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听那冷雨》
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念,作者选择了“雨”作为情感表达的依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讨论。

明确:“听听那冷雨”中的“冷”,字面上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的外在感受,内在的“冷”则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

作者在最后一节写到听不到雨声,作者的心中是失落的,其实更是为25年没有回到祖国的深深遗憾和感伤。

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课堂小结: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由外到内的写法。

因为乡愁牵绵不断,躲过现实的雨躲不过乡愁这心中的雨,因为思念故国思想也在下雨。

生成结论:语言美和景美都是由于情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他的笔下,一切的景物和感情都带上了作者的浓浓的思想感情在里头。

那么到底是什么感情呢?同学们请从课文里找出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得出答案:第1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提醒学生注意“久违、牵连、孺慕”等词,直接抒情,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第2段写中国传统书法中的“雨”字传达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4段将美国和中国的雨作对比,写出了作者对故土、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追思。

第12段“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写出了一切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对故乡浓重的思念之情。

总结本文的主题意蕴: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沈园》(其一)是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感伤的?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斜阳暗淡,画角哀鸣渲染出凄凉哀怨的氛围;“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有眼前之景转入回忆。

桥下春波当年曾照映过唐婉的身影,而如今,桥下春波依旧碧绿如故,心上之人已不在,物是人非,往事难再的悲哀默然而起。

诗人重返沈园,亭台楼阁已物是人非,唯有桥下春波依然如故,它既是诗人心伤之所,也是诗人寄托情怀的唯一所在。

《婴宁》如何解读婴宁的笑?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学短篇小说的高峰,作者蒲松龄在广泛收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了许多性格丰满的光辉形象,婴宁就是其塑造的众多形象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她生活在一个“乱山合沓,空翠爽肌”的小山村里,嗜花爱笑,天真无邪成为其性格特征的表现,但在其纯洁烂漫的表面背后又含有无限深情。

作者对婴宁爱笑,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婴宁人未到笑声先闻,在相见过程中,她时而“嗤笑不已”,时而“笑不可遏”,受到母亲斥责后“忍笑而立”,但转瞬“复笑不可仰俯”,这一系列关于笑的描写,声态并作,使婴宁爱笑的性格
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而“隐于笑”中的深层性格也得以充分体现。

一、笑中隐智
婴宁从小生长山野,父母早亡,没有受到礼教的束缚,天真烂漫,孜孜憨笑,嘻不知愁。

作者抓住婴宁爱笑这一特点,反复渲染,尽情描写,以至于其一出场,便是“拈梅花一朵,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这种近乎憨痴的纯真性格特征。

上元节在郊野与王子服的相遇,当她发现王子服对自己痴情的目光后,顾婢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在地,笑语自去。

仿佛王子服“目灼灼”是为他者,没有意识到此时遗花地上对一个封建社会的少女来说是“大不检点”。

简洁的几笔,婴宁爱花,爱笑,美丽,纯真的特点全面写出。

而当婴宁与王生在花园中,王子服拿出上元节婴宁遗落的梅花以示爱时,婴宁却用一脸无辜的表情说道:“枯矣,何留之”,并以慷慨(似带调侃)的口吻道:“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送之”。

当王生告诉她:“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她巧妙的用“葭莩之情,爱何待言”来搪塞。

而当其得知王子服所说的是“夜共枕席”的夫妻之爱时,俯思良久,笑道:“我不惯与生人睡”。

甚至母亲问到“园中共语”的内容时,以“大哥欲我共寝”,甚至以“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来作答,看似天真无知的对话中将其痴的性格特征刻画的栩栩如生。

但后文中“生以憨痴,恐漏泄房中隐事,而女姝秘密,不肯道一语”以及后文中设计“西人子”于死地,如果说前一情节的刻画还不足以证明其痴中隐智,那么后一情节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快,足以证明其大智若愚的特点,其初来人世,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世,后来发现家人都十分爱她,才坦率的讲出自己的身世,可见她很深沉,富于心机,办事能掌握分寸。

二、痴中带真
虽然鬼母说婴宁“年以十六,呆痴如婴儿”,她“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2] (第29-30页),但这也同时表现出其另一方面,她的天真烂漫,率性而为,确实是一中“痴”,痴而见真。

当王子服跟她表白时,至于王子服对她的爱属于夫妻之爱,同亲戚之间那种瓜葛之爱,有什么不同,这一段深动形象的描写,把双方的痴情都道出来了,一明一暗,一动一静,这正如宝黛爱情中,每次的哭闹则是黛玉对宝玉的考验,而伴随着争吵与哭闹的步伐,他们的感情也逐步加深,当王子服说明夫妻之爱与瓜葛之爱的不同之后,婴宁没有爱,并且俯思良久。

虽然,她并非不知道夫妻之爱与瓜葛之爱的区别,只是当面听到自己爱恋之人的表白之后,禁不住思前想后,进行了艰苦的思想斗争,也许是对自己悲惨身世的顾虑,也许是对突然到来真实幸福的激动,也许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俯思良久”语浅意深,让人深思,“而作者极力地赞美婴宁的天真,正寄寓着对老庄人生哲学中所崇尚的复归自然天性的向往”[3]。

三、笑中含讽
婴宁的笑,同时也是对封建黑暗社会显示的揭露,对女性反压迫的揭露和鞭挞,以及对龌龊社会现实的无声反抗。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要“行不露趾,笑不露齿”,婴宁的所行所作却无视封建社会的清规戒律,当王子服为情所困,独自到郊外山村中寻找婴宁时,她也丝毫没有少女的矜持和羞涩,先是从门背后“时露半面来窥”,见面时也谈笑自若,毫无顾忌,当养母让婢女叫她与王子服相见时,未见其人,而已听到“户外嗤嗤笑不宜”,直到进入房中,仍“尤掩其口,笑不可遏”这一段描写中,婴宁未言一语,只是以“忍笑而立”“笑不可仰俯”结束。

这种笑包含了她丰富的内心独白。

她的笑是对抗无情封建礼教的武器,当人们用世俗的婚礼来约束她,“使华妆行新妇礼”时,她“笑极不能俯仰”,使这一切无方进行,只好作罢。

这些也证明作者“在努力探求一种境界,一种生活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的人应然状态”[4] 。

如果说这里包含着鬼母对冷酷社会现实辛酸而悲愤的看法的话,那么,婴宁来到人世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王母的无情指责下,从此再也不笑。

并且说到做到,“虽故逗,亦终不笑”。

这种巨大的转折,实际上是婴宁对这个罪恶社会的抗议。

印度哲学家奥
修说过:“对人类而言,冷酷无情,最残忍之事,就是使他变得悲伤和严肃。

”笑是作为一个人的本性,将人的欢笑这种最基本的权利也夺走,就意味着剥夺人的生存权利。

婴宁这种由笑而不止到不笑的这种转折,深刻表现出对这个无情封建社会的讽刺。

四、笑中现善婴宁的笑是其对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的抗争,“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5] 也是其性格特征的体现,具有多重作用。

婚后她的屋子里传出的友善的笑声,感染了身边的大姑娘小媳妇,并且成为一种替人消愁的手段,“每值母忧愁,女至,一笑几解”。

而每当奴婢有大大小小的过失,怕挨鞭时,总是请求婴宁到母亲处闲聊,这样趁老太太心情好,犯错的奴婢来拜见时,可免于处罚。

喜欢婴宁的笑,一路走来,一路笑来,不管是拈花而笑,依树狂笑,掩口犹笑,还是莞尔微笑,孜孜憨笑,都是那样自然,娇媚,不仅得到了王子服的亲睐,赢得了王母的亲情,也赢得了邻居们的亲近,一向讲究严肃,讲究理解的婆婆大概也从内心喜欢婴宁那可爱的笑容。

五、笑中隐悲
即使是动辄喜欢大笑,狂笑的婴宁,也由不笑到哭,走完她性格发展的最后途程,就在她发誓不笑之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婴宁由“竟日未尝有戚容”到突然对王生“零涕”,哭起鼻子来,哽咽着向王生讲述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和自己的一个请求,希望王生把抚养她成长的鬼母的坟墓合葬。

她说:“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或无妨乎?”可见之前的笑之万般无奈与用心良苦。

而最后谈及改葬鬼母,婴宁哭了,由此观之,婴宁作为一个无家可归之人,笑中隐藏着多么丰富复杂的感情啊!可见前此之笑也隐藏着“悲”。

凡此可见婴宁乃至情至性之人,她提及过改葬鬼母的要求,不仅是报养育之恩,而且是希望使“养女者不忍溺弃”。

她的这举动突出了性格中深沉的内容,给她纯真的品质上增添感人的色彩,升华了她的精神境界,使她的形象更为丰满。

婴宁这一形象含有丰富复杂的内容,作者着重刻画婴宁作为一个少女的纯真性格及其变化,但同时也表现出她作为狐精的神异特征。

抚养婴宁长大的母亲这样评价过婴宁:“若不笑,当为全人。

”如果不是动辄喜欢大笑,狂笑,婴宁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闺门女训》中说:“嬉笑人轻贱”[6] 。

虽然母亲是按王子服所生活的社会人生观来做的评价,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

婴宁追随王子服来到王家后,王母见室内总是婴宁嗤嗤的笑声,也说过:“此女亦憨生”,但“孜孜憨笑”,“似无心肝”,只是婴宁的外在特点,在笑得帷幕后,隐藏着一个聪明,勤劳,知礼,思虑缜密而又具有深沉的感情的婴宁。

她的鬼母曾几次说她“少敦训”,“少教诲”,并嘱咐她到了王家“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但她到王家后,未学诗礼,即懂得“操女红精巧绝伦”,文末她对王生述说自己的身世,请求王生将其父母合葬的那一段话,更是真挚感人,使爱花、爱笑、纯真得近乎痴憨的婴宁形象中又依稀选出另一个婴宁。

且蒲松龄在“异史氏”中说“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也。

”这清楚的告诉我们:“孜孜憨笑”,“似无心肝”只是她的外在特点,而在笑的帷幕后面,隐藏着另一个婴宁。

她的出身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她不同于世俗之女,她的天真烂漫,使她在王子服向她倾吐肺腑之情时佯装不解,以憨痴语以对。

这个婴宁不仅显示出其天真烂漫,同时也是她聪明狡黠的表现。

作者通过缜密的构思,塑造了血肉饱满的婴宁形象,使《婴宁》成为我国文学遗产中的珍品,是中国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性格小说”的先驱。

爱笑,突出其心灵美(请同学找出文中婴宁笑处。

她什么时候笑?笑得怎样?这一系列的“笑”体现了婴宁的什么性格?)
(1)初见王生:“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2)再见王生:“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3)正式见王生:“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
(4)在花园的树上见到王生:“见生来,狂笑欲堕.……”
(5)见吴生:“但闻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
(6)平日里:“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7)结婚时:“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


(8)母忧怒时:“女至,一笑即解。


(爽朗率真,天真烂漫,纯真可爱.不受礼法约束。

我与地坛
1.作者通过哪几种方法表现母爱的深挚?请结合有关段落作简要说明。

答:作者依凭亲身感受,带着强烈感情,通过三种方式来展现母爱的深挚。

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为什么;为寻找“我”,不知在大园子里走过多少路;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转身离去;一时寻不到“我”,就步履茫然而急迫。

这重复多年的无声行动中,压抑的是痛心焦虑,显露的是深切理解。

二是借“我”之口进行直接心理描写: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惊恐”、“祈求”和不断地自我安慰;“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儿子遭遇不幸,母亲比儿子还痛苦,这就是母爱的深度。

三是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思念、痛悔之情的难以遏制从侧面烘托出母爱的动人力量。

2.作品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答:作品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特别是对与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

这些地方,都像诗一样的寓意无穷。

3.说明作品第三部分中排比、类比、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将排比句式与类比、象征手法结合一体。

文章文笔从容,语言优美,特别是第三部分,表现方法十分独特,将排比句式与类比和象征手法三位一体融合运用。

从修辞手法上看,这里运用了多重排比句式。

作者分别用时间、乐器、声响、景物、心绪、艺术形式、梦等七种事物对应四季,每一种事物与四季的对应关系,都是用排比句式来表达的;而这七个方面的对应关系,则又构成了更大一层的句式排比。

这些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而富有韵律。

这里的春、夏、秋、冬各有七种事物与之相对应。

这些对应的内涵都是从抽象的事物中来说明对人生的种种感受和体验,所以其表现手法不是比喻,而是类比。

类比手法的运用,打开人们联想的闸门,使感受丰富而深刻。

作者铺陈这么多对应关系,并不仅仅是让人们体会对四季和各种事物的感受,而是为了让人们透过这种种感受,领略“我’’在遭遇不幸后对自然和人生的种种深微的体验,领略“我”的复杂心境,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沧桑的命运。

这样,就从对四季和各种事物的感受,
上升到对人生的体验,这就是象征。

文章第三部分的主旨,就蕴涵在这种象征意义中。

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使类比带来的联想进一步升华,意蕴深沉而悠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