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找规律(三)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找规律—数字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找规律—数字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班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找规律—数字变化规律
课时—总课时
4-3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找数字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课前预习
书上第87页做一做第1题。板书计:数字的变化规律(1)3 6 9 1215 18 21(2)11 9 7 53 1
相邻的两数相差3每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2
课后反思:
4、讲
例3教学
1、第一组图:通过摆图形,发现正方形的个数不断增加,后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正方形。
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
所以后面的数应该是3 6 9 1215 18 21
第二组图:这行数每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2.
这两行数,每行数相邻两数的差都相等。
3、第一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5;第二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4.
2、学
自主观察例3例题图
1、观察第一组图形的变化,和同桌互相交流,尝试用学具卡片边说边摆一摆。
2、第二组图形的变化,看一看途中对应的数字,找一找这行数的规律。并在书上把空格处按规律继续填好。
自主观察例4
仔细观察,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展
挑多名学生依次上台汇报展示和同桌的交流结果以及自己观察到的数字变化。
用多媒体展示出空白处的答案。
例4教学
第1朵花:40+50=90
第2朵花:30+40=70
第3朵花:20+40=60
所以这组图中每朵花中3个数是按下面花瓣上的数和右上方花瓣上的数的和等于左上方花瓣上的数的规律排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找规律》找规律(数字)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找规律》找规律(数字)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找规律》找规律(数字)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我经验丰富,资历深厚,对于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找规律》的教学内容,这是数字规律的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中关于找规律的相关章节和详细内容。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这些规律。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数字规律的发现和描述,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练习题和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数字规律的定义、发现规律的方法以及规律的应用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会包括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例如,找规律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关键,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

例如,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找规律的重要性。

例题讲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具体的例题,我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在讲解例题时,我会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推理和思考过程,让学生明白如何从已知的信息中找出规律,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个重点是随堂练习的组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3 找规律(3)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3 找规律(3)课件(共19张PPT)

2.找规律,第10面应该是什么颜色?在后面的框 中圈出来。(选自教材P89 T12)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寻找规律解决问题时,先要找出题目中
隐含的规律,再按规律解决问题,并学会用 自己的方法来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练习题。
7.3 找规律(3)
找规律,填数。 9
6
6
知识点 运用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 掉的是哪2颗?
知道了什么?
小红的这串手链是 按规律穿起来的。
要解决的问题是掉 的是哪2颗。
怎样解答?
1
1
1
1
手链是按
1 1
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解答正确吗?
摆出她穿的手链,看看 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知识提炼 寻找规律解决问题时,先要找出题目
中隐含的规律,再按规律解决问题,并学 会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小试牛刀
小英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3颗珠子,掉的是
哪3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自教材P86 做一做)
手链的规律是: 掉的是:1颗蓝珠子,2颗红珠子。
1.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部分的珠子。(选自教材P87 T4)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找规律》教案(精选3篇)

《找规律》教案(精选3篇)

《找规律》教案(精选3篇)《找规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习思维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1.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活动准备:课件、拼图积木若干、小篮若干。

活动过程:一、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初步认识规律。

1、师幼互问好。

师:我发现咱们小朋友都是一些聪明的'孩子,并且还是一些勤快的孩子。

师:那么,你们早上几点起床的呢?(六点半,六点,七点……)师:你们这么早就起床啦,是自己醒的,还是爸爸、妈妈叫醒的?(妈妈、爸爸、自己、小闹钟)师:小朋友们想想醒来的时候,你在被窝里喜欢做什么动作?(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幼儿边说边表演)。

师:那咱们把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再来模仿一下吧!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揉一个眼睛,伸一个懒腰再伸一个懒腰。

(重复两次)师:这下我们可是真的醒了,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穿衣服)师:先穿哪件呢?(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师:我们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好不好?(幼儿答)师: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按顺序一样一样的穿。

)师:那我们把小朋友穿衣服的顺序做一下吧!师幼共同边做边说:上衣,裤子,鞋子。

上衣,裤子,鞋子,(重复两次) 2、师:下面我要给大家看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娃娃、衣服、裤子、鞋子等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东东起床了!我们向他问好!(幼儿向东东问好并招手)师:现在,东东要穿衣服了,请小朋友告诉他穿衣服的顺序好吗?(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每天都是按这个顺序穿的。

)(教师按顺序将上衣、裤子、鞋子贴出顺序图)师;第一先穿上衣,第二再穿裤子,第三再穿鞋子。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型的规律。
找规律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观察、分析、归纳等 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 些方法解决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规律的应用
学生了解了规律在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的应用,如数列的求和、图
形的排列等。
回顾本节课所掌握技能
观察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数列或图形中的规律,提高了解题的速度 和准确性。
分析能力
学生能够分析规律的特点和性质,从而准确地找出数列或图形中 的下一个元素。
教师引导
教师巡视各组,提供必要 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 发现规律。
学生展示
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 示他们的发现,并描述所 找到的规律。
归纳:总结复杂规律特点
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总结复杂 规律的特点,如隐蔽性、多样性
、需要深入思考等。
学生反思
学生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考在 寻找复杂规律时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 ,概括出规律的一般特点。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寻 找和描述规律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数学语言表 达能力。同时,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 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03
实践与运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导入:提出实际问题
问题一
我们有一串数字,前两个是1和2,后面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请问 第10个数字是什么?
教学重点
数列的规律、图形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逻辑规律的应用、复杂数列和图形的规律识别。
02
观察与发现: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导入:从生活实例出发
01
引入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如日出 日落、四季更替、钟表指针的旋 转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 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3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找规律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找规律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2)揭示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第3 课时找规律(3)1.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4.激发学生发现数字美、喜爱数字的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

投影、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进一步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1.填一填。

2.观察每列图形,图形和数字变化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共同点?生1:图1是一黑两白,是黑白重复和数字1、2、1、2……重复。

生2:图1只重复两类图形,数字就在1、2之间变换。

生3:图2是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不断重复。

生4:图3是一个十字花形、三个五角星的重复,数字相对应的是1、3、1、3……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

(1)投影出示例3(1)中的第一组图。

让学生观察第(1)小题图形的变化,并与练习习题作比较,想想有什么新的发现。

也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卡摆一摆,要求学生边摆边说。

(通过摆图形,我发现□的个数不断增加,下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的□多3个。

) 这行图形的排列还是在重复出现吗?与前面图形的排列相同吗?再来看这些图形下面所对应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从这列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图形下面对应的数字,表示的是这个图形中□的个数。

这行数字是按3、6、9、12……的顺序排列的。

)这行数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算一算。

6-3=3,9-6=3,12-9=3……(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相邻两个数相差3。

)板书: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就是这行数的规律。

试着往下填一填,后面的数应怎样排列?3、6、9、12____________第二组图,让学生自主完成。

(2)投影出示例3(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

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导语本单元共包括两个大的知识点:找规律、解决问题,本单元的知识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教学内容安排了找简单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由易到难,从发现直观、明显的规律到发现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1.找规律该部分知识包括例1、例2、例3、例4,教材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通过观察、实验、猜猜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例1给出联欢会的情景图,明确指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引导学生从颜色找出旗子的排列规律,在此过程中理解规律的含义,并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找出人物排列的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学习数字的变化规律,图形和数字不同,但它们表示相同的规律,以形为依托,建立起“形”与“数”之间的联系;例3、例4进一步深化对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实物设置了抽象的几何图形,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需要通过计算才能找出,教师要做好直观演示和数列分析的对应关系,完成由直观到抽象的过度过程。

2.解决问题例5是在掌握了找规律的基础上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的教学应按照: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规律——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灵活地进行验证与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利用好教材上的相关素材外,还应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观察、猜想、验证,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如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此外,还应允许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空间。

在教学中,对于“规律”的呈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除了教材上涉及的颜色、大小、形状外,还可以涉及图形的方向、声音、节奏等其他属性。

《找规律》说课稿最新3篇

《找规律》说课稿最新3篇

《找规律》说课稿最新3篇篇一:《找规律》说课稿篇一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

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现规律,接着老师表扬(XX你真棒XX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找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找规律

第7单元找规律单元学习目标总览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材在编排上,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切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以及发现、欣赏数字美的意识。

课时分配找规律 ············································ 3课时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宜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教学,但交流的重点可以是怎样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2.这部分内容除了适合用实物进行操作外,还比较适合用电脑进行教学。

在电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创造出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找规律(1)。

(教材第85~8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规律的意义,能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

2.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3.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难点: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规律。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解读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策略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永济市二小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案新人教版

永济市二小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材第87页的内容。

1.引导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识图形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体验相应的图形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重点: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图形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难点: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摆图形吗?大家看看老师摆的这个图形(教材例3第(1)小题的图),你们能接着老师的后面摆出来吗?好!大家试试。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动手活动摆图形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教学例3第(1)小题。

1.观察第一幅图。

(1)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一摆。

(2)师: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出示数字)师:那后面应怎么摆呢?根据学生的发言依次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

请大家对着图形找一找数字变化有什么规律,接着排什么数?(出示图形与数字)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设计意图:经由学生的实践操作,从而探索出图形的数量变化规律,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以前找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来的,而是依次增加3个图形。

师:相应的,图形的数量变化有规律,那数字的变化也有规律,谁能找出这个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计算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

2.观察第二幅图。

(1)出示第二幅图。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跟第一幅图相比,这组图形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一样?(第一幅图是图形的数量慢慢变多,而这幅图是图形的数量慢慢变少)(3)师引导学生计算:那相应的,数字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一样?(第一幅图数字是慢慢变大,而这幅图数字是慢慢变小)(4)小结:看来数字的变化规律可以是每一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找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在一系列数字中寻找规律,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规律,能够发现数字中的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包括数字规律的相关图片和实例;2.学生准备白纸和笔,用于记录解题过程;3.教室里的黑板和白板干净,准备好书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找规律”。

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看看能否发现规律。

2. 学习规律(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规律的示例,让学生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并通过讨论深入理解。

学生可以用白纸和笔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找规律的小练习,加深他们对规律的理解。

教师可以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给予帮助。

4. 小组合作(1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找规律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找到更多的数字规律。

五、课堂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评估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合作的成果以及课后的作业来评估学生对于“找规律”这一概念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寻找数字规律,并可以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数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八、总结本节课通过“找规律”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希望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找规律第三课时

3找规律第三课时
五(1)班有45名同学,老师带领同学 们去看电影,小红、小兰和小英要拿3 张连号的票(其他人拿票顺序不变), 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45-3+1=43(种)
课作 会议室一排一共有20个座位。
(1)如果小方坐在小玲的右边,一共有 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2)如果小方挨着小玲坐,一共有多少 种坐法? (3)如果小方坐在小玲的右边,而且中 间坐着小月,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1 4 11 18 25 5 12 19 26 6 13 20 27 7 14 21 28 8 15 22 29 2 9 16 23 30 3 10 17 24 31
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珠子排 列穿成链子,任意相邻的四颗珠子颜 色不同,如果要让第19颗珠子一定 是红色,可以怎样穿?
实际应用
4、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鸡窝,要使鸡窝 的面积最大,这个鸡窝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找规律
练习课
每次圈出相邻的两个字母,一共可以得 到多少种不同的圈法?每次圈3个或4个 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每次圈两个:12-2+1=11 (种) 每次圈3个:12-3+1=10(种) 每次圈4个:12-4+1=9(种)
广场上有一排座位,共20个,刘老师、 黄老师、赵老师打算坐上去休息一下。 刘老师在黄老师左边,赵老师在黄老 师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下面是一张月历卡。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0 31
(1)用形如 的正方形框,每次框出4个 数,框出的4个数的和最小是( ),最大 是( ),一共可以框出( )个不同的 和。 (2)用形如 的框,每次框出4个数, 框出的4个数的和最小是( ),最大是 ( ),一共可以框出( )个不同 的和。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让幼儿发展合理推理能力,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使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PPT课件、雪花片若干、幼儿操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设情引课1、新年快到了,小猫和小青蛙正在忙着装饰自己的家。

(出示PPT挂图)2、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幼儿汇报结果)3、引入生活中的规律,并出示课题。

《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小组讨论。

(幼儿汇报结果)3、随着幼儿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幼儿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幼儿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三、动手体验规律1、幼儿尝试动手拼雪花片,并说出自己的规律展示自己作品。

2、幼儿根据PPT图片用声音或者肢体动作做出规律。

3、幼儿给衣服设计规律图案。

四、全课结束。

活动反思: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

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

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2.8.1找规律(图形),人教课标版。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

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每组一张例1情境放大图。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大家正在忙着布置教室,可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彩排节目先走了,整个布置工作停了下来,我们能不能帮助布置完哪?自主探究、发展智能师:请前后座4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接下去怎么布置?并在题纸上完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教学笔记
第3课时找规律(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例5,完成P86“做一做”,P87“练习十九”第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发现规律的方法,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发现
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习题。

(1)找一找每一组的规律,和同桌说一说。

(2)指名学生汇报。

【学情预设】这里的规律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容易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找规律,然后根据发现的规律找到隐藏的符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
后面探究用规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运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找规律(3)]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86例5。

1.阅读理解。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掉了( )朵,( )朵。

小学数学1—6年级课时划分

小学数学1—6年级课时划分

人教精品教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1课时)课题一: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3课时)课题一:比多少课题二:比长短课题三:比高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课题一:1-5的认识课题二:比大小课题三:几和几(以上共3课时)课题四:1-5的加法课题五:减法的初步认识(共5课时)课题六: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共2课时)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课题一:认识物体课题二:平面图形的认识第五单元分类(2课时)课题一:分类(一)课题二;分类(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课题一:6和7的认识(一)课题二:6和7的认识(二)课题三:6、7的加减法(一)课题四:6、7的加减法(二) (以上共5课时)课题五:8和9的认识课题六:8、9的组成课题七:8、9的加减法(以上共5课时)课题八:10的认识课题九:10的加减法课题十:填未知加数(以上共4课时)课题十一:连加课题十二:连减课题十三:加减混合(以上共4课时)课题十四: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共1课时)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课题一:11-20各数的认识(共2课时)课题二: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共2课时)第八单元认识钟表(2课时)课题一:认识钟表——整时课题二:认识钟表——半时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课题一:9加几(共3课时)课题二:8、7、6加几(共4课时)课题三:5、4、3、2加几(共3课时)课题四: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共1课时)第十单元总复习(4课时)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4课时)课题一:上、下前、后课题二:左、右课题三:位置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课题一:十几减9 (共3课时)课题二:十几减几(共4课时)课题三:解决问题(共2课时)课题四:整理与复习(共3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2课时)课题一:图形的拼组(一)课题二:图形的拼组(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共2课时)课题二:读数写数(共2课时)课题三: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共2课时)课题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共1课时)课题五: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共1课时)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共1课时)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4课时)课题一:认识人民币(一)课题二:认识人民币(二)(以上共2课时)课题三: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课题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二)(以上共2课时)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课题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共3课时)课题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题三: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二)(以上共4课时)课题四: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题五: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二)课题六:解决问题(以上共6课时)课题七: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第七单元认识时间(3课时)课题一:认识时间(一)课题二:认识时间(二)(以上共3课时)实践活动:小小商店(共1课时)第八单元找规律(4课时)课题一:找规律(一)课题二:找规律(二)课题三:找规律(三)第九单元统计(3课时)课题一:统计(一)课题二:统计(二)第十单元总复习(5课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课时)课题一:统一长度单位课题二:认识厘米课题三:认识米课题四:认识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课题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以上共3课时)课题三: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课题四: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课题五:解决问题(以上共5课时)课题六:连加、连减课题七:加减混合课题八:加、减法估算(以上共4课时)课题九: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共1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课题一:角的初步认识课题二:直角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3课时)课题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课题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共3课时)课题三:5的乘法口诀(共2课时)课题四:2、3、4的乘法口诀课题五:乘加、乘减课题六:用数学(共4课时)课题七:6的乘法口诀(共3课时)课题八: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4课时)课题一:观察物体课题二:对称课题三:镜面对称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3课时)课题一:7的乘法口诀课题二:“倍”的认识(共5课时)课题三:8和乘法口诀(共3课时)课题四:9的乘法口诀(共4课时)课题五: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共1课时)第七单元统计(3课时)课题一: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课题一:数学广角(一)课题二:数学广角(二)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4课时)课题一:解决问题(一)课题二:解决问题(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3课时)课题一:平均分(一)课题二:平均分(二)(以上共2课时)课题三: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题四:除法的初步认识(二)(以上共3课时)课题五:除法计算(一)课题六:除法计算(二)课题七: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题八: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以上共7课时)课题九: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共3课时)课题一:锐角和钝角课题二:平移课题三:旋转(以上共3课时)实践活动:剪一剪(共1课时)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9课时)课题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共3课时)课题二:解决问题(一)课题三:解决问题(二)(以上共4课时)课题四: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课题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题二:比较数的大小课题三:10000以内数的认识课题四: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课题五:比较大小、近似数课题六: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2课时)课题一: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课题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题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题三:估算(以上共6课时)实践活动:有多重(共1课时)第八单元统计(3课时)课题一:统计(一)课题二:统计(二)第九单元找规律(4课时)课题一:找规律(一)课题二:找规律(二)第十单元总复习(4课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7课时)课题一:毫米的认识课题二:分米的认识课题三:千米的认识(以上共4课时)课题四:吨的认识(共3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共3课时)课题二:连续退位减法(一)课题三:连续退位减法(二) (共3课时)课题四:加减法的验算(共2课时)课题五: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三单元四边形(6课时)课题一:四边形的认识课题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题三:周长的认识课题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题五: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5课时)课题一:有余数除法(一)课题二:有余数除法(二)课题三:有余数除法(三)第五单元时、分、秒(2课时)课题一:秒的认识课题二:时间的简单计算(以上共2课时)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共1课时)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课题一: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共3课时)课题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课题三: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课题四: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课题五: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以上共5课时)课题六: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题七: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以上共4课时)课题八: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课题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题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题三: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可能性(4课时)课题一:可能性课题二:可能性大小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课题一:数学广角(共2课时)实践活动:掷一掷(共1课时)第十单元总复习(4课时)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5课时)课题一:认识方向(一)课题二:方向与路线(一)课题三:认识方向(二)课题四:方向与路线(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课题一:口算除法课题二:除法估算(以上共3课时)课题三:笔算除法(一)课题四:笔算除法(二)课题五:除法的验算课题六: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除法(一)课题七: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除法(二)(以上共9课时)课题八: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三单元统计(4课时)课题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共2课时)课题二:平均数(共2课时)第四单元年、月、日(4课时)课题一:年、月、日课题二:24时计时法(以上共4课时)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共1课时)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课题一:口算乘法课题二:乘法的估算(以上共3课时)课题三:笔算乘法(一)课题四:笔算乘法(二)(以上共4课时)课题五: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六单元面积(7课时)课题一:面积和面积单位)课题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题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题四: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课题一:认识小数课题二:小数大小的比较课题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3课时)课题一:解决问题(一)课题二:解决问题(二)(以上共3课时)实践活动:设计校园(共1课时)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课题一:数学广角(一)课题二:数学广角(二)第十单元总复习(4课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0课时)课题一:亿以内数的认识课题二:亿以内数的写法课题三: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题四:求近似数课题五: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课题六:亿以上数的认识课题七:计算工具的认识课题八:用计算器计算(以上共10课时)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共1课时)第二单元角的度量(4课时)课题一:直线、射线和角课题二:角的度量课题三:角的分类和画角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课题一:口算乘法(共2课时)课题二:笔算乘法(一)课题三:笔算乘法(二)课题四:速度、时间和路程课题五:积的变化规律课题六:估算(共7课时)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课题一:垂直与平行(一)课题二:垂直与平行(二)课题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课题一:口算除法(共2课时)课题二:笔算除法(一)课题三:笔算除法(二)课题四:笔算除法(三)课题五:笔算除法(四)课题六:商的变化规律(以上共12课时)课题七: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六单元统计(2课时)课题一:统计(一)课题二:统计(二) (以上共2课时)实践活动:你寄过卡片吗?(共1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4课时)课题一:数学广角(一)课题二:数学广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5课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6课时)课题一:混合运算(一)课题二:混合运算(二)课题三:四则运算课题四:有关0的四则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4课时)课题一:位置与方向(一)课题二: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0课时)课题一:加法运算定律课题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以上共3课时)课题三:乘法运算定律(一)课题四:乘法运算定律(二)(以上共3课时)课题五:简便计算(一)课题六:简便计算(二)课题七:简便计算(三)(以上共4课时)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共1课时)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课题一: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题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共3课时)课题三:小数的性质课题四:小数的大小比较课题五: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共3课时)课题六:生活中的小数(共3课时)课题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共4课时)课题八: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五单元三角形(6课时)课题一:三角形的特性课题二:三角形的分类课题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共4课时)课题四:图形的拼组(共2课时)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课题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题二: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课题三: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第七单元统计(4课时)课题一:折线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4课时)课题一:植树问题(一)课题二:植树问题(二)(以上共4课时)实践活动:小管家(共1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8课时)课题一:小数乘整数课题二:小数乘小数课题三:倍数是小数的乘法课题四:积的近似数课题五:连乘、.乘加、乘减课题六: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1课时)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课题二:一个数除以小数课题三:循环小数课题四: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课题一:观察物体(一)课题二:观察物体(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课时)课题一:用字母表示数课题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以上共3课时)课题三:方程的意义课题四:解方程(一)课题五:解方程(二)课题六:列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课题七:稍复杂的方程(一)课题八:稍复杂的方程(二)课题九:稍复杂的方程(三) (以上共12课时)课题十: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量一量找规律(共1课时)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课题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题二:三角形的面积课题三:梯形的面积课题四: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课题一:可能性(一)课题二:可能性(二)课题三:中位数(以上共4课时)实践活动:铺一铺(共1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课时)课题一:数字编码(一)课题二:数字编码(二)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课题一:轴对称图形课题二:旋转(一)课题三:旋转(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6课时)课题一:因数和倍数(共2课时)课题二:2、5的倍数的特征课题三:3的倍数的特征(共3课时)课题四:质数和合数(共1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课题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共2课时)课题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共2课时)课题三:体积和体积单位课题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课题五: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题六:容积和容积单位课题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以上共7课时)课题八: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粉刷围墙(共1课时)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课题一:分数的意义课题二:分数与除法(共4课时)课题三:真分数与假分数(共3课时)课题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共2课时)课题五:最大公因数课题六:约分(共4课时)课题七:最小公倍数课题八:通分(共4课时)课题九:分数大小比较练习课题十:分数化小数(共2课时)课题十一: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课题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共2课时)课题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共3课时)课题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共2课时)第六单元统计(3课时)课题一:众数课题二:复式折线统计图(以上共3课时)实践活动:打电话(共1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2课时)课题一:位置(一)课题二:位置(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课题一:分数乘整数课题二:分数乘分数课题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以上共5课时)课题四: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课题五: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 (以上共4课时)课题六:倒数的认识(共1课时)课题七: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3课时)课题一:分数除以整数课题二:一个数除以分数课题三: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以上共5课时)课题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题五: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 (以上共3课时)课题六:比的意义课题七:比的基本性质课题八:比的应用(以上共3课时)课题九: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第四单元圆(8课时)课题一:圆的认识(共3课时)课题二:圆的周长(共2课时)课题三:圆的面积(共2课时)课题四: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共1课时)第五单元百分数(15课时)课题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共2课时)课题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课题三: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以上共2课时)课题四:.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课题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课题六: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三)课题七:折扣课题八:纳税课题九:利率(以上共9课时)课题十: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第六单元统计(2课时)课题一:扇形统计图(共2课时)实践活动:合理存款(共1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课题一: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3课时)课题一:认识负数(一)课题二:认识负数(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9课时)课题一:圆柱的认识课题二:圆柱的表面积课题三:圆柱的体积(以上共6课时)课题四:圆锥的认识课题五:圆锥的体积(以上共2课时)课题六: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第三单元比例(14课时)课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共4课时)课题二:解比例课题三:成正比例的量课题四:正比例关系图像课题五:成反比例的量(以上共4课时)课题六:比例尺课题七:比例尺的应用课题八: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题九:用比例解决问题(以上共5课时)课题十:整理和复习(共1课时)实践活动:自行车里的数学(共1课时)第四单元统计(2课时)课题一:统计(共2课时)实践活动:节约用水(共1课时)第五单元数学广角(3课时)课题一:数学广角(一)课题二:数学广角(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7课时)课题一:数的认识课题二:数的运算课题三:式与方程课题四:常见的量课题五:比和比例课题六:数学思考(一)课题七:数学思考(二)(以上共10课时)课题八:图形与变换课题九:图形与位置(以上共9课时)课题十:统计(共4课时)课题十一:有趣的平衡(共4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找规律(三)
总课时数: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2、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花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Δ□ΟΔ□Ο
■■□■■
二、新授
教师在黑板上带学生摆例题3第一道题。

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你能接着往下摆一组吗?
教师:这道题的规律我们在前几堂课都有介绍过,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

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书上继续往下摆一组,然后把数字填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第2个是5,第3个是9?后面应该怎么填?将几个同学的书拿上来展示,全班订正。

3、教学例4。

出示例4
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吗?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接下去该如何填呢?(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2、第89页第3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找规律(四)
总课时数: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完成规律,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了哪2颗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