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学结课小论文

灾害学结课小论文
灾害学结课小论文

雨雪冰冻灾害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 我国2010年年尾至2011年初这短短的两个月里,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袭击。尤其是南方各省受灾情况比较严,针对这种灾害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做出了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从而使灾情减小到了最小程度。

[关键词] 雨雪冰冻;拉尼娜现象;全球变暖;灾害;措施

0引言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其中全年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次数为近十年来最多。陈振林表示,自2010年7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事件的标准,形成了“拉尼娜”事件,即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现象。历史事件分析表明,“拉尼娜”事件有利于我国冬季风偏强,导致冬季总体气候偏冷,华北和华南偏干,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低温事件。

受“拉尼娜”事件影响,近期北太平洋北部高纬度地区上空形成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高压气团,在高压偏北气流的引导下,极地冷空气南下直接影响北美大陆,使得2010年12月中旬北美洲大部地区白雪皑皑,进入长久不遇的寒冬。陈振林表示,针对我国今冬明春的天气做出预测,再发生2008年那次连续4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是较低的。但是由于“拉尼娜”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不排除出现极端强降温过程的可能性。

1 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分析

1.1 “拉尼娜”事件

造成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即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式是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而稳定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原因。1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异常形式维持了20 d以上,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径向度加大,冬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向我国输送了大量暖湿空气,并决定了低温暴雪冻害发生的区域;青藏高原南缘的南至低槽系统活跃,进一步加剧了暖湿气流向我国的输送。

1.1.1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平均值0.5℃以上的现象.这种变化虽然很小,但能够引发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形势紊乱,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性天气出现.一般而言,大气环流形势间接造成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向西运动,底层海水就上升来补充表层海水的流失.而底层海水的温度比较低,从而造成东太平洋的表层水温比西太平洋表层水温偏低.这又进一步使得大气气流在东太平洋下沉,在西太平洋上升,从而加强信风,由此对全球大气环流造成影响.由于这种反应的连锁性和复杂性,海温的一个微小变化经过系列的放大之后,就会对全球水气循环等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一般而言,拉尼娜年的出现会导致冬季东亚地区偏北冷空气的加强以及全球气候状态的紊乱

1.2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已经是科学界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水圈和大气圈中的能量及分布发生变化,也会导致水和大气循环发生改变,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全球大气运动模式,造成紊乱的环流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天气现象出现变化的振幅加大,极端气候事

件如暴雨、干旱、暴雪的出现更加频繁\,持续时间也可能更长。[5]包括本次雪灾在内,近年来气象灾害出现愈发频繁,这正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探讨全球变暖和气候系统的耦合关系,是未来大气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 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危害

2.1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2.1.1宏观层面

雨雪将推高一段时期内的食品价格,加剧通货膨胀,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例如,2008年1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大范围降温、降雪、冻雨等恶劣天气。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在让煤电油运紧张、春运客流受阻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造成短期冲击。2.1.2产业角度

交通运输短期受阻明显会影响到交通行业,包括航空公司、机场、高速公路、铁路、酒店和旅游公司等。短期内会受到影响的包括工业生产(由于电煤运输受阻以及电力设备受损)、一些分销商和零售商(在这种天气,如果不是必需品,大家一般不去购物)、建筑机械(室外建筑活动放缓),以及当整体电力供应紧张时,受停电影响最大的制造企业。专家预计,这场暴风雪可能拉低一季度GDP增速0.5个百分点,推高CPI涨幅0.3个百分点。这场雪灾给中国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业造成经济损失总计69.7亿元人民币。全国824处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2.2雨雪冰冻对林业的危害

2.2.1 林木受灾严重

初步评估显示,19个灾区省受灾的林地面积达到2 087万hm ,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的7.4%。受灾的森林蓄积量达到3.7亿m3,占全国森林总蓄积量的3%? [3]。广西林业在这场灾害中遭受重创,是全国林业受灾最重的省区之一,全区林木受害面积达168.6万hm2,受灾林分蓄积量4 150万m3,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总计215.8亿元J。由于雪灾的机械损伤和冰冻对植物生理代谢的损害,受灾地区的植被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大片的林木被拦腰折断。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受灾面积高达1.651万hm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 141.5万元;保护区内3 867 hm 毛竹林中98.8%遭受了毁灭性损害[4]。庐山、井冈山、武夷山等自然保护区毛竹平均倒伏爆裂达75%,局部区域达90%以上,受损近亿株。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成片倒伏,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中国南方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在素有“物种宝库”之称的广东韶关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达95%的林木被毁,生态系统恢复至少需要30~40 a时间。

2.2.2 珍稀濒危植物和名木古树受损严重

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湖南和江西的银杉、资源冷杉、落叶木莲等10余种野生植物极小种群的新幼更新苗木全部冻死。分布在江西九江海拔400 m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南方红豆杉几乎全部被冰雪压断。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植物和名木古树受损严重,造林苗木顶梢受损率达30%以上。广东韶关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百年老树被连根拔起,对中国南方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

2.3雨雪冰冻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

据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在冬小麦返青期调查结果显示,雨雪冰冻导致冬小麦苗情较常年偏弱。2009年11月以来, 连续出现3次寒潮,与常年相比,冬前强降温发生时间早,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且光照不足,致使小麦单株分蘖数少、植株偏小、生长量不足,幼穗发育进程较常年同期偏晚8~10 d以上;处在幼苗期的冬小麦叶片较嫩,抗寒能力低,一些弱苗叶片受冻减小了光合面积,影响生长和分蘖节营养物质积累,对抗寒越冬不利[1]。对比常年数据表明,各地多数地块叶面积指数、根系、群体均匀性等较差。据调查,麦田播种量一般在225 kg/hm2以

上,西部低产田块达300 kg/hm2。[2]由于播种量过大,致使麦苗簇集,麦苗细长,弱而不壮;一部分晚播田块由于长时间低温,造成小麦分蘖缺位严重。气温低、光照不足、降水时间和地区分布不均,低洼渍涝田块土壤状况偏湿,对冬小麦根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防御对策

2.4可能引的的次生灾害

大面积断电引起的大量长期“断电灾民”以及“断水灾民”,正值新春期间,对政府期望很高,一旦长期不能通电供水,会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现象,应尽早疏导,教育和宣传,共度灾害,促进灾区恢复重建。

大面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引发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毁损,一旦温度迅速回升,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病虫害、枯枝层易形成森林火灾,死亡家畜家禽传染病,死亡的野生动物传染疾病等,可能引发“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的疫病或者畜禽共患疾病等。

大面积饮用水水源污染产生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城市固废、水污染等;堵塞道路沿线地区水源(特别是城镇、乡村居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以及临时食品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难以控制)问题等。

温度可能大范围回升,引发大面积沿道路、矿山、城镇、乡村人口集中居住的居民点的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灾害问题,其中要特别注重一些路、桥安全稳定问题。

大面积农村地区民居倒塌问题等。

3 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雨雪冰冻灾害严酷频繁,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建国60年来,党和政府重视防治雨雪冰冻灾害,以除害兴利为目标,采取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措施。2000-2001年厄尔尼诺事件之后,雨雪冰冻灾害不断加剧[6]。雨雪冰冻灾害危害关系到农业生产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向题,需要引起广泛重视。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好这一困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3.1加强雨雪冰冻灾害科研

雨雪冰冻灾害危害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许多有识之士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后,要求人们在更高层次上,重新认识雨雪冰冻灾害科研工作。

3.1.1搞好规划

在雨雪冰冻灾害频发地区进行各项措施的规划,必须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按照当地实际确定农、林、牧、副、渔、草、路的比例,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促进生态平衡。在这个规划里面,针对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以及对社会、对经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趋势,提出规划、测定和措施。比如对供电等影响比较大的雨雪冰冻灾害,也将分类提出一些相应的防御措施。

3.1.2进行雨雪冰冻灾害条件和机理的研究

雨雪冰冻天气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应加强研究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形成和发展过程和机理,揭示雨雪冰冻灾害生成背景与长距离输送的天气气候特征与条件,将传统的天气学方法和现代数值预报方法有效结合,探索新的雨雪冰冻灾害中短期预报和治理方法。

3.1.3加强基础性研究

雨雪冰冻灾害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料,它是防灾减灾的主要依据,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凭主观判断估计的数字现象普遍,因此,应加快研究和拟定出雨雪冰冻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和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快速和科学资料收集和核实手段,达到科学、简便、实用的要求。

3.1.4开展气候变化对雨雪冰冻灾害演进的影响研究

预测未来15年和50年中国气候变化情景,在此基础上评估气候变化对雨雪冰冻灾害的进一步影响,为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可能影响程度的评估。

3.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案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1月下旬以来,中国气象局就严格按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通过实时监测、滚动预报、准确预警、业务监控、跟踪服务和影响评估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把天气预测信息发向全国。这次历史罕见的灾害再次提醒各级政府,全面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预案。

3.2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公用事业单位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列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3.2.1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重点加强大雪、大风、大雾、大雨等气象灾害的监测,建立实时监测、快速传递、高效分发的综合信息处理及综合气象服务平台,不断加强对国道、高速公路及山区道路沿线的气象监测,增强铁路、公路、港口、航运和交通气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与国家综合气象监测网相衔接、适合各地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区域气象监测网络。

3.2.2雨雪冰冻灾害监测

雨雪冰冻灾害监测是掌握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现代遥感和自动化处理技术,进入信息管理,对不同类型雨雪冰冻灾害进行监测,及时预报雨雪冰冻灾害的动态变化,在现有气象观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及南方和北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服务系统。

3.2.3高科技手段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高科技手段,定期进行雨雪冰冻灾害发展、势态的评估,制定整治计划,进一步在资源环境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利用“3S”等高新技术,建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形成一个实时的国家级雨雪冰冻灾害监测、预警和对策服务系统。

3.2.4制定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规划

气象部门要牵头制定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规划,协调和指导国土资源、公安、部队、能源、交通、铁路、公路、民航、农业、林业、水利、海洋等有关部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

3.2.5提高预报准确率

建立、完善市和区(县市)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3.2.6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加快建设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并不断拓展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发布内容和时间、次数。进一步完善和扩充气象影视、气象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预警发布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平台,与广播电视、公安、新闻出版、海洋、卫生等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渠道实现连接和共享。

3.2.7超前研究

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研究成果,逐步使雨雪冰冻灾害工作常年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政府部门和高层次的研究单位,开展生物技术、微电子和农业布局问题的超前研究。对山区气候进行分层研究,研究山区气候资源的立体性、多层性、多样性,建立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模式。

3.3坚持综合治理

3.3.1全力做好供水、供气、供暖的服务与保障工作

针对当前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实际情况,应抓紧组织力量,对受损的供水、供气、

供暖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供现象。[7]加强对供热用煤储备情况的指导和监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采暖用煤供应工作,保障城镇居民冬季正常采暖。

3.3.1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畅通

根据当前恶劣天气的新情况和今年春运客流变化的新特点,认真制订应对方案,合理调度城市公共交通运力,提高运输效率,并加强与铁路、民航、交通等部门协作配合,组织好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码头等乘客较为集中场所的调度和接运工作。妥善安排好高峰期间的客运服务,特别是凌晨时段的公共交通,确保乘客及时疏散。要及时动员组织力量,清扫和处置城市道路上的积雪和履冰,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保障车辆与行人的出行安全。

3.3.2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及时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缓解农田土壤过湿状态,促进作物健壮生长。

3.3.3各部门做好准备工作

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暴雪来临前要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尽可能减少车辆外出,并躲避到安全地方。如果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积极寻求救援。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如遇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可关闭道路交通。

3.3.4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保险业务,完善雪灾害保险制度,动员群众以村为单位参加灾害保险,集中社会力量支持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群众开展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真正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措施有力。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抗灾救灾和做好理赔服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抗真正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措施有力。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抗灾救灾和做好理赔服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3.3.5提高认识

要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搞好资料的选用和散发,确保雨雪冰冻灾害宣传教育活动内容丰富,贴进基层,贴进实际,贴进群众,以提高全社会对雨雪冰冻灾害的认识。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3.4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使防治雨雪冰冻灾害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预算内拨款基本建设投入用于防治雨雪冰冻灾害的比例要适当增加,在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相应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解决增加投放问题,除了国家投入增加外,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资。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协作,鼓励金融机构介入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群众投劳也是一种方法,也可采用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独资、合资等形式,吸收各方面的资金,形成国有资本、私营资本、国外资本和混合资本共同参与的多极投入机制,最近几年,国家为加速铁路、公路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投入政策。为保障这些政策能够贯彻落实到位,特别是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能体现对铁路、公路沿线地区有所倾斜,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加强依法检查和监督,使各项国家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并通过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国家财政应专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用于铁路和公路水土保持、国土整治等生态建设,采取以工代赈,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4 结束词:“千年极寒论”难以支撑

2010年,全球范围都盛传“千年极寒论”,但中国气象局专家认为,2011年冬季并非始终低温,而且也肯定不是“千年极寒”。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拉尼娜”导致“千年极寒”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来的观测显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气象界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其次,“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宋连春举例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所谓的“千年极寒”缺乏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布春,李茂松,霍治国,等.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种植业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

象,2008(2):242-246.

[2] 瞿翔,张俊飚.基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农业损失分析与防灾避灾对策[J].生态经

济,2008(8):88-91.

[3] 王琴芳.广西雨雪冰冻灾害对林业的影响及灾后重建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

划,2008(03):17-20.

[4] 杨锋伟.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林业科

学,2008(11):101-110.

[5] 周慧,朱国强,高伟,等.湖南2008年极端冰冻特大灾害成因分析及影响评估[J].灾害

学,2009(1):80-85.

[6] 曹先和,郭宝军.石台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成因浅析[J].安徽林业科

技,2009(1):9-11,49.

[7] 郑连喜,虞敏之,胡忠明,等.龙游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及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8(4):17-19.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关于自然灾害的论文有关自然灾害的论文

第25 卷第4 期 灾 害 学 V ol. 25 No. 4 2010 年12 月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Dec. 2010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郭 1 2 2 2 凯 2 (1.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重庆400047 ;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 摘 要:按照我们对社会易损性构成的认识,从区域人口易损系统、区域社会结构易损系统和区域社会文化易损 系统三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是由一个内部层次分明、逻辑结构清晰的9 个指数和39 个指标要素构成的框架。该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认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的科学依据,也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11X (2010 )04 -0068 -05

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 引言 面的损失,这种损失既是社会个体的损失,也是社会整体的损失。在这一过程中造成社会秩序的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口增长、科技与社会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很容易把自然灾害看成是单纯的自然事件来研究,而忽视了灾害作用的具体社会背景。大量灾害事实表明,物质实力的增强和科技手段的提高并没有完全解决灾害问题。对于灾害的认识我们有理由把关注 [1 -3 ] 为了客观地认识区域的社会易损性,正确评价区域社会易损性的状态,非常有必要从确定或影响自然灾害的区域社会易损性的要素中,选取一些具有标示性意义的定量化信息作为评价的指标,也只有准确地选择指标才能够真实反映区域社会易损性的本质和特征,因此,评价指标的拟定对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计算,以及科学合理地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混乱,社会功能暂时或局部的缺失,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损失。社会易损性的问题涉及到区域人口、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在建立灾害易损性评价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任何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原则。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统计方法要规范,能够度量和反映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状况、基本特征及其区域社会背景。可比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涵义明确,选取的指标应是共性的指标,既便于横向比较,又便于纵向比较。 分层性原则:影响灾害社会易损性的因子众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指标按照不同属性和作用分层,且要层次清晰,能够清楚地反映体系的层次结构。各指标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有联系,层层深入形成一个综合评价系统。 独立性原则:灾害社会易损性的影响因子之

地震灾害应急论文

《地震灾害应急》(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结课论文 题目:地震防治与现代生活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131 学号: 6001113005 姓名:李享 2015年 6月 14 日

地震防治与现代生活 身为一名建筑学学生,防震减灾一直是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地震灾害学中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时刻警醒着我“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一个设计合理、质量好的防震减灾工程,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弱地震等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而且可能挽救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生命。因此了解地震知其原理,懂其防治是我做好建筑的重要也是必须的一课。 地震有着巨大的破坏力,它能够在瞬间将一栋美丽的建筑化为碎石残渣,能将一个繁华的城市变为人间地狱。它极其突然,使人无法预知,像一个古老的诅咒时刻盘旋在人们的头顶,也时时都有可能降临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地震由于破坏性大又难以及时预报,成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当前世界各国把建筑物防震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地震造成建筑物的倒塌破坏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抵抗地震造成的剧烈振动,进而导致建筑物的破坏或倒塌。第二类是由于强烈地震引起的水坝坍塌、海啸、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或倒塌。第三类是由于地震产生的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或山体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造成的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现有建筑物的防震技术主要是在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上做研究,这种硬性抗震或被动抗震建筑结构成本高且抗震性能有限。 据了解,目前国内建筑物的抗震方法主要有3种:一种是通过加粗柱子、多加钢筋的传统方法来硬抗震,比较常见;另一种是把建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基本原理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自然灾害基本概念 灾害:是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或现象的总称。一般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与自然现象的区别)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或一系列自然事件。(对人类和人居环境没有造成破坏的自然现象不能称为自然灾害) 1.1 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两个属性: 一是其自然属性,就其本身而言仍然是自然界部分物质以特殊方式进行的自然运动,这种特殊方式的自然物质运动可称为事件; 二是其社会属性,上述事件会对它所及范围内生存和活动的人员、生物和已存在的资产产生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被称为“灾害”。自然灾害发生基础 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也即部分自然界物质进入急剧位移运动的发生(或变异),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和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能量积累的过程和所达到的程度则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我们把自然灾害的发生所必须具备的能量积累的条件和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合

称为自然基础。 发生滑坡事件的自然基础是比较陡的地形坡和坡地组成物质的结构构造特征,也即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 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与灾情共同组成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面系统,灾情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 孕灾环境是由地球几个圈层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作用环境,它对灾害系统的复杂程度、强度、灾情程度以及灾害系统的群聚与群发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 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是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变异因子,指造成灾害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课后题 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分类:原生的自然环境、经过人类的创造和改造形成的人工环境。 2、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环境问题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4、环境科学 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 5、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多诺拉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四日市哮喘、水俣病、痛痛病、米糠油事件 6、环境学的三大分支学科 一、理论环境学(环境科学方法论、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原理、环境规划和环境区划的原理和方法等。) 二、综合环境学(全球环境学、区域环境学、聚落环境学。) 三、部门环境学 第二章课后题 1、大气污染及类型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按污染范围划分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划分 据燃料性质和组成成分 (1)局部性大气污染 (2)区域性大气污染 (3)广域性大气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 (1) 还原型(煤炭型) (2) 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1)煤烟型 (2)石油型 (3)混合型 (4)特殊型 (5)沙尘型 2、大气污染物及分类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分类:主要有一次污染物: SO2、H2S 、NO 、NH3 、CO 、CO2 、HF 、HCl 、C1—C12化合物 。 二次污染物: SO3、H2SO4、MSO4 、NO2、MNO3 、醛类、酮类、酸类。3、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因素 4、还原型烟雾和氧化型烟雾的主要区别。 (一)还原型(煤炭型) 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CO 和微粒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物扩散受阻,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伦敦烟雾事件 (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和机动船。主要污染物是NOx 、CO 、HC 化合物、O3、醛类、PAN 等。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5、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气环境 第三章 水体环境 第四章 土壤环境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七章 环境规划 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 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 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 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 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生态经济学课程论文设计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我国地下水的有效配置 年级学院:2011级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农林经济管理1班 学号:2 :赖敏珊

摘要:地下水资源是可耗竭资源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在的利用会影响到后代人的可利用水资源,所以,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来说,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更应该得到合理的配置。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存在着南北不平衡,且开采量在不断地加大,污染也在不断加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字:地下水资源配置问题对策 1.地下水资源概况 1.1 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可以重复多次使用,通过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和人类的污水处理来使得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全球水储量。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1.2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通常以地面入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计算其数量。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否则会给环境带来危害,使生态条件恶化。和其他水资源不一样的是,地下水资源属于可耗竭资源,被开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难以恢复。 1.3 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

自然灾害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然灾害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减灾与应急管理学院自然灾害学专业(代码:070522) 一级学科:地理学(代码:0705)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研究方向 目前自然灾害学专业的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自然灾害和风险管理,其对应的主要研究内容见下表: 二.培养目标和学习年限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理想,面向国际自然灾害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减灾需求的,具有健康心身体魄的自然灾害高层次创新型科研人才 (1)硕士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灾害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扎实的灾害调查、风险评估与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了解与

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善于与人合作。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保险公司、民政部门、国土资源、测绘、城市规划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等。 (2)博士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灾害风险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熟练掌握灾害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国际论文写作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能胜任灾害风险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业务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保险公司、民政部门、国土资源、测绘、城市规划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等。 (3)培养年限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5-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生可以在2.5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普通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博士生学位论文科研工作因有重大发现和成果而在以上规定年限内无法完成毕业论文的,经院教学与学位委员会提议,学科学术委员会同意后,向研究生院申请延长学习年限1年。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硕士生 硕士生在读期间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课程和必修环节等具体要求与“两室一院”相同,本专业不作特殊要求。 (2)博士生 博士生在读期间的总学分不低于13学分。课程等具体要求与“两室一院”相同,本专业不作特殊要求。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实践,在科学研究中不断的巩固、深化和拓展自然灾害学的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训练自己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和高层次科技论文(含SCI论文)写作能力。 (3)本科直博生 本科直博生在读期间的总学分不低于45学分。课程等具体要求与“两室一院”相同,本专业不作特殊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实践,在实际科学研究中不断的巩固、深化和拓展自然灾害学的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训练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和高层次科技论文(含SCI论文)写作能力。 (4)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研究生 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生不低于11学分。

灾害学论文

灾害学结课小论文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对汶川大地震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6度以及6度以上地震区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近几十年来的十多次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人们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 关键词:地震汶川抗震设防灾害对策 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正文 一、地震灾害 1.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因素 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3.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 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4.地震次生灾害 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次生灾害 5. 什么叫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 人员伤亡 10.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2)震中距离; (3)震区人口密度;

自然灾害学

地震次生灾害与防治 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性,当某一项事物发生时必将会影响到它所联系到的事物。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大都伴随次生灾害的发生。常引发的地震次生灾害有滑坡、坍塌、泥石流、海啸、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以及扩散放射性污染等[1]。本文主要论述各种地震次生灾害以及关于它们的防治。 关键词:地震次生灾害破坏主要类型危害预防与治理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界将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2],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个体系就是板块构造学说。从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可以知道,岩石圈并非一个完整的圈层,而是被例如海沟、大陆裂谷、大洋中脊等活动带分成大大小小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板块相互碰撞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地震。 但是,根据资料显示,我们可以发现,地震的发生虽然会造成巨大的灾害,但损害最大的却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在震源或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地震发生后,发生的例如滑坡、坍塌、泥石流、水灾、火灾以及社会灾害等二次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是大于地震直接造成的。 上面所述二次灾害即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就是指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3],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财力向城市聚集,这也就使得危险指数和损失指数增加。也就是说,当一个地区发生灾害时,单位面积上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会大幅度提高。一旦城市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4]。因此,加强对于地震次生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是刻不容缓的。 2 主要类型与危害 2.1 滑坡、坍塌和泥石流危害 我国是一个地形丰富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共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地区,特别是地形转换处,如第一、二、三阶梯交界处,地震发生时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这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发生滑坡和崩坍的地点,多在地质比较薄弱的地方,如地层断裂、节理发育、岩层破碎等等,由于水的浸润而分解,常表为洪水、地震的次生灾害[5]。山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岩层破裂,地表破碎,暴雨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动力和触发条件。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并发生变化,原来的结构面张裂松弛[6]。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下,斜土石体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发展成严重的滑坡。地裂缝、地面坍塌、道路滑塌在震后也大量出现。地震使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岩层破裂,在暴雨的诱发下,容易引发塌陷。地震引发路面裂缝与软化、路基塌陷、公路边坡崩塌与滑坡,进而形成道路滑塌。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粘稠的泥浆,沿陡坡奔腾而下,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 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就是1920年的中国海原地震引发的,这次地震死亡人数有23.4万,且大部分人死于滑坡这地震次生灾害。滑坡、崩坍又常常与泥石流迸发,在洪水期造成群发性灾害,1981年四川盆地洪水就引发了6万多处滑坡和泥石流,灾民达30多万人[7]。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火山灾害

第五章火山灾害 第一节火山概述 1、火山的定义(掌握) 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熔岩、火山灰和碎石落下后堆积而成的山体,大多呈孤立的圆锥型。 2、什么是火山喷发?(掌握) 地球内部的岩浆最终会穿过地壳的一些薄弱的地方,喷出地面,这就是火山喷发 3、火山由哪几部分结构组成?(熟悉) 火山口、岩浆囊、岩浆通道和火山锥。 4、火山和火山群的形状有哪几种?(了解) (1)孤立的圆锥型(2)链状火山群。 5、火山的分类(掌握) (1)火山按按岩浆的通道类型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2)中心式喷发又主要分为宁静式喷发、爆发式喷发、中间式喷发。 6、火山喷发强烈程度取决于什么?(了解) (1)火山喷发的猛烈程度取决于岩浆的粘滞性。 (2)岩浆粘滞性较小时,气体很容易从岩浆中跑出,岩浆一边上升,气体一边释放,到达地面时,气体几乎跑完了,岩浆就比较安静地流出地表,此类岩浆的喷发多为宁静式喷发。(2)岩浆粘滞性很大时,气体不容易跑出,直到岩浆到达地面,压力突然减少,导致气体、岩浆和石屑一起瞬间猛烈喷出,此类岩浆的喷发多为爆炸式喷发。 7、岩浆的流动性(粘滞性)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了解) (1)温度越高,岩浆的粘滞性越小,容易流动。 (2)SiO2含量低,岩浆容易流动。 (3)岩浆是流动的液体和由该液体结晶出来的固体矿物的混合物,固态矿物含量较少,岩浆越容易流动。 8、岩体熔化可以通过哪些条件实现?(了解) (1)减少压力;(2)水和其他挥发性物质进入岩石,降低了岩石的熔点;(3)增加温度。 9、地面下熔化的岩石叫做岩浆,当岩浆喷出地面后叫做熔岩。(了解) 10、在软流圈一些非常热的岩石接近熔化状态,这些岩石就构成了岩浆的源泉。(了解) 11、在一个喷发过的火山附近,能否找到泡沫岩,可以作为火山猛烈程度喷发的判断依据。(了解) 12、火山喷出的物质(掌握)

浅谈环境经济学论文

浅谈环境资源价值 摘要:在现今社会中,环境资源价值对于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简单的讨论了环境资源价值的概念和环境经济价值的构成,以及其计算方式。 关键字:环境资源价值;价值构成;价值计算方式 引言: 自从人类社会存在以来,我们人类就在无偿地使用着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然而,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以及环境资源的日趋短缺,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也日趋明显。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了环境资源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传统观念—环境资源可以无偿地索取。所以正确认识环境,环境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价值,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和长久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环境资源的价值 1.1 环境资源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或主体的、与人类社会发展及享受有关的、一切外界有机或无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的总体。环境是自然资源静与动的统一体。从静的角度看,环境是一定时空范围内自然界形成的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即有形的物质性资源实体;从动的角度看,环境是一定数量、结构、层次并能相似相容的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统一体,即无形的舒适性生态功能。 资源是资本的来源,即指有一定存量或可以持续利用且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用的东西。由于环境可以提供人类活动的原料、人类及在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场所和景观服务;还由于环境自身的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其本身又是排放污染的场所,所以,“环境也是一种资源”的认识正在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 1.2 环境资源价值 环境资源是否有价值是环境经济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在传统的价值观中认为“没有劳动参加的东西没有价值;不能市场交易的东西没有价值;环境资源既没有劳动参与,也没有市场交易,所以没有价值。”但是传统资源价值观在环境问题上是存在不足的:它不适应价值观的发展,是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它不适应财富概念的拓展,难于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对自然财富的环境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它不适应发展战略的进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环境的要求;它不适应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革新;传统的核算方法只计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考虑环境资源的价值,需要革新。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价值观。 实际上,在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时刻凝聚着人类的劳动,同时,环境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效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将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哲学价值论以及生态补偿理论相结合,对环境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 用劳动价值论考察环境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环境是否凝结着人类的劳动。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已经说明:环境资源仅仅靠自然界的自然再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需求,人们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参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和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资源的保护、更新、勘探、科研等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类劳动,这些人类劳动凝结在环境资源中,构成环境资源的价值;通过生态补偿理论分析环境资源,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们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社会经济系统生产

自然灾害论文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摘要:大自然一次次的向人类展示了他的威力,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都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难以预报和不可控的地震我们一次次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一次次的为丢失的家园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难以衡量的损失,那么面对地震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减轻灾害的危害呢?本文主要讲人们应该形成完善的地震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灾后救助途径来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震响应机制预报预警灾后救助 (一)概述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近两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据地震专家研究表明,我国进入了地震的活跃期。由于地震灾害表现出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使人们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应变能力还不够强。 (二)响应机制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是我国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分级响应是地震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地震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响应等级是与地震灾害事件受灾程度相对应的。预案中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对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等级的判定实际就是对地震灾害事件级别的判定,其判断标准是死亡人数、震级、震区人口是否稠密、是否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灾害的规模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立即估计灾情规模,按照经验依据响应等级启动条件对应急响应等级做初步判断,按预案内容立即行动、尽早救援。地震台网中心作为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将震情、灾情快速评估简报和震区基本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灾区所在省(市、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快速获取震情和灾情,上报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上报给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国务院及抗震救灾指挥各成员单位根据掌握的灾情,结合本部门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判定标准,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实施救灾工作。 地震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送和处理、通信、指挥与协调、紧急处置、人员抢

自然灾害学复习资料

1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2火山:地球内部有许多炙热的岩浆,而地球表面则是一层冷的固体的地壳。地球内部的岩浆穿过地壳的一些薄弱的地方喷出地面,这就是火山喷发,而喷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冷凝后,就形成了火山。 3太阳风:是从太阳日冕层向行星际空间抛射出的高温高速低密度的粒子流,主要成分是电离氢和电离氦。 4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热岛:城市热岛效应或称热岛现象,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5空间灾害:在太阳活动高峰期,经常发生太阳黑子大爆发,其间向宇宙空间抛射的电磁辐射、带电粒子流及超音速的太阳风,会引起地球高层大气结构、密度、温度、运动状态、电磁分布等发生急剧变化,进而“骚扰”人类活动。 1、地震三要素 2、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 震级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二者有很大的不同。震级是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反映的是地震本身的大小,因此,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3、地震背景构造:海底扩张是什么? 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动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扩张形式不同: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太平洋底在东部的洋中脊处扩张,在西部的海沟处潜没,潜没的速度比扩张的快,所以大洋在逐步缩小,但洋底却不断更新,古老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洋底一样年轻。 4、海啸的特点、形成条件 1)海啸的特点:海啸波的波长非常长、能量大、传播速度快 2)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深海。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2)大地震。只有6.5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但只有一部分地震(约占海底地震总数的1/5~1/4)能产生海啸,多数人认为只有伴随有海底强烈垂直运动的地震才能产生海啸。 5、我国有哪些灾害?(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六大类1、气象灾害:(1)暴雨(2)雨涝(3)干旱沙尘暴(4)干热风(5)高温、热浪、热岛(6)热带气旋(7)冷害(8)冻害(9)冻雨(10)结冰(11)雪害(12)雹害(13)风害(14)龙卷风(15)雷电(16)连阴雨(17)浓雾(18)低空风切变(19)酸雨2、海洋灾害:(1)风暴潮(2)海啸(3)海浪(4)赤潮(5)海岸带灾害3、洪水灾害:(1)暴雨灾害(2)山洪(3)融雪洪水(4)冰凌洪水(5)溃坝洪水(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4、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2)隔落地震(3)矿山地震(4)水库地震等;5、农作物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害(2)农作物虫害(3)农作物草害(4)鼠害。6、森林生物灾害:(1)森林病害(2)森林虫害(3)森林鼠害 6、洪水(数井盖有关) 工程措施 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非工程措施 1.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来建立模型来评估风险; 2.适当增大设计参数:应增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3.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4.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 5.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 7、广东遭遇过哪些大的自然灾害? 广东的旱灾:干旱也是广东的严重灾害之一,80%以上的年份都有旱灾发生。这类灾害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影响范围最大,发生次数也较多。 广东的水灾:南岭山脉横贯广东北部,是寒潮南侵之屏障,但山脉重迭,其间北江河谷纵贯广东南北,又是冷空气南下之通道。南岭山地以南,地势渐低,但分布有多条呈东北一西南向的山脉,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抬升而致雨,使之在粤东、粤中和粤西形成三大暴雨中心。沿海地势平坦,属台地平原区,其中河网交错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是洪水常泛之地。 广东的风灾:南海是热带海洋,是热带天气系统特别活跃的海区,夏季台风活动频繁,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而且在冬、夏季风盛行时期常形成季风潮,所以海上多大风、大浪和风暴潮,是海洋灾害多发区。这类灾害每年都有发生,不仅发生频率高,而且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广东的冻灾:由于广东是冷暖气团强烈交绥之地,所以北方来的寒潮大风、冷害等灾害性天气异常活跃。冷害是影响广东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它对喜温、喜热作物,越冬与冬种作物,尤其是热带作物与果树常造成严重危害。

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3000字_资源环境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3000字_资源环境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4600字(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探讨 [摘要]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方法是适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 科专业教学实践为基础,介绍非经济学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和 案例教学过程,并结合对学生调查获得的反馈信息,总结当前案例教学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从案例库建设、教学环节设计、课堂管理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该课 程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是现今大学教育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法学和工商管理等 学科的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1-2],并逐渐被应用在经济学教学中。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具有原理抽象、理论体系不统一、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有经验 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3-7]。我国高等院校 资源环境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将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非经济学 专业学生前期没有设置经济类课程,很难用经济理论来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根据专业背景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并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以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对学生的调查反馈,总结提出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活动的对策建议,以丰富该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内容安排 本课程针对本科层次、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资源环境问题。目前课程内容体系没有统一,国内外教材也各有特点。其中马中主编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8]、汤姆.蒂坦伯格和琳恩.刘易斯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9]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受到良好认可的国内外代表教材。马中版本的教材体系清晰,专门设有理论篇,对经济学相关理论有介绍,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因此,我们选取马中版本为课程统一教材,与蒂坦伯格版本互为补充。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方法、政策三部分,具体内容根据学时有所取舍。其中理论部分重点讲解微观经济学基础、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部分主要介绍环境经济评估的几种方法;政策部分着重介绍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各国实践。 (二)案例选取安排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自然灾害学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自然灾害学专业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为提高民政系统灾害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既懂管理又有专业知识,适应新形势下自然灾害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我国灾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受民政部委托,在自然灾害学专业,以单独考试形式,面向全国民政系统和保险系统从事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的人员招收和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 自然灾害学专业,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方向。 二、招生对象 全国各级民政系统从事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的人员。 三、招生人数 20人。 四、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从事灾害管理工作三年以上,学习结束后愿意继续从事灾害管理工作; 3.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四年以上(截止到2010年9月1日),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4.得到所在单位同意,能够保证学习时间,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五、报名 1.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2009年10月10日-30日(每天9:00-22:00)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d15439513.html,;教育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d15439513.html,)提交个人报名信息。提交信息时请注意: ①报考学校选择:北京师范大学(代码:10027)。 报考点选择:北京师范大学(代码:1127)。 ②报考院系所选择: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代码:024)。 ③报考专业选择:自然灾害学(代码:★070522)。 ④报考研究方向选择:风险管理(代码02)。 ⑤由于网报系统中没有单考科目,网报时考试科目请选择: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53灾害学原理。实际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地理学、灾害学原理,均实行单独命题,考生应按实际考试科目复习备考。 ⑥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报考类别选择:委托培养。 ⑦考生必须在备注信息第一栏中填写“单独考试”字样。 若“报考学校”、“报考点”、以及“考试方式”填报错误,则该条信息作废,考

灾害类期刊排名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复合影响因 子 综合影 响因子 被引次数 1 灾害学优先出版陕西省地震局 1.880 1.34 2 20225 2 暴雨灾害优先出版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 1.516 1.000 3878 3 自然灾害学报独家 授权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 力学研究所 1.268 0.735 34364 4 气象与减灾研究优 先出版 江西省气象学会0.802 0.525 3720 5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独家授权 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0.790 0.524 7899 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学报独家授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0.667 0.437 18934 7 火灾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681 0.406 7281 8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 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0.284 0.273 1662 9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 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0.459 0.265 10258 10 生物灾害科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 省植保学会;江西省植病学会 0.350 0.203 2693 11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优先出版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灾科技学院0.426 0.200 2527 12 震灾防御技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0.345 0.195 1426 13 中国减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0.254 0.099 4636 14 防灾减灾学报辽宁省地震局0.127 0.064 2042 15 城市与减灾北京地震局2060 16 地震地质译丛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1 17 防灾博览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643 18 湖南安全与防灾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01

灾害学概论(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火山喷发可按其猛烈程度分为爆发性和非爆发性两种。154 2、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有三种:熔岩流、火山泥石流、火山灰。157 3、在一个喷发过的火山附近,能否找到泡沫岩,可以作为火山喷发的猛烈程度判断依据。155 4、气象观测分为三类系统。地基是地面上的观测系统;空基指的是测量近地面层以上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方法和技术;天基是指气象卫星。251 5、全球四大沙尘暴发生地有北美、中亚、中北非、澳大利亚。210 6、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197 7、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有三种:熔岩流、火山泥石流、火山灰。 8、在一个喷发过的火山附近,能否找到泡沫岩,可以作为火山喷发的猛烈程度判断依据。 9、气象观测分为三类系统。地基是地面上的观测系统;空基指的是测量近地面层以上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方法和技术;天基是指气象卫星。 10、气象学将沙尘天气分为如下四个等级: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210 11、绝大多数地质活动都集中发生在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上。两个板块沿着边界发生相对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式,可以把板块边界分成三类:发散边界、汇聚边界和转换边界。164 12、地球最外层是一层坚硬的岩石外壳,叫做岩石圈,岩石圈破碎成为7个大的部分,它们叫做岩石圈板块。14 13、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突然断裂而造成的,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造成地壳大规模变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震断裂面的突然滑移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50 14、按照震源的不同深度,通常把地震分成三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51 15、地震作为地球内部的一种震动,发生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波动即地震波,而它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种能够穿透地球内部的波。56 16、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67 17、全球的地震基本上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大洋洋中脊地震带。68 18、2001年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重要思想,就是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95 19、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105 20、海啸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海海啸,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灾害极大;另一类是远洋海啸,是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啸波。113 21、火山大多是孤立的圆锥型的,它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熔岩、火山灰和碎石落下后堆积而成的。151 22、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分别为中心式喷发和裂隙式喷发;火山喷发按其猛烈程度分为爆发性和非爆发性两种。154 23、气象灾害是发源于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全球大气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常表现为各种波状和涡旋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其中有些气象事件所产生的天气现象会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188 24、我国国家气象局规定,由于冷空气侵袭,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o C 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o C 以下时,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 25、台风和飓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 级或以上(即风速32.6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产生的海域不同而称谓有别。 194 26、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天气现象,是一种分布广泛,影响范围大,频次较高的自然灾害。208 27、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大约97%的水在海洋中,在剩下的3%的水中,77%储存在冰川里,22%为地下水,而河流、湖泊中的水则占不到1%。尽管河流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但其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7 28、河流的上游,坡度大,水的流速快,切割作用明显,河床陡峭,两岸多为峡谷;而在下游,河床坡度小,水的流速慢,河水中携带的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河床开阔,两岸多为平原。263 29、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因流速减缓而逐渐形成的平原就叫做冲积平原。广阔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洪积平原均可统称为冲积平原。268 30、洪水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按洪水的形成原因,将洪水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272 31、在水文学中,常将洪峰流量(或洪峰水位)、洪水总量、洪水历时(或洪水过程线)称之为洪水三要素。269 32、中国是一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十分频繁和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310 33、滑坡是大量的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其内部的一个滑动面,突然向下滑动的现象。312 34、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5、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地形、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327 36、长期以来,房屋、建筑物破坏等造成的工程损失一直是地震灾害损失中最主要的部分。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商业中断、社会功能瘫痪、信息丢失等非工程损失在总损失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4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