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京杭大运河资料

合集下载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河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是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由于黄河以北段通航条件较为困难,导致这一段运河一直无法实现畅通。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的通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黄河以北段的运河条件并不理想,水深不足且河道不畅,导致船只难以通行。

由于大运河的重要性,使得解决黄河以北段通航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和建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穿黄工程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在黄河以北段开挖新的河道,将大运河和黄河串联起来,从而实现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的通航。

这一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便利化以及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提出在推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一些问题。

黄河以北段长期以来未开通通航,导致了区域内的水运交通无法有效发展,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河道淤积严重,水深不足,桥梁高度不够,都成为了通航的障碍。

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航对水质、生态环境等方面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认真评估和研究。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方案,才能确保通航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分析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河之一,连接着南北两大水系,贯通了江、淮、汉、黄、淄、济六大河流。

黄河以北段是运河的重要区域,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水利工程的瓶颈,导致了现在该段通航条件较差。

重新开通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具有极其重要的必要性。

重新开通黄河以北段通航可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运河的历史资料

运河的历史资料

运河的历史资料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共流过北京、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台儿庄、徐州、清江、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宣城、湖州、杭州18个市区。

全长1794千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 倍,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⑴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古代南北方的物资交流,这种跨度达数千里的长途运输是用何种方式来完成的呢?只是靠陆地上的马拉车载不现实,从南至北路途遥远崎岖,待送至目的地,时间长,费用高。

利用自然河流也行不通。

我国的主要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的,对于至关重要的南北物资以及文化的交流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走海路,是可行方案,但海面气象难测,风云瞬息万变,对于古代的木制船和因科技程度限制而落后的航海技术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宋元之前尤为如此。

虽然我国海运的历史也较为久远,但毕竟不能满足南北物资交流和政治军事的需要。

如果我国拥有一条纵贯南北、连接五大水系的运河,南北方大规模的交流就成成为现实。

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使之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缩短航线。

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上要依靠江淮。

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从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荣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是漕运的干道;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

隋朝开始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

不过,当时的大运河由扬州出发,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经河南的东北部,入黄河流域,到达东都洛阳;然后向东北走,经河北东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为上半部,合起来整体上走了个“之”字。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简介资料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简介资料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简介资料中国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与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7个省市,连接了黄河、长江以及苏州河等重要水系,贯穿了中国北方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

大运河最早的修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的大运河主要是用于灌溉农田和军事防御。

到了隋唐时期,大运河逐渐发展成为一条重要的水路交通线,成为连接北方和南方的要道。

隋炀帝在位时,下令修建了现在的大运河,使其成为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水道。

唐代时,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成为了国家水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时,大运河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

在这个时期,大运河的通航条件得到了改善,修建了许多港口和船闸,并逐渐形成了运输货物的专用船只。

大运河的繁荣经济也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繁荣发展,如扬州、杭州、苏州等城市都因大运河的存在而兴盛起来。

明代时,大运河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明朝政府加大了对大运河的维护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提高。

大运河成为了明代海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互补发展的局面。

清代时,大运河的衰落开始显现。

由于清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迁移到南方,大运河的地位逐渐被长江取代。

此外,大运河的维护和管理也遇到了困难,河道淤塞、航道狭窄等问题日益突出。

到了20世纪,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起,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丧失,沿线城市的经济也逐渐萎缩。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运河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修建了许多文化遗址保护区和游览景点。

如今,大运河已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水利工程的缩影。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河之一,自南北朝时期始建,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拓展,成为连接京城与杭州的重要水道。

目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并未实现通航,这造成了运输效率低下、通商不便等问题。

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建立起黄河以北段的通航系统变得尤为迫切。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水量丰富,横贯中国北方地区,是黄河以北段通航的理想选择。

通航黄河以北段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物资短缺的问题,还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研究穿黄工程方案,解决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问题,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地区间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引言本文旨在探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和穿黄工程方案研究。

通过分析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探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优势,并对穿黄工程方案进行研究,提出方案一:修建新的航道和方案二:改建现有河道。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和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促进各方面的合作,推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正文2.1 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分析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要道。

由于黄河水流湍急、泥沙淤积严重,传统的航运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辟黄河以北段的通航,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河以北段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

通航能够便利资源的开发和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黄河沿岸地区交通不便,通航可以改善交通状况,减轻公路和铁路的压力。

通航不仅能提升黄河流域的整体交通网络,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航运方式,可以减少排放和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黄河以北段通航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交通状况和保护生态环境。

大运河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大运河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大运河”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

2.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

3.大运河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4.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六个省市。

5.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自然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北运河、鲁运河、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通惠河。

6.北京白浮泉遗址是大运河北端源头。

7.杭州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方起点。

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9.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中的桥梁有拱宸桥、宝带桥、古纤道、广济桥。

10.拱宸桥、广济桥、长虹桥被誉为“运河三桥”。

11.邗沟是京杭大运河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开挖的一段。

12.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3.2004年11月,在运河古都聊城建设了第一座运河博物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14.清代,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江南四大米市”。

其中江苏无锡为“四大米市”之首。

15.法国南运河是目前唯一一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

16.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17.两宋时期,范仲淹、沈括、宋用臣、苏轼、陆游均与大运河有关。

18.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古老、工程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19.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举行,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正式通航。

20.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21.清代杭州、淮安府、苏州、扬州并称为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22.开漕节是过去每年春季在通州举行的一个庆祝仪式,以示一年的运输正式开始。

23.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1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长度是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渊源京杭人运河的开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吴王阖闾为了向西扩张势力范围,下令开凿自太湖直达长江的胥溪。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及其发挥的作用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发展史

大运河发展史

大运河发展史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连接了中国北方的黄河与长江流域,贯穿了多个省份和城市,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大运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大运河的发展史。

大运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就有人们开始筑堰开渠以利用水资源。

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的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开始修建大规模的运河,以解决交通和农田灌溉的问题。

西汉时期,这一工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重要交通纽带。

然而,真正使大运河得到全面发展的,是隋朝的杨广皇帝。

在隋朝时期,杨广下令对大运河进行了修建和拓宽,使其成为了一个宽阔的水道。

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使得大运河成为了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

唐朝时期,大运河进一步发展壮大。

唐朝的繁荣和富庶,使得大运河成为了国内外商贾云集的地方。

唐代的大运河沿线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城市和商业集镇,如扬州、杭州等。

大运河的发展对于唐朝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朝时期,大运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宋朝统一了中国南北,使得大运河成为了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宋朝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大运河的维护和管理,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水上运输线之一。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许多文人墨客在大运河沿线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明清时期,由于水利工程的疏于维护和河道的淤塞,大运河开始逐渐衰落。

加上铁路、公路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大运河逐渐失去了其重要性。

尽管如此,大运河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交通和经济功能,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大运河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城市开始对大运河进行保护和修复,重建了一些历史建筑和景点,使其成为了游客们旅游观光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大运河的发展史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

大运河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跨越了南北多个省份,沟通了沿线多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命脉。

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将对京杭大运河的文化概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运河文化的形成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时期,但真正形成运河文化是在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为了满足南北水路交通的需要,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

这个时期的运河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

随着运河的开通,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运河文化逐渐形成。

二、运河文化的特点南北交流: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频繁。

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可以通过运河运往北方,而北方的煤炭、铁器、粮食等物品也可以通过运河输往南方。

这种南北交流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水路交通: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以水路为主的交通通道,它的开通使得水路交通逐渐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

与陆路交通相比,水路交通不仅更加省时省力,而且可以承载更大的运输量。

这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和高效。

多元文化:京杭大运河沿线经过了多个省份和城市,这也使得运河文化具有了多元性的特点。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历史文化:京杭大运河沿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古代的宫殿、寺庙、水利工程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生态文化: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还是一个生态系统。

沿线的水域、湿地、植被等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循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沿线的生态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观赏等多种生态文化体验。

三、运河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人工运河,它源于中国隋朝时期,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以下是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历史:1.早期开凿和用途: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吴国时期。

吴国为了军事目的开凿了胥溪和邗沟两条运河,这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南北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杭州的运河,这一工程在隋唐两代多次进行扩建和完善。

2.宋代和元代的发展:宋代时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加凸显。

北宋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和扩建,使得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和政治中心的重要通道。

元朝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向北方转移,为了连接南北两京(南京和北京),元朝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

3.清代至近现代的变迁:清代时期,由于黄河泛滥、战争和社会动荡等原因,京杭大运河一度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清政府的治理和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京杭大运河在20世纪初重新焕发生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和现代化改造,使其成为连接南北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

4.文化意义与遗产价值:京杭大运河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价值:a. 历史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通过研究运河沿岸的古迹、历史城镇和文化遗产,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b. 水利工程价值:京杭大运河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

它体现了古人对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和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c. 经济发展价值: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今天,通过对运河的整治和开发,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

大运河无锡段ຫໍສະໝຸດ •京杭运河现在是我国
巨资整 建京杭
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 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 输大通道,在长江三角洲
运河
乃至华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千年黄 然而自2003年以来,
金水道
京杭运河堵航现象一度非 常严重,平均每年发生8
将成水 上高速
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 次,受堵船舶逾10万艘 次.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方案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到达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到达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局部,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运河概要?运河历史?运河的开凿原因?运河现状?运河的展望?运河风景?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 国家“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工程,也是江 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 亿多元,航道全部到达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
•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 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 河工程。本次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工程完工后,济宁 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 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到达3米。

世界十大运河

世界十大运河

世界十大运河世界十大运河1.京杭大运河:长1794公里(中国)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伊利运河:长584公里(美国)利运河从伊利湖岸的布法罗,经莫霍克谷地,到哈得孙河岸的奥尔巴尼。

伊利运河(Erie Canal)的全长为584公里(363 英里),整条运河的为12米(39 英尺)宽、1.2米(4 英尺)深。

整条运河总共有83个水闸,每个水闸有27米乘4.5米(90英尺乘15英尺),最高可以行驶排水量68公吨(75吨)的平底驳船。

伊利运河是第一条提供美国东海岸与西部内陆的快速运输工具,这比当时最常用的以动物拉动的拖车还快许多。

伊利运河不只加快运输的速度,也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

快捷的运河交通使得纽约州西部更便于到达,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成长。

3.苏伊士运河:长168公里(埃及)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68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5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苏伊士运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al-Suways)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1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2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3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里运河,,7,中运河,,6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臵: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4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很多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部分历史知识。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着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

大运河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

大运河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

大运河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题目:大运河导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工水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大运河的起源、历史、重要性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一、起源与历史1. 大运河的起源: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战国时代,最早是为了解决京城周围的灌溉和水利问题而修建,后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商业和交通通道。

2. 历史发展:大运河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最早的阶段是战国时期,后经过秦、汉、隋、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完善和提升,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二、分类与重要性1. 分类:大运河可分为京杭大运河、京杭济通河和故宫三部分。

2. 重要性: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交通枢纽,连接了长江、黄河和淮河流域,扮演着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文化角色,对中国的发展和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文化价值1. 建筑风格:沿运河畔的城市和村镇,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风格,如清代的运河古镇杭州乌镇,展现了古代水乡风貌。

2. 文学作品:大运河激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灵感,成为了诗人、画家和作家的题材,如苏杭运河的西湖、金陵的雨巷等。

3. 历史遗迹:大运河畔遗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如宫殿、城墙、防线等,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沧桑和辉煌。

四、保护与传承1. 保护:目前,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大运河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组织相关的考古和修复研究工作。

2. 传承:通过教育、文化活动和旅游推广等方式,推动大运河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增强人们对大运河保护的意识和理解。

结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不仅连接了北方和南方,也承载着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如何穿过长江、黄河的?

京杭大运河是如何穿过长江、黄河的?

京杭大运河是如何穿过长江、黄河的?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吴国的邗沟,吴国地处江南,水系四通八达,所以水路是吴国运输物资的重要途径,吴王为了运送军队,下令建造了邗沟。

京杭大运河邗沟位于长江附近,有了强大水路运输能力,吴国顺利的打败了越国,楚国,在战国时代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历史的滚轮不断向前,水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隋文帝一统南北朝后,国力不断提高,到了隋炀帝继位,隋朝国库充盈,实力强盛,隋炀帝便想迁都洛阳,顺便南下巡游玩乐。

因此,炀帝下令在洛水,阳渠的基础上开挖,修建通济渠,于是隋朝时便形成了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隋运河。

京杭大运河当然,后果我们都知道。

隋炀帝为了修建运河,实行苛政,大量征用人丁,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百姓生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隋朝四分五裂,炀帝也被勒死在行宫,最终唐朝取代了隋朝。

之后,经过元、明、清三代的不断修缮,大运河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京杭大运河贯通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是北京到杭州的重要枢纽,承载了重要交通责任,堪称中国古代水路开发的奇迹。

由此也引申出一个问题:古人到底是如何让运河与黄河、淮河三河连接在一起的,又是怎么让运河穿越长江的?长江黄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中国的地势,中国地势整体上西边高,东边低,所以河流基本都是由西向东,而大运河贯通南北,肯定会横穿很多河流。

与一些小型河流相交肯定没什么难度,直接交叉就行了,但是面对长江、黄河这些水流量大的河流自然需要别的方法。

黄河过了郑州就是地上河,水位比大运河高,很容易发生倒灌现象。

并且长江、黄河水位落差大,根本不适合货运,船只在长江、黄河的某些河段行走很容易出事。

京杭大运河尤其是黄河,泥沙问题严重,至今仍困扰着大家。

古人为了解决泥沙和水流量大的问题,采取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筑坝,人们在大运河与黄河的交界处设置拦水坝与拦沙坝,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泥沙,防止泥沙堆积影响河道运行,还能防止黄河倒灌。

京杭大运河历史简介概括

京杭大运河历史简介概括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2015年6月13日,立“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标志碑,正式确立通州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2019年10月,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已正式实现旅游
通航。

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将创造多项新的历史。

截至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之一、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主要水系:黄河和长江。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开始修建大运河的工程是在隋朝,又被称为隋运河。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建和拓宽,成为了一条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

下面是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的详细介绍。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周朝的列国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的水灾问题,开始修建运河来调水。

这些运河被称为“沟渠”,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雏形。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各个朝代都在不断修建和扩展运河。

其中,隋朝的大运河工程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

大运河的修建始于公元605年,由当时的隋炀帝亲自主导。

隋炀帝立志要把他的都城洛阳和他的南方行宫长安通过运河连接起来,并以此来增加军事和经济的便利性。

大运河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资,但最终在588年后终于完成了。

隋运河的全长达2000多公里,从南到北穿越了浙江、河南、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

它有着完善的水利设施,包括堤岸、闸门和泄洪口等。

大运河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变得更加便利。

它也成为了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大运河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逐渐由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手中。

唐朝的大运河经过数次改建和拓宽,使得它的通航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唐朝的大运河主要用于军事物资运输和皇室游览,也为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到了宋朝时期,大运河的运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宋朝的大运河在堆砌和维修上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人力,使得它成为一条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大运河的商业繁荣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如扬州、杭州和汴京(今河南开封)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衰落也逐渐显现出来。

大运河的修筑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随着其他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如铁路和公路,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减弱。

黄河长还是京杭大运河更长

黄河长还是京杭大运河更长

黄河长还是京杭大运河更长中国京杭大运河纵贯数千里,跨越上千年,那么与黄河相比较,两者之间谁更长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京杭运河与黄河的长度,欢迎阅读!黄河长还是京杭大运河更长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由此可知是黄河更长。

京杭大运河怎样过黄河历史时期,黄河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作用之下,决口、改道频繁。

据历史文献记载,在1946年以前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

根据黄河改道流经影响范围,可将黄河变迁改道划分为四个时期、三个流区。

北流期:先秦至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下游主流主要流经河北省偏西、偏北地区,在天津附近流入渤海;东流期:自东汉永平十三年至北宋庆历八年,下游干流主要偏东,从今山东省北部入海;南流期:自南宋建炎二年至清咸丰五年,下游干流主要偏南,从今江苏北部夺淮水故道入黄海;回东期:自咸丰五年到现在,下游干流偏东,从山东大清河故道入海,即黄河现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 界 上 开 凿 最 早 、 最 长 的
人 工
运 河
1、起止点、长度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千米;
2、沟通的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历史上和现在有作用 历史上:沟通了南北交通 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是重
要的水上运输线
思考2:黄河流经青铜峡至河口段,为什么水量锐减?
上游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等地大量引水灌溉,并 且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所以水量大 减; 流经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蒸发量大;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治理
黄河下游断流
➢黄河水量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冬春枯水期易 造成断流;
自然 ➢黄河流经地区不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蒸
4、黄河水系图
约古宗列曲
湟水 洮河
渭河
2、黄河流经的省区(9个)

青海
宁 夏

四川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流量大、含沙量小,多峡谷 上游 Nhomakorabea支流多,含沙量大
河口
中游
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下游:
旧孟津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开发
“母亲河”的奉献
• 提供了灌溉的水源 •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 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易决口泛滥成灾, 成为中国的忧患
1、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2、进入华北平原以后,流速变缓,泥沙沉积,河床抬 高。
根治黄河
治沙
1、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 压缩农业用地,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2、在上、中游修水库(三门峡、小浪底)
—防洪、减淤 3、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
发量大;
➢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没有地 下水补充;
人为
➢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 游工农业用水量大
➢植被遭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水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治理措施:
• 水资源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 增强节水、护水意识; • 上中游地区植树种草,涵养水源; • 兴修水库,削峰补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