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文预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记人的散文,能了解人物形象,体验作 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选择一些人物描 写的句子进行分析和赏读。
3、抒情类散文,能读懂所写景物或所托之 物的特征及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并能对 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朗读和赏析。
(三)说明文
1、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文章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能 举例说明。
示例:课文《背影》
学习目标
1.理解深厚的父子之情,激发学生对父 母的爱。
2. 理解关键性词语“狼藉”、“颓唐”、 “琐屑” 、“蹒跚”、“踌躇”等的 含义和表达作用。品味朱自清散文独 特的语言风格。
预习检查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 ) 奔丧( ) 狼藉( )簌簌( )
妥帖( ) 颓唐( ) 蹒跚( )踌躇( )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 赋闲 触目伤怀 琐屑 蹒跚 踌躇
三、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
江绍兴。是我国著名的
、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
、
、
。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
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 、散文集
、
等,还有一些文艺论著,收在
里。我们学过他的写景抒情
五、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
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2、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写作线索 3、你能说说身边令你感动的亲情故事吗?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
散文 。今天我在学习他的另 一篇散文《背影》,这是一
篇
。
四、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 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 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 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 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 口车站惜别。
查文体常识
查不同文体的 概念、特点 确定学习方法
查背景知识
了解课文涉及的 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
查作家作品
了解作家 了解作者的相关作品
思
• 对照课后练习思考课文(包 括内容、主旨、写法等)
• 提出个人的思考或质疑,在 课堂上师生合作交流
读懂课文
所谓精读,就是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赏析。大家在 精读的时候要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能够自己提出质疑, 从思想意识、语言锤炼、写作方法、情感体验等进行思 考,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能怕 出错,现在出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情。遇到不懂 的问题要及时地查找材料,如果还没搞清楚,就需要等 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老师是怎么解读的。
查
学生在预习中该查什么呢?
查生字词
运用工具书 找准字词的正音和
释意
一、字词积累
现代文阅读 摘录预习过程中字音有疑难的 词语(并注音)、字音字形方面易错的词语、 新积累的好词等等,每课不少于10个。
文言文阅读 摘录预习中字音有疑难的词语、 词义不能理解的词语、重要的文言词语(包含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古字通假、一词多义等 语法现象),每课不少于15个。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
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它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它也是 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 预习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课前预习是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而通过预习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对 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把每篇课文通读三遍,然后根据各种不 同的文体,要求如下:
(一)小说
1、能结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这几个要素来概述故事。
2、能找出主要人物,并说出他(她)是怎样 的人(即简单分析人物形象)。
3、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结合小说内容 体会它的作用。
(二)散文 1、 叙事性散文,能概述事件,及体会作者 通过事件想要表达的主题,并能选择其中 一些写得好的句子进行朗读和赏析。
3、了解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并找出其 标志性的词语。 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并举例说明。
(4)议论文
1、初步分析文章的结构,并根据议论文的一般 结构,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2、 找出文中作者的论点。
3、概括文章所采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分析文章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体会议论文严 密的语言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读
语文预习重“读” 怎么读?
读到什么程度?
“一读”
整体把握 初步知晓文章内容
圈画生百度文库新词
初读
“二读”
找出文体要素 提炼文章重要信息 分析文章写作思路
泛读
“三读”
根据学习目标 找出关键语句 欣赏课文中好词好句
熟读
初中语文预习
每课的预习包括三个板块: 字词积累; 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内容的理解。
3、抒情类散文,能读懂所写景物或所托之 物的特征及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并能对 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朗读和赏析。
(三)说明文
1、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文章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能 举例说明。
示例:课文《背影》
学习目标
1.理解深厚的父子之情,激发学生对父 母的爱。
2. 理解关键性词语“狼藉”、“颓唐”、 “琐屑” 、“蹒跚”、“踌躇”等的 含义和表达作用。品味朱自清散文独 特的语言风格。
预习检查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 ) 奔丧( ) 狼藉( )簌簌( )
妥帖( ) 颓唐( ) 蹒跚( )踌躇( )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 赋闲 触目伤怀 琐屑 蹒跚 踌躇
三、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
江绍兴。是我国著名的
、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
、
、
。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
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 、散文集
、
等,还有一些文艺论著,收在
里。我们学过他的写景抒情
五、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
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2、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写作线索 3、你能说说身边令你感动的亲情故事吗?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
散文 。今天我在学习他的另 一篇散文《背影》,这是一
篇
。
四、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 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 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 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 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 口车站惜别。
查文体常识
查不同文体的 概念、特点 确定学习方法
查背景知识
了解课文涉及的 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
查作家作品
了解作家 了解作者的相关作品
思
• 对照课后练习思考课文(包 括内容、主旨、写法等)
• 提出个人的思考或质疑,在 课堂上师生合作交流
读懂课文
所谓精读,就是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赏析。大家在 精读的时候要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能够自己提出质疑, 从思想意识、语言锤炼、写作方法、情感体验等进行思 考,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能怕 出错,现在出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情。遇到不懂 的问题要及时地查找材料,如果还没搞清楚,就需要等 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老师是怎么解读的。
查
学生在预习中该查什么呢?
查生字词
运用工具书 找准字词的正音和
释意
一、字词积累
现代文阅读 摘录预习过程中字音有疑难的 词语(并注音)、字音字形方面易错的词语、 新积累的好词等等,每课不少于10个。
文言文阅读 摘录预习中字音有疑难的词语、 词义不能理解的词语、重要的文言词语(包含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古字通假、一词多义等 语法现象),每课不少于15个。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
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它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它也是 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 预习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课前预习是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而通过预习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对 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把每篇课文通读三遍,然后根据各种不 同的文体,要求如下:
(一)小说
1、能结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这几个要素来概述故事。
2、能找出主要人物,并说出他(她)是怎样 的人(即简单分析人物形象)。
3、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结合小说内容 体会它的作用。
(二)散文 1、 叙事性散文,能概述事件,及体会作者 通过事件想要表达的主题,并能选择其中 一些写得好的句子进行朗读和赏析。
3、了解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并找出其 标志性的词语。 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并举例说明。
(4)议论文
1、初步分析文章的结构,并根据议论文的一般 结构,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2、 找出文中作者的论点。
3、概括文章所采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分析文章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体会议论文严 密的语言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读
语文预习重“读” 怎么读?
读到什么程度?
“一读”
整体把握 初步知晓文章内容
圈画生百度文库新词
初读
“二读”
找出文体要素 提炼文章重要信息 分析文章写作思路
泛读
“三读”
根据学习目标 找出关键语句 欣赏课文中好词好句
熟读
初中语文预习
每课的预习包括三个板块: 字词积累; 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