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

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
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

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

很多人不知道酵母发酵对温度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认为常温是酵母的最佳发酵温度。如果不是在这一温度上进行发酵,那么必然会影响其发酵效率的。比如如果温度超过60度,则有可能出现酵母死亡的问题。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酵母的优势与作用,日常在使用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其最佳发酵问题。

面团发酵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面团发酵的最适宜温度是25~28℃(这是酵母繁殖最适温度)。酵母系无性芽生繁殖。当繁殖时,由母细胞核空胞产生出一小管,此谓中间连沟,这种管状物升长至细胞表面,通过细胞壁而产生粗隆突起,即出芽痕。出芽痕渐渐长大,充满由母细胞分送来的细胞质及细胞核,当此核长大至与母细胞一样大小时,母细胞核分成两部,两个细胞完全定位。细胞的中心体远远分离,此时母细胞与子细胞已完全分离,至各自再产生新芽痕。当温度为4℃时,酵母20个小时繁殖一代。随着温度升高,其世代期越短,当温度为23℃时,酵母世代期仅6小时;

到60℃,酵母就死亡了。

在调制面团时,不可避免会混入杂菌如乳酸菌、醋酸菌等。乳酸菌最适宜繁殖温度为35℃,

注意:

如果发酵温度高于30℃,乳酸菌、醋酸菌会大量繁殖,而使酵母菌繁殖得到抑制,引起面团发酸,所以面团发酵温度应控制

在25~28℃左右为好。(**注**:谨慎使用烤箱的发酵功能。昨天我用烤箱发酵并在箱中加水。即使温度调到最低烤箱温度也到达50度)

面团发酵成熟的标志:

1.面团顶端高鼓,而摸上去很干燥。用手一提,面团很自然地被拉长,一松手,又慢慢地缩回去。

2.团内部有很多气孔。

3.酒香味。

面团发酵有问题:

如果面团发得很慢,表面平滑,用手一摸,湿而黏,一拉长就断裂,没有酒香味,说明面团发酵有问题。

面团发酵的时间和成熟的标志就介绍到这里了,这下是涨姿势了吧!

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 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姓名:鑫 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 指导教师:肖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 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 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 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 g玉米粉 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 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 表一 3、扩大培养基 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 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

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 灭菌 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 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 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 (1)玉米粉的筛选 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 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在1000ml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2、将配好的玉米液放于水浴锅中90℃液化3.5h。边液化边搅拌。 (3)玉米粉的糖化 将液化后的玉米液中按照0.3g/100ml加入液化液中。再在水浴锅中,58℃糖化3.5h。 (4)过滤 糖化后的糖化液有可能有没有彻底液化的玉米颗粒,会造成浑浊,这时需要对糖化液进行过滤操作。 操作步骤: 最后与以上培养基一起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清洗16支移液管,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5)活化步骤 器材:酒精灯,接种针,母菌,斜面培养基,消毒酒精。 步骤:1、将器材放于实验台上。对双手合桌面进行灭菌。对接种针进行灼烧灭菌。2、在酒精灯旁按照无菌操作步骤在酒精灯火焰旁取

影响啤酒酵母发酵的异常因素及其防治

影响啤酒酵母发酵的异常因素及其防治 酵母是啤酒发酵的灵魂,酵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啤酒质量的好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酵母的性能和管理在啤酒生产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酵母管理,提高酵母质量,酿造高质量的啤酒并保持产品稳定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酵母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啤酒酿造工艺的控制,对啤酒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持接种酵母有旺盛的发酵力是保证啤酒质量稳定的前提,生产酵母一旦发生退化或发酵表现异常,就会影响啤酒酿造工艺的控制和啤酒质量的稳定。 鉴于啤酒酵母对啤酒质量有如此的重要性,如何防止酵母退化,如何预防和控制发酵异常,是我们啤酒厂应时刻关注的问题,应把酵母扩培、酵母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酵母发酵异常的原因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酵母细胞机能的衰退。如麦汁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酵母退化突变,造成发酵异常,也会造成酵母细胞的死亡,导致酵母自容量的增加。酵母的变异会造成各种性能的转变。以下从酵母菌种、麦汁营养成分、发酵过程控制三方面谈谈原因。 ㈠酵母菌种 1.凝聚性受遗传基因和细胞膜的结构影响,跟酵母的类型有关。是一种酵母细胞本身生理机能的衰退。 2.菌种保存条件不好,如培养基干燥,将引起酵母菌种的退化。 3.保种温度升高,也将引起酵母菌种退化。温度越高,高温时间越长,菌种退化越严重。 4.保菌不当,营养丰富致使酵母长得过分肥大,易衰退。 5.有些酵母代数升高,凝聚性较强。 6.留种酵母急着用于扩培,造成代谢慢,易衰老。 7.汉生罐留种量多,新酵母少,酵母易衰老。 ㈡麦汁营养成分 1.麦汁过滤布合理,蛋白质,多酚(或树脂)复合物、酒花中的多酚(单宁)等高分子会大量进入发酵罐,造成酵母吸附成团。 2.麦汁营养组成不合理,导致代谢慢,酵母易衰老,突变机会多。 3.麦汁中的凝固物去除不好。麦汁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类脂、葡聚糖小颗粒的物质与带负电荷的酵母互相作用形成紧密的凝聚物,酵母易早衰。混浊麦汁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或沉淀物会吸附在酵母表面,造成酵母呼吸代谢困难。造成降糖迟缓或产生大量高级醇。 ㈢发酵过程控制

白酒的酿造发酵原理

白酒的酿造发酵原理 酒的酿造原理 酒的重要成分是醇,醇分乙醇和甲醇。甲醇有毒性。乙醇无毒性,但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血 液中乙醇含量超出一定比例时,也会引起中毒。 乙醇的重要物理特征是:在常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沸点与汽化点是78.3 °c,冰点 为-114°c,溶于水。细菌在乙醇内不易繁殖。 乙醇在酒中的含量用酒精度数来表示。在国际酿酒业中,规定在温度为摄氏20°c 时,乙醇含量的百分 比为酒精度数,简称“酒度”。例如:某种酒在20°c 时含乙醇 26%,则酒精度数为 26 度。 酒的酿造过程分为发酵,蒸馏两大部分。发酵指的是发酵过程,发酵需要糖分和酶。糖分包括葡萄糖 和麦芽糖,果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发酵。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进行工艺处理可 以生成麦芽糖。 糖分与酶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称为酒精发酵。酒精 发酵不需氧气也可以进行,大约每 100 克的糖分可产生 51 克酒精。酒精发酵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特制 的容器中进行的,例如缸,坛,桶等。 蒸馏是酿酒的重要过程,发酵只能使酒精含量达到 15%左右,再提纯或提高酒度就需要用蒸馏了。在经过 发酵的酒液中,不但含有酒精,还有原材料物质和一部分香型物质,但人们只希望获得含水酒精。酒 精的汽化温度为78.3 °c,只要将发酵过的原料加热到这个温度,就能获得气体酒精,冷却后就是液体酒精。 在蒸馏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作用,水分和其它杂质也会掺在酒精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会 变化,因而形成不同质量的酒精液体。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师通常根据不同的温度有选择地取酒。 白酒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 勾兑调味等。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 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约有 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 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 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 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除糖质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还可以使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 所以酒的品质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风味和特色。 (2)淀粉糖化

发酵工业中常用常见的酵母菌

发酵工业中常用常见的酵母菌 (一)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这是发酵工业上最常用的菌种之一(图2-84)。按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将其分为三组。 1)细胞多为圆形或卵形,长与宽之比为1~2。这类酵母除了用于酿造饮料酒和制作面包外,还用于乙醇发酵。其中德国2号和12号(RasseII和RasseXII)最有名,但因其不能耐高浓度盐类,故只适用于以糖化的淀粉质为原料生产乙醇和白酒。 2)细胞形状以卵形和长卵形为主,也有些圆形或短卵形细胞,长与宽之比通常为2。常形成假菌丝,但不发达也不典型。这类酵母主要用于酿造葡萄酒和果酒,也可用于酿造啤酒、蒸馏酒和酵母生产。葡萄酒酿造业称此为葡萄酒酵母(Sac.ellisoideus)。 3)大部分细胞长宽之比大于2,它以俗名为台湾396号酵母为代表。我国南方常将其用于糖蜜原料生产乙醇。其特点为耐高渗压,可忍受高浓度盐类。该酵母原称魏氏酵母(Sac.willanus)。 在啤酒酿造中最早采用的酵母是卡尔斯伯啤酒厂的E.C.Hansen(1842~1909年)在1883年分离的卡尔斯伯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这是一种底面发酵酵母。酿酒酵母也可用于啤酒酿造,但属上面发酵酵母,这两种酵母发酵的过程和啤酒风味都有所不同。 目前在分类上皆采用酿酒酵母的学名。 底面发酵酵母其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5~10μm。它与酿酒酵母在外形上的区别是,卡氏酵母部分细胞的细胞壁有一平端。另外,温度对这两类酵母的影响也不同。在高温时,酿酒酵母比卡氏酵母生长得更快,但在低温时卡氏酵母生长较快。酿酒酵母繁殖速度最高时的温度为33℃,而卡氏酵母需在36℃。但在8℃时卡氏酵母较酿酒酵母繁殖速度几乎快一倍。

酵母 发酵实验

实验一、二甜酒酿的制作品尝 1.实验目的 (1)通过甜酒酿的制作了解酿酒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甜酒酿的制作技术。 2.实验原理 以糯米(或大米)经甜酒药发酵制成的甜酒酿,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我国酿酒工业中的小曲酒和黄酒生产中的淋饭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甜酒酿发展而来的。 甜酒酿是将糯米经过蒸煮糊化,利用酒药中的根霉和米曲霉等微生物将原料中糊化后的淀粉糖化,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然后酒药中的酵母菌利用糖化产物生长繁殖,并通过酵解途径将糖转化成酒精,从而赋予甜酒酿特有的香气、风味和丰富的营养。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甜酒酿中的糖分逐渐转化成酒精,因而糖度下降.酒度提高,故适时结束发酵是保持甜酒酿口味的关键。 3.实验材料 3.1 材料糯米、酒药。 3.2器具及其他用品手提高压灭菌锅、滤布、塑料盒、不锈钢锅。 4.实验流程 酒药 洗米蒸饭淋水降温落缸搭窝发酵甜酒酿5.实验步骤 5.1 洗米蒸饭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过夜,捞起放于置有滤布的蒸屉上,于锅内蒸熟(约15-20min),使饭“熟而不糊”。 5.2 淋水降温用清洁冷水淋洗蒸熟的糯米饭,使其降温至35℃左右,同时使饭粒松散。 5.3 落缸搭窝将酒药均匀拌入饭内,并在洗干净的塑料盒内洒少许酒药,然后将饭松散放入塑料盒内,搭成凹形圆窝,面上洒少许酒药粉。盖上塑料盒盖。 5.4保温发酵于30℃进行发酵,待发酵2 d后,当窝内甜液达饭堆2/3高度时,进行搅拌,再发酵1 d左右即可。 6.实验结果 (1)发酵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发酵现象。 (2)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写出品尝体会。 7.思考题 (1)制作甜酒酿的关键操作是什么? (2)发酵期间为什么要进行搅拌?

酵母发酵的影响因素

酵母发酵的影响因素 在面包的实际生产中,酵母的发酵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温度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酵母的发酵速度也增加,产气量也增加,但最高不要超过38℃~39℃。一般正常的温度应控制在26℃~28℃之内,如果使用快速生产法则不要超过30℃,因为超过该温度,将发酵过速,面团未充分成熟,保气能力则不佳,影响最终产品品质。 2 pH值 PH值:面团的PH值最适于4~6之间。 3 糖 糖的影响:可以被酵母直接采用的糖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则需要经过酵母中的转化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再为发酵提供能源。还有麦芽糖,是由面粉中的淀粉酶分解面粉内的破碎淀粉而得到的,经酵母中的麦芽糖酶转化变成2分子葡萄糖后也可以被利用。 4 渗透压 渗透压:渗透压是指为阻止渗透作用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外界介质渗透压的高低,对酵母的活力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酵母细胞的外层的细胞膜是个半透膜,即具有渗透作用,故外界介质的浓度会直接影响酵母的活力,高浓度的糖,盐,无机盐及其他可溶性的固体物质都会造成较高的渗透压力,抑制酵母的发酵。其原因是当外界介质浓度高时,酵母体内的原生物渗出细胞膜,原质浆分离,酵母因此被破坏,而无法生存。在这方面,干酵母比鲜酵母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然也有一些酵母在高浓度下仍可生存,并发酵。 在面包生产中,影响渗透压大小的主要是糖,盐这两种原料。当配方中的糖量为0%~5%时,对酵母的发酵不起抑制作用,反而可促进酵母发酵作用。当超过6%时,便会抑制发酵作用,如果超过10%时,发酵速度会明显减慢,在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中,麦芽糖的抑制作用比前三种糖小,这是因为麦芽糖的渗透压比其他糖要低。 盐的渗透压更高,对酵母发酵的抑制作用更大,当盐的用量达到2%时,发酵即受影响。

温度对酿酒酵母的影响

温度对酿酒酵母的影响 酿酒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很多,常见的有温度、pH、氧气、搅拌等环境因素。其中温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探讨温度对酵母酿酒产酒量的影响,检验不同温度下酿酒酵母的出酒率。结果表明:酵母菌在28℃出酒率最高。低温下发酵品质好。 酿酒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微生物摄取原料中的养分,通过体内的特定酶系,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把原料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工业上主要是由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再加入一定量的糖化剂,使溶解状态的淀粉,变为酵母能够发酵的糖类(糖化醪)。这一个由淀粉转变为糖的过程,称为糖化过程。糖化过程是由淀粉酶或酸水解的作用,使淀粉糖化转变为可发酵性糖。最后由酿酒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生产上常用的糖化剂有麦芽和酒曲两种。我国普遍使用酒曲作为糖化剂。酒精是由微生物通过糖酵解(EMP)途径将葡萄糖分解而产生,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比较大。在生产上最常遇到的是温度、水分、氧气、pH、某些重金属离子、乙醇及发酵副产物等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对发酵的影响很大。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酵的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影响酶的活性。每种酶都有最适宜的酶促反应温度,温度的变化影响着酶促反应率,最终影响细胞物质合成。②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温度高细胞质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细胞质的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的运输。因此温度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和运输。③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物质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微生物吸收或分泌,除了气体外,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溶解度增加,温度的降低,物质的溶解度也降低,最终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酿酒酵母是一种嗜温性微生物,它的最低温度是1—3℃,最高温度是54℃(几乎致死)。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温度对酵母酿酒产酒量的影响,检验不同温度下酿酒酵母的出酒率。 可以看出,温度不仅影响着酒的颜色,还影响着酵母菌的酶促反应,最终影响代谢产物的类型及产量。温度高,颜色深;温度低,颜色浅。温度过高或过低,糖发酵不完全,糖度高,酒精相对含量少;温度在26℃~30℃之间,特别是在28℃,糖度低,酒精相对含量高。原因是温度对酶的结构和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它关系到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因此,根据不同的需要及发酵微生物的不同,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得出所需要代谢产物或提高产量。 有研究表明低温发酵最好。因为发酵过程比较缓慢,代谢产物反应完全、彻底。营养成分也发酵完全、彻底,脂化时间充分,营养价值高,有利于口感和品质的改善。这与本实验结果相一致,低温酿出来的酒, 清澈透明,香味浓溢,口感好。若要求酒质和口感更佳,发酵时间要延长到20~30天,因此低温发酵周期长。工业上常要求在高温下发酵,在高温下发酵具有反应迅速、发酵快、经济利益高等优点。但也影响了酒的口感和品质。寻求发酵周期短、经济利益高且酒的口感和品质好的最适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完整版)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的发酵方法很多,有老面发酵法、酒曲发酵法、化学膨松剂发酵法、酵母发酵法等等。实验证明无论从食品营养的角度,还是从操作的角度,酵母发面都有很强的优势。用酵母发面不仅适合家庭和工业化生产线,也适合小型作坊式馒头房,特别是对于要求不增加成本的用户也是非常合适的。酵母发酵是馒头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它对于馒头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常见的酵母发酵工艺 酵母的发酵原理是利用面粉中的糖份与其他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成海绵状结构。 在酵母馒头的生产中,常见的发酵工艺简单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一次发酵法 原辅料: 和面、压面、成型、发酵、汽蒸 (1)操作方法: 和面: 将所有的原辅料一次加入和成面团,干酵母用量0.3%,鲜酵母用量为1%左右,加水量38-40%,和好的面团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8℃。 成型: 馒头成型由馒头成型机来完成,家庭制作由手工完成,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馒头坯。 发酵: 在温度30-32℃,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让面团发酵35分钟。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也可以采取其它相应的保温措施。 蒸煮: 面团发酵完成以后,沸水上笼蒸20分钟。 (2)发酵特点: 用一次发酵法生产馒头,具有工艺线路短,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许多优点,并且生产出来的馒头有很好的咀嚼感。因此该方法被许多馒头厂家广泛使用。 2.二次发酵法 部分原辅料:第一次和面、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和面 压面、成型、第二次发酵、汽蒸 (1)操作方法: 第一次和面取30%左右的面粉加入所需的干酵母(添加量以第一次所加面粉量的0.16%计)再加上50%左右的水(加水量以第一次所加面粉量计),和成面团。 第一次发酵和好的面团在温度26-28℃,湿度70-80%的条件或温暖的自然条件下发酵8-12小时。发酵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酵母的用量、两次和面时面粉的配比以及发酵温度、湿度来灵活调节。

酵母的发酵原理

酵母的发酵原理: 酵母菌作为发酵素,吸收面团中的养分并生长繁殖,将面粉中的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松软,产生蜂窝状的组织结构。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面团在揉面时产生了足够的面筋,这些面筋能够包裹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并且能使这些气体不外溢,保持住面团膨胀和松软的状态。酵母菌必须有水才能存活,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20℃~35℃,0℃以下或者高于47℃的温度下,酵母细胞一般不能生长,最适合作用的湿度是75%左右。酵母的种类: 1.鲜酵母,鲜酵母是酵母乳液经过压榨,色泽为淡黄色或乳白色的方块状。鲜酵母活细胞数量大,所以发酵速度快,产品香气足,而且价格便宜。但是鲜酵母的发酵作用不稳定,而且使用前需要活化(用35℃温水将酵母浸泡,搅拌均匀),再者它对保存温度要求严格(在0~4℃的低温下保存)不适合运输,保质期也比较短,大概1个月吧。所以鲜酵母都是生产厂家专用,家庭用户一般也不容易购买到。鲜酵母的用量一般是面粉的2%-4%。 2.活性干酵母:是将鲜酵母压榨后低温干燥制成的细小淡黄色的小颗粒。这种酵母保质期很长,大约2年。干酵母活力大也很稳定,但是这种酵母发酵时间很长,并且事先也需要20多分钟的活化,才能放入面粉使用。所以并不广泛被使用。 3.即发干酵母:是目前家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最新工艺将酵母乳液分离低温脱水干燥而成。色泽呈微淡黄色细小颗粒。一般用真空包装。密封时酵母聚集成块状。打开包装后,呈松散颗粒状。密封情况下,可在常温贮存,保质期未开封时大约1年,开封后要尽快使用,如果存放时间长要加大使用的剂量。一般使用量是面粉的0.6-1.5%。即发的干酵母使用比较简单,直接跟所有材料混合,或者先跟少量液体混合再混入面粉,经过搅拌后即可进行发酵。 影响发酵的因素: 1.温度,是影响酵母发酵的重要因素。酵母在面团发酵过程中要求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一般控制在25~30℃。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影响发酵速度。温度过高,虽然可以缩短发酵时间,但会给杂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使面团发酸。 2.酵母的用量:一般酵母的使用是根据面粉来计算0.6%-1.5%,根据面包的品种不同,加入的酵母份量也不一样,如果酵母作用力不佳时需要加大酵母的用量。 3.面粉:不同成熟度、筋度的面粉,或其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的面粉都会影响酵母的作用。 4.水:在一定范围内,面团中含水量越高,酵母芽孢增长越快,反之,则越慢。所以,面团越软越能加快发酵速度。 5.其他配料的影响:首先是盐,盐能抑制酶的活性。因此,食盐添加量越多,酵母的产气能力越受到限制。但食盐可增强面筋筋力。使面团的稳定性增大。所以盐是面团发酵必不可缺的配料之一。其次是糖,糖的使用量为面粉的4%-6%时能促使酵母发酵,超过这个范围,糖量越多,发酵能力越受抑制。所以如果是高糖的配方尽量要选用耐高糖的专用酵母。还有其他乳制品、蛋等配料使用过多都会对发酵有影响,所以要注意按配方说明份量来制作最好。 面团发酵的次数、时间和温度: 一般的面包需要两次发酵,一次是基础发酵,就是面团揉好后整块进行的第一次发酵。基础发酵的理想温度为28度,相对湿度为75%,发酵时间根据面团的份量和配比不同需要50-90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又称麫包酵母或者出芽酵母。 形态及大小:是一种直径为5微米 所属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真菌界(Fungi) 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 纲: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目: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 科:酵母科(Saccharomycetaceae) 属:酵母属(Saccharomyces) 种:酿酒酵母(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介绍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又称麫包酵母或者出芽酵母。酿酒酵母是与人类关系最广泛的一种酵母,不仅因为传统上它用于制作面包和馒头等食品及酿酒,在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用作真核模式生物,其作用相当于原核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是发酵中最常用的生物种类。酿酒酵母的细胞为球形或者卵形,直径5–10 μm。其繁殖的方法为出芽生殖。 酵母生活史 酵母的细胞有两种生活形态,单倍体和二倍体。单倍体的生活史较简单,通过有丝分裂繁殖。在环境压力较大时通常则死亡。二倍体细胞(酵母的优势形态)也通过简单的有丝分裂繁殖,但在外界条件不佳时能够进入减数分裂,生成一系列单倍体的孢子。单倍体可以交配,重新形成二倍体。酵母有两种交配类型,称作a和α,是一种原始的性别分化,因此很有研究价值。 酿酒酵母基因组 酿酒酵母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测序工作于1996年完成。 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包含大约1200万碱基对,分成16组染色体,共有6275个基因,其中可能约有5800个真正具有功能。据估计其基因约有23%与人类同源。酵母基因组数据库包含有酵母基因组的详细注释(annotation),是研究真核细胞遗传学和生理学的重要工具。另一个重要的酿酒酵母数据库[1]由慕尼黑蛋白质序列信息中心维护。 在科学中的作用 因为酿酒酵母与同为真核生物的动物和植物细胞具有很多相同的结构,又容易培养,酵母被用作研究真核生物的模式生物,也是目前被人们了解最多的生物之一。在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很多都是在酵母中先被发现其同源物的,其中包括有关细

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酵母菌发酵》教案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 《酵母菌发酵》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掌握其发酵原理。 2、通过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一温度”实验,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髙实验设计及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体验知识和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2、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生物发酵现象及原理。 2、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蒸过馒头吗?(没有) 那你们见过家长蒸过馒头吗?(有的见过) 有谁知道蒸馒头时需要加入一种什么物质吗?(酵母菌) 师:很好,请大家观察桌子上的两个馒头,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可以用手捏一捏或掰开看一看) 生:一个松软多孔、一个硬而无孔。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猜测一下哪一个馒头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酵母菌? 生:松软多孔的。 师”:对,为什么加入了酵母菌馒头会变得松软多孔?酵母菌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后来回答。 播放视频:酵母菌发酵 (二)(学习任务一)酵母菌发酵现象 生:加入了酵母菌馒头内会产生一种气体 师:很好,这位学生看得很认真。 (讲述)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适于在温暖且富含糖分的环境中生存,它能把糖分分解产生气体等物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蒸馒头就是利用了酵母菌发酵的这一原理。 (展示)课前做的发酵装置。 (强调:为了保持酵母菌的生长,把装垃放在约30度温水中水浴保持恒温) 请大家仔细观察现象? 生:液体中有气泡岀现,气球胀大。 师:气球内的气体是什么? 生:猜测(二氧化碳) 师:如何证明? 生:通入澄淸的石灰水。 师:好,我们验证一下。 (取两只试管,各倒入少许澄淸的石灰水,导气管的一端通入其中一只试管) 引导学生思考:另一试管有必要吗?起什么作用?(强调对照) 生: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影响酵母死亡因素

概述: 啤酒酿造中啤酒酵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酿造过程中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会有一部分酵母死亡,甚至产生自溶。当啤酒中有 5%以上的啤酒酵母自溶时,啤酒会产生明显的酵母味、苦味和涩味,并伴随出现其它方面的质量问题。自溶酵母都是衰老的死酵母,实际酿造中不可能完全防止酵母细胞的自溶,只能控制酵母细胞自溶的限度。下面谈谈环境因素对酵母死亡及自溶的影响。 1.麦汁 麦汁通氧、培养温度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麦汁的营养成分对啤酒酵母的代谢非常重要。麦汁中α- 氨基氮、可发酵性糖、PH值、无机离子及生长素等营养成分不合理,会导致酵母营养缺乏、代谢缓慢、酵母衰老,从而引起酵母的死亡及自溶的可能性。 如麦汁的冷凝固物析出不彻底,带入发酵必然妨碍酵母的繁殖、代谢,降低酵母的活性,使酵母细胞衰老、死亡及自溶。 2.无机离子 麦汁中锌离子的含量不得小于 0.25mg/L,但是不要超过2mg/L。如果锌离子含量不足,乙醇脱氢酶等胞内酶活力明显下降,引起酵母增殖缓慢、发酵速度减慢;如果锌离子浓度过高,可以促进酵母的生长代谢,但是酵母极易衰老、自溶。麦汁中的铜离子含量高于0.lppm时,易诱变酵母,抑制酶的活性。铅离子、二价锡离子、六价铬离子等重金属离子,对酵母有毒性,会使啤酒酵母失去活性。麦汁中铁离子含量高于1.0mg/L时。也会使酵母早衰,增加死亡及自溶的概率。亚硝酸根离子对酵母细胞有强烈的毒性,使啤酒酵母失去活性。氟离子、硝酸根离子也会改变酵母遗传,抑制发酵和酵母生长,氧化硅离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硅体混浊,在发酵时形成胶团,吸附在酵母表面,降低酵母的代谢能力。麦汁中有效磷含量不足时啤酒酵母的整个生活过程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3.溶解氧 当麦汁中溶解氧不足时,啤酒酵母增殖率下降,新增健壮的啤酒酵母减少,易造成酵母细胞的衰老死亡。在汉逊罐或啤酒酵母贮存罐保存酵母时,酵母接触氧,可能会加剧酵母的死亡及自溶。 4.发酵条件

酿酒酵母的发酵过程优化

酿酒酵母的发酵过程优化 戴璐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常熟215500) 摘要:该文以酿酒酵母为的生产菌,通过发酵过程的优化,重点考察了pH、溶解氧,测定残糖量和生物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对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影响。发现补料分批培养比分批培养有利于酿酒酵母的生长与繁殖,有较多的细胞生物量的积累。 关键词:酿酒酵母;发酵过程

Wine yeast ferment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Dailu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angshu 215500) Abstract: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 optimized. The effect of some ferment conditions,including pH, fermentation of oxygen,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sugar and biomass are researched.And this experiment is the partial training, filling materials for partial training s.cerevisiae growth metabolic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al training for material of s.cerevisiae training to of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more cells biomass accumulation. Key word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erment Process

酵母发酵问题

酵母发酵问题 面粉加水和酵母,在30~38度之间,就可以发酵。 不加酵母也可以发酵,面粉和水1:1,调成糊,放一天,加少量粉,每天重复,大概5~10天后,就可以做种,然后加面粉和水和面,也能做馒头或者面包。 这个很有意思,就像养小宠物一样。最好放点麦麸,可以快点。 酵母的新鲜是一方面。 水温是最重要的,水温以不烫手为准,否则酵母就会被烫死。 酵母的多少,只是发的快慢而已,但还是不要太多的好。 你先看看保质期,时间搁置太长的酵母会失效的。 水温30℃前后,你可以先把酵母调在水里,把白糖放进去,糖可以增加酵母菌的营养,加快发酵速度,静置两三分钟,然后再揉进面里,1000g面粉放15-20g酵母,不过也不是固定的,要根据面粉的筋度,水温,气温,酵母的质量来灵活调节。 高活性干酵母过了保质期还能用吗? 可以用,使用时的量要加大些,过了保质期只是其活性降低了,不会产生毒害。 如果是开封后时间太长,就有可能不会发面了。 如果是没有开封的,过期时间在半年之内的,都可使用,而且会发。建议使用量不超过面粉量的1%。正常时为0.3~0.5% 建议开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箱中。酵母是不怕冻的。在常温下保存会加快其失效。 酵母吃多了会腹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酵母是一种帮助消化的有益菌。是对人体有好处的。在药品中还有一味药叫酵母片,是帮助消化的药。 1、不管什么酵母,25-26度是酵母的繁殖问题哦,这个温度酵母是生长温度,不怎么产气的,酵母的最佳产气温度是36-37度,你的温度控制有一定的问题。 2、如觉得可能酵母问题,可将酵母先用温水(以不烫手为宜)化开放极少量的糖后等半小时再和面可解决问题。现在酵母一般都没问题,即便活力下降也可通过此种方式提供酵母营养复活酵母,要知道我家长期使用安琪酵母从没出过问题,毕竟是大公司产品哦。 3、如果面没发好,面团没发酸的情况下再参入一定的面粉并参入一定的酵母和面仍可以再发酵做馒头,这种馒头的风味更好哦,因为面团中的其他微生物生长会产生一些风味物质,缺点是时间长了的面团会发酸,杂菌多了怕不卫生,其中产酸的是乳酸菌,大量产酸就还要用食用碱中和了,一般人不好掌握。 4、和好的没发酵的面还可以吃啊,比如做煎饼、下面疙瘩。只要面不发酸就行,否则难吃了,呵呵。 不知道上面的回答能否帮助到您

浅谈酵母以及发酵原理

浅谈酵母 邬大江 4000年前,古埃及人已经开始利用酵母酿酒与制作面团了;中国的殷商时期(约3500年前),会利用酵母酿造白酒,而酵母馒头、饼等开始于汉朝。

酵母(Yeast) ,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相同的酶和代谢途径。酵母无害,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酵母有着天然丰富的营养体系。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和水分。有机物占细胞干重的90%-94%,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5%-6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5%-60%,脂类物质的含量在1%-5%。酵母细胞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酶类,能促进其被消化吸收。此外它还含有多种鲜为人知的活性物质,如麦角固醇、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A等。

酵母菌细胞宽度(直径)约2~6μm,长度5~30μm,有的则更长,个体形态有球状、卵圆、椭圆、柱状和香肠状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酵母菌能在PH值为3.0~7.5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4.5~5.0。像细菌一样,酵母菌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细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极少的环境中生长,如蜂蜜和果酱,这表明它们对渗透压有相当高的耐受性。在低于水的冰点或者高于47℃的温度下,酵母细胞一般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在面团发酵中起着关键作用,面团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在面团发酵初期,面团中的氧气和其他养分供应充足,酵母的生命活动非常旺盛。酵母在进行着有氧呼吸作用,能够迅速将面团中的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热能)。在面团发酵的过程中,面团有升温的现象,就是由酵母在面团中有氧发酵产生的热能导致的。 酵母在面团发酵中的作用: ①生物膨松作用——酵母在面团发酵中产生大量的CO2,并由于面团网状组织结构的形成,而被留在网状组织内,使面团疏松多孔,体积变大膨松。

不同啤酒酵母在麦汁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的对比研究

不同啤酒酵母在麦汁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的对比研究 郑莉烨,赵海锋,赵谋明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研究了四种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下面发酵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FBY0095、FBY0096、FBY0097和FBY0098)在12 °P正常浓度与24 °P超高浓度麦汁中发酵性能的差异。考察的发酵性能指标包括发酵速率、细胞生长量、酵母活性、麦汁发酵度、产酒量、游离氨基氮的消耗量、风味物质浓度及双乙酰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同一酵母菌株在正常浓度和超高浓度麦汁中的发酵性能显著不同。正常浓度发酵条件下,啤酒酵母FBY0095和FBY0098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而超高浓度条件下,啤酒酵母FBY0097和FBY0098表现出了较好的发酵性能。 关键词:啤酒酵母;正常浓度麦汁;超高浓度麦汁;发酵性能 文章篇号:1673-9078(2012)12-1659-1663 Comparative Study on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Lager Brewer’s Yeast Strains in Wort ZHENG Li-ye, ZHAO Hai-feng, ZHAO Mou-ming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The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s including fermentation rate, cell growth, viability, apparent attenuation, alcohol content, F AN consump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flavor volatiles and diacetyl of four brewer’s yeasts (FBY0095, FBY0096, FBY0097 and FBY0098) in both normal (12 °P) and very high gravity wort (24 °P)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showed that yeast strain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s in normal and very high gravity worts fermentation. FBY0095 and FBY0098 showed the good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s in normal gravity fermentation, whereas FBY0097 and FBY0098 exhibited the better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s in very high gravity fermentation. Key words: lager yeast; normal gravity wort; very high gravity wort;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 在保持啤酒品质不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啤酒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啤酒酿造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2]。啤酒超高浓度酿造是指采用较高浓度的麦汁(>18 °P)进行发酵,在生产后期用饱和CO2脱氧水稀释成正常浓度啤酒的一种技术。与正常浓度酿造(10~12 °P)相比,超高浓度酿造可在不增加糖化和发酵设备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啤酒产量,提高啤酒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3]。然而,由于麦汁浓度过高,导致发酵初期渗透压较高,后期乙醇浓度较高,这些环境压力会使酵母生长代谢受到不良影响,导致发酵滞缓或停止[4]。因此,选育适合啤酒超高浓度酿造的酵母菌株至关重要。目前,酵母菌种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突变株的选育、人工诱变、原生质收稿日期:2012-07-26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A010500002、2011A020102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ZM0069) 作者简介:郑莉烨(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通讯作者:赵海锋(1977-),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发酵工程方面研究体融合、杂交以及基因工程等方法[5]。但无论采用哪种改良方法,筛选出一株适合于超高浓度酿造的出发菌株是关键和基础。所以,本研究通过对比四株工业化啤酒酵母菌株在正常浓度和超高浓度条件下的发酵性能,阐明其在不同浓度下发酵性能的差异,以期筛选具有优良性能的、适合于超高浓度麦汁发酵的酵母菌株,为后续的菌株改良提供出发菌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发酵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FBY0095、FBY0096、FBY0097、FBY0098,由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实验室保藏。 1.2 麦汁制备及发酵条件 麦芽粉碎,按照常规麦汁制备工艺获得12 oP正常浓度麦汁,通过添加高浓麦葡糖浆将麦汁浓度调至24 °P(超高浓度麦汁),121 ℃灭菌15 min。分别取400 mL正常浓度和超高浓度麦汁于1 L三角瓶,以4 g 1659

酒类发酵机理

3.1酵母生长周期 3.2酒精发酵(AF) C6H12O6 → 2 CH3CH2OH + 2CO2 + Q 葡萄糖乙醇二氧化碳 除乙醇外, 在酒精发酵也会产生,其他几个化合物如高级醇、酯、甘油、丁二酸、双乙酰、乙偶姻、2,3-丁二醇。 3.3甘油丙酮酸发酵 甘油是干葡萄酒的第三个主要成分(次于水和乙醇)。它的浓度通常是6-10g/L,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因为它带来甜蜜和口感的感觉。 甘油主要产生在酒精发酵的第一步,当酵母的增长,他们需要大量的丙酮酸增加生物量。 每次使用丙酮酸分子anabolically,NAD +赤字产生,必须通过甘油丙酮酸途径恢复。 此外,酵母生产甘油作为对高渗透压力的保护者。 甘油生产可能是由两个主要机制: (1)最初的乙醇脱氢酶缺乏,导致减少的不平衡的等价物(2) 必须的初始糖含量高(20%),导致渗透压力和甘油生产的反应。 甘油含量的增加经常需要,但酒菌株构建通常为此也生成醋酸,使其浓度增加。 3.4氮代谢 酿酒酵母只能使用氨和AA。脯氨酸可以吸收酿酒酵母只有在有氧条件下。 可同化氮(EAN):所有的氨和氨基酸、脯氨酸除外。这种EAN可以简单地利用甲醛指数决定的。 EAN < 130 mg / l严重影响酒精发酵的正确发展,过量的氮会导致不可吸收残留氮的存在(微生物不稳定、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 迄今为止, 酿酒酵母中的15运输AA系统已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确定,耦合的进入一个质子。这种质子必须送到细胞外部以维持细胞自动调节。 铵和氨基酸的吸收:主动转运,因为它通过H + -ATP酶消耗ATP。 缺乏足够的EAN可以使酵母使用硫原子吸收光谱法(半胱氨酸和蛋氨酸),释放出氢亚硫酸盐和硫醇。 建议补充盐铵不仅避免发酵停滞和缓慢发酵,也减少异味。 AA组成之间的关系描述了葡萄和葡萄酒的最终的芳香成分 3.5氧气和脂类的生物合成 然而,有一些重要的生物合成途径,使用氧气作为基质,例如植物固醇和不饱和脂

酵母发酵力测定试验步骤

酵母发酵力的测定 一、目的 通过测定酵母发酵力,筛选发酵力强的酵母。 二、实验原理 酵母在微酸性糖液中起发酵作用,其中的糖逐渐减少,乙醇及CO 2 则依比例 而增大,CO 2 是气体,除溶解于醪中者外,都跑向外面,所以测定酵母的发酵力,或测糖液比重的减小,或测糖的减少,或乙醇的增加,或称培器为减轻量,以 CO 2的失去多少,或用NaOH等固定CO 2 然后称其量,或将培养器密闭,由其中压 力的增大,而定发酵的强弱等。本实验采用乙醇浓度增大、CO 2 含量、糖的减少、培养器的减轻四个方面测定其发酵力强弱。 三、实验材料 1.菌种:本公司实验室分离所得。 2.试剂:葡萄糖、果糖、蔗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蛋白胨、酵母浸膏、菲林试剂、碳酸氢钠。 3.器具:大三角瓶、小三角瓶、胶塞、玻璃管、1ml移液管、10ml移液管、天平、酒精计、温度计、蒸馏器、培养箱。 4.培养基 四、方法步骤 1.从斜面菌种接种到小三角瓶(100ml培养基)28℃培养24h; 2.摇匀小三角瓶菌种,吸取10ml接种到大三角(1000ml),装好CO 2 收集装置,称重,记录其重量,置28℃培养,每天称重一次,直到重量减少量小于0.5g; 3.发酵结束后,通过测量排水量测定CO 2 含量; 4.取一定量的发酵醪液,测定其残糖量,以测定其发酵力; 5.取100ml发酵醪液,加100ml水蒸馏出100ml溶液,用酒精计测定其乙醇含量。 (注:如果用酒精计不能测出,则改用重铬酸比色法或气相色谱法)

重铬酸比色法所需试剂如下: (1)0.1%(v/v)标准乙醇溶液;(2)2%重铬酸钾溶液;(3)浓硫酸;铬酸比色法 酒精糟中微量乙醇的测定 酒精糟中乙醇的含量是蒸馏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酒精糟中乙醇含量甚微,不宜采用酒精计测量,需用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测定乙醇其浓度下限可达 0.02%。 1、原理 酒精糟中残余乙醇的测定采用蒸馏法,蒸出的乙醇用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而六价铬被还原为三价铬,以比色法测定。 3CH 3CH 2 OH+2K 2 CrO 7 +8H 2 SO 4 =3CH 3 COOH+2Cr 2 (SO 4 ) 3 +2K 2 SO 4 +11H 2 O 2、试剂 (1)0.1%(v/v)标准乙醇溶液 (2)2%重铬酸钾溶液 (3)浓硫酸 3、测定步骤 (1)标准系列管的制备 在10毫升比色管中,按下列加入各溶液 各管中加1毫升重铬酸钾溶液,5毫升浓硫酸,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 (2)试样管的制备 称取100克酒精,放入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200毫升水,蒸馏,用100毫升容量瓶正确接收馏出液100毫升,摇匀。 取5毫升馏出液,放入10毫升比色管中,加1毫升2%重铬酸钾溶液,5毫升浓硫酸,摇匀,与标准系列管一起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