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第三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汉宫秋》主题,学者们众说纷纭。传统认识有两大误 区,或过分注重了王昭君形象的历史性,或偏向观照作者的 民族情结,从而导致理解与文本间多重矛盾的产生。笔者认 为传统认识中的两大误区,一是过分注重了昭君形象的历史 内涵,因而使有关主题的解释总是在政治与爱情间进退维谷; 二是走进了民族矛盾的犄角,从而使对作家、作品的讨论陷 入矛盾、牵强的尴尬境地。 其实,《汉宫秋》的主题既非政治性,也非爱情。它是借历 史悲剧抒发人生的迷惘,表现自古以来备受尊重、志存高远 的中原书生,在元代打入备受歧视和践踏的社会底层,失去 了他们赖以慰藉的精神家园而感到一种绝望、困惑和痛苦的 思想情绪。《汉宫秋》是马致远前期的作品,正写于艰难跋 涉、寻求功名、怀才不遇和日忧夜虑的时候。因此,作者在 这个历史剧中,借汉元帝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失落和痛苦,感
1.此折是全剧的高潮,主要写的是汉元帝屈服于重压 压境的含悲忍辱为昭君送别的场景和昭君在灞桥留 汉衣、于边境投黑江的悲剧性情节,从而细致、准 确地展现了本剧主人公--汉元帝的凄怆悲凉之情和 复杂矛盾的心理流程:既有“妻嫁人,夫主婚” 的 荏弱屈辱,也有对群臣不能安定社稷之怨恨;既有 与美人不忍别离的依依不舍,又有不能不别的无可 奈何;既通过描绘眼前实景来抒写生离死别之痛也 通过想象自己独居皇宫的寂寞来表现缠绵相思之苦。 2. 此折的艺术特点: (1)本折戏不以紧张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以浓厚的 抒情意味见长,具有强烈的情感美。作者以无限
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 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 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 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汉宫秋》的介绍
元朝四大悲剧之一,
《汉宫秋》的 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 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 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 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 剧。
元朝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 马致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文史中王昭君故事演变
慨自己的生不逢时。汉元帝在连遭挫折后只能“半句儿延俄 着唱阳关”,“怕不待放丝缰,咱可堪鞭敲金镫响”?只落 得“月自空明水自流,恨思悠悠”,只能在萧瑟秋夜清冷的 后宫独对画影,苦思爱妃,愁听孤雁哀鸣,连个梦也无法做 完。在剧中,马致远精心描写了汉元帝的迷惘、愤懑和痛苦, 这使得作者自己反复咏唱,抒发感叹,实际上寄托了自己对 生活的感受,那就是自己的政治理想被黑暗时代粉碎;对传 统追求仕途信心的动摇,迷失了人生的坐标,永远失去了自 己的精神家园;在苦闷中挣扎彷徨,自觉生不逢时,命运捉 弄。这种对希望幻灭的无奈,可谓是痛彻入骨的。由此可见, 汉元帝的命运就是这这个人的精神传记,反映着马致远的悲 剧人生。《汉宫秋》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悲剧性的人生体验 和生活磨难的主题,它实际上是作者在人生坎坷道路上艰难 跋涉,找不到归宿,苦闷、绝望和无奈的悲剧形象的真实写 照。
到生离死别的爱情波折,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又塑造了一味 阿谀逢迎的中大夫毛延寿、只会“山呼万岁”的尚书五鹿充 宗的形象。把匈奴的强盛骄横、汉王室的荏弱衰竭同时搬上 舞台。这就把悲剧的主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抒写个人 命运的不幸扩大而为描绘整个民族的屈辱苦难,使作品成为 一幅具有时代特征的悲剧画卷。 《汉宫秋》在前人解读历史、咏叹昭君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 具有历史凝重感和现实悲慨的王昭君形象。由于舞台表演和 剧本构造的巨大容量,该剧不仅涵盖了前代文人的各种牢骚, 更将王昭君树立为一个历史的参照物和时代的寄托,成为元 代历史文化环境下人们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在民族矛盾冲 突极为尖锐的现实条件下,《汉宫秋》无疑起到了宣泄心灵 痛楚的作用。 首先,马致远在王昭君悲剧美的基础上更赋予其崇高美,跳出 了历代昭君诗纠缠于个人进退荣辱的窠臼。在戏剧舞台上, 她是高于君王、宰相、将军和一般文士的爱国英雄形象。 《汉宫秋》中的王昭君,一跃成为汉元帝的爱妃,受到君王 的极度宠幸。昭阳殿里,艳香与君王相伴;金明池畔,倩影 与
(24)李左车:汉初著名的谋士。 (25)送女客:古代婚礼规定,女子出嫁时,家中有一人陪送至 夫家,这人称为送女客。萧丞相:即萧何,也是汉初著名的谋 士和丞相。 (26)架海紫金梁:元杂剧中常以此比喻国家栋梁。 (27)铁衣郎:指穿铠甲的战士。 (28)可甚:可堪,实际上就是不可堪(忍受)。糟糠妻下堂: 指休掉妻子。这里是反用“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说法。糟糠妻, 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29)小鹿儿心头撞:形容心情因害怕而惴惴不安。 (30)娘娘:指王昭君。 (31)鞭敲金镫响:元人常用“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来形 容得胜后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回宫时的情形。
鉴赏
自汉以来,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都经常提及昭君的故事。 其中,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一作西汉刘歆撰)记载昭 君故事时,增加了画工图形及毛延寿、陈敞、刘白等画工多 人,因受贿作弊而同日弃市等情节。但是,比《西京杂记》 稍后的《后汉书》并未采用这一传说;而此后的笔记小说和 文人诗篇,却不仅采用这一传说,而且还把受贿作弊的画工, 集中到毛延寿一个人的身上。唐代敦煌的《王昭君变文》是 昭君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重大发展。《变文》一反正史 的记载,把元帝时代的民族矛盾的形势描绘为匈奴强大、汉 朝虚弱;把昭君出塞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其中,叙 述了画工图形,单于按图求索,以及昭君到匈奴后,因思念 乡国,愁肠百结,终不可解,直至愁病身亡等情节。 马致远 的《汉宫秋》显然不是取材于正史,而是在《王昭君变文》 的基础上,汲取历代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和民间讲唱文学的 成就,然后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构思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
同情的笔墨,绵密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的悲伤情 怀,一唱三叹,感人至深。 (2)作者善于因景生情,以情化景,形成了独 特的意境美。凄清苍凉的外在景物与哀怨悲切的 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创造出诗一样的境界。 (3)本折的曲词文思精妙,文采斐然,具有音 律美。尤其是[梅花酒]、[收江南]两曲采用首尾 相接,回环重叠的顶真句式,节促音哀,百转千 回,令人荡气回肠。王国维评论这两曲是:“写 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 口。”
第三折
马致远
第一组:唐姚,王一钊,易叶亿,张锦城,熊凌翌, 张玲婧,杨晓雪,毕悦清,宋宇婷,熊丁
约1250-1324,汉族人,字千里,晚年号东篱,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散曲家,元末明初贾仲 明在《凌波仙》中称他为“曲状元”。所著杂剧 有十五种,今存七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江州司马青衫泪》、 《西华山陈抟高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 疑存一种《孟浩然踏雪寻梅》,残存一种《刘阮 误入桃源洞》,仅存剧目的有四种《吕蒙正风雪 斋后钟》、《吕太后人彘戚夫人》、《孟朝云风 雪岁寒亭》、《刘伯论酒德颂》;散曲集有《东 篱乐府》。
〖注释〗 (1)汉宫秋: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描写的是汉元帝 与王昭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2)番使:指匈奴使者。 (3)点破:指画得不美。 (4)甫:刚刚。 (5)形像:指画像。 (6)“红颜”二句:语出欧阳修《明妃曲》。 (7)生:语气助词,加重语气。 (8)承望:想到。 (9)每:们。 (10)大国使:指匈奴的使者。 (11)摇装:或作遥装,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远行者在离 家前,选吉日出门,亲友送至江边,被送者上船一会儿又折 回来,改日再正式启程。 (12)撮:弹瑟琶的动作。
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马致远对国家的灭亡,怀 抱深切的哀痛,对蒙古贵族歧视、压迫汉人的政策郁结着难 言的悲愤。但当时元朝的统治正日趋巩固,这种强烈的民族 感情不能坦率地表白,只好“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通过昭君出塞这个历史题材曲折地表现出来。 《汉宫秋》和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对和 亲双方力量对比变化的描写。历史上昭君的出塞和亲,是在 汉强胡弱、呼韩邪向元帝称臣的形势下进行的。这一决策加 强了两国的团结,是令人鼓舞的一件盛事。历代传诵的故事 尽管人物情节千变万化,胡汉双方的阵势几乎始终如一,只 有唐代的《王昭君变文》把单于写得相当强大,足与汉王室 抗衡。到了马致远的笔下,双方的力量出现逆转,匈奴方面 倚势要挟,汉王室则忍辱屈从,这种胡强汉弱的形势,改变 了和亲的性质,也导致作品主题、人物和情节的大幅度改变。 过去同类题材的作品均以昭君为中心人物。或哀其不遇,怜其 远别;或颂其美貌,嘉其胆识。《汉宫秋》则一反传统,以 汉元帝为中心人物,别出心裁地虚构了他和昭君从相遇、热 恋
《汉宫秋》故事内容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汉宫秋》马 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 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汉宫秋》:元曲四大悲剧之一,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 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 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内容: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 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 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 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 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
班固《汉书· 匈奴传》: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 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 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这是说王昭君远嫁绝域是被迫的,并非出于自愿。 范晔《后汉书》记载说昭君自从进宫之后,长期得 不到临幸,便心中积怨,于是自告奋勇要求远嫁蕃国, 在辞别仪式上汉元帝见昭君容貌绝伦,竟有后悔之意, 但皇命以下不能失信于国。这样的记述中有一个难以自 圆之处:古代帝王选妃,意在搜尽天下美女,供其一人享 用;王昭君美艳绝伦,“光明汉宫”,可谓国色天香,理 应专宠,为何竟弃之后宫不顾,历数岁而“不得见御” 也许正是有虑及此,东晋道学家葛洪在托名为汉刘歆所 撰的《西京杂记》中,才根据民间传说补充了画师丑化 昭君图像的虚构情节。但虚构的情节虽可增加文艺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却不能作为真实的史实看待。
(13)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 人以此为送别曲。因诗中有“阳关”二字,故称《阳关曲》 或《阳关三叠》。 (14)玉觞:玉制的杯。这里代指酒。 (15)尊:樽。 (16)劣了宫商:坏了宫商。指弹得不好。宫和商是古代五音 中的两种,这里代指音乐。 (17)李陵台:李陵是汉代名将,兵败后投降匈奴。李陵台在 今内蒙古自治区波罗城。 (18)贵人多忘:即贵人多忘事。 (19)椒房:古代皇后所住的地方。因以椒(一种香料)和泥 涂壁,故称。 (20)兜的:陡然,突然。 (21)苏武: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达十九年后才回汉朝。 (22)别虞姬楚霸王: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战败后,与其妾虞 姬诀别,感慨无限,十分凄凉。 (23)玉关:玉门关。这里是泛指。
《汉宫秋》还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 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这一点, 对于深化作品的主题,对于启发人们深入思考金元之际国内 民族斗争的历史性变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在第三折、第四折,还浓墨细笔地描写了元帝与昭君的 生离死别,是怎样地使元帝悲怆凄恻,愁思郁结,无可排解。 作者尽力刻画了风流皇帝温柔多情的一面,让他尽情倾吐了 由生离死别而郁结于胸的哀痛。风流皇帝的温柔多情,不仅 仅以其真挚深沉的感情引起观众对他的同情和怜悯,而且, 还能激励读者认真思索:为何堂堂天子,大汉皇帝,连自己 的爱妃都无力保全?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32)燮理阴阳:调和阴阳,比喻治理国政。过去都将燮理阴 阳看做宰相的当然责任。 (33)“假若”句:意思是如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艰苦奋斗。高 皇,指汉高祖刘邦。 (34)梅香:元杂剧中对婢女的通称。 (35)春风:比喻皇帝的恩泽。画堂:古代的宫殿均饰有图画, 因以称宫殿为画堂。又汉代未央宫中有一堂名画堂。 (36)一字王:辽代封王用一个字的,地位最高,如赵王、魏 王。两个字的则次一等,如兰陵郡王。汉代无此制度,这里是借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