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提法浅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 观点均 引了 马克思 的同 一段 话以为 证据, 只 是宋先 生指责 姜文在“引证 时把这 小段破 折号 内 的至关重要的话”!, 即“它的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 中”, 用 引号删去了。宋先生据此 认为, 马克 思的“这 段话, 帮 不了姜先 生的 忙, 因 为说 对单 个商品 时, 不 是没有 使用价值的量的问 题, 只是‘它的量已经包 含 在 它的价格中 ’”。∀ 对 此, 我 想可否 作如下 理解: 首 先, 商品 的使用价 值确是 质和量 的规 定性的 有机 统 一, 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例外。作为商品的使用 价 值显然 不等同 于仅仅单 纯表示 成“物的对 人有 用 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 的自然物质的使用价值。 “这是 由商品 的自然 性质和 社会性质 决定 的”, 商 品 的 使用价 值不过 是“用 其物质 的外壳 承载的 社会 生 产关系”。∃ 某一单位商品一定的使用价值的质的规 定性, 必然以一定的量化指标反映于价格之中。这就 是马克 思所说“当 我们只是说到单个商 品时, 我们 可 以假定, 存在着对这 种特定商品的需要 , —— 它的 量 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 —— ”% 可是, 单位商品的使
《当代经济研究》1998 年第 3 期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 含义提法浅议
高 红阳
一、“供求一致”是否分歧的关键所在
宋则 行先生 认为, 两 种认识 分歧 的关键 所在 在 于 是否承认“供求一致”。实际 上, 供求“从来不会 一 致”, 马 克思为了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实 际内在规律” “纯粹地 实现” , 的确 是作了 “供 求一 致”等 等的 假 定。姜启渭先生对此亦并未否认, 要 不他怎么会提出 “政治经 济学在 研究价 值本质 时为什 么说要 假定 供 求一致呢” 这一设问? 看来, 问题只是出在如何理 解“供求一致”这一前提上, 在这里, 集中体现在单 位 商品 的使 用 价 值 究竟 是 否 涉 及“供 与 求 的‘量 ’” 上。
第二, 在一定时期社 会现有的正常生 产条件下, 无论 从个别 生产部 门或从 全社会 来看, 两种 述 的 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并无二 致。马 克思根据资本构 成
— 60 —
将一个 工业部 门或各 个工业 部门的 生产 条件, 区分 为三类, 即中 位的、最优 的和 最劣的 生产 条件, 而且 任何生产条件只 要它被绝大多数企 业所具备即为社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定义为简单含 义、复杂 含 义的理论意义
以简 单含义、复 杂含 义的新 提法 代替第 一种 含 义、第二种含义的旧 说法, 从文字 表述上明确了这 不 过是 针对同 一事物 的不同 层面规 定, 肯定了 社会 必 要 劳动时 间质上 的同一, 而且 也使围 绕“两种 含义” 问题展 开的争论或迎刃而 解或迷雾初开。笔者不 同 意 樊纲《“苏联范式”批判》一 文中所说, 对“第二种 社 会 必要劳动”的 讨论, “天生地”难以获得真正的理 论 进 展, 却赞成 樊文“必需另 辟途径”探 讨这一 理论 的 观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简单含义、复杂含 义的理论意义,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 59 —
素。因 此, 第 一种表 述的 社会必 要劳 动时间 只强 调 “三个平均”, 而第二 种则表述为: 当时社会平均生 产 条件下生 产市场上这种商品 的社会必需量所必 要的 劳动时间。
宋先生 还借用恩格斯批评洛 贝尔图斯的一段 话 以说 明只存 在一种 含义的 社会必 要劳 动时间, 可 在 我看 来, 反映在单 位商品 和总量 商品 上的两 种表 述 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并不 一致。第一种表述的社 会 必要 劳动时 间具有 高度的 抽象性, 同 劳动的 具体 有 用形式无关。它把社会上不同的具体劳动化为同质、 等一 的一般 人类劳 动, 从 而考察 其对 商品价 值的 关 系; 第二 种表述的 社会必 要劳动 时间 则同劳 动的 具 体有用 形式直接相关。如果具体 劳动创造的使用 价 值不 为社会 所需或 所需不 多, 那 么第 二种表 述的 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受到直接影响。其实, 一味强调两 种 含义 完全 一致 的宋 先 生亦 不得 不 承认 两种 含 义 “考察的角度有所不同”。
用 价值 涉及 的“量”与 总量 商品 的 使用 价值 涉 及的 “量”是有着不同含义的。也就是说, 只有总量商品的 使用价值才涉及到供给与需求的“量”。这个“量”, 确 切地指满足一 定社会需求的单位 商品的数量。而作 为一定 质和量 的规定 性的有 机统一 的单 位商品 体, 其中的“量”是一 定社会生产关系下 相应于一定质的
会正常生产条 件。这 种情况不仅适用于 一个工业部 门, 而且同样适用于各个工业部门 之间。个别商品价 值决 定于“社会 正常生 产条件”下所 需的 劳动时 间, 即决定 于社会 上绝大 多数企 业的一 般生 产条件, 非 专就个 别企业 而言; 为社会 需要的 各工 业部门 生产 的总量 商品, 其价值 也须决 定于大 多数 企业的 社会 必要劳动量。可见, 两种表述只 有文字、重 点之不同 并无根本性的差别。
表述的一 致, 完全忽 视二者的区别, 从而造成对价 值 决定这 一深刻理论问题理 解的偏颇。马克思在论 述 他的方法 论时谈到, 作为研究方法, 要从实在和具 体 开始, 对一个混沌的 关于整体的表象, 经过更切近 的 规定, 达到越来越简 单的概念, 从 表象中的具体达 到 越来越稀薄的抽象, 直到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笔 者以 为, 第一种表 述恰是 做了更 切近 的规定 之后 达 到的 最简单 规定, 不妨称 之为社 会必 要劳动 时间 的 简单 含义; 第二种 表述是 在建立 了最 简单的 模型 基 础上, 逐步具体化、复杂化达到的 几近现实的进一 步 规 定, 诚 如姜先 生所述, “作为叙 述过 程终点 和由 抽 象上 升到具 体的顶 点, 并 且还要 以许 多规定 来再 现 研究过程 起点的具体总体价 值概念……是更为确 切 更为丰富 的价值范畴……也属 更高一级的价值概 念 和范 畴, 就象高等 动物 以其发 达的 器官、系统、协 调 的机能, 高于低等动物一样”,
体本身, 即该 商品为 人们 所需要, 具 有使 用价值, 并 不涉及 商品体 数量的 规定; 而作为 第二 种表述 的总 量商 品价 值决 定的 物 质前 提是 社 会规 模的 使 用价
值, 即能 满足社会需要的总 量, 量的规定 是必要的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第 212 页。 姜启谓: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 的关系及观察所 谓‘实现’问 题的基本观 点、基本立 场—— 劳动价值 理论深 层研究之二”, 《当代经济研究》1997 年第 3 期。 宋则行: 《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问题 —— 答姜启渭先生》, 《当代经济研究》1998 年第 1 期。 ! 宋则行: 《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问题 —— 答姜启渭先生》, 《当代经济研究》1998 年第 1 期。 ∀ 宋则行: 《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问题 —— 答姜启渭先生》, 《当代经济研究》1998 年第 1 期。 # 《剩余价值理论》第 3 册, 第 327 页。 ∃ 吴 华章: 《关于 使用价值 规定性的 探索》, 《当代经 济研究》1997 年第 3 期。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第 206 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第 206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第 722 页。 宋则行: 《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问题 —— 答姜启渭先生》, 《当代经济研究》1998 年第 1 期。 姜启渭: 《对长期 争论难点、失 误原 因及问 题的实 践意义分析 ——劳 动价值理论 深层研究 之三》, 《当 代经济 研究》1997 年第 4 期。 ! 姜启谓: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 的关系及观察所 谓“实现”问 题的基本观 点、基本立 场—— 劳动价值 理论深 层研究之二》, 《当代经济研究》1997 年第 3 期。
可对 应称之 为社 会必要 劳动 时间 的复杂 含义。 二者如同数学中的公理和定理。公理是不证自明、永 恒成立的, 往往是对 事物的较简单规定; 定理则是 加 入若 干限制 条件后 经证明 而得到 的有 约束的 结论, 限制条件一旦发生变更, 则结论相应变化。这也许有 助 于回答 一些学 者提出的 “既 然社会 必要劳 动时 间 实质上是 一致的, 为 什么依二者计算, 会经常得到 不 一致的结论? ”这一疑问。
规 定性 的“量”, 而不是 指表示 商品 个数的 “量 ”。因 此, 马克思 接下来 说, “而用 不着进 一步 考察这 个有 待满足的需要的量。但是, 只要一方面有了整个生产 部门的产品, 另一方面又有 了社会需要, 这个量是一 个重要 因素了”。& 这样, 即使不删去 破折号 内至关 重要的话, 也仍会得出二者 并非一致的结论: 作为第 一种表述的单个 商品价值形成的物 质前提就是商品
然而, 两 种表述 的社 会必要 劳动 时间的 具体 规 定的差异性, 并不排除二者的一致性。尽管姜文始终 坚持 两种含 义不同 论, 但 文末还 是以 较大的 篇幅 论 述了所谓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 劳动统一决定商品 价值 的“观点的始终一贯” 。二者的一致表现在:
第 一, 马克思 在《资本论 》第 3 卷 中说及 的社 会 必 要劳动 时间的 “另 一种意 义”, 是马 克思 对第 1 卷 中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概念 的充实或完善。在第 1 卷 中, 马克 思从狭义 生产过 程的角 度来 分析单 个商 品 ( 或该 种商品 的平均 样品) 的价值 决定, 对该 商品 是 否为社会 需要, 供需 是否平衡, 及 由此产生的为满 足 对不 同商品 的需求 量, 所 需社会 劳动 按比例 地分 配 在不 同的生 产领域 等方面 的问题 和因 素, 作 了舍 象 和假定。所 以, 这里对价 值决定的表述属 于抽象的、 基础层次上的, 但在理论分析中却是十分必要的。在 第 3 卷中, 马克 思从广 义生产 过程( 生产 总过 程) 的 角 度进一 步分 析商品 的价 值决 定, 逐一 加进 在第 1 卷中舍象 掉的因素, 如供求经常的不一 致、市场竞 争 等, 使 “另一 种意义 ”的 社会必 要劳动 时间价 值决 定 的表述更具体、更具有现实意义。第 一种表述是理论 意义上的、对现实社 会关系设定前提、假定后的简 单 模型; 而第二 种表述则 属于资本的 表层现 实运动。! 两种不同 表述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只有阐述层 次上 的不同, 实质上是一致的。
第三, 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平均化, 离 不开对社 会的整体考 察。“平均”决不单指一个企 业或一个工 业部门, 平均化只能在全社会范围 内实现。作为劳动 量 自然 尺度 的劳 动时 间, 以 生产 中投 入 的劳 动 ( 生 产) 为依 据, 而 作为依 据的劳 动量必 须通过 交换 ( 流 通) 予 以确认。在商品生产条 件下, 生产者 本人事先 并不知 道自己 的劳动 是否具 备平均 水平, 只能 依据 经常的商品交换 行为, 根据 历史的或习惯的验 证, 及 不同生 产部门 之间的 对照, 社会契 约式 地被动 地接 受市 场上 形成 的各 类 商品 相交 换 的错 综复 杂 的比 例, 而 这种比 例近似 地反映 了决定 各类 商品价 值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化 ( 形成 ) 不可能由 生产和流通两个不 同性质的层次分 别进行, 因此 也就不 可能存 在所谓 两种 社会必 要劳 动时间。同时, 这也是对“流通决定论”的根本否定。
总之, 两种表述既联系又区别 。两种认识分歧的 关键 不在于 是否承 认“供求一致 ”, 而在 于他们 都未 能全面、辩证地把握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这一概 念, 这 就形成 了虽然 都只依 据马克 思的同 样的 几处引 文, 然而却得出 相异结论的局面。“两种含义说”过分注 重两种 表述的 差异, 容易割 裂不同 层次 上对社 会必 要劳动 时间规 定的本 质联系, 易使 人误 解为两 个平 行存在的概念。而且 , 这种划分也不符合马克思的原 意( 事实 上, 《资本 论》行 文中 绝 没有 “第一 含 义”和 “第二含义”的字眼) ; “一种 含义说”则 过分突出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