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三首》教案(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9李商隐诗三首无题二首其一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第二单元9李商隐诗三首无题二首其一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无题二首(其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1、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审美鉴赏:把握诵读节奏及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虚实”结合表现手法,感悟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

教学重点:把握诵读节奏及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虚实”结合表现手法,感悟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探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小测1)李商隐《无题》中借用春蚕、蜡烛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的诗句是:“”2)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句子是:“”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讲授新课1、简介“无题”之意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所以标为“无题”,另有一些诗取首句头两个字为题,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也属于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2、作者档案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

受牛李两党相争之累,一生仕途很不得意。

因此,他的诗歌大多都是借写爱情来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其诗工骈文和近体诗,擅长七律。

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为朦胧诗鼻祖。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优美的意境。

3、写作背景因受牛李二党相争影响,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挤打击,虽在朝任过一些官职,但终生不得志,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无比愤懑,基于这种感情写下了此诗。

4、初次诵读(每位学生读5遍)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二单元9李商隐诗三首贾生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第二单元9李商隐诗三首贾生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贾生教学目标:1. 背诵《贾生》、《柳》。

2. 进一步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

3.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进而了解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1. 进一步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

2.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进而了解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同一事物因为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的话题上来。

讲述贾谊受到汉文帝特殊的访问,君臣探讨问题亲密程度令后代文人墨客传为佳话,可是在晚唐的李商隐的眼里有会是怎样性质的事呢?二、声读1.读两遍《贾生》。

2.过渡性讲述,看得出李商隐对这件事看法很“另类”,可正是这样“另类”,他的这首诗才成为我们今天鉴赏的篇目。

同样对于同一个意象物,“柳”,我们过去读过贺之章的《咏柳》,下面我们来试着背诵一遍。

咏柳贺之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春天的柳树高高耸立、枝叶碧绿,就像是碧玉装饰打扮起来一样。

无数柳条像丝带一样低垂着。

不知柳树那细长好看的叶子是谁巧手剪裁的,原来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柳叶是它剪裁出来的啊![解释]这首诗通过描述柳树来赞美春风。

作者用神奇的想象、新鲜的比喻,把绿柳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丝绦,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树嫩绿轻柔的风采和春风化育万物的功能。

读了这首诗,使人清新爽目,对春风、柳树有无比亲切的感觉。

3.再朗读《柳》两遍。

三、意读展示基本解读的文字,然后规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联翻译原诗,让学生把译文直接写在黑板上,学生自读翻译时,教师巡视,同时提示翻译的“信、达、雅”,最后师生共同评讲写在黑板上的译文。

展示附两首诗的译文——《贾生》:汉文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放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那样无与伦比。

可叹的是,空有了文帝挪前席位与臣子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的不是天下民生大事,而是那些虚妄的鬼神之事。

精品教案李商隐诗三首教案(2)

精品教案李商隐诗三首教案(2)

精品教案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教案:李商隐诗三首一、教学内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唐代诗歌详细内容:本节课选取李商隐的三首诗:《锦瑟》、《无题》和《夜雨寄北》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分析李商隐的诗句,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重点:分析李商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生平介绍和诗歌创作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兴趣。

2. 诗歌讲解:a. 《锦瑟》:讲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

b. 《无题》:同样进行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

c. 《夜雨寄北》:讲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教材中的其他李商隐的诗作,理解其诗歌风格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李商隐诗歌的特点1. 意象丰富,意境深远2. 修辞手法多样,情感表达细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李商隐的诗,分析其诗歌风格和特点,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 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深入理解,分析出其诗歌风格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特点,以及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或者研究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节课选取李商隐的三首诗《锦瑟》、《无题》和《夜雨寄北》进行教学。

这些诗作代表了李商隐的创作特点和风格,通过深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李商隐的诗歌特色。

精品教案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精品教案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精品教案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分析李商隐的三首诗歌,理解其意境和表达手法。

3.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重点:1. 李商隐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李商隐三首诗歌的解读与赏析。

3. 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唐代文学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时期文学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介绍李商隐(10分钟)1. 通过简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2. 阐述李商隐的文学成就,包括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贡献和他的创作特点。

第三步:解读李商隐的三首诗(20分钟)1. 选择李商隐的三首代表作进行解读,包括《无题》、《锦瑟》和《悯农》。

2. 分析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 引导学生就诗歌的情感表达、形象塑造和韵律运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第四步:集体欣赏诗歌朗诵(15分钟)1.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所学的李商隐的诗歌,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诵技巧。

2. 通过集体欣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五步:小组讨论和展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李商隐的诗歌进行深入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解读和赏析,并准备简短的展示。

3. 各小组展示之后,进行互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步:个人写作(2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一首李商隐的诗进行个人写作。

2. 引导学生注意结构、形式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步:作品分享(1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点评和交流。

2. 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习从他人的写作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第八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研究古典诗歌,提高写作与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李建辉教学要点:1 背诵《无题二首(其一)》2 进一步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3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进而了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教学要点:1 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2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进而了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鉴赏《无题二首(其一)》步骤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不同角度与虚实”的话题上来。

简要地复习《早雁》,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一步从“虚实”的角度进行鉴赏。

二鉴赏《无题二首(其一)》(一)声读,特别提示颈联的节奏。

(二)意读,展示基本解读的文字,然后规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联翻译原诗,让学生把译文直接写在黑板上,学生自读翻译时,教师巡视,同时提示翻译的“信、达、雅”,最后师生共同评讲写在黑板上的译文。

可以展示教师的译文如下:昨夜星光闪烁,晚风习习,我们在画楼西畔的桂堂的东边相聚,今天我虽没有彩凤双飞的翅膀,但我们心里却有犀牛之角的灵异,能够感应对方的一切,做到心心相应。

相聚的情景来历历在目:隔着座位松钩猜令,在美好的时刻畅饮那赏罚的美酒周身温暖,分组射覆赌酒,觥筹交错中,只觉得灯火更加明亮,而相聚的气氛也愈加浓烈。

可叹的却是,听到报晓的鼓声,我就不得不要去应对官差,那骑马奔走的形状就像那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

(三)情读,展示练习一答,让学生明确虚实分析的角度:思考·探究一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

《无题二首(其一)》就是如此。

请结合他的《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诗,仔细体会。

答: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清,却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象和空灵的境界;而所谓的“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

眼见身临为实,联想想象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由此不难理解,虚实其实是相当的概念。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第 9 课李商隐诗三首 (教课设计)李建辉教课重点:1背诵《无题二首(其一)》2进一步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3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从而了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

教课重点:1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2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从而了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内容鉴赏《无题二首(其一)》步骤一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不同角度与虚实”的话题上来||。

简要地复习《早雁》||,重申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一步从“虚实”的角度进行鉴赏||。

二鉴赏《无题二首(其一)》(一)声读 ||,特别提示颈联的节奏||。

(二)意读 ||,展现基本解读的文字||,而后规准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联翻译原诗 ||,让学生把译文直接写在黑板上||,学生自读翻译时||,教师巡视 ||,同时提示翻译的“信、达、雅”||,最后师生共同评讲写在黑板上的译文||。

能够展现教师的译文以下:昨夜星光闪耀||,晚风习习 ||,我们在画楼西畔的桂堂的东边相聚||,今日我虽没有彩凤双飞的翅膀 ||,但我们内心却有犀牛之角的灵异||,能够感觉对方的全部||,做到心心相应||。

相聚的情形来记忆犹新:隔着座位松钩猜令||,在美好的时辰痛饮那奖惩的美酒周身暖和||,分组射覆赌酒 ||,觥筹交织中 ||,只感觉灯火更为光亮 ||,而相聚的氛围也更加浓郁 ||。

可叹的倒是 ||,听到报晓的鼓声 ||,我就不得不要去应付官差 ||,那骑马奔忙的形状就像那被风吹得不停在空中飞旋的蓬草 ||。

(三)情读 ||,展现练习一答||,让学生明确虚实剖析的角度:思虑·研究一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形叙写上经常打破时空序次||,虚实联合 ||。

《无题二首(其一)》就是这样||。

请联合他的《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诗||,认真领会 ||。

答: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清||,却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的虚象和空灵的境地;而所谓的“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 9李商隐诗三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 9李商隐诗三首

9 李商隐诗三首夕阳楼李商隐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内容赏析】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秋。

据自注可知,萧澣正在遂州。

夕阳楼是萧澣在郑州做刺史时所建。

商隐昔曾投靠萧澣,有知遇之谊。

商隐此时在荥阳,闻知交远谪,而独上夕阳楼,抚今追昔,乃有孤鸿零落、前程未卜之叹。

故虽有花明柳暗之景,却无秋高气爽之情,唯觉愁情绕天。

诗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的前程未卜。

无题二首(其一)[识作者]“无题诗”圣手——李商隐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祖父迁居郑州。

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其才,署为巡官。

开成二年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

令狐楚死后,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娶王女为妻。

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

曾入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为掌书记;后入徐州卢弘止幕,为判官;又入东川柳仲郢幕。

其间也曾在朝任官,但终不得意。

此后还郑州故里,病卒。

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

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

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

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

[探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诗人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富家女子。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他别具一格的独创。

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所以标以“无题”。

另有些诗取首句头两字为题,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也属无题诗。

这类诗内容较为复杂。

他的无题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辞藻清丽,声调和美,令人读之,荡气回肠,不能自已。

《李商隐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李商隐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李商隐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李商隐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课题】《李商隐诗三首》(粤教版语文选修1第9课)【教学目标】1. 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2. 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3. 感悟李商隐作品意境、了解其有关表现方法。

4. 揣摩李商隐诗歌的语言特征,基本读懂诗歌和诗歌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李商隐诗歌的特点,品味诗歌意境,学习和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李商隐诗的风格特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不同角度与虚实”的话题上来。

简要地复习《早雁》,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一步从“虚实”的角度进行鉴赏。

二、知人论世解诗人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祖父迁居郑州(今属河南)。

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其才,署为巡官。

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

令狐楚死后,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王女为妻。

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

曾入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为掌书记;后入徐州卢弘止幕,为判官;又入东川柳仲郢幕。

其间也曾在朝任官,但终不得意。

此后还郑州故里,病卒。

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

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

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

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面貌,社会的种种沉疴巨疣,在他的诗作中均有反映。

他体恤百姓疾苦,反对宦官专权。

其最出色的诗作是以“无题”为代表的七言律诗,其诗兼具屈原、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杜甫诗的深沉、严谨、雄浑、凝重的风格。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之《隋宫》教学设计.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之《隋宫》教学设计.doc

《隋宫》教学设计李商隐的《隋宫》原诗。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我提前十五分钟走进合堂教室,熟悉一下。

我估摸上课铃快响还没响的时候,抛出一个谜语。

“上面有半边,下面有半边,中间空半边,左面除去半边,最后还剩下半边。

请同学们打一个字。

”学生活跃起来。

有学生举手,他说:“是‘片’字,‘一片’的‘片’字。

”我问他如果是个“片”字,如何解释谜面。

他脸红了,答不上来。

又有同学说是“卡”字,也有的说是“尖”字,同样不能解释谜面。

我又读了一遍谜面,我把“有”“空”“除”“还”字音读得特别重,并进一步解释“上面是‘有’字的半边……”。

有的学生已经开窍,一男生脱口而出是“随便”的“随”字。

我让他走到台上来,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字,并进行解释。

结果,在我的指导下,他写成“隨”字,然后,我问他:“这是个什么字?”学生答不上来。

我就说:“这就是‘随便’的‘随’字呀,不过是繁体。

”全班同学恍然。

我接着说:“我最喜欢这个字。

这个字可以组合许多词,都是我喜欢的,譬如,随和、随便,我的课上,就喜欢同学们随和一些,随便一点,千万不要拘谨。

”同学们露出一片欣慰的笑意。

我仍然不放开这个字,我说,今天我们讲的课是“隋宫。

‘隋宫’什么意思呢?”“隋朝的宫殿!”我说:“别想当然!请认真看书再回答我。

”看书后,我请一个同学回答。

她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现在江苏省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我称赞她看书认真仔细。

“这个宫殿是随便可以走进去的吗?”学生回答当然只能是杨广自己进入。

我接着学生的话头说,“所以,我把“走之”去掉,顺笔又写了一个“宫”字。

课题就板书出来了。

我让一个学生朗读一遍。

他读把“宜”读成了四声,我说应该读成二声。

我给同学们解释,“紫泉”本来是一条小河流,本来的名字叫做“紫渊”,想想,诗里李商隐为什么把“渊”字写成了“泉”字?有的同学说,是为了押韵吧?我说“渊、泉”属于同一韵母,都是an,只不过声调不一样。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2单元《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2单元《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李商隐诗三首【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教学重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

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

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

二.《无题》赏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内容阐述: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象神异的犀牛的两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通的。

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

后来,还几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

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不进宫去应付差事,唉,已经晚了,只好快马加鞭地往秘书部跑,就像风吹着断了根的飞蓬一样。

2、昨夜——现在——最初相识——这时情景叙写上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

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问题探究对于此诗主题理解各有不同,有说是政治失意,有说是写爱情,有说是偷情,但一般俱将此诗作为言情诗阅读。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云:“此二首显为赋体,而非比兴寓言之作……所述殆为作者亲身经历之事情。

而非托事寓怀,借美人以喻君子之寓言……”4、主旨: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精品教案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精品教案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

精品教案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教案:李商隐诗三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三首诗作为教学内容,《锦瑟》、《无题》和《夜雨寄北》。

这三首诗均体现了李商隐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

2. 品味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深刻理解。

2. 重点:诗歌的阅读理解、诗句的赏析和诗歌创作手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纸质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诗歌阅读:分别朗读《锦瑟》、《无题》和《夜雨寄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诗句解析:对每首诗的重点诗句进行解析,分析其意象、情感和哲理。

4. 诗歌赏析:引导学生从诗歌的题材、形象、情感、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理解李商隐的创作风格特点。

5. 诗歌创作:以李商隐的诗歌为启发,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锦瑟》:意象、情感、哲理2. 《无题》:题材、形象、情感、手法3. 《夜雨寄北》:意境、情感、创作背景七、作业设计1. 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歌,至少选取一首进行赏析,简要分析其意象、情感和哲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诗歌,尝试运用李商隐的创作手法。

答案:1. 阅读李商隐的《嫦娥》,赏析其意象、情感和哲理。

2. 创作的诗歌:《思乡》,运用了李商隐的意象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商隐的诗歌集,进一步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或文学社团,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李商隐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妙的哲理而著称。

第二单元9李商隐诗三首贾生教案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第二单元9李商隐诗三首贾生教案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贾生一、教学设计思想(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含意2.赏析“欲扬先抑”的艺术技巧3.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二)、教学重点赏析“欲扬先抑”的艺术技巧(三)、教学难点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诵读法 3.分享法 4.讨论法(随机、小组) 5.迁移拓展法(五)、教学用时:一课时(40分钟)二、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潮州大舞台》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宣传词是(教师在此处停顿,等学生回答。

(ppt展示)“你有才你就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品是一位很有才的诗人,他不只是诗写得好,政治才能亦是突出,可是他有没有政治的好舞台给他发挥才能呢?(二)知人论世作者李商隐,我们在初中和高中都学习过他的作品,同学们对他是挺熟悉的了。

(ppt展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如_《锦瑟》__《无题》_______)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三)解诗题问:贾生是谁?明确:(ppt展示)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粤教版高二选修)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粤教版高二选修)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李商隐诗歌的特点,赏析婉转沉挚的情思,典雅精丽的辞藻。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背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回顾《锦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了解,以带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了解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

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

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也工四六文。

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二、简介写作背景: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②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大意:1、词语解释:(1)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

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2)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

分曹,分组。

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3)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

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粤教版选修《李商隐诗三首》word教案

粤教版选修《李商隐诗三首》word教案

李商隐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李商隐。

过程与方法:分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掌握《贾生》中欲抑先扬、托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了解《柳》中对比和象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多情情怀和怀才不遇的内心苦闷。

教学重点:掌握《贾生》中欲抑先扬、托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了解《柳》中对比和象征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比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无题二首(其一)【导入语】播放视频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提问,这首歌歌词作者是谁?(李商隐)。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本来的题目其实叫做“无题”,它属于李商隐诗歌中的“无题”类。

李商隐的所有诗歌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无题”诗了,在他流传下来的《李义山诗集》中,以“无题”命名的篇章,近20首之多,许多取篇中或篇首两字为题的诗,如《锦瑟》等,也属于无题诗一类。

无题诗向来以难解著称,一部分实写男女之情,也有一部分别有寄托,或介于二者之间。

但大都以悲剧性的相思为主题,交织着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感情,这是因为晚唐时代的悲剧气氛和个人悲剧命运在诗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这些无题诗着重刻画爱情的心理,而略有外在描绘,具有丰富的意蕴。

现在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

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

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三首》教案(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李商隐诗歌的特点,赏析婉转沉挚的情思,典雅精丽的辞藻。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背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回顾《锦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了解,以带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了解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

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

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也工四六文。

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二、简介写作背景: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②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大意:1、词语解释:(1)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

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2)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

分曹,分组。

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3)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

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2、概括大意:这是一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三、深入研讨:1、检查背诵2、齐读,整体感知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3、自由读,分析字词4、艺术手法(1)多义性,无需坐实其主旨,见仁见智(2)构思巧妙,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一)首联1、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

2、首联烘托了怎样的气氛?--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二)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比喻。

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情感: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

“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

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三)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

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四)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比喻。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四、总结: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

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第十四辑)认为钱说最为可信。

第二课时贾生一、背景简介: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

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

《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

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赏析《贾生》1、检查背诵2、齐读,整体感知写贾谊与汉文帝君臣遇合的片段史实,托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感慨3、自由读,分析字词4、艺术手法(1)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2)了解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二、鉴赏内容: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这两句的“求”“访”二字写出了文帝对贾宜的什么态度?从字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是贬?--“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在赞扬他求贤若渴。

2、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但是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

可怜,即可惜。

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

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虚”者,空自、徒然之谓。

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

3、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不问苍生问鬼神。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

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

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

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三、写作特点:诗人先赞扬,实际上是为了后面的讽刺?这叫什么写作手法?――欲抑先扬(先扬后抑)。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一、朗读,熟悉诗歌大意二、赏析内容和写作手法1、第一、二句写柳在哪个季节的情态?最能表现其情态的是哪些词语?――拂、舞、断肠等词语,写出了春日之柳繁华得意。

受人瞩目、风光无限的美态。

2、第三、四句用了哪些意象?写出柳在那个季节的什么情态?――用了斜阳、蝉声来表现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和凄凉、 1、齐读,整体感知咏柳寄慨之作2、自由读,分析字词3、艺术手法(1)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2)了解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1)用暗示手法融会了诗人深沉的感慨(2)虚词运用精妙三、总结写作手法:1、对比;2、暗示手法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全篇无一“柳”字,却句句写柳,句句含情,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

李诗的特点:往往在言情写物的小小题旨中渗入家国身世的感伤,形成兴寄遥深、意旨朦胧、体式华美的风格。

咏史-借古讽今,寄寓怀才不遇的身世感伤咏物-托物传达身世感伤无题-意旨隐秘,呈现委婉深曲的朦胧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