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005年3月17日晚上,正在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写了一首《春雨》小诗,请我欣赏。我很高兴,因为对她的写作我一向是非常支持的,投入的热情也特别多。我对她的要求非常简单:文体不限,不要有“除诗歌外”的禁锢;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百无禁忌;写真话,不要假大空。“什么是好文章?——很简单,写出来能打动自己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对女儿说,女儿也一直按这个原则操作。

她的诗原文如下:

春雨

沙沙沙,沙沙沙,

下春雨啦,下春雨啦!

你们看——

春雨就像一个画家,

把小草、柳树画绿了,

把桃花、杜鹃画红了,

把梨花画白了……

春雨也像一个歌唱家,

把冬眠的动物唱醒啦。

把小朋友变得活泼起来……

我在肯定她文章的前面部分后,还建议她最后能否写出小朋友在春雨中的一些真实情形或小朋友对春雨真实的内心感受。经过斟酌,我们最后把它修改为——

春雨

沙沙沙,沙沙沙,

下春雨啦,下春雨啦!

你们看——

春雨就像一个画家,

把小草、柳树画绿了,

把桃花、杜鹃画红了,

把梨花画白了……

春雨也像一个歌唱家,

把冬眠的动物唱醒啦。

我们走出教室,

跑进春雨,

细数着春雨的点点滴滴……

第二天,语文老师批下来了,居然获得了“两只蝴蝶”的最高奖励。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老师还对“细数着春雨的点点滴滴”一句特别赞赏有加,连连赞叹它不但把小孩子天真活泼充满情趣的天性一览无余地显现了出来,而且把整首诗都写活了。——好诗!好文章!老师说。

女儿高兴地对我讲述了这些经过。

但我听了之后,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相反,内心里却突然涌出了一丝悲哀:为什么只有大人(而没有小孩)才对大自然有亲近感?有由衷的赞叹?现在的电视剧、现在的大人们都很是欣赏淋雨的浪漫、躺在草坪上的悠闲,而这些本来应该是小孩的率真之举自然之举呀?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我记得肖川博士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我想,如果我们的小孩都这样少年老成、无动于衷的话,他们长大后肯定是永远做不到“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二○○○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词)。为什么在小学,就不能在大自然里戏憩游玩、在春雨里尽情跳跃?就不能爱田野劳动下水捕鱼?在中学,为什么就不能由学生自由自主自觉地学习?就不能在中午、傍晚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就不能组织春游秋游走进自然去欣赏那美丽的田野、辽阔的天空,欣赏那袅袅的炊烟、滔滔的江水?在大学,为什么就不能去越野步行体会那大自然的万籁俱静,听听那青蛙的鸣叫杜鹃的呜咽,观察那花开花落的绚丽和悲壮,体味那冰封后翠绿的婆婆丁的苦涩和清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想,我们如果不在各个年龄阶段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和大自然亲近,去和大自然交流,不让他们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吸取大地精华,我们还何谈培养学生的真善美?何谈人性的伟大?何谈个性的解放创新思维的培养?何谈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何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为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就应该让学生除了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外,还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与自然界交融,从而能更多地真正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在情感教育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使学生获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朝着最终达到“得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的生命境界而努力。

二○○五年三月十九日星期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