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一、课前导学
在学习《6猴王出世》之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这
个导学案旨在帮助同学们提前预习,掌握学习重点,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6猴王出世》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
2.能够领会故事中所传达的道德和情感。
3.能够学习并掌握本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三、课文学习
1. 故事梗概
《6猴王出世》讲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成为了猴群的王者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 重点词语
•珠宝:众多宝物中的一种,多用于装饰和珍藏。
•界限:划分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或范围。
•果然:果真,表示情况正如所料或所断定的那样。
3. 关键句子
•“原来它要求猴群每月献上食物,雌猴作供。
”
四、课后作业
1.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猴王的看法。
2.尝试写一个与《6猴王出世》类似的故事,展现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复习提升
查阅课外资料,了解关于猴类动物生活习性的知识,并进行短文写作。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希望大家在学习
过程中充满乐趣。
以上是《6猴王出世》导学案(1)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根据导学案的
要求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情感目标: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这些段落。
六、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2】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自主通读全文,探寻古典白话小说的阅读方法。
2.自寻石猴成王过程,感受《西游记》神奇的故事情节。
3.自探石猴形象,感受《西游记》丰富、贴切的言语表达。
【教学设计】一、题说悟空,以趣入文1.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所知道的《西游记》的故事。
2.大家说的都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故事。
老师这里有选自《西游记》原著的故事目录,请你读一读,能说说大概讲的是什么事情吗?3.中国古代的章回小说一般都用精练、简洁的韵文作标题,读读标题你就能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4篇)
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4篇)猴王出世导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和丰富想像力。
二、导学过程1、自主学习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熟读。
遂()有獐()鹿猕()猿顽()耍挈()女去耶()瞑()目石窍()石碣()镌()着挠()腮②通过查等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围圆:序齿:遂有:灵通:石窍:石碣:镌着:喜不自胜:瞑目:造化:耍子:所在:天造地设:家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拱伏无违:抓耳挠腮:力倦神疲:③同桌检查自学效果,纠正错误读音。
并记录存在的问题。
④默读课文,思考“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并写下来。
2、精读分析:默读课文并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
(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①“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b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语言和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c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
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②“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a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b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③“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a找出此句中的动词:b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④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a出声音读此句,用一个词来概括,真可以说是()。
b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体会出了石猴怎样的特点?()⑤“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a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想象说一说。
()b再次读此句,品味语言,读出韵味,体会古代白话文语言的概括性。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与小组合作交流,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结合有关语句自读自悟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
理清课文的前因后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2、你们都异口同声说是孙悟空,那么谈谈你们对孙悟空都有什么了解。
3、谈到孙悟空你们真是滔滔不绝,那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出世,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
2、小组合作讨论:石猴是怎样出世的?石猴又是怎样变成美猴王的?3、全班交流,了解主要内容,弄清事情前因后果。
4、板书:石猴出世---探洞---美猴王三、精读课文,解读人物。
1、看来大家已经了解了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那么石猴变成美猴王凭借的是什么呢?请大家细读课文,勾画相关的词句说明理由。
2、抓住文中相关词句交流感悟石猴性格特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石猴---美猴王是因为石猴---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只是阅读了它的第一回,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精彩之处,你们还知道《西游记》的其他的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典小说语言的魅力,也深入认识了一个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孙悟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化身,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猴王出世导学案
猴王出世导学案
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用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究。
本文档将根据标题《猴王出世导学案》,为您提供一份针对与《猴王出世》相关的导学案,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话题。
导学目标:
1. 了解《猴王出世》的背景、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探究《猴王出世》所传递的人性哲理和道德思考。
3. 分析《猴王出世》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价值观。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知
1. 引入《猴王出世》题目,询问学生对该话题的基本了解。
2. 提问:你认为猴王出世指的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测,引导学生思考该话题的重
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了解《猴王出世》
1. 分组讨论:请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查找和整理《猴王出世》
的背景、故事情节、以及主要角色的信息。
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所整理的资料,其他小组进行
补充和讨论。
3. 整理归纳:由班级共同整理出《猴王出世》的基本信息概括,并在课堂公布。
第三步:探究人性哲理与道德思考
1. 提问:在《猴王出世》中,你认为有哪些涉及人性哲理和道
德思考的情节或角色?请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2.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自主阅读和
研究与该问题相关的章节,找出相关的情节和角色,并进行深入分
析和讨论。
7《猴王出世》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准确认读“芝、遂”等17 个生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词汇。
2.运用多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查阅词典、结合注释等,理解文中诸如“名曰、围圆、灵通”等文言词语和古代白话文词汇的意思,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3.深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清晰地讲述猴王出世的完整过程,包括石猴的诞生环境、特殊经历以及成为猴王的关键情节,培养概括表达能力。
4.仔细研读文中对石猴语言、动作和神态的精彩描写,深刻感受石猴活泼灵动、勇敢无畏、机智聪慧的鲜明形象特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精妙手法,进而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5.沉浸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独特的语言魅力之中,初步领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对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扎实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流畅朗读并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清晰梳理猴王出世的复杂情节,精准概括其主要经过和关键节点。
理解石猴的性格特质,熟练掌握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的写作技巧。
2.难点了解古代白话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体会文中词句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诵读感悟、圈点批注、角色扮演、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通读课文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遇到生字或读不准的字音,及时查阅字典标注正确读音。
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起伏,思考这篇课文与以往所学的现代文有哪些不同之处。
2.字词预习准确把握“芝、遂”等生字的读音,可通过反复朗读强化记忆。
运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名曰、围圆、灵通”等词语的含义,并尝试用这些词语进行口头造句,增强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自主学习1.字词学习与同桌相互朗读生字词,仔细倾听对方的读音,如有错误及时予以纠正。
完成课后生字词的书写练习,老师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投影展示,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看图猜故事激趣导入(一)看图猜故事教师引导:《西游记》中有很多故事,你能看猜一猜这是哪个故事吗?(二)看课题质疑教师引导:同学们,看到《猴王出世》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学生从《西游记》这本书中熟悉的故事入手,走近主人公孙悟空,进而对课题质疑,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多种方法识字理解大意(一)读懂自学提示1.出示阅读提示。
2.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的两个要求。
(二)多种方法识字理解大意第一组生字:“獐、猕、猿”1.教师引导观察:“獐、猕、猿”三个字相同的地方,理解大意。
2.读句子,猜出大意。
第二组生字:碣、镌1.出示句子,猜字意。
2.理解句意,读句子。
第三组生字:涧1.字理识记“涧”。
2.读句子,理解句意。
(三)整体读文明大意(四)自主理解较难理解的语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进而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理解较难的语句。
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三、借助线索图讲述石猴出世(一)读文思考聚焦石猴出世1.读文思考:石猴是怎么出世的?2.从课文找到石猴出世的语句,理解大意。
(二)借助线索图讲述石猴出世1.借助线索图,理清石猴出世经过。
2.对比感受,把故事讲好。
3.自己讲一讲石猴出世。
引导学生先从课文入手,借助文本大致了解石猴出世的过程,再借助线索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讲好故事。
四、多样方式助力讲好石猴成王(一)读课文,聚焦石猴成王读文思考: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呈现石猴成王的经过呢?(二)观作品,感受石猴成王1.出示学生作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能猜测不理解的语句的大致意思。
02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本文主要讲的是猴王出世,所以一开始播放《西游记》开头的主题曲,让学生很快就想到石猴从石头蹦出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播放《西游记》开头的主题曲)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个人物?你能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2.同学们,我们心目中这位神通广大、疾恶如仇、英勇无畏的孙悟空究竟从哪儿来?是怎样成为叱咤风云的美猴王的呢?相信这个问题同学们都很关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猴王出世》这篇文章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由默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先大致猜懂后就继续往下读。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猴王出世”,说说课文有哪些人物,写了什么事,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
有一天它与群猴发现一处瀑布,它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于是被群猴拜为猴王。
3.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方法猜读。
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明白“抓耳挠腮”写的是猴子们的动作。
(2)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可以帮助理解词语。
从“喜不自胜”的“喜”可以理解这个词语指的是非常高兴;“瞑目”是闭眼的意思,“瞑目蹲身”就是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3)联系上下文能理解“大造化”指的是大福气、大喜事。
(4)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可以知道“石碣”是指石碑。
4.出示文中较长的、难理解的句子,指导学生大致猜读句子的意思。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经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要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达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作为略读课文的近代白话文小说《猴王出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结合注释,或略作讲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
在课文内容学习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
在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出了浏览能力的习得。
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出经典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
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西游记》原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一个陌生的老师给你们上课,后面还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我发现同学们表现得有点紧张,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边听边跟着唱,放松一下心情,我们再上课好吗?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首歌《猴哥》,学生跟唱。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一、激趣导入1、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这部神话小说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神话英雄,他就是——孙悟空。
2、说说孙悟空还有哪些名号?知道孙悟空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当年石猴拜菩堤老祖为师时,说自己无父无母,没名没姓,菩堤老祖便给他取了悟空这个法号)。
3、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猴王出世之谜。
揭示课题。
二、初读,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速读课文,用课文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3、说说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领悟表达方法,进一步感受猴王形象。
1、课文哪些地方写石猴特别生动?(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并引导仿写。
如:“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仿说三字语:“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拉,扯,攀,钻。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是一组对仗工整的句子,课文中还有许多,请找出来读一读。
仿写对句(师出上句,生对出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树果;虎豹对——狼虫;花果山对——水帘洞;朝游花果山——夜宿水帘洞;花果山仙石显灵——水帘洞石猴称王;花果山仙石育仙胞——水帘洞神猴显神通。
2、辨析下列含有“身”字的词语,体会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和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性。
蹲身、纵身、住身、欠身、抽身、安身。
3、品读石猴的语言特点。
(1)找出石猴的语言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发现。
(短促、重复)(2)比较句子,体会有什么不同。
“我进去!我进去!”“我进去吧!我进去吧!”4、从这些语言和动作描写中,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四、总结提升。
读了课文,我们不仅感受了活灵活现的猴王形象,而且品悟了作者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样的语言珍珠在《西游记》这本经典中随处可见,希望大家多读经典。
五、教学反思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言语性。
所谓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性”(潘新和先生语)。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优秀4篇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优秀4篇公开课《猴王出世》教案篇一一、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21课《猴王出世》猴王是谁呀?生:孙悟空师:猴王还有别的名字吗?生:美猴王、齐天大圣、弼马温……师:弼马温是他最不喜欢的名字,你们说的这些都是他当了猴王以后的名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刚出世的猴王。
二、初读课文,指导学法: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生:……师:对于课文内容我们已经太熟悉了,但课文却是以古代白话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我们以前接触过古代白话文吗?生:没有。
师:想想我们学过哪篇课文是古代白话文?生:《景阳冈》师:对呀,那想想我们学《景阳冈》的时候用到过什么学习方法?生:查字典,问老师。
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理解内容。
生:查资料理解内容。
生:和同学交流自己不懂的地方。
(出示学习方法)师:除了同学们谈到的这些学习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视剧、动画片和漫画书中的情节理解内容;通过反复阅读,理清脉络,把握内容;还可以通过勾画关键语句,做批注来感悟人物形象。
师:运用这些方法,我们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呀?学习阅读课文最重要的就是读懂阅读提示,读读吧,看谁先找到。
(出示阅读提示)师:说说吧,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看看石猴是从哪来的,它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师:谁能现在就谈谈石猴是从哪来的?生: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师:有意思,那我上凤凰山上找块大石头来,看能蹦出猴子来吗?生:不能。
师:看来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那是怎样的一块石头孕育出了这只石猴呢?看来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石猴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然后再去了解它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出示两个问题)三、品析课文师: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内容写的是石猴的生长环境和最初的形象是怎样的,哪些内容写的是他怎样成为猴王的。
生:……师:谁来说说?生:第一自然段讲的是石猴从哪来的,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他怎样成为猴王的。
师:那第四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呀?生:讲的是他当上猴王以后。
《猴王出世》导学案
《猴王出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
(2)感受石猴的形象,体会其性格特点。
2、难点品味古典文学的语言特色,理解文中的文言词句。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3、查阅资料,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
(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或相关影视片段,引出课题“猴王出世”。
2、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
(2)抽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讨论,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4、精读课文,感受石猴形象(1)石猴是怎样出世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语言的精妙。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充满了神奇色彩,展现了石猴出世的非凡。
(2)石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勇敢:“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机灵:“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导学案主题:《猴王出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 能够理解并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 《猴王出世》课文。
2. 黑板、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复习:请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回答相关问题。
比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故事?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是《猴王出世》,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勾勒出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
步骤二:学习课文1. 教师朗读课文:教师先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跟读。
2. 学生跟读课文:学生分两人一组,互相跟读课文。
然后全班带着巴望的眼神期待朗读。
3. 解释词汇和句子: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和讲解。
4. 练习阅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阅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步骤三:语文技能训练1. 朗读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出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课文解析: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回答问题。
问题:a. 为什么说猕猴是最聪明的?b. 猕猴是怎样展示自己的能力的?c. 为什么猴王出生后其他猴子都躲起来?3. 语音语调训练:教师让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四: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提问检测: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默写课文:要求学生默写课文,并且重点记住生词。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相关猴子的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以上就是《猴王出世》导学案的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猴子在其他文化中的形象和故事,搜集相关资料后进行展示。
猴王出世导学案
猴王出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8)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本文,我们要了解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掌握其主要内容,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猴王形象的生动刻画,展现其机智、勇敢和顽皮的性格特点,从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还要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赏析,提升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猴王出世》,我们要激发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并把握猴王出世的整个过程及其象征意义,是学习的重点。
猴王不仅代表了机智勇敢的形象,还蕴含了传统文化中对于领导者的期待与塑造。
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石猴出世的神奇和猴王探洞过程的有趣,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这需要我们细心体会作者的用词和句式,感悟古典名著的语言魅力。
理解猴王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通过克服这些重难点,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猴王出世》的艺术魅力,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 课文主要讲述了_______出世后,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寻源,被群猴拜为_______的故事。
3. 石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石猴生活的山是()A. 花果山B. 梁山C. 景阳冈D. 五行山2. 石猴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A. 凭借自己的勇猛打败其他猴子B. 因为他是第一个跳进水帘洞的猴子C. 他找到了水帘洞外的宝藏D. 得到了神仙的点化3. 下列哪一项不是石猴的特点?()A. 活泼可爱B. 敢作敢为C. 胆小怕事D. 聪明机智三、简答题1. 简述石猴是如何成为美猴王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7《猴王出世》导学案设计
洞;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写 石猴称王。 1.读课前导语,归 纳阅读要求:石猴 是从哪儿来的?他 又是怎么成为猴王 的? 2.(1)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边画出 相关语句,写一写 自己的理解。 (2)自学后在小组 内讨论,最后小组 派代表汇报交流学 习成果,提出组内 未解决的问题,其 他组同学帮助解 决。 3.(1)①抓住“四 面更无树木遮 阴……化作一个石 猴”感悟石猴的出 生环境及出生经过 的神奇。 ②抓住“那猴在山 中……朝游峰洞之 中”了解石猴日常 生活的多个方面。 (2)①抓住“我进 去!我进去”体会 石猴勇敢无畏的性 格特点。 ②抓住“他瞑目蹲 身……径跳入瀑布 泉中”体会石猴的 动作敏捷,本领过 人。 (3)朗读第 3、4 自 然段,讨论交流石 猴成为猴王的经 过。 ①尝试用一个词语 来概括水帘洞中的 景象。(天造地设) ②讨论交流石猴的 特点。(不自私、乐
解不懂的词句。 句,学生能知其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练习朗读,达到 意即可。有些影响
读通顺的程度,集 阅读的古今差异较
体纠正容易读错或 大的词语,学生可
读不好的句子。 通过查字(词)典的
5.交流明确:课文 方式解决,有的可
共分为三部分。第 由老师直接告诉学
一部分(第 1 自然 生。
段),写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第 2 自
1.默读课文,边读
边画出自己读不懂
的词语、句子。
2.(1)同桌检测生 1.在检测生字的掌
字词的掌握情况。 握情况时,引导学
(2)完成相关的字 生读准以下生字的
词练习,巩固对生 读音:遂(suì)、猕
7《猴王出世》(导学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7《猴王出世》(导学案)一、故事梗概《猴王出世》是《西游记》的开篇篇章,故事讲述了东胜神洲上的炎帝、黄帝战争导致的混沌初开,从而生出了一块清水砂,砂石中孕育出石猴。
石猴想要做人,于是前往五庄观学道,偷喝长生不老酒。
石猴得道成仙后,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等绝技。
他因自信心太强而与天宫争斗,最终被如来佛祖收服,成为猴王。
二、教学目标1.了解《猴王出世》的主要情节;2.理解石猴想做人的心理动机;3.体会石猴成仙后所经历的挫折与成长;4.了解传统神话中仙、神之间的关系与力量;5.探究人类始祖与世界的起源及其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1.把握《猴王出世》的主要情节,理解石猴的成长过程;2.理解石猴“想做人”的心理动机,并能够进行思考与探究;3.体会石猴成仙后所经历的挫折与成长;4.探究人类始祖与世界的起源及其特征。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猴王出世》的情节讲解;2.石猴想要做人的原因与探究;3.石猴成仙后的挫折与成长;4.人类始祖与世界的起源及其特征。
2.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学生阅读课文标题,谈谈自己对“猴王”和“成仙”的印象。
2.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石猴想要做人的心理动机。
(2)核心环节1.学生听老师讲述《猴王出世》的情节,从中掌握石猴的成长历程,认识石猴的个性特点。
2.学生阅读文本,自主学习石猴想要做人的原因与探究,思考,“成人”对于石猴来说意味着什么。
3.学生了解石猴成仙后的挫折与成长,思考,石猴的成长与金孙、银孙等形象之间有何区别?4.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始祖与世界的起源及其特征,探究人类始祖与石猴的关系。
(3)巩固环节1.学生针对提供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
2.老师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理解与探究。
(4)评价环节1.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
2.学生互相评价。
五、教学策略1.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
2.启发式教学策略。
3.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六、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
2.提供相关文本资料。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并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脉络,了解石猴出世及其生活特点。
3、初步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学生背诵诗歌导入。
(3分钟)师:朗朗书声,琅琅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生:《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师:非常正确。
其中最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是哪一部?生:《西游记》师: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师: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生:孙悟空。
他呀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师: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出生的吗?生: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啊?生:从电视剧里看到的。
师:同学们知识真是丰富,还记得电视剧《西游记》开头石猴从大海中迸裂而出的情景吗?我告诉大家那可是在我们北戴河拍摄的啊。
师:你知道孙悟空有哪些名字吗?生说“美猴王”、“齐天大圣”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孙悟空的了解还真不少。
孙悟空的这些有趣的名字你们都是怎么知道的啊生:看电视剧。
师:先前我们对《西游记》乃至孙悟空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影视剧,其实读作品可以让读者深入到作品语言中去,把自己头脑中形象与文字的融合起来,可以达到对名著的更深理解。
为了更多、更好了解经典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猴王出世》。
二、学文。
师:看老师写课题,注意“猴”字的写法。
请大家齐读。
师:《猴王出世》根据《西游记》第一回改编,这个改编不是改写,而是缩写,是原著第一回的缩写版。
是用“古代白话文”写的,语言言简意赅,读起来却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王出世》导学案设计
《猴王出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伙儿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与丰富想像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明白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2、弄明白词语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明白课文内容。
三、学法指导:
• 1、读、思、议、品2。
批注、圈点 3、合作、探究
四、导学过程
1、自主学习
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熟读。
遂( )有獐( )鹿猕( )猿顽( )耍
挈( )女去耶( ) 瞑( )目石窍( )
石碣( ) 镌( )着挠( )腮
②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围圆: 序齿:
遂有: 灵通:
石窍: 石碣:
镌着: 喜不自胜:
瞑目: 造化:
耍子: 所在:
天造地设: 家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拱伏无违: 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③同桌检查自学效果,纠正错误读音。
并记录存在的问题。
④默读课文,考虑“石猴是如何出世的?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并写下来。
2、精读分析:默读课文并考虑:这是一只如何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讲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
(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
①“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
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A读一读此句,您仿佛看到了一只如何的猴子?( )
B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您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 ) 语言与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C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
注意读出
节奏与韵味。
②“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A读此句,您读明白了什么?( )
B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③“您看她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
A找出此句中的动词:
B从这些词中,您体会到了什么?( )
④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A出声音读此句,用一个词来概括,真能够讲是( )。
B从这一段的描写中,您体会出了石猴如何的特点?( )
⑤“跃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
A读此句,您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想象讲一讲。
( )
B再次读此句,品味语言,读出韵味,体会古代白话文语言的概括性、
⑥“石猴坐上面道……何不拜我为王?”
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看出什么( )
⑦“众猴听讲,即拱伏无违……遂称美猴王。
"理解“拱伏无违",从这个词您体会到什么?( )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习了课文,您觉得名著与影视剧的区不在哪?
2、《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有特别多,您简要地叙述其中一件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不?
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
4、假如您是当今社会的孙悟空您想为人们做
——----—-----—---------—-
5、这个世界需要拥有孙悟空的
七十二变习惯社会
火眼金睛明辨是非
金箍棒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