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文化比较到文化内涵(2011年)
文化的内涵四个层次文化的内涵四层次?
文化的内涵四个层次文化的内涵四层次?文化的内涵、四层次?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四层次说(从内部结构划分)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1、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2、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3、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4、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扩展资料: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要从三个层面来认知:感观的层面,估且把这个层面定为“韵”吧,也许叫做“形”也可以;技法的层面,可简称为“技”或“法”;内在精神的层面,也是道与理的层面,可简称为“道”。
以上三个层面,也可以叫做三个层次,基本上是一个层层深入、渐入佳境的过程。
从感观的层面讲,人各不同,欣赏的角度也不一样,各人心中自成己韵。
好比欣赏文学作品,篇章布局,用词断句,各有各的认识,各看各的讲究。
技的层面,各行不同,也是各有各法,外行看闹,里手看门道。
中西文化概论第一章引论
相传八卦是由伏羲创建的。 伏羲通过观察和取法天地万 物,包括自身的符号意义,作八卦 以代表八物。后人又在八卦的基础 上,演变出64卦,进一步详细地 概括、反应天地万物及其相互间的 复杂关系。
二、信仰崇拜与神话 原始观念文化凝结在物质文化中,在表现形态上,人们把 它概括为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 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 拜等。
哲学有三大特性: 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 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 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2.世界观
文学和艺术另一重要特征是发展和创作技巧的一般形式, 比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拜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 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 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 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 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 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三、正在赶上的差距
中西文化起源
在人类发展史上,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历史长河 中,曾经出现过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和中国几大文 明古国。这些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
举世公认最完整、最发达、影响最大的文化巨流是以中国 文化为主潮的东方文明和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明。
原始文化
俄罗斯双头鹰
3.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与灵魂观念分不开的。原始人对睡梦,生死现象不 能理解,误认为有梦乡——另一世界的存在,并由此产生了灵 魂观念。认为人有灵魂,在人入睡或死后,它可以离开肉体, 进入他乡,灵魂是不会死的。 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等地遗址发掘出的瓮棺上都有一个小 孔供灵魂出入。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号:097D91X所属学院:旅游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导游课程类型:选修1、前言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与西方基本隔绝的环境中独步东亚。
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东方文化遭到了西方文化的无情冲击。
在一定的程度上,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在西方的侵略压力下开始近代化、现代化的。
这个过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文化碰撞、文化比较、文化选择的过程。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观察这一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这个文化碰撞、比较、和选择的过程还远没有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老话题又一次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变的鲜活起来:是全盘西化还是比较多地坚持旧体制,还是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又吸收了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抛弃嫁接文化的梦想,寻求一条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固守传统对集体目标、团体利益的强调,还是尽可能地学习西方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老问题换了新形式继续摆在我们面前。
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完成五四时代开创的未竟事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平心静气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西方文化不是作由外而内的审视,而是浸润其中,把握精髓,为正确的文化改造和复兴创造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代课题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本门选修课的努力方向。
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导游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专为导游专业而设置。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是一门涉及中外哲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语言、艺术等广阔领域的综合学科,它兼具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
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极强的、边缘交叉的人文学科。
作为高职高专学生,他们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其知识更应广博,应该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素养,尤其是分析辨别中外文化,客观科学地认识中外文化本质差异,为将来分析、处理在旅游活动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章 文化总论(完整)汇总
第一章文化总论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
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如何继承、创新和发展成就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方向性大问题。
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学贯古今,会通中西,既保持自身的历史文化精华,又吸收西方的现代文明成果,努力建构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节文化概论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文化的本义“文”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写作文,是个象形字,表示的是一个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本义是纹理。
《说文解字》解释为“错画也”,即各色交错的纹理。
后世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等。
“化”则是个会意字,出现稍晚,本义是教化。
《说文解字》解释为“教行也”,即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言行。
“化”字从“人”从“匕”,《说文解字》曰:“匕,变也,从倒人。
”可以看出,“化”由一正一倒的两个人组成,要使两人和谐融洽,相顺而不悖,就需要迁善、感化和教化。
后世引申为改易、变化、生成等等。
“文化”作为单一概念,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近代以前,一般指“文治”和“教化”,与“武力”、“武功”相对。
如西汉刘向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从西方转译而来的,拉丁文原义为耕耘、居住、操作。
中世纪以后,其意义延伸,进而涵盖了神明祭祀、道德法律、精神修养诸领域文化的定义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文化逐渐成为专门术语。
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的是被称为“文化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
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进行了首次诠释:“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是一个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
从文化到文化——从本源重新认识中华文化
从文化到文化——从本源重新认识中华文化作者:宋园园【摘要】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
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关键词】古老文明;大一统;饮食文化;中庸之道;礼仪道德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中华文化包括: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民为本、选贤举能、推行仁政、崇尚文治、以德治国等等。
从文化的含义来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我认为中华文化是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文化。
一、古老文明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流传不息的古老文明。
中华帝国与其他古老帝国一样,由原始部落不断地和其他部落联合,再扩张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帝国。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当然也曾受到外族的侵入或统治,然而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地被同化、被融合,这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其中必定有其博大精深的气质。
那么,究竟这个优秀的民族--中华民族该如何解析呢?它又包括哪些人?一般外国人的书写工具解释得极为简单,不论是“中华民族”抑或是“汉族”、“中国人”,他们都管它称为CHINESE。
实际上,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全族及华夏民族的总称。
中国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周,是因天子所居之城处于中央地带而取名的;而华夏则只以夏朝作为原始阶段、以西安华山作为原始部落的族称。
中华民族乃是以汉族为主,包括海外华人及中国境内56个少数民族所统一而成的民族。
文化内涵知识点总结
文化内涵知识点总结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文化内涵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一环。
文化内涵知识是指人们在与特定文化相关的情境中所持有的、所表达的、所共享的、遵守的、理解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规范。
这些知识点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背景的人和文化,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和谐共生。
以下是文化内涵知识点的总结:1. 文化内涵的定义:文化内涵是一个文化特征的内在核心和深层次内涵,是一个文化抽象背景下的精神要素和观念。
它是民族、国家和社会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生命力的源泉。
2. 文化内涵的特点:文化内涵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共同的财富,具有独特性、创造性和价值性。
同时,文化内涵包括了宗教、语言、历史、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等多个方面。
3. 文化内涵的影响:文化内涵是一种深层的精神因素,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品格、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
因此,文化内涵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在文化领域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4. 多元文化与文化内涵: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不同的文化内涵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情况,这种文化交融相互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多元文化的存在,让我们更加需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内涵知识点,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5. 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内涵知识点的传承与创新同样至关重要。
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让人们明白自己的根。
但是,对文化内涵的创新,也是文化生生不息的必然要求。
6. 全球化与文化内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更加频繁,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尊重他者文化的内涵知识点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尊重他人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特色,共同促进文化的多元共融与发展。
7. 公共服务与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知识点在公共服务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
文化内涵知识点总结高中
文化内涵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文化内涵的概念及特点文化内涵指的是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内涵。
它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刻的文化意蕴。
文化内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性:文化内涵是多元的,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域、历史时期和社会阶层的文化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2. 深刻性: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内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普遍的社会意义,反映了人类对社会生活和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追求。
3. 传承性: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传统和沿革的结晶,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统和智慧。
4. 可塑性:文化内涵是文化的动态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不断更新和重塑的可能性,适应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二、文化内涵的主要内容文化内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观念:包括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和态度,体现了文化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念。
2. 道德规范:包括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礼仪习俗等,反映了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体现了文化的道德要求和社会秩序。
3. 宗教信仰:包括宗教神话、信仰仪式、宗教教义等,反映了人们对神灵和宇宙的崇敬和敬畏,体现了文化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4. 文学艺术:包括文学作品、艺术创作、表演传统等,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追求,体现了文化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情感。
5. 历史传统:包括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文化符号等,反映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符号。
6. 社会习惯:包括饮食习惯、服饰风俗、居住方式等,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社会风俗,体现了文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
三、文化内涵的意义和作用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引导:文化内涵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2. 精神激励:文化内涵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活力,激励人们不断奋进和自我完善,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文化阅读教程1
文化阅读教程1
一、文化概述与内涵
1.定义文化的概念,阐述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分析文化的多样性,探究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
3.理解文化在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二、阅读技巧与能力
1.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略读、寻读、细读等。
2.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三、文化背景知识
1.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等知识。
2.了解文化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探究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3.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探究其文化意义和价值。
四、文学作品赏析
1.学习文学作品的分类、特点和风格,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2.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探究其艺术魅力。
3.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提高文学素养。
五、文化符号与象征
1.学习文化符号和象征的概念,探究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3.培养对文化符号和象征的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六、跨文化交流与比较
1.了解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习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分析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障碍和文化差异,探究其解决策略和途径。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文化交流是建立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之上的,通过交流和互动可以相互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同时也能够增进交流双方的感情和友谊。
文化比较则是文化交流的基础之一,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他们的文化。
在进行文化交流中,如何进行文化比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
一、积极了解对方文化,尊重对方文化差异在进行文化比较之前,首先要积极了解对方的文化,包括他们的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
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
同时,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也要强调尊重对方文化差异,不能过分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这样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二、主动寻找文化相似点虽然不同文化之间有很多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也会存在相似点。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应该主动寻找文化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并且还能促进文化交流。
三、对比文化差异,但不过分强调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文化差异。
在比较文化差异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如价值观、信仰、道德准则、习惯等。
但是在比较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文化差异,而是应该更注重文化交流的和谐与平衡。
四、深入了解文化内涵,避免表层浅尝辄止文化比较不仅要注重比较文化差异,还需要深入了解文化内涵。
文化的内涵包括对于人生、社会生活、宇宙世界、价值观等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深入了解文化内涵,才能够更好地领会和理解文化的精髓。
因此,在进行文化比较时,我们应该避免表层浅尝辄止,要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内涵。
五、实践文化交流,加深相互了解要加深对他人文化的了解,仅仅是单独进行文化比较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文化交流来加深相互了解。
如参加对方的节日庆典、品尝对方的特色美食、前往对方的家庭、工作或学习等等。
通过实践文化交流,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并了解对方的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交融和互通。
文化的内涵包含的知识点
文化的内涵包含的知识点引言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和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文化的内涵,探讨其中的知识点,并通过例子展示其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知识点1.1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悠久,源远流长。
-封建礼教、孔孟之道、儒释道三教合一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1.3文字和书法-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象形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通过书写汉字表达情感和思想。
二、艺术文化知识点2.1传统音乐与舞蹈-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调和意境。
-京剧、越剧、豫剧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以唱念做打舞为特点。
2.2绘画与雕塑-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表现,多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
-中国雕塑包括佛教造像、石刻、玉雕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3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社会哲学。
-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作家如鲁迅、茅盾等,以小说和散文作品传承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三、宗教文化知识点3.1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被广泛接受和发展。
-六祖惠能、玄奘三藏等佛教人物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2道教-道教强调追求自然之道,崇尚无为而治。
-《道德经》是道教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3.3儒教-儒教强调个人修养、为政治治国的理念。
-孔子等儒家学者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论文化的内涵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涵盖了传统文化、艺术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传承文化的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珍视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切客观、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和各种规范,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及其自身活动的反映。
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形成的,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立场、观点和生活态度,具有历史性、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一)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义的文化,即社会整体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是狭义的文化,即某一种艺术或学问的个别形式。
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精神和实践活动。
(二)文化的外延文化的外延包括习俗、风俗、宗教、伦理道德、艺术、文学、思想、教育、法律等多种因素。
二、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化的历史性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文化的综合性文化是社会整体生活的反映,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
(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整体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四)文化的普遍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有其普遍性。
(五)文化的创造性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和自己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产物。
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动力。
传承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教育和传承手段,使文化得以保存和弘扬;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形式。
四、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变革功能、认同功能和审美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指文化有利于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社会变革功能指文化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认同功能指文化有助于形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和归属感;审美功能指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兴趣。
五、文化的发展路径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代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式;未来文化是指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未来文化。
文化学概论可编辑全文
(四)工业社会与文化
❖ 工业社会又称现代社会。蒸汽机、内燃机、 电力及原子能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社 会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社会结构处于急速 的大变革之中。
❖ 在工业社会,世袭君主制度被相对民主的资 本主义制度或其他社会制度所取代。
❖ 家庭组织生产、养育后代等多种传统功能被 社会机构所取代。
(五)全球化时代社会与文化
(三)价值认定性定义
❖ 英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文 化是‘一个满足人的要求的过程,为应付该 环境中面临的具体、特殊的课题,而把自己 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得工具性装置’”。
(四)结构分析性定义
❖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T·帕森斯:“我们把文化 体系本身看作是复合的、内部有所区别的体 系。按照任何一种行为体系的四个根本职能 划分的变化表,我们相应地在四个范畴内 (提供知识的象征、道德评价、表情象征或 制度性象征)对它进行分析。”
文化累积为文化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文化 累积的过程同时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
❖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 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 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 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 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 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 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 念地存在着。”
❖ 日本文化学家祖父江孝男:“文化就是‘由 后天被造成的,成为群体成员之间共同具有 且被保持下来得行为方式(也可以叫模 式)’”。
(七)主体立意性定义
❖ 弗洛伊德:“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 牲力比多,并把它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 和表现上去。”
❖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3版)》:“文化概念 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 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 遵守现有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 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 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要。任何 社会的文化观都包括这两层意思。”
一章节文化意涵-文档资料
承載意義的文 本
優
點
缺
點
•以符號學方法處理意義的 解讀,比較嚴謹 •彰顯文化作為意義之再現 的特殊性
•容易落入形式主義 •忽視符號的生產過程 •忽視文本的社會脈絡 •符徵∕符旨的一一對應 •忽視主體解讀的主觀性 與解讀的變異範圍
→互為文本性
•突破文本的僵固界線 •可以處理文本意義生產與 解讀的文本脈絡
2
本章摘要
多元的文化觀不僅顯現在理解文化的不同取向 上,也牽涉了不同的文化分類和價值爭議,例 如高級文化、通俗文化、大眾文化等區別。 多元文化源自每個社會內部不同位置群體間的 差異,不同性別、階級、種族、年齡等群體, 都各自有其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主流文化的 差異。 再者,隨著人員、事物、資訊的跨國全球流動 日益增加,我們處於文化多元更加混雜的時代。 在思考多元文化論時,不能僅是尊重差異,還 要看到這些不同差異間不均等的權力關係。我 們提出文化詮釋、批判與實踐的反思文化三層 次做為主軸。
5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描述性與具體的範疇; 文化就是某個社會裡藝術與知識 作品的集合;這是文化在日常用 語裡的意思,而且帶有特殊性、 排外性、菁英主義、專業知識與 訓練等意涵。 例如印象派畫作、貝多芬作品、 紅樓夢、歌劇、書法
6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社會範疇;文化指涉 的是生活方式之整體。
例如勞動文化、泰雅族文化、消 費文化、通俗文化
•符徵與符旨間關係的遞延 性 •打破符徵與符旨的僵固對 應
•偏重文本與文本的關係, 而未及於非文本的層面。
•意義不穩固,甚至解離。
10
→符徵鍊
文化是生產意義的表意實踐系統
文化概念 優 點 表意實踐 •強調文化再現的 操弄(書寫與論述 之系統 實踐的概念) •賦予主體或社會 群體在文化生產與 消費上的更大自由 度 •積極抵抗的可能 性 缺 點 •過於強調主體 的能動性 •主體再現的層 次與結構性變革 之間有落差 •未充分處理表 意實踐與其他實 踐的關係
第一章 文化概述PPT课件
个人欲望以符合社会、自然规律或需要的过程。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的,这种区别体现在价
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方面。
编辑版pppt
21
5 文化的功能
5.4 凝聚的功能
文化有一种认同的特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力也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趋同过程
化
(5)结构主义学派
形 成 于 20 世 纪 50 年 代 , 由 法 国 学 者 列
维·斯特劳斯创立
(6)象征主义学派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认为文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文化功
能或结构的分析,而是解编释辑版各p种ppt文化现象和
26
6 文化学概述
6.4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全貌观察法 比较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以及精神文化中被物化了的。 (2)隐型文化: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编辑版pppt
13
3 文化的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 技术文化和价值文化
文化包括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两大体系:
(1)技术体系:人类在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 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
(2)价值体系: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 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3 文化的类型
3.2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态文化
(1)物质文化 (2)制度文化 (3)行为文化 (4)心态文化(观念文化)
编辑版pppt
12
3 文化的类型
3.3 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 : (1)显型文化:具有符号特征的各类文化事实,包括物态的、行为的
文化的内涵及解读
文化的内涵及解读文化的内涵及解读文化的内涵及解读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在不断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从东方和西方关于文化一词的含义中不难看出,文化总是与人有关,它同人的生存行为和生存境界密切融合。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本网着重研究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方法,但首先要对文化有个深入的理解。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认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
他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铭刻于人们的内心;其二,文化是慢慢地诞生的,但每天都能获得新生力量并逐渐取代过去的权威力量;其三,能够维系人们的法律意识。
法国学者大卫·克雷说,文化一词应具有两种相关的含义:它首先支持着群体或组织成员广泛持有的神话、象征、故事等价值观念,同时,它也代表着存在于一个国家或一些其他大型政治组织中以价值观念为基础所构筑起的共同团体。
文化是一组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共享的、相互关联的符号,它为团体成员提供某些方针,能为组织或团体的生存提供必要的解决方案。
在《当代人类学》中,哈维兰指出,可为人所接受的文化定义应该是:文化是一系列规范或准则,当社会成员按照它行动时,该行为应限于社会成员认为合适和可接受的变化范围内。
美国学者沙因认为,文化是由一系列假设所构成的模式,它是由组织或团体的成员在探索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这一过程中所发现形成和创造的。
当然,关于文化的定义还有很多。
总之,从基本上看,文化是一个沟通体系,它把人类的生物和技术行为完美地融合到语言和非语言体系中,从而使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
文化可大可小,或抽象或具体,它既包括诸如一般行为、信仰、语言、价值观以及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它也是某个区域内人们的行为、特性和价值观的鲜明表现。
文化学概论课件
文化学概论主讲教师:彭厚文第一章文化释义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文”与“化”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卜辞。
•古书中最早把文、化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战国末年的《周易》,其《贲卦·象传》说:“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二字复合,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文治与教化。
•二、西方的文化概念•在西方,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在德文中为kulture,在英文和法文中为culture。
•西方古代的文化概念,其含义与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有着重大区别。
•西方学术界两个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
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定义。
•1952年,他们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提出: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着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三、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描述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为主的定义,《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一类是以揭示文化本质属性为主的定义,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四、全方位把握文化的内涵•首先,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第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动物不能创造文化。
•人与动物的生理区别:1.发音器官不同;2.神经系统不同;3.躯体外表不同。
文化内涵和内涵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的广义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必定文化(看作观点形态的文化)是必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赐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必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建的精神财产,包含宗教、崇奉、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样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应,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梦想,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虑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她包含了必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次序的认定与按照,是人们生活生计的方式方法与准则。
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计的方式和方法。
需假如现实,理想是神往,梦想是想获取的,要求是一定做到的!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到的生计方式,其涵盖面特别宽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含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拥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成立的各样社会规范构成。
包含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风气风俗形态出现,见之于平时起居动作之中,拥有鲜亮的民族、地区特点。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久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点、审美情味、思想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南北方拳脚工夫的差异。
南拳北腿 李小龙
第七,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
建筑——南顶北平
园林——南敞北封 南经北政 南轻北重 南船北马
第二节 文化内涵
文化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主题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
‚我看到的不是虚构的一份直线历史,……我看到的是一群伟大文 化组成的戏剧,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 中勃兴出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 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象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每 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 情,自己的死亡。……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 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不复返。……我把世界历史看成是 一幅无止境地形成、无止境地变化的图景,看成一幅有机形式惊 人地盈亏相继的图景。‛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244页。
地域文化丛书
辽宁教育出版社与1991年陆续出版中国
地域文化丛书:
两淮文化、吴越文化、台湾文化、燕赵文化、
荆楚文化、中洲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 徽州文化、黔贵文化、陈楚文化、青藏文化、 岭南文化、西域文化、陇石文化、琼州文化、 草原文化等24个文化区。
罗家伦:《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载《历史的先见——罗加伦 文化随笔》,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2页。
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论政治奴役的法律与气候的关系说: ‚炎热的气候使人的力量和勇气委顿;而在寒冷的气候下,人的
身体和精神就有一定的力量使人能够从事长久的、艰苦的、宏伟 的、勇敢的活动。不仅在国与国之间是如此,即在同一国中地区 与地区之间也是如此‛,‚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 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我 们不应当感到惊异。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孟德斯鸠论法律和土壤的性质的关系时说: ‚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产生依赖性‛,‚因此,土地肥沃的 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 ‘数人统治的政体’;这有时就补偿了天然的缺陷‛,‚土地贫 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 东西,他们不得不宜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 弱、怠惰贪生怕死。‛ 载(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
光、田青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9年1月版,第5页。 )
((美)克利福德· 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郭于华、李彬、罗红
民族文化之形成亦受环境之影响
罗家伦先生在《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中所讲: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所不能离开的特殊自然环境。这个环境也 就从多方面给予这民族以莫大的影响。单就气候一项来说,比方 俄罗斯那样苦寒的地方,人们时时感到受自然环境的压迫,郁积 于心,结果就形成勇猛阴鸷的民族性。也许因为终年蛰伏的时候 多,在屋子里静坐凝思,从炉边闲话中,许许多多的计谋便容易 打好稿子。在印度则不然,终年炎热,精力蒸发,人们露宿的时 候多,仰观星斗,近听恒河,而感觉生灭无常,生命渺小,于是 崇拜宇宙发生印度教及佛教的思想。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 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 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 达。‛
斯宾格勒(1880———1936)是德国著名的历史
家和历史哲学家,他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 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 青年时代除了研究历史和艺术之外,他还对数学 和博物学有浓厚的兴趣。1904年在哈雷大学获得 博士学位,后成为中学教师。一次大战爆发时, 他因健康原因未被征召入伍。战争期间,他隐居 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在烛光下完成了《西 方的没落》。此书的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巨大声 誉,许多大学以正式、非正式的方式邀请他执掌 教席,他一概拒绝。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隐 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1936年 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死于心脏病。斯宾格勒一 生写下大量著作,其中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 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
第一章 从文化现象看文化内涵
张瑞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一节 Nhomakorabea文化现象漫谈
人是环境的产物 美国人类社会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说
‚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 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因而认为 文化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 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我追求的是阐释, 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方式。‛
《广舆记》也比较了东南之人与西北之人的个性气质:
‚西北之人直,其失也狠;东南之人诈,其失
也易。故西北之政宜以严致平,东南之政宜以 宽为治‛,‚西北之风浑,其失也悍;东南之 俗偷,其得也和。故西北以强胜而多失之乱, 东南以治隆而多失之弱‛,‚西北之兵劲,其 失也肆;东南之兵嚣,其得也锐。故西北之兵 便于持久,东南之兵利于速战‛;
活的准则等等。‛
中国古代文化之解析(1)
涉及“文”“化”二字最早见于《周易》,只是“文
化”一词尚未连结在一起。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到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刘向《说苑· 指武》
篇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 人束皙也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这些都是指的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的国家的文教治理 手段。
林语堂《北方与南方》 论文化差异(一)
‚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
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 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 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 与上海及江浙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 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的种族活力。他们致 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 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 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文化下定义的时候,要小心‚文字上的陷阱‛:
‚‘文化’这个词看起来是统一的、稳定的、坚
定的概念,其实不然,这完全是个文字上的陷阱。 其实这是个空洞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金玉 其外败絮其中的、具有双重面孔的、潜伏着危险 的词汇。这个词汇的神话,声称包含有救世的秘
方,声称能带来真理、智慧、自由、创造性和生
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
(一)文化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汤普森(1924-1993,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人物)说:
‚‘文化’是一个笨重的词汇,它把如此之多
的属性纳入一个平常的包裹,实际上可能混
淆了或掩饰了应该在它们之间加以辨别的东
西。‛
法国社会学家艾德加· 莫兰更加明确地指出,在给
唐朝魏征撰《隋书》论南北文学时指出: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
重于气质‛;
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论南北文化(1)
就北方而言, 河北(古代冀州、幽州、中山、镇州、沧州等地): 土地贫瘠,其人俭啬。重农桑,性朴直少诈。尚武任 侠使气,悲歌慷慨,愚悍少虑; 山西(古并州、蒲州、云中、辽州、雍州、河东等 地):土地贫瘠,其人勤俭。汉胡杂处,多争斗,好 骑射,性刚强,少礼文; 陕西(古关中、关西、同州、豳州等地):中华民族 发祥地,其人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汉胡杂 居,其俗尚勇力,习战备,性刚而好胜; 山东(古鲁地,青州、兖州等地):有周孔遗风,其 人多好儒学,尚礼义,重廉耻,性朴厚,崇俭约; 河南(古豫州、陈州、滑州、郑州、开封等地):重 儒学,尚质直,贱商贾,务农桑。
林语堂《北方与南方》 论文化差异(二)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
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休养,老于世故, 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 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 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 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 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自己头上之前就翻 滚在地,哭爹喊娘。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 的书籍和绘画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 的后代。那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所侵犯。‛
南北方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积淀
第一,南北方语言表达的差异。(八大方言)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
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 部,广西北部一带。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 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份。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 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 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 和北部,广西省东南部,福建 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 四川的少数地区。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 一部份,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 人说闽北方言。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 部和海南岛的一部份,以及台湾省的大部份。南洋华侨也有不少 人说闽南方言。 8、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和广西 省东南部。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
第五,南北方戏曲乐器的差异。 ‚戏‛——“吼‛——秦腔;‚戏‛——一唱
三叹——黄梅戏、花鼓戏。 ‚剧‛——真功夫——帝王将相和历史剧; ‚剧‛——小情调——才子佳人和民间传奇。 北剧艺术的代表——京剧——男人扮女人;南 剧艺术的代表——越剧——女人扮男人。 北人唱歌——燕赵悲歌,苍凉、悲壮、激越、 凝重、悠远;南人唱歌——轻快、玲珑、婉转、 亲切、凄恻。 乐器——唢呐与箫、板胡与二胡
第二,南北方战争实力的差异。 战国时代的楚国,遭强秦欺凌吞没。 三国时孙吴富甲一方,终不敌晋军长驱直入。 南北朝时,南朝比北朝繁荣,结果统一于隋。
宋代,辽国,辽国,金国,蒙古。结果是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