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室内深度覆盖专项讲解

合集下载

室内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案

室内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案

02
CATALOGUE
现有室内深度覆盖的问题
信号弱覆盖问题
总结词
信号弱覆盖问题是指室内区域无法接收到足够强度的信号,导致通信质量差或 无法通信。
详细描述
由于建筑物墙体、楼板等对无线信号的衰减作用,室内经常会出现信号弱覆盖 问题。这会导致用户在室内无法正常接打电话、上网或使用其他无线通信服务 。
信号干扰问题
未来研究方向
覆盖技术融合
01
研究多种覆盖技术的融合方案,以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
室内深度覆盖的效果。
用户体验优化
02
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研究如何通过室内深度覆盖技术提升用
户感知和满意度。
绿色可持续发展
03
在室内深度覆盖解决方案中考虑环保和节能因素,推动绿色可
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信号干扰问题是指室内区域的无线信号受到其他信号源的干扰,导致通信质量差 或无法通信。
详细描述
信号干扰问题通常发生在人员密集、建筑物密集或存在大量无线通信设备的区域 。干扰源可能是其他运营商的基站、微波炉、无绳电话等。这些干扰源会对无线 信号造成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信号不均问题
总结词
信号不均问题是指室内区域的无线信号分布不均匀,导致某 些区域信号强、某些区域信号弱。
现室内信号的均匀覆盖。
DAS的主要优点包括提高信号覆盖质量 、改善通信性能和降低干扰等。它适用 于大型建筑物、地下空间和密集城区等 场景,能够提供更好的室内覆盖效果。
DAS的部署方式包括光纤和同轴电缆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 的部署方式。同时,DAS还可以与宏基 站和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多系
灵活的组网方式

5G时代室内深度覆盖方案探讨

5G时代室内深度覆盖方案探讨

5G时代室内深度覆盖方案探讨作者:***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8期【摘要】 5G時代,超70%的应用发生于室内,室内网络将成为运营商5G网络竞争的重量级筹码,室内网络建设已成为目前运营商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皮基站、扩展式皮基站、升级传统DAS系统等5G室内覆盖方案,并根据场景特点给出了方案建议。

【关键词】 5G室内覆盖分布式皮基站扩展式皮基站传统DAS 移频MIMO一、5G时代室内覆盖难点1.1 频段传播损耗大3GPP定义了5G从Sub6G、C-band到毫米波的FR1、FR2两个5G目标频谱。

工信部目前为5G划定了4个频段,如下表所示。

相比4G的频段(低频800 MHz、900 MHz,高频1.8 GHz、2.1 GHz、2.6 GHz),5G的低频段为3.3~3.6 GHz,高频为28 GHz。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电磁波的波长越长绕障碍物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绕障碍物的能力越弱。

5G网络的电磁波传播损耗远大于4G网络,覆盖能力更弱,5G宏基站信号在穿墙覆盖室内场景的时候面临更大的链路损耗问题,室内深度覆盖问题将更加棘手。

1.2 传统室分难以平滑升级传统的室内覆盖方案是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AS),这种解决方案将网络信号通过信号电缆引入室内,并分配至不同区域,实现网络的深度覆盖。

传统DAS室分升级5G难点分析:1.绝大多数存量DAS系统的无源器件支持频段在800~2600MHz,不支持3GHz以上高频,无法通过合路信源直接升级;2.传统DAS系统升级5G,需更换大量核心部件(如耦合器和功分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易出错,物业协调困难,而且改造质量无法保证,工程难以落地;3.传统DAS系统以单路为主,单路改双路由于存在线路老化、部署路径差异,极易造成双路不平衡,体验下降,而且建网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4.传统DAS系统无源器件多,故障不可监控,故障排查难度高,处理时间长,无法保证5G网络质量。

华为新型室分覆盖解决 - lampsite(经典)

华为新型室分覆盖解决 - lampsite(经典)
pRRU
RHUB
耦合器
功分器
BBU
分布天线
RNC/BSC
网络监控盲区
统一网管M2000
覆盖末端可管理,整个系统无监控盲区
各楼层KPI与话务分布一目了然,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尽在掌握中
亮点3:单LTE支持双流MIMO,无需室分改造
LTE RF
支持2T2R,MIMO
相同覆盖条件下,与传统室分相比: 1. 相比改造双路室内无源分布系统,LampSite可节省86%的部署时间 2. LampSite支持MIMO,有30~50%增益,由于建筑物特征差异较大,不同
华为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 Lampsite
2013/06

目录
LTE室分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Lampsite创新型室分解决方案 端到端服务高质量部署LTE室分网络 Lampsite场景应用
集团要求:推进室分专项整治,持续提升室分系统质量
以“一高一低(高干扰、低话务)”问题小区作为整改重点,推 动室分质量(高质差)和业务吸收能力(超闲)的提升
LampSite
架构灵活,支持GTL迭加
支持三个子模块拼装 子模块在线拔插,随业
务扩容
亮点1:结构简单,节省室分建设周期60%
传统室分系统
LampSite系统
耦合器 功分器
硬软 重轻
物业协调难, 施工难
网线部署,以宽带名义, 易于施工
pRRU Cat5
• 器件质量不一致链 • 器件少,都是电信级
• 路预算不准
• 无需链路预算
RHUB
• 工程质量难监控 • 节点少,工程易监控
馈线
• 多制式功率不平衡 • 多制式功率参数调整
BU

无线工程师操作手册--华为--FDD、NB网络优化概述

无线工程师操作手册--华为--FDD、NB网络优化概述

PING测试
业务结果:管道能力 覆盖结果:Cluster覆盖
测试软件:Probe&Assistant
NB-IoT RF优化_无线KPI性能提升
PC
1. NIC提供一键式 信息采集
2. eNodeB或 M2000手动采集
1)采集XML配置 2)采集告警日志 3)采集话统日志 4)采集调试日志 5)采集操作日志 6)采集CHR日志 7)采集全网话统 。。。。。。
功率谱密度提升
UL
12times/10.8dB 200mW/15kHz
200mW/180kHz
上行4天线接收 3dBGain(vs2R) 分集
GSM1R NB-IoT2R/4R
LTESolution
NB-IoTSolution
• UL4天线接收提升上行覆盖3dB
• eDRX(ExtendedDRX)
扰 • 对讲机窄带干扰
杭州NB网络干扰解决前后效果对比:清理非法干扰源后上行
干扰程度明显下降,86%的小区上行干扰抬升量控制到10dB以下
NB-IoT RF优化_拥塞控制
NB-IoT单小区每小时空口接入用户数能力达17.7K,但因资源 受限,每秒并发用户接入数为12。
话务模型
每次业务发送100字节 应用层数据
信息搜集
XML或License扫描 CHR统计与过滤 紧急故障诊断系统 KPI报表、TOP小区分析
信息分析
告警日志解析呈现 呼叫日志解析呈现 配置文件解析呈现 操作日志解析呈现 调试日志解析呈现 性能日志解析呈现 全网话统解析呈现
信息解析
问题辅助 分析功能
故障分析工 程师
故障信息
故障诊断报告
1.问题现象 2.问题结论 3.规避措施

LTE 室分深度覆盖规建维优一体化策略及宏站微站结合提高NPS 优化方案

LTE 室分深度覆盖规建维优一体化策略及宏站微站结合提高NPS 优化方案

LTE 室分深度覆盖规建维优一体化策略及宏站微站结合提高NPS 优化方案作者:左轶群武奕峰黄建强傅云霞樊文涛耿瑞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7期左轶群武奕峰黄建强傅云霞樊文涛耿瑞中国联通太原市分公司【摘要】伴随着LTE无线网覆盖的建设,eNodeB的部署如雨后春笋的进行。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内用户正常的数据和语音业务,相对于室外宏站而言,室分站和微站的建设同等的重要。

室分和微站,是室外宏站的必要补充。

深度覆盖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吸收话务量、流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室分、微站的部署能够解决高层建筑和用户密集场景的覆盖和容量的需求。

宏站、室分、微站结合,包括室外站的天馈系统、室分系统的调整,以及各种互操作相关的网络优化,决定了方案的完成度和效果,决定了热点场景用户的体验和感知度。

LTE网络的建设,对于5G网络的发展,作为信令锚点,不仅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且对于无线网络的频率重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LTE NPS 深度覆盖 5G锚点室分微站频率重耕引言和概述随着S省T市分公司移动网的部署,针对室内高层建筑和用户密集场景,网络工程师通过工程勘察、前期规划和用户反馈,进行微站的建设和部署,进行室内深度覆盖,以及相关网络的优化。

宏微结合,能够持续满足用户在高热地区的话务量、流量的吸纳问题。

LTE室分、微站的部署,作为5G锚点站,是为了给未来5G深度覆盖打好前站,为更加密集的5G毫米波深度覆盖提前选址。

室分系统、微站,相对于宏站,楼宇更加复杂因而系统部署更加具体细致,同时,其优化更加灵活,需要根据不同场景深度覆盖的要求进行话务量、容量的分担,以达到精准吸热的目标,保证用户在移动网的体验。

其中,室分、微站的前期勘察设计,室分、微站的日常和工程网络优化,具体到室分系统无源器件以及互调干扰的排查和处理,结合室内外基站的参数的优化,TM传输模式的应用、基站扩容、多载波、载波聚合、小区合并、小区分裂、4T4R+64QAM等等多种有效手段,都是室分深度覆盖需要关注的方方面面。

长沙联通LTE华为区域深度覆盖搬迁方案

长沙联通LTE华为区域深度覆盖搬迁方案

长沙联通LTE华为区域深度覆盖搬迁方案
一、主要困难和述求
1、深度覆盖需要同时解决语音和数据问题,当前华为4G区域3G属于NSN,同时建设3/4G 两套设备,投资大;
2、希望使用华为SDR站,节省OPEX;
二、网络现状–请胡建补充
三、搬迁方案
目标:华为4G覆盖区域下,使用华为3/4G SDR进行搬迁替换,做到3/4G同厂商,且现有覆盖质量不下降;
基站搬迁方案1:拆除NSN 3G设备,华为现网4G设备新增3G板卡和2100M RRU;
基站搬迁方案2:拆除NSN 3G设备,华为现网4G设备新增3G板,现网1800M RRU替换为AAU3920或者AAU3940;
WCDMA RNC挂接方案:- 周磊补充
四、主要问题和风险–大家补充。

【方案设计】-MDAS产品室内深度覆盖方案

【方案设计】-MDAS产品室内深度覆盖方案

1710~2635
880~960
≥8
≥7
65
75
65Hale Waihona Puke 85垂直50
≤1.8 ≥25(1710~2400MHz) ≤-100(33dBm/CH)
20W 直流接地
XX
MDAS产品配套—大张角天线简介
常规65°11dBi射灯天线
覆盖效果图
13dBi大张角射灯天线
覆盖效果图
3D 方 向 图
水平面波束宽度压至30±5°, 防止信号外泄; 垂直面波束宽度拓宽至60°, 增强覆盖范围; 方向性系数提高,增强覆盖 强度;
问题点
深度覆盖不足、物业协调及施工困难的问题,无线信号衰减严重,用户投诉 率高,传统建设方案无法开展。
低层小区
方案简介
设备安装:信源RRU、MAU安装于宏站机房内;MEU于小区内挂墙安装;MRU于小区 挂墙安装(安装位置离地高2米左右);
布点情况:覆盖单元MRU设计间距30~35米左右。间隔1个单元布放。
MDAS与信源RRU业务数据对比
MDAS平均上传、下载速率与基站RRU的相同。
高层小区
MRU
光纤
复合光缆
采用外接型远端+射灯天线对打的室外协同方式, 容量、信源、覆盖、切换统一规划,保证覆盖效果!
高层小区
石家庄同祥城小区 场景介绍
石家庄市同祥城小区,由于楼宇建设原因导致网络覆盖也多期进行,本次采用光纤分布 系统对8#9#12#楼进行覆盖,楼层高度均为32F。
高层楼宇覆盖,建议采用2W外接型MDAS+大张角天线,以达到最优覆盖效果
XX
MDAS产品配套—新型电梯天线
优点
新型方案
传统方案

华为全屋智能认证总结

华为全屋智能认证总结

华为全屋智能认证总结1.全屋智能该如何选择?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企业实力如何?(2)、系统稳定性怎么样?(3)、智能体验怎么样?(4)、生态是否可以扩展?(5)、有无系统的方案?(6)、售后服务保障如何?2.如何定义华为全屋智能?答:华为全屋智能最大的意义在于“空间交互革命”。

主要通过主机、全屋WiFi、PLC以及中控家族等构成一整套的互联、交互系统,进而突破单点智能、交互割裂、被动智能等缺点。

3.升级后的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是什么?答:新一代华为全屋智能“1+2+N”解决方案如下:1智能主机:带来华为全屋智能主机SE2核心方案:2张网络+2核心交互N子系统:安防、照明、网络控制、冷暖新风、影音娱乐、遮阳、用水、能耗、家电、家具家私十大全屋系统。

4.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有哪些优势?答: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主动智能VS被动智能,让家更懂你(2)、高效管控VS复杂操控,交互更便捷(3)、场景系统革新VS固定场景,让家常用常新5.华为全屋智能在部分场景下的主动智能靠什么实现?答:升级后的华为全屋智能首次引入了毫米波技术,华为全屋智能搭载的毫米波AI超感传感器具备更高的精度,不会受到温度、灰尘、光源以及热源等因素的限制,感知能力更加全面,在部分场景下可以实现主动智能。

6.华为全屋智能中控屏有哪些亮点?答:智能中控屏主要的3大亮点是收纳式卡片全屋管理、星环按键AI环境自适和智慧语音交互。

同时,它是业界首款FHD的中控屏,集成人脸识别传感器、光照、温湿度、靠近传感器,6麦克风阵列。

7.华为全屋智能可以实现灯光的无极调光吗?答:市面上很多智能家居的调光范围是10%~100%,而华为全屋智能的调光范围是0%~100%,轻松实现无极调光。

8.无线网络和PLC电力线载波对家庭有辐射吗?答:均无辐射。

(1)、华为全屋智能WiFi覆盖网络是采用的WiFi6+路由器,通过了国家3C安全认证,用户可以安全放心使用。

如何破解4G时代室内用户体验难题

如何破解4G时代室内用户体验难题

如何破解4G时代室内用户体验难题(组图)移动宽带(MBB)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随时随地上网、发微信、发微博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人们也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诸如演唱会与大型会议等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室内场所,当你像大家一样拿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拍照并准备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时,却发现手机虽有信号但就是无法发送。

环顾四周,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只好失望地收起自己的手机。

面对这样的状况,消费者也许会问,明明有信号,为什么上不去网呢?电信运营商为什么不能保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呢?4G时代,这样的状况能否改变?1 室内覆盖:运营商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信号的室内覆盖水平一直是市场竞争力高低的重要体现。

2G 时代,电梯里那些“信号已覆盖”的标志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到了3G和4G时代,室内覆盖则变得更加重要,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室内覆盖的好坏决定着4G的成败。

4G时代是数据的时代,而数据业务更多地发生在室内。

研究表明,80%~90%的移动数据业务是在室内发生的,尤其是学校、商场、办公大楼、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

这些高业务区域的信号覆盖对于运营商而言就是收入的来源,如果不能在这些区域提供良好的网络覆盖,无法有效地吸收业务,满足需求,其网络投资必然会受到损害。

4G时代也是体验的时代,全球运营商都开始高度重视用户的体验。

2013年,在华为用户大会上,来自全球103个电信运营商和相关组织的300位嘉宾中,有43%的嘉宾认为未来两年移动宽带的最重要问题是“用户体验”。

更有78.9%的嘉宾认为“业务体验”是用户最重要的体验。

要保证用户体验质量,作为高话务区的室内覆盖便不可忽视。

另有调研显示,70%的用户投诉也发生在室内,因此,为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运营商必须提供质量更高的室内连续深度覆盖,杜绝有信号而无法上网的现象发生。

然而,移动宽带的深度覆盖却是当前网络建设最大的难题之一。

华为微基站深度覆盖详解

华为微基站深度覆盖详解

频段
外观
重量:15Kg
高:750mm 直径:150mm
功率
功率:2*40W 收发通道:2T2R 载波配置: 1.8G:2L&2.1G:6U 或4U+2L
天线
天线增益:14.5dBi 水平波半角:70度 不支持外接天线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1
灵活的部署方式完善网络深度覆盖
• 频率: FDD UMTS 2.1G; • 发射功率: 2*5W; • 容量: 2小区;上行: 192CE;下行: 192CE; • 内置和外置天线; • 体积/重量: 9.7L(不带壳)/11.5kg (不带壳); • 同步模块: IEEE 1588V2/SyncE; • 传输端口: 1个FE/GE光口和1个FE/GE电口 or 光口 ; • 级联:最多支持3级级联; • 下倾角水平角调节能力:支持垂直,水平调角; • 应用场景:广场、郊区等区域覆盖增强场景。大功率+内/外置天线;
1
LT站解决方案 华为LTE小站应用案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8
华为小站引领全球商用和技术创新
按设备商小站市场份额 2013 (发货量)
SAMSUN ZTE G 7% 7% OTHER 2% ALU 8% ERICSSO N 29%
华为引领全球小站市场商用部署
Spain
Germany
Canada
Mexico
Hongkong
Japan
Korea
French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9
灵活的站址获取方式,最大化利用站址资源

华为新型室分覆盖解决 - lampsite(经典)

华为新型室分覆盖解决 - lampsite(经典)

高档酒店
高端写字楼
购物中心
pRRU pRRU pRRU
新增rHUB
网线
宏站BBU
Lampsite购物中心覆盖解决方案
pRRU pRRU
RHUB BBU
pRRU pRRU pRRU pRRU
场景特点及客户挑战
• 平层面积大、室内较为空旷,人流量大,功能区多,高端用户较多,话 务高峰随功能区、时间变化;
• 路预算不准
• 无需链路预算
RHUB
• 工程质量难监控 • 节点少,工程易监控
馈线
• 多制式功率不平衡 • 多制式功率参数调整
RRU
BBU
光纤
光纤
BBU
解决器件质量、工程实施质量影响室内覆盖应用质量的问题,管理方式转变为对主设备质量管理
亮点2:与宏网共网管,室内管理无盲区
传统室分
LampSite
次高价值区: 话务量较高, 用户数较多
KPI性能分析
目标站点 优先级列表
CBD 居民小区
潜在价值区: 话务量中等, 用户增长快
低价值区:话务量 低,用户增长慢
Lampsite部署:聚焦中高价值区域,保证投资收益
针对容量需求高、客户感知要求高的站点, 建议部署Lampsite
扩容需求高、制式演进需求的站点,建议部 署Lampsite
pRRU
RHUB
耦合器
功分器
BBU
分布天线
RNC/BSC
网络监控盲区
统一网管M2000
覆盖末端可管理,整个系统无监控盲区
各楼层KPI与话务分布一目了然,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尽在掌握中
亮点3:单LTE支持双流MIMO,无需室分改造
LTE RF

深度覆盖(室分)

深度覆盖(室分)
U ,Easymacro,Lampsite四种类型设备。
1、传统室分覆盖室内,设备分3158E RRU,3161FAE RRU,由馈线、吸顶天线等无源器件组成,可与2/3G网 络分布系统合路,合路时需四频口合路器进,一路出合 路,吸顶天线可覆盖距离10--15米,下载速率平均可达 43M左右。上传速率可达6M左右。
2、BOOKRRU设备分3235E,仅支持4G,5235E同时 支持4/5G,RRU与天线一体,属一体化设备。由外往室 内打的方式进行覆盖,用于低层居民区,地下室,低层 办公楼等场景覆盖,居民楼覆盖距离100米,空旷区域 距离可覆盖300米,下载速率平均可达80M左右。上传 速率可达6M左右。
1
3、Easymacro设备分AAU3240,仅支持4G, AAU5241同时支持4/5G,RRU与天线一体, 属一体化设备。由外往室内打的方式进行覆 盖,用于高层居民区覆盖,覆盖居民楼距离 200米,空旷区域可覆盖400米,下载速率平 均可达80M左右。上传速率可达6M左右。
3
4、Lampsite设备由Prru与Phub组成, PRRU3902,支持2/4G,Prru5921,支持 4/5G,1个Phub可带8个Prru,Prru空旷区域 可覆盖距离30米,如商场,超市;办公楼覆 盖距离15米。下载速率平均可达80M左右。 上传速率可达6M左右。
2
二、总结
室内占用室分电平值RSRP-100dbm左右,SINR越好,下载速率会更高,边缘 区域在-105dbm以内可正常通话,观看视频。
三、案例
分公司多次反应内蒙西部天然气办公楼楼内信号较差,网优通过实地测试室内主要 占用东胜铁西区万正路营盘壕公铁立交-HLHD-3小区,东胜铁西区万正路营盘壕公铁 立交-HLHD-2小区,东胜铁西区万正城北灯杆-HLHF-1小区覆盖,平均 RSRP为98dBm左右,楼层内个别区域 RSRP-105dBm左右,可正常通话,浏览视屏业务,用户 感知可正常使用;电梯及地下室存在无覆盖现象,目前电梯区公司未采购设备,暂时无 法解决,地下室用户较少,因公司费用紧张,暂缓建设。

华为谈5G初期覆盖宏基站为主,小基站做补充

华为谈5G初期覆盖宏基站为主,小基站做补充

华为谈5G初期覆盖宏基站为主,小基站做补充程琳琳【期刊名称】《通信世界》【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1页(P34)【作者】程琳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5G网络建设需要从性能(覆盖与容量)、安装的便利性、现有站点的站间距以及商用角度等因素综合来进行选择。

5G时代网络能力将有飞跃式发展,5G网络即将带来超越光纤的传输速度、超越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以及全空间的连接,如此高速畅快的5G体验离不开基站的全面覆盖,因此华为表示将不断提升中频网络的覆盖能力,全面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5G网络。

C-band实现5G网络全国覆盖5G时代,用户对无线网络覆盖和传输能力的需求不断提升。

未来VR与云的结合在推进Cloud VR业务的普及的同时也将为网络带来100Mbit/s~9.4Gbit/s带宽需求,商用无人机业务的普及也将为低空网络覆盖带来需求。

不过在5G建网初期,50Mbit/s网络体验速率可满足大部分5G初期eMBB业务的要求,包括360VR、入门级AR/VR等。

为了实现50Mbit/s体验无处不在的目标,华为提出5G基站需具备64T64R收发通道的Massive MIMO天线以及100MHz大带宽以保障基站的覆盖能力,并利用3D MIMO三维立体波束成型能力,实现在近点或远点楼宇覆盖或居民覆盖等各种场景下,灵活精准地控制小区覆盖,实现相较于4G 20倍甚至30倍网络容量。

为实现高速体验,建设覆盖全国的5G网络势在必行。

从目前全球趋势来看,C-band是大部分运营商的5G首频,得到了国内外运营商的广泛重视。

但是C-band频谱相比4G中低频在覆盖上存在覆盖能力收缩劣势,理论上需要数倍站点才能形成相同覆盖。

华为在提高中频段基站的覆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实现了中频段网络的高速率全国覆盖。

华为通过试验验证了3D MIMO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下行覆盖和下行用户体验。

得益于水平波束成型以及垂直波束成型带来的精准波束及干扰控制,64T64R 3D MIMO相比2T2R的覆盖增益可达15dB,相比共站部署的1800MHz LTE FDD,在车载测试的情况下,用户体验会提升8~10倍左右。

5G专题优化思路介绍

5G专题优化思路介绍

5GNR 专题优化方案5G目前优化涉及多个板块,本次介绍9个专题方案。

5G锚点、5G驻留、5G权值优化、45G频率协同优化、语数协同优化、5G反开的3D-MIMO优化、5G室内外优化协同、终端兼容性优化、5G节电研究。

▋1、5G锚点优化NSA网络架构下,5G锚点网络是NSA用户使用5G网络的基础。

在4G多频组网的背景下,需要针对5G锚点网络优化开展专项研究,以达到提升5G锚点网络质量、优化5G锚点驻留策略、提高5G网络业务感知的目标。

锚点选择原则:1、锚点频点覆盖连续,助力随时随地驻留5G2、优选大容量大带宽锚点频点,助力5G体验提升3、挑选芯片/终端产业链支持度高的频点4、优选和NR载波无干扰的频点锚点优选方案商用场景推荐使用NSA锚点优选方案优势支持锚点定制策略空闲态和连接态均支持NSA锚点重选/切换锚点频段及优先级建议配置一个NSA锚点频点时,推荐覆盖连续的频点作为锚点;配置多个NSA锚点频点时,推荐覆盖连续的频点作为高优先级锚点;锚点优先级需考虑终端支持能力,终端支持度高的频点作为高优先级锚点;LTE带宽和容量:远点需要LTE提升上行,建议带宽≥10MHz;优先考虑和5G间无交调和谐波干扰的频点;空闲态UE从连接态释放进入空闲态时,在RRC Release消息中的IMMCI信元中携带NSA锚点优先级下发给UE,UE基于该优先级进行小区重选到高优先级的频点上进行驻留。

连接态:UE从初始发起业务或切换接入驻留小区时,eNB判断当前小区的NSA PCC 锚点优先级是否是最高,若是则继续做业务,若不是则将NSA用户切换到最高优先级锚点。

N R覆盖区域内L T E站点都需要支持锚点配置开通范围:必选:NR覆盖区域所有LTE站点(包含锚点、非锚点)必须开通专用锚点功能可选:NR覆盖区域外至少一层的LTE站点(包含锚点、非锚点)开通NSA 锚点;优点:NR覆盖比同站LTE覆盖更大时,更多使用5G某局点锚点优先级配置示例:考虑FDD1.8G覆盖不连续,将FDD 1.8G和TDD F频段配置为NSA锚点; 考虑高通芯片终端暂不支持F频点作为锚点,建议FDD1800锚点优先级设置为7,F频段设置为6;其余频段不配置为NSA锚点,则设置NSA锚点优先级为0,表示不能作为NSA锚点。

中移动五期深度覆盖主要产品介绍v

中移动五期深度覆盖主要产品介绍v

290mm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保密信息 未经授权禁止扩散
Page 3
BOOKRRU安装方式
上得了杆
注:BOOK RRU支持挂墙、抱杆安装, 抱杆直径范围为48mm~380mm, 推荐值为60mm以上。采用挂墙安 装时,对于单个RRU,要求墙体能 够承受4倍于RRU的重量而不损坏。
D频段:4*15w
最大/平均(460W/340W)
新一代EasyMacro 4x4 MIMO
体验提升,更优覆盖
应用场景
天线指标
窄波束天线增益(dBi)
窄波束场景
窄波束垂直3dB半功率角(度)
(上下两个波束合成
一个窄波束) 窄波束水平3dB半功率角(度)
窄波束电倾角范围(度)
宽波束场景
上下每个波束天线增益(dBi)
E频段 2T2R 最大支持2x60
F频段:1885~1915 A频段:2010~2025 D频段:2575~2635
E频段:2320~2370
TDL单模:20M(F)+10M(F)+15M(A),
15M(F)+15M(F)+15M(A),3x20M(D)
TL双模:20M/15M(F)+15C(FA),
RRN+ 2G宏站
RRN+GSM宏站:解决回传受限下2G弱覆盖。Relay开通后,GSM中 继站主被叫通话清晰,短信,数据业务功能正常 ,未来可以逐步替代 不稳定的直放站,有效解决传输难场景需求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保密信息 未经授权禁止扩散
开通后单站测试 站点业务验证正常,速率良好

室内覆盖方案

室内覆盖方案
3.系统架构
(1)室外信号引入:利用运营商室外宏站信号,通过馈线引入室内;
(2)室内信号分布: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将信号均匀分布至室内各个区域;
(3)室内信号优化:通过调整天线位置、功率等参数,优化室内信号覆盖。
4.设备选型
(1)天线:选用室内全向或定向天线,满足不同区域的覆盖需求;
(2)馈线:选用低损耗、抗干扰性能强的馈线;
二、需求分析
1.覆盖需求:室内用户对移动通信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对于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2.法规遵循:方案设计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3.经济性:在满足覆盖需求的同时,应考虑投资的经济性,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方案设计
1.覆盖区域
本方案覆盖范围为建筑物内部,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会议室、通道、休息区等。
3.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
三、方案设计
1.覆盖区域
本方案覆盖区域为建筑物室内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电梯间等。
2.信号源
(1)采用运营商现有室外宏站信号作为主要信号源;
(2)在室内设置分布式天线系统(DAS)进行信号覆盖。
(2)电磁环境:设备设计和布局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3)环境保护: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遵守环保规定,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实施流程
1.前期调研:详细调研室内空间结构,评估现有信号覆盖状况。
2.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设备采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
3.符合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项目安全合规。

室内深度覆盖方案介绍

室内深度覆盖方案介绍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网络优化中心
二、室内覆盖设备产品分类
信源设备 室内覆盖常用信源设备包括宏基站、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五种 类型。
类型 宏基站 小基站 微基站 单载波发射功率 160W以上 10W-120W 500mW-10W(含 10W) 100mW500mW(含 500mW) 覆盖半径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上 50-200米 应用场景 各类宏覆盖场景 各类室内覆盖场景 室外补盲或补热、 分布式微站(微 深度覆盖(室外覆 RRU)、一体化微站 盖室内) 微微站、企业级小 基站: 企业级室内场景的 分布式皮站(Pico 补盲补热 RRU)、一体化皮站 (NanoCell) 毫微微站、家庭小 家庭级室内场景的 基站 补盲补热 形态分类 宏站 室分站
注:Nanocell:涉及中兴、大唐、爱立信、京信等设备厂家。 皮基站:根据设备形态,皮基站设备可分为分布式皮基站 设备或一体化皮基站设备。 单载波发射功率: 100mW-500mW(含500mW)。 覆盖半径: 20-50米。 飞基站:根据设备形态,飞基站设备可分为分布式飞 基站设备或一体化飞基站设备 单载波发射功率: 100mW 以下(含 100mW)。 覆盖半径: 10-20米。 形态分类:毫微微站、家庭小基站。 应用场景:家庭级室内场景的补盲补热。 适用于传统室分建设比较困难、且单个隔
语音(中)、数据(高), 宾馆酒店 业务需求量大,异地用户为 主。 语音(高)、数据(高)。 商场 用户休闲购物为主要活动, (超市) 业务需求量大。 大卖场 语音(高)、数据(中)。 用户休闲购物为主要活动, 业务需求量大。
医院
营业厅
传统覆盖物业协调难, 人口流动大,建筑结构较为简 布线困难,施工周期 信号覆盖不足。 单,空间较为空阔。 长,影响商铺外观, 易被破坏。 语音(高)、数据(高)。 物业协调较难,施工 业务需求量大且流动性高, 人口密集;周边宏站难以满足 低层盲区多,深 周期长,易被破坏, 挂号大厅、候诊区用户及业 容量需求,建筑类型多样。 度覆盖不足。 在特定区域需满足特 务密度大。 殊要求。 语音(高)、数据(高)。 具备室分建网条件, 人口流动大,建筑结构较为简 信号覆盖不足, 业务需求量大且流动性高, 传统室分施工周期长,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网络优化中心 单,空间较为空阔。 容量需提升。 客户产品业务展示需求较大。 影响商铺外观。

MBB时代4G网络室内部署的重要性及优秀方案探讨

MBB时代4G网络室内部署的重要性及优秀方案探讨

MBB时代4G网络室内部署的重要性及优秀方案探讨室内移动网络服务将是未来网络运营服务的竞争重地随着2013年年底“4G”(LTE网络)牌照依次向三大运营商的发放,中国的互联网正式进入移动宽带(MBB)时代。

MBB时代各运营商最重要的竞争点和增长点在哪里?在室内。

其实早在我国进入3G网络建设和运营的中期,随着高性能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的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就已经开始转向室内。

室内移动数据流量已经超过移动数据总量的80%,保守预测不久的将来室内移动数据流量将很快超过90%。

建设室内高速4G网络,WiFi难夺移动数据业务市场业界,包括移动内部都曾有对WiFi服务抢夺室内流量和网络服务,导致移动通信丢掉重要这一重要市场的担忧。

笔者认为这个担忧虽有必要,但移动业务被固定宽带业务夺走室内阵地不会成为事实。

这是因为在此良性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往往还是内部的良性竞争),移动网络服务必然抓紧市场布局和战略调整,适应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WiFi宽带网络必然得到一定的市场份额提升,但将长期扮演网络补充的辅助角色。

这其中用户使用偏好,用户体验、网络安全因素是移动网络服务的天然优势。

道理很简单:在资费和网速接近的情况下,多数用户更愿意继续使用移动网络服务,而不是到处需要登录密码、重新连接、又要担心安全风险的WiFi网络。

LTE相比3G的优势,要比3G相比2G的优势更大。

LTE更突出简化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性能、长期演进的优势,这也是其诞生的意义。

这其中的技术细节笔者就不在本文做深入讨论了。

因此,不论中移动还是其它移动网络服务商,抓住4G建设机遇,迅速布设新一代且可持续演进提升的LTE网络,获得关键性的网速和性能提升的同时,可以预见的长期成本必然下降。

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LTE部署方案,通过必要的市场手段,必能吸收新用户、留住老客户。

4G网络对整个移动通信产业至关重要毫无疑问,室内移动网络服务将迎来流量新一轮突破性增长,媒体上有这么一个流行的说法:3G是读图时代,4G则是视频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室内深度覆盖专项摘要:针对目前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网络目前状况的矛盾,提出深度覆盖专项,重点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减少投诉量,提高用户感知度。

关键词:覆盖、干扰、话务、数据、提升。

1概述1.1项目概述近年来,室内移动用户的通信感知逞下降趋势,特别是居民小区,用户投诉量不断攀升。

各个运营商都普遍遇到这个问题,对网络优化和网络建设都提出不小的挑战。

加强室内覆盖,确保用户感知成为重点工作。

目前,在网络覆盖类投诉中,室内覆盖引发的客户投诉占比高达50%以上。

盐城公司室分系统业务量吸收情况:GSM室分话务吸收比例为4.8%,GSM室分数据流量吸收比例为7%;TD室分话务吸收比例为8.5%,TD室分下行数据流量吸收比例为8.9%。

室内覆盖网络质量的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工作。

为了进一步解决室内网络覆盖问题,提高覆盖质量,全面改善客户感知,盐城公司从华为室分入手,按照全面梳理、重点保障、普遍提升的原则,采用边测试、边制定方案、边实施优化的方式,分区域、分阶段逐一排查解决现网室内覆盖盲区、弱覆盖及难点问题。

1.2工作概述结合客户投诉情况,按照重要区域、热点区域、一般区域的原则及次序,通过现场测试、话务统计等多种手段全面排查室内深度覆盖、语音质量等室内网络质量问题。

重点对影响室内覆盖质量的干放、电桥、合路器、室分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负载、馈缆、接头等器件质量进行测试、排查。

根据测试、排查结果,同步制定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方案。

具体工作内容:1)参数调整,通过调整小区重选、切换、邻区、功率控制、2/3G互操作等参数,提升室内深度覆盖能力。

2)频率优化,通过2G频率、TD频率及扰码优化,室分专用频率规划等手段,提升室内覆盖质量。

3)通过分层覆盖改造,天线补点或位置调整,新技术应用等手段,改善室内覆盖及质量。

4)同步进行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整改方案实施后的现场测试与效果评估。

2问题及优化方案2.1弱覆盖弱覆盖优化流程弱覆盖整体优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弱覆盖分析思路1)全楼弱覆盖1 主设备故障可以通过告警查询载频板和RRU是否存在故障,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

2 信源功率通过设计方案中系统原理图,分析信源功率的设置是否满足覆盖需求。

如果满足,查询信源发射功率是否按功率设置;如果不满足,重新设计,并调整信源发射功率。

3 合路器及主干部分如果上述原因均已排除,则重点检查RRU到主干部分,包括合路器、电桥、前两个功率分配器以及连接这些器件的馈头制作工艺等。

2)若干楼层弱覆盖1)通过设计方案中系统原理图,确定弱覆盖楼层对应天馈部分。

2)如果这几个楼层是由同一个RRU或者直放站所覆盖,则查询并调整信源发射功率。

3)否则找到汇聚于主干上的若干器件,检查器件连接是否正确,检查馈头制作工艺。

3)楼层局部弱覆盖1)通过设计方案中平面安装图,查看是否覆盖。

2)若已覆盖,确定局部弱覆盖区域所对应的天线。

结合系统原理图,定位上述天线所对应的共同节点,整改节点器件安装是否正确以及馈头制作工艺。

3)若未覆盖,则进行方案重新设计并变更,增加覆盖。

若由于物业等原因无法覆盖,则考虑利用室外信号协同覆盖。

2.2信号外泄信号外泄处理流程信号外泄分析及解决方案信号外泄主要有2中处理方案,RF优化及参数优化方案,RF优化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外泄,参数优化只能治标,尽量规避信号外泄带来的影响,因此,从网络性能考虑,优先采用RF优化解决外泄,但从实施成本和难度考虑,参数优化大大优于RF优化。

RF优化治理外泄1)整体外泄整体信号太强:调整信源输出功率来控制外泄。

2)局部外泄1.调整天线位置:在确认由某天线造成外泄后,通过移动天线远离窗户或大门,从而减少到达室外的信号强度。

在确认由某天线造成外泄后,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度或高度,远离小区外的马路、街道,从而减少到达室外的信号强度。

2.调整天线型号:在确认由某天线造成外泄后,通过使用定向天线替代全向天线覆盖,从而控制信号外泄到室外。

3.调整天线功率:在确认由某天线造成外泄后,在保证覆盖的需求,通过增加衰减器或更换器件的方法,降低天线输出功率,从而控制信号外泄到室外。

4.降低信源输出功率:在不影响室内覆盖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信源(直放站或干放、RRU)的输出功率或更换耦合器,来控制局部信号不会外泄到室外。

参数优化治理外泄方案对于存在外泄的室分小区,我们提供两种较为成熟的外泄小区参数解决方案,分别为A+B室分小区同心圆分层方案和不分层参数调整方案。

1、A+B室分小区同心圆分层方案A+B室分小区同心圆分层方案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将室分系统信源小区分裂为2个共天馈同覆盖的逻辑小区,使2个小区分别负责外泄控制与话务吸收,化解切换与重选参数设置的矛盾,协调外泄控制与话务吸收的矛盾。

A+B方案原理阐述将已有室分信源小区分裂为A(过渡小区)和B(话务吸收小区)两个逻辑小区,其中A小区仅配置1个TRXs,B小区则配置剩余载频,并根据后续话务拥塞程度选择扩容;两个小区信号仍然同点馈入室分天馈系统,不需要对已有室分系统硬件系统进行改动。

a)A、B小区分工:A小区称为过渡小区(或低层小区),配置室外小区向A小区、A向B小区的单向切换与重选关系,作为室内外切换与重选的桥梁小区,用户基本只在短暂驻留后即快速重选/切换至B小区;通过降低室分系统中A小区输出功率,减少室外泄漏区域,并进一步通过调整层间切换门限、室外邻区面向A小区的邻区及层间切换磁滞、PT和CRO进一步精细控制。

B小区称为话务吸收小区(或高层小区),用于吸收室内话务,仅配置A小区向B 小区、B小区向室外小区的单向切换与重选关系,小区层级设置为1级,仅能通过边缘切换和紧急切换向外室外小区切换,同时CRO取较大值(5~10),使室内用户尽量驻留在室内。

b)A、B小区机顶功率设置:A、B小区同点馈入整套室分系统,设置机顶功率P_A=(P_B-X )dBm,A小区固定低于B小区XdB(如10dB)。

c)A、B小区层级、优先级设置:小区所在层:A、B小区均设置为1层,高于室外900、1800M的层级,使高于层间电平门限的室内用户更易切入并驻留在室内小区;小区优先级:A设置为“2”,B小区设置为“1”,目的是使A小区内通话态用户尽快通过分层分级切换切入B小区,尽量减少用户在A小区的驻留。

d)A、B小区间切换策略:A小区配B小区单向邻区(切出),A小区通过分层分级切换向B小区快速切换;因为B小区信号固定高于A小区信号电平XdB,且B小区小区优先级高于A小区,层间切换门限B小区<<A小区,由室外小区切换进入A小区的用户可以快速发起向B小区的切换。

e)B小区与室外小区间切换策略:B小区配置所有相关室外小区为单向邻区(切出);使只能发起B小区向室外的单向切换,而室外小区不能发起向B小区的切换;B 小区只开启边缘切换与紧急切换,关闭PBGT 切换,如测试B 小区室内覆盖边缘电平为-80dBm ,则可配置下行边缘电平切换门限为-85dBm 左右,使B 小区用户只有在低于此门限或质差时才发起向室外切换,尽量使室内用户驻留在B 小区;上行边缘电平切换门限一般小于下行门限5~8dB 。

f) 室外小区与A 小区间切换策略:室外小区配置A 小区为单向邻区(切出);根据道路上A 小区最强泄漏信号的强度如-60dBm ,将A 小区层间切换门限设置为略高于-60dBm ,使室外用户只有满足A 小区电平高于-60dBm 才会切入室内,控制室外(切换)泄漏。

图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A+B 室分小区同心圆分层方案小区切换方向/类型设置示意图g) A 、B 和室外小区间重选策略:重选关系全部配置为单向,即室外→A ,A →B ,B →室外; i.A 小区设置PT=31,CRO 取0~5dB ,C2<C1,使室外用户较难重选至室内; A 小区BA1表仅配置B 小区。

ii.通过设置B 小区的PT=0和CRO 取一个较大的合理值(如5~15dB ),使重选进A 小区中MS 快速重选入B 小区中并驻留,同时保证B 小区驻留的MS 较难重选至室外小区,B 小区的BA1表配置室外相邻小区BCCH 频点。

A+B 小区切换设置示意图室外小区室内小区切换iii. 室外小区BA1表中仅配置A 小区BCCH ,不配置B 小区BCCH ,室外用户不能直接重选至B 小区。

图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 A+B 室分小区同心圆分层方案小区重选方向设置示意图1) A+B 方案参数设置方法a) A 小区—过渡小区参数设置模板:A+B 室分同心圆方案—A 小区(过渡小区)参数设置模板室内小区小区重选方向设置示意图b)B小区—话务吸收小区参数设置模板A+B室分同心圆方案—B小区(话务吸收小区)参数设置模板2、不分层外泄控制方案●不分层外泄控制方案原理阐述不分层外泄控制方案,不需要对室分小区进行小区分裂,主要通过层间切换门限和磁滞以及CRO等参数配置进行外泄控制。

不分层外泄控制方案的关键点在于:通常对于双频网,900M室外宏小区配置为层3,室外宏1800M配置为层2;室分小区也配置为与1800M室外宏小区相同的层2,利用1800频点相对干净,干扰少的优势,在楼层覆盖不足的前提下,即使无法占用室分信号,也能通过同层PBGT平滑切换至外网1800;而在外泄严重的情况下,只要周边道路有良好的1800覆盖,又能快速切换到室外。

通过参数调整同时达到保证外泄的切换和高层覆盖不足区域的话音质量的目的。

●不分层外泄控制方案参数设置方法不分层外泄控制方案参数设置2.3高层干扰高层覆盖的主要问题高层覆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号杂乱,在建筑的高层由于没有其他建筑的遮挡,导致很多小区的信号都可以直达建筑的高层,且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相当,没有一个小区可以主导。

主要会导致以下网络问题:由于多个小区的信号强度相近,没有主导,在信号衰落的影响下,终端会频繁的在这些小区间进行切换或重选,增加系统的信令负荷和切换掉话的概率。

甚至如果这几个小区分属于几个不同的LAC区,则会引起频繁的位置区更新,造成用户看起来信号时有时无,有时寻呼不到等问题。

由于在地理上离建筑很远的信号都可以收到,因此在目前国内运营商频率复用较紧密的时候,容易在建筑的高层收到多个同、邻频信号,导致干扰情况加剧,C/I很低,容易引起通话质量差、掉话、无法接入等问题。

即使频率复用度较低,在收到周围众多小区信号的情况下,也很难避免同、邻频干扰。

室内覆盖高低分层解决方案对于存在高层干扰的楼宇,由于高低层无线环境差异非常大,建议实施高低分层方案,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户感知,而且能够充分吸收话务量。

●高低分层方案阐述高低分层方案通常适用于较大型的中、高层(一般至少11、12层以上)建筑室内覆盖,通过信源小区分裂,使低层与中高层分别使用独立的信源小区;●高、低层小区间频点选择由于低层小区受到室外小区干扰较小,而高层小区受到室外小区的干扰较大,故一般建议低层小区使用与室外宏小区相同的频段,高层小区使用室分专用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