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淋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淋证的主要证侯特征:
小便频数,急迫,短涩,刺痛,淋沥不尽,小腹 拘急,痛引腰腹。
20
五,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首辨六淋: 共同点:小便频数,急迫,短涩,刺痛,淋沥不尽, 小腹拘急,痛引腰腹。 小便灼热刺痛——热淋; 小便色红,或夹血丝血块——血淋; 尿中有砂石排出,或尿线变细,或尿有中断——石淋; 尿液混浊乳白或夹凝块——膏淋; 少腹坠胀,尿出不畅,或尿有余沥——气淋; 小便淋沥不净,遇劳即发——劳淋。
脾运失健,酿生湿热,下注膀胱
上述病因,均是导致湿热的病理因素,前者 为湿热受自于外,后者为湿热由内而生。
10
病因
(三)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化火→气火郁于膀胱
(四)禀赋不足:肾,膀胱先天畸形
劳伤久病:久病缠身
劳伤过度
房事不节 多产多育
膀胱易感外邪
久淋不愈
产后脾肾气虚
11
病机
发病:可以是急性起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基本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与肝脾相关,多以肾虚
凉血止血。 瘀滞明显:加桃红,穿山甲,皂角刺,王不留
行等活血散结。 日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甚或少腹坠胀者为
气虚,合补中益气汤。 腰膝酸软,腰部隐痛,手足心热,为肾阴伤,
加杜仲,续断,补骨脂,地黄,麦冬,鳖甲。 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肉苁蓉,肉桂以温肾化气。
30
③血淋
症状 主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 块,小腹疼痛满急加剧。 内热证:心烦,口苦。 舌,脉: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治法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 小蓟饮子加减。 药 小蓟,藕节,蒲黄,木通,滑石,生地,当
归,甘草,黑栀,淡竹叶
31
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
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 用法:每服15g,水煎,空心服。现代用法:作汤
剂,水煎服,用量据病证酌情增减。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
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少腹拘急 胀痛。
下焦湿热证:溺色黄赤,口苦,呕恶,或有 大便秘结,或有寒热,或有腰痛拒按。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滑石,甘草, 瞿麦,栀子,灯心草
25
八正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为车前 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 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 500g)入灯心 。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常 用于湿热淋证。
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疏肝理气,利尿通淋。
沉香散加减。
沉香,石韦,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 甘草,王不留行
34
常用药 沉香,青皮,乌药,香附,疏肝理气 石韦,滑石,冬葵子,车前子,利水通淋 加减 少腹胀满,上及于胁者,加川楝子,小茴
香,广郁金,疏肝理气 兼有淤滞加红花,赤芍,益母草,活血化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战国秦汉时期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此病为“淋”, “淋閟”。其中“淋”为淋沥不尽,如雨淋而 下;“閟”通假“秘”,不通之意。此时已经 明确认为淋证为小便淋沥不畅,甚或闭阻不通 之病证。
➢ 提出病因与“热”有关:《素问·六元正纪大 论篇》:“热至则……淋閟之病生也。”《素 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 于热。”
小便出血
血淋——排尿疼痛 尿血——排尿不痛
3.膏淋与尿浊
小便混浊如米泔
膏淋——排尿频急涩痛,有堵塞感,湿热为主; 尿浊——排尿无频急涩痛,脾肾虚弱为主。
18
【相关检查】 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尿沉渣镜检; 前列腺指检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泌尿系B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
影与膀胱镜检查等;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 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 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26
伴恶寒发热:合小柴胡汤。 热结腑实:症见大便秘结,甚则热结旁
流,重用生大黄,枳实,芒硝等。 热毒弥漫三焦:症见壮热口渴、面红目
赤、 便秘尿黄,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 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 湿热伤阴:症见口干口渴,喜冷饮,加 生地黄,白茅根之类。
缓急
42
结语
初起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以清热利湿 通淋
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以培补脾肾 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 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辅以行气或配
27
②石淋
症状 主症:常突然发作,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尿中 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 窘迫疼痛,甚则牵涉外阴,少腹拘急。 兼夹症:尿中带血。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 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 石韦散加减。 药 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
5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描述 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 中。”
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侯》对本病的病机作了 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 也。”
《中藏经》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 虚,实八种。
《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均将淋分为“石,气, 膏,劳,热淋”等五种。
瘀利水
35
⑤膏淋
症状
主症: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 置之沉淀,或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 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
湿热阻滞证:口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 治法 方 药
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清利湿热,分清泌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川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茯苓,甘草梢
淋证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涂海涛 讲师
1
一,概述
【病证概念】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 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 要特征的病证。
2
3
【名称与分类】 ①按病因命名:气淋,劳淋,子淋,寒
淋,老人淋。 ②按症状命名:石淋,血淋,膏淋,热
淋。 ③按病性分类:虚淋,实淋。
4
【病证历史简介】
22
治则治法
1.治分虚实: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膀胱湿热为主 清热利湿
实证
热伤血络为主 砂石结聚为主
凉血止血 通淋排石
气滞不利为主 利气疏导
虚证
脾虚为主 肾虚为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健脾益气 补虚益肾
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虚实夹杂者,当通补兼施。
23
【分证论治】 按六淋进行辨证论治。
24
①热淋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 药
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症状。 3. 病因: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
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
16
鉴别诊断
淋证与癃闭 相同点:小便量少 , 排尿困难 不同点:
淋证 尿频而尿痛,每日排尿总量正常
复感 日久 湿热 不愈
癃闭 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
至无尿
17
二,病证鉴别
2.血淋与尿血
36
膏淋病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甚, 形体日见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 腻,脉细无力,为脾肾两虚,气不固摄。宜补脾 益肾固涩,用膏淋汤(生山药,生芡实,生龙骨, 生牡蛎,大生地,潞党参,生杭芍)。
➢ 脾虚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汤; ➢ 偏于肾阴虚者用七味都气丸;偏于肾阳虚者用金
匮肾气丸。
37
⑥劳淋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 药
主症: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 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病程缠绵。 脾虚证:神疲乏力。运化无权。 肾虚证:腰膝酸软。生殖功能失常。 舌,脉:舌质淡,脉细弱。 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加减。
山药,肉苁蓉,熟地,山萸肉,茯神,菟丝子, 五味子,赤石脂,巴戟天,泽泻,杜仲,牛膝
21
2.辨淋证的虚实:(病程,症,脉,病机)
病程
症状
苔脉
病机
实证
初病 小便涩痛不利
舌红苔黄, 湿热蕴结下焦. 脉数实 膀胱气化不利
虚证
久病 小便疼痛不甚
舌淡苔薄, 脾肾两虚, 脉细软 膀胱气化无权
3.注意虚实转化与兼夹,分清标本主次; 4.注意六淋的相互转化与兼夹; 5.根据六淋特征,结合有关检查,以资明确诊断。
38
常用药 党参,黄芪,怀山药,莲子肉,补气健脾 茯苓,薏米,泽泻,扁豆衣,化湿利水 山萸肉,菟丝子,芡实,金缨子,煅牡蛎,益肾固摄 加减 中气下陷:症见少腹坠胀,尿频涩滞,余沥难尽,不
耐劳累,面色恍白,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无力,补中 益气汤加减 肾阴虚舌红苔少,加熟生地黄,龟板,滋养肾阴 阴虚火旺,面红烦热,尿黄赤伴灼热不适者知柏地黄 丸,滋阴降火 低热者加青蒿,鳖甲,清热养阴 肾阳虚,加附子,肉桂,鹿角片,巴戟天等温补肾阳
➢ 膏淋: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别浊, 或肾元不固,肾失固摄,不能制约脂液,脂液 随小便而出,则发为膏淋。
➢ 气淋: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 ➢ 劳淋: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肾及脾,脾肾受
损,正虚邪弱。
13
病性:有虚,有实,且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初起多因湿热为患,正气尚未虚损,多属实证; 病久耗伤气阴,损伤脾肾者为虚;更多的是湿热
6
《景岳全书·淋浊》提出治疗时“凡热者宜清,涩 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温 补命门”
《金匮翼·诸淋》提出:①各种淋证可以互相转化 或同时存在:“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 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②治疗上提出“散 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砂石淋, 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 。
7
二,范围
包括西医学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
8
三,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
9
病因
(一)外感湿热
下阴不洁 流火丹毒
秽污之邪入侵 湿热壅阻经脉
上犯膀胱 波及膀胱
(二)饮食不节
饮酒过度 肥厚辛辣
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32
血溢脉外则为瘀血:可加三七,牛膝,桃 仁以活血(化瘀)止血。
出血不止:仙鹤草,琥珀粉等收敛止血。 阴虚内热动血:知柏地黄丸加减以滋阴清
热,补虚止血。 气不摄血之出血:归脾汤加仙鹤草,泽泻,
滑石等益气养血通淋。
33
④气淋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 药
主症: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胀满疼痛。 气郁证:发病与情志失常有关,随情绪波动而波 动。 舌,脉:苔薄白,脉弦。
39
预防调护
淋证应以预防为主,消除外邪入侵和湿热 内生的易感因素。
避免外邪入侵,如避免忍尿,纵欲过劳, 外阴不洁等,注意妊娠及产后卫生,避免 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
积极治疗消渴,痨瘵等疾患,减少淋证发 生机会。
增强体质,防止情志内伤。
40
淋证应多喝水; 不可憋尿; 饮食宜清淡,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患病期间禁房事; 注意适当锻炼,有助于早日恢复健康; 注意外阴部清洁。
28
石韦散 【别名】 石韦瞿麦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 石韦60克(去毛)瞿麦30克 滑石150克
车前子90克 冬葵子60克 【制法】 上五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
溺时刺痛。
29
腰腹绞痛:合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尿中带血:可加小蓟,生地,藕节,旱莲草等
41
结语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漓刺痛,小腹拘急隐痛为 主症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不同,分为热淋,血淋,石 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
基本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理因素:湿热 病理性质:初病多实,久则转虚,或虚实夹杂 病位:膀胱与肾 辩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
为本,膀胱湿热为标。 病理因素及变化:主要为湿热之邪。但因湿热导
致病理变化的不同,累及脏腑器官有差异,临床 有六淋之分:
12
➢ 热淋: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 痛,称为热淋。
➢ 血淋:因火热(实火,虚火)灼伤络脉,迫血妄行, 血溢脉外,尿中带血者, 称血淋。
➢ 石淋:若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日积月累,结成砂 石,则发为石淋。
未尽而正气已损的虚实夹杂之证。
14
转化:1,虚实转化 夹 热淋 由实转虚 血淋 气淋
移行阶段虚实夹杂
劳淋
2,证型本身虚实转化 气淋,血淋,膏淋可虚实转换;石淋由实转虚,砂石未去
表现正虚邪实。
1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 病证主症: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
拘急,腰部酸痛。 2. 伴随症状: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
淋证的主要证侯特征:
小便频数,急迫,短涩,刺痛,淋沥不尽,小腹 拘急,痛引腰腹。
20
五,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首辨六淋: 共同点:小便频数,急迫,短涩,刺痛,淋沥不尽, 小腹拘急,痛引腰腹。 小便灼热刺痛——热淋; 小便色红,或夹血丝血块——血淋; 尿中有砂石排出,或尿线变细,或尿有中断——石淋; 尿液混浊乳白或夹凝块——膏淋; 少腹坠胀,尿出不畅,或尿有余沥——气淋; 小便淋沥不净,遇劳即发——劳淋。
脾运失健,酿生湿热,下注膀胱
上述病因,均是导致湿热的病理因素,前者 为湿热受自于外,后者为湿热由内而生。
10
病因
(三)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化火→气火郁于膀胱
(四)禀赋不足:肾,膀胱先天畸形
劳伤久病:久病缠身
劳伤过度
房事不节 多产多育
膀胱易感外邪
久淋不愈
产后脾肾气虚
11
病机
发病:可以是急性起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基本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与肝脾相关,多以肾虚
凉血止血。 瘀滞明显:加桃红,穿山甲,皂角刺,王不留
行等活血散结。 日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甚或少腹坠胀者为
气虚,合补中益气汤。 腰膝酸软,腰部隐痛,手足心热,为肾阴伤,
加杜仲,续断,补骨脂,地黄,麦冬,鳖甲。 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肉苁蓉,肉桂以温肾化气。
30
③血淋
症状 主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 块,小腹疼痛满急加剧。 内热证:心烦,口苦。 舌,脉: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治法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 小蓟饮子加减。 药 小蓟,藕节,蒲黄,木通,滑石,生地,当
归,甘草,黑栀,淡竹叶
31
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
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 用法:每服15g,水煎,空心服。现代用法:作汤
剂,水煎服,用量据病证酌情增减。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
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少腹拘急 胀痛。
下焦湿热证:溺色黄赤,口苦,呕恶,或有 大便秘结,或有寒热,或有腰痛拒按。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滑石,甘草, 瞿麦,栀子,灯心草
25
八正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为车前 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 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 500g)入灯心 。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常 用于湿热淋证。
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疏肝理气,利尿通淋。
沉香散加减。
沉香,石韦,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 甘草,王不留行
34
常用药 沉香,青皮,乌药,香附,疏肝理气 石韦,滑石,冬葵子,车前子,利水通淋 加减 少腹胀满,上及于胁者,加川楝子,小茴
香,广郁金,疏肝理气 兼有淤滞加红花,赤芍,益母草,活血化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战国秦汉时期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此病为“淋”, “淋閟”。其中“淋”为淋沥不尽,如雨淋而 下;“閟”通假“秘”,不通之意。此时已经 明确认为淋证为小便淋沥不畅,甚或闭阻不通 之病证。
➢ 提出病因与“热”有关:《素问·六元正纪大 论篇》:“热至则……淋閟之病生也。”《素 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 于热。”
小便出血
血淋——排尿疼痛 尿血——排尿不痛
3.膏淋与尿浊
小便混浊如米泔
膏淋——排尿频急涩痛,有堵塞感,湿热为主; 尿浊——排尿无频急涩痛,脾肾虚弱为主。
18
【相关检查】 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尿沉渣镜检; 前列腺指检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泌尿系B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
影与膀胱镜检查等;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 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 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26
伴恶寒发热:合小柴胡汤。 热结腑实:症见大便秘结,甚则热结旁
流,重用生大黄,枳实,芒硝等。 热毒弥漫三焦:症见壮热口渴、面红目
赤、 便秘尿黄,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 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 湿热伤阴:症见口干口渴,喜冷饮,加 生地黄,白茅根之类。
缓急
42
结语
初起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以清热利湿 通淋
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以培补脾肾 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 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辅以行气或配
27
②石淋
症状 主症:常突然发作,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尿中 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 窘迫疼痛,甚则牵涉外阴,少腹拘急。 兼夹症:尿中带血。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 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 石韦散加减。 药 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
5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描述 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 中。”
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侯》对本病的病机作了 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 也。”
《中藏经》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 虚,实八种。
《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均将淋分为“石,气, 膏,劳,热淋”等五种。
瘀利水
35
⑤膏淋
症状
主症: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 置之沉淀,或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 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
湿热阻滞证:口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 治法 方 药
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清利湿热,分清泌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川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茯苓,甘草梢
淋证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涂海涛 讲师
1
一,概述
【病证概念】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 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 要特征的病证。
2
3
【名称与分类】 ①按病因命名:气淋,劳淋,子淋,寒
淋,老人淋。 ②按症状命名:石淋,血淋,膏淋,热
淋。 ③按病性分类:虚淋,实淋。
4
【病证历史简介】
22
治则治法
1.治分虚实: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膀胱湿热为主 清热利湿
实证
热伤血络为主 砂石结聚为主
凉血止血 通淋排石
气滞不利为主 利气疏导
虚证
脾虚为主 肾虚为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健脾益气 补虚益肾
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虚实夹杂者,当通补兼施。
23
【分证论治】 按六淋进行辨证论治。
24
①热淋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 药
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症状。 3. 病因: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
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
16
鉴别诊断
淋证与癃闭 相同点:小便量少 , 排尿困难 不同点:
淋证 尿频而尿痛,每日排尿总量正常
复感 日久 湿热 不愈
癃闭 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
至无尿
17
二,病证鉴别
2.血淋与尿血
36
膏淋病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甚, 形体日见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 腻,脉细无力,为脾肾两虚,气不固摄。宜补脾 益肾固涩,用膏淋汤(生山药,生芡实,生龙骨, 生牡蛎,大生地,潞党参,生杭芍)。
➢ 脾虚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汤; ➢ 偏于肾阴虚者用七味都气丸;偏于肾阳虚者用金
匮肾气丸。
37
⑥劳淋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 药
主症: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 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病程缠绵。 脾虚证:神疲乏力。运化无权。 肾虚证:腰膝酸软。生殖功能失常。 舌,脉:舌质淡,脉细弱。 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加减。
山药,肉苁蓉,熟地,山萸肉,茯神,菟丝子, 五味子,赤石脂,巴戟天,泽泻,杜仲,牛膝
21
2.辨淋证的虚实:(病程,症,脉,病机)
病程
症状
苔脉
病机
实证
初病 小便涩痛不利
舌红苔黄, 湿热蕴结下焦. 脉数实 膀胱气化不利
虚证
久病 小便疼痛不甚
舌淡苔薄, 脾肾两虚, 脉细软 膀胱气化无权
3.注意虚实转化与兼夹,分清标本主次; 4.注意六淋的相互转化与兼夹; 5.根据六淋特征,结合有关检查,以资明确诊断。
38
常用药 党参,黄芪,怀山药,莲子肉,补气健脾 茯苓,薏米,泽泻,扁豆衣,化湿利水 山萸肉,菟丝子,芡实,金缨子,煅牡蛎,益肾固摄 加减 中气下陷:症见少腹坠胀,尿频涩滞,余沥难尽,不
耐劳累,面色恍白,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无力,补中 益气汤加减 肾阴虚舌红苔少,加熟生地黄,龟板,滋养肾阴 阴虚火旺,面红烦热,尿黄赤伴灼热不适者知柏地黄 丸,滋阴降火 低热者加青蒿,鳖甲,清热养阴 肾阳虚,加附子,肉桂,鹿角片,巴戟天等温补肾阳
➢ 膏淋: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别浊, 或肾元不固,肾失固摄,不能制约脂液,脂液 随小便而出,则发为膏淋。
➢ 气淋: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 ➢ 劳淋: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肾及脾,脾肾受
损,正虚邪弱。
13
病性:有虚,有实,且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初起多因湿热为患,正气尚未虚损,多属实证; 病久耗伤气阴,损伤脾肾者为虚;更多的是湿热
6
《景岳全书·淋浊》提出治疗时“凡热者宜清,涩 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温 补命门”
《金匮翼·诸淋》提出:①各种淋证可以互相转化 或同时存在:“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 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②治疗上提出“散 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砂石淋, 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 。
7
二,范围
包括西医学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
8
三,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
9
病因
(一)外感湿热
下阴不洁 流火丹毒
秽污之邪入侵 湿热壅阻经脉
上犯膀胱 波及膀胱
(二)饮食不节
饮酒过度 肥厚辛辣
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32
血溢脉外则为瘀血:可加三七,牛膝,桃 仁以活血(化瘀)止血。
出血不止:仙鹤草,琥珀粉等收敛止血。 阴虚内热动血:知柏地黄丸加减以滋阴清
热,补虚止血。 气不摄血之出血:归脾汤加仙鹤草,泽泻,
滑石等益气养血通淋。
33
④气淋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 药
主症: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胀满疼痛。 气郁证:发病与情志失常有关,随情绪波动而波 动。 舌,脉:苔薄白,脉弦。
39
预防调护
淋证应以预防为主,消除外邪入侵和湿热 内生的易感因素。
避免外邪入侵,如避免忍尿,纵欲过劳, 外阴不洁等,注意妊娠及产后卫生,避免 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
积极治疗消渴,痨瘵等疾患,减少淋证发 生机会。
增强体质,防止情志内伤。
40
淋证应多喝水; 不可憋尿; 饮食宜清淡,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患病期间禁房事; 注意适当锻炼,有助于早日恢复健康; 注意外阴部清洁。
28
石韦散 【别名】 石韦瞿麦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 石韦60克(去毛)瞿麦30克 滑石150克
车前子90克 冬葵子60克 【制法】 上五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
溺时刺痛。
29
腰腹绞痛:合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尿中带血:可加小蓟,生地,藕节,旱莲草等
41
结语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漓刺痛,小腹拘急隐痛为 主症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不同,分为热淋,血淋,石 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
基本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理因素:湿热 病理性质:初病多实,久则转虚,或虚实夹杂 病位:膀胱与肾 辩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
为本,膀胱湿热为标。 病理因素及变化:主要为湿热之邪。但因湿热导
致病理变化的不同,累及脏腑器官有差异,临床 有六淋之分:
12
➢ 热淋: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 痛,称为热淋。
➢ 血淋:因火热(实火,虚火)灼伤络脉,迫血妄行, 血溢脉外,尿中带血者, 称血淋。
➢ 石淋:若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日积月累,结成砂 石,则发为石淋。
未尽而正气已损的虚实夹杂之证。
14
转化:1,虚实转化 夹 热淋 由实转虚 血淋 气淋
移行阶段虚实夹杂
劳淋
2,证型本身虚实转化 气淋,血淋,膏淋可虚实转换;石淋由实转虚,砂石未去
表现正虚邪实。
1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 病证主症: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
拘急,腰部酸痛。 2. 伴随症状: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