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分析矛盾 辩证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分析矛盾辩证思维》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分四框:

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第二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第四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这个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以下内容:

1.矛盾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指思维中“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而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结合学生学过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统,帮助学生领会矛盾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归纳法概括出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要提醒学生注意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抽象和概括。不能把哲学上

讲的对立、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要使学生认识,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具体地说: 矛盾的同一性,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指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结果。要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外因。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根本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虽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是,仅有内因也不可能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实现发展。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外因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有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增强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制约其另一个方面而发生作用。因此,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探究,引导学生把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又各具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有特殊性,这是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二是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

性。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点。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的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每一种矛盾中,矛盾的双方也有主次之分。客观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固然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同时又不能离开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孤立地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固然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也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二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结果。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另一时间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 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矛盾是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怎么做?矛盾分析要求做到:

1.坚持“一分为二”。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懂得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想问题、办事情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有主次之分,矛盾双方也有主次之分。我们在分析矛盾和解决问题时:

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关键,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