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炎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问题:1.患者患何种疾病? 2.临床表现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原因及临床类型
一.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外源性及 内源性)所引起机体细胞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损伤性 变化,与此同时机体的局部和全身也发生一系列复 杂的反应,以消灭或局限损伤因子,清除或吸收坏 死组织,并修复损伤,机体这种复杂的以防御为主 的反应称为炎症。
B.特点:三方面
a. 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
b. 不 同 的 炎 症 细 胞 对 趋 化 因 子 的 反 应 不 同。
c. 趋化因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内源性: 主要有C5a、LTB4(白细胞三烯 B4)、 IL-8等;
外源性: 主要为可溶性的细菌产物。
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A. 吞噬作用:吞噬消化病原体和坏死组织碎片 B. 免疫作用:杀伤病原微生物 C. 组织损伤作用: 白细胞释放的产物可引起内皮细胞和
e.诱导免疫反应。 B.不利作用:
a.压迫、阻塞:如肺泡内渗出液过多影响换气功能;心包积液 →心脏填塞;喉头水肿→窒息。 b.机化性粘连:如肺肉质变,浆膜粘连。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
病因
炎症
机制
血管通透性增加
Rivalta试验
阳性
外观
混浊
蛋白含量
>30g/L
细胞数
>0.5×109/L
比重
>1.018
②渗出过程:白细胞边集和滚动、黏附和游出、在组 织中游走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到达炎症灶, 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是一个主动耗能的过程。
白细胞边集
附壁、黏附
游出
以阿米巴样运动方式
注意:要与红细胞漏出(被动过程,靠压力)区别。
趋化因子:
A.趋化作用: 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这种具有吸 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
3.变质性炎: 以组织细胞变质为主,渗出和增生轻微。
(1)病因: 由重症感染、细菌毒素中毒及病毒引起。
(2)病程: 急性
(3)好发部位: 心、肝、肾、脑等实质器官。
(4)典型例子: 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细胞变性坏 死)、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白喉性 心肌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 二) 渗出(最具特征性变化)
重者,淋巴扩散,全身中毒症状。
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为特征
③表面化脓和积脓:发生在黏膜、浆膜等部位的化脓
性炎症。
特点:脓液向黏膜、浆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无中性粒细 胞浸润。
发生在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如:
化脓性支气管炎、化脓性尿道炎等,表面的脓液可通 过自然管道排除体外。
发生在浆膜的化脓性炎症如:
化脓性胸膜炎、化脓性胆囊炎、化脓性输卵管炎等, 其脓液在腔内积聚,称积脓。
PGE2、缓激肽 活性氧代谢产物、溶酶体酶、NO
第三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一)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二)全身表现:
1.发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内、外致热源刺激 的结果。
2.血中白细胞计数变化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第四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一)经过
1.超急性炎症: 特点:起病急、重,数小时至数天。 2.急性炎症: 特点:起病较急,数天,一般不超
内源性: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
(四)组织坏死后的崩解产物:新鲜梗死灶边缘肉眼所见的出血充 血带和镜下所见的炎性细胞浸润;
(五) 变态反应:机体不适当或过度的免疫反应,如过敏反应、 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
(六)异物:手术缝线、二氧化硅晶体或物质碎片残留在机体组织 内可致炎症。
三、炎症的临床类型
绒毛心
(4)结局:
少 纤 维 素多
白细 胞少
溶解液化吸收: 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
吸收不良
机化
粘连
肺肉质变
3.化脓性炎:
(1)特征: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 程 度 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
(2)病因: 多由化脓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引起。
(3)发生的条件:两个缺一不可 ①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②组织坏死液化
(3)好发部位、表现及典型例子: 黏膜: 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假膜性炎
假膜 = 大量纤维素+白细胞+坏死黏膜组织 如: 白喉 (气管、咽)、菌痢(假膜性结肠炎)
浆膜: 纤维素性粘连 如: 风湿性心包炎(绒毛心)
肺组织: 实变 如: 大叶性肺炎时肺泡腔内大 量纤维素充填
假膜性结肠炎
气 管 白 喉
(1)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和腺体及 肉芽组织增生所形成的突出于黏膜表面的带蒂的肿物。
(2)炎性假瘤:由于局部组织炎性增生形成结节或团块,肉眼 及X线观察与肿瘤相似,称为炎性假瘤。
鼻 息 肉
2.特异性炎:
(1)概念: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 的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又称 为“肉芽肿性炎”或“炎性肉芽肿”。
第四章 炎 症
【目的要求】
掌握: 炎症的概念。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的 概念;炎症介质的概念, 种类及主要作用;渗出的概念,白细 胞浸润的概念,血管反应及其发展过程,血液成分的渗出 (液体渗出及细胞渗出); 增生的概念, 增生的细胞成分。炎 症的局部表现。炎症的经过和结局、炎症的病理类型;变质 性炎症、渗出性炎症、增生性炎症的概念;各型炎症的病变 特点。
过1个月。局部以变质、渗出为主,有大量 中性粒细胞浸润。 3.亚急性炎症: 1~3个月 4.慢性炎症:特点:病程常超过半年,局部病变 以增生为主,常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为主。
(二)结局
痊愈
炎来自百度文库

慢性:炎症迁延不愈
局部蔓延:
扩散
经淋巴道扩散: 淋巴管炎 淋巴结炎
经血道扩散: 菌血症 败血症
毒血症 脓毒败血症
凝固性
可自凝
漏出液 非炎症 单纯静脉回流受阻 阴性 清亮 <25g/L <0.1 ×109/L <1.018 不能自凝
(三)细胞渗出:专指白细胞游出
①概念:
白细胞渗出 :炎症过程中,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 血管外的过程,渗出的白细胞即炎细胞。
炎细胞浸润:炎症过程中,炎细胞聚集在炎症局部 组织间隙的现象。
(2)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 是导致富含蛋白质的液体 从血管内渗透到血管外的 主要原因;
• 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的维持 主要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 的完整性;
• 在炎症时血管壁通透性增 高与内皮细胞的改变有关。
• 如图所示机制可引起血管 通透性增加。
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炎性水肿的意义:
A.有利作用: 5点 a.稀释、中和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 b.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运走代谢产物; c.富含抗体、补体,杀灭病原体; d.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利于 细胞吞噬和后期修复;
组织损伤,加重原始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浆细胞 淋巴细胞
白细胞在局部的吞噬作用模式图
(四)渗出性炎:以渗出为主,
伴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和增生。 1.浆液性炎: (1)特征:以浆液渗出为主。 (2)病程:呈急性和亚急性。
(3)好发部位及表现:
黏膜: 浆液性卡他。 浆膜: 炎性积水。 疏松C.T : 炎性水肿。 皮肤:水泡。
(2)分类
感染性肉芽肿: 如结核、伤寒、麻风等(常与cell免疫 有关)
异物性肉芽肿: 如手术缝线、滑石粉等(多与异物长期 刺激有关)
多核巨细胞:花环样核 (langhan’s巨细胞) 马蹄样核
四、炎症介质:
(一) 概念:是指炎症过程中产生并参与引 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亦称化学介质。
(二) 分类:两类。 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2.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
主要见于炎症后期和慢性炎症时(除外伤寒、急性肾小球 肾炎)。
作用:
1)促进炎症局限、修复受损组织; 2)过度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组织硬化(慢性肝炎引起肝硬
化)。
增生性炎:主要见于慢性炎症。
病理学类型及特点:(两大类)
1.非特异性炎:
概念:炎症灶内以淋巴C、浆C和单核C浸润为主,伴有明显 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和瘢痕,致 器官增厚变硬及官腔狭窄。
D.结局: 吸收
切开引流
向管腔或自然 管道突破
窦道或瘘管
溃破
在皮肤黏膜 向血道
溃疡 脓毒败血症
体表 溃疡
窦道
瘘管
肛 周 脓 肿
肝 脓 肿
②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C.T)的弥漫 性化脓性炎。 A.特点:呈蜂窝状,易扩散 B.病因:溶血性链球菌
透明质酸酶:降解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 链激酶:溶解纤维素 C.部位: 皮肤、肌肉、阑尾 D.结局:轻者,吸收消散;
熟悉:变质的形态变化及代谢障碍、发生机制; 炎症 的全 身反应。
了解: 出血性炎,卡他性炎。
案例分析:
• 患者,男,46岁,颈部患“疖”,红、 肿、热、痛.11d后局部红肿发展至手掌 大小,体温38.6℃,局部手术切开引流。 当晚即寒战、高热、头痛,次日体检发 现病人轻度黄疸,肝脾肿大,体温39.7℃, WBC计数21.0x109/L.
1.概念:炎症局部组织和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 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 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2.渗出的过程: 四个部分
(1)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2)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3)液体渗出
(4 )白细胞渗出
炎症渗出的过程:
(1)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 ①细动脉短暂收缩(持续几秒) ②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炎症充血 神经因素: 轴突反射 体液因素: 炎症介质 ③血流速度缓慢:是血管通 透性增加的结果。 ④血流停滞 :
(4)脓液的性状及组成: 浑浊的凝乳状液体,呈灰黄或黄绿色
脓液=脓细胞 + 坏死组织 + 细菌+浆液(脓清) (5)按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分类: 三种
肺脓细胞
脓肿
①脓肿:局限性的化脓性炎伴脓腔形成
A.特点:有脓腔,易局限,易形成转移性脓肿 B. 病因: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C.病理变化:局部组织溶解坏死,形成脓腔、溃 疡、窦道和瘘管等。
(4) 后果 :决定于发生的部位、渗出的量和机体对渗出物的吸 收情况。
右足踝皮肤浅Ⅱ度烫伤
2.纤维素性炎:
(1)特征: 以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 蛋白(纤维素)。
(2)病因及发病机制:由于细菌毒素、中毒等因素导致 血管壁损伤较重,通透性增高,使血浆中较大分子的纤维 蛋白原得以渗出,继而转变为纤维素。
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二、炎症的原因:
凡是能够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素都能引起炎症。
(一)生物性因素:(最常见)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 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二)物理性因素: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放射线;
(三)化学性因素:外源性: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功能
炎症介质种类
血管扩张
组胺、缓激肽、PGE2 、PGD2、 、PGF2 、
PGI2 、 NO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组胺、缓激肽、C3a、C5a、PAF、
LTC4、LTD4、LTE4、P物质,氧自由基
趋化作用
C5a、LTB4、细菌产物、IL-8、TNF
发热
IL-1、IL-6、TNF、PG
疼痛 组织损伤
化脓性脑膜炎
4、出血性炎
血管损伤严重导致其通 透性增加,渗出物中含有大量 红细胞。
病原体毒力强 见于烈性传染病:如流 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和鼠疫等。
三、增生
在致炎因子、理化因素或组织崩解产物的刺激下,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增生。 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实质细胞增生:如鼻黏膜慢性炎症时上皮细胞和腺体增生形 成鼻息肉,慢性肝炎中肝细胞增生。 间质细胞增生包括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按持续时间长短分类: 1.超级性炎症(数小时至几天):器官移
植的严重排异性反应 2.急性炎症(1月内):急性阑尾炎 3.亚急性炎症(1至3个月):亚急性重型
肝炎 4.慢性炎症(半年至数年):慢性肝炎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与类型
(一)变质:损伤性病理改变 (二)渗出: 抗损伤性病理改变 (三)增生 :修复性病理改变
( 一 ) 变质
1.概念: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 死,这些改变统称为变质 。
2.病理变化:
实质细胞: 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
死、细胞凋亡等
细胞间质: 黏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等
变质由致炎因子直接作用,或由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 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引起,因此炎症反应的轻重取决于致 病因子的性质、强度及机体的反应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