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同步练习7.23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949年周恩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外交问题有一个强化训练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解析:本题考查生分析能力。
结合1949年我国的外交方针分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
答案:2.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华采取的外交孤立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政治上不承认②经济上封锁禁运③军事上包围威胁④制造“两个中国”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根本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也就谈不上制造“两个中国”,所以④错误,排除含④的B、、D三项。
答案: A3.新中国首次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外交行动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派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派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D.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就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答案: D4.1954年6月,周恩总应邀访问印度,此次访问( )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国际关系的准则.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办法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本题考查生的识记能力。
1954年6月,周恩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强化训练本原则。
答案: B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强化训练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指导处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析:本题变相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必修1历史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及答案
必修1历史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及答案(一)知识掌握1.新贵族是指( )A.按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贵族B.经营牧场的贵族C.经营农场的贵族D.经营工商业的贵族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642年B.1640年C.1660年D.1688年3.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大宪章》B.《航海条例》C.《权利法案》D.《王位继承法》4.英国第一任首相是( )A.沃尔波尔B.克伦威尔C.威廉D.查理二世(二)能力提高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
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得到加强B.法律取得至高地位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D.内阁制度形成2.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通过3.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②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④工人取得普选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17世纪70年代末,英国议会中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出现,标志着(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B.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C.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完全确立D.英国议会政治的开始(三)延伸拓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C.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D.苏格兰人民起义2.传统上,英国议会拥有的权力是( )A.立法权B.赞成或拒绝国王征收新税B.对外战争权 D.行政权3.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4.下列权力中,不属于英国首相的是( )A.内阁议员提名权B.内阁议员任命权C.高级文官提名权D.大主教提名权(四)模拟练习1.17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欧洲大陆的两个重要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别讲述了法国与德国代议制的确立,两部分是并列关系。
具体的内容安排则是分别从两部宪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三大方面讲述的。
最后,教材通过英、美、法和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概况,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了总结。
●学情分析由于法兰西、德意志代议制确立过程是艰难曲折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政权更迭频繁。
所以学习中学生容易感到头绪烦多,应注意理清线索,搭建知识框架。
最后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结,应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能力有待培养。
●教学建议1.教法:启发引导法2.学法:(1)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2.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
【历史】必修一专题七: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每课名题2)
必修一专题七: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共0分)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这份文件是()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2.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3.有人形容英国议会说:“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反映了()①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③议会出现独裁专制统治④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权力的需求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
这句话说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5.有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7.洛克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检测题一、选择题1.1688年光荣革命采取不流血的方式( )A.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B.违背了历史潮流C.导致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反复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乔治三世继承王位后,培植亲信,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以打击辉格党势力,并在1770年起用诺斯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
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B.议会失去制约国王权力C.两党制左右了国家政治D.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3.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未来的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成员;未经议会专门请求,现在和未来的英国国王不得剥夺法官职务;当政府大臣受议会弹劾时,国王不得行使特赦权来免除其责任。
该法律( )A.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说明国王“统而不治”局面形成4.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B.议会C.内阁D.最高法院5.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会又颁布了以下几项法律文件。
A.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矛盾已解决B.议会权力得到不断扩展C.宗教信仰和政治派别完全对立D.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6.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
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这说明当时( )A.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7.日本宪政专家佐藤动在论述英国宪政时指出:“在英国,政府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
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测试题(含答案)A组必备基础巩固题组1 选官制度1.《宋书》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是对察举制的全面突破B.以“人才优劣”作为选官标准C.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D.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这说明选官的标准趋向于( )A.看重道德B.注重门第C.依据才学D.根据军功3.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论家庭出身和品级等第,只要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就能跻身官僚阶层。
这样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士庶相隔的九品中正制有天壤之别。
据此可知,科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B.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C.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D.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固化4.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对他的亲友讲:“吾不才,富贵过分。
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这说明唐代( )A.进士科为时人所钦羡B.婚姻择偶不再关注家世C.科举为入仕唯一途径D.三省长官不得编撰国史题组2 三省六部制5.三省六部制(如下图所示)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执行体系日臻完备,其决策体系包括( )A.皇帝、尚书省、六部B.皇帝、中书省、门下省C.六部、尚书省、门下省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6.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
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A.保障了吏治清明B.促进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C.规范了国家行政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7.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的变化反映了( )A.宰相位高权重B.皇权不断加强C.行政效能降低D.民主思想形成题组3 赋税制度8.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三历史必修⼀第七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不论是哪⼀门学科的学习,每个⼈都有不同的⽅法。
在⼩编看来,提升⾃⼰的学习成绩的⼀种重要⽅法就是多做试题!下⾯是店铺整理的⾼三历史必修⼀第七单元复习题以供⼤家学习参考。
⾼三历史必修⼀第七单元复习题 ⼀. 单项选择题(共计25⼩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1. ⼆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种经济⼿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对付苏联的⼀种主要武器”。
这⼀措施是A.推⾏马歇尔计划B.建⽴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美国前驻华⼤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及其在⾃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持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3.第⼆次世界⼤战以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阵营的对⽴和⽃争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越出⼀国的范围,形成⼀个世界体系 D.中国⼈民⾰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战线 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研究的课题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有关②冷战后形成了美、欧、⽇三⾜⿍⽴的世界格局③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持分不开的④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A.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 5.“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之。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观点的是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民主价值观 B.北约提出“⼈权⾼于主权”,轰炸南联盟 C.多国派军舰赴索马⾥海域参与打击海盗 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由国家” 6.在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改变不可”,“要建⽴⼀个⽐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共同合作。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水平测试训练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在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怀大笑的情景。
这()、副团长黄华开是因为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3.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历史事件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4.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万隆会议上()B.日内瓦会议上C. 1953 年底中印政府代表团谈判时D. 1954 年 6 月,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5.下列关于亚非会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C .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D.主要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6.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原则是A. 独立自主B.和平发展C. 广泛交流D.对外开放( )7.人们称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是因为()A .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B .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突出C.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D.说明中美两国人民有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8.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并走向正常化D.中日邦交正常化9.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的缓和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1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A. 1971B.1972C. 1973D.1974()11.下列事件不属于二十世纪70 年代外交成果的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中日建交D.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12.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 尼克松访华B. 中美建交C. 中美“乒乓外交”D. 《中美联合公报》签订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A.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 实行对外开放C. 促使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D. 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14. 1972 年签署中日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声明的日本首相是()A. 田中角荣 C. 中曾根康弘B.大平正芳D.福田康夫15.中国积极参下列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上海合作组织D. 石油输出国组织16.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A. 不结盟政策B. “求同存异”方针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7.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无关()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参加日内瓦会议C. 在万隆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 参加 2001 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 20 世纪 70 年代促使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事件是()A.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B.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A.上海合作组织B.欧洲联盟C. 联合国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 20 世纪 50 年至 70 年代,美国对中国政策是()A.加强经济合作B.遏止中国C. 共同反对恐怖主义D.结成军事同盟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填写A,错误的填写B)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题及答案
专题七练习题1.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A.金融资产阶级 B.大商人 C.新贵族 D.工商业资产阶级2.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3.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君主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4.“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
这场革命其实质是()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 B.1791年宪法的制定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世界近代史上,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生而平等 D.三权分立7.下列有关英国国王与首相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B.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只是国王的得力助手C.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D.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立法权8.2007年,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增援。
调动军队这项权力应属于()A.总统布什 B.美国国防部C.美国国会D.美国陆军部9.法国的国庆日是在哪一天?()A.7月4日B.7月14日C.10月1日D.1月1日10.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对该制度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②实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民主③方式是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④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统治秩序混乱⑤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A. ②③④⑤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①③④11.1789年,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统选举,谁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A.亚当斯B.杰斐逊C.华盛顿D.林肯12、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据原因是()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14、“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word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冷战”局面,“冷战”一词中“战”的准确含义是( ) A.全面战争B.对抗 C.局部战争D.孤立2.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3.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苏“冷战”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 )①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④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
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②欧洲共同体形成③不结盟运动兴起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5.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
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
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6.“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评论马歇尔计划说:“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段话表明马歇尔计划( ) A.包含军事援助的内容B.为遏制苏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揭开了“冷战”序幕D.转变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20世纪50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
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A.“一边倒”的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D.“不结盟”的政策8.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
浙江省历史学考 必修一专题训练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训练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2017·浙江杭州期末)《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中在描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表述。
“进口的国王”是指()A.查理一世B.詹姆士二世C.威廉三世D.查理二世解析:C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于1688年11月应议会之邀到达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即英国的光荣革命——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2.(2017·浙江嘉兴期中)有学者认为,“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
这次“革命”的直接结果是()A.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B.建立起典型的君主立宪制C.“君权神授”变为“君权议会授”D.形成了完善的责任内阁制解析:C这次“革命”指1688年的光荣革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查理一世于1649年被送上断头台,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仍然有最高行政权,建立的君主立宪制还不够完善,故B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而是议会,“君权神授”变为“君权议会授”,故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中叶,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3.如图版画反映了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一起加冕的情景。
作为加冕的条件,他们必须先签署《权利法案》。
这直接地表明,“光荣革命”后英国()A.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B.议会凌驾于王权之上C.英王已是“统而不治”D.君主立宪政体基本定型解析:B《权利法案》的内容是扩大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没有直接表明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故A项错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没有征税等权,直接表明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故B项正确;英王“统而不治”是在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故C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基本定型于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故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知能优化提升一、比较建国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例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胜利[剖析][题组冲关]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解析准确理解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旧政权所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答案C2.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①尊重各国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选择②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主权一律平等③各国共同建立“大家庭”式的关系④不用战争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议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大家庭”式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的形象称呼,社会主义阵营属于结盟性质的联合,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则,故排除③。
答案A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政策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2.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
3.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4.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已日趋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5.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及练习题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全面认识和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特点(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6)实行分权原则。
2.作用:(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3.内容:(1)国王:①产生:世袭、终身;②地位: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
(2)议会:①产生: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②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首相:①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②职能: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4)内阁:①产生:由首相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②地位:对议会负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练习题: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 )A.英国不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B.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C.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力D.议会实际上是英国最高权力机关2.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之后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光荣革命后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3.光荣革命后,在英国承担实际行政职责的机关是( )A.议会B.英王C.内阁D.首相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七选择题早读练习
1月9日早读试卷命题人:王冀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单选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_国,天下分而为七。
_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_县。
更_、_分裂,至_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_”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3.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6.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历史必修一专题1-7
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中国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角度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与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错误解析根据所学,本则评价对于科举制的史实说法有误,科举制在隋代初步建立起来,而不是秦代,“八股取士”始于明代;对于科举制单方面评价也存在问题,科举制有积极作用,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答案 C2.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解析章太炎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根据“唱词”可以了解到,他站在汉民族立场上,称赞洪秀全排满革命,认为曾国藩为满族效力,是“汉奸”。
答案 B3.《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
该判断()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解析从摘录的材料中能体现出对西方近代先进交通工具的仿制,可见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的结论。
故题干对《资政新篇》的理解和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只是提供的材料不充分而已。
答案 A4.通过图示可以将历史概念形象化,有利于历史学习。
依据以下中国民主革命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此图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B.据图所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C.从整体史观角度看,欧美各国民主革命历程与中国相似D.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体现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多元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第七课《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练习题及答案1.《宋》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岁月迁讹……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从材料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A.人才选拔标准变化B. 推动中央集权强化C.利于庶族地主人仕D.严厉打击门阀士族2.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上避免了这一状况。
这变化说明科举制( )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C.都始终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4.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5.唐代初期的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的门第等级有很大的不同。
自唐本宗在修《氏族志》时规定"不须论数域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官品病下取代了土席之分。
这一变化()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消失 B进一步朝弱了门两土族势力C.体现庶民政治地位的提升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形成6.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长官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
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 B.加强君主专制C.决策更加科学D.提高行政效率7.有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精品]新人教版高一历史7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最主要的特色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是当时最大的特色,促使中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答案: D2.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解正确的是( )①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②取缔帝国主义特权③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④强化训练强化训练了新中国的主权与独立A.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一边倒”政策的内容,可排除含③的A、B、D三项。
答案: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强化训练本准则D.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强化训练本准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强化训练本准则。
所以,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答案: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右图是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的照片,该会议应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APE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第26届联大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掌握。
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答案: A5.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总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当时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直接原因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D.一些国家对新中国产生误解和疑惧解析: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万隆会议,散布“共产主义威胁论”,将矛头指向中国,导致一些国家对新中国产生误解和疑惧,为此,周总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
高中历史必修1参考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合作探究】1.嫡长子与庶子有双重的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2.(1)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与他一同分封的可能还有其他受封者、王族、其他功臣等。
(2)王位应由其妻子生的儿子继承,家业主要留给他。
妾生的儿子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家业。
【达标练习】(一)选择题1-5 BDBAA 6-10 DACDC(二)材料题11.(1)初步形成分封制度,对商特别是西周分封制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2)反映出: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
(三)问答题12.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课后延伸拓展】本题要求学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物;食具有筷子、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
第二层信息:饮食之礼起着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
高一必修1历史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带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
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解析:选B。
“一边倒”决定了建国之初我国外交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是与“各国”建立关系,故A项错误;三大外交政策的实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不涉及倾向,故C说法有误;其总倾向是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所以答案选B。
日益融入全球化的国际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排除D 项。
2.“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
”其主要背景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解析:选D。
从题干中的条约所涉及的时间“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可以得出,条约签订的时间应该是在1952年之前,这是涉及中国的领土主权的问题,所以其背景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苏联承认新中国,故选D项;A、C两项与题意无关,B项不符合题干所述的时间,故排除A、B、C三项。
3.(2016•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考试)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
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
”为此中国政府(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解析:选B。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三大外交政策中的“一边倒”是在美苏冷战之下倒向社会主义苏联,跟题目中的“中缅”不符,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的,在访问缅甸时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B项正确;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在1978年后的新时期提出的,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质疑而提出的,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高中新课标作业本 历史 必修一答案
参考答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C2.B3.A4.C5.B6.B7.D8.D9.B10.D11.(1)姬姓诸侯国(王族),如吴、燕、晋等;功臣封国,如齐国;先代贵族封国,如陈、楚等。
(2)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对中原的统治,使周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12.宗法制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了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古代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背离。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A2.B3.D4.C5.B6.D7.B8.D9.D10.A11.(1)秦始皇。
皇帝。
(2)丞相:皇帝助手,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总领全国军务,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3)皇权至高无上,朝廷重臣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分权而设,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自然提高;丞相位高权重。
12.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影响:一方面,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导致秦朝的灭亡。
另一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D2.A3.D4.C5.B6.B7.B8.A9.B10.D11.①“实行分封制”改为“实行郡国并行制”;②“以道作为监察区”改为“以州作为监察区”;③“元朝通过理藩院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改为“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练习题1.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A.金融资产阶级 B.大商人 C.新贵族 D.工商业资产阶级2.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3.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君主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4.“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
这场革命其实质是()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 B.1791年宪法的制定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世界近代史上,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生而平等 D.三权分立7.下列有关英国国王与首相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B.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只是国王的得力助手C.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D.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立法权8.2007年,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增援。
调动军队这项权力应属于()A.总统布什 B.美国国防部C.美国国会D.美国陆军部9.法国的国庆日是在哪一天?()A.7月4日B.7月14日C.10月1日D.1月1日10.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对该制度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②实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民主③方式是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④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统治秩序混乱⑤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A. ②③④⑤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①③④11.1789年,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统选举,谁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A.亚当斯B.杰斐逊C.华盛顿D.林肯12、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据原因是()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14、“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句话说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15.假如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总统感觉其对自己不利,那么他面临的以下几种选择,最能体现总统权力的是()①被迫通过②可以否定③可以通过也可以否定A.① B.② C.③ D.都不对16、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17.在近代,英、美、法、德等国虽然都确立了代议制,但其代议制的形式却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的()A.国情不同 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C.传统不同 D.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不同18.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19.美国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中央集权原则B.分权制约原则C.民主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20.下列关于英国和美国两种政治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①美国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拥有相当大权力②美国的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③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④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③④21.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说明英王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结合17世纪的有关史实概括说明。
(9分)22.阅读下列材料: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揽大权。
有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行使权力。
他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
他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做?(6分)(2)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是否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相违背?为什么?(5分)23.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
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12分)24.(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
——引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三】“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
……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及结束。
”第15条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的宰相”。
第18条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阅后回答:(1)材料一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3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2分)(2)材料二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4分)(4)材料二、四中,德意志帝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权利方面有何异同?(4分)(5)从秦始皇到英国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利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的趋势?(2分)专题七练习题答案1-5 DAABD 6-10 DAABB 11-15 CDBAB 16-20 AABDB21参考答案: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9分)22参考答案:(1)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
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使其政体称之为总统制共和制,或简总统制。
宪法的这一规定,目的是为了使联邦的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解决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
(6分)(2)不违背。
因为宪法同时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从而使国家的权力不会过分集中到总统手上。
(5分)23.⑴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
(2分)⑵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
(2分)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
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4分)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4分)24.(17分)(1)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分)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2分)(2)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利(确立议会的主权)(2分)(3)积极性: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从而避免了权力的绝对性,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局限性:保留黑奴制度;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公民权,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借口印第安人不纳税,不给印第安人公民权。
等等。
(4分)(4) 同:都是君主立宪制。
异: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德国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
(4分)(5)从封建社会专制到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