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d5606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b.png)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探讨跨文化传播对 本土文化的影响,分析其影响 机制和应对策略,以保护和传 承本土文化。
研究问题:(1)跨文化传播如 何影响本土文化?
(2)这些影响对本土文化的冲 击程度如何?
(3)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 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
02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
1 2 3
丰富多元文化
跨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 得本土文化能够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提升自 身的多元性。
拓宽视野
跨文化传播开阔了本土文化的视野,使其能够 接触到更广泛的人群和观念,有助于摆脱地域 限制。
增强文化自信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文化可以展示自身的 独特魅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消极影响
冲击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对本国青年的影响还表现为 教育缺失,即教育体系缺乏对本土文 化的教育和传承。这可能导致青年对 本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文化自信 。例如,一些学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了解不足。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积极影响
研究发现,跨文化传播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本土文化创新与发展。同时,跨文化传播还有助于提升本土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本土文化的软实力。
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本土文化需 要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以保 持持久的生命力。
要点三
增强国际影响力
本土文化需要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以更好地推广中华文化,促进世界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03
应对策略
政策层面
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跨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限制其不良影响。
建立文化安全屏障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694b5d79b6648d7c1c746fd.png)
立邦漆"龙"广告起争议网友:中国象征被戏弄[图]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就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然而,就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来一直就是各BBS上的热门话题。
网民难以接受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瞧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
龙就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忽略了文化因素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
但就是,广告设计与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就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
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杂志社有创意才予刊登《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就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
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与评价,就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
“编辑部瞧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广告公司影响始料不及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就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
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及传播策略
![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及传播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882c40079563c1ec5da7146.png)
与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跨文5
化 传播活 动 ,必 然受 到语 言文 :
字、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价值;
观 念差异 的 影响 。寻 找人 类情 ;
感共 鸣 点、 实施 本土 化广 告策 ;
略 是全球 化 背景 下广 告跨 文化 。
传播的两大策略。
【关键词】跨 文化传播;
影响 因 素
传播策略 共;
鸣 本土化
生。 由此可见,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与劣对受众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西方媒体来说,它们不仅要重视本国 的新 闻传 播环境 ,对 于其他 国家 ,更 应该多 一些 关注。 在报 道 新闻的过程中,如果能对中国多一些了解,对中国的西藏问 题多一些全面的认识,并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那 么其 报道 就真正 做到 客观真 实了 。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传播条件和通讯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际传播环境正是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冲击下逐渐全球化、公 开化的。这就要求各个国家的新闻从业者都秉持新闻真实性 原则 ,消 除国与 国之 间的隔 阂, 冲破 长久以 来形 成的偏 见, 客 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传播新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
2006:28、41
’( 5) 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t 社, 1999:2 15、127
‘ ⑧⑨ 邵 培仁 :《 传 播学 》 ,北 京: 高 等教 育 出版 社, 20 00: 19 8、
2 44
国,狮子 是百兽之王,象 征着尊
贵,石狮子有象征 中国的意味,
文
障碍就是语言文字隔阂。了解
50
I 东南z考秸 2008年第7期( 总第47期)
和熟悉目标受众的语言文字,适应其语言文字习惯及特色, 是广告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新闻传播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与对策研究
![新闻传播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0928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2.png)
新闻传播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与对策研究【摘要】跨文化传播在新闻传播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差异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深远。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入手,探讨了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面对的困难与可能带来的好处。
通过对策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有效处理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文中也提到了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性,强调了在跨文化传播中不断追求创新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跨文化传播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对策研究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和重要性。
跨文化传播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传播学者和从业者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差异、新闻传播学、影响、挑战、机遇、对策研究、文化融合、创新、案例分析、重要性、应用前景、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在跨文化传播中往往难以适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需要寻找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挑战。
研究跨文化差异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探讨挑战和机遇,以及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对策研究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角度探讨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研究跨文化差异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还可以促进新闻传播实践的国际化和多样化。
而针对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对策研究方法的探讨和案例分析,可以为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深入探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方式和路径,不仅可以帮助新闻传播学者更好地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还可以促进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新闻传播学中的跨文化差异问题,解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影响和挑战,探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机遇和创新点。
跨文化营销中的失败案例【范本模板】
![跨文化营销中的失败案例【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64126c3cfc789eb162dc82e.png)
跨文化营销中的失败案例(一)2003年末丰田“霸道”是一款新车名称(陆地巡洋舰)令中国石狮敬礼鞠躬”广告。
(“丰田霸道”广告:一辆霸道汽车停在两只石狮子之前,一只石狮子抬起右爪做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子向下俯首,背景为高楼大厦,配图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二)2004年美国耐克公司“中国形象飞天、中国老者、中国龙被击败"一位篮球运动员进入一个五层高的建筑,逐层挑战对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名为《恐惧斗室》的最新Nike篮球鞋广告片,男主角是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在广告中,詹姆斯需在5层楼中与5个对手进行篮球大战。
第一个场景:詹姆斯走到一楼大厅内。
这里有一个擂台,台阶旁还立着两个石狮子。
突然从空中落下一位中国人模样的老者,身穿长袍。
两个人随后开始“争斗"。
突然,詹姆斯做出一个杂耍般的动作,从背后将篮球扔出,经柱子反弹将老者击倒,后跃起上篮得分. 第二个画面:詹姆斯来到二层.这里到处飘着美钞和身穿中国服饰的妇女。
漂浮的女子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极其相似.这些女子暧昧地向主人公展开双臂。
不过,随着詹姆斯扣碎了篮板,“飞天形象”随之粉碎。
在名为“自鸣得意"的第四单元,篮板旁出现了两条中国龙的形象,二龙吐出烟雾和阻碍詹姆斯的妖怪。
不过,詹姆斯几个动作晃过所有障碍,投篮得分。
这些都玷污了中国文化,甚至是侮辱了中国人。
(三)2004年日本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
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四)肯德基电视广告功夫篇(象征中国功夫的老人被打倒.)(五)2005年6月,麦当劳在中国上海、厦门、天津等城市播放的广告《讨债篇》,中国青年向一店老板下跪,老板说优惠期已过,旁边麦当劳店员摆出优惠海报,旁白:幸好麦当劳了解我错失良机的心痛,给我365天的优惠.中国青年下跪违背了中国的传统,中国人认为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随便下跪被认为是软弱的象征.这则广告最后被禁播.(六)2006年4月肯德基广告鼓励片中勤奋努力的小东高考落榜,在肯德基吃老北京鸡肉卷考试作弊的男孩最后考上好大学,这与中国孩子勤奋努力的形象,父母望子成龙的传统相违背。
北京申奥案例
![北京申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02c2a00029bd64783e2cd7.png)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活动对外整合营销传播案例1993年9月23日,蒙特卡洛,中国人的伤心之夜,北京仅以两票落败悉尼,痛失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中国人的沸腾之夜,北京在第二轮就以绝对优势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辛,终成正果,中国人的情感得以最畅快淋漓的宣泄。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这次申办传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北京申奥的传播活动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整合营销传播(IMC)个案。
由于北京本次申奥更加强调对外传播,特别是北京入围侯选城市后,对外传播成为整个申奥传播活动的重点,因此,本案例集中分析北京申奥对外传播活动。
本案例的时间界限为为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成立,至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投票为止。
一、组织机构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成立,奥申委新闻宣传部正式组建,具体负责申奥活动期间的国内国外所有传播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申奥口号和会徽的征集、新闻发布、宣传品设计、宣传片制作、组织大型活动等等。
奥申委新闻宣传部下设新闻处、宣传处、大型活动处和秘书处。
成员来自北京市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新闻主管部门以及部分媒体新闻宣传经验丰富的管理者。
所有传播活动计划均由这个部门制定并实施,重大活动需奥申委批准。
本次申奥的传播活动能够按计划有序进行,与这个部门的杰出努力密不可分。
奥申委聘请美国宣伟公关公司、英国Ostagon公关公司和贝尔公关公司等国际一流公关公司,协助进行对外传播活动和国际公关。
与此同时,新闻宣传部还凝聚了一批外围合作伙伴,如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IOC官方制片人、美国著名体育影片导演格林斯潘等,并邀请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及有关人士组成智囊团,为传播活动献策献力,尤其注重吸引国际人士或具有国际工作、学习背景的人参与到申奥传播活动中。
二、传播目标和对象1.目标本次对外传播活动的目标十分明确,分两个部分:●首要目标是打动IOC委员,促使其投票支持北京。
森马品牌传播失败案例
![森马品牌传播失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0239c7da38376baf1fae6b.png)
换句话说,怎样的品牌传播才能给企 业、品牌带来正效果呢??????
第三,品牌最终要的是消费者的忠诚度。品牌需 要知名度,没有知名度的品牌不能让消费者指定 购买,但对品牌而言要的还有美誉度,美誉度高 的品牌更容易让顾客产生忠诚度,最终是为了博 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可以不夸张地说,只有消费 者对品牌建立了忠诚度,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才能真正给品牌带来价值。
2007年9月3日 森马的黑色星期一
“×××××,但至少我好看!”的广告语。
某网站上挂出了森马集团的一则动漫广告,画面上一名年轻人戴着 耳机享受音乐,巨大的广告词“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 占据了右下角。该则广告立即引发网友关注并招致网友责骂无数。
为什么这一句广告造成了如此 严重的恶果呢?
换句话说,怎样的品牌传播才能给企 业、品牌带来正效果呢??????
第四,管好自己的品牌。经营品牌就是经营系列 的关系,品牌是商标跟产品的关系,是消费者跟 产品的关系,是产品跟市场的关系,是品牌跟社 会的关系,等等。这次的事件不管是森马企业的 管理“疏忽”,还是广告人不够“专业”,有一 点是肯定的——管理有问题。管理有问题包括很 多方面,譬如资源不够、系统不够完善等。
在网络传媒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传统的品 牌传播面临着一个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森马 事件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网络已成为危机事件的“引发器”与快捷传 播的重要通道。
在“森马事件”这起意外广告风波中,中国矿 业大学学生“森马,你在干什么?”的博客文章, 无疑成为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同时,有关网络BBS 的快速传播,使得森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处于孤立 无援的境地。
通过这一事件与诸多企业发生网络危机公关案 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危机事件 发生的快捷传播渠道,同时还会在各类意外 危机风波发生之后,成为众网友声讨当事企 业、发泄内心不满的工具。
跨文化传播案例
![跨文化传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527ff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b.png)
跨文化传播案例跨文化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递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下面列举了十个跨文化传播案例,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1. 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案例麦当劳是一个跨国快餐连锁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着文化差异的挑战。
麦当劳采取了本土化的策略,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进行产品创新,同时也注重融入中国文化,比如推出了中国特色的菜品和节日促销活动。
这种本土化的传播策略使得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可口可乐在印度的失败传播案例可口可乐在印度市场没有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
可口可乐在印度推出的广告中使用了一位印度神话中的神明形象,这被印度观众视为对神明的不尊重,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抵制运动。
这个案例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必须尊重并避免冒犯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
3. 网飞在全球的成功传播案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在线娱乐平台,网飞成功地进行了跨文化传播。
网飞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了本土化的内容,并提供多语言字幕和声音选项,以满足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需求。
网飞的成功表明,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理解和满足不同文化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4. 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传播案例许多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成功地运用了跨文化传播策略。
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本土化的定位和传播,比如与中国明星合作推广、参与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这种跨文化传播策略使得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树立了高端和奢华的形象。
5. 谷歌在中国的失败传播案例谷歌是一个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但在中国市场却没有取得成功。
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政治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
谷歌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审查和限制,无法提供其全面的搜索服务。
这个案例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政治和法律环境对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
失败的传播营销案例
![失败的传播营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57ac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0.png)
失败的传播营销案例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年代里,成功营销的案例比比皆是,失败的案例当然也少不了,那么接下来小编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失败的传播营销案例吧。
失败的传播营销案例一店大欺客在大公司看来,不做过多宣传本身就是一种宣传,这能很好地维护公司稳重可靠的形象,但如果这种想法僵化成店大欺客,那可就不太妙了。
1995年,吉里米·多罗森因为不满在星巴克购买的一台咖啡机,几次三番向星巴克西雅图总部讨要说法,但星巴克总部显然不会在乎一位无名小卒的喋喋不休。
最后,多罗森自掏腰包4000美元,分几天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广告“你在星巴克遇到什么问题了吗?你并不孤单,有兴趣吗?我们谈谈。
”星巴克为自己糟糕的危机公关和淡漠的营销意识付出了代价:多罗森一夜之间成为了媒体宠儿,他踩着星巴克变成了美国公共维权英雄。
而星巴克因此损失的声誉,则需要花上数年才能弥补。
失败的传播营销案二要黑别人也要写对字没怎么做过广告的公司,第一次撒大钱做广告最好还是打安全牌,太想要一鸣惊人通常都是一命呜呼收场。
6月25日上午,向来低调的神州专车发布以“BeatU! 我怕黑专车!”为主题的海报,其中演员吴秀波、海清等明星或行业相关人士代言,他们手中对“U”竖起了警示牌,并辅以抨击黑专车安全问题的言辞,主动向Uber开撕。
广告一发出,立刻引发舆论旋风,然而令神州租车万万没想到的是,大部分网友都站在了“友商”那边,有人甚至开始打出“抵制神州专车”的口号。
在海清代言的海报中,海清本人差点成了“断臂的维纳斯”。
在吴秀波代言的海报中,文案竟然还有错字:“家里的十个好叔叔,也斗不过车里的一个怪蜀黎。
”被Uber这么会玩营销的公司抓到错字那是自己找抽,对于国民大叔吴秀波是“怪蜀黎”还是“怪蜀黍”之事,Uber北京官微就“怪shushu” 替神州专车玩起了猜字谜游戏,一时之间“怪蜀黎”成为网络热词,大家一见大叔就亲切喊“蜀黎”。
写错字可以吊打文案,那么要是失了民心,失了市场,神州专车公关又该如何挽回?神州没出声,Uber公关早已出手,发布主题为“世界需要爱,be with u!”狠狠打脸“BeatU”文案。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失败案例分析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失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02723f580216fc700afd8c.png)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 天,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 地,就要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并且在广告和产品的 设计上注意这些差异才能取得成功。本文分析了美 国著名的耐克公司制作的一则广告,在投放中国市 场中失败的文化原因。
一、案例描述
国,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维护自己和家人的面子。对于 [3] Marieke de Mooij,1998,Global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中国人来说,当众指出他人的无能是不礼貌的
Understanding cultural paradoxes,USA,Sage Publication.
宋 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0 0 )
摘要:在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中,纯营业税企 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时,合同中含税销售 金额与税务局代开发票面额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 存在的背景和产生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表述了 几种常见的解决办法以及存在的不足。
3 . 选择著名的中国运动员作为主人公,在中国 播放会更加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和接受。
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商界,认 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在目标市场 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种事物在一个国家中是好的象 征,但在另一个国家可能正好相反;出于善意的行为 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应该重视文化差异。
收稿日期:2011-05-22 作者简介:申屠瑞敏(1 9 6 6 -),女,商务部培训中心讲师,硕士。
· 149·
学术平台
CAREER HORIZON
职 业 时 空 2011 年 7 月
传播失败案例分析
![传播失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dc560602020740bf1e9b00.png)
6. Brand paranoia 品牌多疑症
• 多疑症恰好与自负正相反,通常 发生在当品牌面临竞争加剧时。 典型的症状包括:倾向于用打官 司的手段对抗竞争对手的公司; 或者每6个月就重塑品牌,并渴望 仿效竞争对手。
7. Brand irrelevance 品牌不相 关症
• 当一个市场急速发展时,品牌会 同时面临不相关和老化的危机。 品牌经理必须尽力让品牌在本品 类处于前列,来保持其市场相关 性。
․Coca-Cola
․Disney
8b
20b
150b
70b
․Ford
․Sears ․
279b
n/a n/a
73b
16b 20b
․AOL
0.84b
20b
資產
1950 1975
2000
智慧資產
1%
30% 60%
99%
70% 40%
品牌價值,无法衡量
• 差異化 • 品質保證 • 創造長期需求 • 降低行銷支出 • 吸引及留住優良員工 • 促進投資動機
3. 大公司的品牌往往能成功
• 这个神话用一个例子就可以拆穿 了:新可口可乐。实际上,大公 司的失败不比成功少。
4. 强势品牌是依靠广告建立的
• 广告能够支持品牌,但它不能让 品牌免于伤害。世界上很多大品 牌,有极其巨大的广告宣传但仍 然失败了。
5. 新东西总是好卖的
• 市场上可能是存在空缺,但并不 意味着一定要把它填满。
工业化改变了这一切
出于担心“产品”的失败, 一小部分有远见的“产品” 制造商发现他们需要一个自 己可以拥有的,易识别的“ 标识”
Mr. Quake
今天
品牌诞生的初始是 用来保护产品的
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广告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广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9042fdba1aa8114531d932.png)
跨文化传播失败的广告案例分析The Failure Advertisement Case in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Editor:李慧娇Editor: 李慧娇Reviewer: 刘尚C ONTENTS目录Contents01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ory02Case Analysis03Conclusion01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oryIntroduc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of human being.With the spread of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al field is facing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mong countrie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values and other factors among countries, especial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thnocentrism, Consumerism and Orientalism,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lways faces an insurmountable gap.As China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global factory” into the “global market”. More and More global brands are running and competing in Chinese market, especially luxury brands. Dolce Gabbana, as a famous global luxury brand, had a good performance previously, while after the insulting China scandal, the sales volume in China declined rapidly.An Italian luxury fashion house founded in 1985in Legnano by Italian designers Do menico Dolce and Stefano Gabbana.They met each other in Milan in 1980and design ed for the same fashion house.In 1982,they established a designer consulting studio;in time it grew to become "Dolce &Gabbana".They presented their first women's col lect-ion in 1985in Milan,where a year later their store would open its doors.Dolce Gabbana02Case AnalysisCase AnalysisDolce&Gabbana Incident:•Stefano Gabbana,the founder and creative director of Italian luxury brand Dolce&Gabbana(D&G),has provoked a public outcry by making insulting remarks about China.•DG official website had to take the video down after netizens complained that it implie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Chinese chopsticks and even Chinese people.•However,DG is a really double-dealer,the designer updated a post on the foreign network,saying that China is a shit-like country.•This gross outrage was really irritating!However,he explained by the ridiculous claim of that his account was stolen.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public relation is really insufficient.Case AnalysisThen Chinese stars and models, including Chen Kun, Li Bingbing, Wang JunKai, Zhang Ziyi, Huang Xiaoming Deli Reba, etc, refused to attend the brand show scheduled to be held in Shanghai. Subsequently, many stars with DG to cancel the contract, cancel cooperation with DG. After the brand show was canceled, the activity site was desolate.Perhaps the DG brand realized its serious mistake may ruin its market success in China. Therefore, in order to appease the sentiment of Chinese consumers, it even learned Chinese and apologized in Chinese. However,most netizens did not buy it and expressed their resistance.Ethnocentrism:Ethnocentrism is the belief that one's cultural group to which one belongs (usually equated with the state) takes precedence over all other cultural groups. It shows a sense of national superiority, that is, judging the value of other cultures from the value of their own national culture.Ethnocentrism may lead to Self-centered mentality, Stereotype, National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Racism, ignoring the respect for local culture.DG’s behavior is a typical negative event of the this kind of mentality, which aroused the public indignation in China. In return, it damages the brand image of DG.Consumerism:Consumerism culture refers to consumerism in the cultural sense. It is a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it refers to the cultural ideology that satisfies the desire stimulated by modern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ulture, mass media will undoubtedly be influenced by consumerist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typical sym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ption, the mass media is also a for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spread of consumerism culture. Transnational media company of operation, operation logic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system and ideology, the phenomenon of media imperialism is happening, is the cau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especially America) medium, impact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kes audience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ccept capitalism consumerism values, and became a captive to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And lea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DG overemphasized on the consumerism, and neglect the mainstream values and public sentiment in China, which result in the outrage of Chinese society.Orientalism:Orientalism is a set of images about the Orient fabricated by westerners for their own interest. Orientalism, as a theoretical tool of European colonial plans and imperialist aggression, always focuses on the West rather than the East. Itspurpose is to build a system of knowledge, discourse and power based on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The West is shown as self-centered, powerful, masculine and domina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east is opposite to the other, marginal, weak, feminine andobedient. This asymmetric relationship is depicted to consolidate the hegemony of the west.When orientalism is a common way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common sense orientalism has become a kind of power discourse, dominated by the power discourse, the white living in the west, whether intentionally or not, will produce a sense of superiority over the people and objects of the east , because they believe in the heart that the east is mysterious, savage and pagan. In their eyes, the Orientals must be racially inferior to the whites, and they need to shoulder the mission to save and civilize them. When understanding the East, westerners always take little account of the reality of the East, but turn to the so-called authority of Orientalism, to believe in an Orientalism of the East. Because, this Orientalism of the Orient can bring Westerners a sense of superiority, can prove their centrality.Orientalism ideology is the remnants of colonialism mentality. It is a deeply-rooted cultural prejud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mentality, DG’s terrible behavior had hurt Chinese people’s feeling severely.03ConclusionConclusionThe Strategy for multi-national company to avoid Cross-cultural risks:•Getting rid of Ethnocentrism, Consumerism and Orientalism, avoid arrogance and prejudice;•Learning and respecting the local culture and social values;•Applying the differentiated market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arget market.References1.DG中国官网:/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杜向涛,《“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陈培爱,《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5.刘昕远,《商业广告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对策》,江苏商论,2008年3月。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e3647552d380eb62946df5.png)
立邦漆"龙"广告起争议网友:中国象征被戏弄[图]今年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然而,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来一直是各BBS上的热门话题。
网民难以接受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看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
龙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忽略了文化因素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
但是,广告设计和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
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杂志社有创意才予刊登《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
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和评价,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
“编辑部看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广告公司影响始料不及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
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及原因分析
![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9b472287c24028915fc332.png)
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及原因分析摘要:跨文化冲突现象的核心在于跨文化,20世纪60、7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在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设置了自己的分公司,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和营销时,跨国公司的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遭遇文化冲突,在他国造成恶劣的影响,深刻影响了广告的传播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进而从现象中找出原因,为减轻这种文化冲突提出一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冲突、广告传播、案例、原因正文:所谓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即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本文所说的跨文化冲突则主要是跨国企业在他国投放广告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侧重于前面一层含义。
现在,以下面几个跨文化冲突的案例为例,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案例一:立邦漆龙篇广告广告内容: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
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附着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来展现立邦漆的好品质。
结果: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刊登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各大BBS上的热门话题,中国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咋一看还觉得挺有意思,客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
龙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么戏弄!这个创意英爱赶快改掉。
”多网民则认为“广告发布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果汁而无不及”。
案例二:耐克恐惧斗室广告广告内容:一位篮球运动员(美国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进入一个五层高的建筑,在每层的恐惧斗室(分别名为“夸张的宣传”、“诱惑”、“嫉妒”、“自满”和“自我怀疑”)中,对手包括武者、美女、金钱、两条盘龙等,詹姆斯逐一挑战这些对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广告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障碍和策略-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
![广告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障碍和策略-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a3d7c5647d27284a735113.png)
广告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障碍和策略-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于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
在现在,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跨文化传播。
同时,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同时涉及到人际交往和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在文化的变迁中。
美国文化学者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先提出广告跨文化传播这一词语。
那么在我国,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最早是运用于跨国公司的广告传播中。
跨国公司必须牢牢把握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才可以避免文化冲突的出现,从而造成不必要的。
目前,我国对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误读、风俗习惯、文化创意、本土化问题和价值观念这些方面。
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寻更加完善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可能在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一、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和意义跨文化传播被首次提出是在霍尔1955 年发表的《举止人类学》一书中。
自20 世纪80 年代,跨文化传播传入中国,受到了中国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
2000 年至今随着中国成功的加入WTO,跨文化传播迎来了它的高潮和深化期,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内掀起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次又一次高潮。
既然是广告的跨文化传播,那么就必须依托于文化之上,处理好文化问题是重中之重。
那么对于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来说,它的目的就是如何使得跨文化传播能够达到完美实现,使企业通过其广告增收效益以及达到品牌的宣传等目的。
文化,在现在来看,不仅仅是简单的与国家概念相同,更不是与书本概念相一致。
跨文化传播理论,既可以是全球的、国家范围的,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甚至是在个人的行为中,这些都会有文化的冲突。
在市场上传播的每一个广告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就塑造了不同的消费者和市场。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95cf40a8114431b90dd8f1.png)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案例分析案例s技术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案例分析任满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对外经济贸易系摘要:本文通过对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理出了某一类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进行了实证性跟踪研究.关键词: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对策随着全球化的进展,组织与文化背景不同的组织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员工与文化背景不同的员工合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跨文化沟通与管理的失败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对组织产生消极的影响,降低组织绩效.一,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案例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中午,河南财专外经系教师甲把接外教时需要交付外籍教师的资料(课程表,学校班车时刻表, 桃李园附近地图和新校区地图)交给教师乙,嘱咐教师乙在经过老校区时让司机停下车把班车停车点指给外教看,并嘱咐外教班车可能停在家属院门口也可能停在门后面的路上也可能停在操场里,到宾馆后先要让外教把护照交给前台扫描后还给外教,跟前台要上网号,签下自己的名字,留下自己的电话,要教外教开门,取电,开灯,用上网号上网,并记下房间号告诉教师甲.2011年12月4日星期天,河南财专外经系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市场营销课外籍教IJ~ClareHawkins乘坐CZ3116航班于中午12:00抵达郑州.外经系派出教师乙与司机丙赶赴机场接机.14:43,教师乙给教师甲发短信:”一切都安排妥当!”教师甲回复:”好,辛苦了啊,在哪个房间?”教师乙回复:‘‘407.’’次日下午1点2O分左右,河南财专外经系市场营销教师丁打电话给教师甲说在班车上没看~1jClare.教师甲打电话给教师乙问是否按要求去做.教师乙说汽车没走农业路,走的丰产路,他给Clare说了_一下出了桃李园往右拐,到路口再往右拐就到了.教师甲给教师戊打电话说明情况,教师戌碰巧带着维多利亚大学国际项目专业课协调员RachelSimmons去看老校区和桃李园,正在桃李园呆着.教师甲嘱教师戊一会儿走农业路如果碰~lJClare把她捎到新校区.过了一会儿教师戊看到有女外宾走进桃李园,便问了—吓,果然是Clare.原来Clare不知道到底在哪等车,宾馆服务员出于好心,问了—吓, 认为Clare找公交车站,让她去了丰产路.ClareJn了男一个学校的班车,却被人家给赶了下来.她只能又回到桃李园.晚上,外经系招待维多利亚大学国际项目专业课协调员P.178人力资源管理RachelSimmons,专业课教师MikeHulksgUClare.结束后教师甲与教师乙送三位外教回住处.教师甲提出带Clare 再看—F班车停车点,Clare说不用了,教师戊已经指给她看了.教师甲坚持要再让她看下顺路送她回桃李园,Clare说她和Rachel有很多事要谈,不便久等.教师甲就要求Clare把桃李园附近的地图找来在地图上指给她看.Clare把自己的手提箱里的东西翻了几遍都没找到地图.教师甲要求Clare~教师乙给她的资料袋拿过来.四份资料都在资料袋里,Clare只在班车时刻表上做了密密麻麻的标记,其它三份资料上没做任何标记.二,案例分析此次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的原因有六:一是教师甲事前只是嘱咐教师乙如何做.信息的接收者对这种口头上的嘱咐可能会不放在心上,也可能会忘记.从沟通的效果来看,重要的信息,为了让信息的接收者能够重视起来并记住,既需要口头上强调,又需要做好书面的指导.二是教师乙信息反馈不准确.在教师乙把外籍教师安排到宾馆之后,给教师乙的信息反馈是”一切安排妥当!”,并没有告诉教师甲没有按他的要求把学校班车停车点指给她看, 也没有按照教师甲的要求把外籍教师的房间号告知教师甲. 信息反馈准确与否,对沟通与管理工作中的决策与效果效率影响都很大,对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工作中的决策与效果效率影响也很大.三是教师乙未按教师甲要求把学校班车停车点指给外籍教师看,而只是口头上说,而且说的也不清楚.对一个初到异国的人来讲,有关地点的事项,最好亲自带她看看,因为一个陌生的城市对她来讲是不会那么容易就了解的.四是语言存在障碍.该外籍教师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而宾馆服务员的英语也不够好,所以就认为她要找公共汽车站,结果就指错了路.语言不通是跨文化沟通与管理的一大障碍.五是外籍教师对中方交付的资料不够重视.外籍教师把自己的手提箱里的东西翻了几遍都没找到地图,而地图就在教师乙交付给外籍教师的资料袋里,而且外籍教师只在学校班车时刻表上做了密密麻麻的标记,而其它三份资料上没做任何标记.足以看出该外籍教师对中方交付的资料不够重视.中方交付给她的地图上清楚地标着班车停车点在哪,桃李园在哪,丰产路在哪,东三街在哪,农业路在哪,如果外籍教师看了地图,定然不会跑到跟班车停车点所在方向截然相反的丰产路上去.六是外籍教师第一次坐班车,中方没派老师专门去接.在第一次坐班车的时候,如果中方派了老师专门去桃李园接外籍教师坐班车的话,也不会出现外教找不着班车停车点的情况.三,所有可选对策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可选对策:第一,教师甲不但要在口头上安排工作内容,又要做好书面的指导.可以采取如下表格作为管理工具帮助教师乙更好地完成工作.表1:外经系专业课外教接待工作检查清单(桃李园)任务任务描述完成编号情况1获取外教行程信息2准备交付外教的资料3提前一天联系司机4确定国内国际到达5交付外教资料6告知外教资料内容7问外教是否需要进餐8请司机走农业路9经过老校区时停车10让外教看班车停车点11外教不就餐,送桃李园任务任务描述完成编号情况12把护照交给前台13把护照还给外教14签上自己的名字15留上自己的电话16记住房间号17向前台索要止网号18教外教开宾馆的门19教外教取电20教外教开灯21教外教用上网-g-_L网22吃饭点,招待司机注:完成情况中已完成请填上”~/”,未完成请填上”×”. 表2:外经系专业课外教送行工作检查清单(桃李园)任务任务描述完成编号情况1荻取外教信息2确认航班3联系司机任务任务描述完成编号情况4确认国内国际起飞5吃饭点,招待司机注:完成情况中已完成请填上”~/”,未完成请填上”×”. 第二,教师乙要客观地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不要主观评价自己的工作.教师乙在工作结束后,要把上表交给教师甲,以便让教师甲知道哪些工作可能做得不到位,从而需要进一步的协调.第三,提高宾馆服务人员的英语水平.如果宾馆服务员的英语足够好的话,就不会把学校班车停车点理解成公共汽车站,就不会指错路.第四,外籍教师来中国出差前,外方需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汉语培训.如果外籍教师稍微会一些生活中必需的汉语的一…一_……,案例s技术一…?话,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第五,外籍教师需对中方交付的资料重视起来.如果外籍教师对中方交付的资料重视起来的话,她很容易就能找到班车停车点.第六,外籍教师第一次坐班车,中方派老师专门去接.在第一次坐班车的时候,如果中方派了老师专17去桃李园接外籍教师坐班车的话,外教也能很容易就找着班车停车点. 四,最优对策结合工作实际,以上可选对策中,对策三,四的可行性不是太大;而对策一,二和对策五可以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方案,就是教师乙以外经系专业课外教接待(送行)工作检查清单作为工具,按照要求去做,对外教强调所交付资料的重要性并如实汇报工作情况.而这—工作方案和对策六不是平行的关系,采用这—工作方案就无需采用对策六,而采用对策六必须有对策一的支持,所以从人力成本考虑,笔者认为由对策一,二和对策五综合形成的工作方案是最优对策. 五,最优对策应用效果河南财专外经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专业课外籍教师行程表如下:表3:2011—2012—1期末专业课外教行程表姓名日期星期时间抵离情况航班MikenulkS12月03日周六下午6:15抵郑CZ3394 ClareHawkinsl2月04日周日中午12:O0抵郑CZ3116SandeepGoya112月10日周六上午8:40抵郑CA4929MikeHu1ks12月10日周六下午2:45离郑CA4930 ClareHawkins12月10日周六下午3:40离郑CM930KenMinty12月11日周日上午8:4O抵郑Ch4929KenMinty12月17日周六上午9:20离郑CA1332Sandeep6oya112月17日周六下午3:30离郑CZ3947其中MikeHulks由教师甲接待,教师甲有5年的接待外籍教师的经验,没有出错;案例中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失败的现象发生在第二次接待ClareHawkins的过程中,教师乙没有很好的接待经验,是河南财专搬到新校区后第一次接待外教;以后各次接待均由教师甲按照最佳对策安排执行工作,未再出现跨文化沟通与管理的失败.恫啊参考文献:【1】全国1j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I995,9[2】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着;李原,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第12版)【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3】Busjnes8C0mmunlCatl0nsstudentManuaI[M].ViCt0ria University,Australia.October2004HUMANRESOURCEMANAGEMENTP.17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邦漆"龙"广告起争议网友:中国象征被戏弄[图]
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
然而,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来一直
是各BBS上的热门话题。
网民
难以接受
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看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
龙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
忽略了文化因素
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
但是,广告设计和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
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
杂志社
有创意才予刊登
《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
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和评价,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
“编辑部看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
广告公司
影响始料不及
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
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
这种油漆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木器表面光滑,防止产生小刺。
广告希望借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产品功能。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曾经征询过公司以外人士的意见,均认为创意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
因而忽略了在部分人心中衍生的其他意义和联想。
”
对立邦品牌和公众人士所产生的影响,该广告公司表示“始料不及,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