正确C 、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D、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 D错误.故选 D.6.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B.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C.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D. 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答案】D【解析】解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 A错误B.腌制时间长短、腌制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B错误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C错误D.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D正确故选 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对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方法为纸层析法B. 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能够提高出油率C.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 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需加入NaCl和\ Na_2SO_4【答案】D【解析】解 A.胡萝卜素鉴定的方法一般采用纸层析法 A正确B.因为其原料易焦糊、分解所以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能够提高出油率 B正确C.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C正确D.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需加入 NaHCO_3和 NaSO_4 D错误故选 D8.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果酒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放完气后要迅速拧紧B. 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食盐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A【解析】解 A.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因此果酒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为防止杂菌进入放完气后要迅速拧紧 A正确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以调味和抑制细菌的增殖 B错误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不能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否则会杀死葡萄汁中的野生酵母菌 C错误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由于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的机会越大因此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厚一些 D错误故选 A9.家庭制作泡菜时一般需要配制泡菜盐水且在冷却的盐水中可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在制作初期泡菜坛的水槽中有时有气泡冒出对以上操作及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制作初期乳酸菌无氧呼吸过强导致泡菜坛水槽中有气泡冒出B. 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缩短泡菜制作时间C. 配制的泡菜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D. 若要分离纯化泡菜滤液中的乳酸菌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答案】A【解析】解 A.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且其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气泡产生 A错误B.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故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以缩短制作时间 B正确C.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 C正确D.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D正确故选 A10.山东酱豆的制作要经过两次发酵第一阶段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细菌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在空气中发酵时保湿有利于霉菌的菌丝生长B. 第二阶段定期通入空气有利于乳酸菌活动C. 毛霉、曲霉产生的蛋白酶能促进大豆蛋白质、脂肪分解可以丰富营养成分D. 乳酸发酵能促进蔬菜中纤维素水解损失了营养【答案】A【解析】解 A.第一阶段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细菌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在空气中发酵时保湿有利于霉菌的菌丝生长 A正确B.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发酵不需要氧气 B错误C.毛霉、曲霉产生的蛋白酶只能促进大豆蛋白质分解不能促进脂肪分解 C错误D.乳酸发酵能促进蔬菜中纤维素水解有利于人们食用后消化吸收不会损失营养 D错误故选 A11.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后要将毛坯加盐腌制盐的作用是()①抑制毛霉生长防止杂菌污染和繁殖②析出水分使毛坯变硬不易过早酥烂③调节口味使腐乳有一定咸味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答案】B【解析】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能够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12.关于果酒的制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榨汁前应先除去葡萄枝梗再将葡萄单个冲洗干净B. 发酵过程中需要一直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C. 为快速获得酒精发酵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0sim 35℃最好D. 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能为醋酸菌生产醋酸提供原料【答案】D【解析】解 A.榨汁前应先将葡萄简单冲洗再除去枝梗以达到去除灰尘等污染物的目的A错误B.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放气而不是打开瓶盖 B错误C.酵母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因此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 C错误D.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为醋酸菌提供碳源为醋酸菌生产醋酸提供原料 D正确故选 D13.如图表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某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生长曲线是微生物在连续培养条件下获得的B. 曲线中的代谢产生最可能属于初级代谢产物C. 调整培养液中C: N为4: 1可以提高该产物产量D. 曲线表明该产物的形成速率与菌体数量有关【答案】B【解析】解 A从图中生长曲线分析不存在衰亡期说明是在连续培养条件下获得的生长曲线 A正确B、初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以合成而曲线中产物曲线显示微生物在稳定期才合成应是次级代谢产物 B错误C 、调整培养液中C: N为4: 1可以提高该产物产量 C正确D、根据两曲线走势可以发现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数量相关 D正确.故选 B.14.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制作时间的长短对泡菜质量影响不大数月后也可以随食随取B.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C. 各种风味不同的泡菜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D. 热水短时处理蔬菜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答案】C【解析】A、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泡菜的质量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腌制方法、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等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A错误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 B错误C、各种风味不同的泡菜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 C正确D、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果胶酶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 D错误15.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 传播不受气候影响B. 传染范围广C. 传播途径多D. 传染性强【答案】A【解析】A项生物武器易受环境条件(如温度)的影响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 A错误B项生物武器的传染范围广 B正确C项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多 C正确D项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 D正确故选A16.《唐书》记载“葡萄酒西域有之……及破高昌……京中始识其味”《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所谓“踏浆”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与今日一些酒厂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古代酿制葡萄酒利用了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B. “踏浆”法有利于酵母菌与葡萄汁液混合均匀C. 葡萄酒酿制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D. 在葡萄酒酿制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无氧环境【答案】D【解析】解 A.古代人们并不认识酵母菌但在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利用了酵母菌如葡萄皮上的斑点就是天然的野生酵母菌 A正确B.“踏浆”可以使酵母菌充分与葡萄汁混合接触使酵母菌快速发酵加速酒的生成 B正确C.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酿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正确D.酵母菌缺氧时进行酒精发酵所以在发酵过程中要保证无氧环境但并不是说酿酒的整个过程需要无氧环境酿酒有多项工序只需发酵过程保证无氧环境就可以 D错误故选 D17.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B.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可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制取味精C. 当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 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答案】C【解析】A、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A正确B、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可用于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来制取谷氨酸钠(味精) B正确C、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错误D、制作酸奶和泡菜使用的菌种为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 正确18.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 该物质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不要选用高温烘干的原料B. 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选用新鲜含水量高的原料C. 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吸附物质WD. 尽量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操作以加快提取过程【答案】A【解析】A、由于物质W受热易分解因此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不要选用高温烘干的原料 A正确B、由于物质W受潮易分解因此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不要选用新鲜含水量高的原料 B 错误C、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C错误D、由于物质W受热易分解所以尽量不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操作 D错误19.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发酵初期由于氧气的存在而抑制了乳酸菌的增殖B. 发酵中期乳酸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乳酸菌数量增多C. 取食泡菜的时期应是发酵后期D. 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乳酸的变化趋势一致【答案】D【解析】解 A.乳酸菌为厌氧菌发酵初期由于氧气的存在而抑制了乳酸菌的增殖 A正确B.乳酸菌发酵生成乳酸发酵中期乳酸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乳酸菌数量增多 B正确C.取食泡菜的时期应是发酵后期此时亚硝酸盐含量有所降低 C正确D.发酵初期和中期乳酸菌和乳酸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发酵后期变化趋势不一致 D错误故选 D20.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酵母B.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营造无氧环境以利于发酵C.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醋酸杆菌能大量生长繁殖D.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答案】A【解析】解 A.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葡萄皮表面附着的野生型酵母菌A正确B.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进行繁殖同时可以防止液体溢出 B错误C.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C错误D.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25℃而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30~35℃ D错误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A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这过程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 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由________繁殖而形成的21.(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________的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避免豆腐块变质21.(3)C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某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该同学是在制蓝莓果________ 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温度, 异养厌氧型, 酵母菌【解析】解(1)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腌制的时间、温度、盐的用量等都会影响泡菜的品质因此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盐的用量等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泡菜坛内出现白膜为酵母菌繁殖而形成的【答案】(2)毛霉, 抑制微生物生长【解析】(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腐乳制作时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防止腐乳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变质【答案】(3)醋,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大量繁殖【解析】(3)由题意知该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说明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是果醋的制作过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先通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数量增加快速形成优势种群22.(1)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配置相应的培养基熔喷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 组成仅含有C、H两种元素)用于筛选的固体培养基除需加入经过处理的聚丙烯粉末作为唯一的________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琼脂等配置好后进行灭菌备用22.(2)目的菌的获取、选择、扩大培养目的细菌大多分布在距地表约5~10cm的潮湿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________________ 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的菌的作用可使目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应当选择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________(填“天”或“小”)的菌落作为目的菌群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再进行扩大培养22.(3)目的菌的保存在无菌操作下用接种环将获取的目的菌接种在________(填“平面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适当时间后置于 4℃冰箱中保存22.(4)工业化使用影响目的菌降解熔喷布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两点即可)22.(5)该团队中某位研究员甲在某稀释浓度下筛选出150个菌落其他研究员在该浓度下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该研究员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研究员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项即可)【答案】(1)碳源, 氮源、无机盐、水【解析】解(1)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要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熔喷布)的细菌应使用已经过处理的聚丙烯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除此之外培养基中还应加入水、氮源、无机盐和琼脂等配置好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答案】(2)铲去表层土壤(或取相应位置), 大【解析】(2)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5~10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表层土壤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的菌能分解PP 使得目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说明该菌落分解PP的效率高应作为目的菌群【答案】(3)斜面培养基【解析】(3)在无菌操作下用临时保藏的方法获取目的菌并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适当时间后置于4°C冰箱中保存【答案】(4)目的菌降解PP的能力、目的菌的浓度、熔喷布材质、处理时间【解析】(4)影响目的菌降解熔喷布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以及目的菌降解PP的能力、目的菌的浓度、熔喷布材质、处理时间等【答案】(5)甲研究员用的培养基被污染或甲研究员所选土壤样品不一样【解析】(5)研究员甲在某稀释浓度下筛选出150个菌落其他研究员在该浓度下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甲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研究员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培养基被污染可以用甲研究员配制的同批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来进行验证②甲所选土壤样品不一样可以用与甲研究员一样的土壤进行重复实验来验证23.(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中.23.(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23.(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23.(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__.23.(5)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________.【答案】细胞质基质【解析】解(1)过程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答案】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氧气、糖源充足【解析】(2)过程④醋酸发酵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醋酸发酵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答案】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解析】(3)在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答案】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_6H_12O_6+ 6H_2O+ 6O_2xrightarrow,酶6CO_2+ 12H_2O+ 能量。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实验 (1)测定原理 利用亚硝酸盐与显色剂反应生成__红__色____化 合物,通过_分__光__光__度__计___检测泡菜制作过程 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2)测定步骤
绘制标准曲线:将亚硝酸钠依次配制成20.0、
40.0、60.0、80.0、120.0、160.0 μmol/L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泡菜制作过程及条 件控制,分析如下:
(1)
用白酒擦拭的目的是消毒、杀菌、避 免泡菜坛中的微生物影响发酵过程
菜坛密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为
(2)
乳酸菌提供适宜环境;若菜坛有裂缝, 则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导致好氧微
生物大量繁殖,使泡菜腐败变质
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渗透压,若外 (3) 界浓度过高会使微生物失水死亡,不
2.发酵中期 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 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开始活跃,并进行同 型乳酸发酵。这时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 0.8%,pH为3.5~3.8。大肠杆菌、腐败菌、 酵母菌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间为泡 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
• 3.发酵后期
• 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乳酸 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 达到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 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 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能完成乳酸菌发酵
(4)
“陈泡菜水”里面乳酸菌含量丰富, 利于泡菜的快速发酵

分光光度计
540
度的溶液,利用____________O__D_,在_____
n浓m度波长下测定各浓度溶液的_____值,以
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1《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7北师大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1《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7北师大教案设计

制作泡菜重庆市渝北区松树桥中学校孙鸿使用的实验技术、器材、设备及媒体资源等材料用具:洗净晾晒后的白菜、煮沸冷却的盐水、花椒、小尖椒、蒜瓣、姜片、玻璃泡菜坛、可食用的泡菜、清水。

PPT、制作泡菜视频。

实验/实践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泡菜食品,引入主题──制作泡菜,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顺利进入本课题的研究。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注重身体健康,是生物学习的目标。

教学时,亲身实践,享受学习乐趣,勇于质疑,培养创新精神,是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形成过程。

而泡菜正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因为它不仅是学生熟知并且喜爱的一种食品,更是凝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蕴含着丰富微生物发酵的知识。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先给学生展示泡菜制作的实验流程,让学生依据实验流程设计制作泡菜的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步骤创设情境,“怎样做泡菜,怎样健康吃泡菜”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层层深入,理解做泡菜的过程。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是高中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三的内容,本节介绍了乳酸菌和亚硝酸盐的基础知识,重点描述了泡菜制作的原理及制作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放在后面课时讲解。

学情分析:泡菜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食品,农村家庭几乎都有制作泡菜,多数学生对泡菜的传统制作工艺有所了解,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学习的基础和实践条件。

但是对于城市家庭来说,确是大部分学生对泡菜的制作工艺局限于视频或者生活中接触的泡菜成品,泡菜制作的流程几乎为空白。

在教学中更应该联系生活,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泡菜也显得更为重要了。

教学活动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尝试制作泡菜,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菌种乳酸菌的代谢特点,有关各种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健康标准。

②理解泡菜制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版选修

高中生物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版选修

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帝末整合提升知识系统构建制作淹程:挑选匍萄一冲洗一悴汁一涓搐爱酹一酣馥发鱗制柞盒」llllM.T技术[必背要语】1. 果酒制作中应先通气再密闭,而果醋的制作应始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2.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

3. 鲁氏毛霉或根霉可分泌蛋白酶、谷氨酰胺酶等多种酶系,这些酶使豆腐中的蛋白质缓慢水解成多种氨基酸。

4. 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5. 橘皮芳香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压榨法、溶剂浸提法和蒸馏法。

6. 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能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0D 值),再和标准浓度溶液的吸光度进行对比,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7. 在腌渍泡菜过程中要保证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

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先增加后减少。

规律方法整合【例1 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时,关于发酵过程对氧气的需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四个过程均需氧气参与,无氧时不能完成这四个过程B. 四个发酵过程中只有果酒制作是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完成的C. 泡菜发酵和果酒制作是应用微生物的无氧发酵,而醋酸菌和毛霉则需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繁殖D. 腐乳制作时密封发酵进行的是无氧发酵答案C解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但在最初阶段需提供一定氧气,促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获取一定数量菌体后再密封;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有氧条件下发酵受抑制;而酿醋和腐乳的制毛坯都需在有氧条件下完成,毛坯腌渍后装瓶发酵,是利用了毛霉菌丝中的蛋白酶、脂肪酶等的催化作用,充分使毛坯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方法链接】几种发酵技术对氧气的要求(1) 果酒制作过程:酵母菌的繁殖需大量能量,而发酵过程进行无氧呼吸,故果酒制作的前期应通入氧气,而后期应保证严格的厌氧环境。

高中生物 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 北师大版选修1

高中生物 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 北师大版选修1

一二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自发酵之日起,连续10 d取菜叶100 g,用pH试纸或pH计测pH;再将 菜叶洗净后用研钵研碎,加入100 mL蒸馏水,取上清液,加入显色剂 显色后测定OD值。根据标准曲线换算得出亚硝酸盐含量。
一二
二、亚硝酸盐的危害 人体大量摄入亚硝酸盐可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在腌渍过程中, 微生物对蔬菜和肉类等食物中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降解作用 产生的胺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亚硝胺是 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规定亚硝酸盐的允许食用量为每 天0.13 mg/kg体重。 思考: 人们常说:“经常吃腌制、熏烤的食品容易患癌症。”这句话对吗? 提示:对。这些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适宜的pH、温 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12345
2.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 答案:B 解析:泡菜腌制过程中,开始时由于坛内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过程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 繁殖,产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减弱,同 时已生成的亚硝酸盐被分解,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
第3节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
1.说出乳酸菌发酵的原理。 2.记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一二
一、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1.泡菜的制作 (1)原理 泡菜主要是利用蔬菜自然带入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乳酸 发酵制成的。蔬菜在带入乳酸菌的同时,还带有大肠杆菌等一些有 害微生物。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有害 微生物的生长。随着乳酸菌的繁殖,产生的乳酸进一步抑制有害细 菌的生长。 (2)实验步骤 冲盐卤→选菜→泡制。

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讲述

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讲述

学习探究区
2.材料准备
第12课时
(1)选择泡菜坛:标准是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 坛沿深、盖子吻合好,否则容易引起蔬菜腐烂。
本 课 栏无虫咬、烂痕斑点。 3.制作过程
学习探究区
第12课时
白糖 清 (1)冲盐卤: 取一定量的清水, 加入适量的食盐和 _____( 煮沸冷却 后备用。 水和盐质量比约为 4∶ 1),并将盐水 _________
第12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 定
[学习目标定位] 1.分析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的原因及亚硝酸盐 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概述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作方 法。
知识储备区
第12课时
减少 , 1.豆腐发酵成为腐乳的过程中,豆腐中的有机物质量_____ 本 增多 ,所含的能量_____ 减少 。 有机物的种类_____
学习探究区 归纳提炼
(2)代谢特点
异养厌氧型 ,在 _____ 无氧 条件下,能分解葡 ①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 乳酸 ,可用来生产泡菜和酸奶。 萄糖为 ______ 2C3H6O3 乳酸) ②反应式: C6H12O6→ 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2.亚硝酸盐 (1)理化特性: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杆菌, 除此之外还有 50 多种, 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 但所有乳酸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厌氧条件下将糖 类转化为乳酸。一个泡菜坛里的乳酸菌不一定同种,所 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学习探究区
2.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第12课时
( D )
B.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

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练习 北师大版选修1

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练习 北师大版选修1

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乳酸菌发酵时反应式为( )A.C6H12O62.C3H6O3+能量B.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D.多糖C3H6O+能量答案:A2.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A.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B.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D.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积累答案:D解析: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不会在体内积累。

3.以下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答案:A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4.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答案:D解析:泡菜制作发酵过程中,随着泡菜发酵中产生的乳酸的量不断增加,亚硝化细菌的代谢逐渐被抑制,亚硝酸盐的产量减少,同时亚硝酸盐的分解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

发酵过程主要是乳酸菌的作用,同时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还有亚硝化细菌的作用等。

发酵中的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5.下列有关密封坛内的泡菜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泡菜坛中含有大量的乳酸B.泡菜坛中处于缺氧状态C.泡菜坛中含丙酮酸和CO2D.泡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答案:C解析:发酵过程是厌氧环境,这使许多需氧菌无法生活;另外泡菜中含有大量乳酸使泡菜汁中pH下降,抑制了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泡菜中蛋白质含量低,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活。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12课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12课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12课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学习导航]1 •阅读教材P6。

、P63内容,掌握乳酸菌及亚硝酸盐的相关知识。

2.结合教材P60 62内容,学习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3.结合教材P62〜63内容,概述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重难点击]1.分析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的原因及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概述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一、乳酸菌的特点和亚硝酸盐的性质I I基础梳理夯实基础姿破要点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泡菜制作中会产生有害的亚硝酸盐,因此要先了解二者的特点。

1. 乳酸菌(1) 生物学特征①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种类:乳酸菌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类生物,其中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___________③增殖方式:分裂生殖。

④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等。

(2) 代谢特点①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为乳酸,可用来生产泡菜和酸奶。

②反应式:C6H2Q —> 2GH3Q(孚L酸)。

2. 亚硝酸盐(1) 理化特性: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 应用: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3) 腌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生产中使用化肥不当使硝酸盐在蔬菜体内积累, 在腌渍蔬菜的过程中有害微生物将其还原为亚硝酸盐。

(4) 亚硝酸盐的危害①诱发咼铁血红蛋白症。

②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微生物对蔬菜和肉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降解作问题探究理解升华重难透析用会产生胺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亚硝酸盐合成较强致癌物质亚硝胺。

__________1.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来源?答案蔬菜自然带入。

2. 蔬菜带有大肠杆菌等一些有害微生物,泡菜制作过程中,哪些因素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答案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的繁殖产生的乳酸进一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3. 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答案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高中生物选修1《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6北师大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1《第3章食品加工技术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6北师大教案设计

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课题描述为“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独立操作水平,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泡菜的制作,并尝试对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

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我们所吃的泡菜是怎么制作的,泡菜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去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涉及制作同学们平时都爱吃的泡菜,并且好多同学家中平时父母也制作泡菜,因此同学们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都很感兴趣。

但是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难点,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亚硝酸盐的危害,引起学生对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这块内容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了解泡菜制作的原理、方法,2、尝试制作泡菜3、了解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及测定其含量的原理和方法4、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四、教学重点:制作泡菜并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五、课题难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分析六、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学生:讨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七、教学过程生活情景导入:拿出制作泡菜的装备,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准备做什么呀?(泡菜)在我们重庆四川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泡菜,今天老师带了一点泡菜来给同学们品尝,吃完后请说说它有什么味道?(咸、酸)咸是什么原因呢?酸又是什么原因呢?(乳酸菌发酵),我们在学习无氧呼吸的时候学过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其实制作泡菜和制作酸奶的原理差不多,都离不开乳酸菌。

(一)乳酸菌发酵所用菌种乳酸菌,常见的有和。

生物学分类生物繁殖方式繁殖代谢类型型原理在条件下,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

反应式为:。

分布在自然界中分布,、土壤、、人和动物的肠道内都有分布。

2加调味料装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页第1段,找出屏幕上问题的答案并勾画下来。

制作泡菜所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从名字上分析它们属于哪一类生物?(细菌、原核生物)。

日常生活中细菌能被什么物质杀死?(青霉素等抗生素)所以看我们教材旁栏的这个问号,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不能发酵成酸奶?(不能)为什么?(发酵酸奶需要乳酸菌,而抗生素能杀死乳酸菌)乳酸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生物 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练习 北师大版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生物 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练习 北师大版

第3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乳酸菌发酵时反应式为( )A.C6H12O62.C3H6O3+能量B.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D.多糖C3H6O+能量答案:A2.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A.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B.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D.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积累答案:D解析: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不会在体内积累。

3.以下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答案:A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4.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答案:D解析:泡菜制作发酵过程中,随着泡菜发酵中产生的乳酸的量不断增加,亚硝化细菌的代谢逐渐被抑制,亚硝酸盐的产量减少,同时亚硝酸盐的分解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

发酵过程主要是乳酸菌的作用,同时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还有亚硝化细菌的作用等。

发酵中的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5.下列有关密封坛内的泡菜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泡菜坛中含有大量的乳酸B.泡菜坛中处于缺氧状态C.泡菜坛中含丙酮酸和CO2D.泡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答案:C解析:发酵过程是厌氧环境,这使许多需氧菌无法生活;另外泡菜中含有大量乳酸使泡菜汁中pH下降,抑制了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泡菜中蛋白质含量低,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测定[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P60、P63内容,掌握乳酸菌及亚硝酸盐的相关知识。

2.结合教材P60~62内容,学习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3.结合教材P62~63内容,概述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重难点击] 1.分析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的原因及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概述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一、乳酸菌的特点和亚硝酸盐的性质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泡菜制作中会产生有害的亚硝酸盐,因此要先了解二者的特点。

1.乳酸菌(1)生物学特征①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种类:乳酸菌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类生物,其中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③增殖方式:分裂生殖。

④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等。

(2)代谢特点①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为乳酸,可用来生产泡菜和酸奶。

②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

2.亚硝酸盐(1)理化特性: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应用: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3)腌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生产中使用化肥不当使硝酸盐在蔬菜体内积累,在腌渍蔬菜的过程中有害微生物将其还原为亚硝酸盐。

(4)亚硝酸盐的危害①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

②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微生物对蔬菜和肉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降解作用会产生胺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亚硝酸盐合成较强致癌物质亚硝胺。

1.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来源?答案蔬菜自然带入。

2.蔬菜带有大肠杆菌等一些有害微生物,泡菜制作过程中,哪些因素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答案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的繁殖产生的乳酸进一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3.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答案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归纳总结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B.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C.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D.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答案 C解析乳酸菌种类繁多,常见种类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除此之外还有50多种,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但所有乳酸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厌氧条件下将糖类转化为乳酸。

一个泡菜坛里的乳酸菌不一定是同种,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2.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还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答案 D解析亚硝酸盐具有防腐作用。

但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6 g时,会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

一题多变当人体摄入亚硝酸盐总量达到________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________g时,会引起死亡。

答案0.3~0.6 3二、泡菜制作的实验设计请根据泡菜制作的流程分析:1.实验原理泡菜主要是利用蔬菜自然带入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制成的。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发酵中,产生的乳酸会进一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

2.材料准备(1)选择泡菜坛:标准是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否则容易引起蔬菜腐烂。

(2)选择原料:质地鲜嫩、无虫咬、无烂痕斑点。

3.制作过程(1)冲盐卤:取一定量的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白糖(清水和盐质量比约为4∶1),并将盐水煮开后冷却备用。

(2)原料处理:将新鲜蔬菜预先清洗、晾晒,然后切成块状,晾干。

(3)装坛:将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匀后装入坛中至满,加盐卤至淹没蔬菜。

同时加入适量的香辛料调味。

(4)封坛发酵:盖上泡菜坛盖子,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进行密封发酵。

将封好的坛子,放在室温环境约15天,便可制成爽口的泡菜。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杂菌及乳酸含量的变化规律材料1 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较为活跃,发酵产物为乳酸、乙醇、醋酸和二氧化碳等。

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材料2 发酵中期: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这时乳酸的积累量可以达到0.6%~0.8%,pH为3.5~3.8。

大肠杆菌、腐生菌、酵母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

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

材料3 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

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1.泡菜发酵原理(1)试写出泡菜发酵过程反应式。

答案C6H12O6―→2C3H6O3+能量。

(2)发酵初期发酵坛的水槽内会间歇性有气泡冒出,试分析气泡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答案气泡的产生是由于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2.发酵条件的控制(1)为什么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无氧环境?答案制作泡菜所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只有在无氧环境中才会进行乳酸发酵。

(2)如何制造泡菜制作中的“无氧环境”?答案①选择的泡菜坛要有很好的气密性;②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盐水并没过全部菜料;③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

(3)制作泡菜往往要加入一些白酒,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答案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归纳总结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含量的变化时期乳酸菌乳酸初期少(有氧气,乳酸菌活动受抑制) 少中期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动) 增多,pH下降后期减少(乳酸继续积累,pH继续下降,抑制自身活动)继续增多,pH继续下降变化曲线3.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答案 B解析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存在;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酸菌数量会下降。

4.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答案 B解析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制作时要防止污染,以防泡菜腐败变质,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若食盐量不足,也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方法技巧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控制方法(1)泡菜坛的密闭性及灭菌。

(2)蔬菜的清洗可以防止杂菌繁殖。

(3)食盐的用量合适可以控制杂菌的繁殖。

(4)调味料也具有抑菌的作用。

(5)泡菜盐水的浸泡提供的无氧环境为乳酸菌的繁殖提供条件,同时又能抑制好氧菌繁殖。

三、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泡菜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在制作泡菜时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1.实验原理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能与显色液(质量分数为0.33%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05%的α-萘胺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OD值),再和标准浓度溶液的吸光度进行对比,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操作过程(1)绘制标准曲线①10 mmol/L亚硝酸钠溶液:精确称取0.69 g亚硝酸钠,用蒸馏水在容量瓶内定容到1 000 mL。

②分别取10 mmol/L亚硝酸钠溶液2 mL、4 mL、6 mL、8 mL、12 mL、16 mL,用蒸馏水在容量瓶内定容到1 000 mL,分别得到20 μmol/L、40 μmol/L、60 μmol/L、80 μmol/L、120 μmol/L、160 μmol/L标准亚硝酸钠溶液。

③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 nm的波长下测定上述各浓度溶液的OD值,以浓度为横坐标,以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泡菜内亚硝酸盐的含量①自发酵之日起,连续10天取菜叶100 g,测pH,再将菜叶洗净后用研钵研碎,加入10 mL 蒸馏水,取上清液,测定OD值。

②根据标准曲线换算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实验数据。

3.结果分析(1)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请分析:①AB段: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曲线上升。

②BC段:由于乳酸菌的大量繁殖,产生乳酸,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曲线下降。

(2)请在下图中画出pH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分析原因。

答案如图所示原因: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使发酵液的pH下降。

1.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3~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mg/kg)坛号亚硝酸盐含量腌制天数1 2 3封坛前0.15 0.15 0.154天0.60 0.20 0.807天0.20 0.10 0.6010天0.10 0.05 0.2014天0.10 0.05 0.20(1)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

答案如图所示(2)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

答案泡菜在开始腌渍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杂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但随着腌渍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

(3)日常生活中不能吃存放时间长、变质蔬菜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存放时间长、变质的蔬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同时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硝酸盐含量和食盐浓度有何关系?答案亚硝酸盐含量和食盐浓度的关系:食盐浓度低,对硝酸还原菌的抑制作用小,硝酸还原菌的生长快,亚硝酸盐生成速度快且生成量大,出现的亚硝酸盐峰值的时间早且峰值高;食盐浓度大,对硝酸还原菌的抑制作用大,硝酸还原菌的生长慢,亚硝酸盐生成速度慢且生成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