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202005211320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区域协调发展
【背景简介】
1、均衡发展阶段:
时间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特点:“平均主义”同步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平均主义”,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均主义抹杀劳动
报酬上的任何差别,否认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把社会化大生产倒退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违背社会
历史发展要求的。
2、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成就。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开始大转移,在区域经济政策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舍弃了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同步发展战略,采取了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非均衡
的区域经济战略开始从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多个方面考虑,改变过去认为强力布局工业产业的做法,
首先在东部地区进行改革开放,意图通过东部经济的发展,带动和辐射全国其他地区。
非均衡的区域经济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东部地区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运用效益,吸纳了大批在西部农村的劳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东部地区的发展尤其是特区,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的发展,通过示范效
应,扩散效应和技术经济合作等多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繁荣;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结
构多元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和不同的特色。
3、协调发展
相关政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率先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之一。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等老工业基地,促进崛起,
鼓励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
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事实证明,非均衡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比分散投入,平衡增长要大得多,从而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在短短的20年里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这种区域发展战略也带来
了不可避免的弊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的拉大;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三大区域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关政策】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
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
发展格局。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
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
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
地区的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主要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发展差距大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扩大;经济总量差距拉大;实际投资量差距较
大;区域收入差距较大;而且,在新一轮投资增长中,地区差距有拉大趋势,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高,较
早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为帮助这些地区企业渡过难关,采取了一些应激性救助措施,更多汇集东部这些
地区,包括保增长所采取的重大投资,也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加上东部地区本来经济实力就比较强,自救性
投资规模远远超过中西部的投资。可以预料,经过这一轮大规模投资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无论在经济规模上,
还是在结构改善上,都形成新的优势,
【三大区域战略】
(一)西部大开发
1、战略内容:
1999年6月,江泽民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同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月,国务院组成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随即,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
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2006年批准制定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西部大开发的力度进一
步增强。
2、取得成就:
(1)促进经济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而且扩大了国内市场,拉动了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西部大开发不但没有影响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反而为东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开
辟了新的市场空间,随着西部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会越来越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西部地区为
东中部地区提供了大量能源,矿产品,特色农产品等资源,支持了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
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技术和人才,来自全国各地。西部大开发也给东中部地区企业“西进”
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扩大了东中部地区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并增加了就业机会。东中部地区同
时也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交通干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大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的
直接受益者。
(2)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除在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了大的进展之外,还
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青藏铁路、稀奇东输、西电东送、支线机场、干线公路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工程项目的简称,对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五年累计,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开工建设6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8500亿元,其中国债投资2700多亿元。交通干线建设方面,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万
公里,其中,告诉公路5600公里;建设铁路新鲜2824公里,浮现1518公里,电气化铁路1779公里;青藏铁路累计铺轨777公里;建成干线机场23个,在建项目13个。西电东送工程,累计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3600多万千瓦,输变电线路13300公里,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建设任务提前一年完工。西气东输工程,仅用不到
三年时间,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建成并且商业供气。水利设施方面,建设了四川紫平铺、宁夏沙坡头、广
西百色、内蒙尼尔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115个灌区进行改造,建设了535个节水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陡坡耕地还林亿亩,荒山荒地造林亿亩。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已经累计治理
严重退化草原亿亩。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西部中心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等重点工
程顺利进展。
3、存在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多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显着改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一是整体经济实力较弱,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东部的41%,人均财税收入仅为东部的23%,我国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西部。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问题依然突出。
三是调整经济结构任务艰巨,产业层次亟待提升。四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开发与保护矛盾十分突出,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4、相关对策:
为了更好的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和“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家给予西部特定地区
更多特殊性政策支持,以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