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学科考证心理透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跨学科考证的心理透析

摘要:大学生跨学科考证热作为新一代社会的产物,在高校中蔓延和升温,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既要鼓励和支持自己的这种进取心,又要正确地认清考证的利弊,并树立正确的考证观、就业观和价值观。只要我们理性对待大学生“跨科考证”现象,大学生在学历之外再考一本或几本相关资格证书,既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跨学科;考证;心理成因;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61-02

1993年,我国开始推进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以后,我国高等院校中掀起了一股“考证狂潮”,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加入了考证行列[1]。他们在专业课上偷偷学习,甚至牺牲掉专业课的时间去上培训课程,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跨学科考取社会标榜的所谓证书。“考证热”逐渐蔓延,愈演愈烈已经广泛渗入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中,成为大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成分。

一、跨学科考证的现状

在这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学历越来越不能成为就业优势的重砝,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就业求职中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未来就业的挑战,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证书和实践同样重要,多一门证书,多一份希望,立志在校期间多考取证书,增加自己就业筹码及加薪

机遇。我国目前已在90多个职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仅2012年下半年,安徽省报考职位就涉及15个行业,报考人数达上万人次,其中跨学科考证的人数占46%,达到近五年的高峰[2]。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本科和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74%的学生表示已取得过考证证书,其中跨学科考证人数占62%,选择“有利于就业,所以考证”的占49%,选择“出于自己兴趣,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而考证的占38%,选择“身边的人都去考了,自己没有去考就落伍”的占13%;19%的学生未通过考证考试,但准备考,其中准备跨学科的占53%;7%的学生未取得考证证书,且不准备继续考证。跨学科考证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任务和负担。

二、跨学科考证的心理成因

1.就业焦虑心理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粥多僧少”的局面,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第三产业不完善,尤其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高峰来临、“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以及最近各行业“持证上岗”制度的实行,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对工作的心理焦虑,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充满危机意识。尤其是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学历文凭和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学历,又要具备某一职业资格才能进入就业市场[3]。很多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选择多方位学习,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以外,同时考取其他学科的相应证书,希望给自己增加就业砝码,也给自己在择业的时候留有选择和备用的余地。这样在

相同的学术背景下,企业选取人才的最初标准就会跟取得证书数量和质量挂钩,“一才多用,纵向人才”更容易成为社会和企业青睐的对象。心理咨询师作为我国新兴行业,考证门槛比较低,报名条件较为宽松,对心理咨询师的学术背景也没有特殊要求。这样就给很多非专业人士提供了便利和机会,使得他们大多数人趋向于选择考心理咨询师。另外,每个正规企业在人力资源部门都亟需心理学术背景的人才,来改善企业的人际、团队合作及对人员选拔的心理评估。对于严峻的就业前景,心理咨询这一多方面的应用,自然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

2.盲目从众心理

如今大学生争相入“证”界,混“证”坛,犹如一种羊群效应,也就是盲目跟风心理。周围的人群在大一获取计算机二、三级资格证、大二英语四六级证书、大三托福雅思gre,大四会记证、报关证,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压力,认为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强,为了寻求心理上平衡感和安慰感,自然也不会甘心落后,加入考证大军,把证书视为职场的“准入证”[4]。另外,来自父母亲的跟风也是造成考证的缘由之一。别人家的孩子考取了证书,就会怂恿自家孩子也去考取,以此来作为衡量孩子在校成就的标准。心理咨询师证书同人力资源管理师一样具备要求低、时间短、收效快等特点,等同于社会所流传的拿钱买证一个道理,而且心理咨询师在社会和企业中具备一定的含金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尤其是教育技术及与心理学相关专业人士的最佳选择。导致人们对心理咨询趋之若

鹜,盲目地跟从大家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弥补空虚心理

象牙塔内生活本应是快乐而多彩的,但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差,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干什么都没有劲头,特别是在周末或者独自一人时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名的空虚、彷徨和孤独感,他们也有想通过参加社团、校外活动等来试图摆脱,但仍然会被一丝惆怅和空虚所困扰。这种空虚心理让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自己大学生活,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情况更加严重。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不虚度青春,他们给自己树立一些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于是选择让自己忙碌于书本、考取各类证书。对于有性格偏向的人趋于看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入学存在哪些心理等这类心理学读本。从这些读本中让他们简单的了解心理学的常识性知识,误导他们认为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几种心理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盲目地认为只要自己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了解几种心理,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咨询师,加上社会和企业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纵容,使得很多心理不健康人士以辅导他人为由,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考取心理咨询师。殊不知“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抑郁的理由”。

4.价值错位的心理

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人文精神素养,塑造完美人格精神。而在整个考证过程中,一些学生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全为了考证而考证,价值取向功利化,

精神素养得不到进一步提高,浪费了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美化人格精神的机会。心理咨询收费每小时从几百元甚至到上千元不等暴露了心理咨询师确实是一个很赚钱的职业,而要取得这种从业资格也不是很难,只需要在培训学校报名参加培训,一般人都是最终可以获取证书的,有的培训学校还打出交钱保证能拿到证书的广告,把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夸大成为“速成金领的通道”、“获得高薪的捷径”

[5]。许多人正是冲着高薪、高职而去,这种夸大宣传让盲目“淘金者”选择心理咨询师。另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院校应安排专兼职教师负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部分区域要求重点高校必须配备心理咨询师[6]。政策取向下,由于对心理咨询监控机制还不完善,很多学校选择了挂靠证书和私营机构,造成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价值错位,心理咨询师证书成为他们获取暴利和挂靠利益的敲门砖。

三、理性对待跨学科考证几点意见

大学生跨学科考证热作为新一代社会的产物,在高校中蔓延和升温,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既要鼓励和支持自己的这种进取心,又要正确地认清考证的利弊,并树立正确的考证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第一,大学生自己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科学地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把本专业知识学精学透,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