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贸易壁垒的存在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是因为市场的 不完全竞争引起的,国际间商品流 通因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使要素 禀赋理论揭示的规律不能实现。
4、未考虑自然资源
① 里昂惕夫是用双要素模型来进行分析,
忽略了其他因素,如自然资源等。实际 上有些产品既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也不 属于资本密集型,而是自然资源密集型。 ② 如果考虑自然资源在美国进出口贸易结 构中的作用,就可以解释谜的存在。 ③ 可以解释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国的贸 易结构中的谜。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提出 1948年 萨缪尔森 《国际贸易与要素均等化》 2、理论内容:在满足要素禀赋理论的全部 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 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 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
举例
在生产要素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中国 劳动力丰富 资本稀缺 美国 资本丰富 劳动力稀缺
二、其他对H-O原理的验证
(二)对其他国家的验证 建元正弘、市村真一:1959年验证日本 的贸易结构,验证了H-O理论。 沃尔:对美加贸易进行分析,证实了谜 的存在。 巴哈德瓦齐:1962年对印度的贸易结构 进行分析,结果是,对美国的贸易证实 了谜的存在。
验证图表
1992年美韩贸易数字表(单位:亿美元)
2、不足 ① 违背了劳动价值论 ② 抹煞了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 ③ 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④ 难以解释要素密集程度相同的国家 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 ⑤ 难以解释同一产品国际贸易问题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验证的提出 瓦西里· 里昂惕夫是美国著名经济 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四 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3年 《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地位 再审查》 1956年 《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 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
(三)雷布钦斯基定理
1955年 《要素禀赋与相对要素价格》 解决的问题:一国生产要素的增加对该 国产出和外贸的影响。 命题: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的世界,若 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则一国某种要 素禀赋的增加将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 品产量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
定理形成的原因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时,因为要素密集 度的不变,因此要素相对价格不变。若 增加劳动要素的供给,则为使新增劳动 就业,并保持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不变 的唯一方法就是:将资本密集型产品生 产中的部分资本以及小部分劳动转移到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最终出现雷 布钦斯基定理的结论。
2、内容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 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价格 或报酬上升,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 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3、引论 (1)国际贸易将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 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 (2)是对贸易保护行为的一种解释:实行 保护主义会提高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实 际报酬或收入。
劳动力密集商品
中国
资本密集商品
美国
俄林认为这是一种趋势,萨缪尔森则认 为在特定情况下,它是一种必然。即在 一些条件下,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 均等化,而且使要素价格均等化。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意义
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 经济结构,也可以改善各国的收入分配 不均,缩小各国的经济发展差距。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主要有两个影响 因素: 生产技术的变化会使生产一个单位 的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量发生变 化; 消费偏好变化会使消费商品数量改 变,从而使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生产 要素量发生变化。
要素丰裕或要素稀缺程度一个相对 的概念,它与一个国家实际拥有的 生产要素绝对量有很大区别。 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 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 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其相对价格 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
6、要素密集度与要素密集型产品
(1)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 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 (2)要素密集型产品:若某种商品生产中 所使用的要素比例(K/L)大于另一种商 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则前一商 品为K要素密集型产品,后者为L要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3、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 型产品 4、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 5、两国的资源充分利用 6、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7、两国的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竞争 是完全的。 8、各国内生产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国际 间不行 9、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二、其他对H-O原理的验证
(一)对美国贸易状况的验证 里昂惕夫:1956年再次验证,证实了谜 的存在。 鲍得温:1962年美国的数据 威特尼:1899年美国的数据
1951年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 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
1951年
出口
资本(美元) 2256800 劳动(人/年) 173.91 人平均年 资本量
2.
3.
国际贸易 商品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技术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六、H-O原理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区别 1、贸易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同
2、要素投入不同
七、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1、提出 1941年 萨缪尔森和斯托尔珀 《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
图3-1 要素丰裕度
K (资本的数量) KB EB
KA
EA
O
LB
LA
L(劳动的数量)
另一种方法是价格定义法 在A、B两个国家中资本要素价格为r, 劳动要素价格为w,如果两国的工资利率 比分别为rA/wA和 rB/ wB,而且有rA/wA> rB/ wB,就可以认为相对A国而言,B国是 资本丰裕型国家,相对于B国而言,A国 为劳动丰裕型国家。
二、里昂惕夫的验证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贸易中,各国 出口的商品是密集使用本国拥有的相对丰裕 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商品是密集使 用本国相对稀缺的产品。这一理论与许多国 家的贸易模式相吻合。 然而,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The Input-Output Method),对1947年美国出 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 值进行了比较,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二、相关概念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
指把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各国货 币表示的价格都换算成同种货币表示的 价格不同。
二、相关概念
2、生产要素 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 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 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
二、相关概念
3、要素价格 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又称要素的 报酬 4、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在新古典经济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 的生产资源为土地、劳动和资本。
商品种类 化学、塑料、医药用品 动力设备 专业与科技仪器 公路以外的交通工具 服装与鞋类 美国出口到韩国 韩国出口到美国 13.40 7.05 5.12 15.31 0.11 1.05 0.93 0.96 0.78 42.03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当时的生产率大 约是其他国家的三倍,因此在计算美国 工人的人数时应该将美国实际工人数乘 以三倍。这样按照生产效率计算的美国 工人数与美国的资本量之比,与其他国 家相比,美国就成了劳动力相对丰富而 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5、丰裕要素
如果一国所能提供的某种生产要素在该 国资源中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国的该比例, 则称该要素为该国的丰裕要素。 假设有两个国家A、B,我们可以从两个 角度来计量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 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物理量定义法 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禀赋比例分别 为 KA/LA和KB/LB,而且有KB/LB > KA/LA, 就可以认为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 丰裕型国家(k-abundant),相对于B国而 言,A国是劳动力丰裕型国家(labundant)即A国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 B国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一、产生背景 瑞典经济学家埃利· 赫克歇尔和贝蒂尔· 俄 林提出的,是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 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学说。又被称为要 素比例理论。 1919年 《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933年 《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李嘉图模型认为贸易的原因在于国家之 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带来的比较优势, 而H-O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各国要素 禀赋的差异。 在H-O理论中,生产要素不止一种。该理论 对于古典理论,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 模型做出了修正和完善,从各国要素禀 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奠定 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5、要素密集型逆转
要素密集型逆转:指同一种产品在劳动 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 丰富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形。 当某种商品生产的替代弹性较大时,该 产品的生产中极易用一种生产要素代替 另一种生产要素。这时就很容易发生要 素密集型逆转。 要素禀赋理论和价格均等化说所揭示的 规律都无法实现。
2、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是指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 投资、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基辛、凯能和鲍得 温等认为里昂惕夫计量的资本只包括物质资本 而没有包括人力资本,若将人力资本部分加到 有形资本当中,将很明显地得出美国出口资本 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美国 产品包含更多的人力资本。
进口替代 2303400 167.81
12977
13726
验证图表
1962年美国进出口产品包含的要素
对美国贸易结构验证的总结
学者 数据年份 威特尼(1968) 1899 里昂惕夫(1954) 1947 里昂惕夫(1956) 1951 业,1.14) 鲍德温(1971) 1958/62 行业,0.96) 斯特那得和马斯克斯(1981) 1972 行业,1.08) (Kx/Lx)/(Ky/Ly) = (H-O预测:>1) 1.12 0.77 0.94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 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 1.05( 或 不 包 括 自 然资 源
6、要素需求逆转
该理论显示了消费偏好不同对国际 贸易的影响 如果一国对于某一种商品享有比较 优势,而且消费者特别偏好这一产品, 则要素禀赋理论决定的进口方向将改变。
习题
电视机的生产是资本密集的,每台电视机 的生产需要20单位资本与4单位土地,它的单 价是60美元;大米生产是土地密集的,每500 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单位资本与4单位土地,其 单价是4美元。 如果本国有120单位资本和200单位土地, 外国有40单位资本和50单位土地,根据H-O理 论,两国贸易模式如何? 在何种情况下,现实中的两国贸易模式会 不同于预测?
验证图表
每百万美元出口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 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额(1947) 出口品 资本(K,美 元) 2550780 进口替代品 出口/进口替 代品 3091339
劳动力(L) (人/年)
资本/劳动 力(K/L)
182
14015
170
18184 77%
验证结论
里昂惕夫在对美国的外贸状况进行分析后得 出的结论与H-O理论恰好相反,美国出口的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 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 生产专业化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 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 而不是相反。
四、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H-O原理
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 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 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应是它 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 昂贵的生产要素。
五、H-O理论理论分析及图解
1.
国家间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 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不同是国家间要素相对价格差 异决定的。 要素相对价格差异不同是由要素供给决定的。
国际贸易两大著名放大效应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产品价格变化对要素价格变化的放大效应 雷布钦斯基定理 要素禀赋变化对产品产量变化的放大效应
八、评价 1、贡献 ① 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深入和全 面 ② 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 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③ 开创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自由 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