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传播学的性质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的科学。 它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 社会科学层面,研究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 播的规律性问题; 人文科学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 价值性问题。
.
传播的技术、规律和意义均属于传播学的 研究范围。
.
参考书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3、邵培仁著:《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 月; 4、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9月; 5、[美]沃纳.赛佛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 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 6、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 2005年。 7、[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 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
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受众调查)
一个国家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
.
四、传播学的学科地位
作为一门学科来讲,传播学还很粗糙,许多基 本的概念与范畴还不确定,不少理论与学说还不 成熟,尤其是学科的体系与框架既不完整,更不 严密。
传播学是否已经成为独立而正规的学科,这是 一回事;它是否应该成为这样的学科,则是另外 一回事。也就是说,传播学虽然还没有成为一门 “学”,但它理应成为一门学。
.
信息的本质 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 ——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内容。
.
信息就是事物以及事物间的差异与变化。 有差异有变化,就有信息;差异越大变化 越多,信息就越丰富。如古代社会和现代 社会。 信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 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 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 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
.
第一,传播学直接起源于大众传播的兴盛; 第二。传播学的研究大多发端于大众传播 的运行; 第三,传播学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大众传播 领域。 所以,很多时候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往往 说的就是一回事。
.
三、传播学的社会功能 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 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传播学也探讨信息技术,但它并不从事纯 粹的技术开发。 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 响问题。
传播学
授课教师 李忠昌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
.
教学大纲
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课时
二 传播学的创立与发展 3课时
三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2课时
四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课时
五 传播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3课时
六、传播与符号3课时
七、认知心理与传播 5课时
八、人际传播
4课时
.
九、大众传播 3课时 十、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课时 十一、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4课时 十二、 大众传播的受众 4课时 十三、传播效果研究 4课时 十四、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6课时 十五、复习答疑3课时
间的界限。
.
2、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互动的传统形式提出 了挑战和威胁。 人肉搜索 网络生活(既是现实的,也是虚拟的) 微博 还有许多……………..
.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网友拍乞讨儿童照片 一个新的微博正式开通,微博页面的
头像是一个六岁的乞讨男孩,他名叫杨伟 鑫,一年半前被拐卖后,腿被打断、沿街 乞讨,网友拍下他的照片后发到网上,被 她的母亲辨认出来。
对传播效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 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建构关于对事件的图解 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
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 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
.
媒介环境变化带来的理论问题
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的本性的? 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本性的?
.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
传播的定义 它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
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 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
传播的特点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 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 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要以符号为中介,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 读的过程。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着相互联系的时代,在这 个时代里全世界的人们都遵从一种单一的信息秩 序。
从个体的面对面交流,到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音乐、新闻、电影及电视节目,我们充分感受着 传播的影响。
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 类传播工具、传播行为、社会行为的日新月异。
.
新的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例子: 1、移动电话模糊了个人生活与工作之
.
此外,还有发展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 播等。
.
传播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人际传播和大众 传播。
.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 基本的形式,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无不 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 延伸或变形。
.
大众传播则是现代化的、也是影响力最大 的传播类型。
特点:有组织的专业化的传播;传播对象 是广大的社会公众;采用现代化技术;传 播信息的公开性;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
大众传播不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 我们的态度,而且还是我们了解许多社会 活动的重要途径。
.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
传播学是一个总的学科名称,而大众传播 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传播学除了研究大众传播,还涉及广泛的 人类传播活动的领域,如组织传播、人际 传播、广告传播等。在传播学保罗万象的 探讨中,大众传播始终居于主流。
.
二、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
人类传播形式主要有五种: 1、自身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 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 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主要指家庭、亲友、社交 圈、阶层、世代等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的 传播 。 4、组织传播:具有执行特定功能的社会组 织系统的传播活动。 5、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 表的大众媒介构成的社会信息系统。
.
如: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否对社会价值观
产生影响? 人们怎样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取知识和信息。 大众传播在人们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扮演了什
么角色? 领导人的电视形象就等于大多数观众所知道的
“那个人”。(虚拟现实世界)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中的民主的操纵和控制。
.
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该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 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 如:
.
教授微博发起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社科院教授于建嵘由家长来信收到启
发,1月26日他正式开通了“随手拍照解救 乞讨儿童”微博。于建嵘呼吁博友见到街 头乞讨的儿童时拍照或录像,连同时间、 详细地点等发布到这个微博上。
.
公安部门关注 各地公安部门也对网民们的打拐热情
予以积极回应。公安部在其官方微博上称, 已经要求各地警方马上联合城管、民政等 部门对本地乞讨儿童进行清查
.
课堂讨论题: 1、当代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新的媒介环境对传统的新闻业有
哪些影响?(“艺术人生”等访谈、脱口 秀节目)
.
.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
一、传播现象与传播学
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类的基础 性活动。
人类的传播行为与饮食男女等行为一样, 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 是人类活动的本体。
无论如何,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着传播。
传播与生俱来。
传播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
(二)信息的本质 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 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 物质——物质的能量——信息 与传播现象既存在于无机界又发生在有机界,既 有动物传播又有人类传播的情形一致,信息也可 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传播学研究的是社会信息。社会信息不同于大千 世界其他信息的地方在于,它是符号和意义的载 体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如“粉丝”
.
传播理论的目标:
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 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 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 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 面所起的作用。
.
传播理论的发展趋势
更加强调大众媒介的使用。受众行为的重 要作用越来越清晰。
.
向认知科学转变。包括:
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 概念(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事件中 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
微博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人类一种新的
生活方式。
.
政治生活中的例子: 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是一种控制传
播的行为。 历史是人的传播的结果
.
二、传播与信息
(一)传播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外在方面看,传播是人类社会一种普
遍的现象、活动或行为;从内在方面看, 它则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既不存在没有信息 的传播,也不存在脱离传播的信息。
.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所呈现的传播学意义
微博用其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快速发布最新消息、声话图文并茂还原 事件本貌、评论自由反馈迅速),集合意 见,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强大的民意信息, 引起官方重视,敦促有关部门合理解决事 件,增强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
“微博打拐”,更是用传播维护了人间正 义。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传播学的性质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的科学。 它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 社会科学层面,研究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 播的规律性问题; 人文科学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 价值性问题。
.
传播的技术、规律和意义均属于传播学的 研究范围。
.
参考书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3、邵培仁著:《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 月; 4、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9月; 5、[美]沃纳.赛佛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 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 6、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 2005年。 7、[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 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
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受众调查)
一个国家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
.
四、传播学的学科地位
作为一门学科来讲,传播学还很粗糙,许多基 本的概念与范畴还不确定,不少理论与学说还不 成熟,尤其是学科的体系与框架既不完整,更不 严密。
传播学是否已经成为独立而正规的学科,这是 一回事;它是否应该成为这样的学科,则是另外 一回事。也就是说,传播学虽然还没有成为一门 “学”,但它理应成为一门学。
.
信息的本质 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 ——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内容。
.
信息就是事物以及事物间的差异与变化。 有差异有变化,就有信息;差异越大变化 越多,信息就越丰富。如古代社会和现代 社会。 信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 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 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 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
.
第一,传播学直接起源于大众传播的兴盛; 第二。传播学的研究大多发端于大众传播 的运行; 第三,传播学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大众传播 领域。 所以,很多时候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往往 说的就是一回事。
.
三、传播学的社会功能 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 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传播学也探讨信息技术,但它并不从事纯 粹的技术开发。 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 响问题。
传播学
授课教师 李忠昌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
.
教学大纲
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课时
二 传播学的创立与发展 3课时
三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2课时
四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课时
五 传播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3课时
六、传播与符号3课时
七、认知心理与传播 5课时
八、人际传播
4课时
.
九、大众传播 3课时 十、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课时 十一、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4课时 十二、 大众传播的受众 4课时 十三、传播效果研究 4课时 十四、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6课时 十五、复习答疑3课时
间的界限。
.
2、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互动的传统形式提出 了挑战和威胁。 人肉搜索 网络生活(既是现实的,也是虚拟的) 微博 还有许多……………..
.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网友拍乞讨儿童照片 一个新的微博正式开通,微博页面的
头像是一个六岁的乞讨男孩,他名叫杨伟 鑫,一年半前被拐卖后,腿被打断、沿街 乞讨,网友拍下他的照片后发到网上,被 她的母亲辨认出来。
对传播效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 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建构关于对事件的图解 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
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 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
.
媒介环境变化带来的理论问题
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的本性的? 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本性的?
.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
传播的定义 它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
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 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
传播的特点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 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 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要以符号为中介,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 读的过程。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着相互联系的时代,在这 个时代里全世界的人们都遵从一种单一的信息秩 序。
从个体的面对面交流,到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音乐、新闻、电影及电视节目,我们充分感受着 传播的影响。
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 类传播工具、传播行为、社会行为的日新月异。
.
新的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例子: 1、移动电话模糊了个人生活与工作之
.
此外,还有发展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 播等。
.
传播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人际传播和大众 传播。
.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 基本的形式,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无不 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 延伸或变形。
.
大众传播则是现代化的、也是影响力最大 的传播类型。
特点:有组织的专业化的传播;传播对象 是广大的社会公众;采用现代化技术;传 播信息的公开性;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
大众传播不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 我们的态度,而且还是我们了解许多社会 活动的重要途径。
.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
传播学是一个总的学科名称,而大众传播 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传播学除了研究大众传播,还涉及广泛的 人类传播活动的领域,如组织传播、人际 传播、广告传播等。在传播学保罗万象的 探讨中,大众传播始终居于主流。
.
二、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
人类传播形式主要有五种: 1、自身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 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 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主要指家庭、亲友、社交 圈、阶层、世代等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的 传播 。 4、组织传播:具有执行特定功能的社会组 织系统的传播活动。 5、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 表的大众媒介构成的社会信息系统。
.
如: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否对社会价值观
产生影响? 人们怎样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取知识和信息。 大众传播在人们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扮演了什
么角色? 领导人的电视形象就等于大多数观众所知道的
“那个人”。(虚拟现实世界)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中的民主的操纵和控制。
.
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该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 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 如:
.
教授微博发起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社科院教授于建嵘由家长来信收到启
发,1月26日他正式开通了“随手拍照解救 乞讨儿童”微博。于建嵘呼吁博友见到街 头乞讨的儿童时拍照或录像,连同时间、 详细地点等发布到这个微博上。
.
公安部门关注 各地公安部门也对网民们的打拐热情
予以积极回应。公安部在其官方微博上称, 已经要求各地警方马上联合城管、民政等 部门对本地乞讨儿童进行清查
.
课堂讨论题: 1、当代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新的媒介环境对传统的新闻业有
哪些影响?(“艺术人生”等访谈、脱口 秀节目)
.
.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
一、传播现象与传播学
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类的基础 性活动。
人类的传播行为与饮食男女等行为一样, 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 是人类活动的本体。
无论如何,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着传播。
传播与生俱来。
传播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
(二)信息的本质 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 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 物质——物质的能量——信息 与传播现象既存在于无机界又发生在有机界,既 有动物传播又有人类传播的情形一致,信息也可 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传播学研究的是社会信息。社会信息不同于大千 世界其他信息的地方在于,它是符号和意义的载 体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如“粉丝”
.
传播理论的目标:
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 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 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 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 面所起的作用。
.
传播理论的发展趋势
更加强调大众媒介的使用。受众行为的重 要作用越来越清晰。
.
向认知科学转变。包括:
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 概念(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事件中 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
微博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人类一种新的
生活方式。
.
政治生活中的例子: 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是一种控制传
播的行为。 历史是人的传播的结果
.
二、传播与信息
(一)传播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外在方面看,传播是人类社会一种普
遍的现象、活动或行为;从内在方面看, 它则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既不存在没有信息 的传播,也不存在脱离传播的信息。
.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所呈现的传播学意义
微博用其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快速发布最新消息、声话图文并茂还原 事件本貌、评论自由反馈迅速),集合意 见,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强大的民意信息, 引起官方重视,敦促有关部门合理解决事 件,增强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
“微博打拐”,更是用传播维护了人间正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