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
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
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
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
天道幽远,未易可知。
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
”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
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
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
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
”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
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
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
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
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
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
必修二语文《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甲子,坚发长安,戒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翻译:甲子(初八),苻坚发兵长安,将士共有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旌旗战鼓遥遥相望,绵延千里。
九月,苻坚抵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刚刚到达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州、冀州的军队到了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运输军粮的船只多达万艘。
阳平公苻融等人的部队三十万人,先期抵达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翻译:东晋下达诏令,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的兵众八万人抵抗前秦。
让龙骧将军胡彬带领五千水军援助寿阳。
谢琰是谢安的儿子。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翻译:这时前秦的军队已经非常强盛,东晋京城里的人震惊恐惧。
谢玄入朝,向谢安询问应对之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打算了。
”紧接着就闭口无言。
谢玄不敢再问,就让张玄重新请求指令。
谢安于是就命令驾车出游山间别墅,亲戚朋友云集,与谢玄在别墅玩围棋。
谢安的棋术一直不如谢玄,这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在有利的形势下投子打劫,反而还不能获胜。
淝水之战翻译
《淝水之战》【参考译文】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秦王苻坚(氐族所建前秦国的皇帝)颁布诏令大举入侵(东晋),百姓每十个年轻人中抽调一人当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财产的民间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们羽林郎的职务。
诏书中又说:“(胜利后)朝廷任命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任尚书左仆射,谢安任吏部尚书,桓冲任侍中;依情势看,我国出征凯旋还师,为时不远,可以事先(派定东晋皇帝和大臣归降后的官职)为他们修建府第。
”民间富家子弟前来效命的有三万多人马,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都统。
这时,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坚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慕容垂、姚苌以及民间富家子弟支持他(这样做)。
阳平公苻融对苻坚说:“鲜卑(指慕容垂),羌虏(指姚苌),是我们的仇敌(此二人之国都被苻坚所灭,他们虽然臣服于秦,但心怀仇怨),总想着发生变故来实现他们复仇的志向,他们所陈述的策略,怎么可以听从呢!。
良家少年都是富贵子弟,不懂军事,只是说些谄媚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意罢了。
”如果陛下轻信并重用他们,轻率采取重大行动,我担心既不能成功,又会有后患,后悔就来不及了!”苻坚不听他的劝谏。
八月,戊午日这天,符坚派遣阳平公符融统领张蚝、慕容垂等的二十五万步兵骑兵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担任龙骧将军,统领益州、梁州各方面的军事。
符坚对姚苌说:“过去我担任龙骧将军而开创基业,从来不轻易把这个职位授给别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将军窦冲说:“君王说话都不是开玩笑,这是不祥的征兆啊!”符坚沉默不语。
东晋下诏任命尚书仆射谢石(谢安之弟)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州、兖州的刺史谢玄(谢安侄儿)担任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各部总共八万人马抵御苻坚;派龙骧将军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增援寿阳。
谢琰,是谢安的儿子。
慕容楷、慕容绍(两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对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太过分了,叔父建立复兴的大业,就在这次行动了!”慕容垂说:“对。
要不是你们,我与谁一块成就大事呢!”甲子日,符坚从长安出兵,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鼓遥遥相望,前后长达千里。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
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
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
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
天道幽远,未易可知。
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
”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
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
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
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
”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
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
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
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
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
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
于是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注】①岁镇守斗:岁,木星;镇,土星;斗,星宿名。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译文《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译文导读:《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资治通鉴期其中一卷的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
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
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
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
天道幽远,未易可知。
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x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
”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
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
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
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
”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
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
高一语文《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
《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将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阵少知,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
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
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
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
”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
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
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
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
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
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淝水之战翻译
淝水之战翻译翻译:前秦军队紧靠肥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
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独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
假设挪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到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似阻挠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到,是万安的'做法。
”苻坚说:“只是让军队稍微后退一点,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的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的道理。
”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
前秦军队一撤退,就不能再制住了。
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
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领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
谢玄等人乘胜追击,来达青冈。
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尸体,遮挡了田野,堵塞了河流。
那些败逃的秦兵听来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来,白天黑夜不敢休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当初,前秦军队稍稍后退,朱序在阵地后方喊道:“秦兵败了!”众兵就狂奔。
原文: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搬陈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似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秦兵遂退,不可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
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初,秦兵小却,硃序在陈后唤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肥水之战翻译
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 只不过随便的说些谄媚奉承的话,以迎合陛下(臣子对皇帝的称呼)的心意。如今今陛下听信他们的话并 且任用的,轻率地发动这样重大的战争,
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我担心不但不能成功,而且还有后患,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苻坚又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家世清白的子弟们来报到的总共有三万多人,任命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做他们的都統。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这个时候,朝中的大臣们都不愿意苻坚出兵,只有慕仪垂、姚苌和那些家世清白的子弟们支持他这样做。 苻融,苻坚之弟,封阳平公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 阳公公苻融劝苻坚说:“鲜卑族的慕仪垂和羌族的姚苌,都是我们的仇敌,经常想借着变乱的时机,
③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 慕容楷、慕容绍向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已经到了极限,叔父
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包管中料拒试含路调试绝验线敷试卷动方槽设技作案、技术,以管术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一语文《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
高一语文《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高一语文《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高一语文《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将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阵少知,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
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
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
〞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
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
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
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通鉴纪事本末 淝水之战》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坚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
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僻,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
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
”坚不听。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
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申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
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注]坚:苻坚,前秦国君。
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B.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C.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D.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原文及翻译作品原文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
非汝,谁与成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淝水之战原文及翻译1
淝水之战秋,七月……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
非汝,谁与成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赏析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赏析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
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
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
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
天道幽远,未易可知。
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
”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
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
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
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
”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
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
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
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
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
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
于是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注】①岁镇守斗:岁,木星;镇,土星;斗,星宿名。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译文《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译文导读:《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资治通鉴期其中一卷的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
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
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
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
天道幽远,未易可知。
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x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
”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
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
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
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
”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
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
《肥水之战》(节选)自学资料(含练习答案)
《肥水之战》(节选)预习资料(含练习答案)背景介绍: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文学知识:《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
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文本研习:第一段原文翻译:甲子日,符坚自长安发兵,士兵(这里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帜战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符坚到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刚达到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翼的军队达到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运粮船上万艘。
阳平公符融等军队三十万,先达到颖口。
★文言知识点整理:一、字词解释1坚至.项城(到达) 2运漕.万艘(从水陆转运粮食)3发:①坚发.长安(发兵)②雄姿英发.(显露)③早生华发.(头发)4相:①旗鼓相.望(互相)②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③醉则更相.枕以卧(相互)5望:①旗鼓相望.(远望) ②吾尝跂而望.矣(远望)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期望)⑤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6始:①凉州之兵始.达咸阳(才)②始.指异之(起初)③始.速祸焉(才)④燕赵之君,始.有远谋(起初)7方:①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正在)②方其破荆州(正在)二、古今异义1.幽冀之兵至于彭城(古义:到达;今义:另提一事)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到……结局;今义:另提一事)第二段原文翻译:(晋武帝)下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人共领八万将士抵挡前秦军;派遣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增援寿阳。
淝水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淝水之战的原文及译文淝水之战的原文及译文引导语: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淝水之战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
非汝,谁与成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VIP专享】肥水之战翻译
1、阅读1——3自然段:秦:指氐族人苻坚建立的秦国,都长安,史称“前秦”。
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前秦王苻坚下令大规模地出兵入侵晋朝,百姓每十个成年男子里面征召一个当兵;将那些勇敢有才能,并且年龄在二十岁以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家世清白的子弟,都任命为羽林郎(皇帝的禁卫军军官)。
又说:“我要任命司马昌明(晋孝武帝)担任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做侍中;依情势看起来,我们一定很快就会胜利,因而这些人也必定被俘和我们一起回来,可以先帮他们盖好住宅。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家世清白的子弟们来报到的总共有三万多人,任命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做他们的都統。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这个时候,朝中的大臣们都不愿意苻坚出兵,只有慕仪垂、姚苌和那些家世清白的子弟们支持他这样做。
苻融,苻坚之弟,封阳平公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阳公公苻融劝苻坚说:“鲜卑族的慕仪垂和羌族的姚苌,都是我们的仇敌,经常想借着变乱的时机,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所献的计谋,怎么可以听从呢?那些富贵饶裕的子弟不懂得军队的法规,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
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只不过随便的说些谄媚奉承的话,以迎合陛下(臣子对皇帝的称呼)的心意。
如今今陛下听信他们的话并且任用的,轻率地发动这样重大的战争,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我担心不但不能成功,而且还有后患,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苻坚又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②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八月,戊午,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率领张蚝、慕仪容垂等部下的步骑兵共二十五万人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 题。
太元八年八月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复言。
乃.令张玄重请。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
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冲对佐吏叹曰:“今大敌垂.至,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①矣!”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 ”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陈少退,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初,秦兵少退,朱序②在秦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③之.折。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左衽:衣襟开在左边,这是古时少数民族的习俗;②朱序:原为晋军将领,后来战败被俘,被苻坚任命为度支尚书;③屐齿:古代木鞋上装的齿状物。
文言文肥水之战翻译
夫战国纷争,群雄逐鹿,天下之势,未定于一统。
晋室南迁,王导、谢安等谋士,谋定江南,国势渐盛。
而秦晋之战,尤为激烈,史称肥水之战。
时秦王苻坚,雄心勃勃,欲并吞江南,统一天下。
苻坚闻江南有晋将谢安、谢玄等,智勇双全,遂率百万大军,渡淮河,顺肥水而下,直指晋都建康。
晋将谢安闻秦兵将至,乃召谢玄、桓冲等将领,共商对策。
谢安曰:“秦兵虽众,然苻坚骄纵,不习水战,吾等当以智取胜。
”遂定计分兵,以谢玄为前锋,桓冲为后援,严阵以待。
秦兵至肥水,苻坚欲渡河决战。
秦将苻融献策曰:“晋人精兵,多在淮北,若渡河决战,彼众我寡,必败无疑。
”苻坚不听,坚执渡河。
晋军严阵以待,谢玄引兵渡河,与秦兵交战。
谢玄骁勇善战,晋军士气大振。
秦兵不习水战,阵脚大乱。
谢安乘机指挥,晋军奋力进攻,秦兵大败。
苻坚见败局已定,慌忙逃窜。
晋军乘胜追击,秦兵死者无数,河为之不流。
晋军追至洛涧,秦兵已溃不成军。
苻坚仅以身免,逃回长安。
肥水之战,晋军大胜,秦军大败。
此战之后,晋室势力大增,苻坚势力大减。
秦晋之战,终以晋胜秦败而告终。
然肥水之战,实为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晋军之所以能取胜,得益于谢安等谋士的运筹帷幄,以及谢玄等将领的英勇善战。
而秦军之所以败,则因苻坚不听忠言,骄纵轻敌,加之不习水战,以致大败。
夫战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肥水之战,既彰显了智勇双全的将领之风采,又告诫后人,兵者,诡道也,不可不慎也。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
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
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
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
天道幽远,未易可知。
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
”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
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
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
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
”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
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
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将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阵少知,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
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
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
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
”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
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
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
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
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
田野,堵塞了河流。
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B )
A.见晋兵部将严整
B.至于青冈,秦兵大败
C.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D.皆以为晋兵将至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C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
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
D.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或未加点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
A.草行露宿
B.重以饥饿,死者十七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D.此乃持久之计
序八川而朝同列,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C )
A.逼淝水而阵——逼使晋军在淝水列阵
B.蔑不胜矣——藐视敌人就不能胜利
C.麾兵使却——指挥军队向后移动
D.融驰骑略阵——苻融使骑兵迅速布开阵势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反映晋兵以少胜多的原因的一组是(A )
①晋兵部将严整②(秦王坚)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③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④(秦兵)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不可复止⑤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马侄,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⑥(秦兵)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⑦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
6、下列叙述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
A.本文段表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文段中有很多成语今天仍然在使用。
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B.谢玄遣使对阳平公苻融的一段话,意在引发敌人的速胜心理。
C.苻坚率领大军深入,在淝水列阵,想利用晋兵渡河之机,一举将晋军消灭,无奈事与愿违,导致的却是自己军队的溃败。
D.秦兵因退而引发溃,加上自相蹈藉,许多人受伤,在逃跑的路上,因为担心,又因为饥冻,死了十七八个人。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
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
慕容垂拔郧城。
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
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
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
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
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
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
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译文】冬季,十月,前秦阳平公符融等攻打寿阳。
当年十月十八日,攻克它,捉获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
符融任名他的参军(官名,参预军中军事谋划)河南郭褒为淮南太
守。
慕容垂攻取郧城。
胡彬听说寿阳陷落,退兵坚守硖石,符融进攻它。
前秦卫将军梁成等率领众兵五万驻扎在洛涧,在淮河上设置栅栏作为障碍物,用以阻拦从东面来增援的晋军。
谢石、谢玄等离洛涧二十五里而驻扎,畏惧梁成不敢前进。
胡彬粮食耗尽,秘密地派遣信使报告谢石等说:“如今敌军(气势)旺盛,(我们)粮食耗尽,恐怕不能够见到大军!”前秦军人获得它,送交给阳平公符融。
符融派人飞马前去报告秦王符坚说:“敌军人少容易擒获,但恐怕逃走,应当快速赶来攻打!”符坚就留大军在项城,带领装备轻便的骑兵八千人,以加倍的速度赶路,向寿阳符融靠近。
派遣尚书朱序来劝降谢石等,因以说道:“强弱不同势,不如快些投降。
”朱序私下对谢石等人说:“如果前秦百万大军都到了,谁也难与之为敌。
今趁着各路兵马没有集结,应当快速攻击它;如果挫败它的前锋,那么对方就丧气了,可以随即打败了。
”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
谢琰劝石从序言。
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
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节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译文】谢石听说符坚在寿阳,很害怕,想不战使秦军丧失锐气。
谢琰劝说谢石听从朱序的话。
十一月,谢玄派遣广陵相(封国在广陵的地方长官)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前往洛涧,还有十里未到,梁成以涧为阻列阵以等待他。
刘牢之向前渡水,攻击成功,大破对方,斩梁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截断他们归途中必经的渡口,前秦的步骑崩溃,争着赶往淮水,士兵死去一万五千人,捉获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全部收缴对方军用器械及粮草之类。
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水路继续前进。
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执:
(2)栅淮以遏东兵栅:
(3)融驰使白.秦王坚白:
(4)欲不战以老.秦师老:
(1)执:俘虏、擒获(2)栅:树立栅栏(3)白:报告(4)老:使疲惫(每题1分)
2、下面句子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
A、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
B、栅淮以.遏东兵
C、欲不战以.老秦师
D、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2、BC(2分)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
(1)(苻坚)带领八千轻装骑兵,日夜兼程赶赴寿阳与苻融汇合。
(重点字“引”“兼道”以及状语后置句式。
2分)
(2)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2)梁成扼守山涧布署兵阵以等待刘牢之。
(重点字“陈”和“以”。
2分)
4、两军交战,双方各有惧敌的将领,晋军中是,秦军中是。
后者还留下了贻笑天下的成语:。
(3分)
4、谢石苻坚草木皆兵(每空1分)
5、肥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试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晋军获胜的原因。
(2分)
5、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过于分散,且军心涣散(1分);晋军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精锐且集中,故能以少胜多。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