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和印度软件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来自印度的消息表明,Infosys这家拥有2.7万名员工的大型软件企业,上个财年的利润增长率竟然高达48/%,在印度第三大软件公司——Wipro内,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更为可怕的是,Infosys和Wipro并没有止步不前,接下来,它们还要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并且,Infosys和Wipro正在大踏步地进入国内市场。面对此情此景,对比国内最大规模不过两千人、平均增长率不过25%的软件企业,我们就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和印度在软件业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真正的印度软件企业
真正的差距并不只表现在数字上,由于中印两国之间由于缺乏足够的交流,使得两国国民彼此之间产生了太多的误解。在绝大多数印度人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上海再过几年就赶上孟买了。很不幸,这种荒谬的误解同样存在于中国对印度软件业的理解上。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印度软件企业都是一些外包型企业。发达国家下达需求以后,印度软件企业要么派人员过去,要么开始“来料加工”,而事实上,这完全错了。以Infosys 公司为例,Infosys公司已不再是一家外包公司了。它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全套解决方案,在美国它已和IBM进行面对面地竞标了。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另一家正在崛起中的IBM。
正是因为这些错觉,才使得中印软件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印度实行的是全民学软件的策略,已经形成了印度理工学院居于最顶端、各大学居中间、NIIT居于低层的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Infosys公司扩招5000名软件工程师,不是什么难事。反过来,从国内现有的软件人才储备来看,国内的软件企业要实现5000名工程师的扩招,一开始可能就是一场如托普软件一样的骗局。
中国软件业到底差在哪儿如果我们留意一下2000年以来软件产业的发展,我们就不难发现,从“十八号文”到“四十七号文”,政府给予软件产业的政策支持不可谓不丰厚;从软件园的建立到政府对国产软件公司的扶植,软件公司得到的优惠条件也不可谓不实惠。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得不深入思考“中国到底差在哪儿”这个问题。
概括起来,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中印软件业差异的有语言、人才结构、信誉体系、签证、外汇管制政策、人才成本、培训的系统性、培训生源、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销售门槛等多方面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深入下去,我们就不难发现核心的问题还是软件人才的教育问题。
从软件产业外部来看,印度人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全民学软件的热情上,还表现在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什么是良好的培养模式呢?受过良好培训的印度软件人精于英语,从事五年的软件蓝领依然心安理得,刻苦工作从而给已做过项目的项目经理留下良好印象,信誉体系自然而然地也就建立了起来。并且,由于不存在高级项目经理的短缺问题,高级项目经理人才也就没有了漫天要价的可能。进而,印度软件业由大量既精于技术,又具备非富行业经验的项目人才支撑着。试想,哪一个国家会拒绝本国的公司利用这些廉价、高效而实用的人才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由此可见,印度软件的签证
率高也并非偶然的现象。
与之相反,国内的软件人才却无时无刻不为“三十岁现象”所困扰,由于望子成龙的
文化氛围的存在,使得国内肯于埋头钻研技术的软件蓝领少而又少,这直接造成了国内
拥有十五年开发经验的人如恐龙一般难寻。国内的软件公司更是在项目经理大量短缺的
同时,却在刚刚招募到一些技术人员之后,就在大喊软件人才过剩。可以肯定的是,国
内一个销售人员与一个技术人员的业务组合,其竞争实力远弱于印度软件企业的一名既
掌握技术又精通行业的专才。可以说,各种层次的软件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着国内软
件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个体竞争实力不强,汇在一起就决定了中国软件业的羸弱。
反过来,如此羸弱的产业,又如何能号召更多的有为青年凭着一腔热血全心全意地
服务于这个产业。如此的软件公司,又如何能把解决方案做得如精细制造的产品一般花
样繁多。又如何能冲破层层壁垒,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中,在美国的主要中等城市都
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办公室。北航软件学院的孙伟院长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谈超越印度软件业,已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重要的是要马上认清我们的不足之处,能跟上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速度。要明白软件公司需要的不是豪华的办公室,而首先是掌握了软
件技能的人才。”
几年以前,国内软件界曾在“起来,抵抗微软霸权”的呼唤中开始了开源运动的启蒙,而今天,面对着实力悬殊的印度软件企业的全面登陆,中国软件业界需要的是再一次的
深刻反思和积极的行动。北航软件学院的孙伟院长认为:“中国软件业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当前出台配套的、决断性的政策,以支持软件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类似于软
件学院这种新型软件教育模式的作用。”
中国软件向印度学什么
比较印度和中国软件的发展水平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据统计资料表明,一个软件工程,如果把它在日本的价格定在100的话,那么印度公司能拿到的价钱是75,但是到中国它就变成了45-50,比印度低50%。
看一项数据比较:1999年度印度软件业的产值是5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9亿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为17亿美元;中国1999年整个国内市场销售额为176亿元人民币,约合20亿美元左右。印度软件企业约有1000家,在中国这个数字是5000多家。比较起来,在国内销售额上,中国和印度比较接近,中国可能还稍稍超出印度。但在出口额上,中国软件业
出口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印度这个数字是中国软件国内销售额的两倍,而中国软件企业数是印度的5倍以上,其中大多数是50个员工以下的小作坊式企业。印度约有28万软件工程师,平均每个企业280人,而中国仅仅有大约10万软件开发人员,分布在5000多个企业里。
"什么呀!臭不可闻!"许多中国的软件商都这样评价印度软件,可再仔细一看,观点就会改变,就是这样的软件,虽然局面编程并不漂亮,却很好用。印度的程序员就像中国的打工仔、打工妹,一群一群密密麻麻,他们对软件业的理解像是制鞋工厂,在工厂里做流水线式的软件制作。中国过去很多程序员也像是制鞋,但是,只是那种几个人的小作坊。也许大师傅手艺很好,但是他一天可以最多做3双,第4双的时候已经眼花了,走样了。
印度软件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