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用药基本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常见药物知识点总结

常见药物知识点总结

常见药物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1)化学合成药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药物,如布洛芬、头孢等。

(2)植物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秦皮等。

(3)动物药:从动物体内提取或制备的药物,如胰岛素、抗毒素等。

2. 按作用机制分类:(1)抗生素: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抗病毒药物:用于抑制或杀灭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奥司那韦等。

(3)抗肿瘤药: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等。

(4)抗生素: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胞生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 按作用部位分类:(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大脑和脊髓的药物,如阿托品、阿片类药物等。

(2)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的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

(3)消化系统药物: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制酸剂等。

(4)内分泌系统药物:作用于内分泌器官的药物,如胰岛素、甲状腺素等。

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 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药物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信息。

2. 按医嘱使用:在使用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时,一定要按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频次。

3. 避免药物滥用:使用药物时要遵医嘱使用,不要滥用药物或长期超量使用,以免导致药物依赖或耐药性。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常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1. 感冒药:常见作用是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但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口干等不适感。

2. 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但滥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3. 止痛药:常见作用是缓解头痛、腹痛等不适感,但过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伤、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 抗酸药:作用是降低胃酸分泌,用于治疗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但长期使用会导致钙吸收不良、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用药常识讲解培训课件

用药常识讲解培训课件

药物为适宜的药物;⑵有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
价格保证药品供应;⑶正确地调剂处方;⑷以准确的剂
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⑸确保药物质量
安全有效。
用药常识讲解
42
用药常识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
四、药物的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不良反应
(1)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
用药常识讲解
37
用药常识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
二、药物的分类与常见剂型 (一)分类
按药物的来源分:天然药、合成药和生物技术药物; 按药物的管理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按药物出现的时间分:现代药与传统药
按药物的使用方法分:口服药、注射药和外用药
用药常识讲解
38
用药常识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
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良作用、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和其它反应(成瘾、耐药等)
用药常识讲解
43
用药常识
第二节 常用药物的介绍
一、抗感染类药
1、抗生素: 青霉素及其合成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甙类
奎诺酮类
大环类脂类
磺胺类
四环素类等等
(一)药物的用法
口服
注射
局部用药
用药常识讲解
7
用药常识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
三、药物的用法与用量
(二)用药的时间与次数
服药次数
服药时间
(三)药物的用量
用药常识讲解
8
用药常识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
四、药物的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
(一)药物的合理使用
WHO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为:⑴处方的

安全用药基本知识【最新精选】

安全用药基本知识【最新精选】

安全用药基本知识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且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用药的知识:一、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可以加强疗效。

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

前三种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

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

(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

(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

(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片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

(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

因前者含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与后者同服,很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常用药综合知识点总结

常用药综合知识点总结

常用药综合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用途和作用机制,可以将药物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按照用途分类:(1)镇痛药:用于缓解或消除疼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抗病毒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金刚烷胺等。

(4)抗癌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如紫杉醇、铂类药物等。

(5)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如氯丙咪嗪、氯霉素等。

(6)心脏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利福平等。

(7)抗凝血药:用于防治血栓形成的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

(8)受孕避孕药:用于避孕或调节生育的药物,如避孕药、环孢素等。

2. 按照作用机制分类:(1)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2)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抗真菌药。

(3)抗病毒药物:用于防治病毒性感染的药物。

(4)解热镇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5)免疫调节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等。

(6)心血管药物:用于治疗心脏病和血管疾病的药物。

3.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1)口服药:通过口腔吞服,如片剂、颗粒、胶囊等。

(2)注射剂:通过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

(3)外用药:通过皮肤、黏膜等局部给药。

(4)吸入剂:通过呼吸道给药。

以上是药物的基本分类,这些类别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很多药物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分类。

二、药物的使用方法药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

不同的药物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合理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药方法:1. 剂量:剂量是指药物的使用量,它通常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

药物的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2.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外用、吸入等。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有时也会影响药效和不良反应。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物分类:掌握药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分类、按药理学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等。

2. 药物的命名:了解药物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以及药物的化学名
和化学式。

3. 药物的制剂:掌握药物的不同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4.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分布
到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代谢和排泄的途径。

5. 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药物与生物体发生作用的机制,如药物的靶点、药物与受体的结合等。

6.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药物依赖等。

7.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了解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如药物的抗生素作用、镇痛作用等。

8.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
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最大浓度等。

9.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如药物的协同
作用、拮抗作用等。

10. 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了解药物的适当剂量和用法,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这些知识点是药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药学用药知识点总结

药学用药知识点总结

药学用药知识点总结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来源、性质、制备、特性、剂型、用途、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的一门学科。

药物的使用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用药知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药物的分类、用药原则、药物的代谢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药物的分类1.按照作用机制(1)兴奋药:如肾上腺素、甲基苯丙胺等,可以增强机体协调性。

(2)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达到镇静和催眠的作用。

(3)抗菌药:可以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

(4)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长和复制。

(5)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6)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7)激素类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等,可以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功能。

2.按照来源(1)植物药: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动物药:来源于动物的器官、腺体、毒液等部分。

(3)矿物药:来源于矿物的矿石、化合物等。

(4)微生物药: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3.按照剂型(1)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2)外用剂型:如贴剂、膏剂、喷剂、滴剂等。

(3)注射剂型:如针剂、液体制剂等。

4.按照用途根据药物的使用目的进行分类,如抗生素、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等。

二、用药原则1.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年龄、性别等因素,选用适宜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防止药物滥用。

2.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种不良的影响。

例如,某些药物会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或药效,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3.遵医嘱用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4.注意用药禁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切忌对某些特定药物的过敏反应,避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药品基础知识大全

药品基础知识大全

药品基础知识大全药品基础知识大全一、药品的类别药品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而非处方药则可以自行购买。

此外,药品还可以根据其用途和成分进行分类,如中药和西药。

二、药品的剂型药品的剂型可以分为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

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注射剂型包括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等。

三、药品的用法药品的用法可以分为口服、外用、注射等。

口服是最常见的用药方法,可以将药片或胶囊用温水送服;外用是将药品涂抹在患处或特定部位;注射则是将药品注入体内,通常需要通过针头和注射器实现。

四、药品的副作用药品的副作用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反应。

所有的药物都可能会有副作用,但大部分副作用轻微并且短暂,比如恶心、头晕等。

在使用药品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五、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的使用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不应该自行增加剂量或改变用药方法。

同时,不应该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使用药品。

在使用药品时,应该了解药品的成分、用法、副作用等信息,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六、药品的价格和购买途径药品的价格和购买途径因地区和药店而异。

一般来说,药店和医院都可以购买药品,但价格可能有所不同。

在购买药品时,应该选择正规的渠道,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了解药品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药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在使用药品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品的成分、用法、副作用等信息,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药品。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药品基础知识培训一、文章类型与目标读者本文是一篇药品基础知识的培训文章,旨在为普通读者提供有关药品的基本概念、分类、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性的基本信息。

二、关键词药品、基础知识、分类、药效、用药安全、药品管理三、文章结构与内容1、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药品。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了解药品基础知识对于正确使用药品、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重要基础知识点

药品重要基础知识点

药品重要基础知识点
1. 药品分类:药品根据其用途和作用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通常用于治疗疾病且具有较强的作用;非处方药则是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主要用于缓解轻微的症状和常见疾病。

2. 药物安全性:在使用药物时,了解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而药物的相互作用则是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药和避免潜在的风险。

3. 药物的剂型:药物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例如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治疗方式和病情,因此了解药物的剂型是确保正确用药的基础。

4. 药物的储存和保管:药物的正确储存和保管能够延长其有效期并保证其疗效。

一般来说,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将药品远离儿童和宠物,以免发生意外。

5. 药物的用法和用量: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用法包括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服用方式,而用量则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

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总结:药品重要基础知识点包括药品的分类、药物安全性、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储存和保管,以及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点总结

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点总结

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用药安全的基本知识1.1 药品的分类药品按照作用机理和用途可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草药。

化学药品是指通过合成或化学改良获得的医药品,包括化学合成、半合成和生物合成。

生物制品主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医药品,主要包括基因工程产品、细胞治疗药品和疫苗等。

中草药是指由植物、动物、矿物、化学或矿物制剂所制成的药物,以其自然形态使用。

根据用途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2 药品的使用原则在用药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合理用药、明确病情、正确用药、病因与症状相结合、从少量开始尝试新药、了解药品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1.3 药品的正确使用在使用药品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服用药品。

如果患者有不适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或者药师咨询。

1.4 药品的存放药品的存放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另外,需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过期的药品应该丢弃。

二、用药的安全控制2.1 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范围内,预期或不预期的有害效应。

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要谨慎使用药品。

2.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给予同一患者或相互作用,导致的药效增强或减弱、毒性增加或减少的现象。

在用药时需要避免发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2.3 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是指非出于治疗需要而滥用药物,包括超量使用、频繁使用、不合理使用等。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危害患者的健康。

2.4 药物误用药物误用是指在用药时,因为使用不当或者错误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误用也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

2.5 药品质量的控制药品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机构和患者需要选择有资质的企业购买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

三、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3.1 审慎选择药品在用药时需要审慎选择药品,避免盲目使用,对药品的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解。

医生用药知识点总结

医生用药知识点总结

医生用药知识点总结作为医生,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药物知识。

以下是医生用药知识点的总结:一、对药物的认识1.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1.2 药物的分类药物根据其来源、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西药和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

1.3 药物的使用原则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使用、剂量恰当、用药方法正确、监测不良反应。

1.4 药物的剂量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

1.5 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应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监测和告知。

1.6 药物的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医生应了解并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1.7 药物禁忌某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是禁忌的,医生应注意避免给患者不合适的药物。

二、常用西药知识2.1 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医生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患者情况确定使用。

2.2 止痛药常见的止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医生应了解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2.3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对炎症、免疫等有重要作用,医生应精确掌握使用适应症与不良反应。

2.4 心血管药物心血管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降脂药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2.5 肿瘤化疗药物肿瘤化疗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较大,医生应进行综合评估并引导患者进行治疗选择。

三、常用中药知识3.1 中药基本理论医生应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以便正确运用中药进行治疗。

3.2 中药药物鉴别中药材的鉴别是医生必备的技能,包括各种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

3.3 中药药物组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中药组方,并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3.4 中药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方法包括水煎、蒸煮、炒炙等,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常用服药知识点归纳总结

常用服药知识点归纳总结

常用服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药物分类1. 西药: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抗病毒药、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2. 中药:包括中药颗粒、中药丸剂、中成药等。

二、服药注意事项1. 遵医嘱服用,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来进行服用。

2. 注意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饭前服用的药物需要在饭前30分钟服用,饭后服用的药物需要在饭后30分钟服用。

3. 避免忘记服药,可以设置闹钟提醒,或者将药物放在易于看到和取得的地方。

4. 不随意更改药物用量,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用药。

5. 注意药物的保存,要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的环境,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三、药物不良反应1. 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2. 药物毒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

3. 药物过量反应:如药物过量导致中毒症状。

4.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四、常见药物及其用途1. 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红霉素等。

2. 消炎药:能够减轻炎症、发热、疼痛等症状的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抗病毒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4. 镇痛药:用于减轻疼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等。

5. 抗过敏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五、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1. 感冒:常用抗病毒药和退烧药进行治疗。

2. 高血压:常用降压药进行治疗,如利尿剂、ACEI、ARB等。

3. 糖尿病:常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

4. 消化不良:常用抗酸药、胃肠动力药进行治疗。

六、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1.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在服药时需要特别注意,部分药物对这些人群存在禁忌症。

2. 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在服药前需要咨询医生,以免药物加重疾病。

3. 部分药物需要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七、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1. 药片:饭前饭后服用,勿嚼碎,以免影响药效。

基础药品知识点总结

基础药品知识点总结

基础药品知识点总结1. 药品的分类药品可以按照其用途、成分、剂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的不同,药品可以分为预防用药、治疗用药和诊断用药。

预防用药包括疫苗、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治疗用药包括抗生素、镇痛药、抗癌药等;诊断用药包括造影剂、标记剂等。

根据成分的不同,药品可以分为化学药品、植物药品、生物制品等。

根据剂型的不同,药品可以分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等。

2. 药品的使用方法药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剂型的选择、药品的用法和用量等方面。

剂型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便利性等因素进行考虑。

药品的用法主要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等。

口服是最常见的用药方法,主要是通过口腔吸收;外用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抹或喷洒在皮肤表面;注射是将药物通过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

用量的掌握是很重要的,用量不足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用量过大则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

3. 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品时产生的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不良反应的类型非常多样,主要包括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药物依赖等。

药物过敏是指在接触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该药物产生的异常反应。

药物中毒是指药物在体内大量积聚或解毒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药物依赖是指患者对某种药物的滥用或过度依赖,从而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

4. 药物的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在选择药物、使用方法、用药剂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利用。

合理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的原则主要包括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避免滥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5. 药品的存储和管理药品的存储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当的存储和管理可能导致药品的质量下降或药品的误用。

药品的存储需要避光、避潮、避热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药品的管理主要包括用药清单的管理、药品的分装和标识、过期药品的处理等。

总之,药品是在预防、治疗或缓解疾病、症状或痛苦的物质。

了解基础的药品知识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药品、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维护健康非常重要。

药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品分类:药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按照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可分为多种类别,如抗生素、抗生素、抗肿瘤药、心脑血管药等;中药则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2. 药物的命名:药品通常有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种命名方式。

通用名是药品的公认名称,例如阿司匹林;商品名是在市场推广时为药品取的一个商标,例如氯雷他定。

3. 药物的成分:药物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活性成分组成,例如一种抗生素药品可以由多个药物组分配制而成。

4. 药物的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品在配制过程中制成的固体、液体、气体或半固体的形式,常见的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注射液等。

5. 药物的用途: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6.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通过与人体内的分子靶点相互作用,改变生物体的生理或生化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的。

7.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最终被排出体外。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通常通过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和排泄。

8. 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外,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9. 药物的贮存和使用:药品在贮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相关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0.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部分药物还存在禁忌症,即某些患者由于特殊条件不适合使用该药物。

以上是药品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对于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的人员尤为重要。

内科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内科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内科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内科用药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内科疾病时使用的药物。

内科用药知识对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对药物的选择、用药原理、剂量、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本文将从常见内科疾病及其用药、用药原则、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用药安全等方面对内科用药进行总结。

一、常见内科疾病及其用药1. 高血压: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类(如依那普利)、ARB类(如氯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

这些药物在降低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方面有显著疗效。

2. 冠心病:在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还需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

3. 糖尿病:常见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胰岛素分泌素类药物如格列齐特等。

这些药物可帮助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消化道溃疡: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抗生素(如克拉霉素),这些药物可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5. 肝病:在肝硬化、肝炎等疾病的治疗中,一些药物如去氨酸剂、肝素、维生素类药物等可帮助保护肝脏功能。

6. 肾脏疾病:在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类、ARB类、利尿剂等,这些药物可帮助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

7.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用的药物有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类固醇等,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预防急性加重。

8. 血液病:在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疾病的治疗中,会选择补充铁剂、造血刺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9. 风湿免疫性疾病:在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会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10. 内分泌失调:在甲亢、甲减、肾上腺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中,会选择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激素类药物。

药品常用知识点总结

药品常用知识点总结

药品常用知识点总结1. 药品分类药品根据其作用和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化学药品: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制成,包括抗生素、降血脂药、抗癌药等。

- 中药:由中药材提取或炮制而成,分为中成药和中药饮品。

- 生物制剂: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治疗药物,包括重组蛋白药、基因治疗药等。

- 气雾剂(喷雾剂):将药物悬浮或溶解于推出器中,并通过雾化器将其变成小颗粒或雾状喷出。

在呼吸系统用药中广泛应用。

- 银杏叶提取物:就是将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根据需要进行制剂,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等。

2. 药品的作用药品主要通过影响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从而产生治疗、预防、诊断或改变生理功能的作用。

常见的药品作用包括:- 治疗作用:通过改变疾病的生理、生化过程以达到治疗目的。

- 防治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 诊断作用:通过药物反应来诊断疾病或测定某种生理指标。

- 生理作用:改变生理功能状态或作用于生理系统。

3. 药物的给药途径药物经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不同的部位和组织,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常见的给药途径有:- 口服: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经过肝脏作用进入循环系统。

- 注射:将药物注入皮下、肌肉或静脉内,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 外用(局部):将药物直接涂抹、喷洒或擦拭于皮肤、黏膜、眼睛或其他局部部位。

- 吸入:将药物制剂喷洒入呼吸道,通过呼吸道黏膜或肺部产生作用。

- 腹腔给药:将药物注入腹腔内脏器表面,如腹腔等。

- 直肠给药:将药物通过肛门注入直肠。

4.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后,会经过代谢和排泄逐渐消失。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方式有:- 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肾脏及其他组织器官的代谢作用,将其转化成代谢产物,便于排泄。

-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尿液、粪便、汗液、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外。

5.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出现的药物治疗意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常用用药知识点总结

常用用药知识点总结

常用用药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物理形态。

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等。

固体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等;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剂、注射液剂等;半固体剂型包括软膏剂、栓剂等。

二、药物给药途径药物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被引入体内的途径。

常见的药物给药途径有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局部涂抹等。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有不同的影响。

三、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体内循环系统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本身的性质、给药途径、患者的生理状态等。

四、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化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也可以在其他组织中进行。

药物代谢的主要作用是降解和清除体内的药物。

五、药物排泄药物排泄是指药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和汗液等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的排泄途径是肾脏和肝脏,其他组织也可以参与。

六、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使用药物的数量和频率。

药物剂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肝肾功能等因素。

七、药物种类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化学结构、临床用途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种类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等。

八、常用药物禁忌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些药物禁忌。

常见的药物禁忌包括药物过敏、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孕期和哺乳期等。

九、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药物毒性、药物相互作用等。

十、常见用药错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用药错误。

常见的用药错误包括药物剂量错误、药物给药途径错误、用错药物等。

十一、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状态、病史等因素,选用最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以上是常用用药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常规药物知识点总结

常规药物知识点总结

常规药物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1.按作用机制分类: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2.按用途分类:包括镇痛药、消炎药、降压药、降脂药、抗过敏药等。

3.按化学结构分类:包括生物碱、生物素、生物酸等。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物能够通过对生物体内的一些特定的生化或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或对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目的。

1.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膜、蛋白质合成等方式,抑制或杀死细菌。

2.抗病毒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阻断病毒的侵袭和传播。

3.抗肿瘤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4.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

5.镇痛药: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或中枢神经系统,阻断或减轻疼痛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6.消炎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减轻组织炎症反应,达到镇痛、消肿和退热的目的。

7.降压药: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张力和血流动力学等方式,达到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健康的目的。

三、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药物的正确用药:包括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等要求。

2.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包括常见的恶心、呕吐、头晕、皮肤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

3.禁忌症与注意事项: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用药需特别注意。

4.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强或减弱药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四、常见药物的作用与使用1.头孢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如头孢氨苄、头孢哌酮等。

2.奎宁:常用于治疗疟疾、风湿病、食物中毒、感冒发热等,对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

3.布洛芬: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疼痛、退热等,效果显著,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20个用药基本常识,药师必学!

20个用药基本常识,药师必学!

20个用药基本常识,药师必学!1.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2.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

3.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剂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有27种。

按卫生部规定,它们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子、红娘子、生甘遂、生狼毒、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粉、白降丹、蟾酥、轻粉、雄黄、洋金花。

4.医疗器械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

有效期是4年。

如: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无菌用品)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661059号5.消毒产品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消毒产品不是药品,其外包装、说明书、标签上不应出现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效果。

如:酒精(乙醇皮肤消毒液)(冀卫消证字(2004)第0134号)84消毒液(Ⅱ型)(卫消字(1999)第0004号)6.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虫草氨基酸口服液v粤卫食健证字[2003]第5281A00198号7.化妆品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例如:巧茜妮激白补水洁面乳卫妆准字29-XK-2211号8.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用药基本知识1、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答: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

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2、如何安全合理选用药品?答: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热、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其次,是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证、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止痛药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

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

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目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

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3、怎样准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答:药品使用说明书是指导怎样用药的根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

用药前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药品使用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

首先应了解药品的名称。

正规的药品使用说明书都有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学名(非处方药使用说明书无化学名)。

使用者一般只要弄清楚药品的正名即通用名,就能避免重复用药。

因为一种药品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注册品牌名)。

适应证一栏,是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适应证相符、对症下药的依据。

治疗疾病、掌握好药物的用法用量非常关键,如饭前、饭后、睡前、一日1次或3次,是口服、外用还是注射都必须仔细看清楚。

其次是药物的用量,必须按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应用。

一般药品使用说明书用量都为成人剂量,老人、小孩必须准确折算后再服用。

特别重要的是,在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时,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要重视。

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怎样认识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答:一种药品常有多个生产厂家,许多生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商品名以示区别。

因此,同一种药品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商品名,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就有必理通、百服宁、泰诺等。

患者在用药时,不论是什么商品名称,请认准通用名,即药品的法定名称,也就是国家标准规定的药品名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通用名不能作为商标或商品名注册。

因此通用名可以帮助识别药物、避免重复用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注》)规定,在药品包装上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一律应标有药品通用名,而且,商品名的用字只能比通用名的用字大1倍,不得超过l倍以上。

5、药品的有效期如何识别?答: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储藏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

有效期的规定是从药品的生产日期(以生产批号为准)算起,其表示方法为:有效期至某年某月,如有效期至2003年6月,说明该药品到2003年7月1日即开始失效。

《药品管理法》还规定,在药品的包装盒或使用说明书上,都应标明药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进口药品也必须按上述表示方法用中文写明,便于大众阅读。

6、什么是药物的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和安全范围?答:“常用量”是指临床常用的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又较安全的有效剂量范围,有些书籍称之为“治疗量“:常用量一般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

极量的药物主要是那些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物,药物一般不得超过极量使用。

“最小中毒量”是指能产生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安全范围”表明药物的安全性大小。

一般以药物产生疗效的最小有效量至最小中毒量这一段距离表示。

这段距离越宽、药物的安全范围就大,反之就小。

不过,以药物的治疗指数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更准确些:治疗指数是指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与产生50%有效反应的剂量(ED50)之比值。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用LD50/ED50表示。

7、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答:“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从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也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药物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

通常情况下,每一药物各有固定的半衰期,常用的半衰期是一个平均数。

各种药物的半衰期差别很大,除了与药物自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机体器官(肝、肾)的消除功能有关。

一般地说,正常人的药物半衰期基本上相似,但如肝、肾功能低下时、药物半衰期便会相对延长,药物半衰期可作为临床给药间隔长短的主要参考依据,特别对肝、肾功能不健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半衰期长的药物,说明它在体内消除慢、停留时间长,服药的间隔时间就要长些;反之,半衰期短的药物在体内消除快,给药间隔时间就需短些。

所以,有的药一日要服3~4次(间隔6~8小时),有的药一日只需服1次(间隔24小时)。

例如,氨苄西林的半衰期为8~15小时,每日只需l~2次给药。

如果擅自将给药的间隔时间缩短或延长,就会引起药物蓄积中毒或者药效减弱,所以,按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次数比较安全,不会引起蓄积中毒或药效减弱。

8、什么是药源性疾病?答:“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的诱发性疾病,是由某种药物或数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这种不良反应所发生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反应程度比较严重,可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器官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害。

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的红斑狼疮等。

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些,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

但若不能早发现,耽误了治疗和抢救的时机,则可能引起不可逆转损害,甚至终身致残,直至死亡等。

9、什么是耐药性?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是指有些人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后,由于病原体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药物作用减弱,例如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等。

这些方法能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抵抗性能,亦即抗药性。

对产生了抗药性的病原体再使用抗菌药物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败。

在剂量不足或不恰当地长时间使用某一种药物时,更容易产生药物耐受性。

因此,使用抗菌药物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10、什么是药物依赖性?答:某些药物被人们反复应用后,使用者对这些药物产生一种想继续使用的强烈欲望,以便从中获得满足或避免因断药引起的不舒适。

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可分为两种:1、身体依赖性。

它是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使身体形成一种适应状态,用药者渴求不定期地使用该种药物,以从中得到欣快感。

中断用药后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造成躯体方面的损害,使人非常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

能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有: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

2、精神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

为了追求欣快感而定期连续地使用某种药品,中断用药后引起严重的戒断反应,用药者有追求用药的强烈欲望,产生强迫地用药行为,也称“觅药行为”。

某些催眠药多产生精神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过去称之为成瘾性,它可使人丧失意志、削弱劳动能力、行为堕落,甚至危害社会走上犯罪道路。

11、什么是药物耐受性?答:某些人连续服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也称反应性)降低,需要增加药物的用量,甚至接近中毒量时才能产生原有的治疗作用,这种现象叫作“药物耐受性”。

就像长期喝酒的人对酒的耐受性较大一样,当反复应用某种药而逐渐产生的耐受性,叫做后天获得耐受性。

对于这种耐受性,只要经过足够的停药时间便可消失。

因此,为了防止产生耐药性,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采用间歇用药或几种同类药物交替使用。

还有个例患者对于从来没用过的药物也能耐受很大的药量,此即先天耐药性,这种先天耐药的特性可长期保留。

12、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人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reaction,ADR)。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的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它包括1、副作用;2、过敏反应;3、继发反应;4、毒性反应;5、致畸、致癌、致突变。

13、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答: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经常出现,表示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国际上给药品不良事件下定义为:药品不良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14、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答:“药品的副作用”也叫药物的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

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副反应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人用药后副作用程度很重,就应该考虑使用别的药品了。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体会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

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5、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答: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

一般是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

那些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及儿童易发生毒性反应。

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过于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16、什么是药物的变态反应?答:药物的变态反应又称之为过敏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