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的认识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分析):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质量。
2、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3、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由若干个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五个主要环节构成的政策周期所组成的政策运动、发展的政治过程。
4、政策指标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及质的尺度,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
如国民生产指数、总需求指数、人均GDP 等。
5、标准:评估标准又称为绩效标准或决策标准,它是用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备选方案产生的结果的依据,它为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定量或定性的衡量尺度。
政策目标本身往往包含评估的标准或规则,但将一般性的目标分解成可操作性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效益、效率、充分性、公正性、适当性等。
6、理论预测是根据理论假定以及现在和历史的数据对未来社会状况做出判断。
7、直觉预测指的是分析者从一个猜测的事态出发,然后寻找支持这一猜测的数据和假定,其过程是一个回溯推理的过程。
8、技术可行性: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技术或方法能否使得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二是备选方案(在技术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9、经济可行性既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能获得财经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或项目的执行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或效率,它主要测量方案或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10、成本-效益分析:根据方案或项目的预期结果的成本与收益(经济价值)来评估每种方案或项目的效果,并用货币单位来计量收益情况,需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主要用来解决变动的成本和效能的问题。
11、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课堂讲义
《公共政策学》课件内容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概念•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1.1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的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要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固有的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以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为主线进行研究:政策的要素、结构和运行过程;政策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2 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研究对象公共组织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1)从研究取向来看行为取向: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结果取向: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2)从政策制定的主体范围来看政府组织:核心和重点(立法、行政、司法)非政府组织:(非政府公共部门)指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
二、研究内容1 公共政策的本质与构成(1) 相关概念的区别管理决策:各种组织在管理中形成的决策。
行政决策: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政府职能,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与选择行动方案,作出决定的活动。
法律制定:有关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各种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公共政策: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层次①具体的个别的政策②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群: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链: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公共政策学学习心得体会
公共政策学学习心得体会公共政策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
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
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公共政策学学习有关内容。
公共政策学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对《公共政策分析》一书的认真学习,使我对公共政策及其分析方法的有了初步的学习和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体会到了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内涵,并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现代各国政府所面临的已不再是个别、单一、简单以及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而是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的各类社会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能否在各种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水平。
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为的直接产品所以人们不仅关心政府政策是如何制定的而且还关心政策是如何执行的以及如何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等。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十分有必要学习《公共政策分析》课程。
学习《公共政策分析》最大的收获就是搞清了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
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途径中,政府途径相比较其他途径的优势体现为:一是政府权威的广泛性,即除非遇到特殊的障碍,其权威一般能够遍及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地域和人群;二是政府是唯一的能够合法地使用强制力的组织。
对于国家政策而言,那些宏观调控政策,如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的经济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等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人口数量膨胀和质量提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等等。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同时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公共政策学知识汇总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制定的程序更复杂、审查更严格。 3.表现形式不同 :有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形式;决 定、决议、纲领、纪要、宣言、通知等形式。 4.适用范围不同 :法律适用范围更广,具有普适性。政策则非 对每个公民都具有约束。 5.稳定性不同 :法律更具稳定性 6.灵活性不同 :政策更具灵活性 (二)政策和法律的联系 1.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为解决社会 公共问题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和法律的相互指导以及相互转化 (1)政策本身要具有 合法性。 (2)政策是法律建立和修订的基础。
3. 新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或新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 决定性作用,认为制度自身是人类设计的产物。作为持续不断的正式或
非正式的规则,制度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因而它们不 仅增加或减少交易成本,而且也形成偏好。政策分析的新制度主义途径 认为,持续不断的制度结构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建筑材料,个人的 偏好、能力和基本的认同以这些体制结构作为条件。历史发展是路径依 赖,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它便限制了未来的可能性;决策者在特定时期 可利用的选择范围是那些早期确定了的制度性能的函数。制度通过限制 解决方案和选择以及它们被执行的方式而影响行动。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该技能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的三大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就行为去向而言,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去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二、研究方面:1、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特征与功能;2、政策系统;3、政策过程。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决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和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政策系统: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个体、组织与团体三种类别);2、公正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线性结构、职能结构、线性-参谋结构、矩阵结构)。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科学的品格:公共政策学是科学,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政策效果,科学的品格有四个品格1、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2、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3、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4、注重简单性原则。
公共政策学课件(全部内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二、这一学科概念有如下内涵(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二)按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三)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四)这门学科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首先对这门学科的前两个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加以界定。
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一要素。
那么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1.本质与属性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2.构成与结构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 政策群和政策链(3) 政策一般(二) 政策系统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重视: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三)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三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过程。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精选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学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1)政策研究的含义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
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2)政策分析①政策分析的兴起背景a.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的研究突破了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科际分界线,政策分析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聚合点;b.众多的思想库的兴起,推动着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者走出象牙之塔,寻找和探索学术研究适合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而政策分析则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②政策分析的内涵a.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b.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c.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d.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公共政策学①公共政策学的含义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②公共政策学的内涵a.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b.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既强调研究发现具有逻辑一致性又强调其可检验性,是这门学科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c.在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d.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公共政策,政策构成,政策功能;政策系统,公共权力,政策过程;政策问题,政策诉求,政策议程;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政策执行,政策变通,政策资源,政策效果;政策持续,政策变动,政策终结,政策周期;政策对象,政策环境,政策反馈;政策分析,政策预测,政策评估,政策咨询;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拉斯韦尔关于公共政策学的六点特点:1 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
2 公共政策学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
3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
4 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5 他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 他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政策过程的步骤:1 信息,情报2 建议3规定4行使5运用6评价7终止政策研究者在政策过程中的贡献:1确定一项政策的目标和价值2收集和提供有关信息3提出备选方案并比较优劣,以作出最佳选择德洛尔的学术主要贡献:1 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
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
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
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总体政策:指的是学者为推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必须维护的学术上的政策,即指导方针。
超政策:指有关“应该如何确定政策”的政策。
第二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他尽可能的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改造自然和社会。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公共政策学笔记
《公共政策学》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一、政策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特殊意义上的政策、决策、决定,即当主题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都是公共政策。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三、公共政策的内涵1、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
(一)社会公共权威:①横向划分:公共政策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②纵向划分:公共政策由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如美国:横向:公共政策 = 立法政策 + 行政政策 + 司法政策纵向:联邦——州——地方政府县市镇特别区学区(二)特定情况(三)政策目标3、政策结构与类型元政策政策一般↓基本政策政策链(有先后)(比如中国历年的土地政策)、政策群↙↓↘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链: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群: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并产生出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链和政策群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4、公共政策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管制作用③调控作用④分配作用主题:政府抑制房价政策(搜集资料、案例介绍、案例分析)第二章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一、公共政策主体定义: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分类:标准的多样性①立法机关政府主体{ 行政机关核心主体{ 司法机关执政党公共政策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②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官方决策者{行政执行机关法院公共政策主体{利益集团政党非官方决策者{公民大众媒介(一)官方决策者a.立法机关b.行政决策机关c.行政执行机关行政执行机关对决策的影响:a)参与决策b)消极对抗c)技术性与复杂性d)政策边界的模糊性d.法院a)司法审查b)司法解释(二)非官方决策者1. 利益集团例如:美国利益集团向人民币施压2. 政党3. 公民二、公共政策客体(一)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二)目标群体政策行为的影响因素1. 政治社会化2. 传统因素3. 政策合理性4.成本效益5. 大局观念6. 规避惩罚7. 环境变化三、政策环境(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环境的关系(二)政策环境的构成1)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环境4)文化环境5)社会环境第三章公共决策系统与决策体制—1 一、系统理论模型环境←←←←←←←←←←←← ↓ ↑ ↓ 支持 政策 ↑ 输入→→ 政治系统 →→ 输出 ↑ 要求 行动 ↓ ↑ ↓←←←←←←←←←←←←环境图解:① 输入:它是政策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某种方式影响公共政策的结果② 转化:政策系统将复杂多变的要求转变成公共政策的过程 ③ 输出:政治系统推行公共政策或采取行动,向环境输出产品政治系统对社会需要的整合2.启迪从宏观角度思考公共政策分析:① 政治系统应提高对化你今年个的感知能力 ② 政治系统应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自身能力 ③ 公共政策输出符合环境(公众)需求3.不足:对政治系统的具体决策分析行为缺乏分析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静态)地位与作用:信息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咨询系统是“思想库”或“智囊”系统;决策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执行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与化你今年个直接作用的实践环节;监控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公共政策学课后思考题
公共政策学课后思考与讨论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公共权力组织制定的公共政策3.什么是政策群和政策链?①什么是政策群?是指公共权力组织在一某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诸多政策的集合体。
(如,当前我国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所形成的政策群②什么是政策链?是指公共权力组织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4.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具有相对性?作为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的公共权力机关,就这些组织里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个人而言,经常成为某项公共政策的对象系统中的一分子。
(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者,本身也要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另外,公权机关以及供职其内的所有公务人员所拥有的直接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全部权力,在法理上都是人民委托他们行使的权力,而人民在民主制度健全的政治体制中能够通过政治参与而成为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但在民主制度不健全的体制中,以及在人民对政治参与抱冷漠态度的情况下,他们就仅仅是政策的对象或客体。
人民一方面是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另一方面又是公共政策的对象或客体,这一对矛盾只有在公共政策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正确的解决。
5.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6.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包括哪几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7. 中国古代政策研究发达与哪些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古代中国的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科举制度8.我国古代的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科举制度对于当下促进公共政策研究哪些借鉴意义?9.我国古代与政策研究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什么?《战国策》和《智囊补》10.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即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
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私人物品: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利对其进行支配。
3.公共利益:一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界定公共利益应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
4.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护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5.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运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划分公共秩序与私人权力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正当性,二是必要性,三是合法性,四是合理性。
】6.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这类集体活动的参与者往往具有一致的目标,但总会在活动中发现与他人的合作不怎么合算(后者有时要求解决“搭便车”问题)。
7.政治的三个层面及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A 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B 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C 宏观政治是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第一章什么是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概念(含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合。
公共政策学的功能政策与立法a.立法是实施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b.政府的政策与国家的立法具有交叉关系政府与行政行政:一般是指政府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所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合。
社会政策: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
公共政策是权力机关为一定目的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政治性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公共政策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普遍性(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普遍约束)3、权威性(是指政治系统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他人意愿服从或不得服从,来源于其主体的权威性)公共性与价值选择性(偏好性)的统一1、公共政策主体的公共性2、公共政策价值观3、手段的公共性4、对象的公共性这种偏好性最终导致公共政策不是体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共同利益没有反映社会公共意志,而是体现政治上、经济上统治阶层的意志。
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始终是一个选择过程政府一般会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
政府的自利性对政府选择偏好的影响a、形成虚假公共利益b、因存在国家对政府的制度约束,政府自身正当的需求通过正规途径获得满足。
c、政府自利性违背政府公共性政府利益:是指政府自身系统需求的满足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管制功能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1)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擅自行为,这是政策积极性管制功能。
(2)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的定义,戴维.伊斯顿的定义,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权威性的分配。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分配;公共政策的实质—分配;分配的范围—面向全社会;内容—价值(利益);结果—权威性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通俗地讲就是公共政策咨询的过程: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实施和评价。
二、公共政策的主体:官方、非官方官方的政策活动策划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三、公共政策的客体: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社会问题:并非所有社会问题都成为政策问题;目标团体: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
四、公共政策的特征基本特征:1、阶级性,政府本身为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利益的代表;2、整体性,一个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政策:公共政策内容、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环境几个方面均如此;3、超前性,及时间跨度长,对未来发展具有预见性,政策过程往往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一般20-40年的时间是必要的;4、层次性,任何给定的政策领域,比如污染控制或者卫生医疗政策,都涉及到各个层次政府的许多项目,也涉及到社会、企业,甚至是个人的研究和行动计划;5、多样性,政策过程涉及到无数的管理者,包含多个领域的政策,比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政策;6、合法性,应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五、公共政策学创始人:拉斯韦尔;1951年,美国福斯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纳拉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进发展》一书,被人们当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公共政策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1、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和分配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公共行为准则的过程和结果。
2、公共政策的本质⑴公共政策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⑵公共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⑶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第三节市场与政策1、经济自由主义核心观点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
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
经济自由主义包括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不同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之处在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
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特别是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的前提;交换和市场的自发运行有充分的效率;自由贸易是最好的外贸政策。
新自由主义是坚决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2、国家干预主义核心观点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限制私人经济,扩大政府机能,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
作业:1、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它们对公共政策有何影响?2、试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体制下公共政策表现形式的区别。
3、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性?它是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行为?4、公共政策的功能多样性对我们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有何启示?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类型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一、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立法: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权力去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二、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是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首先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际国与国之间、国内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与行为方式的依据和准则。
《公共政策学》小班教学第1-3章
04
推行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加 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05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
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层次
的教育需求。
06
05
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公共政策发展的国际视野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政策合作
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在公共政策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国际公共政策网络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公共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可持 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加强公众参与和科学决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民主 化和科学化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THANKS
公共政策的特点
公共政策具有合法性、权威性、 稳定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 。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体系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等 过程。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体系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 学科体系,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文化政策
总结词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文化产业。
详细描述
文化政策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化交流政策等,旨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 样性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文 化繁荣和社会发展。
政策问题的确认与界定
通过收集信息、分析形势和问题识别, 明确政策问题的性质、范围和影响。
政策目标的确定
根据政策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确定相 应的政策目标,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 可实现性。
公共政策学思考、练习、案例分析汇总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思考与练习题:1、所谓决策行为,是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也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公共政策学以公共权力组织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1)影响政策主体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2)这些影响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3)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2、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
核心概念是反映政策分析这一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
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边际概念则指从其它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3、(1)科学的品格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的一致;②以理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③在逻辑上具有严密性和统一性;④简单化原则。
(2)为实现公共政策学科学化的目标,公共政策学的方法论体系包括:①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②政策分析的视野与路径;③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操作性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学应按照以下程序来做研究设计:①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②确定假设;③收集系统资料;④资料分析;⑤做操作性研究;⑥写作研究报告。
(4)公共政策学的快速、初步分析方法是指,一系列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能迅速运用又理论上可靠以帮助制定好的政策的各类方法。
它包括六个步骤:①认定及细化问题;②建立评估标准;③确认备选方案;④评估备选方案;⑤展示和区分备选方案;⑥监督政策实施。
4、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学与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学在研究方法的认识论上的不同:(1)西方:偏重与通过运用比较和社会调查等方法而对政治假设进行验证。
(2)中国:主要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对政治现象进行社会经济的考察和社会阶级分析。
5、(1)古代中国政策研究发达的原因:①为政得失是古代中国解释政治合法性获得与丧失的重要依据,这使统治者不得不从维护统治的高度去思量公共政策研究;②古代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及科举制度的繁荣也是公共政策研究发达的重要原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推荐下载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学的含义?★它是这样一门学科,尽可能地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现有的公共政策动态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西方国家,以美国的经验为依据)和上下来去模型(中国基于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形成) 学科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政策。
研究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内容——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即政策实践。
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
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组织道德而纯个人的鞠策行为第二、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才是。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类型: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第三、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第四、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成为非政府组织。
见书P66 公共政策学研究公共政策时的三个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
1、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的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的主要区别:各类组织的决策。
公共行政学与行政决策学的主要区别:行政组织的决策。
公共政策学与立法学的区别: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规范文件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公共政策学
大三去了一半了,感慨时间的流逝,但是这学期应该是很有收获的,因为我们开了一门“公共政策学”。
开学时听说有了这课还觉得
很深奥难懂,“肯定是学不下去”,我对自己说。
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听课我基本上知道公共政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起源和发展,还有为什么我们要学好公共政策学。
谈认识当然要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会自己“问什么是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政策。
研究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内容——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
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结构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
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
而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反映这一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概念集。
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这一概念集的重要性,即如果其中的一个概念搞错了,那么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就要跟着发生根本性错误,并最终导致政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
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
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概念。
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公共政策学是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决策科学化是这门学科的根本诉求。
这里的“科学化”,其一是至择定的政策方案反应政策对象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的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其二是制定政策过程符合科学的程序与手段的要求。
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手段以尽可能地是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特别是研究结果中
得到实现和体现,是公共政策学的根本诉求。
研究公共政策学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政策分析的视野与路径,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操作性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创始人是拉斯韦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过去重大决策的严重失误必须予以重新认识和科学总结,决策体制的弊端、决策过程的无程序性以及决策手段的落后性必须尽快克服和解决,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于是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性的学科,同时它也是一个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讨论的领域。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必要性和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为了在工作中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改变现存的不合理政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想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
策建议。
人们一方面可以破除对公共政策的神秘感、无力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政策过程的了解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来,避免了盲目的政治参与。
第三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的研究的取向。
以上是从普遍意义上说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好处。
对于我们警校学生来说,学习公共政策学有以下几个实在的好处:
第一,让我们破除对于“政策”的陌生感,作为一个公民能够有想法去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让我们对这个社会运转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生活得很明白。
第二,公共政策学的学习使得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宏观,分析问题更加微观客观。
对社会问题透彻的分析使得我们更有主见,减少受他人的思维影响。
第三,公共政策学的学习使得我更加聪敏和自信。
我分析问题能力增强之后各种谎言和骗局会被我识破,不至于我迷迷糊糊被某些人左右。
它让我与众不同,间接地使我的形象在别人眼里改观了。
第四,申论考试全部真谛都是在于学习公共政策学,这对于我们的公务员考试有巨大影响。
这门学科直接让我轻松击破申论考试,在国考和省考中助我一臂之力。
第五,公共政策学丰富了我的管理学知识体系。
公共政策学有两大源头,即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是对管理学的运用,积累了很多经验,熟悉了很多案例。
对于这门学科我还想说一点建议:我觉得这门课应该再开一学期,而且应该是考试课,因为短时间是不能把握这门学科的,而且没有加入操作性的方法训练。
因为我们巨头职业倾向性,所以如果下次还有机会的话要以操作性方法的训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