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吸痰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2)---邢菲菲
新生儿吸痰法
![新生儿吸痰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c4c3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f.png)
新生儿吸痰法
11/23
吸痰步骤
(6)打开0.9%氯化钠50ml,去除吸痰管外 包装,右手带上手套握住吸痰管,测量鼻 尖与耳垂之间距离来确定其插入长度。
(7)打开负压吸引开关,先试吸0.9%氯化 钠润滑导管前端,以确保管道通畅。
新生儿吸痰法
12/23
吸痰步骤
(8)先吸引口腔,用拇指压住吸痰管侧孔, 一边旋转一边回抽进行吸痰。
新生儿吸痰法
4/23
适应症
1. 窒息时抢救,如溺水、吸入羊水或 奶汁等患儿抢救。
2. 肺炎患儿呼吸道清理。
新生儿吸痰法
5/23
操作前准备
评定患儿:
(1)病情、意识、生命体征。
(2) SpO2监测值、吸氧流量。
(3)口鼻腔粘膜情况。
新生儿吸痰法
6/23
操作前准备
➢ 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平静、光线充分 、 温度适宜。
(10)另一个鼻腔重复吸引(中间间隔大于 30秒)。
新生儿吸痰法
14/23
吸痰步骤
(11)吸引完成,用0.9%氯化钠冲洗吸痰管, 脱去手套并包裹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12)加大吸氧流量至1L/min 。 (13)关闭吸引器,用纱布擦拭患儿口鼻部,
撤去治疗巾,置患儿于舒适体位。 (14)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
平,以防吸入高流量氧引发氧中毒、肺组织纤维
化等不良后果。
新生儿吸痰法
18/23
吸痰注意事项
➢ 新生儿吸引压力不应超出100mmHg,过小, 吸痰效果差,使操作时间延长;过大,则 易损伤患儿气道黏膜。吸痰后马上听诊肺 部,评价吸痰效果。肺部感染严重时痰液 较多,可适当增加吸痰频次,普通情况下 每2h吸引1次。
小儿吸痰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小儿吸痰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69231cc7931b765ce15fa.png)
给予气囊加压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以 上再吸痰,一人吸痰一人观察病情,每根吸 痰管只用一次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小儿吸痰法及注意事项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主要内容
吸痰的目的 用物的准备 吸痰负压的选择 吸痰步骤 吸痰的注意事项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吸痰目的
利用负压原理将患儿吸 道内分泌物或误吸物吸 出,从而清理呼吸道, 改善通气功能。
无忧PPT整理发布
口鼻腔吸痰用物准备
墙式吸引装置或电动 吸引器
一次性吸痰管两根( 6号、8号)0.9生理 盐水10ml两支、一 次性手套、一次性 无菌手套一副、听 诊器、纱布。
老化裂缝,连接是否正确,有无负压 4、患儿准备
有家长陪护:向家长解释吸引程序及核对患儿 手圈、床尾卡
新生儿室内:核对患儿手圈及床尾卡 5、听诊呼吸音:确定肺部的痰液分布 6、拍背:由下往上,由外向内,切记动作轻柔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吸痰步骤
6、吸引:
(1)患儿平卧头偏一 侧 (2)按年龄选择合适 的吸痰管及负压值 (3)撕开吸痰管外包 装并保留,与吸引器 的连接管相连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吸痰步骤
(6)用拇指压住吸引管孔, 一边旋转一边回抽进行吸 痰,注意:吸痰时应旋转 而不是上下活动,每次吸 引不能超过15秒,吸痰时 观察吸出物的形状观察患 儿的呼吸、面色、唇色, 如有改变,立即停止吸痰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吸痰步骤
(7)另一个鼻腔重复(
5)—(6)
(8)最后吸引口腔
(9)吸引完毕,用盐水 冲洗吸痰管,脱去手 套并包裹吸痰管
吸痰术操作规程(3篇)
![吸痰术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f9029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8.png)
第1篇一、目的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
3. 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如呼吸道感染、昏迷、呼吸衰竭等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操作者:具备相关资质的医护人员。
2. 器械:吸痰器、吸痰管、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棉签、无菌治疗巾等。
3. 环境准备: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四、操作步骤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
2. 将吸痰管插入吸痰器,打开电源,调节负压至适宜范围(成人40-60mmHg,儿童20-30mmHg)。
3. 患者取舒适体位,头部稍后仰,使气道通畅。
4. 操作者用无菌治疗巾覆盖患者的口鼻部,用棉签清洁口腔及鼻腔。
5. 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深度约10-15cm,缓慢旋转吸痰管,以清除分泌物。
6.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给予相应的处理。
7. 吸痰完毕,将吸痰管从患者口中或鼻腔轻轻抽出,关闭吸痰器电源。
8. 操作者洗手,将使用过的吸痰管放入专用垃圾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1. 吸痰过程中,注意调节负压,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2. 吸痰管插入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3.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患者。
4.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给予相应的处理。
5. 操作者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确保吸痰效果。
6. 吸痰完毕,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六、操作后处理1. 操作者洗手,脱去手套,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理。
2. 将吸痰器归位,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3.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吸痰效果。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确保吸痰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2篇一、目的吸痰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用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1]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01c7142fff00bed5b9f31d54.png)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1、目的应用负压吸出口腔及气道痰液或将气道误吸入的呕吐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评估⑴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听诊是否有痰鸣音。
⑵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⑶患者的口鼻黏液是否正常,有无鼻中偏曲。
⑷患者的合作程度。
3、操作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①备吸痰盘:治疗碗1个(盛放生理盐水或凉开水)镊子(或持物钳)1把,无菌纱布数块、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注射器1个。
②电动吸引器(置100ml清水,按吸痰量投放含氯消毒剂,以达到有效消毒浓度),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
⑷携用物至床旁①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吸痰器放于适当位置。
③检查电源的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吻合。
⑸试吸①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②检查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③打开开关,检查吸痰器的性能,调节负压。
④检查患者的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后仰。
⑤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吸痰管尾端,左手握住吸引管接头,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对准衔接。
⑥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掉包装袋,用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前端,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力。
⑹吸痰①经口腔吸痰: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喉部15cm左右,在无吸力情况下,乘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插入。
②经鼻腔吸痰:如口腔吸痰困难时,可采用经鼻吸痰法(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沿鼻道插至咽喉部,其深度约20~25cm。
③手控吸引力,旋转退管吸痰(防止固定一定吸引力)。
④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若患者有舌根后坠情况,在吸引前将下颌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
⑤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⑥可反复进行至痰液吸净(吸痰管提出后可用生理盐水吸引冲洗管腔)。
⑦操作完毕,将此次使用的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
⑧将吸引管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内吸取少许溶液,冲洗管腔。
⑨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引器管头放置呋喃西林溶液瓶内保留。
小儿吸痰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小儿吸痰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f108dd52ea551811a687c7.png)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12
婴儿不超过10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如痰液较多需再次吸引 应间隔3~5min,患儿耐受后再进行 吸痰前先试吸,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气道,一根 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 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以免痰液吸入损坏 机器。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 用 观察患儿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标本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型号用“Fr”标识,常用型号有5Fr、6Fr、8 Fr、 12 Fr、 14 Fr、 16 Fr、 18 Fr、 20 Fr等。
根据患儿插管导管口径以及痰液性状选择不同型号的 吸痰管。对于痰液稀薄者选用较细多孔的硅胶吸引管, 痰液黏稠者可采用较粗的吸引管。大小不超过气管内 径的50%,婴儿不超过70%。
小儿吸引负压越大越容易损伤黏膜,且患儿不耐受。应 根据小儿各年龄阶段调整所需负压,即年龄越小,负压 越小。 新生儿 60-80mmHg (0.008-0.012Mpa) 婴幼儿 80-100mmHg (0.012-0.013 Mpa)
正确翻身、扣背后吸痰
先扣背2~5min,安抚患儿至安静,保持侧卧位(头低 10~15。)行体位引流10~15min后再吸痰。
吸痰时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吸痰前给患儿吸入 高浓度氧1~2min,增加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 性,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吸痰后再予吸入高浓度氧1~2min,使 机体得到“氧补偿”。
西门子呼吸机、吸痰模式
注意事项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左手相对清洁,右手相对无菌 吸痰前后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1~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
吸痰的注意事项 小儿
![吸痰的注意事项 小儿](https://img.taocdn.com/s3/m/6fb95d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4.png)
吸痰的注意事项小儿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方法,主要目的是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帮助患儿更顺畅地呼吸。
以下是一些吸痰的注意事项,特别是针对小儿进行吸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吸痰之前,要先准备好吸痰设备,如吸痰器、痰瓶等。
确保设备的干净卫生,可以在痰瓶上放入一些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以帮助稀释痰液。
同时,要洗手并戴上手套等清洁工具,确保操作的卫生。
2. 安静舒适环境:在进行吸痰时,要保持周围的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声音、光线等刺激干扰患儿。
也可以在患儿的床旁边放上一些安抚的玩具或毛绒玩具,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舒适感。
3. 保持患者的姿势:在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姿势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小儿吸痰时应尽量使其半坐位,或者稍微倾斜,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需要保持头部微微向前倾斜,避免头后仰或过度低头。
4. 注意吸痰的频率和时机:吸痰的频率要根据患儿的病情来决定。
一般来说,儿童吸痰的时间间隔较短,每2-3个小时进行一次吸痰。
可以根据痰液的多少和患儿的舒适度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吸痰。
5. 吸痰的力度和时间:吸痰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切忌过度用力。
吸痰的时间也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一般来说,每次吸痰不超过10秒为宜。
6. 保持痰瓶的清洁: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换痰瓶,以避免细菌的滋生和交叉感染。
吸痰结束后,要将痰液从痰瓶中倒出,然后用温开水或消毒液冲洗干净,晾干后收好备用。
7. 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在吸痰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儿的情况,特别是注意他们的呼吸情况和意识状态。
如果发现患儿有呼吸困难、咳嗽或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并及时就诊。
8. 配合家属的护理:作为医护人员,在吸痰的过程中,要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告知他们吸痰的注意事项。
同时,要帮助家属学习正确的吸痰方法,并指导他们在家中进行吸痰护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吸痰是一种医疗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小儿吸痰法PPT课件
![小儿吸痰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cb79a13968011ca2009188.png)
.
11
吸痰步骤
8、置患儿于舒适体位,有家长陪同患儿安抚患 儿及家长;
9、清理用物; 10、洗手; 11、记录痰液的量及性质。
.
12
吸痰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吸痰时动作轻柔、防止粘膜损伤; 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周颜色、呼吸情况、
.
4
吸痰负压的选择
• 新生儿60-80mmHg(0.0080.012Mpa)
• 婴幼儿80-100mmHg(0.0120.013Mpa)
• 儿童100-120mmHg(0.013-
0.016Mpa)
.
5
吸痰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评估吸引器功能:导管有无
老化裂缝,连接是否正确,有无负压 4、患儿准备
小儿吸痰法
儿科 陈冰
.
1
主要内容
吸痰的目的 用物的准备 吸痰负压的选择 吸痰步骤 吸痰的注意事项
.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吸痰目的
利用负压原理将患儿呼 吸道内分泌物或误吸物 吸出,从而清理呼吸道, 改善通气功能。
.
3
口鼻腔吸痰用物准备
墙式吸引装置或电动 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 两根(6号、8号); 0.9生理盐水10ml两支、 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无 菌手套一副、听诊器、 纱布。
.
9
吸痰步骤
(6)用拇指压住吸引管孔, 一边旋转一边回抽进行吸痰, 注意:吸痰时应旋转而不是 上下活动,每次吸引不能超 过15秒,吸痰时观察吸出物 的形状观察患儿的呼吸、面 色、唇色,如有改变,立即 停止吸痰。
新生儿吸痰操作方法
![新生儿吸痰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5bd4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c.png)
新生儿吸痰操作方法
1. 准备好吸痰器具,保持器具的清洁卫生。
2. 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的床面上,使用一个坚固的护理台垫,将新生儿的头部稍微向下倾斜。
3. 用清洁的手,小心翼翼地将新生儿的头部稍微向一侧倾斜,以便清晰地看到婴儿的口腔和鼻腔。
4. 使用吸痰器具,将管子插入婴儿的口腔或鼻腔内,并轻轻地吸出痰液。
5. 在吸痰的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并尽量避免刺激到婴儿的喉咙或鼻腔。
6. 在吸痰完成后,轻轻地将婴儿的头部放回原位,并使用一个软质的湿毛巾轻轻地擦拭婴儿的口腔和鼻腔,以保持清洁和舒适。
需要注意的是,吸痰时要特别小心,以避免对婴儿造成不适或伤害。
如果您对吸痰操作不太熟悉,建议请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或接受培训。
吸痰术操作及注意事项学习资料ppt课件
![吸痰术操作及注意事项学习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3b52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0.png)
吸痰管O.D(Fr)
10 10 10~12 12 12 14 14 1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对
告知
实施
整理
评估
准备
整理
观察与 记录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气管内吸痰
气管内吸痰的适应症
气管导管内可见分泌物 呼吸音为痰鸣音 吸气峰压增加或潮气量减少 氧合水平突然下降 可能发生胃内容物误吸 导管气囊放气后
患者何时需要吸痰?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定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评估要点
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气管导管或套管固定不牢,重新固定 不合作患者使用约束带 视痰液多少决定吸痰次数和时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相对 污染
如无戴手套,应用近患者头侧的手持镊子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套污染和吸痰管的 污染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插管:
小儿吸痰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吸痰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6e84c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c.png)
目录
01. 小儿吸痰法的原理 02. 小儿吸痰法的操作步骤 03. 小儿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吸痰的目的
01
04
预防和治疗呼吸 衰竭
03
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氧合
02
预防和治疗呼吸 道感染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的方法
吸痰管: 将吸痰管 插入小儿 气管,吸 出痰液
负压吸引: 利用负压 吸引装置, 将痰液吸 出
02 吸痰后,应观察患儿的呼 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生命体征,确保患儿安全
03 吸痰后,应将吸痰管、吸 痰瓶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交叉感染
04 吸痰后,应记录吸痰时间、 痰液量、颜色、性状等信 息,以便医生判断病情
操作注意事项
01
操作前准备:检查吸痰管、吸痰器、负压装置等设备是否完好,并做好消毒工作。
吸痰管前端涂上生理盐水, 插入小儿鼻腔或口腔
打开吸痰器开关,吸痰管 吸痰
吸痰结束后,关闭吸痰器 开关,取出吸痰管
吸痰管放入专用容器内, 进行消毒处理
观察小儿反应,如有不适, 及时处理
记录吸痰时间、次数、痰 液颜色、性状等信息
吸痰后的处理
01 吸痰后,应立即用生理盐 水冲洗吸痰管,防止痰液 残留在管内
呼吸道黏膜
准备吸痰设备
01
准备吸痰管、 吸痰器、吸痰 瓶等设备
02
检查吸痰管是 否完好,有无 破损、漏气
03
检查吸痰器是 否正常工作, 有无故障
04
准备无菌纱布、 消毒液等消毒 用品,确保操 作安全
操作吸痰步骤
准备吸痰器、吸痰管、纱 布、生理盐水等物品
洗手,戴手套,做好个人 防护
打开吸痰器,检查吸痰管 是否通畅
吸痰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吸痰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7f050e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35.png)
吸痰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吸痰术,这可是个医护人员的小“绝技”呢。
咱们先说说这吸痰术的操作步骤。
你看啊,就像清理一条堵塞的小河道一样,得先把工具准备好。
要拿好合适的吸痰管,这就好比疏通河道的小铲子,大小得合适,太粗了塞不进去,太细又没效果。
还有吸引装置,得保证它能正常工作,就像汽车要加油才能跑一样,这装置没调好可不行。
在给患者进行吸痰之前啊,得先检查患者的口腔或者鼻腔,看看有没有什么异物或者黏膜损伤之类的。
这就像我们进一个房子打扫卫生之前,得先看看房子的结构有没有破损一样。
要是黏膜破了,那可不能莽撞地就把吸痰管往里塞,得小心谨慎些。
接着就可以把吸痰管轻轻插入了。
插的时候要温柔啊,就像把一根丝线穿过针眼一样,动作要轻,方向要准。
如果是经口腔吸痰,要注意舌头的位置,别让吸痰管被舌头挡住了路。
要是经鼻腔吸痰呢,那就更要小心了,鼻腔可是很敏感的,就像一个娇嫩的小花蕊,稍微用力不当就会让患者不舒服。
吸痰管插进去合适的深度之后,就可以开始吸痰啦。
这时候吸引装置就开始工作了,就像一个小吸尘器一样,把痰液都吸走。
但是这个吸力也不能太大,要是太大了,就像狂风扫落叶一样,会把患者的黏膜也吸伤的。
要慢慢地、稳稳地把痰液吸出来,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来。
那吸痰术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就像开车上路有交通规则一样,吸痰术也有它的规矩。
首先啊,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能太长,要是太长了,就像一直揪着一个人的耳朵不放一样,患者会很难受的。
一般来说,不超过15秒就比较合适。
还有呢,吸痰管不能重复使用,这就好比我们吃饭的筷子,用过一次就脏了,不能再接着用。
重复使用吸痰管那可是很不卫生的,容易把病菌带给患者。
在整个吸痰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要是患者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或者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就像你看到一个人突然皱起眉头一样,那就要赶紧停止吸痰操作。
这就好比你做饭的时候,锅里的水都冒出来了,你就得赶紧关火一样。
再说说这吸痰的频率吧。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1]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1ac303a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47.png)
吸痰法【2 】的操作程序及留意事项(一)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1.目标运用负压吸出口腔及气道痰液或将气道误吸入的吐逆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行.2.评估⑴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断定是否有呼吸艰苦,听诊是否有痰鸣音.⑵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形.⑶患者的口鼻黏液是否正常,有无鼻中偏曲.⑷患者的合作程度.3.操作程序⑴本质请求(衣帽.内心.立场)⑵洗手.戴口罩⑶预备用物①备吸痰盘:治疗碗1个(盛放心理盐水或凉开水)镊子(或持物钳)1把,无菌纱布数块.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打针器1个.②电动吸引器(置100ml清水,按吸痰量投放含氯消毒剂,以达到有用消毒浓度),必要时备启齿器.压舌板.⑷携用物至床旁①查对床头牌.召唤患者姓名.②吸痰器放于恰当地位.③检讨电源的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吻合.⑸试吸①向患者说明吸痰的目标.②检讨各管连接是否精确.③打开开关,检讨吸痰器的机能,调节负压.④检讨患者的口腔,取下运动义齿;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后仰.⑤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吸痰管尾端,左手握住吸引管接头,将吸痰管与吸引管瞄准连接.⑥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失落包装袋,用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前端,汲取少许心理盐水,潮湿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力.⑹吸痰①经口腔吸痰: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喉部15cm阁下,在无吸力情形下,乘患者吸气时,安稳快速将吸痰管插入.②经鼻腔吸痰:如口腔吸痰艰苦时,可采用经鼻吸痰法(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患者吸气时,安稳快速将吸痰管沿鼻道插至咽喉部,其深度约20~25cm.③手控吸引力,扭转退管吸痰(防止固定必定吸引力).④晕厥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若患者有舌根后坠情形,在吸引前将下颌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⑤每次吸痰不超过15s.⑥可反复进行至痰液吸净(吸痰管提出后可用心理盐水吸引冲洗管腔).⑦操作完毕,将此次运用的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⑧将吸引管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内汲取少许溶液,冲洗管腔.⑨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引器管头放置呋喃西林溶液瓶内保留.⑺不雅察①吸痰前可增长氧气吸入.②不雅察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良.③不雅察痰的性质.色彩,吸痰器储液瓶内液体不可超过瓶体的2/3.⑻吸痰后①擦净患者面部.②倾倒储液瓶内的容物.③整顿用物.④洗手.⑼记载痰量及性质.4.留意事项⑴一次吸引时光不宜超过15s,持续吸引总时光不超过3min.吸引负压不可过大,一般成工资300~400mmHg,小儿为250~300mmHg,以免毁伤呼吸道黏膜.⑵插管时不应有负压,以免毁伤呼吸道或口腔黏膜.⑶储液瓶内痰液应实时倾倒,瓶内液体不能超过瓶体的2/3量,以免将液体吸入气泵内破坏机械.⑷吸引管及储液瓶要准时消毒,痰液(在吸痰前吸痰瓶放含氯消毒剂,最终比例为1:1000)消毒后再倾倒.⑸吸痰法是一项急抢救理技巧,操作时动作应精确.轻柔.迅速,吸痰进程要留意不雅察呼吸.(二)人工气道吸痰法1.用物电动吸引器,无菌吸痰盘,20cm×30cm带盖方盘1个(盛放无菌吸痰管数根),消毒止血钳1把(置于镊子罐内),镊子1把,换药碗.带盖珐琅缸(500ml)2个(1个缸内放无菌心理盐水,1个缸内放纱布),湿化液,5ml和10ml打针器各一个,酌情备盛放消毒液的小桶.2.操作程序⑴同口腔鼻腔吸痰法.⑵如运用吸痰带盖方盘(硅胶吸痰管):打开方盘盖,左手持吸引管,握住接头,右手以持物钳夹取吸痰管,将持物钳移至吸痰管前端,以吸引管接头接取左手的吸痰管接头使之连接.⑶左手持吸引管,右手以持物钳夹取吸痰管,吸引无菌心理盐水少许,潮湿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引力.⑷在无吸力状况下(可折住吸引管)从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吸痰管,其插管深度取决于痰液的地位(吸痰前断定).一般吸痰管插入应长于人工气道至气管隆凸之上,气管插管时,吸痰管应插入30~35cm以上,气管再套管时,应插入10~15cm以上.⑸痰管送到必定(幻想)深度后再启动吸引器,自下往上慢慢移动,并阁下扭转,提出后用心理盐水冲洗管腔,将吸痰器弃于消毒液中(一次性吸痰管则弃于医用垃圾袋内).⑹如病人痰液比较粘稠,可在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⑺将吸引管头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吸少许溶液,冲洗管道并置于瓶内保留.⑻吸痰管经浸泡消毒后,再冲洗.晾干.高压灭菌后备用.3.留意事项⑴严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引时,从深至浅,已抽出的吸痰管不能反复插入吸引.⑵吸痰时防止内套管脱出,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1/2,防止负压过大消失肺泡萎缩.⑶呼吸衰竭患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浓度3~5min后,再赐与吸痰,以防吸痰后消失低氧血症.⑷吸痰盘及用物每日改换消毒一次.每吸痰一次改换一根痰管,不得反复运用.吸口腔或鼻腔的痰管切忌进入人工气道内吸引.。
小儿吸痰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小儿吸痰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8f2fd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e.png)
小儿吸痰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为什么需要吸痰?
小儿的呼吸道发育不完全,易受到痰的干扰,特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容易积聚大量痰液,影响呼吸。
此时,需要进行吸痰,将痰液排出来,以保证呼吸畅通。
2.吸痰的操作要点
(1)进痰管前,需要事先准备好工具。
吸痰管、吸球、生理盐水、护垫、口罩及手套等。
(2)让孩子放松身体,侧着身体,使呼吸能够自如地进行。
(3)准备好吸球,调好大小,将生理盐水放入吸球中。
(4)将痰管沾湿并涂上润滑油。
(5)将痰管缓慢地插入孩子口腔,同时让孩子轻轻吸气。
(6)缓慢地将痰管向下推进,直到到达喉咙深处,孩子有咳嗽感时,就是进入气管。
(7)这时,将吸球中的生理盐水注入孩子口腔中,并快速拔出痰管,用吸球吸取口腔中的痰液。
3.注意事项
(1)吸痰的次数不要过多,最好保持在1-2次。
(2)吸痰前需要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确保孩子的呼吸稳定,不要在孩子呼吸急促或疲劳的情况下吸痰。
(3)痰管过长或使用过于频繁会导致呼吸道的损伤,应该谨慎使用。
(4)吸痰时,要轻轻操作,不要用力,避免刺激喉部。
(5)注意个人卫生,使用干净的吸痰管和手套,并做好消毒工作。
吸痰是小儿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对于复杂的吸痰技术,需要医护人员或家长经过专业训练后进行操作。
吸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状态,以免对孩子带来过多影响。
新生儿幼儿吸痰法
![新生儿幼儿吸痰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5d5f6f8e9951e79b892742.png)
新生儿吸痰的步骤
5.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情况,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吸引,持情况好转后再吸,直至吸净为止 6.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倒 吸入机器内使其损坏。吸痰完毕,及时倾倒痰液,清洗。 贮液瓶。 7.操作完毕后,记录吸出物颜色、性质、量。
吸痰的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可根据医嘱给予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0 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 患儿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儿痰稠,可以扣背、雾化吸入;患二发生缺氧的 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 休息后再吸。
新生儿幼儿吸痰法
儿科
主要内容
吸痰的目的 吸痰用物准备 吸痰负压的选择 吸痰的步骤 吸痰压原理将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误吸物 吸出从而清理呼吸道从而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
吸痰用物准备
墙式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 一次性的吸痰管(可多备)。 0.9%生理盐水。 一次性手套或一次性无菌手套。 听诊器、纱布。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负压的选择
新生儿60-80mmHg(0.008-0.012Mpa)
婴幼儿80-100mmHg(0.012-0.013Mpa)
儿童 100-120mmHg( 0.013-0.016Mpa)
新生儿吸痰的步骤
1.吸痰前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各导管连接是否正 确。 2.婴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先吸口内粘液,后吸鼻孔粘 液,以免喘息或哭闹时把粘注液吸入气。 3.吸引负压要适度,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在60-80mmHg。 禁止在吸痰管插入过程中开启负压吸引。用拇指按压吸 引孔,吸痰时边吸边旋转,向上提起,以免吸痰管持续 吸附在一点而损伤粘膜。 4.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秒,先鼻腔后口腔,吸痰管不 宜插入过深,以免引起呕吐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型号用“Fr”标识,常用型号有5Fr、6Fr、8 Fr、 12 Fr、 14 Fr、 16 Fr、 18 Fr、 20 Fr等。
根据患儿插管导管口径以及痰液性状选择不同型号的 吸痰管。对于痰液稀薄者选用较细多孔的硅胶吸引管, 痰液黏稠者可采用较粗的吸引管。大小不超过气管内 径的50%,婴儿不超过70%。
小儿吸痰方法及注意事项
儿内二科 邢菲菲
概念
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腔、 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吸痰时机的选择
适时吸痰的时机: ①患儿出现呛咳或憋气; ②听诊有痰鸣音; ③床旁可闻及痰鸣音; ④血氧饱和度下降;
判断吸痰时机,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只有参考价值,而非吸痰 的绝对指征,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观察病人痰鸣音情况和定时 监测血气分析,并将“听诊痰鸣音”作为最佳的吸痰指证。
对于痰液粘稠,易形成痰痂者,以及机械通气大于 48h的患儿可进行湿化,痰多时可先雾化吸入再吸痰, 如气管内痰液较多、粘稠、吸痰不易吸出时,可用注 射器滴入湿化液(生理盐水)0.5~1ml。
吸痰前后100%给氧
一般情况下,机体几乎没有储备氧的能力,若吸入100%的纯氧, 机体的氧储备可明显增加,尤其肺的氧储备,即使8min不通气, 也不至于造成严重缺氧。婴儿需氧量(6ml.kg-1.min-1)是成人 的2倍,很易造成缺氧。
选择型号的计算公式: 吸痰管型号(F)={人工气道套管内径(mm)-2} ×2
吸痰管插入深度
经鼻/口腔插入前测量鼻尖到耳垂的长度,先吸净气管 内的分泌物,再吸口腔和鼻腔。将吸痰管插入外鼻腔, 先向上用力直到吸引管通过鼻中隔,然后向下用力, 插入时无负压。婴幼儿应尽量不用鼻气道吸痰。
经气管导管内,以超过气管导管总长度1cm为宜。当 吸痰管向前插入遇到阻力或患儿生理咳嗽反应时,后 退吸痰管0.5~1cm,稍作停留后开始吸引,边退边旋 转吸痰,不要上下提拉,时间不超过15s,婴儿不超 过 10s。
采用双人操作法:患儿去枕平卧,肩下垫一软枕,一人将患 儿颈部托起,助头后仰,颈过伸,并固定头部,另一人戴无 菌手套,经一侧鼻孔或口(垫口咽通气管)将吸痰管插入约 10~14cm相当于患儿声门处时,感阻力增高,以刺激 气管引起患儿咳嗽,于声门开放时迅速将吸痰管插入气管进 行吸痰。
气管湿化
人工气道常用的湿化方法: – 滴注湿化法 – 雾化湿化法 – 人工鼻湿化法 – 湿化罐恒温湿化法
吸痰时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吸痰前给患儿吸入 高浓度氧1~2min,增加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 性,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吸痰后再予吸入高浓度氧1~2min,使 机体得到“氧补偿”。
西门子呼吸机、吸痰模式
注意事项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左手相对清洁,右手相对无菌 吸痰前后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1~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
小儿吸引负压越大越容易损伤黏膜,且患儿不耐受。应 根据小儿各年龄阶段调整所需负压,即年龄越小,负压 越小。 新生婴幼儿 80-100mmHg (0.012-0.013 Mpa)
正确翻身、扣背后吸痰
先扣背2~5min,安抚患儿至安静,保持侧卧位(头低 10~15。)行体位引流10~15min后再吸痰。
若口腔、鼻腔、气管插管需同时吸痰时,先吸气管插 管,再吸口腔和鼻腔,先吸尽气管插管浅部痰液,然 后再深入深部痰液。
负压的选择
AARC气道吸引指南 2010年临床实践指南提到,成人 适合的负压为20KPa,儿童使用负压10.6KPa~ 13.3KPa。有研究表明,危重症儿吸引负压安全范围 12.5-17.5kPa,调节压力时,应严格遵循逐渐加大或 降低一个压力单位值,即2.5 kPa。吸取口鼻腔时负压 可适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