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腰痛病诊疗规范
腰痛病诊疗方案
腰痛病诊疗方案一、【病名】腰痛病是因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而致筋骨退变,兼有感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有扭闪挫伤及慢性劳损等外因,从而导致经络痹阻,出现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青壮年,发生部位以第4~5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二、【诊断依据】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
1.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常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面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拇趾背伸力减弱。
(6)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及侧位片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和椎间隙的改变;CT检查可显示腰椎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程度。
无后纵韧带钙化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椎管狭窄症等并发症,并能排除脊柱结核等其它骨性疾病患者.2。
中医证候分类(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副本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1、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
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021年整理)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完整)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的全部内容。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一、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患者病起转腰不慎,致使腰部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瘀血阻于腰络,不通则痛,腰为气机上下之枢纽,腰伤则气机为之阻滞,气不行血,则瘀血阻络,经脉以通为常,腰及大腿气血失养,且气血不通则痛,故患者腰部至大腿疼痛、麻木。
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沉涩。
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气滞血瘀证。
治法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方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身痛逐瘀汤加减二、湿热痹阻: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壅于腰部,热邪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造成经脉不畅,筋脉迟缓,而生腰痛。
患者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湿热痹阻,治法以清利湿热,通络止为主。
方可用四妙散加减三、肝肾亏虚(阳虚):因劳累太过,兼之病久,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
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故酸软无力,其痛绵绵,喜按喜揉,是为虚证所见。
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腰腿发凉,阳虚不能温养四肢,舌质淡,脉沉细,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肝肾亏虚之阳虚证,治法以益肝补肾,通络止痛为主。
方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四、肝肾亏虚(阴虚):肾藏精,肝藏血,患者年老肾亏,腰部酸痛绵绵不已。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2021年版)
(依据重点专科检查要点修改,按照公文字体排版)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2021年版)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优势病种之一,2021年收治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3例,从血瘀气滞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四型论治,采用中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其中临床控制267例,临床显效103例,临床有效87例,无效6例,总有效98.7%。
中医参与治疗率1 00%,。
平均住院天数10天,较2020年平均住院天数增加1天;平均住院费用约3679.85元,较2020年住院费用减少24. 15元。
实施临床路径降低了人均住院费用,相对节约疗成本、提高临床疗效,整体上获得患者的较高评价。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电针、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拔罐、雷火灸及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西药物、运动训练以及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等。
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诊疗方案的46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电针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5.4%,辨证施治率100%。
三、应用情况分析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1、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艾灸、拔罐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能够采纳。
3、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有:部分患者对于治疗方法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对于中药汤剂的认识片面;大部分患者的运动训练只会在治疗初期执行。
中医诊疗规范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疗规范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四、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属中医学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几乎所有本病患者都有此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腰部肌腰骶部的钝痛,平卧时减轻,活动后加重,重者呈痉挛性剧痛,这主要是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
严重者可呈电击样。
一般多发于单侧。
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早期神经根底部的炎症化学性刺激造成的,后期炎症和消退后机械性压迫往往出现麻木或下肢发凉。
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一般可出现胫前肌群及足背肌群麻痹,出现足下垂。
继发产生椎管狭窄可出现间歇性破行。
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突出较重者,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诊断要点】1、病史: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症状(1) 腰痛:腰痛是椎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2) 坐骨神经痛:腰推问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L5、L5/S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
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近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 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腰疼诊疗方案
(4)电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康复锻炼:
(1)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预防复发。
(2)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力量,维持脊柱稳定性。
(3)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全身状况。
4.手术治疗:针对严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病因,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3.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安排腰椎X光片、CT扫描、MRI检查,评估腰椎结构、间盘状况及神经根受压情况。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液、尿液检查,以及风湿因子、炎症指标等,以排除感染、炎症、风湿性疾病等。
-功能性检查:根据情况选择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
4.诊断:
-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病因诊断。
(2)肌肉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等,缓解肌肉紧张。
(3)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
(4)激素类药物:强的松等,针对风湿性疾病等病因。
(5)中成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腰痛宁、腰痹通等。
2.物理治疗:
(1)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2)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五、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规范治疗。
2.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5.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六、总结
腰疼诊疗方案旨在规范腰疼的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肌肉松弛剂:减轻肌肉紧张和痉挛。
2021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2021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骨科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鉴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有必要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规范其诊疗流程。
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参照2013 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病诊疗指南》和202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和骨科康复学组共同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组建指南制订专家工作组及确定临床问题,根据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工作组相关方法进行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评定,形成推荐意见;经专家工作组三轮讨论,最终确定终稿。
指南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理特点、诊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7个方面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措施进行阐述,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
文献排除标准为动物研究、会议摘要、社评、信件、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
文献纳入顺序优先选择系统性综述、荟萃分析、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其次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最后为系列病例报告、临床经验、专家委员会意见等。
通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原文的方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05篇,其中中文文献21篇、英文文献84篇。
文献的等级评定采用改良北美脊柱外科学会2013年指南的标准,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工作组相关方法,评估研究证据的质量,结合研究设计和其他证据特征综合判定研究的证据级别。
采用3级分类标准,推荐等级与文献等级评定标准对应,推荐强度自1级向3级递减。
1级: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信区间很窄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②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前提是纳入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
2021版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针灸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l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份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缓,病程长者可显现肌肉萎缩。
直腿举高或增强实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猛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减缓期:腰腿疼痛减缓,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病症大体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病理分型(Macnab分型)1. 椎间盘膨出:整个椎间盘纤维环均匀性向椎体骺环之外凸起,不引发严峻的神经根压迫。
2. 局限型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的内层断裂,髓核组织部份突出。
3.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大部份断裂,仅有外层纤维环尚完整,将髓核局限于纤维环内。
4. 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纤维环全数断裂,髓核组织突出于椎间盘外,为后纵韧带所约束。
5. 椎间盘游离:髓核组织冲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或硬膜内、椎间孔等处,压迫神经根与马尾神经。
(四)中医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猛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巨,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那么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腰疼诊疗方案
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及软骨板的不完全或完全断裂,致使髓核向裂隙方向移动,对周围的关节、脊髓、神经根产生压迫而导致的各种症候。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史。
属于中医“腰痛”范畴。
因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辩证)标准1.诊断标准(1)有腰部劳损﹑外伤﹑受凉史或原有腰疼症状加重。
(2)临床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下肢疼痛﹑麻木及行走不利等症状,2.辩证标准(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
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
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
证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淤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外伤史。
(3)肾虚腰痛: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西医诊断标准1. 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感觉障碍,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初步诊断。
2. 上述表现加上CT、MRI﹑X线检查可确诊。
(三)西医分型1.中央型突出:突出发生在椎体后中线,压迫硬膜囊,出现马鞍区感觉减退及双下肢麻木。
2.偏侧型:最多见,突出压迫同侧神经根,引起一侧下肢痛和运动障碍。
3.外侧型:突出发生在小关节外侧,就诊时常忽略。
二、鉴别诊断(一)骨盆出口综合征骨盆出口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经过盆腔出口时受到刺激或压迫所产生的症状群,其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干刺激症状,起始于臀部的沿坐骨神经行走的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其支配区的运动、感觉或反射障碍。
起病可缓可急,多有外伤、劳累、着凉或受潮史。
病程长时可呈间隙性起伏发作。
多为单侧发病,初为臀钝痛、酸胀或沉重感,有时也可表现剧烈锐痛。
疼痛向大腿后方,小腿后外侧放射,但很少达跟部及足底部,而且多无明确的根性界限。
腰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腰痛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而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病性有虚有实,虚者多属内伤,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实者多为外感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常见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1.1.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
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1.1.3 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1.2鉴别诊断1.2.1背痛、尻痛、胯痛: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1.2.2 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2 辨证论治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
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
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成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2.1 寒湿证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病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9g,桂枝15g,甘草6g,牛膝9g,茯苓15g,白术I5g,杜仲15g,桑寄生15g,续断15g。
加减:寒邪偏胜,腰部冷痛,拘急不舒,加附子先煎9g,细辛3g以温阳散寒;湿邪偏胜,腰痛重着,苔厚腻,加苍术15g,薏苡仁30g以除湿。
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中医诊疗规范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二、诊断:(一)中医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
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下腰痛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无论是因为长时间的坐姿、不良的体态习惯、缺乏运动还是其他原因,下腰痛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和困扰。
了解并掌握下腰痛的临床实践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以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为主题,深入探讨下腰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健康问题。
一、下腰痛的定义和分类在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对下腰痛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
下腰痛是指腰部及(或)臀部区域的疼痛,通常向下延伸到大腿的后侧,甚至膝盖以下,但不一定伴有明显的椎间盘突出或神经根受压。
根据病因及病程不同,下腰痛可以分为急性下腰痛、亚急性下腰痛和慢性下腰痛三类。
每一类下腰痛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进行准确的分类。
二、下腰痛的诊断和评估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和评估下腰痛,修订版的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和评估标准。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
还需要排除一些病因不明、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如感染性脊柱炎、椎管内肿瘤、转移性肿瘤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下腰痛的治疗和康复针对不同类型的下腰痛,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对于急性下腰痛,早期活动促进康复,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缩短疼痛期,减轻疼痛;对于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包括康复锻炼、理疗治疗、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锻炼同样非常重要,既能够减轻疼痛,又能够预防下腰痛的复发。
四、关于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根据我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下腰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不良的体态习惯或缺乏运动引起的。
我个人认为在预防下腰痛方面,加强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非常重要。
腰痛(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康复诊疗规范
腰痛(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康复诊疗规范
1、诊断标准
1、中医部分
疼痛的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
舌脉可无变化。
西医部分
(1)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在弯腰劳动后突然伸直腰过程中,或在腰部旋转时突发起病。
(2)表现为腰部剧痛、轻微活动则疼痛加重,腰部僵直于屈曲位,后伸活动明显受限。
(3)查体:骶棘肌痉挛,腰部相应的小关节区有明显压痛。
(4)X线腰椎摄片除示生理弯曲改变外,多无其他异常,亦可能显示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
2、治疗方法
(1)中频脉冲电治疗+TDP:在选定的穴位(病变腰椎夹脊穴)上置一约3×5cm2大小的棉垫,在其上注射松花液或本院自配液(以2﹪普鲁卡因、导入液、654-2、林可霉素按2:2:1:2的比例配制)约1ml,用胶布把磁片固定于棉垫上,磁片采用异名极并置法,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仪,输出的脉冲直流电流频率为60~80次/次,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2)中药封包治疗:以腰部膀胱经、督脉为主,每日一至二次,每次20分钟。
(3)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中成药。
3、疗效标准
治愈:腰痛消失,腰部无压痛;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病诊疗规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腰痛病诊疗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腰痛病诊疗规范的全部内容。
腰痛病针灸诊疗规范
本病是指自觉腰部脊柱或其两侧疼痛的症状。
多因肾系病变及腰部外伤、劳损,寒湿或湿热侵袭等所致.肾系疾病和痹病类、淋病类疾病,妇科经带疾病,急性腰扭伤、腰痹、偏痹等,均常见腰痛。
一、诊断要点:
1、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2、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3、腰椎X光片及CT、妇科相关检查常无明显异常.
二、鉴别诊断:
1、肾着虽有腰部沉重冷痛,与腰痛相似,但多有身体沉重,腰以下冷,腹重下坠等,为一个独立性疾病,需作鉴别。
2、腰软虚证腰痛可伴有腰软,但腰软是以腰部软弱无力为特征,少有腰痛,多伴见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头项软弱,手软、足软、鸡胸等,多发生在儿童。
3、淋证淋证中的热淋、石淋常伴有腰痛,但必伴有小便频急、短涩量少或小便中带血等症状,可与本病鉴别。
三、辨证论治
(1)寒湿犯腰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则加重,舌痰、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
针灸:腰阳关⊥0 命门⊥0 肾俞⊥0 大肠俞⊥0
委中⊥阴陵泉⊥
(2)湿热腰痛:腰痛伴有热感,活动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味
针灸:腰阳关⊥0 命门⊥0 大肠俞⊥0 肾俞⊥0委中⊥阳陵泉⊥
(3)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针灸:腰阳关⊥0 命门⊥0 大肠俞⊥0 肾俞⊥0委中⊥阳陵泉⊥血海⊥
(4)肾虚腰痛:腰痛以梭软为主,喜按喜揉。
治法:阳虚者,温补肾阳;阴虚者,滋补肾阴
方法:阳虚以右归丸,阴虚以左归丸
针灸:阳虚者:
腰阳关↑ 命门↑ 大肠俞↑ 肾俞↑
委中I 阳陵泉I 关元T
阴虚者:
腰阳关T 命门T 大肠俞T 肾俞T
委中 I 阳陵泉I 太溪T
四、其它疗法:
(1)牵引
(2)西药甘露醇配地塞米松静滴,利水消肿,消炎。
(3)神经节阻滞疗法
五、疗效评价
(1)疼痛评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诊疗标准》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加以改良。
(2)腰椎功能评分参照《腰椎功能评分表》评定。
(3)临床综合疗效评定.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订.
基本痊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招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显效: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稍有改善;
有效:腰腿痛稍有减轻,腰部活动功能稍有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关于“腰痛"病诊疗规范的总结及评估分析
(2010年)
一、“腰痛的诊断要点
1.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2.与感受寒湿、湿热、跌扑损伤和欲太过等因素有关,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二、鉴别诊断:
1.肾着虽有腰部沉重冷痛,与腰痛相似,但多有身体沉重,腰以下冷,腹重下坠等,为一个独立性疾病,需作鉴别。
2。
腰软虚证腰痛可伴有腰软,但腰软是以腰部软弱无力为特征,少
有腰痛,多伴见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头项软弱,手软、足软、鸡胸等,多发生
在儿童。
3. 淋证淋证中的热淋、石淋常伴有腰痛,但必伴有小便频急、短涩量
少或小便中带血等症状,可与本病鉴别。
三、腰痛的辨证论治
1.寒湿犯腰证:散寒行湿,温经通络,针罐结合中药甘姜苓术汤加味
2.湿热腰痛证:清热利湿,舒筋止痛,针罐结合中药四妙丸加味
3.瘀血腰痛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针罐结合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4.肾虚腰痛证:阳虚者,温补肾阳;阴虚者,滋补肾阴;阳虚针灸结合中药右归丸,阴虚针刺结合中药左归丸
四、对上述诊疗规范的评估与分析
上述诊疗规范所论之腰痛系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荣所致。
或为寒湿,湿热,瘀血实邪阻滞不通则痛;或为肾虚腰府不荣则痛。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在这一原则下,辨证论治时,我们所选穴位大同小异,但补泻各不相同,或配合火罐活血化瘀,祛湿,或配合灸法(温针)温阳补虚。
针对证型确立治法,采用最佳的治疗手段,故临床上可有很好的缓解腰痛的作用。
腰痛病针灸年度分析、总结及评估、难点分析
(2010年)
一、诊断要点、鉴别要点、治疗方法(详见科室诊疗规范)
二、疗效分析
本病按照诊疗规范的方法,采用综合治疗腰痛病60例,治愈40%,显效55%,有效5%,无效0%.
三、总结及评估
总体来说,针灸治疗可缓解腰痛,但是难以完全根治腰痛.临床中治疗腰痛的体会是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腰痛迅速缓解,尤其是急性腰痛.但1~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大多数仍留有或多或少的腰痛,或腰部不适。
有的患者治疗时无明显腰痛,第二天起床复腰痛如故。
分析起来主要与门诊病人治疗后过多的活动,腰背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有关。
另一方面,人类由四足爬行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腰肌功能的强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要嘱患者平时多锻炼腰背。
有的患者长期工作生活有潮湿的地方,平时没有预防性措施,导致腰痛频发.这样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中药调理。
四、难点分析
诊断上难点主要是一些妇科病,男科病,肾脏病,外科病也可表现为以腰痛为主。
这就要求临床上诊断思维要开阔,避免误诊.本病是一种慢性病,病势缠绵,需要长期的治疗和保养。
本治疗中有用到温针灸,难以做到绝对的安全,有艾火烫伤的危险。
牵引的是否必要,难有定论。
因为临床上只有一少部分腰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
此处的腰痛是由感受寒湿、湿热,跌扑损伤,劳欲太过诱发的。
故后期保养在于消除诱因,主要依赖病人自身。
腰痛病针灸年度优化及修订诊疗规范
(2010年度)
由于腰痛病范畴较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利于临床观察、统计和疗效分析,故将腰痛病优势病种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利于临床观察和统计,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修订结果见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