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北区蜀都中学西侧道路中凯段道路工程
桩板墙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蜀都中学西侧道路中凯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各项参数
1、工程概况:K0+280~K0+515右侧挖方边坡高度为12m~22m,坡顶为现状蜀都中学,放坡条件受限,根据地质条件,分别采用了锚杆挡墙、抗滑桩挡墙、桩板式挡墙、仰斜式路堑挡墙或组合支挡形式。其中K0+280.000~K0+306.400采用锚杆挡墙+抗滑桩挡墙的防护型式;K0+306.4~K0+376.150采用两级锚杆挡墙+桩板墙的防护型式;K0+376.150~504.290采用锚杆挡墙(局部为两级)的防护型式;K0+504.290~K0+515采用仰斜式路堑挡墙的防护型式。本方案着中对K0+280~K0+376.150段抗滑桩挡墙、桩板墙的施工工艺、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等进行说明。
2、施工图设计边坡地勘评价
(1)1#挡墙
K0+135~K0+306.4段右侧边坡地勘评价
经地勘现场调查,该现状边坡无变形迹象出现,该边坡基本稳定,待拟建道路修建时,对该现状边坡进行切坡,将形成最高16.0m高的新土质边坡,土质边坡长约175.0m,坡高4.0~16.0m,倾向292°,坡体为杂填土,坡顶表层含有少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待拟建道路修建后,该边坡有可能沿拟建道路边缘发生剪切破坏,故需对该边坡进行滑移验算。
根据地勘资料,该开挖边坡在天然状态下,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Ks=1.229~1.487,属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Ks=1.109~1.179,属于基本稳定状态,建议对新土质边坡进行支挡,再进行拟建道路的开挖。
1#挡墙设计
根据上述地勘评价,该段填土较厚,且
存在沿岩土截面滑动风险,经我院按边坡清
除上部存在滑动风险覆土、边坡直接支挡和
放坡后支挡三个方案进行比较,边坡直接清
除覆土方案更为经济且安全性高。
该段边坡处理,K0+135~K0+280段清
除边坡上部覆土,K0+280~306.4段因边坡
下部岩石出露,且上部为已建蜀都中学,没
有清除覆土条件,所以该段按下部岩质边坡
赤投影图1
采用肋板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护,岩质边坡赤投影图详图1,由图可知:层面①和组合交线⑤顺向边坡④,其余裂隙及组合交线均切向于边坡④,但由
于层面①和组合交线⑤的倾角较为平缓(不超过10°),故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控于主要受控于该边坡的自身的稳定性。上部覆土采用抗滑挡墙进行支护。
挡墙下部为肋板式锚杆挡墙,坡率1:0.3;肋柱尺寸0.3×0.5m,沿道路走向间距2.0m,挡板厚0.25m。锚杆采用2φ28普通砂浆锚杆,考虑锚杆挡墙顶为抗滑桩板墙,为控制边坡顶变形,挡墙最上排锚杆采用一根R51N预应力中空锚杆,锚杆间距2.0×2.5m,锚入假想破裂面后稳定基岩内5.0m,若锚杆在桩基嵌固深度范围内,则锚入桩后5.0m。边坡安全等级根据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s= 1.30。
挡墙上部往上后退至既有挡墙前2m设抗滑桩板墙,确保工程安全。桩板挡墙桩截面1.5m×2.0m,沿道路走向间距5.0m,为增加桩整体性,桩顶设置冠梁,冠梁截面2.0m×1.0m,挡板厚度0.4m。
(2)2#挡墙
K0+306.4~K0+376.15段右侧边坡地勘评价
该段拟建道路右侧为江北区蜀都中学用地,按照设计标高整平后,该
段将形成岩土质边坡,坡高约17.0~29.0m,坡向约290°,由于属于蜀都
中学范围内,土层最厚约Array 12.0m,对土层稳定性进行计
算,天然状态Ks=1.660,暴雨
状态Ks=1.514,故土层较为稳
定。下部基岩为泥岩,局部段含
赤投影图2
有薄层砂岩,岩体较为完整,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岩体属Ⅳ类,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通过分析赤平投影图2可知:层面①顺向于边坡④,其裂隙和组合交线切向于边坡④,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控于主要受控于岩层①,但由于岩层倾角较平缓(不超过10°),故边坡不可能沿岩层产生滑移现象,故该基本稳定。
2#挡墙设计
根据该段地质情况,边坡支护采用下部两阶肋板锚杆挡墙,上部土层采用桩板挡墙的形式进行支护。挡墙下部二阶为肋板式锚杆挡墙,坡率1:0.3;肋柱尺寸0.3×0.5m,沿道路走向间距2.0m,挡板厚0.25m。锚杆采用2φ28普通砂浆锚杆,考虑锚杆挡墙顶为桩板挡墙,且高度较高,为控制边坡顶变形,挡墙最上排锚杆采用二根R51N预应力中空锚杆,锚杆间距2.0×2.5m,锚入假想破裂面后稳定基岩内5.0m,若锚杆在桩基嵌固深度范围内,则锚入桩后5.0m。边坡安全等级根据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s= 1.30。
上部桩板挡墙桩截面1.5m×2.0m,沿道路走向间距5.0m,为增加桩整体性,桩顶设置冠梁,冠梁截面2.0m×1.0m,挡板厚度0.4m。
3、各项施工参数:
(1)抗滑桩间距5.0m(中-中),桩截面尺寸1.5*2.0m。
(2)桩基深度:
抗滑桩挡墙桩基深度为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6.0米,桩顶平齐现状
蜀都中学围墙靠道路侧2.0米原地面标高;桩板墙桩基深度为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8.0米,桩顶平齐现状蜀都中学围墙靠道路侧2.0米原地面标高。
(3)桩基主筋采用φ28,箍筋主要用φ16和φ10钢筋,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现浇。
(4)挡板水平向主筋采用φ16(变形缝处采用φ20),纵向主筋采用φ12,箍筋采用φ8,桩基与挡板钢筋连接采用桩间采用φ16钢筋焊接,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5d。挡板采用C30混凝土。
(5)冠梁结构尺寸为1.0米×2.0米。纵向主筋上面采用φ16,两侧面采用φ20,箍筋采用φ12,内部加强筋采用φ10钢筋弯曲成钩状。冠梁采用C30混凝土。
(6)护壁设置在土层和破碎的强风化岩层范围。纵向主筋采用φ8,护壁环状主筋采用φ10绑扎成型,锁口设置四道环状φ8箍筋。护壁采用C25混凝土。
三、抗滑桩挡墙、桩板墙施工方案
1、技术准备
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及复核。测放出孔位桩及十字护桩。经复核无误、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挖孔施工,施工时注意保护护桩。
2、材料准备
按图纸进行护壁钢筋的加工并将浇注护壁混凝土需要的各种材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