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答题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写作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评议描写、心理描写)。
对比、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说明方法
三、关键语句:
1、点明题旨的名子;
2、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3、总结全文的句子;
4、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启下的作用的过渡句);
5、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把握关键语句,可以帮助你把握中心,体会作者情感,概括全文内容。
四、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记叙文
●语言的表达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三种类型: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划线句的表达作用,段落的作用
1、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题型: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模式:——的词写出了——(结合本词特点,概括内容)。
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 2、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题型:文中…句子(关于…的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模式: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
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为(与)上(下)文的——作铺垫(作对比),或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等[结构方面]。
3、段落的作用
题型: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内容和结构的作用两者必写):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结构上的作用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来灵活确定。
●写作手法的表达作用题
题型:文中…运用了怎样(对比、连续反问、设问、引用…)的手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题模式:文中…运用了(对比、连续反问、设问、引用…)的手法,写出了——(找到运用该种写法的相关语句,对其内容作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语句或段落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点题等(附加: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中间: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结尾: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中心等
●评议赏析题
题型:本文有关…的描写生动、传神。
请从下列例子中选择两例进行具体赏析。
答题模式:
四要素:写作方法+引用的关键词+句意内容的精要概括+写作目的、作者情感(中心) 形式:运用了——(手法),通过——(关键词)的描写,写出了——(句意内容概括),表现了——(目的、情感)概括写作目的和情感时,除了可以用“表现了——”之外,还可用“表达了…抒发了…告诉了…呼吁了…赞美了…歌颂了…揭露了…鞭挞了…讽刺了…揭示了…反映了…”等,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灵活概括写作目的和情感。
●人物评价题和主题赏析题
四要素:观点+材料+结构+文采
人物评价题:
基本题型:请你对文中的…人物作出评(赏)析(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分析归纳。
答题模式:文中的…是一个…的人(观点),从——(事例一材料)中,他——,体现出了他…的精神(品质)(分析)[分析中要强调你引用的材料和你观点的一致性],他的确是——(总结句)。
主题赏析题:
题型:关于本文的观点,有以下三种说法。
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答题模式:我同意以下观点…,因为
(1)文章主要叙述(描写)了…(对文章的主要材料加以概括)表现出的是…(分析)
(2)文章中的多处材料表现了这个主题。
例如第…节,作者写到“——”,体现的是——(分析);再如第…节中,作者又写到了“——”,这里又体现了——;又如第…节,作者写到“——”,体现的还是——。
故文章的主题是——。
(引用材料至少要有三处,分析中处处强调引用材料和观点的一致性)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l、渲染…的气氛
2、烘托人物…的形象(或人物…的心情、感情);
3、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4、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l、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二)说明文阅读
●判断说明文全文的说明中心
答题方式:说明中心内容+写作目的
1、事物说明文:本文说明了…(说明对象)的…(对象的特征)[说明中心内容],告诉我们…[写作目的]
2、事理说明文:本文说明了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告诉我们…
●说明文中段落的作用
基本题型:文章的第…段(写…的段落)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要素:内容+结构
形式:说明了…(段落说明的中心内容),为(在)上(下)文起到了…作用(参照上面结构的作用)。
●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
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
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
格式B: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
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
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晰、具体、生动形象、直观、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或某个事理)。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有何作用?
★答题方式:“××”一词,指出了…(从词的本身意义角度考虑)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一词,指出了……(从词的本身意义角度考虑)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正面),删掉“××”词.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
(反面)
● 判别对错
要素:判断十引用材料+分析一致性
(三)古诗鉴赏题
l、鉴赏主题常考类型:思乡思国、感时伤怀、建功报国、热爱自然等。
2、概括景物特点(意境或画面氛围特点)常用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索凄凉等。
3、诗歌的语言特点常用词:淡而有味、清新质朴、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绚丽多彩、平中见奇
4、常见题型
(1)意境型考题: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怎样”=具体描绘诗中画面+总氛围特点的高度概括 (2)主题型考题: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题,哲理等) (3)语言鉴赏型考题:
“——”词用得十分精妙,请分析其妙处。
请赏析诗中三四句的妙处。
答题思路:参照散文中的语言表达作用题答法。
(4)手法运用型考题:这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等)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答题思路:诗中…处中…与…进行了对比(用…来衬托…),(举出运用该种写作手法的例子),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5、常
见意象 (1)
杨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借别的风俗。
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后多用它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酒:离别与祝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4)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5)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6)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7)红豆:相思如王维《相思》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8)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9)菊:隐逸高洁脱俗
(10)(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11)风: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帐衰败游于恩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2)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借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
(13)丁香、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4)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四)其他注意点
●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
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l、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了…抒发了…赞美了…、歌颂了…揭露了…鞭挞了…讽刺了…揭示了…反映了…”等
●语句特色评价常用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中考必背诗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远《三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