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
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以东部某省为例
2020·05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以东部某省为例嵇晓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新兴产物和重要成果。
东部某省开发区起步早、存量大、种类多、层级高、效果好,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开发区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在保障建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功能定位偏移主责主业、体制设计向一般行政区回归、干事创业激励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积极探索适应各类开发区需要的体制机制设计,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本文通过对东部某省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现状的研究,在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建议。
一、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现状及问题一是发展形态越来越多样化。
首先,开发区的类型越来越多、外延越来越广,从最初的经开区、高新区,发展到现在的工业园、产业园、环保园、新区、示范区、合作区,以及农业园区、旅游度假区(见图1)。
各类园区的功能定位、区位条件、规模大小差异很大,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也不相同。
有的开发区毗邻城市,就要在产城融合上多做文章;有的开发区产业类型单一,如化工园区,除专注于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外,还应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方面下大力气。
其次,开发区特色不突出,存在功能定位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尚未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功能特色,区内企业仅仅表现为数量上的简单汇合、空间上的简单地理聚集。
再次,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见图2),在经济体量、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
经济体量大、发展水平高的开发区成为各类优质资源要素的聚集地,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的开发区还停留在圈地造厂房的阶段。
二是管理体制越来越复杂化。
开发区建设之初大多选在远离城市社区、易于封闭管理、区域面积很小(一般不超过5平方公里)的偏远郊区,任务目标较为单一,其管理机构设置也普遍简约精干、运转高效,由管委会代表政府,专注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经济园区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它具有集聚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对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发展成效和效益。
如何构建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构建适应创新经济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
创新经济园区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其管理体制应当体现服务、协调和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可以引入混合所有制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创新经济园区建设和运营,实现政府和市场双重主体地位。
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创新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其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要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
创新经济园区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要吸引和保持高端创新人才,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吸引和扶持创新人才和企业入驻创新经济园区。
可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增强创新经济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构建创新经济园区与外部环境的良好互动机制。
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的支持和配合,因此需要建立与政府、产业、金融、科研院校和企业等各方的良好互动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科研院校和金融机构等的合作平台,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创新经济园区的健康发展。
要构建规范透明的监管机制。
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一套规范透明的监管机制,保障其运行的公平公正。
可以建立创新经济园区的评价机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强化其自我监管和改进能力,提升其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加强对创新经济园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其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构建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和社会资本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创新经济园区是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而建设的特殊区域,它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还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使创新经济园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本文将围绕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展开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应该注重市场导向。
传统的园区管理体制往往过于依赖政府行政力量,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相比之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可以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潜力。
园区管理体制应当注重市场化改革,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来引导园区的健康发展,但不应过多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应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
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园区的管理体制必须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园区管理体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包容性,能够容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和项目,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
只有这样,园区才能发挥其聚集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应该注重合作与协调。
园区内的企业和项目之间往往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园区的管理体制应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并能够有效协调各方利益。
园区的管理体制还应该能够与地方政府、各类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资源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和集聚。
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应该具有透明和公正性。
在园区的运行过程中,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必须是透明公正的,不能出现任何不公平的现象。
为此,园区的运行机制应明确相关规则和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园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经济园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研究和实践,为创新经济园区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
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发表时间:2020-09-16T06:04:56.31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3期作者:李勋[导读] 经济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经过国家对经济开发区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其功能已经从原来的招商引资逐渐转变为推动当地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发区作为地区的主要经济载体,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功能发挥。
李勋北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摘要:经济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经过国家对经济开发区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其功能已经从原来的招商引资逐渐转变为推动当地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发区作为地区的主要经济载体,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功能发挥。
对此,本文对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经济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的重要载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开发区的发展,如何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成为目前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工作内容。
相关部门必须要创新管理策略,优化体制结构,才能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增强开发区对经济的推动力量。
一、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欠规范从经济开发区目前的管理方式来看,很大一部分的开发区管委会都是以行政干预为主的管理体制机制,但是行政职能的行使主体却各不相同,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类。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创新经济园区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对于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些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创新园区需要吸引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因此管理体制应设立多种合作模式,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创新园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同时与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应强调产学研用结合和创新创业孵化。
园区应提供优质的研发环境和创新资源,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进行合作研发。
园区应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鼓励创新创业,培育优秀的创新企业。
园区还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和创业者。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应注重公平竞争和创新生态的建设。
园区应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
园区还应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根据科技创新效果和经济效益对园区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胜劣汰的机制,促进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激情。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园区应制定科学的环保和资源利用政策,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园区应加强与社区和周边环境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园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园区还应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设计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开放性和灵活性、产学研用结合和创新创业孵化、公平竞争和创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够推动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摘要】创新经济园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园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激发创新活力和产业发展,开展合作与创新,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优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推动创新经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创新经济园区的成功运行不仅对于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加强对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科学有效、创新活力、产业发展、合作与创新、资源合理配置、竞争力、优化、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1. 引言1.1 创新经济园区的重要性创新经济园区是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优势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创新经济园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经济园区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的基础。
创新经济园区通过集聚优势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提供创新平台和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企业孵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创新经济园区是引领区域发展和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
园区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和优质资源,形成了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经济园区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的平台,能够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经济园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发展、支撑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精选五篇)
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精选五篇)第一篇: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发表日期:2008-05-08 00:00:00 阅读次数: 538摘要: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形成了三种比较稳定的类型: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企混合型,这三种类型的管理体制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
应该从增强独立性、理顺开发区管委会与企业的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
关键词: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一系列开发区在中国(尤其是沿海城市)迅速勃兴,这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提速注入了巨大活力,极大地支撑并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健增长。
20多年来,我国的开发区已从最初封闭式的试验基地,逐步转变为开放式的发展社区;开发区的功能也从过去单一性(经济)功能扩展成为现在的综合性(产学研)功能;开发区自身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相对成型的管理体制和模式。
随着我国进入WTO并与国际相关规范接轨以后,根据公平、公开、无歧视的原则,以往开发区建设中的特殊优惠政策的优势减弱,开发区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如何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健全体制、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将是我们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中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演变可谓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同步进行。
根据开发区发展的历史进程,其管理体制的演变进程大致可分三个时期:1984-1994年是中国开发区建设的起步期。
这期间是我国开发区的创建和探索阶段,因此,有人把这一阶段称为前开发区期,或称为第一次创业期。
在此阶段,大批开发区相继成立并在探索中起步发展。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摘要】创新经济园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定义和重要性,着重探讨了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运行机制的优化。
同时强调了政府与企业的合作、资本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的创新对园区发展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提出了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展望了园区的发展前景,强调了重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经济园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府、企业合作、资本力量、人才培养、发展前景、完善、重要性。
1. 引言1.1 什么是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指在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为了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建立的一套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
其核心是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资本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合作,在特定区域内形成一种协同发展的模式。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中心、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职能设置。
其管理体制的设计要灵活高效,具有较强的战略导向性和协同性,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而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则是指在管理体制的指导下,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的合作机制和运作规范。
包括政府对园区的规划支持、企业在园区内的创新活动、资本的投资和运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的协同合作。
通过完善的运行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1.2 创新经济园区的重要性创新经济园区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的一种新型产业园区,其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发展性。
创新经济园区不仅是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创新经济园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对于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的创新,是推动园区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管理体制的创新1.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在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建设中,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实现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
政府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应该发挥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引导园区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在市场主体自主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创新,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产业与地方的联动园区应该在创新资源配置上,实现产业与地方的联动发展。
政府应该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推动创新经济园区的定位建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应该鼓励园区和地方政府、产业协调发展,建立产业联盟和合作机制,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3.政策与法制的保障在管理体制创新中,政府应该加强对创新经济园区的宏观调控,形成政策导向和法制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园区投资兴业。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创新经济园区的法治建设。
二、运行机制的优化1.市场竞争机制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应该建立在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上。
园区可以通过产权制度、价格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要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在园区内进行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2.效益分配激励机制在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中,应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激励机制。
园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等手段,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和生产效率。
建立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鼓励人才和团队的创新创业,实现效益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对于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管理体制的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分析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 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系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
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政策执行不一致,影响了开发区的整体发展。
2. 法规政策不完善开发区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部分政策与市场发展需求脱节,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部分企业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当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
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区的企业、机构之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高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缺乏。
同时,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并存。
三、对策与建议1. 完善行政管理体系应明确各级政府机构在开发区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建立高效、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实现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有机结合。
同时,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应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打击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同时,建立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确保政策与市场发展需求相匹配。
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到开发区工作。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加强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四、结论通过对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要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行政管理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应用文-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
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一、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欠规范。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开发区管委会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保持了行政干预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但是各类开发区管理主体并不一致,大致可分为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类。
作为机关单位的开发区管委会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据,将开发区的管理主体界定为事业单位,必然会影响管委会经济管理、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由于管委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导致开发区的行政地位存在争议,开发区管委会拥有哪些审批权、多大的审批权限,无法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进行统一明确界定,只能交由各地自行把握。
另外,随着开发区不断壮大、人口集聚,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许多管委会不仅要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还发挥着社会管理职能,大量社会事务管理影响了开发区主要职能的发挥,管委会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二)管理权限下放不到位。
我国各地政府下放给开发区管委会的经济管理权限不充分,管委会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经济权责界定不清晰。
由于国土、等系统实行垂直管理,造成了诸如土地储备、批次申报,项目立项、规划和审批,经济管理,执法检查等管理权限下放不到位,审批权仍保留在政府相关部门,开发区无法自行直接审批办理,必须通过各派驻机构进行协调,但是各派驻机构较为独立,协调过程复杂,导致开发区在创优发展,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受到限制。
许多企业办理生产、经营审批事项时既要去政府相关部门,又要去管委会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低下。
总体上说,开发区保障经济发展的职能受到限制,发挥的主要作用为帮助企业协调上级有关业务部门。
当前,我国大部分开发区管委会在机构设置方面缺乏决定权,大多由上级部门负责,导致机构设置一直未理顺,无法全面落实改革意见。
另外,许多开发区不具备人事管理权,缺乏招聘决定权,对于区内所有人员的招聘,都需要逐级向上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区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创新经济园区是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创新经济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要想实现创新经济园区的良好发展,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为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
在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中,应该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
管理体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鼓励和支持各种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的实践,给予园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从而激发园区内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潜力。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还应该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应该具有市场化和规范化。
在园区的运行中,应该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和管理。
要强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园区内各类主体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园区的正常秩序。
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还应该注重促进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只有通过市场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创新经济园区的良性发展,推动经济的健康增长。
针对当前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还应该做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和调整。
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园区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园区建设和运营中。
要加强园区内部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园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建设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孵化器和技术创新中心,改善园区内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科研团队和创业者入驻园区。
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
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2019-10-17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源于1984年,是改⾰开放的标志性产物和重要成果。
到2006年,全国共有国家级开发区54个(含5个⼯业园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开发区的经济总量达到我国国内⽣产总值的4.49%,⾼新技术产品出⼝占全国的68%,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探索出了⼀条精简⾼效的政府管理模式。
但是,由于我国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法律缺失、定位模糊、职责不清,严重影响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进⼀步发展。
为此,我们学习⼩组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为对象进⾏了专题调研。
按照党校的要求及安排,我们⼩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讨论交流、征集⽂章、⼴泛查阅材料等调研⽅法,于五、六⽉间重点考察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对⼤连、青岛、烟台、⼴州开发区、苏州⼯业园等进⾏了间接调查。
初步了解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的许多重⼤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深⼊发展和区域社会化问题的出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已经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现象,⾯临着是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还是复归旧体制的选择。
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到了⼗字路⼝,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势必将影响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改⾰开放的标志性⼯程,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效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贡献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邓⼩平为代表的第⼆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决策,是改⾰开放的⼀项重要成果,对加快我国改⾰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产⽣了重⼤作⽤。
1984年8⽉,国务院批准设⽴⼤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步伐。
按照当时国家设⽴开发区的基本构想,希望开发区能达到两个⽬标,即:引进技术和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进⾏政府机构改⾰试点,探索精简⾼效的政府管理模式。
可以说,两⼤设想基本实现了。
2005年,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实现国内⽣产总值8195亿元,创造税收1219亿元,解决就业417万⼈。
关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
关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摘要:开发区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凭借其精简高效的体制优势、优惠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开发区原有优势在弱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显现,已不再适应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对开发区体制问题的思考应运而生。
我国开发区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当前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开发区发展的需要。
于是对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就应运而生。
一、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在当前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原有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追求数量和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从引进资金和技术,转向带动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从政策、资源的竞争步入制度的竞争。
开发区的发展在新时期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调整,急需对现有制约开发区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予以解决。
1.法律地位不明确一方面,开发区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全国范围来讲,各开发区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都制定了有关开发区的管理条例,其法律地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层次低,没有针对开发区的国家立法,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有关开发区的法律体系,地方法规和部门法规有冲突现象;另一方面,开发区没有统一的审批管理部门,国家级开发区由国务院批准,其中商务部负责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部负责高新区;土地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设立由发改委负责。
地方上省、市、县甚至行政村都在批准建立开发区,造成“多头审批、无人负责”。
因此,制定一部有关开发区的统一法进行规范,明确界定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性质、职能,延续开发区的制度优势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以东部某省为例
职责。
这些变化无疑打通了党的职能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界限,实现了党的职能和政府职能的协同均衡配置。
充分认识并理解从“政府职责体系”到“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变化,对于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践、提升理论认识,将起到一定作用。
一方面,这一变化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党兴党、治国理政的关键依托。
新时期,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是落实到机构调整和职责配置层面,打通了部门之间的藩篱,实现了党和国家机构职能的统筹协调配置,有力地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另一方面.这一变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执政党和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是提升国家治理绩效的关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正确理解和落实党政职责分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进而形成统一高效的党政治理结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统筹配置党和国家机构职能的历史过程,恰恰就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总而言之,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职责配置和机构设置出现了新的变化,实现了对“职责体系”概念和主体的拓展与延伸。
这种变化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这一变化还可能为纵向府际关系调整、事权划分改革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变革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注:本文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事权划分改革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2019EZZ003)阶段性成果c关丁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以东部某省为例•嵇晓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新兴产物和重要成果,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吸引外商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引擎和增长极。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摘要】创新经济园区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其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从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的特点、运行机制分析、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优化建议,包括加强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强化科技支持、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措施。
展望未来,创新经济园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力量。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府、市场、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优化建议、发展前景、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创新经济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地纷纷建设起了一系列以创新为主题的园区,如科技园、产业园、孵化器等。
这些园区不仅仅是产业集聚的场所,更是创新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了创新经济园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入分析,探讨政府、市场、科技创新以及产学研合作在园区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优化建议,展望发展前景,并总结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删减、格式调整等。
以下是关于的内容:创新经济园区是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推动力。
研究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园区内部的创新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增强园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着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通过研究园区管理体制的调整和优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企业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
政府与市场在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中的作用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涌现。
建设创新经济园区是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涌现出创新型经济园区,如何管理好这些园区成为了当前的重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方面1.政府主导管理:园区是政府属地,政府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园区规划、管理工作。
政府应该组建相关部门进行专业管理,包括规划、建设、监管、检查等。
同时,通过对企业的引导、扶持和加强对产业的导向性规划,增强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2.服务企业管理:园区管理应以服务为宗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定期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会等形式,听取企业意见,探索解决方案。
园区管理方应该提高服务意识,提供全方位、多级别、多层次的服务,帮助入驻企业打造品牌,拓展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园区管理: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选聘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专业人员,加强园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园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成熟化。
二、运营机制方面1.科学投入:园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金支持,政府应该给予财政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应该制定专项资金计划,有针对性地争取各种补贴和扶持资金,加快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2.创新服务:园区应该打造一系列的公共服务项目,如智能化服务系统、技术孵化器、股权投融资、人才引进、市场推广等,既能提高企业效益,又能增加园区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3.合理运营:而园区本身的运营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运营上需要遵循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组织开展合作招商、产业联盟、技术交流、产业智库等活动,形成产业合力,提高园区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活跃市场:园区要运用各种资源,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各类展会、论坛、活动等,努力推广中国品牌,更好地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向世界市场扩张。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创新经济园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促进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作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其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创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应建立在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上。
创新经济园区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场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运作和管理创新经济园区的各项业务。
管理体制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创新经济园区的运行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建立健全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推动经济园区的发展。
经济园区应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和资源的配置。
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和创业精神。
创新经济园区应当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政策,包括奖励制度、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园区内进行创新活动。
要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包括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为园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外,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还需要与政府的政策和支持相结合。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创新经济园区的特殊性和发展需要,制定出一揽子的促进政策,包括产业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引导和推动创新经济园区的快速发展。
政府还应加大对创新经济园区的扶持力度,包括土地使用、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为创新经济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创新经济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学习和借鉴国外创新经济园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
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
镇 政府直接服务 于开发 区 。开发 区既承担经 济管理职 能又承担社会管理 职能 ,实现统筹规划 ,推动经济社
责任 ,体制 的优 势得以发挥 。当然 ,由于没:
理镇 ,也 出现 了一些难 以协调 的问题 。
卜 士 铀 米 弃『 l 咎 删 毕『 I 古 卉 +卜 I
开发区在行政管理 、土 地开发 、投融资体制 、项 目引
办 、服务创新等方面有许 多创 新实践 ,发挥 了体制 改
革 “ 试 验田”的作用 。 目前 ,漳州市经济开发 区管理Leabharlann 制基本 可归为五 种类 型。
市的关系 ,需要长时间磨合 。
第四种 是 “ 区镇 合 一” 型 。即开 发 区管委 会 与 所在乡镇整合 ,实行统 一管理 的体制 。如芗城 区金 峰 开发 区与芝 山镇实行 区镇合一 ,社会事务一 并 由管委 会管理 。该模式有利 于开发区统一规划 、统 一产业布
第一种是 “ 区企合 一”型。即开 发区管委会 与企
业公 司实行统一管理 的体 制 。如漳州招商局 经济技 术
开发区 ,其管委会与漳 州经济开发 区有 限公 司实行 统
一
局 ,便于协调各方 ,化解基层矛盾 ,提高运 作效率。
管理 ,按照公 司模式 运作 ,人员实行年薪 制。该 模
式有助于促进开发 区管 理工作 的集 中化 和专业 化 ,有 助于公司治理结 构的建立 ,但企业在机构设 置及 人员 进 出等方面拥有 自主权 ,易导致人员规模不 断膨胀 。
此外 ,作 为 企业 ,其 目的在 于追 求利 润最 大化 ,容
易偏离开发 区应有 的定位和职能 ,制 约体制 优势 的发
挥。
第二种 是 “ 区场合 一 ”型 。 即开发 区管 委会 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
'关于
开发区
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
一、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欠规范。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开发区管委会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保持了行政干预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但是各类开发区管理主体并不一致,大致可分为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类。
作为机关单位的开发区管委会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据,将开发区的管理主体界定为事业单位,必然会影响管委会经济管理、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由于管委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导致开发区的行政地位存在争议,开发区管委会拥有哪些审批权、多大的审批权限,无法本文由联盟
收集整理进行统一明确界定,只能交由各地自行把握。
另外,随着开发区不断
壮大、人口集聚,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许多管委会不仅要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还发挥着社会管理职能,大量社会事务管理影响了开发区主要职能的发挥,管委会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二)管理权限下放不到位。
我国各地政府下放给开发区管委会的经济管理权限不充分,管委会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经济权责界定不清晰。
由于国土、
等系统实行垂直管理,造成了诸如土地储备、批次申报,项目立项、规划和审批,经济管理,
执法检查等管理权限下放不到位,审批权仍保留在政府相关部门,开发区无法自行直接审批办理,必须通过各派驻机构进行协调,但是各派驻机构较为独立,协调过程复杂,导致开发区在创优发展,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受到限制。
许多企业办理生产、经营审批事项时既要去政府相关部门,又要去管委会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低下。
总体上说,开发区保障经济发展的职能受到限制,发挥的主要作用为帮助企业协调上级有关业务部门。
当前,我国大部分开发区管委会在机构设置方面缺乏决定权,大多由上级部门负责,导致机构设置一直未理顺,无法全面落实改革意见。
另外,许多开发区不具备
人事管理权,缺乏招聘决定权,对于区内所有人员的招聘,都需要逐级向上请示
,得到批准后方可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区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机构规格不统一。
以东营市为例,东营市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或县政府派出机构,分别按照市、县(区)政府授权,对各开发区实施管理。
同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但是各开发区管委会分属市和县(区)政府不同的派出主体,管委会的机构规格有差别,从乡科级到司局级都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差异很大,影响到了县级政府所属省级开发区功能的发挥。
同时,管委会所属的不同的事业单位、党政机构规格有区别,因而机构规格确定较乱,职位设置不够协调。
(四)激励机制缺乏。
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开发区属于行政机构,按规定应全部使用行政编制。
但是,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地方无权增加行政编制,为了确保经济管理、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绝大多数开发区管委会都使用大量非行政编制人员。
开发区各类人员管理不统一,致使管委会无法统一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考核本开发区
人员,削弱了工作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
在干部任免方面,一般采取上级部门负责,开发区仅仅拥有建议权,不具备决定权。
目前,开发区人员激励、干部培养方面的职能弱化,缺乏经济管理和项目服务方面的人才,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管理体制,整合优势资源。
我国的经济开发区经过了三十年的探索与发展,
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上建立了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开发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内开发区可以借鉴已有的成功
,创新管理体制,可以参照协同政府的运行机制,整合区域内各类优势资源、经济组织与行业协会等,协调好所在政府及相关部门与开发区管委会之间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为经济加速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在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为企业提供更优服务,推动开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深化行政改革,增强开发区,尤其是市县级开发区的行政权限,调动其积极性。
(二)统一机构规格,下放管理权限。
机构规格不统一问题主要存在于各市县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各地应参照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设置模式,统一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机构规格,将各县区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调整为统一规格。
依据国家政策法规,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享受同级政府管理权限的标准,赋予开发区相应的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行政管理权限,代表同级政府在区内行使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
参照台湾开发区的经验,减少管理层次,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落实管理权限,营造促进企业创业、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使得企业从事生产、投资、经营等各项审批事项均能在开发区集中办理,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将县级审批权限内事项交由开发区办理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章盖章”,予以备案,需上报国家、省、市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开发区办理预审,县级主管部门“见文行文”,予以转报,提高行政效率。
(三)明确经济职权,保障职能发挥。
为了确保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主要职能,既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经济环境,又能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可以将开发区内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进行分离,建立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委员会,专门从事开发区内社会事务的管理。
对于街区合一、镇区合一的开发区,机构规格高于本地区政府工作部门的规格,可以协调政府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社会事务,管委会主要负责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四)创新编制管理,灵活人才引进。
全国各地编办应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管委会人员编制总数和领导职数,管委会依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机构名称、职责,并报市编办备案。
在合理确定的机构编制总量内,创新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方式方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利用职级与薪资待遇吸引开发区建设急需人才;灵活用人机制,采取激励政策,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对于本来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继续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对于新招聘人员,可实行聘任制,并定期考核;建立新型组织管理机制,对发展实力强大的开发区赋予其内部机构调整及人事管理权,科学设置岗位,在保持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下,管委会的领导和内部机构领导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配备;借鉴美国开发区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对高科技人才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