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方剂学-理气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一)概述
1.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功用,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气滞一般以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为多见,脾胃气滞常见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等症;肝郁气滞常见胸胁胀痛,或疝气痛,或月经不调,或痛经等症。
气逆以肺胃气逆为主,肺气上逆主要表现为咳喘,胃气上逆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2.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清气病的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2)临证应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气滞当行气,气逆当降气。
(3)理气药多属芳香辛燥之品,容易伤津耗气,应适可而止,勿使过剂,尤其是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二)行气剂
越鞠丸(芎术丸)
《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乃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治宜行气解郁为要,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为君,以治气郁;配伍血中之气药川芎,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配伍意义】本证因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治当通阳散结,祛痰下气。方中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乃治胸痹之要药,共为君药。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二者同用,助君药宽胸散结、下气除满、通阳化痰之效,均为臣药。佐以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诸药配伍,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功。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配伍意义】本证乃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治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二者配伍,半夏散痰结,厚朴行气结,主治痰气互结之证。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符合“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之说。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可以制半夏
毒性。本病因痰气互结于咽喉,故又以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梅核气自除。
天台乌药散
《圣济总录》
【组成】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各半两槟榔二个川楝子十个巴豆七十粒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气滞寒凝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配伍意义】本证因寒凝肝脉,气机阻滞所致。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过少腹,若寒客肝脉,气机阻滞,可见少腹疼痛,痛引睾丸,偏坠肿胀。治以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方中乌药辛温入肝经,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行气,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共助君药行气散结、祛寒止痛,倶为臣药。槟榔下气导滞,能直达下焦而破坚,取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减川楝子之寒,又能增其行气散结之力,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寒凝得散,气滞得疏,肝经得调,则疝痛、腹痛可愈。
暖肝煎
《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二钱枸杞子三钱小茴香二钱肉桂一钱乌药二钱沉香一钱茯苓二钱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配伍意义】本证因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所致。治宜补肝肾,散寒凝,行气滞。方中肉桂温肾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理气止痛,合用为君,温肾暖肝散寒。当归养血补肝,枸杞子补肝益肾,二药均补肝肾不足之本,乌药、沉香辛温散寒,行气止痛,以去阴寒冷痛之标,同为臣药。佐以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散寒和胃。综观全方,以温补肝肾治其本,行气逐寒治其标,标本兼顾。
(三)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半夏各二两半川当归甘草各二两前胡厚朴各一两肉桂一两半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痰涎壅盛,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配伍意义】本证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方中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为臣,助苏子降气祛痰平喘。君臣相配,以治上实。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配伍以增强温补下虚之效;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擘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配伍意义】本证因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治宜降逆化痰为主,兼以益气补虚。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嗳,为君。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为臣,因味苦气寒,故用量是旋覆花的三分之一。生姜用量独重,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逆气而不伐胃;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已伤之中气,为佐使之用,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