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税收的经济效应》课件

《税收的经济效应》课件
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03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公平的概念与原则
税收公平的概念
税收公平是指国家在征税过程中 ,按照纳税人的能力进行合理分 配,使得每个纳税人所承受的税 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税收公平的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制设计应确 保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公平分 配,避免出现税收歧视和税收负 担过重的情况。
监督经济活动: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 过程中,必定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 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 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遵 纪守法,纠正违章,促进增产增收, 按章纳税,以达政府之目的。
02
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对生产者的影响
生产成本增加
税收增加了生产者的经营成本,可能导致产品 价格上涨,降低市场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税收负担较重,税收优惠政策较多,导致财政收入不稳定,影响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
发展中国家税收法制建设滞后,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税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存 在较大的税收风险。
国际税收合作与协调的进展与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税 收合作与协调越来越重要,各国通过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避 税和税收犯罪。
投资激励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生产者的成本,鼓励其 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结构调整
税收政策可以引导生产者调整产品结构,转向 更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生产领域。
税收对消费者的的影响
消费成本增加
税收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水
平。
消费结构调整
税收政策可以引导消费者改变消 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例如对某些
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68页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68页
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适用相对较低的 边际税率,而对中等收入者适用较高的 边际税率。在同样的效率损失情况下, 政府通过提高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 从较为富裕者那里取得更多的收入,而 通过降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增加这 一群体的福利,从而即能实现帕累托改 进,又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最适所得税率呈倒“U” 型
税收效应
1.含义 是指税收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 的影响,即征税对纳税人的影响。
2.内容 微观经济效应 宏观经济效应
1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一、税收微观经济效应
主要研究税收对个人的影响
税收效应
税收收入效应
税收替代效应
二、税收收入效应
1、概念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购买方面的影响, 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 降低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机制 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 纳税人收入水 平下降 减少商品购买量 消费水平 下降
源配置效率方面也是所得税所不能取 代的。所以,最适课税理论首先承认 无论是商品税还是所得税都有其存在 的必然性。
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在复合税制情况下,主体税的选择影响到
税制的总体功能。
所得税适用实现分配公平目标,如果政府 的政策目标以公平为主,应选择以所得 税为主体税的税制模式。
2、最适商品课税理论要求开征扭曲性 税收。
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获得完全的 信息,而且征税能力受到限制,按 逆弹性命题课征商品税不能保证生 产高效率,因此需征收其他扭曲性 税收。
要使商品课税具有公平收入分配功能, 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1)要有一套差别税率; (2)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
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商品税适用实现经济效率目标,如果政府 的政策目标以效率为主,应选择以商品 税为主体税的税制模式。

税收原理PPT课件

税收原理PPT课件
掌握税收的种类与征收方式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掌握不同种类的税收及其 征收方式,了解税收征收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为将来从事 财政、税务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02 税收基本概念
税收定义与特点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 律规定的标准,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取得的一种财 政收入。
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指各种税种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合理的税收结构能够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 展。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有过大的差异或歧视。
指税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尽可能地减 少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资和经济持续发展。
06 税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国际税收制度比较
各国税收制度特点
比较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特点,包括税制结构、 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
税收制度的差异
分析各国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 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税收制度的趋同性
研究各国税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同的现象,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依法进行,税收的开征 、停征以及各种税收的减免等都必须依照 法律的规定执行。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符合国家的社会政策目 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
03 税收制度与政策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定义
税收制度是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规定征收的各种税的制度,以 及相应的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担的义务和负担,包括经济负 担和心理负担。
税收负担的合理配置

07税收原理和税收的经济效应.pptx

07税收原理和税收的经济效应.pptx

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P173)
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
的一种方法 5、开征环境税可促进企业解决污染问题
25-26课时
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和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Question:
税法宣传资料上有这么一句话:
“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税收的 “无偿性”特征是否矛盾?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三、税收的经济效应(P166)
1、税收的收入效应
(the income effect )




负有纳税的义务

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 利
凯恩斯
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 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二、税收的特征:同时具备“三性”
(一)税收的强制性:征税的保障 (二)税收的无偿性:核心,公共品的提供 (三)税收的固定性:税法事先规定
知识链接: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税收及税收效应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则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Chapter 7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
7.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7.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五、税收与经济发展(P174) (一)理论观点回顾: 1.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亚当.斯密 维持“廉价政府”的财政收入手段 2. 社会政策学派的观点:瓦格纳 经济调节手段 3.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刺激需求 4. 供给学派的观点:增加供给,减税政策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益55页PPT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益55页PPT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 从社会政策的意义上来看,赋税不仅是满足财政的需 要,同时,也出于纠正和调整国民所得的分配和国民财产 的分配的目的。 税收不仅是财政收入的手段,也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 主张扩大消费税,对奢侈品和财产的课税要重于对劳 动所得的课税,同时对劳动所得实行累进税制,以缩小正 在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
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
收入
D
E1
C
E2
E3
U1
U2
W(1-t)
OO
B
AF
ZZ
闲暇
图9-3 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
华为总裁任正非
对任正非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革自己的命,华为最 强悍的基因就是他一手植入的,华为就是任正非,任正非 就是华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事业远比家庭重要得 多。在华为,有种"床垫文化",每人都有一个垫子,是加 班的时候用来睡觉的,任正非在他的办公室也有一个简陋 的小床。任正非鼓励员工拼命工作。
2、机制
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
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
减少商品购买量 消费水平下降。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
衣物
A C
P2
O
P1
D
B
食品
图9-1 税收的收入效应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
1、概念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
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 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二)我国的实际情况

财政学之税收原理(PPT72页).pptx

财政学之税收原理(PPT72页).pptx
(二)税收经济效率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当努力实现对纳税人
和国民经济的额外负担最小化。 所谓额外负担,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
对纳税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干扰了纳税 人的正常经济决策,从而引起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要使税收扭曲最小化, 税收就必须保持中性。
一、税收的概念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 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 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与“财政”概念进行比较。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税收的课税权主体是国家; ——税收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职能; ——税收课征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税收课征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税收是国家参与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
5.8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与消费 10487.46 税
2758 35.7 14.3
证券印花交易税
544.17
33.79 6.6 0.74
20.2 0.2
12.6 0.65
车辆购置税
1792.03 628.11 54.0 2.4
4.6
2.16
上述税收税入合计
68770.75 11678.9 16.98 94.04 85.4 82.71
(二)税收的机会公平
税收公平问题,不仅包括税收负担的公平合理问题, 而且还包括经济环境机会的平等和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税收的机会公平主要是竞争环境的平等。
德国宪法基本法第三条第一项:“平等权推导出量能课税 原则作为税捐正义的基本原则”。租税的正当性来自于人 民的平等牺牲,即租税负担的公平分配。
纳税义务,则称其为直接负担; 反之,不是直接来自税法的规定,而是由其他经济主

第06章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资料

第06章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资料

2019/10/21
12
一、税收负担
是指整个社会或纳税人(个人和法人)实 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征税的集中程度 和税款在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决定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国家职能范围 税收在各种财政收入方式中的地位 税制因素 非正常因素
2019/10/21
13
(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 后,明确规定了中央税和地方税和共享税
2019/10/21
7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
税收原则 三、税收中性问题
2019/10/21
8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
税收负担分类: 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 名义负担与实际负担 微观税收负担与宏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有两类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T/GNP%) 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T/GDP%) 微观税收负担:按负税主体不同可分为两类指标 企业税负 个人税负
2019/10/21
14
2.与税负转嫁相联系的另一个范畴是逃税。
3.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2019/10/21
15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顺转)
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逆转)
纳税人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把税款向后转嫁给货物或劳 务的供应者。
3.其他转嫁方式
第06章 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
2019/10/21
1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阐述税收的基本原理,核心问题是税负转嫁和 税收归宿的一般规律。需要掌握以下的问题: 掌握税收概念及其形式特征 掌握税收的的各种分类方法 理解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掌握税负转嫁和税收归宿的定义及其一般规律 掌握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含义 理解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
替 代 效
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 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

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
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只对食品征税,对衣物不征税 。

I1
A I3
税款=BE*P食品
■该纳税人则会减少食品的购买量,对 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便由AB移至AE,
P1 P3
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则为I3,切点为P3,
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税后收入购买
收 入
D
斜率(W)是由放弃1 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 净收入决定的,即净 工资率
C
E2 E1
E3
U1
U2
O BA
W(1-t)
F
Z闲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我国的实际情况
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 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衣物 ■图中AB线是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 —衣物、食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 A I1
■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
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 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1,与轴线 O
商品所得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

税收职能及其经济效应论述PPT课件(31页)

税收职能及其经济效应论述PPT课件(31页)
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
1 戒线0.4;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65,到了2005年逼
近0.47,2006、 2007年仍在持续增长。
2 它究竟是真实展现了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敲响了经
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警钟?还是需要根据国别国情的具体 情况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和分析?
六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税收政策 • 中国当前的产业的结构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1 • 你认为税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有什么
4 2 作为?
第二节 税收与收入分配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一、经济增长中的“库兹涅茨效应”
经济稳定四个标志: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1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稳定运行的目标:AS=AD
4 2 (Aggregate Supply= Aggregate Demand)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稳定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 市场机制会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
41 2 太效应”
第二节 税收与收入分配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 对收入公平进行评价的指标: 洛伦茨曲线(书上85页图) 基尼系数
1 • 征税可以改变洛伦茨曲线的位置。
St
p0 O
A B C
Q1
Q0
S
1 E
D
4Q
2
第一节 税收与资源配置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第七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七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系。 (2)政府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3)税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
一、税收含义与特征
(二)税收特征
1、无偿性:是指政府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 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由政府预算安排直接用于满足 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也 不付出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和代价。
2、强制性:是指一切有纳税义务的主题都必须依 法缴纳的,它并非纳税人的自愿奉献。
(一)税收负担
• 税收负担是指税收给社会经济主体带来的经济负担。 税收负担率指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考
察。 1.宏观税收负担率 • 宏观税收负担率(NI的宏观税负)= ×100% • 宏观税收负担率(GDP的宏观税负)= ×100% 2.微观税收负担率 • 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 企业净产值税收负担率 • 企业总产值税收负担率
(三)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税种的性质 2、定价方式 3、供求弹性 4、征税范围的广度 5、市场结构 6、市场价值判断
五、 税收的制度要素
(一)总则 (二)纳税义务人 (三)征税对象 (四)税目 (五)计税依据 (六)税率 (七)纳税环节、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八)减税与免税 (九)罚则 (十)附则
2、税收的行政效率 征税费用:指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纳税费用: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事务所发生的费用。
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一方面应采用先进的征收手段,节约 征管方面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应简化税制,使纳税人 容易理解掌握,减少纳税费用。
四、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一)税收负担 (二)税负转嫁 (三)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 散转或混转,即纳税人采取将税收负担部分地转 嫁给商品购买者和商品销售者。如果纳税人既不 前转负担,也不后转负担,而是通过自身提高经 济效益补偿其纳税损失,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 中自行消化掉,

《税收原理》课件

《税收原理》课件

03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的概念与衡量
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它是税收的核心问题,也是 税收政策的核心。
税收负担的衡量
税收负担的衡量通常采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 定时期内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微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纳税人或纳税单位所承 受的税收负担。
04 税收效应
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通过税收可以调节社会总 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税收可以影响生产成本和 市场需求,从而影响物价 水平。
就业创造
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刺激 投资和消费,增加就业机 会。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收入再分配
社会稳定
税收可以通过累进税率、遗产税等手 段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负担转嫁的概念
税收负担转嫁的形式
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经济交 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缴纳的税款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收负担转嫁有多种形式,包括前转 、后转、消转和资本转嫁等。前转是 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的价格 将税款转嫁给购买者;后转是指纳税 人将税款转嫁给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者 ;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要素 的购买价格或提高销售价格将税款转 嫁给消费者;资本转嫁是指纳税人将 税款转嫁给投资者。
税收法制原则要求税制设计应符合法律法规的 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超越法律授权。
税收法制原则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 要意义,是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税收法制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必须依法进行,税 收法律法规是征税的唯一依据,所有纳税人都 必须依法纳税。
税收法制原则的实现需要制定完善的税收法律法 规,确保税收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保障纳 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原理课件

税收原理课件

06
未来税收发展的趋势与 展望
未来税收制度的发展趋势
1 2
税收制度将更加公平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将更加注重公平 性和合理性,以减少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和谐。
税收制度将更加透明和规范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税收制度将更加透明和规范, 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防止税收腐败。
3
税收制度将更加灵活和适应性
人才培养和企业研发投入等方面。
税收政策将更加注重民生改善
03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税收政策将更加注重减税降费、扶贫
济困和促进就业等方面。
未来税收征收管理的发展趋势
税收征收管理将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税收征收管理将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降低 征纳成本。
税收征收管理将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
税收政策调整的方式:增税、 减税、免税等
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鼓励投资、促 进创新、支持特定行业等
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评估: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财政效应等
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减税、免税、 抵扣等
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根据政 策目标、实施效果进行调整和完善
03
税收征收管理
03
税收制度设计的影响因 素:经济、社会、政治、 法律等
04
税收制度优化的路径: 简化税制、降低税率、 扩大税基等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01
02
03
04
税收政策制定的依据:国家发 展战略、经济形势、社会问题

税收政策调整的时机:经济周 期、政策目标变化、税制改革

税收政策制定的程序:调研、 起草、征求意见、审议等
04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 68张)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 68张)

税收与充分就业
• 税收优惠能够促进就业 • 大学生自主创业
• 对新兴产业减免税
• 对残疾人工资加计100%扣除 • 下岗再就业政策
税收与收入分配
• 洛伦兹曲线 • 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合理,收
入差距越大 • 国际上0.4为禁戒线
• 税收政策与公平收入分配 • 个人所得税
• 消费税:对高档奢侈品征税,税负由高
收入者承担
第 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对纳税人工作努力的影响
1、收入效应
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进而 影响其消费和储蓄数额。收入效应的大小由 平均税率决定,二者同方向变化。平均税率 越高,税收对纳税人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 在收入效应下,税收会激励纳税人(低收入 者)为取得更多的收入而努力工作。
2、机制
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 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会影响 商品的相对价格 纳税人减少 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增加 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 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 进口高档化妆品 • 有关税、消费税
• 用国货替代进口高档化妆品
免税店
乍看这朵“海棠花”已然让人心醉,再看,7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大概十个足球 场那么大, GUCCI、CHANEL、Dior、Cartier、ROLEX、Hermès、Burberry…… 近300个国际知名品牌,涵盖了服装、服饰、箱包、香水、化妆品、手表、太阳镜、 小皮件等21个品类,各路大牌汇聚于此,搭配吃喝玩乐,绝对一站式满足你的所有畅 想!更重要的是→_→一大波优惠正在策马扬鞭,纷沓而至!
17
自动稳定效应
• 是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对经济的自动
反应和调节能力,是税收稳定经济的内 在自动机制。主要取决于累进所得税制 ,e.g.个人所得税。

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pptx

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pptx

2024/11/25
8
第9页/共24页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 一、税收负担 •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 四、我国的税负转嫁
2024/11/25
9
第10页/共24页
一、税收负担
是指整个社会或纳税人(个人和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征税 的集中程度和税款在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 决定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
充分的税负转嫁的条件 (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新问题
P234-236
2024/11/25
15
第16页/共24页
第五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பைடு நூலகம்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2024/11/25
16
第17页/共24页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 在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也就 是税收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 代效应两方面。
• 税收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范畴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
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只有同时具备“三
2024/11/25
2
第3页/共24页
二、税收的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 可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 类。我国一般分为流转额课税、所得课税、 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五大类
• 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 准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 1.公平原则: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公平合理是税 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内 容: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原理powerpoint40页.pptx

税收原理powerpoint40页.pptx
六、纳税期限
(三)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是按规定期限预缴税款,年度结算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七、违章(法)处理
违章(法)处理是政府对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令和法规的行为所作的处理规定。它是维护税法严肃性的一种必要措施,也是税收强制性的具体体现。
七、违章(法)处理
1、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合法的手段以逃脱其纳税义务的行为。2、骗税是指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行为虚构成发生了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行为,从而从国库中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第二节 税收的原则
财政原则
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税收原则是税收制度建立和税收政策贯彻执行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指导课税对象选择、税制结构布局和税收征管方面的战略要求。
税收的财政原则是指一国税收应保证政府职能的基本需要。
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机会标准受益标准能力标准
经济效率行政效率
征收成本纳税成本
第三节 税收构成要素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政府据以征税的依据。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政府征税的实际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背景资料
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三、关键词
税收 税率 税负转嫁 税收归宿 商品 课税 所得课税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税收及其分类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二、税收的分类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 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剩余产品价值的再分 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手段 (主要形式)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1 .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 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 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烟酒的纳税是在生产者和销售 商,他们用高价格将税负转嫁给烟酒的消费者了。这就 是税负转嫁。)
2.与税负转嫁相联系的另一个范畴是逃税。
3.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收原理及其经济效应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阐述税收的基本原理,核心问题是税负转嫁和 税收归宿的一般规律。需要掌握以下的问题: 掌握税收概念及其形式特征 掌握税收的的各种分类方法 理解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掌握税负转嫁和税收归宿的定义及其一般规律 掌握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含义 理解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二)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 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 种,归属于直接税
(三)按课税标准不同分类
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四)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
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一般而言,价外税比 价内税更容易转嫁,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厂 家或生产者,价外税课征侧重于消费者
票),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税收,再从事交易。
Hale Waihona Puke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
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 税不易转嫁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 的难以转嫁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 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 易转嫁
四、我国的税负转嫁
(一)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
业存在税负转嫁的动机,也具备了充分 的税负转嫁的条件 (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新问题 P234-236
第五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 后,明确规定了中央税和地方税和共享税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
税收原则 三、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三、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
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不影响私人部门 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体现税收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 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判断:体现税收中性原则,最好的办法是少征税或不征税。 错,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非常有效的,不能为了体 现税收中性而简单的取消税收。
(二)税收超额负担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顺转) 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逆转) 纳税人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把税款向后转嫁给货物或劳
务的供应者。 3.其他转嫁方式 混转或散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混转或散转:前转和后转并行。 消转:改进工艺、提高效率,自我消化税款。 税收资本化:对能够增值的商品(土地、房屋、股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 在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也就是 税收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 应两方面。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
1.受益原则: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
2.能力原则: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 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2.征收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税收的行
政效率原则)
一、税收负担
是指整个社会或纳税人(个人和法人)实 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征税的集中程度 和税款在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决定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国家职能范围 税收在各种财政收入方式中的地位 税制因素 非正常因素
税收负担分类: 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 名义负担与实际负担 微观税收负担与宏观税收负担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1.公平原则: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公平合理是税收 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 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2.效率原则:以尽量少的税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 税收收入。包括两方面内容:税收的行政效率和税 收的经济效率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税收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 税收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范畴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 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只有同时具备“三 性”的财政收入,才是税收
二、税收的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我国一般分为流转额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 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五大类
宏观税收负担:有两类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T/GNP%) 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T/GDP%) 微观税收负担:按负税主体不同可分为两类指标 企业税负 个人税负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的条件
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还有供求弹 性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企业所处的行 业地位而不同。
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 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应纳税款以外的负担。 一是减少了纳税人的支出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二是征 税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对消费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一、税收负担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四、我国的税负转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