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日内瓦、万隆会
务艰巨

中国国际地位提 改善同西方国家关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
高;第三世界崛 系
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起;美苏争霸的
中日关系改善;掀起
形势
新一轮建交热潮
改革 世界多极化趋势;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开放 两极格局瓦解; 平外交方针,实行

和平与发展成为 不结盟政策;对外
(新 当今世界的主题; 开放
中 三大改造、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等 苏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 美 罗斯福新政
(08广东)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救出
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 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 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②主观上急于求成,客观上脱离实际,犯了“左”倾错误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指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 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②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推 动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方向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国两制理论,是解决我国社 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统一问题Biblioteka Baidu根本指导
现代中国的 对外关系 (23、24)
课程标准
基本概念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 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 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 治国方略的重要意(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 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 的重大历史意义。
探究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历程以及给我们的认识, 并总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特色。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建国 初期
70年 代
两大阵营形成;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同苏联、欧亚人民民
亚非拉国家独立; 策,确定“一边倒” 主国家建交;提出和
美国敌视、孤立 等方针
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中国;新政权任
时期) 国内现代化建设
需要
开展多边外交、积极 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 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2认识:
思路: 外交方针在变
为什么变?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
变体现了什么?
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3特色(黄P53)
注意:对比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局面的差异。 以《三二》P176问题9为例
链接(必修 2 第11课经济 建设的发展 和曲折 第12课从计 划经济到市 场经济 第13课对外 开放格局的 形成
第16课大众 传媒的变迁
课程标准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 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 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 历史意义(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 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 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 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 成的特点(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外交上:1971年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 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是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
2、经济上:
(1)国民经济劫难: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 经济有所好转;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使得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 (2)社会风尚:①服装:50——60年代,列宁装和连衣裙流行;文革时期流 行军装和“干部服”,颜色单调。②饮食:带有计划经济烙印,广泛使用票证。 文化上:教育、文化、科技(袁隆平杂交水稻)
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矛盾 学说、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 表
两弹一星、 863计划、双 百方针、“扫 四旧”、工农 兵学员、211 工程、
一、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政治上: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为国家 政治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2、巩固新政权:继续追剿国民党残余军队,进行土改,三 反五反,肃清反革命势力,抗美援朝。
政协、人 大、民族 区域自治、 一国两制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 和平外交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 方针、和 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 平共处原 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 则,万隆 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 会议、日 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内瓦会议、 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 乒乓外交 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l)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 中国式革命道路。l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①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 以农村包围城市,走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这 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②l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的建设成就有:一五计划时期工矿业建设成 就尤为突出,主要有鞍山钢铁3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 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为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 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探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表现 经济建设的发 展与曲折
从计划经济到 市场经济
重大事件
①一五计划、三大改造②中共八大成 功探索③1958年总路线④大跃进、人 民公社化运动⑤文革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心转移(绿 P142) ②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绿P142)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绿P142)
(4)国民经济调整:1960年“八字方针”的提出,1962年经济开始好转。
3、文化上:
(1)科技的发展
两弹一星: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
(2)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三、文革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遭到延误
1、政治上:
(1)民主法治遭到破坏:人大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公民的基本权利失去保障; 刘少奇案
1949年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可以把祖国的发展 历程做怎样的划分?
全面建设社 文革 49 过渡时期 56 会主义时期 66
徘徊 76 时期 78
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②①
社社新
会会民
主主主
义义主
现革义
代命 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曲折和延误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重振和辉煌
链接(必修 1 第20课新中 国的民主政 治建设峙 第21课民主 政治建设的 曲折发展 第22课祖国 统一大业
现代中国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的科学技 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
术与文化 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
(18、19、 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
20)
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
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
教育”的深刻含义。
基本概念
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 ②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③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④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⑤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时间、共同特点——社会 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基本任务——一化三改、成就、意义) 3、社会主义改造(内容、完成时间、性质、意义)
2、经济上:改革和开放 3、文化上 (1)文艺:重申“双百”方针,“二为”方针 (2)教育:三个面向,《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战略 (3)科技:载人航天,生物技术
探究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发展、特点与作 用
内容:政治协商制度(194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
发展:1949-195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建立
1966—1976,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1978年以后,新时期的民主法治逐步健全与完善
指导思想
特点:(黄本P45)
实践基础 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
与时俱进
作用:(黄本P46) 补充④保障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注意:中国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内容与发展道路的异同,以及 其中的启示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 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基本概念
一五计划、三大 改造、 农业生产 合作社、公私合 营、过渡时期总 路线、社会主义 建设总路线
链接(必 课程标准 修3
第17课毛 泽东思想
第18课新 时期的理 论探索
(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 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2)概述邓小平 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3)概述“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 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 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政协、人大、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4、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 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 会议。
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1、经济恢复(1949——1952):
主要内容:农业国变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时间与原因: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速度,左倾
表现:大跃进——高速度、高产量、高指标、浮夸风;人民公社化——“一大 二公”
影响: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挫伤生产积极性
教训:国情,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协调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
文化上:双百方针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政治上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一个良好开端。
2、经济上
(1)《论十大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等十 个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开辟了一条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共八大的经济内容: 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四、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重振和辉煌时期/1978年以后)
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 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同时邓小平理论产 生发展和并不断完善。
1、政治上
(1)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1978法制方针,1982修宪与16方针,84民 族区域自治,97依法治国,98年村民自治 (2)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79、81、80年代初、92、 97、99) (3)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原因;成就(联合国、区域合作、 睦邻、反霸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探究4: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与20世纪30年代苏 联经济建设的主要相似之处和存在的共同问题。
措施相似 之处
存在共同 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制定五年计划; 重工业迅速发展,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 滞后
经济结构不合理;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注意:不同国家经济建设、改革模式的比较与相互 影响
对外开放格局 的初步形成 (绿P142)
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 区③开发浦东
启示:
思路: 现象—曲折发展,经验与失误并存; 为什么 最终趋势—发展 又为什么
综合思考
举例分析: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中国在社会 主义建设中做出哪些探索及失误?为什么会出现这 些失误,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见黄P102及绿 14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