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合集下载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摘要】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6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0例患者,比组使用传统的护理,而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使用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6.7%,对比组的满意度为76.7%,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研究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对比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4%,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给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使用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可以尽快缓解大出血的情况,减少出现患者感染或者死亡的几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急救护理由于骨盆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表现为身体疼痛以及大出血等情况,而且患者还会引起伤处感染[1]。

所以为了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情况,减少患者出现休克或者死亡的几率,本文分析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6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

研究组30例患者,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层于18~65岁,平均年龄为(32.85±5.8)岁,其中压砸伤10例、车祸伤9例、坠落伤11例。

对比组44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层于20~70岁,平均年龄为(33.85±5.9)岁,其中压砸伤10例、车祸伤9例、坠落伤1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比组使用传统的护理,包括快速止血、药物止痛、手术治疗等内容。

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方法24例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均接受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中15例患者的出血动脉为臀上动脉,9例患者的出血动脉为阴部内动脉。

本组患者中23例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1例患者术中发现髂外动脉出血转为外科手术后死亡。

患者的平均围术期输血量为(1343.5±436.4)ml,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本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4.3±9.4)d。

结论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可靠且安全,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髂内动脉栓塞术;骨盆骨折;大出血;临床疗效随着交通业的逐渐发达,建筑业的不断兴盛,使得骨盆骨折的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

当患者发生骨盆骨折后,其通常会合并髂内动脉损伤,由此引发大出血的出现[1]。

大出血的发生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当患者发生骨盆骨折后,应立即对其是否存在髂内动脉出血进行诊断,并为其开展积极治疗,使髂内动脉出血得到有效控制[2]。

以往临床上对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开展治疗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为骨外科常规治疗,但临床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

而在对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进行治疗时,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效果较佳。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24例,探讨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24例,全部患者的骨盆骨折病情均经临床CT检查确诊,血红蛋白水平<90 g/L,同时对存在重大脏器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

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3.2±8.3)岁;其中16例患者为车祸伤,8例患者为坠落伤;5例患者合并四肢骨折。

刻不容缓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

刻不容缓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

刻不容缓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展开全文本文来源:骨今中外每延迟3分钟,死亡率上升1%。

86%的死亡是由于抢救延误!骨盆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创伤,如车货伤、高处坠落伤、挤压伤等,同时由于高能量创伤的暴力致伤机制,骨盆骨折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的可能性通常较大。

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

骨盆的稳定结构起稳定作用的重要韧带结构▼影像学评估•X线•动脉造影•CT•三维CT重建X 线1.前后位可以更好的显示髂骨、骶骨、耻骨、坐骨、股骨头和股骨颈以及大转子和小转子。

2.入口与出口位入口位:•X线束向尾部投射,能很好的显示骨盆环的形状,易判断骨盆是否加宽或变窄。

•可以很好的显示骶髂关节、坐骨棘、耻骨支、耻骨联合等骨性结构。

•主要用于检测:骶骨的细微损伤、后环的前后移位、骨盆旋转性脱位的方向和度数、耻骨联合的分离情况。

出口位:•X线束向头端投射,又切线位。

•能够很好显示闭孔、骶孔、腰5横突以及后环的重叠等•主要用于检测:半侧骨盆的头端或垂直移位、骨盆环损伤的细微征象。

3.拖拉位片4.骶髂位5.侧位片C T1.CT扫描是评价任何骨盆创伤的必要检测手段,尤其是当普通检测仪器难以确诊后环损伤时。

2.在CT的广泛应用前,许多骨盆骨折被认为仅有前环骨折,虽然单独的前环损伤的发病率是很低的。

3.CT同样能够显示进入髋臼的微小移位的骨折片,而这些骨折片常常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4.当普通X线怀疑骨盆潜在失稳可能,但临床体征却表现为稳定时,CT扫描往往能起到确诊的作用盆骨骨折的分型1.Tile分型法1988年Tile在Pennal分类基础上,按照骨折稳定性及暴力方向和性质重新对骨盆骨折进行分型。

该方法增加了骨盆环稳定性的概念,将骨盆环损伤分为A、B、C三型(见下图)。

2.Young-Burgess分类法LC-侧方挤压伤Ⅰ: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Ⅱ: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骨)Ⅲ: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前后挤压伤APC Ⅰ耻骨联合分离:APC Ⅱ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骨折:APC Ⅲ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骨折:VS-垂直剪切伤伴移位:CMC型-复合损伤:骨盆骨折的急救治疗:目标:循环不稳定→稳定循环;骨盆不稳定→稳定骨盆环;促进骨折愈合,预防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其他并发症。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盆骨骨折主要是指骨盆的损伤,盆骨骨折主要多发于交通事故或者是各类工程事故中。

今天为大家了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骨折的部位与合并伤的发生密切相关: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及弓状韧带撕裂容易合并膀胱及男性后尿道损伤;坐、耻骨支骨折易合并女性生殖道损伤;坐骨支骨折合并直肠损伤;骶髂关节脱位及其周围骨折易合并髂内血管及腰骶神经根损伤;骶骨骨折及半骨盆脱位易合并髂外血管及骶1、骶2 神经根损伤;髂耻隆起骨折可能合并股动脉、闭孔神经损伤;坐骨结节及坐骨下支骨折易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骨盆骨折的常见合并症:休克、腹膜后血肿、髂血管损伤、腹内实质脏器(内出血)或空腔脏器(腹膜炎)伤、膀胱尿道损伤、肛门直肠损伤、腰骶丛或周围神经损伤、四肢脊柱骨折脱位以及诸如头颅、胸部损伤等等。

一般来说,前环损伤多伴脏器伤,而后环损伤则多伴血管、神经损伤。

分阶段治疗策略:第一阶段——在急救室或手术室:首先应仔细排除盆腔脏器损伤,如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大血管、神经的损伤。

积极控制出血、抗休克治疗(输血、输液),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盆,血管栓塞、腹腔填塞等。

第二阶段——在ICU:复苏、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体征、重新进行检查评估。

第三阶段——在手术室:取出盆腔填塞物,治疗脑、胸、腹外伤等其他合并损伤,进行骨盆骨折的二期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一般出血较多,且多伴有休克征象。

急诊入院时,病情急,变化快。

接诊人员首先应迅速、敏捷、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及时测量血压、脉搏以判断病情,同时输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备好手套、导尿包、穿刺针等,以便待病情稳定后配合医生检查腹部、尿道、会阴及肛门。

牵引治疗其间,要观察病人的体位、牵引重量、肢体外展角度,保证牵引效果,耍将患者躯干、骨盆、患肢的体位联系起来观察。

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

同时要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如牵引针服疼痛、牵引肢体麻木、足部背伸无力等,警惕因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缺血性痉挛,或因排总神经受压而致的足下垂发生。

外伤性骨盆骨折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目的、材料方法及治疗效果

外伤性骨盆骨折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目的、材料方法及治疗效果

外伤性骨盆骨折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目的、材料方法及治疗效果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与传统治疗相比出血量明显减少。

对于骨盆骨折患者, CTA 诊断出血具有一定的帮助,部分患者即使 CTA 未见明显出血征象时,在排除其他部位损伤出血的情况下,可直接行 DSA 造影及治疗。

多学科合作尤为重要。

因此应将急诊介入治疗作为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止血首选治疗手段。

目的探讨外伤性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诊介入临床价值。

材料和方法经一般检查后紧急建立静脉通道,在监测下行快速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

经抢救血压不升或上升后又下降者,在排除其它部位出血后即行骼内动脉造影,所有病例均采用技 seidinger 技术,在局麻下行健侧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后,将导管插至患侧骼总动脉分叉处选择性进行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破裂区域及出血部位,造影剂外溢部位即为出血确切部位,再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在透视监控下注入 2mm×2mm 明胶海绵颗粒与造影剂的混合物,至造影剂外溢消失,损伤血管血流停止,即表明栓塞成功。

若发现出血动脉为髂内动脉主干,并出血凶猛,预计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效果较差,可用弹簧圈进行栓塞,选择尺寸根据出血动脉的内径来决定。

经再次动脉造影证实血管完全栓塞后即可拔管,加压止血包扎穿刺部位。

对于造影未见明显造影剂外溢,但抗休克治疗无效者,在排除其它脏器损伤岀血的情况下,有可能为休克患者血管收缩甚至闭塞所致或者为盆腔静脉丛出血,此时亦可行骼内动脉栓塞,不仅可以栓塞出血血管,还可以减少静脉回流血量,从而控制静脉性出血。

结果在动脉栓塞治疗后, 休克症状均明显好转,血压、心率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输血量均在 2000ml 内,治疗效果显著。

收治外伤性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治疗,输血量最高的单例患者约为18000ml,且治愈率、死亡率高。

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9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体会

9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体会

9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体会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极高的骨盆骨折同时伴随着大出血的发生,这种严重的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威胁。

此时,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可以快速控制出血,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文对我院近五年来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9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病程进行了分析,以记录该治疗的临床体会。

一、患者基本信息9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分别为(20±1)岁、(32±2)岁、(38±4)岁、(45±5)岁、(51±6)岁、(54±7)岁、(59±8)岁、(66±9)岁、(74±11)岁。

骨盆骨折的部位分别为股骨、髋臼、枕骨、腰椎和肋骨;骨折常见于腰椎等位置。

二、治疗方法治疗9例患者均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技术进行止血治疗,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取体外循环,对患者导入血管腔道,选择袖状动脉、部位股动脉和/或腹腔内动脉等位置,用超声指引下插入0.035或0.018无支架管,并在动脉内放置两个位置的管型栓塞剂;如需要,可以在动脉及支架的任意位置放置一个支架以固定栓塞剂,以及重新核对动脉的走行情况(7例)。

三、疗效评估做好术后管理,9例患者均治疗有效,出血停止,术后腹部触诊均无不适感及出血。

血管栓塞治疗后短期随访,治疗结束后随访期均无出血及止血不良情况发生。

四、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一种血管介入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等特点,9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病情恢复良好。

不过,这种治疗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并不能治愈患者的骨折,仅能控制出血。

因此,在血管栓塞止血治疗中,需要做好全面考虑,以便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血管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可以起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出血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恢复率。

但是,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3] 吴晓穗 .针灸治疗重度腰椎间盘突 出的观察与护理 .中 国医药 指 南 ,2010,8(5):142—143.
[4] 李连瑞 ,张玲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和腰 椎病 176例 .中 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12(11):1088.
[5] 朱跃平 .腰椎 间盘 突出症针灸治疗 的临床效果 观察 .中 国医药 指南 ,2012,10(24):249—250.
[9] 许建文 ,钟远 呜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非手术治疗 的发展现状 .中 国临床康复 ,2005,26(9):207—209.
[1O]刘静 .腰椎 间盘 突出症针 灸治疗 的效果观察 .中国 医药指南 , 2013,1 1(28):21 1-212.
[11]晁 金玲 .针灸 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效 果 分 析 .当 代 医学 , 2014,20(22):357—358. [收稿 日期 :2018-叭一23]
有一定风险 陛 ,术后并发症较多 ¨ 。 综上所述 ,中医针灸用 于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治疗可 以显
著改善临床症状 ,且 并发症少 ,疗效 确切 ,安全系数 高 ,可以 减轻对神经 的压迫 、消除水肿 以及止 痛 、解 除肌 肉痉挛 ,增 强血管壁通透性 ,有效遏制 因局部组织供血不 足造成 的下肢 麻木和肌 肉萎缩等症状 ,是腰椎 间盘突出症 的有效方法 。
[6] 王 国基 ,王 国军 ,彭健 民 ,等 .腰椎间盘 突出症致病 因素的流 行病学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09,13(36):2401—2403.
[7] 郭会卿 .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 的疗效观察 .针灸 临床杂志 ,2006,22(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15.

急诊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效果分析

急诊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效果分析

急诊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效果分析谭少庆;魏文峰【摘要】目的:急诊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效果分析。

方法:对12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采用介入性血管栓塞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休克率及成功止血率、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和输液量、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发生休克42例(70.00%),明显高于观察组9例(15.00%),且对照组患者成功止血33例(55.00%),明显低于观察组59例(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观察组患者输血量及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且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方法在急诊科抢救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而且还能提高止血的效果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页(P1654-1655)【关键词】骨盆;骨折/并发症;出血;介入性血管栓塞【作者】谭少庆;魏文峰【作者单位】解放军九四医院影像科南昌330002;解放军九四医院影像科南昌3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3骨盆骨折大出血是骨盆骨折常见的最为紧急、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其病死率高达25%以上[1,2]。

因此,早期快速且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出血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目前,急诊科临床中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止血方法,但传统的方法疗效不理想,而介入性血管栓塞法可以有效的止血,且疗效明显[3]。

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

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

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17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重度骨盆骨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文献[1]报道病死率在25%~39%,早期快速有效的控制出血是休克复苏成功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重度骨盆骨折一时很难找到出血灶,病情又不允许做进一步检查,急诊手术探查又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我科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救治了5例经快速扩容及生命支持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在积极快速抢救的同时急诊行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随着介入治疗在急诊领域的兴起和不断的拓展,也要求护理技能同步提高以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其中男3例,女2例。

年龄20~58岁,平均34岁。

其中车祸4例,压砸伤1例。

合并伤:膀胱破裂1例,后腹膜血肿2例,肾挫伤2例,脾破裂1例,全部患者均并发失血性休克,血压低于60/20mmHg,经输血输液休克症状均无改善,经X 线骨盆摄片及CT 扫描确诊为骨盆骨折及合并伤。

1.2结果在入院3h 内5例患者均行急诊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在明确出血动脉后行明胶海绵颗粒或加弹簧圈栓塞,均控制继续出血,血压稳定在90/60mmHg,术后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加强监测和护理。

2护理对策2.1抢救配合和术前准备2.1.1抢救配合入院后立即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隔5~10min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1次,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四肢活动、肢体温度等,尽快控制活动性大出血,卧硬板床,减少搬动。

立即深静脉穿刺置管,快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静脉通道,抽取相应的血标本,血交叉,及时送检,快速输液、输血,因下肢常有血管损伤,严禁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

留置尿管,观察尿量、尿色变化,以判断休克程度及有无泌尿系统损伤。

同时做好抢救记录。

2.1.2术前心理干预骨盆骨折的患者由于突遭外伤袭击,往往表现为害怕、恐惧、焦虑甚至绝望等,担心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

急诊血管内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应用

急诊血管内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应用

次 出血 ( 内动 脉 , 泛 瘁 挛 患者 ) 再 伤 出 血 。 术 结扎 骼 内动 脉 曾被 认 为 骼 一 , 手
AD A榆奄 , 发现 有 对 比剂外 溢 征 足 盆腔 出血 _效 的 治 疗 措施 , 山 于盆 仃 但 例 ; 并 四肢 骨 折 5例 , 发肋 骨骨 折 2 次行 I s 合 多

84 ・ 7
Mo e P at aM eije No e e O 8 V 12 , d m rcj l dc , vmbr 0 , O.O N0 l c n 2 1
急诊血管 内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 出血 中的应用
张军宪, 陈林 军 , 邹一 砖 , 长 远 谢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骨 盆 骨 折 人 血 急诊 血 管 内栓 塞 的疗 效 。 方 法 对1 8例骨 盆 骨 折 大 …血 患 急诊 术 前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一802 0)10 7 —2 6 1O o (0 81—8 40
Fom m导 将 例 骨 盆骨 折合 并 大 出血 是骨 盆 骨折 严 5cb 或 i 管 , 导管 木端 分 别 出血 的 2 患者 分 别超 选 择性 进 入 膀 胱 重 并 发 症之 一 , 是 患 者 早 期死 亡 的主 置 ]双侧 髂 内动脉 及肠 系膜 下动脉 , 也 行动 和 子 宫动 脉 , 用 明胶 海 绵粒 栓 塞 , 止 采 均 I s 。根 血 。本 组 忠 者 手术 后 ,4h内血 压 均 明 A 2 要 原 因 。 期 、 速 、 效 的 止血 是挽 救 脉 内数 宁减 影 I管 造影 术 ( D A) 早 快 有 患者 生 命 的 关键 。 该疾 病 传 统 治疗 常 采 据造 影 结果 , 川 明胶 海绵 颗粒 、 采 明胶 海 显 回升 , 达 到 治 疗 H的 。 均

骨盆骨折急救措施

骨盆骨折急救措施

骨盆骨折急救措施很多朋友都知道,骨折中有一种非常严重的骨折叫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

那么,你知道骨盆骨折急救措施有哪些吗?下面就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骨盆骨折急救措施,欢迎阅读。

骨盆骨折急救措施有哪些1、应根据全身情况决定治疗步骤,有腹部内脏器损伤及泌尿道损伤者应与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在进行腹腔手术时,应注意切勿打开后腹膜血肿。

2、重度骨盆骨折送入外科监控室治疗。

有休克时应积极抢救,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应首先处理。

撕裂会阴与直肠必须及时修补,必要时可用阴道纱布填塞,行阴道止血和作横结肠造瘘术,对腹膜后出血,应密切观察,进行输血、补液,若低血压经大量输血补液仍未好转,血压不能维持时,有条件的医院可作急症动脉造影,还可在X线电视监控下作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发现有大出血部位的应手术止血,覆没后间隙是一个疏松的间隙,可以容纳多量的血液,因此输血量是巨大的,死亡率也高。

骨盆骨折的介绍骨盆骨折时,往往先折断副弓:主弓断弓时,往往副弓已先期折断。

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附着,特别是韧带结构对维护骨盆起着重要作用,骨盆的底部,更有坚强的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骨盆保护着盆腔内脏器,骨盆骨折后对盆腔内脏器也会产生重度损伤。

骨盆骨折的诊断1、检测血压。

2、建立输血补液途径骨盆骨折可伴有盆腔内血管损伤,输液途径不宜建立于下肢,应建立于上肢和颈部。

3、视病情情况及早完成X线和CT检查,并检查有无其他合并损伤。

4、嘱病人排尿,如尿液清澈,表示泌尿道无伤,排出血尿者表示有肾或膀胱损伤。

如病员不能自动排尿,应导尿,导出清澈的尿液,提示泌尿道无伤,导出血尿,提示有肾或膀胱损伤。

导不出尿液,可于膀胱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再予以回吸,注入多抽出少提示有膀胱破裂可能,尿道口流血,导尿管难以插入膀胱内提示有后尿道断裂。

5、诊断性腹腔穿刺有腹痛、腹胀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者可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如抽吸出不凝的血液,提示有腹腔内脏器破裂的可能。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疗效观察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疗效观察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

方法 65例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4例)。

对照组采用骨外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髂内动脉栓塞治疗。

观察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手术顺利, 5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为(1200±600)ml,少于对照组的(2400±12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死亡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6.5±8.5)d 和(40.0±11.5)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計学意义(P>0.05)。

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死亡率较高,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式,能有效降低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死亡率。

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DOI:10.14163/ki.11-5547/r.20__.01.042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方式地改变以及建筑业兴起,交通及工伤事故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日益增大。

骨盆骨折患者往往合并髂内动脉损伤导致大出血,而大出血是骨盆骨折患者的首要死亡因素,快速有效的控制髂内动脉出血是骨盆骨折首选治疗措施[1-5]。

既往的临床实践中,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采取骨外科常规治疗方案,发现输血量较大,死亡率较高[6]。

近年来,经髂内动脉介入治疗逐步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 7-9]。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采用两种治疗方案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病例,旨在探讨介入治疗在骨盆骨折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总结相关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__年1月~20__年1月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65例,其中男44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38.6±12.1)岁;车祸伤40例,高空坠落伤25例;入院时出现失血性休克39例。

骨盆骨折的急救流程及处理技巧,都在这里了!

骨盆骨折的急救流程及处理技巧,都在这里了!

骨盆骨折的急救流程及处理技巧,都在这里了!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高能量外伤所致,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骨盆骨折的诊治和护理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应积极谨慎对待。

今天我们将从创伤解剖、骨折分型、物理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检查、出血原因的分析、急诊处理原则等方面为大家详解骨盆骨折的急救流程及手术治疗!1骨盆解剖特点1.髂腰韧带;2.骶髂背侧韧带;3.骶结节韧带;4.骶髂腹侧韧带;5.骶棘韧带骨盆前后环韧带结构是骨盆稳定的重要因素外力及骨盆结构决定骨折移位方式血供丰富并有广泛侧枝循环可能合并内脏器官损伤可能合并周围神经损伤2骨折分型Tile分类(1988)A型:稳定、裂隙和撕脱骨折(50~70%)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20~30%)•B1:开书(前后挤压)•B2:侧方挤压、同侧骨折;耻骨联合交锁•B3:桶柄损伤:一侧前环,对侧后环C型:旋转及垂直不稳(10~20%)•C1:单侧——骶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C2:双侧•C3:伴髋臼骨折AO分型系统•稳定损伤•撕脱•无移位裂隙A型:骨盆环的力学结构完整B型:部分后方结构稳定,旋转不稳定•B1:开书——外旋不稳定•B2:侧方挤压——内旋不稳定•B3:双侧C型:前后联合及横向不稳定•C1:单侧损伤•C2:双侧损伤•C3:双侧及髋臼骨折3诊断受伤机制直接暴力:左右侧面或前后面被车辆或倒塌重物挤压是最常见的原因骶或尾骨受到直接暴力:坐地伤,可引起骶骨骨折或尾骨脱位;尾骨骨折很少见间接暴力:撕脱骨折,如髂前上、下棘和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外力与骨折移位的关系外旋外力——“开书型” 、骶棘韧带与骶髂关节前韧带损伤内旋或外侧挤压力——“桶柄”骨折、同侧损伤垂直平面上的剪力——骶骨骨折侧方挤压力——松质骨嵌压,韧带结构完整剪式应力——骨的明显移位和广泛软组织结构移位,可产生前后移位。

特殊试验及体征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骨盆环完整性破坏“4”字试验——骶髂关节损伤Destot征——骨盆骨折出血Ruox征——侧方压缩骨折Earle征——尾骶骨骨折实验室诊断常规:血常规、生化备血:血型、血交叉酸碱度、血氧:动脉血气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D等影像学诊断•X线平片•对比双侧骶髂关节间隙•骶骨形象变化•腰大肌影象入口位及其X线表现•病人仰卧位,X线球管从头侧指向骨盆部并与垂直线成 40度角髋关节前后位1.髂耻线;2.髂坐线;3.X线“U”形影像;4.髋臼顶;5.髋臼前缘;6.髋臼后缘髂骨的闭孔斜位OOV•仰卧,向健侧旋转45°位时摄片1.前柱;2.后缘髋骨的髂骨斜位IOV•仰卧并向患侧旋转45°位时摄片1.后柱;2.前缘4出血原因的分析有将近1/3 的骨盆损伤患者的出血来自于骨盆以外的组织。

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瞿炬

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瞿炬

恢复功能
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来帮 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物功能。
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的过程
1
评估和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确定骨盆
手术准备
2
骨折的类型和伤情严重程度。
准备手术室、器械和材料,做好术前准
备。
3
手术操作
通过切口、栓塞等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
4
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 炼等。
2
后果
骨盆骨折伴大出血如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大量失血、休克甚至死亡。
3
并发症
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神经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急诊介入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的目标是尽快止血、稳定骨盆,恢复生物功能。
止血原理
通过介入手术,使用栓塞物或 外固定器等工具来止血。
骨盆稳定
通过内固定器或外固定器来稳 定骨盆。
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的疗效与 局限性
1 疗效
急诊介入治疗可快速止血、稳定骨盆,提高 患者生存率和恢复质量。
2 局限性
技术要求高,设备和人员要求较高,且治疗 过程风险较大。
骨盆骨折部位稳定,骨折片不易移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部位不稳定,骨折片易移位。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影像学诊断
通过射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骨 盆骨折的位置和类型。
2 鉴别诊断
与其他骨盆疾病如髋关节骨折进行鉴别,确 保正确诊断。
危险性与后果
1
危险性
骨盆骨折伴大出血对患者生命威胁较大,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伴 大出血
骨盆骨折伴大出血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本演示将探讨其定义、危险 性及治疗方法,以增加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

腹膜外骨盆填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腹膜外骨盆填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腹膜外骨盆填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张海生项炜陈彦李想吴松刘宁王大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江苏常州213003)[摘要] 目的:应用腹膜外骨盆填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方法:16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初始液体复苏反应差,输血、补液总量大于4000ml而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实施腹膜外骨盆填塞治疗。

结果:骨盆填塞后收缩压有显著升高,15例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稳定,1例死亡。

结论:腹膜外骨盆填塞是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骨盆骨折;骨盆填塞Retroperitoneal pelvic packing for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aemodynam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ZHANG Haisheng,XIANG Wei ,CHEN Yan,LI Xiang,WU Song,LIU Ning,WANG Dam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03,)Abstract Objactive: 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Retroperitoneal pelvic packing in treatment of haemodynam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Method: 16 patients of haemodynam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after hemodynamics unstable with massive fluid resuscitation(fluid infus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amount is greater than 4000 ml) were underwent pelvic packing. Result: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observed immediately after Retroperitoneal pelvic packing,15 cases of hemodynamic stability within 24 hours, 1 case died. Conclusion: Retroperitoneal pelvic pack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pelvic fracture bleeding.Key word: pelvic fracture, pelvic packing严重骨盆骨折,死亡率可高达18 ~40%,其死亡主要原因是骨盆源性出血,有效控制骨盆源性出血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近年来,腹膜外骨盆填塞取得较好的疗效 [1,2],自2006年6月始,对16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实施腹膜外骨盆填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输血量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时,行急诊介入动脉栓塞临床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盆骨折;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037-02骨盆骨折是一种很严重的外伤,通常伴随大出血,且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或多发伤,致残率高达50%~60%,在临床上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致死率[1]。

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下肢活动和翻身困难等临床症状,可累及泌尿、消化、神经等系统,并发症多为出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尿道或膀胱损伤、神经损伤等,该病危害极大,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2]。

因此,找出该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式对广大患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比较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该病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和研究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2~66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1±5.22)岁,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4±5.26)岁,所选患者均符合医学上对骨盆骨折伴随大出血病症的诊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
② 术后24h内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 肢体皮肤颜色、皮温及肢体血运、检查足背动 脉搏动情况、感觉、疼痛与肢体活动等情况, 抬高术侧下肢 30°,以减少栓塞剂的反流引起 的下肢动脉痉挛和栓塞造成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摘自:护理与康复2017年7月第16卷第 7期 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 产术中行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后并发
25
4.2 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后护理(7)
摘自:当代护士 2019 年 10 月第 26 卷第 29 期( 中旬)1 例骨盆骨折致髂内动脉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钱小丽
26
4.3 髂内动脉栓塞术-护理目标
髂内动脉栓 塞术的 护理目标
01 病人循环稳定、生命体征稳定 02 自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03 患者能描述受伤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04 患者能适应自理能力降低的状态,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05 患者能配合进行康复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恢复正常
静脉之间也相互吻合成丛。 ③ 骨盆骨折伤及这些血管时,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10
2.2 骨盆骨折-临床表现(症状 & 特征)
临床症状
临床特征
① 病人髋部疼痛、肿胀,不能坐起或站立 ② 有大出血或严重内脏损伤者可有面色苍白、
出冷汗、脉搏细数、烦躁不安等低血压和 休克早期表现
① 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检查者双手 交叉撑开两髂嵴,此时两髂嵴关节的关节面 更紧贴,而骨折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 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检查者双手 挤压病人的两髂嵴,伤处出现疼痛为骨盆挤 压试验阳性,在做上两项检查时偶尔会感到 骨擦音
② 明确活动性出血灶,且栓塞出血动脉速度快、 损伤小、止血效果好,可有效恢复血容量;为 进一步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并大大降低死亡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放射学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金泳海,刘一之,倪才方,朱晓黎,邹建伟,孙 鸽,孙玲芳,张 栋【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急诊治疗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15例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经抗休克、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在外伤后2~5h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不锈钢圈栓塞髂内动脉或出血动脉分支。

结果 除1例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其余14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93.3%(14/15),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有效率达100%(14/14),其中12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2例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

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

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外伤 骨盆骨折 出血 血管内栓塞 介入治疗T 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U rgent T reatment ofSevere H emorrhage C aused by Pelvic FractureJ I N Y onghai,LI U Y izhi,NI Caifang,et al.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the First A ffiliated H ospital,Suzhou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Province215006,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urgent treatment of severe hem or2 rhage caused by pelvic fracture.Materials and Methods 15cases with severe hem orrhage due to pelvic fracture who had been failed of conservative therapy,were accepted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in2-5hours after trauma.The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and other target arteries were embolized with glutine sponge or steel coils.R esults Except for1case died in the course of an2 giography,the other14cases were success fully accepted embolization,the success ful rate was93.3%(14/15).Bleeding was controlled immediately after embolization,the effective rate was100%(14/14),12cases were cured,and2cases were died of DIC or brain trauma.N o serious com plica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T 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is a m ore effective, safe and easy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evere hem orrhage caused by pelvic fracture.【K ey w ords】 T rauma/injure Pelvic fracture Hem orrhag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herapy,interventional 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急诊,往往因损伤血管引起急性盆腔大出血,导致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25%以上[1]。

及时、安全、有效地止血是救治患者生命的关键。

自2001年来本院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5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挤压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男6例,女9例,年龄28~66岁,平均41.1岁。

外伤后2~5h,平均3h。

所有患者栓塞前均处于急性失血性休克或休克前期,经输血、输液和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平均输血量1200ml,晶体输液量2500ml),休克未纠正。

CT检查:骨盆后环骨折9例,耻骨、坐骨支骨折6例;髂骨翼骨折4例,髋臼骨折合并股骨中心性脱位1例。

其中5例为骨盆多发骨折,1例合并颅底骨折,1例合并肝破裂,2例合并股骨骨折。

在抗休克同时,及早行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4F动脉导管鞘,用4F C obra或RUC导管选择性插至双侧髂内、外动脉(同侧插管时采用成袢技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 A)检查,观察髂内、外动脉及其分支的作者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形态改变,注意有无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等动脉出血征象。

若合并其他部位出血则探查相应供血动脉,判断是否参与出血。

根据造影表现决定是否行超选择插管,并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不锈钢圈)行靶动脉栓塞。

栓塞完毕后再次造影以确认栓塞效果。

疗效标准:有效: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休克症状改善。

无效:栓塞后活动性出血未停止,休克症状未改善。

2 结果2.1 血管造影表现15例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急诊行双侧髂内、外动脉DS A 检查,其中1例合并颅底骨折口鼻腔出血患者同时行颈动脉造影,1例合并肝破裂出血患者同时行肝动脉造影。

造影表现:出血部位动脉呈不规则收缩变细,管壁毛糙,动脉分支中断等改变,其中12例髂内动脉或分支存在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征象:7例示对比剂外溢,呈条状、片状或团状积聚(图1A 、2A 、3A 、4A ),2例示假性动脉瘤形成(图5A ),3例同时显示对比剂外溢和假性动脉瘤(图6A )。

15例中3例合并其他部位动脉出血:1例伴有右侧上颌动脉对比剂外溢,1例伴有肝动脉对比剂外溢和假性动脉瘤,1例伴有右侧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图5A )。

图1 A.栓塞前见左臀下动脉对比剂团状外溢。

B.为栓塞髂内动脉后外溢对比剂消失 图2 A.右阴部内动脉对比剂团状外溢。

B.为栓塞后外溢对比剂消失 图3A 、4A 双侧髂内动脉对比剂弥漫性外溢,呈片状、团状浓集 3B 、4B 为栓塞后外溢对比剂消失,仅显示髂内动脉主干近端 图5 骨盆骨折合并右股骨上段骨折。

A.髂外动脉造影见股深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

B.为不锈钢圈栓塞后假性动脉瘤消失 图6 A.栓塞前见左臀上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对比剂外溢。

B.为超选择栓塞后出血征象消失2.2 临床疗效除1例因失血量过多导致循环衰竭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其余14例均在1h 内完成栓塞治疗,其中4例行一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图1B 、2B 、6B )、10例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图3B 、4B ),其中3例同时栓塞其他出血部位靶动脉(1例行双侧上颌动脉栓塞,1例行肝固有动脉栓塞,1例行右侧股深动脉分支栓塞)(图5B ),成功率93.3%(14/15)。

栓塞后出血得到控制,表现为活动性出血停止,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并保持平稳,有效率达100%(14/14)。

12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1例因发生DIC 、1例合并颅脑损伤而于栓塞后72h 内死亡(表1)。

2.3 并发症和副反应14例栓塞后,除2例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或合并颅脑损伤死亡外,其余12例短期内7例出现下腹部或/和臀部疼痛;3例出现发热,体温37.7℃~38.5℃;2例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所有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或自行缓解,未出现盆腔脏器或局部皮肤、肌肉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表1 14例栓塞治疗前、后失血性休克的相关指标(均数±标准差)组别(n=14)平均收缩压(mmHg)平均舒张压(mmHg)尿量(m l/h)脉率(次/m in)血氧饱和度(%)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栓塞前65.3±14.142.8±21.414.7±12.8143.1±19.781.8±9.4 2.09±0.74栓塞后108.7±9.565.7±8.134.3±11.589.7±13.695.3±8.90.71±0.23 d±s d44.6±19.333.5±14.219.6±21.654.8±26.516.2±11.4 1.45±0.81 t值8.658.833.407.745.316.70P值<0.01<0.01<0.01<0.01<0.01<0.01 注:采用配对t检验,d±s d表示栓塞治疗前后差值的均数与标准差3 讨论骨盆骨折由严重的创伤造成,常合并盆腔大出血,因出血量大、来势凶猛,导致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

目前普遍认为,骨盆骨折出血主要是髂内动脉或其分支损伤所致[2,3]。

传统的保守疗法常通过大量输血、补液以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但易引起酸碱平衡紊乱、DIC和心、肾等脏器急性衰竭,且止血效果差。

外科髂内动脉结扎术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着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等缺点。

原因是手术打开腹腔后,消除了血肿的压迫效果而加重出血,同时因髂内动脉存在丰富的侧支循环,单纯结扎髂内动脉主干达不到确切的止血疗效。

采用介人治疗方法,选择性髂内、外动脉造影可显示骨盆骨折所致的出血动脉及其受损程度,并根据造影结果进行栓塞治疗,可迅速有效地止血,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等优点,已逐步应用于临床[2~7]。

准确判断骨盆骨折是否合并盆腔大出血以及是否适合栓塞治疗十分重要。

瞿玉兴等[4]认为存在以下情况可考虑行栓塞治疗:(1)活动性大出血,经大量输血、输液等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仍不稳定;(2)开放性骨盆骨折,创口出血不止,且止血困难;(3)患处有明确渐进性增大的血肿,伴有血管杂音;(4)休克症状持续存在,患肢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