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的中国情结_贾文娟
在中美文学史上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
中西文化的交融合流——对赛珍珠《帝王女人》的解读摘要在中美文学史上,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女作家。
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美国和美国文化的了解,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西双重文化身份。
1938 年,她以中国题材的小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她这个“文化混血儿”享誉文坛。
因此,赛珍珠与其文学创作值得我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互渗的角度加以研究。
笔者选取《帝国女人》,从赛珍珠双重文化的独特身份切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中探讨她的双重叙事特征,阐发两种文化的审美特质,并通过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对她的创作进行文化思考。
首先,立足于作家的身份,赛珍珠展现给大众一个东西二元文化交融的文学世界,清晰地传达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她立足于中国人的立场,从中国人的视角来观察小说人物的心理、喜恶、情感和情绪,灵活运用中国文学的叙事方法,铺展情节,凸显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同时,由于赛珍珠受到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她的创作必然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学的特征,如狄更斯风格、莎士比亚风格、基督博爱情怀等。
其次,立足于女性的身份,赛珍珠本能地关注女性的命运,始终思考着女性的问题,塑造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女性形象:默默无闻、逆来顺受的阿兰;被新式思想改造的桂兰;代表有理想、有知识的进步女子的梅琳……这些女性其实都杂糅了赛珍珠的中西双重文化意识。
最后,中西叙事手法与女性意识集中体现在历史长篇小说《帝王女人》中。
《帝王女人》是赛珍珠唯一一部以中国历史人物为塑造原型的小说,其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又带有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异质文化的相遇、相交、相融,使赛珍珠塑造出一个区别于其他中国作家所描写的慈禧:既传统又反叛的人物形象;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礼仪、孝道,又有西方文化下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中西兼收的形象。
笔者认为赛珍珠的作品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这种特殊的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她及其创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赛珍珠小说《大地》三部曲的中国情结探析
Vo l _ 2 1№. 3
Ma y. 201 3
2 0 1 3年 5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赛 珍 珠 小 说 大 地 三 部 曲的 中国情 结 探 析
缑 英 杰
( 新 乡学 院 文 学 院 ,河 南 新 乡 4 5 3 0 O 0 )
摘要 : 美 国作 家 赛 珍 珠 的小 说 创 作 存 在 着 十分 浓郁 的 中 国 情 结 。 文章 以《 大地》 三部 曲为 范本 , 从土地 意识、 传统
女 性形 象 的 塑造 和 小 说 的 艺 术 手 法 三 个 方 面 来 探 讨 这 一 现 象 。
关键词 : 《 大地 》 ; 中国情结; 土地意识 ; 传 统女性形象 ; 艺术 手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I 1 0 6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2 0 9 3 ( 2 0 1 3 ) 0 3 —0 0 5 3 —0 3
触 却强 化 了他 的 民 族 意 识 , 促 使 他 重 归 大 地 。至
此, 三 部 曲 完 成 了一 个 循 环 : 来 自于 土 地 , 又 回 到 土
地 。
他 日思夜 想 的还是 家 乡的土 地 。唯有 那片 土地 , 才
是他 及他 的家 族 的安 身 之所 和最 终 归 宿 。在 逃 荒
是 中 国小 农 式 的 , 表 达 了安土 重迁 的农业 思想 。
深深 的 中国情结 。文章拟 从 土地 意识 、 传统女 性形
象和艺 术 手 法 三 个 方 面 来 探 析 三 部 曲 的 中 国情
结E 。
《 儿 子们 》 是其 中 的第 二部 小说 , 它 以王龙 的三 儿 子王虎 为 主人公 。王龙 希望 王虎 务农 , 守住 家业
赛珍珠小说中的大地情结
赛珍珠小说中的大地情结【摘要】在赛珍珠最重要的小说《大地》中,真实地展现出了中国农民在黄土地上辛勤耕作着的丰富而鲜活的生命实质,又表现了作者的艺术世界中的矛盾。
千千万万个朴实的中国农民家庭,在一望无际的黄褐色土地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演化出了几千年的人事沧桑。
《大地》中中国农民们与土地的依恋关系构成了小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时也是作者审美观的结晶。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恋土情结一女作家赛珍珠是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她在中国长大,回美国完成教育后又继承父志,在中国农村地区当传教士和教师。
她写作勤奋,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先后出版了100余部著作。
赛珍珠最重要的作品、长篇三部曲《大地》就是这一审美观的结晶。
它既相当真实地展现出了中国农民在黄土大地上辛勤耕作着的丰富而鲜活的生命实质,又表现了作者的艺术世界中的矛盾。
千千万万个朴实的中国农民家庭,在一望无际的黄褐色土地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演化出了几千年的人事沧桑。
《大地》中中国农民们与土地的依恋关系构成了小说的一个重要命题。
“土地”是他们考虑一切问题的中心,也成了支配一切行动的强大内驱力。
农民们的品德来源于与父辈相同的原始灵魂:与土地的察切联系。
主人公王龙带着一种几乎虔诚的快乐,耕作在他自家的田地上。
他属于他的土地,只有土地在脚下,生活才能充实。
他坚信,一切都可能被人拿走,而惟有土地是别人永远无法拿去的。
“正是这块土地建成了他们的家,为他们提供食物,塑成了他们的神像”。
“从前某个时期,男男女女的尸体都埋在那里”。
同样,“他们的房子有一天也要变成泥土,他们的肉体也要埋进土里”。
这使我们联想起赛珍珠另一小说《龙种》,一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第一部直接描写被占领的中国,抵抗日军的生动而感人的”小说中的描写: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奸淫掳掠非但不能改变庄稼人对土地的热爱,反而更加固了这种深沉的情感。
当日军突然侵入那座平静地沉睡了千年的村庄时,忠诚的老农林都为了土地而留了下来,因为他坚信“土地绝不能留给敌人”。
赛珍珠眼中的镇江形象——赛珍珠的“中国故乡”形象与其东方文化观发祥刍议
The Image of Zhenjiang in Pearl’s Eyes 作者: 潘玥
作者机构: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212003
出版物刊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09-112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赛珍珠 中国镇江 小说观 宗教观 教育观
摘要: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来中国四十年,与中国的镇江亲密往来,并认定它为自己的中国故乡,她热爱镇江的原因是她眼中的镇江形象与其东方文化观的发源是紧密关联的,赛珍珠的东方文化观包括了她对于中国语言、小说、宗教、教育制度等重要文化观念,这也使得赛氏在国际上"反认他乡作故乡"的中国文化情结得到进一步澄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故乡情”
人78与事·往事钩沉在中国生活40年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西部。
她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带到中国。
从此,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融进了变革前夜的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规定传教士可“自由传教”。
这些远涉重洋的传教士,也把妻子、子女等带到了中国。
赛珍珠原名珀尔·布克,她父亲到中国后改中文名“赛兆祥”,父母也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赛珍珠”。
她随父母先后在江苏镇江、苏州、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故乡情”文/武军磊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是唯一一个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传奇才女。
清末至民国期间,她在江苏镇江、南京等地生活了近40年。
她一生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她与徐志摩、林语堂等人交往甚多。
1938年,她凭借在中国、以其所见写成的《大地》三部曲,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生前,她自己设计的墓碑上只有“赛珍珠”三个中文名字。
(图/网络)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
赛珍珠在镇江生活长达17年之久,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
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
她生前曾说:“我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就像熟悉我脸上的皱纹一样。
”赛珍珠来到中国后,从小就接受私塾式的教育,跟着一位先生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说中国话,写汉字,和当地的孩子一块儿玩耍。
童年时,奶妈给她讲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家里雇佣的中国厨师则给她讲讲“三国”“水浒”等名著里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些口头文学滋养了赛珍珠的精神世界,对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段时间,恰逢中国的转型期。
她在自传中写道:“没有哪个时代比我目睹的时代更为动荡不安,更具启蒙意义了。
”17岁时,赛珍珠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
她遇到了学农的美国青年约翰·洛辛·布克,这个与胡适同班的美国人,见到“鹅蛋脸,身材苗条,眼睛漂亮,笑容可人的”赛珍珠,陷入爱河。
赛珍珠,这样向世界讲“中国故事”
通过这样的活动,赛珍珠发现自己原来以为美国人对亚洲人毫不关心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些出访者的活动,既加深了美国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帮助出访者更多地了解了美国社会和文化。这有点像当下孔子学院的做法,不过,现在是中国政府行为,而当年基本上是民间行为,是赛珍珠促成中国人在美国宣传中国文化的。协会的该项活动赛珍珠认为是个“教育实验”,促进了亚洲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这其实也是社会活动家赛珍珠就美国的中国观与美国民众所进行的一种直接对话。
传教活动无异于摧毁异域文化。赛珍珠的这场演讲表明,她接受了这一反对传教、提倡宽容精神的人类学新理念。她从自己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观察中,清楚地看到传教活动中的宗教专横态度、把基督教强加在另一种文化身上必然会给该文化带来害处。就基督教在中国而言,赛珍珠似乎在提出质疑,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宗教,凭什么要接受你的基督教呢?她要求传教董事会和传教士做出回答。
进一步说,赛珍珠已经是沟通中西方文明的人桥。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比如作为赛珍珠生活过多年的地方,江苏镇江应争当现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利用好赛珍珠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发挥独特的传播价值,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在文化经济等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走出江苏,走出中国,跨出亚洲,迈向世界。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过的地方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过的地方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著译过107部关于中国社会的著作,凭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
她在几个月大时就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从孩童一直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生命中有40年时光在中国度过。
赛珍珠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她与中国许多地方有着紧密联系。
一赛珍珠的父母——赛兆祥和凯丽夫妇早年在中国一个小城镇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区)传教期间,先后养育过4个子女,其中3个不幸因感染“热病”而夭折。
经友人劝说,他们回到美国老家休养。
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赫尔斯堡,取名珀尔·康福特·赛登斯特里克(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
当年10月,满怀传教热情的夫妇,带着襁褓中的女儿乘船跨越大洋,重返清江浦。
从那时起,赛珍珠在中国一待就是几十年。
为入乡随俗,父亲给女儿取名赛珍珠。
赛珍珠的童年,最初就是在清江浦即淮安度过的。
淮安是赛珍珠在中国停留的人生第一站,也是她接受人生启蒙的起点。
虽然赛珍珠在淮安生活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淮安文化对赛珍珠的影响不知不觉融入了她的血液中。
赛珍珠一家初来清江浦,住在老坝口鸡笼巷6号,一座建于1893年的二层西式小楼——原是一座小小的福音堂。
1887年,来到淮安的美国传教士,曾在清江浦修建了两座教堂。
而今老坝口小学(前身为赛珍珠父亲创办的爱德女子学校)及娃娃井一带,便是她小时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一座位于鸡笼巷6号的两层西式楼房,在2000年因老坝口小学扩建操场被拆除。
二1896年,赛家搬到江苏镇江。
来到镇江之初,赛珍珠和父母居住在镇江山上的一座矮矮的砖木结构的平房里,居舍十分简陋。
现在,位于镇江登云山的赛珍珠故居,已是一幢非常漂亮的小洋楼,那应该是她父亲任南京神学院函授学院院长后购置的房产。
据称它建于1914年,是一座东印度建筑风格的两层楼房。
赛珍珠在镇江的童年是温暖欢乐的:保姆王妈常牵着她在街头游逛,买路边的烤山芋、纸包着的花生米解馋,带她去寺庙烧香拜佛;下午时光,王妈带她坐在当地小戏院的硬板凳上度过。
小学生中国周记:赛珍珠与中国之美
小学生中国周记:赛珍珠与中国之美最近我们在学校学习了中国文化的知识,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关于赛珍珠和中国之美的故事。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希望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的美丽和文化。
赛珍珠是一个美国女作家,她很喜欢中国,所以她来到中国,深入中国的内地进行考察和写作。
她见到了很多中国人,看到了中国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文化。
赛珍珠深受中国的美丽和文化吸引,于是她写下了一篇《中国之美》的文章,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美丽和魅力。
在文章中,赛珍珠描述了中国的山川河流、风景名胜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她说:“中国的大好河山,美轮美奂,美如画,唯中国独有。
”她还写道:“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赛珍珠用她的文字和感受赞美了中国的美丽和文化,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魅力。
赛珍珠的文章启发了很多人,让人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
她的文章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对中国的美丽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赛珍珠为中国树立了一个美丽的形象,让中国在世界上更加有影响力。
通过赛珍珠的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中国有着绚丽多彩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优秀的传统。
中国之美,不仅仅在于她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她的文化艺术和人文精神。
作为中国的小学生,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中国的美丽和文化让我感到骄傲,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想告诉全世界,中国之美,是无与伦比的!在学习了赛珍珠的文章之后,我对中国的美丽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知道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优秀传统和悠久历史。
我也明白了要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之美,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让世界知道中国的美丽和魅力。
我决定每天都要乐观向上,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我要做一个优秀的中国小学生,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的未来。
我还要不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让自己更加热爱祖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赛珍珠笔下的恋父情结
赛珍珠笔下的恋父情结摘要:赛珍珠在《大地》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众多传统中国女性的形象,主要有阿兰、荷花、梨花和杜鹃,每个人又各有自己的境遇,其中梨花的境遇最引人注目,他喜欢上了一个年龄相当于她父亲的男性,这是恋父情结在她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即典型的“老夫少妻”型的婚恋模式,所以她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自己恋父情结的终结。
关键词:赛珍珠;笔下;恋父情结abstract: in the novel the ood earth,the author describles various traditonal chinese women,such as alan,lihua,hehua and dujuan,everyone has her own experience,durin which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ihua’s that she loves one man just like his father,which is the most verticalembodiment of electra plex(the typical marriae pattern old husbandyoun wife),so her electra plex ends with ettin married with opposite sex another time.key words: pearl buck;in the ood earth;electra plex恋父情结也被称作“厄勒克特拉情结”,其源于古希腊神话中阿伽门农的女儿厄勒克特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并由此将“恋父情结”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小学生中国周记:赛珍珠与中国之美
小学生中国周记:赛珍珠与中国之美这周,我在课堂上学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赛珍珠与中国之美”。
赛珍珠是美国的一位作家和教育家,她热爱中国文化,曾经在中国留学和生活,而且她的作品《辛弃疾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赛珍珠的故事让我更加认识到中国的美丽和魅力。
中国之美,是指中国的山水风景,文化传统和人情味。
中国有着壮丽的山川和湖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传统习俗,还有着热情好客的人民。
我觉得中国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自然风光上,更体现在人们的品质和内涵上。
在赛珍珠的作品中,我了解到了很多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我知道了辛弃疾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世界的理解。
还有,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些发明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赛珍珠的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除了文化和历史,中国的山水风景也是无与伦比的。
我曾经看到过关于中国的美丽风景的图片和视频,比如黄山、漓江、西湖等等,这些自然风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中国的山水画也是独具特色,它将自然风光与艺术表现完美结合,展现出中国独特的美。
中国之美还体现在人们的心灵和品质上。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尊重传统,勤劳勇敢,热情好客。
中国有着悠久的礼仪文化和亲情文化,人们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这种人情味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在中国,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乡愁的深情。
赛珍珠与中国之美的故事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魅力。
中国之美,不仅仅是指山水风景,还包括了历史文化和人情味。
我希望将来能够亲身去感受中国的美丽,去品味中国的文化,亲眼见证中国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中国之美吧!。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CULTURE 文化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文/霍义平乡音乡愁如果你听到一个外国人说中国 是他(或她)的故乡,你的第一反应, 很有可能是将这种说法只当作一种 语言修辞。
原因很简单,对于任何一 个人来说,故乡的含义既是那样的丰 富辽阔,辽阔得你一辈子好像都走不 到边,有时候甚至又是那样的深沉厚 重,厚重得你需要去扛一辈子。
不过,如果这一说法出自这样一 位外国人,她五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就 被父母带到自己祖国万里之外的中 国,之后就在那里成长,并在那里度 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前后寄居时间长达40余年,不仅如 此,还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恋爱、结 婚、工作,她-生最主要的工作— 文学写作——几乎都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男女老少密不可分,那 么,这一说法,就很难只是被视为一 种语言修辞了。
1921年10月19日,赛珍珠 ( 1892-1973)的母亲凯丽在江苏镇 江病逝,安葬于镇江西侨公墓,是年, 赛珍珠29岁。
30余年之后,赛珍珠 在其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深情地 写道:镇江乃我之故乡。
那时候,镇江对于赛珍珠来说,早 已不再只是她曾经生活过16年之久 的一座异国城市,而且还是她的五位 亲人安息的土地。
当晚年的赛珍珠说 她一生最后的愿望,就是能够再回中 国,再到镇江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 看的时候,我想任何…个人应该都不 难体会和理解这一愿望当中所包含的 丰富而厚重的情感及思想。
1896年,赛珍珠四岁的时候,赛 珍珠的父亲赛兆祥在母亲凯丽的强 烈要求之下,将他们的家第二次搬迁到了镇江。
据说,赛珍珠大学毕业档 案上家庭所在地填写的就是镇江。
这 座城市,有着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赛珍 珠永远也抹不去的经验和记忆——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便移居到一 个扬子江边的城市,此城名镇江。
我 的童年便在那儿静静地消逝,住在一 间建筑在山顶上的小茅屋里,从这里 山巅上可以俯瞰长江和人烟稠密的 鱼鳞也似的瓦屋顶。
在我们家的那一 边,有许多矮小的山,可爱的园景一般的山谷和竹林。
赛珍珠读后感范文
《赛珍珠》是一部具有极强社会现实意义的小说,以女性主义为主题,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问题。
这部小说可谓是其时的一面镜子,展示了那时候妇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面临的苦难和痛苦的生活。
小说的主人公,九姑娘的遭遇是令人心酸的。
这个女孩子出生在一个小户人家,从小生活环境就极为拮据,而且还被父亲格外疏远,常常遭到毒打。
一旦到了丈夫家,她的不幸被更多的升级的,她成了亲生父母所交托的货物,和她的丈夫结婚只是一桩利益的交易。
小说中,她在男权社会中的婚姻子女等方面所受到的折磨和侮辱,使我不得不想起古代文化中所谓,男尊女卑,女子不敢放肆的神话故事。
同时,小说还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性别的区别所导致的教育和文化差异。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了女子在知识和教育方面的落后。
这个问题反映了西方女权运动在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初向社会发出的呼声。
小说表达了女权和平等的立场,唤起了人们对其女权的呼声和支持。
此外,本书所表达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也非常深刻。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赛珍珠对于人的尊重和关爱。
它倡导所有人应该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这种追求应该不受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完本书后,我不得不对作者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表示敬佩。
赛珍珠深刻地洞察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妇女现状,抓住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不是冷冰冰的事实,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女性的悲惨命运,尤其是突出了妇女在那个时代所受的虐待和反抗,深深地触动了读者们的心灵。
《赛珍珠》这部小说是一部古今中外女权运动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十分值得人们阅读和深思。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问题,了解妇女们在战斗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为争取女性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赛珍珠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女性形象的误读
浅谈赛珍珠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女性形象的误读作者:陈洁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赛珍珠出生在美国,欧美文化对赛珍珠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随着赛珍珠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江南地区度过半生,中国文化对赛珍珠所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深刻。
无论是在赛珍珠所开展的文学翻译还是文学创作工作中,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痕迹十分明显。
本文在对赛珍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赛珍珠文学作品对中国女性形象的误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赛珍珠;文学作品;女性形象她既对中国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并且希望通过自身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播,但是自身又在中外文化冲突中面临着文化身份所带来的尴尬。
通过对赛珍珠的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工作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对赛珍珠的作品做出更为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能够看到赛珍珠在文学创作中所具有的中国情结以及在自身文化身份构建中所做出的取舍。
一、赛珍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赛珍珠的生活经历以及性别促使她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对中国女性人物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她对中国女性人物境遇的了解,为她的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也正因为如此,赛珍珠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女性人物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并且在推动西方文学受众对中国女性人物以及中国文化进行了解的過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赛珍珠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中国社会上层女性与中国社会底层女性两类。
从赛珍珠笔下中国社会上层女性来看,无论是《东风·西风》中所刻画的桂兰还是《群芳亭》中所刻画的梁太太等女性形象,大多具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虽然这些女性形象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让这些女性形象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都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并与男性展现出了从属关系。
而在这些女性人物的刻画中,赛珍珠也对这些女性人物所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呈现。
当然,赛珍珠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也往往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鲜明的个性,甚至实现了在经济上的独立,这种描写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中是具有突破性的;从赛珍珠陛下中国社会底层女性来看,相对于中国社会上层女性人物而言,无论是《母亲》中的母亲形象还是《大地》中的阿兰,他们所具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虽然她们希望对自身的生活环境做出改善且彰显出了勤劳、聪慧等品质,但是在此过程中她们也体现出了对男性意志的遵从,当然,遵从传统并不代表着这些女性形象要完全屈服于传统,在赛珍珠的笔下,中国社会底层女性人物呈现出了一定的反抗意识,并一直保持着对生活所具有的希望,因此,与同一时期中国文学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相比,赛珍珠笔下的中国社会底层女性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浅析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印迹--以《大地》为例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 Jul. 2016 July 15赛珍珠,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作品大多数以描写中国为主,以其代表作《大地》为先导,深度描绘了中国农民的生活。
该作品也使得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赛珍珠的所有作品 ,赛珍珠小说中的中国印象,表现出了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更是一位两栖作家对她成长的地方的一种很客观的爱。
一、引论赛珍珠,1922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帝王女人》、《龙子》、《同胞》、《群芳亭》、《东风西风》等六部。
曾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作品流传语种目前是最多的美国作家。
在中国农村的经验使她看到了中国女性的生存和情感困境,感受到了黑暗中国的一切不平等,看到了中国的落后和弊端,她将这一切明明白白的暴露在阳光下,她让西方社会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她为辛勤劳动的中国人民说话,展示了中国人的生存现状。
赛珍珠有着对中国的美好愿望,她希望中国变得富强独立,希望男女平等,希望女性摆脱被压抑被奴役的地位。
二、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一)勤劳、聪明是中国女性的本质特征,多愁善感是在她们的假装的坚强下偶尔流露出来的特点赛珍珠作品中《大地》中的阿兰,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从一个仆人到一位农民的老婆,她的勤劳使得王龙由最底层的农民变为地主。
阿兰嫁到王龙家之初,王龙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阿兰勤劳,甚至在生孩子的前几个小时都在田里劳作。
当遇上饥荒逃难到南方的城市,也正是她搭起了家人蜗居的住处。
在抢大户时,也正是她的聪明使她了解到珠宝都藏在墙里,这是王龙后来发家致富的基础。
(二) 对家庭及社会的巨大贡献毛泽东语录中妇女(女性)能顶半边天,是对女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作用的肯定。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阿兰,用她身上的韧劲,帮助了自己丈夫从一个农民上升到了地主阶层,这个家族的兴起与女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生中国周记:赛珍珠与中国之美
小学生中国周记:赛珍珠与中国之美
最近我们在学习一位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生平和作品。
赛珍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家,她的小说《石头记》和《荷花淀》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被认为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我了解赛珍珠的作品后,我对中国的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
中国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让我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
首先是中国的风景。
中国的山水画被誉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山峦起伏,江河曲折,湖泊碧绿,让人流连忘返。
除此之外,中国还拥有众多壮观的自然景观,如黄山、张家界、桂林等等,每一个风景都富有独特的魅力。
其次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春节、中秋节等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除此之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如京剧、杂技、民族舞蹈等等,这些文化传承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芒。
最后是中国的人民。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善良、好客,这些美好的品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流淌。
此外,中国人民还具有良好的民风和传统美德,如孝顺、友爱、信义、勇毅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赛珍珠:多元的结合体——兼谈其《大地》三部曲及其他创作
赛珍珠:多元的结合体——兼谈其《大地》三部曲及其他创
作
姜智芹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中国评论界对赛珍珠及其作品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她是传教士的女儿,又在教会办的学校里教过书,充当了文化上的侵略者;有人批评她把苦力和保姆当做中国人的代表,把中国人写成半边黑半边白的形象,丑化了中国人;熊玉鹏在题为《赛珍珠与中国小说:读〈大地〉》一文中认为,她的《大地》三部曲谈不上是史诗,因为它偏离了二、三十年代中国
【总页数】4页(P83-86)
【作者】姜智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
【相关文献】
1.赛珍珠小说《大地》三部曲的中国情结探析 [J], 缑英杰
2.论《雷雨》的“恋母仇父”情结--兼谈曹禺创作《雷雨》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J], 宋向红
3.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与茅盾《农村三部曲》中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 [J],
李蕊
4.汪曾祺的水文化情结--兼谈新时期汪曾祺的创作倾向 [J], 楚楚;胡胜良
5.从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谈“史诗”精神 [J], 朱希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论赛珍珠建构我国形象的写作策略】1. 前言赛珍珠,一个名字对于我国人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世纪初的我国,这位被誉为“现代我国第一女作家”的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文化的瑰丽和我国人的智慧。
在其众多作品中,她以独特的写作策略,成功地建构了我国形象,并为世人所称道。
2. 描写我国风情、人情在赛珍珠的作品中,对于我国风情和人情的描写可谓是出类拔萃。
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我国独特的社会风貌,包括家庭、婚姻、道德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我国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3. 呈现我国文化与传统赛珍珠善于借助小说情节和人物对话,巧妙地呈现我国文化与传统。
她以平实而真挚的笔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和人文情怀,为我国形象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4. 分析我国社会问题与现实困境赛珍珠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我国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的揭示,更是对这些问题的深刻反思。
她运用小说的形式,对我国社会的落后、封建的现实进行深刻剖析,使人们对我国的现实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入的认识。
5. 与国际交流对接在她的作品中,透过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赛珍珠巧妙地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价值观相结合,使世界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与我国人的生活状态,为国际交流架起了一道通往我国的桥梁。
6. 总结赛珍珠通过其优秀的作品和独特的写作策略,成功地建构了我国形象,并以此在国际上展示了我国的文化魅力。
她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传递,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写作策略的典范。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可以借鉴她的写作策略,推动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扩大我国形象的国际影响力。
7. 个人观点对于赛珍珠所采用的这种写作策略,我个人深以为然。
通过深入挖掘我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以及对我国社会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深度、广度和价值的文章。
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赛珍珠的写作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赛珍珠的中国情结
位于长江南岸的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镇江城区有许多秀美的山峦,故有“城市山林”的美称。
城北江边有著名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人们耳熟能详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刘备甘露寺招亲”等故事便诞生于此。
城南有逶迤起伏的南山,掩映着南朝名刹鹤林、竹林、招隐诸寺,这里的朦胧山色还启发了宋代书画家米芾创作出著名的米点皴画法。
在镇江城中,还有一座风车山,得名于山上曾安装过的一架荷兰风车,风车借风力打井水。
修建于上世纪初的沪宁铁路从山下穿过。
风车山上还有一所“长江流域最早的女塾”——始建于1884年的崇实女子中学。
那是一片典型的20世纪初期的西式建筑群,其中一座青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格外受人关注,因为那里曾走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美国作家赛珍珠。
这座小楼是1914年美国南长老会为赛珍珠的父亲、传教士赛兆祥修建的。
在镇江长大1892年10月,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传教士赛兆祥和夫人卡罗琳再次来到中国,这次他们带来了刚出生4个月的女儿珀尔·巴克,也就是后来的赛珍珠。
赛兆祥要在润州山上创办一所润州中学。
那时,他们一家就住在山上的一幢宽敞的平房里。
房子是白色的,还有可供乘凉的拱廊。
赛珍珠从此与镇江的这座小山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赛兆祥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独到的想法,他坚持让女儿生活在中国普通老百姓中间,所以把家安在学校所在的山上,而不住到长江边条件优越的租界里。
这个美国小姑娘在润州山上开始了快乐的童年生活,门前的山坡草地成了她与邻居孩子们游戏追逐的好地方。
多年后,她还深情地回忆起:从这里的山巅上可以俯瞰长江和人烟稠密的鱼鳞似的瓦屋顶。
在我们家的那一边,有许多矮小的山,可爱的园景一般的山谷和竹林。
江南地区的生活让赛珍珠一年四季过得如同一个中国女孩。
他们家按照中国的习惯,春节时吃米糕,端午节吃江边芦苇叶包的清香扑鼻的粽子和咸鸭蛋。
赛珍珠吃粽子时,还会像中国小孩一样,喜欢蘸着红糖吃。
她也喜欢吃镇江名菜肴肉和汤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7 年 赛 珍 珠 搬 到 安 徽“南 徐 州 ”( 今 宿 县 ) 生 活 , 当 时 这 里 是一个贫瘠的乡村, 住着几千名潦倒的农民。在那里她每天密切接 触 到 中 国 最 底 层 、最 贫 穷 的 老 百 姓 的 生 活 。赛 珍 珠 说 :“ 我 最 渴 望 和 最感兴趣的就是与人交流。生活在中国, 我就渴望和中国百姓交流。 你若问我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我无法回答你。他们不是这样的, 也 不是那样的, 他们就是人。如同我无法定义我的亲属和同胞一样, 对 于他们我也无法确切定义。但是我非常了解他们, 因为我太贴近他 们 的 生 活 了 。 ”这 段 农 村 的 生 活 经 历 在 十 年 后 为 她 创 作《 大 地 》以 及其他关于中国的小说提供了极好的背景和素材。1925 年, 赛珍珠 回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继续深造, 取得硕士学位。她主修的是英文, 论 文却是《中国与西洋》。看得出, 此时赛珍珠的中国情结已经是根深 蒂固了, 是中国文化的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滋养了赛珍珠的精神世 界, 使她与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后的年代 里, 她立志要把中国人写得与以往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完全不 同, 她曾说:“我不喜欢那些把中国人写得奇异而荒诞的著作, 而我 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使这个民族在我的书中, 如同他们自己一样真实 正确地出现, 倘若我能够做到的话。”( 《勃克夫人自传略》) 在这 样 的 主 观 意 向 驱 使 之 下 , 她 写 出 了 以 《 大 地 》( The Good Earth, 1931) 、《 儿 子 们 》( Sons, 1932) 和 《 分 家 》( A House Divided, 1935) 三部曲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小说作品。她还将中国的古典名 著《水浒传》译成英文, 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她的这些贡献, 被中 国和世界所肯定, 她本人也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她的努力 和尝试, 从客观上讲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同情与 支持。她在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使她于 1938 年获得诺贝尔
180
文学奖。当时瑞典学院的评语是:“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 使西方 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 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瑞 典学院颁奖词》) 之后赛珍珠定居南京, 并在南京大学教授英语和 美国文学。其间, 赛珍珠历经了人生中最动荡和痛苦的岁月, 因为当 时国民党军队于北洋军阀混战, 多位西方人士遭到杀害。1934 年, 迫于当时中国动荡的政治局势, 赛珍珠永久移居到美国, 从此再没 回到中国。
学家 James Thomson 称她为“自十三世纪马克.波罗以来最有影响的记录中国社会的西方作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她葬
礼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
关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7894( 2007) 04- 180- 01
1973 年 3 月 6 日, 赛珍珠逝世于美国佛蒙特州丹比城。按照她 生前的遗愿, 人们把她葬于绿山农场的一棵白蜡树下。墓碑是她生 前亲手设计的, 上面刻的不是她的英文名, 而是她自己取的美丽的 中 文 名 字— — — 赛 珍 珠 。
“有的人死了, 但他还活着。”我们有理由相信, 赛珍珠及她那 些凝聚着中国情结的作品, 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铭记。
文化研究
2007.4 ( 上旬刊)
赛珍珠的中国情结
文化研究
□ 贾文娟
(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宁夏·银川 750001)
摘 要 赛珍珠( Pearl S. Buck) , 美国女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三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 前后在中国生活了 40
年。她一直宣称汉语是她的母语, 中国是她的第二祖国。她自己曾说:“我一生到老, 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 都属于中国。”史
赛珍珠作为最受欢迎的美国当代作家, 以取材中国生活进行创 作而著称。她一生的经历分跨东西两种不同文化; 在中国生活的 40 年中, 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饥荒灾年、革 命 动 乱 、社 会 改 良 等 等 ; 她 于中国下层百姓打成一片, 亲密接触他们的生活; 她出生平凡, 但终 究身价百万, 摘取了诺贝尔文学桂冠; 同时也还是 20 世纪人权运动 的 先 锋 人 物 。 她 留 给 人 类 的 遗 产 远 不 仅 是 像《 大 地 》这 样 的 经 典 之 作和其他的文学作品。
赛珍珠, 英文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 赛珍珠是她自己起 的中文名字, 1892 年 6 月 26 日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希尔斯保 罗。她的父母是美国南部长老会传教士。出生三个多月, 她就随传教 的父母来到中国, 先后在中国生活了 40 年。这在美国白人作家中是 绝无仅有的, 这种异域生活经历也直接促成了她毕生致力于中美文 化交流事业。
参考文献: [1]Block, Irvin. The Lives of Pearl Buck: A Tale of China and America.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1973. [2]Doyle, Paul A. Pearl S. Buck. United States Authors Series, 85. Rev. ed. New York : Twayne Publishers, 1980. [3]Stirling, Nora. Pearl Buck: A Woman in Conflict. Piscataway, NJ: New Cen- tury Publishers, 1983.
作为一个作家, 赛珍珠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她的文学 故事和散文创作了, 其作品常见 于《亚 洲 杂 志 》和《大 西 洋 月 刊 》。 她 的 第 一 部 小 说《 东 风 西 风 》于 1930 年 由 约 翰.戴 尔 出 版 公 司 出 版。1931 年该公司出版了她的第二部小说《大地》。这部小说结合 了圣经散文体和中国的评书叙事风格, 在 1931、1932 年成为全美最 畅销书, 1935 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并在 1937 年被米高梅电影公 司改编拍成电影。1938 年, 由于《大地》这部经典之作以及她为纪 念父母而创作的传记作品《流 亡 》、《搏 斗 的 天 使 》, 赛 珍 珠 获 得 了 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美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瑞典科学院对 这三部作品的评价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 传记作品堪 称杰作”。到 1973 年去世时, 赛珍珠一生共创作 80 多部作品, 内容 包 括 小 说 、故 事 集 、传 记 或 自 传 、诗 歌 、戏 剧 、儿 童 文 学 以 及 中 国 文 学 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