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护理学
名词解释
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几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须的日常生活能力。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中进行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包括购物、家庭清洁和整理使用电话等,这一层次的功能提示老年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并具备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

高级日常生活能力:反映老年人的智能能动性和社会角色功能,包括主动参加社交、娱乐、职业活动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患者缓解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

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总结
1.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
平均年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2.最高寿命:是指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存的最高年龄。

110岁—175岁。

3.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
平均生存年数。

也就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WHO在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

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

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WHO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
1.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特点
2.正确解读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异常有三种情况:由于疾病引起的、正常的老年期变化、
受服用的药物影响
3.注意疾病非典型性表现:老年的感受性降低,加之常并发多种疾病,因为发病后往往没
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非典型性临床表现。

老年人健康评估方法
交谈
观察
体格检查视触扣听全面检查
阅读病历、各种检查结果
测试用标准化量表或问卷等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社会健康状况评估1.身体健康评估包括健康史、体格检查、功能状态评估和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营养状态:正常人从50岁起身高逐渐缩短,男性平均缩短2.9cm,女性平均缩短4.9cm,80-90岁体重明显减轻
生命体征:体温,老年人基础体温较成年人低,70岁以上患者感染常无发热的表现脉搏,老年人测脉搏的时间不少于30s
呼吸,老年人正常呼吸频率为16-25次/min,如出现呼吸>25次/min应注意
血压,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较为常见,建议老年人平卧10min后测量血压,再于直立1min、3min、5min各测定血压一次
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
老年人心理特点
1.感知觉的变化:随着老化,老年人的感觉器官逐渐衰退,出现老花眼、听力下降、味蕾
减退等。

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意思,出现敏感猜疑甚或心因性偏执观念;容易发生定向力障碍,影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别。

2.记忆的变化:记忆变化特点为,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为辅;近事容易忘记,而远事
记忆尚可;再认能力可,回忆能力相对较差,有命名性遗忘;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记忆衰退,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3.智力的变化:智力分流体智力(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和晶体智力(后天知识、
经验、文化积累)两大类。

流体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指对词汇、常识等的理解能力。

4.思维的辩护
5.人格的变化
6.情感与意志的变化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随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出现老化现象,如脑萎缩等。

2.社会地位的变化:可使老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变化,如孤独感、自卑、压郁、烦躁等。

3.家庭人际关系:离退休后,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有工作单位转为家庭,家庭成员间的关
系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如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代沟产生的矛盾等。

4.营养状况:营养不足可出现精神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等。

5.体力或脑力过劳
6.疾病:不同种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容易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允许的矛盾
4.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
5.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离退综合征、空巢综合征
离退休综合征
原因:
1.离退休前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2.离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过大,如社会角色、生活内容、家庭关系等;
3.适应能力差或性格缺陷;
4.社会支持缺乏
5.失去价值感
**事业心强、好胜而善辩、拘谨而偏激、固执的人发病率较高;无心理准备突然退休的发病率高且症状偏重;平时活动范围小,兴趣爱好少的人;领导干部比工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适应慢,发病率较女性高。

预防与护理
1.正确看待离退休: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由于职业功能的下降,退休是一个自然的、
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
2.做好离退休的心理准备:快到离退休年龄时适当减少工作量,主动及早寻求精神寄托;
离退休前积极做好准备,如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若能安排退休后进行一次探亲访友或旅行,则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平衡。

培养一至几种兴趣爱好,或预计一份轻松的工作,使自己退而不闲,充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3.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良情绪:人走茶凉,勇于面对,尽量宽容,及时进行倾诉、
发泄等。

4.营造良好环境:家庭热情温馨的接纳老年人,陪伴老年人;单位要经常联络、关心离退
休老年人。

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区服务等。

空巢综合征
原因:
1.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感到冷清、寂寞。

2.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
3.本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缺乏独立自主的振奋精神、重新设计晚年美好
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表现
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
3.躯体化症状
预防与护理
1.未雨绸缪,正视空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计划好子女离家后的生活方式,有效防止
空巢带来的家庭情感危机
2.夫妻扶持,相惜相携
3.回归社会,安享悠闲
4.对症下药,心病医心
5.子女关心,精神赡养
6.政策扶持,社会合力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
1.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疾病;
2.能积极调解自身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建设性的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

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皮肤清洁与衣着卫生
老年人皮肤清洁一般护理:
1.饱食或空腹不宜沐浴,应选择在饭后2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影响事物的消化吸收或引起
低血糖、低血压等不适。

2.沐浴室温调节在24-26℃,水温以40℃左右为宜;沐浴时间以10-15min为宜。

3.尽量避免碱性肥皂的刺激,应选择弱酸性硼酸皂或沐浴液等,以保持皮肤PH在5.5左

老年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
1.局部皮肤病变:最常见的为皮肤干燥,因老年人的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而引起,
常见的加重诱因包括气温变化、毛衣刺激、过频洗澡、洗澡水过热等。

2.全身性疾病:如慢性肾衰竭或肾功能减退等。

3.心理因素。

老年人皮肤瘙痒一般护理:
1.一般护理:①洗澡过频者应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水不宜过热;②禁用碱性肥皂;③适当
使用润肤用品,使皮肤保留水分,防止机械性刺激;④避免非棉织衣物直接接触皮肤;
⑤饮食宜清淡,少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对因处理:根据瘙痒的病因逐个检查筛排,并作出对因治疗。

3.对症处理:使用低浓度类固醇霜剂搽皮肤。

4.心理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SAS)
SAS诊断标准: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鼻或口腔气流暂停每次超过10秒,暂停发作超过30次以上(或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超过5次以上,老年人超过10次以上)。

SAS多发于老年男性的主要原因:
1.老年人多有呼吸道脂肪堆积,睡眠时咽部肌肉松弛,咽部活动减少,使上呼吸道狭窄或
接近闭塞,而出现呼吸暂停。

2.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低,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敏感度下降,中
枢神经系统对呼吸肌的支配能力下降,以及呼吸肌无力等易发生呼吸暂停。

SAS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①于肥胖者,增加运动控制饮食以减轻体重;②养成侧卧睡眠习惯;③睡前
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安眠药。

2.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肥胖症、扁桃体肥大等。

3.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选用合适的医疗器械装置。

4.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选用合适的药物。

5.病情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包括气管切开造口术等。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平衡膳食: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维生
素和适量的含钙、铁食物。

2.饮食宜于消化吸收:食物应细、软、松,既给牙齿锻炼的机会又便于消化。

3.食物温度适宜:老年人消化道对食物的温度较为敏感,饮食宜温偏热。

4.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膳食内容改变不宜过快,晚餐不宜过饱。

第七章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
1.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减慢,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吸收不变而主动转运吸收减少。

2.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升高。

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有一下几点:
1.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PH升高。

2.胃排空速度减慢,导致药物的吸收延缓,速率降低,有效血液浓度到达时间推迟。

3.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

肠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药物与肠道表面接触时间
延长,使药物吸收增加。

4.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

可影响药物吸收速率等。

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
1.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下降。

2.药物不良反应耐受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

药物耐受性降低具体表现:
1.多药合用耐受性明显下降。

2.对易引起缺氧的药物耐受性差,与老年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降低有关。

3.对排泄慢或易引起电解质失调的药物耐受性下降,与老年人肾调节和酸碱代偿能力较差
有关。

4.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耐受性下降,与老年人肝功能下降有关。

5.对胰岛素和葡萄糖耐受力降低,与老年人大脑耐受低血糖能力较差,易发生低血糖昏迷
有关。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1.精神症状
2.直立性低血压
3.耳毒性
4.尿潴留
5.药物中毒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1.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老年人常患多种病,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易产生药物的相互作
用。

2.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

3.滥用非处方药:有些老年人缺乏医药知识,擅自服用、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
和维生素等,用药的次数和剂量不当,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1.受益原则:首先要求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指征;其次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1,同时选
择疗效确切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2.5种药物原则:许多老年人多病共存,过多使用药物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药
物相互作用。

①了解药物的局限性。

②抓住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治疗。

③选用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

④重视非药物治疗。

⑤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

3.小剂量原则:开始用成人量1/4-1/3,然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而
无ADR.
4.择时原则: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以提
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5.暂停用药原则: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为药物的
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

前者应停药,后者则应加药。

提高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P14
第八章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
跌倒: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脚底以外的部位停留在地上、地板上或者更低的地方。

跌到国际疾病的分类:
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2.同一平面的跌倒。

跌倒的原因:内在危险因素、外在危险因素
1.内在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①中枢神经系统衰退,智力、肌张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等降低,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②感觉系统衰退,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浅度下降、听力等敏感度下降。

③步态稳定性下降。

④骨骼肌肉系统退化。

(2)病理因素:①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

②心血管疾病:直立性低血压。

③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白内障等。

④心理及认知因素。

⑤其它因素。

(3)药物因素:如降压药等。

2.外在危险因素:
(1)环境因素:①室内环境因素:不适合的家具、地面滑湿等;②个人环境:衣着、鞋子大小不适等;③户外环境:台阶过高、雨雪天气、拥挤等因素。

(2)社会因素:老年人的教育和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以及老年人是否独居等因素。

3.既往史:有无惧怕跌倒的心理。

防跌倒健康指导
1.增强防跌倒意识。

2.合理运动。

3.合理用药。

4.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

5.创造安全的环境。

6.调整生活方式。

7.防止骨质疏松,减轻跌倒后损伤。

尿失禁
盆底肌肉训练
1.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尽量收缩骨盆底肌肉并保持10s,然后放松10s,重复收缩与
放松15次。

2.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双膝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于大腿上,身体微微前倾,尽量收
缩骨盆底肌肉并保持10s,然后放松10s,重复收缩与放松15次。

3.仰卧位:双膝微曲约45°,尽量收缩骨盆底肌肉并保持10s,然后放松10s,重复收缩
与放松15次。

疼痛:是由感觉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经历。

疼痛的原因与分类:
1.根据疾病缓解及持续时间来分类
(1)急性疼痛:有明确原因引起的疼痛,如骨折、手术等。

(2)慢性疼痛:起病较慢,一般超过3个月,多与慢性疾病有关。

2.根据发病依据来分类
(1)躯体疼痛:性质为钝痛或剧痛。

(2)内脏疼痛:性质为压榨性疼痛,可伴牵涉痛。

(3)神经性疼痛:性质为放射样烧灼痛,常伴有局部感觉异常。

疼痛的评估工具
1.视觉模拟疼痛量表:10cm游动尺标,共有10个标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
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

2.口述描述评分:采用形容词来描述疼痛的强度。

3.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以6种面部表情表示疼痛程度。

0表示非常愉快,无疼痛;
1表示有一点儿疼痛;2表示轻微疼痛;3表示疼痛较明显;4疼痛较严重;5剧烈疼痛。

此法适合任何年龄阶段,且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尤其适用于急性疼痛患者、老年人、孩童以及表达能力丧失者。

4.疼痛日记评分法:记录每天各时段与疼痛有关的活动
消瘦:是指机体从食物获得的能量、营养素等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或生理功能的现象。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体重(kg)/[身高(m)]2
BMI正常值:男20-25,女19-24
体重
标准体重:
男性老人(kg)=[身高(cm)-100] ×0.9
女性老人(kg)=[身高(cm)-105] ×0.95
理想体重:BMI=标准体重±10%
消瘦<10%标准体重
严重消瘦<20%标准体重
超重>10%标准体重
肥胖>20%标准体重
18.5-24.9正常范围;17-18.4轻度消瘦;16-16.9中度消瘦;<16重度消瘦
血清蛋白含量:2.9-3.5g/L轻度营养不良;2.1-2.8g/L中度营养不良;<2.1g/L重度营养不良
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提供有助于交流的环境
1.在安静的环境中交流,交流前先正面进入老年人的视线,轻拍老年人以引起注意。

2.对老年人说话时要清楚且慢,不高声喊叫,适用短语表达意思。

3.给电话听筒加增音装置,门铃应与一室内灯连接。

4.帮助老年人把需要解释和说明的事记录下来。

5.指导老年人的照护者多与老年人交谈。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
老年人常见疾病前四位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病临床的共有特征:
1.起病隐匿,发展缓慢
2.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4.一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5.易出现意识障碍
6.已存在并发症和后遗症
7.伴发各种心理反应
8.预后不良,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老年高血压:是指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身体状况:
1.以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2.血压波动性大,尤其收缩压,一天内波动达40mmhg,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3.症状少儿并发症多。

4.多种疾病并存。

用药护理:
1.治疗前检查有无直立性低血压。

2.选择对合并症有益的药物。

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

4.应用长效剂型,每日一次。

5.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6.观察不明显的药物副作用。

7.防止血压过低,随时监测血压。

健康指导:
1.健康教育:对老人及其家属进行培训,提高有关高血压的知识、技能等,使老人明确定
期监测血压、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避免出现不愿服药、不耐受服药、不按医嘱服药的三大误区,养成定时定量服药;定时定体位定部位测量血压的习惯。

2.生活指导
(1)肥胖者减轻体重。

(2)膳食调节:少盐少脂少腌制食品;多多钙多钾多维生素;戒酒戒烟。

(3)精神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过度兴奋。

(4)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康复运动:适当运动①适当的运动形式(有氧运动);②适当的运动强度(中小强度);
③适当的运动时间(较长时间);④适当的运动目标。

4.中医中药
5.定期检测
老年冠心病
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5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队伍,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患者缓解病痛,维持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

老年人对待死亡的心理类型:理智型、积极应对型、接受型、恐惧型、解脱型、无所谓型。

死亡教育:克服怯懦思想;正确的对待疾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1.维护尊严,提高老年临终者生存质量。

2.安抚亲友,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

3.节约费用,优化利用医疗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