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捞铁牛》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捞铁牛》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培养民族自豪感。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课文的主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课文阅读笔记本、彩色笔、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a. 讲述一个关于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b. 提问:大家听说过捞铁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a. 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a. 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

b.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

a. 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进行解析。

b. 学生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b.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6. 随堂练习: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词:捞、铁、牛、智慧、勤劳等。

3. 句子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展示。

4. 主题思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并掌握的生字词。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查阅字典、问同学或老师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中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培养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铁牛的了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或问老师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的大意。

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解读,分享他们的理解。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铁牛的来历、捞铁牛的方法等。

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5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题。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家长签字确认。

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理解练习题。

4.2 作业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朗读作业。

学生按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5.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生字词:捞、铁、牛、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等。

2.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3. 阅读理解: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培养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解析生字词,进行例句讲解。

b. 分析课文,讲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c.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2. 内容:a. 生字词:捞、铁、牛、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等。

b. 课文主要内容:捞铁牛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c. 选取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描述其形象特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答案:a. 抄写略。

c. 示例: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捞铁牛的男孩。

他勇敢、坚强、自信,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勇敢面对困难,自信迎接挑战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捞铁牛的过程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情景剧表演,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课文原文此处省略】2.2 生字词【生字词列表此处省略】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捞铁牛的传统文化内涵,运用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铁牛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铁牛的特点。

(2)学生分享对捞铁牛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

3.2 自主学习(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

3.3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捞铁牛的传统文化内涵。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4 课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3.5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观察生活中与捞铁牛相关的现象,下节课分享。

4.2 作业布置与反馈(1)教师在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二)学习“打捞铁牛” 。
1.认真阅读第 4、5 自然段,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2.上文中提到的沙、船、绳、牛发生了什么变化?紧扣四组动词
沙 铲
船 浮
绳 绷
牛 拔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这四组动作间的内在联系。
4.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强调很大的船了吗?知道怀丙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了吗?对应着说一说每一步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动画演示。
课题
捞铁牛
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3.会认“捞、拴、陷、丙、潜、绳、绑、铲”短等字;会写“底、拖”等生字 ;掌握“笨重、水性、重修”等词语。
三、按要求读课文,理清条理
(一)指名学生读相应的段落,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1.大水冲走铁牛(①)
2.议论打捞铁牛(②)
3.准备打捞铁牛(③)
4.成功打捞起铁牛(④~⑥)
(二)解读据题质疑的问题。
1. 快速阅读课文, 说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理解“笨重” 。
2. 启发进一步思考,那么笨重的铁牛为什么会被大水冲走呢?交流。
5.为什么铁牛离开了河底,不把它拖上船,而要划到岸边再拖上岸?(让学生懂得:再一次利用水的浮力,怀丙的智慧得以充分体现。 )
6.理解句子: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自信,胸有成竹,聪明,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水有利的一面。 )把“还”与“要”比较,引导学生读中品味。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捞、牛”等10个生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铁牛”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故事的情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铁牛”造句。

2. 教学难点:(1)生字“捞、牛”等的认读和书写;(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2. 生词卡片;3. 相关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4. 分角色朗读记录表;5. 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生词学习(1)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2)分组进行生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1)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故事的情境。

4. 精讲细讲(1)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每个生词写3遍;2. 根据课文内容,用“铁牛”造句;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铁牛的形态特点。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捞铁牛》。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铁牛的形态特点。

(2)简介《捞铁牛》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解答疑惑。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介绍生字词的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3. 搜集更多关于铁牛的资料,了解铁牛在古代的作用和文化价值。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铁牛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景点,实地了解铁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原理。

1.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捞铁牛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2.教学难点:2.1捞铁牛原理的深入理解。

2.2学生对生字词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捞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捞铁牛的背景。

2.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生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和拓展。

4.捞铁牛原理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捞铁牛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捞铁牛的原理。

5.活动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捞铁牛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捞铁牛的过程。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捞铁牛的过程。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2家长签字确认。

2.课后实践:2.1学生在家中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浮力原理制作简易的浮力实验。

2.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导语】《捞铁牛》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产生的故事。

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污泥里。

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杰出的工程家。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第一课时一、激发爱好,布置预习。

1、解题,激发爱好。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诵课文。

三、依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摸索练习2。

2、讨论摸索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知道课文内容。

1、为何要捞铁牛?“众说纷纭”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何事众说纷纭?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何会越绷越紧?为何能把铁牛从污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杰出的工程家”?为何说怀丙是当时杰出的工程家?五、练习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诵课文。

二、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何做那几项准备工作?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何说怀丙是当时杰出的工程家?(1、怀丙知道利用水的浮力;2、推敲周密细致;3、具体步骤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练习用“熟悉”“众说纷纭”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换造句,相互评议。

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生词学习、句子分析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3.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生词的学习和运用、句子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劳动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用生词造句。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文章内容,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捞铁牛》2. 生字词:捞、铁、牛、勤劳、智慧等。

3. 主要句子: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突出劳动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劳动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劳动的成语、故事,进一步了解劳动的伟大。

组织一次“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的分析。

2.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用生词造句。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设计: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劳动的短文。

一、教学难点解析:文章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的分析1. 句子结构分析:本课中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并列句、复合句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2.2 生字词铁、牛、捞、努力、勤劳、智慧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铁牛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生字词,制作生字词卡片。

5.2 作业要求作业要整洁、规范,字迹清楚。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2 评估内容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等。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课文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6.3 评估方法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五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节“捞铁牛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有关智慧和勤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致富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捞铁牛》故事的背景,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勤劳、智慧的品质。

2. 学会本节课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生词的学习,故事的道理。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有关捞铁牛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故事的道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故事内容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生词造句,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2. 主要内容:故事背景生字、生词故事道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复述《捞铁牛》的故事。

答案示例:从前,有一个叫孟姜女的女子,她为了寻找丈夫的遗骨,决定捞铁牛。

经过努力,她终于捞到了铁牛,换回了丈夫的遗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 课后拓展:让学生收集有关勤劳、智慧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捞铁牛》让学生了解勤劳、智慧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鼓励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勤劳、智慧的故事,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勤劳、智慧的品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9篇捞铁牛 1《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教学中根据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铺一条路让学生走过去.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上下功夫.在开课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列问题:"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的怎样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并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然后变换答案的顺序尝试其他的说法.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不仅感受了祖国的语言的伟大,而且很容易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了本单元的练习重点.二提出研读专题,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读课文,找出到捞的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本课的教学学生的表现都很积极踊跃,《捞铁牛》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了《捞铁牛》一课。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在模拟捞铁牛的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3.学生通过课堂交流和分享,培养互相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捞铁牛的故事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是一篇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的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捞铁牛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同时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设置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学生通过总结归纳,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培养总结和归纳的习惯。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应的汉字书写和词语运用。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语言,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3.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七课《捞铁牛》。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宋代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巧妙捞回沉入黄河的铁牛的故事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智慧和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成语,学会利用浮力原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智慧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词、成语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捞铁牛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生词、成语。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词、成语,如:怀丙、浮力、捞回等。

(2)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及原理。

4. 实践情景引入(1)请学生模拟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加深对浮力原理的理解。

(2)举例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主要内容:怀丙和尚、浮力原理、捞铁牛过程3. 生词、成语:怀丙、浮力、捞回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2)运用浮力原理,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答案:(1)示例:浮力。

意思: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示例: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捞铁牛》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的智慧和科学原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深入了解浮力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捞铁牛》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利用智慧,巧妙地利用浮力原理捞出沉入水中的铁牛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主题思想提炼及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浮力原理,提炼课文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铁牛沉入水中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铁牛为什么会沉入水中?有没有办法把它捞出来?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浮力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浮力现象。

7.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词:捞出、智慧、浮力、原理、沉入、劳动人民3. 重点句子:铁牛为什么会沉入水中?如何捞出铁牛?4. 课文主题:智慧改变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浮力原理,并举例说明。

答案:浮力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例如,轮船、木筏等能在水上漂浮,就是利用了浮力原理。

2. 作业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认识。

答案: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发明了许多实用且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本文中的捞出铁牛。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铁牛”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课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通过探究、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中人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以及朗读时的语气、情感。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铁牛”的特点,进而引入课文《捞铁牛》。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用。

4.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讨论,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内容。

5. 朗读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6.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铁牛”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工具书等方式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或视频材料。

2. 铁牛相关图片或插图。

3. 生字卡片。

4. 工具书。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生字和课文大意。

2. 播放课文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课文情感。

3.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4. 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复习游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5.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3.价值观方面: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勤劳、智慧和勇敢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品质。同时,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于故事性的课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捞铁牛》的教学,学生对于课文中涉及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等品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引导。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可能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课后阅读:推荐同学们阅读与《捞铁牛》类似的历史故事,如《愚公移山》、《司马光砸缸》等,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敢。阅读后,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感悟。
5.拓展作业: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如四大发明、水利工程等,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发明或创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设想:采用问题驱动法,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为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重点学习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巧妙捞铁牛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如“怀丙”、“浮力”等;2. 学会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2. 生字词卡片;3. 浮力实验器材;4. 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实验,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故事。

3.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4. 分析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问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3.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怀丙和尚是如何利用浮力原理捞铁牛的?(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浮力原理?2. 答案:见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对浮力原理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浮力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巧妙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动的例证和实验,将浮力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浮力原理的直观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捞铁牛》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捞铁牛》1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二、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一)学习第二大段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2、学习第一节: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五、质疑问难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六、课堂练习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略)八、课后作业(2、3题选作一题)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教学后记:《捞铁牛》一课中,有许多学生对怀丙十分佩服,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因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当时机械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运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是多么了不起呀!可学完课文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怀丙这样把沙铲进黄河,实在是很大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

他能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是用心读书,不唯书,不唯上,而且想法在现代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我首先尊重他的独特感受,没有让他完全跟着书本走。

然后,我鼓励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铲到河里,那该怎么办呢?”他陷入沉思中,全班一片寂静,都在冥思苦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锻炼。

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四条船并排,把泥沙铲进另两条船里,这样一来,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能把铁牛捞上来,还能节省泥沙。

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一瞬即逝,要给予燃烧绽放的机会,这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捞铁牛》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

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

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

(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板书: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①污染河水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③浪费泥沙④不方便,不快捷)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

②泥沙装入大麻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大麻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

④将铁牛拖回岸。

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

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点拨: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

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