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信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信贷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碳排放权已经衍生成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我国银行业着眼于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它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充当着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的角色。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信贷,促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也为新经济形势下银行信贷业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经济背景。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正处在艰难复苏的进程中,同时随着全球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理念方兴未艾,并且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增长模式已日渐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
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已是刻不容缓。
(1)以往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偏“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难以为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汽车、石化、重型装备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倾斜式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1995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2008年这一比重已经攀升到71.1%。2009年,在应对危机冲击下大家所采取的非常态发展方式既有必要,却也加剧了这一趋势。伴随这一趋势,能源消耗快速增加,自2000年到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90%。
(2) 外需长期低迷,迫使我们必须对高能耗的中低端产业开展艰难的结构性调整。客观地看,我国“高碳”的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一发展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刚刚走过。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看,我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却是当年的欧美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全球经济复苏困难重重,欧美国家将长期面临“去杠杆化”、财政赤字高企、需求不足等问题,以往过度借贷、过度消费的增长模式已经开始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不断升温,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外需持续低迷的压力。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消费增长不但相对较慢,且后续乏力。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很高,外贸依存度在2008年已上升到60%。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产业国内产能过剩明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比如,25%的粗钢产量依赖国际市场消化;平板玻璃的产量占全球的50%;电解铝产能占全球的43%;造船业70%以上产量靠出口消化;太阳能电池产量的98%出口国外。随着外需萎缩,大量外向度较高行业的结构调整不可避免。
因此,转变我们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作用
过去,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民间资本很少参与。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发挥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银行开展碳排放业务,不仅能增强商业银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还能减少CO2排放,因为碳排放交易是促进绿色经济的市场手段。
在节能减排中,商业银行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教育企业和消费者。中国有很多节能减排项目,但业主缺乏碳交易意识和认识,没有发现碳及其衍生产品的价值。开展碳排放交易有一定风险,但利润空间很大,商业银行右通过邀请具有传统信贷意识的企业和顾客参加“绿色”研讨会或产业论坛,以克服顾客的认知及知识障碍,开拓企业从市场机制层面解决CO2排放问题。
(2)资金支持。银行实行绿色信贷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限制污染企业和项目的贷款数额,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作为暂不承担减排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在CDM机制下,中国企业可以得到数十亿美元的融资机会。每个项目能帮助企业获得几十到几百万欧元的额外资金支持,这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贷款领域。
(3)信息中介。中国目前作为碳排放的出售方,与欧洲碳基金、国际投资银行等碳排放权购买方之间开展交易往往缺乏经验,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项目了解,制约了碳排放业务的工展。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在国际业务和投资银行方面的优势,为企业联系潜在的买家,充当政府和项目的财务顾问。
三、“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将面临的风险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意味着未来的产业和市场都将出现深远的变革,产业链的价值分布将从向资源型企业倾斜转而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从而不断改善产业链条上的“低碳”与“高碳”配比,使国民经济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在这样的大变革之下,银行业必须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在抓住新的市场机遇的同时,有效规避结构调整中的风险。
首先,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欠缺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相关政策往往导致转型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虽有社会效益,但缺乏经济效益,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上升。此外,由于“绿色信贷”每个项目均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仅依靠商业银行难以确定其准确的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信息支持要靠各方的协调配合,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环境风险评级等专业标准的制定,以推动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
其次,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风险。当前不仅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建设倾向。同时,当前一些新兴和新能源产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从全球范围看都存在行业标准和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即使现在采用了所谓最新的装备和工艺,也可能会被迅速淘汰,产业的持续巨大投入相比其有效产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这些因素,不仅对银行存量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加大了银行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投放新增贷款的风险识别和信贷决策难度。为此,希望各有关部门从上到下及自下而上地加强支持和引导,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实现商业利益和可持续经营的同时,积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切实防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信贷风险。
总体上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仍在践行阶段,但银行凭借其在资金和金融经济杠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实现在一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