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的理论基础与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的理论基础与特点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强大的理论保障。在不同的形势下,矛盾思维运用的具体形态是随着发展的需求而有所差异的。如何变革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时代形势引发了理论者和实践者的深思。马克思主义矛盾思维从“对抗”主题向“和谐”主题的转变为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标签:和谐主题;矛盾思维;理论基础和特点

一、矛盾思维及其主题转换

1.矛盾思维

矛盾是反映关系属性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所发生的对立面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包含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矛盾思维则是要以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判断问题,傲于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客观分析矛盾、科学解决矛盾。矛盾思维探讨的不是矛盾有无问题,而是矛盾具体状态问题。即在分析矛盾过程中,既要看到同一性,也要看到斗争性;依据矛盾的客观规律和具体状态去选择性质不同的解决方法:在矛盾双方对立同一关系中,如果斗争性占据主导地位,则要采取急风暴雨式的手段去解决矛盾,实现事物的飞跃;如果同一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则要采取温和、非暴利的方式去解决矛盾,以实现矛盾双方和谐共进、协同发展。可见,以矛盾思维去审视任何具体时期的具体矛盾,首要是对诸多矛盾中的主要问题即主要矛盾,及矛盾的具体状态进行科学的判断,即以矛盾思维主题的科学定位为前提。

2.矛盾思维主题由“斗争”向“和谐”的转换

矛盾思维主题是指主体面对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矛盾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贯穿始终的主要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矛盾思维主题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主体因素。不同的主体由于在实践中主体需求不同、对矛盾的认识和预期不同及对矛盾的控制能力的个体差异等都会影响主体对解决矛盾最优化方式的选择。二是客体因素。客体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矛盾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状况,矛盾在社会矛盾体系中的地位,矛盾发展与其外在环境的互动等都会对矛盾主题的选择产生影响。可见,矛盾思维主题是随着主体和客体条件变化而有所变化的。任何时期的矛盾主题确定和发展都是当时主观方面见之于客观方面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活动过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矛盾思维的主题是由所处的具体国情、世情和党情所决定的。我党矛盾思维主题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性:在革命年代,矛盾思维主题历史性地锁在“斗争性”上;在改革建设年代,基于带领中国民众建设自由、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我党制定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内外政策,如对内进行经济上整顿,政治上民主,文化上开放;对外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相互交流。这都是为了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历史使命,构造

良好的内外环境。这使得我党矛盾思维由“斗争”向“和谐”的转变趋势成为必然,同时为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的理论基础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在我国具体实践中历史地运用和创新的成果,是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的重要理论源泉。

第一,矛盾的发展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认为矛盾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同一矛盾呈现出不同的状况,时而表现为对抗性矛盾,时而又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这即矛盾的具体形态会发生转变的。如何在具体条件下来解决矛盾,首要的是进行矛盾形态的判断。如在国共联合统一战线和工农民主同一战线时期,在抗日民族同一战线发展的不同阶段,共产党在如何处理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就是依据了国共矛盾在不同阶段的状况的差异选择了对抗和妥协的不同方针。可见,到底是以“对抗”还是“和谐”为主旋律,要求人们以动态的方式依据矛盾发展的实际状况去把握。

第二,矛盾的功能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坚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矛盾双方此消彼涨的运动。缺乏矛盾的事物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是道家崇尚的“大同”社会,都有生死、有无、上下矛盾的存在。所以说妄图脱离矛盾谈发展是无稽之谈,妄想构造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无疑是天方夜谭。现实生活中,正视、解决和利用矛盾,才能充分发挥矛盾对推动社会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当然,矛盾的变化也可能会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要看如何让看待矛盾和用何种方式去解决矛盾。对于非对抗性的矛盾我们应在避免剧烈动荡和保持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大胆的让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和对立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实现良性的、互动。这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上有最贴切的体现。转型期的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集聚了很多矛盾,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矛盾、地区矛盾和国家矛盾等,而这些矛盾的存在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只能以统筹兼顾、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方式协调矛盾,以达到矛盾双方共同发展的和谐状态。总之,矛盾作为发展动力的角色决定了在具体的条件下矛盾的解决要以和谐为主题。

第三,矛盾的体系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坚持全面、具体分析问题的原则,对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抽丝剥茧,看到多种矛盾的异同,有重点地有步骤地解决矛盾,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有理有序,这本身就是“和谐,,的表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社会主义的两类矛盾说,集中反映了矛盾体系的层次性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阶级矛盾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占主导地位,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表现为集中力量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可见,现阶段的中国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通过协调、调整等方式化解和缓和矛盾,正是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争取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和谐环

境。

2.糅合“和谐思维”的辩证法理论

和谐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思维;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手段。在中国文化中,和谐不仅是对事物关系状态的描述,还作为生存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湛的思维方式运用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中。作为朴素的世界观,它昭示了古人对于人与天(即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依存制约的“同一性”关系的认识。作为朴素的方法论,它指导人们探索和认识阴阳、天地、男女等,协调人人之间关系,形成了“厚德载物”、“家和万事兴”、“得民心者得天下”、“协和万邦”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自为的辩证法理论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实现了辩证法的历史性提升:在黑格尔式辩证思维中,对立和斗争在矛盾发展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唯物辩证思维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特殊历史条件下人们更关注于马克思对于“斗争性,,的论述,以将其作为与资本主义斗争的有力武器。事实上,马克思对于超越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理论和人全面发展理论,则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更加全面。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是斗争与和谐的共同体,并以和谐为终极目标,否认任何一个因素的辩证法都是蹩脚的。用“和谐思维”审视彼此关系,在和谐中求发展,在效果和成本上都有极大优越性。

三、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的特点

1.同一性和对立性并存基础上合理凸显同一性

这是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特点。正视同一性在矛盾发展中的作用与正视斗争性的存在是同样重要的。以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就是要把以实现矛盾体系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实现矛盾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共进作为主旨。当代的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已经替代了激进式的革命,社会整体趋向稳定的大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全球化的生活状态使得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联,以合作携手竞争、以和谐替代冲突,建设“和谐地球,,符合不同利益群体的共同要求。正如不能以否认斗争性为代价,同一性的凸显也不能走向绝对化的同一性。同一性的主导地位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随着矛盾体的充分发展,同一性必将让位于斗争性,以实现事物质的飞跃。

2.在和解之中包含必要的张力

在崇尚和平、民主、自由、和谐理念的现代社会,传统的矛盾解决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是不具备可预期性和回报性的。和谐为主题的矛盾思维认为在力图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矛盾解决方式应该是“和而不同”,在矛盾未发展到分裂对抗的范围内,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即和解。世界各国应在坚持和平共处五原则的前提下容纳社会意识形态、种族、宗教等差异,求同存异、互让共进、协作解决共同问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事物之间必要的张力是矛盾运动的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