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情况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情况调研中图分类号:tu99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是国家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四省区粮食产量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12月,国家四委联合下发了《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支持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财农[2011]502号),黑龙江省积极影响,在全省范围产粮大市县地区实施了“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并相继下发并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指导项目的实施及运行。
一、项目区概况
巴彦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南以松花江与宾县相望,西以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以泥河与绥化、庆安为界,东以黄泥河及小兴安岭支脉骆驼砬子山与木兰相连。
地理坐标为北纬45°54′28″~46°40′18″,东经126°45′55″~127°42′18″。
全县幅员面积为3137.7 km2,巴彦县辖18个乡镇,116个村,总人口70.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万人,农户数14.1万户,劳动力16.83万人,大牲畜10.84万头。
总播种面积340.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著、烤烟、甜菜、亚麻、杂粮杂豆等,粮豆薯食总产量207.81万t。
巴彦县是全国产粮大县,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油大豆主产区之一,2011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89.9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19亿元,农村
人均收入6900元。
二、开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以粮食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目前人多地少,水资源日趋紧缺,降雨地域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因此,要使现有农田高产稳产,就必须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农田水利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民增收保障程度的必要条件。
农田水利节水增粮项目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粮食安全、“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下简称”小农水)建设的良好政治环境已经形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扩内需、保增长”宏观政策的确定,大力开展小农水建设的经济条件已经成熟;随着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大力开展小农水建设的群众基础已经坚实。
经过3年节水增粮项目建设,建设抗御自然灾害的高产稳产农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好这个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节水增粮项目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通过节水增粮项目建设,项目区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受益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明显,节水、节能效果显著。
项目区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能够调节项目区小气候,减小蒸发量,增加地表水分,稳定表土,降低风害程度,减少黑土流失。
合理布设机井间距,遵循水土平衡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重点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区建成后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其建设节水、高产、优质、高效轰动效应,将波及周边乡镇和地区。
综上所述,重点县的建设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增粮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三、开展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巴彦县农业资源丰富,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增粮项目建设是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之后又一
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
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为适应粮食市场需求变化,紧紧抓住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和向粮食主产区政策倾斜的有利机遇,巴彦县确立了立足优势,发展以优质玉米、大豆、水稻为主导产业的优质粮食发展计划,重点县的建成是全县优质粮食发展计划实施的保障。
巴彦县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潜力。
全县有85%的耕地为平原,地势平坦,非常有利于连片种植,实现集约化经营。
全县耕地土质好,大部分为黑土层,土质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粮食重点产区之一,通过连片种植及区域化生产,明显提高了全县粮食的品质和单产,使该县粮食基础产能有了显著提高。
巴彦县委县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增粮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组成了节水增粮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整合涉农资金,引导农民筹资投劳,确定年度建设目标,分期实施,逐步推进,形成社会共同投资兴办小型农田水利的局面。
县政府承诺每年县财政匹配重点县项目资金不少于268万元。
工程建设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财政部门建立和完善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对节水增粮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督与检查。
建立管护运行机制,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晰产权和受益对象,实行管理责任制。
从工作组织、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能力、管护运行均完成整章建制和必要的准备,确保节水增粮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巴彦县有准备、有能力承担重点县工程的建设任务,因此,该县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是可行的。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巴彦县选择在松花江乡的民胜村、永常村、红星村、前进村;巴彦镇乡的兴乐村、中兴村、建华村、建新村2个乡镇8个村作为“节水增粮行动”2012年项目区。
项目区2000亩以上连片发展片区共2个,总面积4.7332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89万亩。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9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机井工程151眼,井房121座,井盖30座;节灌工程121处,面积为3.89万亩,其中:喷灌工程121处,面积3.89万亩(绞盘式喷灌44处,面积为1.1万亩;中心支轴式喷灌30处,面积为0.99万亩;移动管道式喷灌72处,面积为1.8万亩);建设库房4座,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大豆。
项目总投资为2660.34万元,中央财政投资1592.99万元、省财政投资531.00万元、、县级财政投资268.18万元、受益农户、自筹268.18万元。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2012年“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现在虽已基本完成,但在客观上仍然存着一些实质性问题。
1、土地流转问题。
节水增粮项目的实施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化发展,而我县一直以为土地管理模式为“一家一户”分散式管理,要实现土地流转难度很大。
很多地块很适合实施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地块涉及到很多家民户,针对土地流转问题,各农户意
见不统一,很多没有流转成功,我们只能放弃规划、实施。
2、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
2012年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大型喷灌项目的实施,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大型喷灌对水量要求、对地块要求、对种植品种的要求等都很高,水量指标是前提,一般要求出水均在60-80吨/小时以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的规划,有些乡镇比较有积极性,但由于地下水资源不足而无法实施。
3、电力配套资金问题。
今年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投资中,不包括电力配套工程投资。
目前我县已实施的部分电力配套工程费用,是县政府协调县电力部门暂时垫付,由于县级财力十分有限,目前这笔资金还没有着落,如果上级财政在电力配套资金上不给予一定的补助,很可能由于电力工程未配套,而导致项目不能全部完成。
4、群众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县是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县,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在农民心目中一直都认为只有水田才实施灌溉,旱田作物无需灌溉,加上连续这几年的农业好收成,更使得广大农民认为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花钱,群众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没有积极性,另一方,受小农生产意识的影响,老百姓也不愿将土地集中管理使用,这也是土地流转十分难于实施的原因之一,因群众不认可,不愿自筹资金,因此,给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5、种植习惯问题。
高效节水项目要求统一地块、统一种植,以便按作物生育期及需水量统一灌溉。
广大农户多年来的种植习惯是玉米、大豆混种,尤其是没有实施土地流转,种植品种不能统一,给灌溉带来不便。
6、对节水灌溉设备技术掌握问题。
一方面,由于今年节水增粮项目实施的时间很紧,项目建成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另一方面,受技术水平的限制,项目区农户不能在短时间内熟悉节水灌溉设备(尤其是大型喷灌设备)的性能,更不能独立地完成设备运行的操作,今年夏季启动设备的几次运行,均是水务局业务人员现场指导操作完成的,给项目今后的运行也带来不便。
7、工程建后管护问题。
工程建成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经费,由于无管理经费,很容易造成项目建成后管理跟不上,导致设备损坏、丢失等,造成财产的损失。
六、建议与思考
1、完成剩余工程。
我们计划利用秋后这段时间,抓紧完成剩余部分的水源工程、设备配套安装工程,立争在十月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
2、明晰产权,加强项目建后管理。
对已建成工程项目,明晰产权,工程产权归水务局所有,工程由乡镇(村)管理,享有使用权,与乡镇村签定委托管理协议书,并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工程管理办法,做到管好工程、用好工程,使工程长效发挥作用。
3、搞好技术培训。
利用秋后农闲时期,邀请喷灌设备厂家,对县级、乡镇乡技术人员进行2-3次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管护组织,为今后工程的良好运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