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2012—2013学年度1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

课程考核论文

题目:死亡与哲学—感悟哲人的死亡观

姓名

学号

年级 2010级

专业土木工程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2011年11月20日

死亡与哲学—感悟哲人的死亡观

【摘要】人生有限,死亡是必然的终点,人们对死亡常常感到恐惧。“死亡”哲学作为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是打消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抗死亡,即对抗对死亡的恐惧。通过分析中西方哲人们对死亡的思考和对恐惧的抵抗,从中作出自己对死亡的感悟,让人们学会如何更理智地对待人生与死亡。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哲学恐惧对抗超越

【正文】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人人害怕。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现在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死亡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人人都有死亡的一天。自古以来,人们对死亡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越是排斥,越会激发对死亡的恐惧。对人构成威胁的,有时并非死亡,恰恰是对死亡的恐惧。因此改变死亡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哲学家们却可以改变人们对死亡的态度,进而打消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一、超越死亡

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结束,存在的终点,这是人畏惧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果死亡不具有这样的意义,即不是人的终点,只不过是人生的逗号,人就不会再畏惧了,因为人已经超越了死亡的限制。其实这同时假定了人是永恒的东西,永恒使死亡失去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死是现实存在的,于是死亡与永恒这一对矛盾摆在了哲学家面前。毫无疑问,只有一个办法能调解这对矛盾,那就是将人一分为二,只有这样人才能既死又不死,柏拉图哲学就是典范。

柏拉图认为人由肉体与灵魂构成,而人的本质在于灵魂。肉体是肮脏的,恶的,短暂的;而灵魂则是纯洁的,善的,永恒的。死亡的只是肉体,摆脱这个给人带来痛苦的肉体对人就是一种善。既然灵魂不死,那么肉体死后,灵魂去向何处了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人还是会畏惧死亡,因为灵魂的去处是未知的,

这就包括地狱的可能性,如若是这样,灵魂不死也就意味着痛苦不死,生不如死。柏拉图回答,“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他一举两得,使死亡不值得畏惧。这种哲学,使人本身已经超越了死亡,对死亡的恐惧也就不复存在了。直到中世纪,这种手法仍在延用,只是灵魂要想从时间中进入永恒须过上帝这一关。上帝成了灵魂的阻碍,只有上帝可以让死亡过期,让灵魂进入天堂。于是,基督道德教义成为人无惧死亡的屏障,可他们的灵魂却畏惧着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物,神圣的上帝。在这种深刻的恐惧下,灵魂在进入永恒前已经死了,而这种死亡偏偏难以对抗,一直延续着数百年,欧洲大陆上行走着一代代死者,这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历史!

二、忽略死亡

死与生总是紧密联系着,死是生最后的表现。但如果有哲学家说,死与人没有关系,人的畏惧便没有了根基。死亡对人来说已经如此轻描淡写,以至被忽略到无,这样的哲学是不可思议的,但伊壁鸠鲁却这样坚持着。他认定自己的原子学说,世界的本质包括灵魂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受自然控制,是自由的,没有任何强加给原子的命运。人之死,不过意味着构成人的原子的消散而已,肉体与灵魂消失,但原子长存,这就是死亡。“用伊壁鸠鲁的话来说就是:死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是无感觉的都与我们无干。”如果人担心死后的状态无疑是愚蠢的,当人变成消散的原子,这种存在对人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意义,从而死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亦和我们无关。伊壁鸠鲁通过论述死亡与人无关来忽略死亡,进而忽略对死亡的恐惧。

比较起来,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则更为彻底,他直接否定死亡与人生的关系,完全否定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同样地,在死这一点上,世界不是改变,而是终止。”他总是把人生与世界紧密联系,认为两者就是一回事,基于这种世界观,他的“人生”是神秘的,不可言说的,这种神秘即便是死亡也无法触及,更无法经验。另外,不存在死后灵魂的世界。空间上,世界是神秘的,因为它是有限的无限,无限在于广延,有限在于主体界限;时间上,人生是神秘的,因为它是无限的有限,无限在于无时间性即为永恒,有限在于时间性一旦存在就有终点。从而死亡也是神秘的,不可言说的,它确实存在,然而作为人生之谜,它的答案却在时空之外。死亡在人生

之外,它就需要被忽略,也应该被忽略。畏惧和人生无关的事物只是自寻烦恼。维特根斯坦宁愿这样想,人生的意义无法把握,但至少不在对死亡的恐惧那里。

三、死亡的意义

从本质上说,忽略死亡其实是拒绝接受死亡,多少都有一些逃避的嫌疑。人必须得承认,谁也不知道死亡何时到来,有时死亡就是现实地不期而至。人常常畏惧的就是死亡的这种无限可能性,死亡在窥视着每一个人。当人不得不接受死亡,没有后路可退时,就只能正视死亡了。那么,要如何给人正视死亡的勇气呢?正视死亡,无疑是严肃的,人在严肃面前总不能率真地表露自我,因而这是困难的。然而如果死亡对人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正视这意义就代替了正视死亡。

死亡也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需要哲学家去赋予的,哲学家就是一群练习死亡的人,拥有洞察死亡的明亮的双眸。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死亡见解独到,认识深刻。塞涅卡认为,死不过是非存在,人在来到世间之前也是非存在,这也是一种死。因而,人注定要在前后都是死的区间里行走,时间让人远离死亡的起点,却又将人带向死亡的终点。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来来往往的人所背负的命运注定要在时间里光影交错。但这旅程却是痛苦的,烦恼、悲伤都在折磨着人。可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带不走财富,带不走珍爱的人,只有自己单独的内心。死亡是宁静的,它沉淀所有世间的纷扰,心灵在这份永久的和平与宁静里获得真正的意义。越是畏惧死亡,越会忽略生活。死亡就在生活里,离每个人都很近。但它不是要人远离生活,一个人真正理解了死,才会离生更近。畏惧死亡的人,无疑也是畏惧自己的,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迷路。死恰恰是让人认清自己的道路,人对死的恐惧遮蔽了死的“善”。用宁静的心去接受这份“善”。“但盛筵必散!离开吧,带着感恩和谦卑上路吧,为那些像你一样来到这个世上的人们让路吧!”存在主义哲学代表海德格尔对待死亡的态度与斯多亚学派如出一辙。

隔着历史的迷烟,死亡的意义被再一次赋予,海德格尔一再强调“向死而在”,并提出人的基本存在状态是“烦”、“畏”、“死”。每个人都是走向死亡的存在,永远孤独地走着,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抗拒的命运。或许这不可改变的命运才真得可怕。人只有在真正面临死亡时才能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偏偏在这可怕之路的终点,人只能怀着无奈和好奇走下去,这是每个人都必需的冒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