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之方壶胜境ppt
圆明园景图课件 (一)
圆明园景图课件 (一)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西侧,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也是中国清代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圆明园内包含了宫殿建筑、湖泊、园林景致等多种景观,又因其规模宏大、建筑多样、文化内涵深厚而被誉为“万园之园”。
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传承圆明园的文化内涵,许多学校或机构制作了课件,通过介绍圆明园的历史、建筑和景观等,向学生展示圆明园的壮阔景观和悠久历史。
一、圆明园景图课件的基本特点1.呈现清晰。
课件中的图片和文字都是非常清晰的,完美展现了圆明园的各个细节。
2.互动性强。
在课件设计中,通过添加视频、音频、动态效果等元素,增强了互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
3.丰富多彩。
课件中包含了圆明园的历史、建筑、文化背景、园林景观等内容,覆盖了圆明园的方方面面。
二、圆明园景图课件的主要内容1.历史背景介绍。
课件开始部分一般会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包括圆明园的建造时期、皇帝使用时间、被烧毁的历史等方面。
2.建筑介绍。
圆明园内有很多建筑,如九龙壁、大观园、前海舫等,课件会以图片的形式介绍这些建筑的特点、历史背景等。
3.园林景观介绍。
园林景观是圆明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课件会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介绍园林的设计风格、水景、山石园林等。
4.文化内涵解析。
圆明园涵盖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文学、绘画、雕塑等,课件会对它们进行解析和介绍。
三、使用圆明园景图课件的优势1.可视性强。
通过课件的形式,学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更加清晰、直观的圆明园设计方案、和景观,从而增加对园林的认识、理解和欣赏。
2.辅助教学。
老师在讲授圆明园相关内容时,可通过课件的帮助,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圆明园的历史和背景,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点。
3.拓展视野。
借助课件,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和风格等,并从中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圆明园景图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学生加深了对圆明园的认识,增强了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为圆明园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圆明园四十景--方壶胜境
圆明园方壶胜境浅析摘要“方壶胜境”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北岸湾内,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方壶胜境”在圆明园的盛期是一处以寺庙景观为主题的园林景群,此景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2座佛塔,以及180座大小佛龛。
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研,对方壶胜境的起源发展、区位关系、建筑空间布局及植物配置等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最后还对圆明园的保护与复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方壶胜境;建筑群;空间格局;复建I目录摘要 (I)目录 (1)1.背景介绍 (2)2.景观分析 (3)2.1区位关系与整体空间结构 (3)2.2建筑及空间格局 (3)2.3植物 (5)3.文学轶事 (6)4.现状及保护 (8)4.1 景点现状 (8)4.2 圆明园的保护 (8)4.3 圆明园复建的讨论 (8)5.个人总结 (10)参考文献 (11)11.背景介绍“方壶胜境”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圆明园是前后五朝皇帝,分别是雍正(在位期间1723-1735)、乾隆(在位期间1736-1795)、嘉庆(在位期间1796-1820)、道光(在位期间1821-1850)和咸丰(在位期间1851-1861)长年的重要居所。
根据经近年的调查,圆明园占地3.4平方公里,或者是5100亩(约1圆明园平面图合775.5英亩),周边的测量长约10000米,呈长方形,从东到西大约是2415米,从北到南差不多1890米。
在这个广大的空间里,曾经营建了16万平米的人工建筑。
圆明园的历史始于康熙时代。
在1709年,基于风水上的考量,康熙选择在距离畅春园500米到600米远的一个地点兴建一座崭新的宫苑,不就就被素有“佛心天子”之称的康熙取名为圆明园。
“圆明”两字是佛语,在字义上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
在圆明园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时,康熙就把它赏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后就开始扩建圆明园。
到乾隆皇帝时期,圆明园进入到它的黄金时期,乾隆在1736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福海景区的“方壶胜境”。
圆明园课件ppt
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01
02
03
历史价值
圆明园的文物见证了清朝 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研究 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
圆明园的文物代表了中国 古代艺术的精华,其工艺 精湛、造型优美,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
圆明园的文物反映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圆明园的园林景观、建筑和文物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代艺术 的代表之一。
02
圆明园的建筑布局
圆明园的整体布局
整体布局
轴线关系
圆明园的整体布局以湖泊、山石、建 筑、植物等元素构成,采用中国传统 园林的布局手法,创造出一种自然与 人工相结合的美感。
圆明园的建筑布局采用轴线关系,以 主要建筑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 成了一种严谨的秩序感。
圆明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启示人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 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THANKS
感谢观看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建筑为 主,同时融入了欧洲的建筑元素,形 成了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
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包括布局严谨、层 次分明、建筑精美、空间开阔,充分 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和美感。
圆明园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圆明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其中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瓷器 、书画、玉器等。
圆明园的文物收藏
圆明园的文物来源
皇家收藏
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家园林,收藏 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历代皇家 收藏品、进贡品和皇家定制的艺
术品。
民间征集
清朝时期,圆明园还通过各种途径 从民间征集珍稀文物和古董,以满 足皇帝的收藏欲望。
圆明园PPT课件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财富,被一笔一笔的掠去;土地,被大片大片的吞噬;鲜血,被一滴一滴的吸干。
那时候的圆明园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
我们不要忘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华民族从那天开始走向耻辱!!!
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犹共晚烟飞。 — 李大钊
圆明园的历史与现在
不忘历史
1860年
2016年
1709年
1949年
1912年
念奴娇 丙申四月二十七游圆明园凭吊遗址孙德振
百年遗址,断墙边,锁住悠悠青史。带水环山曾是这,殿帔瑞霞成绮。蔚藻含晖,避喧听政,朝夕宣纶旨。柳烟丛里,满园千景旖旎。英法洗劫苍苍,萧条如许,花似当年否。片片荒凉凝泪血,不见旧宫桃李。捡得残诗,国人唤起,剑雪中华耻。回眸归路,一声春响迤逦。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在清帝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景观
方壶胜境
万方安和
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从此开始
历史背景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林则徐前往广州,进行了虎门销烟。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当1860年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的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圆明园四十景图共43页PPT资料
注:天然图画----字体太小对应原文如下: 天然图画 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 庭前修篁万竿,与双桐相映。风枝露梢,绿满襟袖。西为高楼,折而南,翼以重 榭。远近胜概,历历奔赴,殆非荆关笔墨能到。 我闻大块有文章,岂必天然无图画。茅茨休矣古淳风,于乐灵沼葩经载 松栋连云俯碧澜,下有修篁戛幽籁。双桐荟蔚矗烟梢,朝阳疑有灵禽哕 优游竹素夙有年,峻宇雕墙古所戒。讵无乐地资胜赏,湖山矧可供清快 岿然西峰列屏障,眺吟底用劳行迈。时掇芝兰念秀英,或抚松筠怀耿介 和风万物与同春,甘雨三农共望岁。周阿苔篆绿蒙茸,压架花姿红琐碎 征歌命舞非吾事,案头书史闲披对。以永朝夕怡心神,忘筌是处羲皇界 试问支公买山价,可曾悟得须弥芥。
1. 涵虚朗鉴
2.汇芳书院
3.鸿慈永枯
4.方壶胜境
5.夹镜鸣琴
6.蓬岛瑶台
7.镂月开云
8.濂溪乐处
9.廓然大公
10.接秀山房
11.多稼如云
12.山高水长
13.日天琳宇
14.茹古涵今
15.勤政亲贤
16.曲院风荷
17.平湖秋月
18.月地云居
19.坦坦荡荡
20.天然图画
21.四宜书屋
22.上下天光
23.水木明瑟
24.别有洞天
25.碧桐书院
26.北远山村
27.坐石临流
28.鱼跃鸢飞
29.映水兰香
30.洞天深处
31.慈云普护
32.长春仙馆
33.万方安和
34.武陵春色
35.西峰秀色
36.杏花春馆
37.澡身浴德
38.正大光明
39.澹泊宁静
圆明园四十景名录:
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 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枯、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 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 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鸣琴、 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圆明园ppt课件
06
结语
对圆明园的历史与价值的总结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 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和 历史价值。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园林美学 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圆明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对于 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 重要意义。
对保护与传承圆明园文化的呼吁
加强对圆明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确保其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永久
圆明园的文物珍宝
总结词
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详细描述
圆明园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宝,如瓷器、 玉器、书画、铜器等,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 古代文化的精华,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 的重要资料。
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总结词
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并重
详细描述
圆明园不仅是一个园林,更是一个艺术品。 园内的建筑、雕塑、绘画等都充满了艺术气 息,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同时 ,圆明园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和
圆明园的保护现状与措施
文物本体保护
圆明园内文物众多,保护工作艰 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圆明 园本体的保护力度,实施了多项 修缮工程,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
整。
环境整治
圆明园周边的环境复杂,存在诸 多污染源。为此,政府加大了对 圆明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拆 除了大量违规建筑,恢复了部分
古建筑和景观。
游客管理
圆明园的考古发掘与保护
考古发现
20世纪初,圆明园遗址被 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 建筑残骸和文物,揭示了 其曾经的辉煌。
保护措施
政府开始对圆明园遗址进 行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 护机构,修复和保护圆明 园内的文物和建筑。
研究价值
圆明园遗址具有重要的历 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 批学者和游客前来研究和 学习。
圆明园图片ppt课件
铭记历史教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华民族的屈辱 史,它警示人们要铭记历史教训 ,珍惜和平与发展机遇,防止历 史悲剧重演。
05
圆明园的未来展望
圆明园的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设施完善
将圆明园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提高游客的游 览体验。
02
圆明园主要景点
大水法
总结词
圆明园的标志性景观
详细描述
大水法是圆明园中的一处标志性景观,是欧洲喷泉与中国园林相结合的产物, 其独特的喷泉景观和宏伟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圆明园的壮丽与辉煌。
长廊
总结词
世界上最长的廊子
详细描述
长廊是圆明园中一处独特的建筑景观,全长达728米,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廊子 。它以其精美的木雕和彩绘装饰,展现了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精湛技艺。
十七孔桥
总结词
具有特色的石桥
详细描述
十七孔桥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具有特色的石桥,其独特的十七个拱形桥洞,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蓬岛瑶台
总结词
模仿仙境的假山建筑
详细描述
蓬岛瑶台是圆明园中的一处假山建筑,模仿传说中的蓬莱仙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假山、池塘和亭台, 创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氛围,令人流连忘返。
03
圆明园的毁灭与重建
英法联军的破坏
01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 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破 坏,导致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和建 筑遭受严重损毁。
02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 的烧、杀、抢、掠,使圆明园变 成了一片废墟,对中国人民和人 类文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圆明园四十景之方壶胜境ppt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植物配置
通过分析现存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可以发 现方壶胜境在它的盛期是一个石奇花美的地 方,高台之上,松柏环列,台上台下又有数 株玉兰争相开放,并且每棵树下全部由汉白 玉栏杆围砌。据史料记载圆明园以松、竹、 柳、荷为四大园林植物,而“方壶胜境”更 是苍松翠竹兼而有之,松柏拿空,梧竹几株, 蕉绿画千轴,荷红霞一湖。这些对方壶胜境 植物造景的描述与圆明园四十景图中所展现 的景致正好吻合。
背景介绍
“方壶胜境”于1740年正式建成。这处景观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的 神话,东方朔《十洲记》中说:“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 上金堂五所,玉楼十二所”,故“方壶胜境”有楼宇十二所。乾隆《诗序》 说:“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 乾隆将传说中东海的龙宫移植到 圆明园。雍正时期,宫殿的外观都还 比较朴素,而在乾隆的心目中,不管 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 他都应该拥有,方壶胜境就是其中的 代表。
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在圆明园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时,康
熙就把它赏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继位后就开 始扩建圆明园。到乾隆皇帝时期,圆明园进入到它的黄金时期,乾隆在1736 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福海景区的 “方壶胜境”。 三山五园图局部
建筑空间格局
琼华楼
中路南面的楼阁叫“哕鸾殿”,与“琼华楼”南 北呼应,哕鸾殿的规模与形式和方壶胜境殿相同, 重檐五间,紫色琉璃瓦黄剪边,是三座制高点中 的最高建筑。哕鸾殿楼下设有宝座,此殿为皇帝 寝宫,殿内设有床,哕鸾殿楼上为佛堂,供有大 小佛像近200尊。哕鸾殿东西两侧有飞仙游廊与 “紫霞楼”和“碧云楼”连接。
碧云楼
哕鸾殿
图解圆明园四十景
图解圆明园四十景圆明园位于“畅春园”之北,始建于康熙后期,原为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赐名“圆明园”,胤禛于雍正三年开始扩建圆明园,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中,雍正时期建成的已有33个景区,到乾隆九年始完成了圆明园四十景。
在建成后,乾隆命宫廷画家沈源、唐岱绘制四十景图,即《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据统计,雍正当皇帝期间共在圆明园居住47次、2314天,最多的是雍正十一年前后4次共247天,每年几乎三分之二在此度过。
政事之余,他把自己装扮成书生、老农、道士等等,留下了很多生动的画像,可以说,圆明园成了雍正的精神归宿。
圆明园四十景分布图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
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
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
21.圆明园(完美版)ppt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 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 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法国) 雨果
82
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 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 于人类的。 ——雨果
83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 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 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 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 双眼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 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 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看到 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侵略军马上开始了 疯狂的劫掠。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 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12
新华小学
杨晓璇
13
对于这个“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说一 些什么吗?
•
• •
1.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 2.是谁将它毁灭的呢? 3.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
91
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 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 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 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 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 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 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 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 圈„„
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C、圆明园中的许多景物都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D、园中不仅有 民族建筑
,还有 西洋景观
。
29
读课文,想象填空: 读着读着,我仿佛来到了 看到了 闻到了 ,听到了 。 , ,
圆明园ppt
● 第三:“保留残迹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数这个理由最荒唐!重建了大家就不知道它曾经被英法联军烧毁过?其实,只有亲眼 见到圆明园的壮观和美丽,才能更切身地体会到我们百年前所遭受的屈辱,更深刻地领悟到 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复兴之路的坎坷艰辛。难道不是吗?还有什么鼓吹“残缺美”的, 我都懒得再驳了。
总而言之,当初占据主流的反对重建圆明园的意见。今天重新审视起来,没有一条真正站得 住脚。重建圆明园的积极意义那就太多了。说起来太长,我不是专研究这个的,容有空再细 说吧。但是我只想强调一点,我认为这件事一定要由国家牵头来做,而不能搞成个旅游开发 项目。否则不能保证原汁原味,贻害子孙万代,不可不慎。
毁第一:“劳民伤财”。
这个提法在十几年前也许还情有可原的。现在还提这样的理由,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这点小钱,民间资本都能干(但我反对由民间资本来干,这个后面再说),更别提国本了。 至于说经济效益,不用多么精明也看得清吧。我赞成重建,绝不是从经济效益上考虑的。但 偏偏就有些“有识之士”拿经济效益说事。那就不能不算算账,到底怎么个“劳民伤财”法。
毁灭过程
思考?
介绍圆明园课件PPT
为了提高圆明园的景观品质,相关部门对园内的古建筑、文物等进 行修复和提升,同时对自然景观进行美化。
旅游产品开发
圆明园开发了多种旅游产品,如主题游、亲子游、文化体验游等, 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圆明园的旅游管理
01
02
03
安全管理
圆明园实施严格的安全管 理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 安全和文物安全。
特点。
圆明园的建筑特点
建筑材料
圆明园的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同时也使用了大量的石材 和砖瓦,这些材料的选择都充分斟酌了景观效果和实用性 。
建筑装潢
圆明园的建筑装潢非常华丽,运用了各种雕刻、彩绘、贴 金等工艺,展现了皇家建筑的精美绝伦。
建筑功能
圆明园的建筑功能多样,既有用于皇帝办公和处理政务的 宫殿,也有用于皇室成员居住和游玩的园林建筑,还有用 于举行各种宴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仿江南园林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以仿江南园林 为主,运用了大量的江南园林元
素,如假山、水池、亭台等。
皇家气派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展现了 皇家气派,建筑规模宏大,装潢 华丽,彰显了皇家的威严和权威
。
中西合璧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还融入了一些 西方的元素,如圆明园中的西洋 楼景区,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
环境卫生管理
为了保护园内的环境卫生 ,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园内 垃圾处理、绿化保护等方 面的管理。
服务质量提升
圆明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游客满意度,如加 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态 度等。
05
圆明园的保护与传承
圆明园的保护与传承
• 圆明园课件是一款以圆明园为主题的教育软件,旨在向用户介 绍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艺术价值。通过该课件,用户 可以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各个方面,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 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介绍 景观分析(区位、建筑、植物) 文学轶事 现状及保护
个人总结
方壶胜境现状
目前,在遗址上还保留着桥梁和“山字 形”主体建筑的部分基座,高台院落的基址 也隐约可见,遗址现场还保留着部分石质的 建筑部件。该景点目前暂时未向公众开放。
2005年航拍方壶胜境照片 2011年卫星航拍方壶胜境照片
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在圆明园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时,康
熙就把它赏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继位后就开 始扩建圆明园。到乾隆皇帝时期,圆明园进入到它的黄金时期,乾隆在1736 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福海景区的 “方壶胜境”。 三山五园图局部
谢谢!
方壶胜境
背景介绍 景观分析(区位、建筑、植物) 文学轶事 现状及保护Biblioteka 个人总结 文学轶事
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四十景· 方壶胜境· 诗序》中 说: 海上三神山,舟到辄风引去,徒妄语耳。要知 金银为宫阙,亦何异人寰?即境即仙,自在我室, 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东为蕊珠宫,西则 三潭映月,净渌空明,又辟一胜境矣。飞观图云镜 水寒,拿空松柏与天参。高冈翔羽鸣应六,曲渚寒 蟾印有三。拿匠营心非美事,齐人扼腕只虚谈。争 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惭。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植物配置
通过分析现存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可以发 现方壶胜境在它的盛期是一个石奇花美的地 方,高台之上,松柏环列,台上台下又有数 株玉兰争相开放,并且每棵树下全部由汉白 玉栏杆围砌。据史料记载圆明园以松、竹、 柳、荷为四大园林植物,而“方壶胜境”更 是苍松翠竹兼而有之,松柏拿空,梧竹几株, 蕉绿画千轴,荷红霞一湖。这些对方壶胜境 植物造景的描述与圆明园四十景图中所展现 的景致正好吻合。
迎薰亭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方壶胜境迎薰亭效果图
建筑空间格局
东西两座亭岛上分别为集瑞亭和凝祥亭,黄 色琉璃瓦蓝剪边,和紫禁城角楼,皇城大高殿洗 礼亭同属“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做法,造型精 巧别致。两座敞亭又都有回廊与锦绮楼(东),翡 翠楼(西)相连,最后都归于方壶胜境殿。
翡翠楼 凝祥亭
方壶胜境殿
锦绮楼
集瑞亭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建筑空间格局
方壶胜境殿又名宜春殿,是整个景区中轴线 上的第一座制高点,为临湖二层楼宇,上下五间, 重檐歇山顶,黄瓦绿剪边,上层外檐悬挂铜镀金 字匾“方壶胜境”,下层外檐悬挂“宜春殿”。 南部出三间敞台(乾隆以后可能有改动)。方壶胜 境楼下设有宝座,四周摆放有大量古董,楼上为 佛楼,供有大小佛像一千多尊。
翔 羽: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翔翔共羽。" 翔翔,鸟飞翔时发出的声音。 鸣应六 : 言翔翔之声合于六律六吕之声。 印有三 : 佛教语:"宗门有三印,谓印空。印水。印泥。"三潭印月之名即由此而来。圆明园中之三潭 印月之景即在方壶胜境之西侧。 齐人扼腕: 表示振奋或惋惜的情绪。齐人扼腕, 指的是秦始皇时齐人徐福入海求仙的故事。
圆明园“方壶胜境”浅析
目录
背景介绍
景观分析(区位、建筑、植物) 文学轶事 现状及保护 个人总结
背景介绍 景观分析(区位、建筑、植物) 文学轶事 现状及保护
个人总结
背景介绍
“方壶胜境”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圆明园的历史始于康熙时代。在1709年,基于风水上的考量,康熙选择 在距离畅春园500米到600米远的一个地点兴建一座崭新的宫苑,不就就被素 有“佛心天子”之称的康熙取名为圆明园。“圆明”两字是佛语,在字义上
在方壶胜境的西面是 三潭印月,与西湖三潭印 月同名,是圆明园仿建西 湖十景之一。此景建于乾 隆初年,在方壶胜境西河 池水中仿西湖竖立三座砖 塔,砖塔高2.4米。
方壶胜境
位于方壶胜境东侧的 是蕊珠宫。蕊珠宫为单檐 五间的一进院落,后接方 壶胜境宫墙,左右出游廊 与东西配殿相连。
建筑空间格局
方壶胜境整个建筑群的平、立面采用了严格 的对称布局,由一个中轴线连着南北两个群组。 建筑群南部临水,在一巨大“山”字型汉白玉台 基之上分布着迎薰,凝祥,集瑞三座敞亭,模拟 道家传统的“一池三山”格局。
背景介绍 景观分析(区位、建筑、植物) 文学轶事 现状及保护
个人总结
区位关系
“方壶胜境”位于圆明园福海 东北岸湾内,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主体为一组南北向建筑群,呈中轴 线分布。建筑群南侧为福海内湖, 大小水面之间有一座可开启的吊桥 作示意性分隔。
区位关系
方壶胜境北侧有一大 的湖面,湖面北岸有一组 小院落,乾隆起名叫“天 宇空明”。
宜春殿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建筑空间格局
过方壶胜境殿拾阶而上,是一座高台院落, 平台高出地面三米左右,院落中矗立着六座高大 建筑,它们全部是二层歇山楼阁,并都被游廊连 接,格局封闭但不挡景,视线完全没有拘泥于封 闭的建筑中,透过游廊,景随步移,变化无穷。 院落南侧平台上摆有铜鹤、香炉和湖石。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背景介绍
“方壶胜境”于1740年正式建成。这处景观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的 神话,东方朔《十洲记》中说:“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 上金堂五所,玉楼十二所”,故“方壶胜境”有楼宇十二所。乾隆《诗序》 说:“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 乾隆将传说中东海的龙宫移植到 圆明园。雍正时期,宫殿的外观都还 比较朴素,而在乾隆的心目中,不管 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 他都应该拥有,方壶胜境就是其中的 代表。
个人总结
我认为圆明园的修复其实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硬件”的修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山水地形、建筑、植物等的实体修复,这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修复,即便正真 修复完成,我们也总是感觉不到古文典籍所描述的那种园林韵味。这是因为我们漏掉 了第二个修复步骤,对圆明园“软件”的修复。“软件”可以从“非物质”的层面去 理解,包括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历史地位等。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雄伟的帝王宫 苑,园内的一百多处景点和景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它是在清朝盛期花了 近一个多世纪经营才逐步完成的一个艺术品,它是一个少数人享用的华丽庭园。如今, 不管是建成遗址公园或是其他什么公园,这些都不可避免的改变了圆明园皇家园林的 历史性质,实际上是对圆明园的再次“破坏”,只不过这个破坏是“非物质”层面的 破坏。我认为园林的意义不应该简单的定位成旅游景点,它更应该是我们学习传统园 林文化的教科书。因此,在保护或者修复圆明园的过程中,如何真正的“合理”利用 才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
背景介绍 景观分析(区位、建筑、植物) 文学轶事 现状及保护
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方壶胜境作为乾隆时期修建的十二景之中最华丽的一处景点,充分展现了帝王宫苑的 几大重要特征。第一,通过极其宏伟庞大的建筑群,表现出让人敬畏的气派和天子的 威严;第二,奢华、雄伟和壮丽的建筑外观是帝王尊贵地位的体现;第三,根据神话 题材来设计,表达帝王对长生不老世界和蓬莱仙境的追求和向往。 圆明园这座皇家御园的兴衰,是清朝帝国史的一个缩影。关于复建圆明园的问题,我 的观点是,修复部分重点景区,保护整体历史遗迹。完全重建圆明园几乎是不可能完 成的任务,除了巨额的经费之外,昔日的园艺技巧多已失传,很难再真实的恢复它旧 日的风貌。重点景区可以从圆明园四十景来考虑,它们代表了盛期圆明园的精髓。对 于西洋景区倒是适合保留遗址现状,作为“历史的见证”的,它大抵可以认为是清朝 统治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而引进的“泊来品”,并不能代表传统意义的中国式园林。
建筑空间格局
琼华楼
中路南面的楼阁叫“哕鸾殿”,与“琼华楼”南 北呼应,哕鸾殿的规模与形式和方壶胜境殿相同, 重檐五间,紫色琉璃瓦黄剪边,是三座制高点中 的最高建筑。哕鸾殿楼下设有宝座,此殿为皇帝 寝宫,殿内设有床,哕鸾殿楼上为佛堂,供有大 小佛像近200尊。哕鸾殿东西两侧有飞仙游廊与 “紫霞楼”和“碧云楼”连接。
圆明园保护
· 1976年11月17日,海淀区设立了圆明园管理处。管理处对圆明园东半部 和西洋楼一带的建筑遗址进行了整理。 · 1983年开始恢复长春园围墙,1984年修整福海景区。 · 1988年6月29日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 2000年和2002年,北京市政府先后公布《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和《圆 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提出“整体保护,科学修整,合理利用”的方针, 将圆明园定位为遗址公园,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见证”为主旨。
碧云楼
哕鸾殿
紫霞楼
方壶胜境殿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建筑空间格局
万福阁 琼华楼
千祥阁
北部为“琼华楼”,琼华楼略低,黄瓦蓝剪边, “琼华楼”三个铜镀金字匾为乾隆御书,挂在楼 外檐上。琼华楼比起前两座略小一些,楼内设有 供帝后休息的床。楼上楼下均供奉有大小佛像及 佛塔近千尊。琼华楼东西两侧有扒仙游廊与“千 祥阁”和“万福阁”相连。站在琼华楼的北面, 近可俯瞰“天宇空明”一景,远可眺望园外麦陇, 为园居观景之胜。
方壶胜境建筑群立面图
方壶胜境建筑群平面图
建筑空间格局
中部为迎薰亭,重檐四角攒尖,覆黄色琉璃 瓦,悬挂乾隆御书“迎薰亭”铜镀金字匾,此亭 的名称和形制与南海瀛台的“迎薰亭”基本相同, 亭中安设皇帝宝座,皇帝喜欢在此纳凉观景。亭 岛四周置铜鹿,铜鹤各一对。 亭南设有台阶,平时可做码头,皇帝乘船由 福海驶进方壶胜境景区就在此上岸。北部有三孔 拱桥与方壶胜境殿连接,桥南北两端有单间三楼 牌坊各一座。
背景介绍
“方壶胜境”在圆明园的盛期是一处以寺庙景观为主题的园林景群, 此景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2座佛塔,以及180座 大小佛龛。是圆明园中除舍卫城以外的又一座佛城。
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 而建,金碧辉煌的宫阙凭 水而立,每当薄雾在水面 上升起的时候,这里如梦 如幻,宛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