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例心血管系统急症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_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减缓急性心脑血管的伤害情况。
本文对于院前治疗和减缓急性心脑疾病伤害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针对死亡率,进行院前治疗的为4.6%,不进行院前治疗的为15.4%;对于致残率,进行院前治疗的为7.7%,不进行院前治疗的为23.1%。
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生命危险。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治疗;死亡率;致残率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血液粘稠、血脂含量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大脑和全身组织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热点,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冬春季节交替的时间,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心血管在这个时期发病率高。
病情发展较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律不齐等症状,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中风,出现偏瘫、食欲、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如果不能采取积极有效、及时的治疗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失去生命的患者人数高达1500万人,在各类疾病中病死率最高。
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治疗,采取积极合理、及时的治疗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院前的急诊治疗是指心脑血管患者在正式入住医院治疗之前的治疗措施,包括院前的出诊准备、现场的紧急救护及转运过程中的救治和监护三个方面,报道显示院前的急救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针对于此种情况,对就诊的患者进行试验分析研究,探究院前急诊治疗与心脑血管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住医院之前是否进行了院前救治工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
其中实验组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2~85岁,平均(60.5±8.3)岁。
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7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72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患有急性左心衰病患72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
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急救措施,归为标准组;另一组则选择院前急救措施,归为特殊组,比对两组病患的急救效果。
结果:经比对,标准组病患急救有效率为80.56%,病患及其家属对急救工作满意度为69.44%,而特殊组则分别为97.22%、94.44%,实验数据比对结果区别十分明显(P<0.05)。
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左心衰的病患,采用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病患的整体急救效率,同时提升病患及其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助于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临床疗效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迅猛,且病患常常伴随呼吸衰竭,抢救难度较大。
近年来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急性左心衰病患的急救时机、急救方式对于整体急救效率具有较强的影响。
尤其是院前急救,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病患预后效果,同时也可极大程度的降低病患的病死率。
本院为确切证实院前急救对于急性左心衰病患的临床疗效,拟订并组织了此次研究活动,成果喜人,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患有急性左心衰病患72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
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急救方式,归为标准组;另一组则选择院前急救,归为特殊组。
其中标准组病患男22例。
女14例。
年龄为47-83岁,平均为(57.23±2.14)岁。
发病时间为20-190min,平均为(36.43±2.18)min。
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冠心病17例,其他类型心脏病3例;特殊组病患男27例,女9例。
年龄为45-86岁,平均为(58.25±3.09)岁。
发病时间为10-180min,平均为(33.43±5.24)min。
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目的了解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05年度北京“120”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主诉等进行凋查,并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资料是全年“120”受理后出诊患者。
男女比例1.93:l。
高发年龄为70岁以上。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第一位(28.23%)。
7、8、11、12、1月份出诊患者最多。
8:00-24:00为出诊高峰时间。
结论(1)要重视民众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教育。
(2)提高院前救治技术和仪器装备水平。
(3)建立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势在必行。
(4)根据呼叫出诊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工作。
(5)完善救援应急预案,装备应对不同类灾种的救援器材。
标签: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我国的院前急救不仅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发展很不平衡。
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缺乏基本数据资料。
要加强和发展院前急救学科,就必须明确服务对象的特点。
为此,笔者进行了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北京医疗呼叫号码“120”服务面积是北京城乡约1.7万km2地界,服务人口约1500万,承担着北京地区的院前日常急救、意外灾害时的救援等任务。
本分析资料是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拨叫“120”需要出诊的患者。
1.2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研究。
“120”电话受理人员均是医生,并可熟练使用计算机调度系统。
北京地区呼叫“120”的相关信息全部输入北京“120”调度指挥中心计算机调度系统的多功能软件,应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列图表,分析其规律。
2 结果2.1 年龄、性别分布2005年,北京“120”全年共出诊195 159次,其中男性128 625人(65.91)%,女性66 534人(34.09%);年龄最小为出生1 d,最大者96岁,以70-79岁、80岁以上两个年龄组为多,占全部出诊患者36.37%,70-79岁占20.84%,年龄不详占1.52%。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_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入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8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资料,并和80例未进行院前急诊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急救组的患者经过现场急救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74例患者病情稳定并转送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无患者因转送以外运途中病情加重或死亡;6例患者猝死因发现不及时未能急救成功。
结论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进行院前急救是十分必要的,医护人员在接到出诊任务时迅速出车,对患者病情提出迅速而又准确的判断实际就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转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让人们的健康意识显得十分淡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造成了各种疾病的产生,在这些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含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衰、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1]。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其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一旦患者发病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将会迅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院前急救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本次研究收集了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急性心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了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80例由急救中心转运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设其为观察组,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32例,年龄在30~78岁,平均年龄为(45±12.6)岁;并随机抽取80例经该院急诊科收入院治疗的患者,设其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年龄在35~80岁,平均年龄在(45±14)岁。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观察组,其致残率也是高于 观察组的 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若是不进行及时抢救的话对患者的
生命质量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血管 疾病以及脑部血管的疾病,其发病因素有很多种,例如糖 尿病、血粘稠或是血压高等常见的并发症都会直接引发 患者出现该现象[5]。因此,当患者发现身体有些变化的情 况下,需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此时通过术前实施急救 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同时也会直 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术 前给予急救措施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安慰患者,避免由 于不良情绪而导致的病情加重,以此来增加患者的治疗 效果。对于患者采取具体的急救措施,第一,准备好患者 可能需要的检查仪器。第二,对于患者的病情做出尽快的 分析。第三,给予静脉通道和心理安慰。
本文编辑:李 豆
作者简介:张楠楠(1983-),汉,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心血管疾病
观察组:应用了急救措施,在急诊患者得到住院治 疗之前,需要先实施院前的急救措施,其中有出诊准备、 到达现场实施急救和转移过程中采取急救措施。依照以往 的临床相关数据得到,在患者住院之前实施合理的方式来 进行治疗,对急性心脑血血管病的患者会起到很大的治疗 帮助[2]。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死亡情况和致残情况等[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中,计量和计数 指标分别为“x±s”、例数/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检 验方法分别为t和x2,P<0.05,则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16~14例,年龄 在50~8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5.25±2.21)岁;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17~13例,年龄在 51~8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5.95±2.55)岁。两 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可以实施对比 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急救措施。
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
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其中74例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无患者因为转运意外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加重而出现死亡。
另有6例患者猝死,因没有能及时发现现场死亡。
结论在接到出诊任务之后快速出诊并准确判断病情是提升急性心脑血管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治疗效果;冠心病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5例。
患者年龄为54~81岁。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为26例,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为24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为12例,高血脂病史的患者为8例,这其中"三高"合并病史患者为9例。
1.2方法当患者及其家属向医院拨打电话求助的时候,急诊医生应当详细询问发病时候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患者是否存在有既往病史。
如果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则应当叮嘱患者立刻停止身体活动,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基本的自救,不嫩摇晃患者,也不能搬运患者。
同时快速的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前往患者所在地,对患者进行诊治。
医院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医生应当尽快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瞳孔是否发生变化,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情况,使得患者保持比较舒适的体位,比如平卧体位、侧卧体位等等。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医护人员必须尽快清除患者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带有假牙的老年患者应当尽快取出假牙。
对于浑身抽搐的患者应当在口中植入开口器,防止发生咬伤舌头的情况;对于呼吸功能有异常的患者可以采取气管插管的方法,给患者实施吸氧,同时建立相关的静脉通道,必要的时候应用急救的药物。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
结果:研究组呼救至出诊时间、出诊至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缩短急救时间,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心血管疾病;应用效果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在急性发病状态下患者极易出现的心源性猝死,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来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而院前急救在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起着关键性作用[1]。
在黄金时间内对患者展开有效的救治,可以有效改善危险症状,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
护理路径是现代护理当中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前瞻性的重要理论,主要是提前设定护理内容与过程,按照相应的步骤实施,将被动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护理,在短时间内提高护理效果[2]。
为此,文章中针对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24±2.78)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74±2.88)岁。
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组内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该及时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病情与病症进行初步了解;立即通知120急救车出发;急救车在达到现场之后,立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各种指标进行监测,展开急救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创建静脉通道,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急救处理,并与接诊医院取得联系,主动说明患者的情况,能够接诊医院做好接诊与抢救的相关准备工作。
5117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随 着 我 国经 济 建 设 的 飞 速 发 展 , 济 水 平 、 口 结 构 和 经 人 生 活 方 式 的 多 元 化 , 带 来 了 急救 需 求 的 多 元 化 。 为 及 时 了 也
{ 院前急救 患者 的流 行病 学 特征 , 高 院前 急救 的救 治质 窜 } 提
量 , 导 院前 急 救 专 业 人 员 培 训 , 们 对 2 1 指 我 0 0年 5 1 1 7例 院 前 急 救 患 者 特 征 进 行 了前 瞻 性 研 究 , 报 告如 下 。 现
次 。见 图 2 。
肤其他 疾病 、 急诊症 状及体 征、 产科疾病 、 妇 五官科疾 病、 其
他等 1 7大类 , 对 患 者 的 性 别 、 龄 、 诊 时 间 、 诊 诊 断 或 并 年 就 急 主诉 、 向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 去 1 2 方 法 由接 诊 医 生 、 士 对 每 1例 院 前 急 救 患 者 填 写 . 护
[ 中圈分类号] R1 1 3‘ } 4 9 7 [ 8 . 叶9 R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5 3 ( 0 2 0 —0 2 —0 01 6921)1 08 3
d i1 . 9 9 j i n 1 0 —5 3 . 0 2 0 . 1 o : 0 3 6 / .s . 0 1 6 9 2 1 . 1 0 2 s
李伟 强 阮海林。 , , ~ 李 兵 葛文汉 卢燕英 , ,
( . 西 柳 州 市 10急 救 指 挥 中心 , 西 柳 州 5 50 ;.广 西 柳 州 市 工 人 医 院 , 西 柳 州 5 50 ) 1广 2 广 4002 广 4 0 0
[ 摘要] 目的 分 析柳州市 1 0急救 中心下属 分中心 2 1 2 0 0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 征。 方法 对柳州 市工 人医院 2 1 0 0年 1月 1日~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120急救中心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的一个服务机构。
每天都有大量患者在这里接受急救服务,而且他们患的疾病种类也是非常广泛的。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我们来看一下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主要病种。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外伤是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主要病种。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病种,尤其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增多。
外伤方面,交通事故、工伤等也是急救中心经常接触到的情况。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引起,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则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感染,以及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
外伤的发病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交通事故、工伤、意外伤害等。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外伤的影响则不言而喻,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残疾甚至死亡。
我们来分析一下应对这些疾病的措施。
预防是最重要的。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要从生活习惯入手,如戒烟限酒、适量锻炼、保持健康饮食等。
呼吸系统疾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气候变化。
对于外伤,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工作中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急救中心在处理这些疾病时,也需要有条不紊的急救流程,对不同类型疾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以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还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以便在患者急救情况发生时,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急救。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严峻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应对。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根据120急救中心2019年的报告,院前急救患者共计1257例,其中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
在具体的疾病情况方面,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占总数的18%。
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占比16%,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脑卒中等。
消化系统疾病占比12%,主要包括胃肠疾病和胆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占比8%,主要表现为头痛、昏迷和抽搐等症状。
外伤和意外事故占比6%,其中交通事故最常见。
此外,还有其他常见疾病,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暑和心理疾病等在夏季和节假日时也容易出现。
在急救处理方面,呼吸道紧急情况是需要优先处理的,如窒息和呼吸困难。
对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抗血栓治疗,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对于消化系统和外伤等疾病,需要及时评估伤势和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总体而言,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在急救处理上需要分析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并及时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治。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本文将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共有120个患者参与了本次调查,以下为具体分析:
1) 疾病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120位院前急救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为心血管疾病,占总数的35%。
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数的29%。
消化系统疾病和外伤是第三和第四主要类型,分别占总数的18%和15%。
2) 年龄分布
在这120位患者中,45岁以上的患者占多数,约占总人数的67%。
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是占到了总数的37%。
这表明随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减弱,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也随之变弱。
3) 性别分布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基本持平,占比分别为51%和49%。
这表明,性别不会影响到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类型或者危险程度等。
4) 疾病危险程度
在这120位患者中,77%的疾病评定为中度以上。
其中,非常危险的情况只占了整个
样本的4%,稍微危险的情况是23%,中度危险的情况则占了50%。
这表明,在急病救治方面,我们对于危险状态的判断较为准确,及时救治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
总结:
这份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从而使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
所降低。
在健康的基础上,主要的防御措施就是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
当的锻炼。
在疾病危险程度方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度以上的危险情况,为有危险的患
者及时提供救治,避免病情恶化。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根据120急救中心的数据,院前急救患者最常见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
括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进行紧急
救治。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患者急需急救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据了院前急救患者的相当大比例。
呼吸系统疾病也是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
这类疾病包括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
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
可能导致窒息,需要紧急处理。
意外受伤也是院前急救患者的常见情况之一。
意外受伤包括交通事故、跌倒摔伤、工伤、烧伤等。
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且病情紧急,需要进行急救处理以减轻伤情。
意
外受伤在年轻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特别是交通事故等。
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也是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常
见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病、肠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癫痫等;泌尿系统
疾病包括尿路感染、泌尿结石等。
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危及生命,需要紧
急救治。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较为复杂多样,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受伤为主要类型。
了解这些疾病情况有助于提高急救救治水平,减少因疾病造成的伤亡。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目的统计以及探讨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进行的院前急救措施。
方法统计并分析98例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入住本院的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年龄于50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
其中,拨打本院急救门诊电话经过院前急救治疗的病患有49人归为A组,即观察组;自行送达医院而没有进行院前急救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即为对照组。
其次,对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急救效果、以及死亡率致残率等数据进行统计以及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科室、历次疾病以及治疗、本次患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文化程度等临床数据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等数据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进行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病情的发展状况,从而实现了降低病患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因此,在病患入院之前进行恰当的合理的手法进行处理以及治疗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愈后转归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急救效果;致残率;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加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临床上老年病患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急性发作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病患中非常常见,且这类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其对病患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非常高,因此不及时进行抢救以及治疗等处理就会对病患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1]。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总和,其致病因素有很多,如血液粘稠、血压高、血脂高以及动脉硬化等[2]。
在急诊病患入院得到治疗之前的处理手段即院前急救,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出诊准备、现场急救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急救。
根据以往的临床数据得出,在病患入院之前进行恰当的合理的手法进行处理以及治疗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愈后转归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120急救中心是城市中心的重要医疗机构,主要负责院前急救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120急救中心经常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急救患者,他们患有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对于这些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急救中心提高救治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主要疾病类型和特点,为提高急救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一、患者的主要疾病类型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一直是急救中心急救患者的重要类型之一。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等。
急救中心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至关重要。
2. 外伤外伤患者也是急救中心的常见病种,特别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导致的外伤患者。
这些患者多表现为骨折、创伤、出血等症状,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治。
对于外伤患者,急救中心需要迅速进行评估和处理,包括止血、固定伤口、输液等急救措施。
3.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急救中心的重要病种,患者常常因为气管堵塞、窒息、哮喘等症状到达急救中心。
这些患者需要紧急的呼吸道管理和氧气供给,有时甚至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等急救措施。
4. 中毒中毒患者也是急救中心的常见病种,包括药物中毒、化学品中毒、食物中毒等。
中毒患者需要尽快进行解毒治疗,以减少毒物对身体的伤害。
二、患者的特点及急救工作中的问题1. 患者的特点(1)年龄结构急救中心接收的急救患者年龄跨度广泛,从婴儿到老年人都有。
老年人和儿童是较为特殊的急救对象。
老年人多有慢性病史,多重合并症,并且免疫功能衰退,对治疗有一定限制。
儿童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需特殊的处理手段。
(2)原发疾病急救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患者所患的原发疾病也各不相同。
如老年人多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成年男性多因交通事故、工伤等引发的外伤;儿童多因呼吸道感染、意外伤害等。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心 律不 齐 等 症状 ,脑 管 疾 病 临床 上 主要 表 现 为缺 血 性 中 足 、病 情 相对 稳 定 后 及 时转 入 医 院 治疗 ,达 到 医 院后 对 于 风 , 出现 偏瘫 、食 欲 、肢 体 无力 、记忆 力 下 降 、大 小 便 失 值 班 人 员交代 清 楚 患 者 的相 关 病 情情 况 ,为 院 内 治疗 做 好 禁 等症 状 ,如果 不 能 采取 积 极有 效 、及时 的治 疗 则会 威 胁 前 提 和基 础 工 作 。利 于 院 内医 生 采 取及 时 的 治 疗 措施 利 手 患 者 的生 命 据 不 完全 统 计 ,每 年 全 世 界因 为 心 脑血 管疾 段 ,提高 患者 的救治机 会 ,降低 致残 率和 致死 率 。 对 于对 照 组 的 患者 采 取 的 方法 :患 者 在 家 属 的陪 同下 率 最 高 。对 于 心脑 血 管 的疾 病治 疗 ,采取 秋 极 合 理 、及 时 来 医 院进 行 治 疗 ,没 有 进 行 院 前 的 急 性 治 疗 ,米 到 医 院 的 治 疗 是十 分 关键 和 重 要 的 。院 前 的急诊 治 疗 是 指 心腩 血 后 ,急救 医 生 或者 治 疗 医 生通 过 咨 询 忠者 的 情 况 了解 忠者
【 摘 要 】 急性心 脑血 管疾 病严 重威胁 患者 的 身体 健康 和 生命 安 全 ,进 行必 要 的 院前 治疗 工作 可 以减缓 急 性心 脑血 管 的伤 害情况 。本 文对 于院前 治疗和 减缓 急性 心脑疾 病伤 害之 间 的联 系进 行 了分析 研 究 ,通 过研 究
发现 :针对 死亡率 ,进 行 院前 治疗 的 为4 6 %,不进 行 院前治 疗 的为 1 5 . 4 %;对 于致残 率 ,进 行 院前 治疗 的 为 7 . 7 % ,不进 行院前 治疗 的 为2 3 . 1 % 进行 院前 急救 可 以有效 的减 少怠者 的生命 危险 。 【 关键词 】急性 心脑血 管疾 病 ;院前 治疗 ;死亡率 ;致 残率 【 中图分 类号 】R 4 5 9 . 7 【 文献标 识 码】B 【 文 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6 . 2 6 . 0 0 4 . 0 2
院前急症心血管突发事件发生特点的分析
院前急症心血管突发事件发生特点的分析
苏绍萍;沈洪
【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0(012)011
【摘要】目的:了解院前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病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院前急救,降低病死率。
方法:分析我院1973~1997年1030例院前急症事件患者资料。
结果:发病构成比最高的前3位病种是:冠心病(48.6%),心律失常(28.9%),高血压病(6.5%);在不同年龄段心脏事件发病中,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胶痛)的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6~66岁(占36.3%);心律失常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6~70岁(占50.4%);急诊高血压高发年龄段在66~70岁(占25.0%)。
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两个,其中第1个为51~55岁年龄段(占21.0%),第2个为61~76年龄段(占15.0%)。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冠心病各类型发生比例中,不稳定型心胶痛占43.4%,急性心肌梗死占30.6%。
在1030例院前救治的总病例数中,发生猝死事件
【总页数】3页(P663-665)
【作者】苏绍萍;沈洪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老年心肺联合疾病院前急症发生特点分析 [J], 黄伟青;梁子敬
2.院前心血管急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J], 焦华
3.院前急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特点 [J], 苏绍萍;沈洪
4.712例心血管系统急症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J], 潘鑫;邹圣强;赵伟
5.1575名机关干部心血管急症发生特点与防治 [J], 丁青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李淑刚【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5(000)021【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65 cases of them receiving pre-hospital first aid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65 cases without pre-hospital first aid as control group. Condition of their first aid was observed.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lower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Pre-hospital first ai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it can provide early rehabilitation.%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统计,研究者所在医院在2022年3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呼救120急诊抢救的心血管疾病病人112例列入研究样本,依据入院抢救先后时间顺序分为2组,参照组与探究组2组病人分别给予常规性急救护理干预措施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组间患者护理疗效。
结果:在急救治疗过程中,院前出诊时间与抢救时间等方面统计对比,探究组较参照组大幅度缩短,存在统计对比差异性(P<0.05)。
结论:就本次筛选的心血管急诊病人采取院前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与传统护理相比较,可明显缩短抢救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挽救生命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心血管疾病;效果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中老年人群频发疾病,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衰竭等疾病,该疾病类型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快速抢救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
院前急诊护理救治是抢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步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干预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纠正心律失常,节约抢救时间,对挽救病人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本文就筛选本院112例心血管疾病病人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临床资料1.1基础统计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统计,研究者所在医院在2022年3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呼救120急诊抢救的心血管疾病病人112例列入研究样本,依据入院抢救先后时间顺序分为2组。
参照组56例病患包含男性与女性分别各36例、20例,年龄搜集范围:42~76岁,年龄统计均值(59.2±6.8)岁;探究组56例病患包含男性与女性分别各35例、21例,年龄搜集范围:43~76岁,年龄统计均值(59.5±6.2)岁。
上述样本病患基线资料相似性较高,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机制:①均符合《心脏疾学会》[3]中关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本院CT、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疾病,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绞痛、头痛以及意识障碍等。
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处置率
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处置率【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在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
方法:以2023年2月-2024年2月为研究起止时间,将此段时间内急诊科收治的1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平均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用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处理情况,评价护理指标。
结果:在经过院前急救后,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置,有利于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急诊科要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处置率,提升患者院前急诊护理质量,强化对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障。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处置;急诊科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讲,此类疾病发病急,且疾病进展快,在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与干预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心梗、脑梗等不良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上严重现象的出现,将伴随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偏瘫,在长时间患者脑部缺氧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脑死亡现象。
为降低患者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急诊工作人员在落实相关医疗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院前急救处置。
院前急救处置能够为患者第一时间提供专业、规范的医疗服务,且各项院前急救流程十分规范,这也是提升急诊抢救效果的关键,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基于此,文章以我院急诊患者院前急救处置为主,对院前急救处置效果以及提高院前急救的措施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个独立小组,每组86例。
172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均值(56.64±5.45)岁。
患者均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且其他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包括初步检查患者病情、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适当流量氧气支持以及遵医嘱用药等常规护理内容。
观察组用院前急救护理,第一,基础信息获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麻医学工 21年9 第1卷 期 程 00 月 7 第9
7 例心血管系统急症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1 2
潘 鑫 ,邹圣 强 ,赵 伟
( 江苏省 镇江市 急救 中心 急救 科 ,江苏 镇 江 2 20 ) 100
【 摘要】 目的 了解镇江市急救 中心近几年心血管系统急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在镇江市急救中心急救调度记录表 中 整
是心血管系统急症的好发 季节,建议市民应及 时有效地进行 自救 互救 。以有利 于挽救 患者的 生命 。因此 ,冬季 宜加 强心血管 系统
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 。
【 关键词 J 心血管系统 ;院前急救 ;流行病 学
中 图 分类 号 :R 5 . 4 97 文 献 标 识码 :A di 03 3  ̄i n17 — 6 9 0 0 9 5 o: .96 .s. 4 4 5 . 1. . 3 1 s 6 h i gE egnyC r C ne, h i g22 0 , h a Me i ri et n Z e a m rec ae etrZ e a 1 0 4 C i , aS c i n n n" C r s odn uhrP n E aljxw @ 2 . m or p n i ato: ANXi m : zy k 1 6 o ) e g , l j c
Ep d mi l gc An l sso r t Ai f7 2 Pe s n t r i v s u a y t m s a e i e o o i ay i fFis- d o 1 r o swih Ca d o a c l r S se Die s s
P AN Xi ,ZOU e gqa g,ZHA0 ei n Sh n in W
r t f h a do a c l y t m ie s s s 04 % i 0 5 a d9 . 7 i 0 6 Co c u in v r b d h u d d i b s o k n e aeo t ec r i v s u a s se d s a e . 8 n 2 0 n 7 5 % n 2 0 . n l so E e o y s o l o h s e t n t ig t r wa 8 y a h p e a t n o a do a c lr i a e e p ca l n e . o a yt a et ep o y ma a d o a c lrd s a e i c l e s n At r c u i f r i v s u a s s , s e il i wi tr F ri i e s h v a x s l r i v s u a ie s si t s od s a o . o c d e yn ts o h r c nh t es met , e p es o l a r t n i n t ef s・ i n wld ea d s i s Asar s l mo ep o l’ l e lb a e . h a i me p o l h u dp ymo eat t t i tad k o e g n k l . e u t e o oh r l , r e pe v s s i wi es v d l
crivsua s m dsae o e eod o 2 0 0 6Af rht e ad d bet b ot sn e i ae n e megn adoacl s t i ss m t crsrm 0 5 o 0 . t a n e jc ycnr t gt s s dt re・ ry e e f hr r f t2 et w h o s ai h de a h e
理 出 20 0 5年 一2 0 06年心血管 系统急症病例共 7 2例 ,对调查对 象按病种 ,救 治存活率进行分组对 比。结果 镇 江市区近几年心 1
血 管 系统 急 症 一般 好 发 于 1月 、2月和 1 2月 。20 0 5及 2 0 心 血 管 系统 急症 的救 治 存 活 率 分 别 为 8 . %、9 . %。 结论 冬 季 0 6年 04 8 77 5
Ca eCe t ri h e e t e r . eh d T ee r e c c e u i g tb e r c r swe e o g nz d t e o o lo a e f h r n e t e r c n as M t o s h me g n y s h d l l e o d r r a i e , h n we g t t t f7 c s so e n y n a a a 1 2 t
c u v v lr t Re uls y s r i a ae. s t Th a d o a c a yse ie s u ly ha e d i J n r ,Fe uay a c m be . e e e g n y s vva e c r i v s ulrs tm d s a e us a l pp ne n a ua y br r nd De e r Th m r e c ur i l
【 s at Ojc v os d eeie oo i cn io f r - do rivsu rss m i ae i h ̄in me ec Abt c] bet e T t yt pdmilg odt no s a f adoacl yt ds ss nZ e agE r ny r i u h c i i f ti c a e 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