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建立起来的。由于它对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所有的的现代化国家,都把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将社会保航定义为“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的有关保障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伤残、事业、生育,以及遭遇灾害时的特殊需要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强制性、公平性等特征,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可以将社会保障的目标概括为五项。(1)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障最核心的目标。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国际公约和绝大多数国家明确规定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2)维护社会稳定。自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原因就是要此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和社会稳定。所以说,社会保障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许多国家取得胜利,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而在中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保障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手段。(3)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为:①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②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③社会保障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维持自身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在生产进程不受阻碍或中断。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在生产给予资助,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4)维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受灾、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平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②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5)增进国民福利。社会保障的最初含义是“救贫”和“防贫”,即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至少能享有最低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不断的扩充。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实施的一项社会政策,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对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十分重要,这是因为:(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单位,也是生活消费单位,劳动者遇到疾病、年老、生育等风险时,是靠家庭成员和亲朋的帮助渡过难关的,这就是家庭保障。进入社会化大生产
后,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社会生产不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而是以大规模的工厂、农场为单位,劳动者多数离开家庭,走向社会。这时,劳动者如遇疾病、伤残、年老、生育等风险,就无法再依靠家庭来保障他们的生活了,劳动者的这些个人风险集中到社会上,成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生产,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于是,由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就成为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和实现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2)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会出现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生社会不公,导致社会矛盾,甚至发生社会骚乱。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对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给予物质帮助,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3)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周期性。在经济膨胀时期,生产规模扩大,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在经济收缩或停滞时期,会出现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即使在经济正常发展时期,由于市场调节带有自发性、滞后性,也常常会有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存在,这些工人失去收入,生活来源中断,必须给其生活保障,以避免他们流离失所,铤而走险,危及社会安定;同时,也可以保存这部分劳动力,以备生产发展需要人手时,不致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
(4)市场经济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在手工业时代,劳动者的技艺主要在家庭中,靠代际传播获得,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也由家庭承担。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时代,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周期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劳动者需要
经常更新知识和技能。这种高质量劳动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家庭内进行,所需的培养费也较高,不是家庭所能承担得起的。为了保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不论劳动者在业、失业,还是遇到意外事故,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都需要由社会给予帮助。此外,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由于先天疾病而不具备劳
动能力的人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生活上无依无靠的人以及各类弱势群体。如果这些人的生活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由政府通过立法,以相应的制度保障他们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已经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安全网”和改革的“缓冲剂”。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
1、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渊源。(1)空想社会论。西方古代社会保障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空想社会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千多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柏拉图写的《理想国》一书,他以“人们的生活需要”作为解释国家起源的理由,主张实现共产主义制度,确立财产公有和公正的原则,消除暴力和贫困对立。尽管某些着述将社会保障阐述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或者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高效率的手段,但社会保障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却能够使我们肯定其宗旨在于维护社会稳定、追求人道与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因此,西方的空想社会论对理想社会或国度的描述实际上构成了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即实践着空想社会论的某些主张或见解。在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人们就不满当时奴隶制度的剥削与压迫,幻想着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压迫与剥削、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的社会,并着书立说来阐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主张,当时最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