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激励和领导权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领导职能与权力

第一章   领导职能与权力

2、指挥的方式
(1)命令 以强制性为后盾,是一种具有明显约束力的指挥方 式。 “行政部门”、“军队”、“高校”、“社会团体” (2)说服 领导在布臵任务时要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 耐心细致的工作。
毛泽东说:“为着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而发布的行政命令, 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单靠行政命令,在许多情况下就行不 通”。 (3)示范 首先,领导以身作则、群众效仿。 其次,表扬先进、惩治后进。
3、监督的原则 针对性。 时效性。 真实性。 民主性。 制度化。
六、教育
1、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指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 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素质的领导活动。 2、内容: 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两大类 。
3、教育的途径、形式
在岗培训。 脱产学习。 轮训。
第二节 领导权力
(2)“接好地线”——协调好自己与下级的关 系
请思考: 怎样处理好领导与下级的关系? ①要有平等待人的意识,增进服务的意识。 ②要知人善任。 ③要广开言路。 ④及时奖惩。 ⑤激发和满足下属的正当要求。 ⑥为下属发挥才能创造条件。
(3)“挂好天线”——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 请思考: 怎样处理好领导与上级的关系? ①要在充分自尊的基础上,尊重上级。 ②要诚实。但讲真话,也要看场合。
3、领导权力的特征
第一,无形性。 第二,依附性。 第三,可塑性。 第四,对象性。 第五,强制性。 第六,目的性。 第七,交换性。 第八,垄断性。 第九,诱惑性。
四、正确认识、运用权力
1、对权力的“双重效应”要有清醒的认识:
(1)权力带来威势,是领导维护、推动组织的稳定 发展,使自己的决策得以实施、目标得以实现不可 或缺的手段和工具。
4、人事权 领导者对其下属人员所具有的选拔、录用、培养、教 育、升降、调配、任免等的权力。 5、奖惩权 领导者根据其下属的功过表现,进行奖励与惩罚的权 力。 6、控制权 领导者通过及时地调整或协调,使各个部门、各项工 作的各个环节,都能步调一致和谐地配合起来,以便 顺利地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目标的权力。

领导权与领导力

领导权与领导力

领导权与领导力领导权与领导力是组织和团队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领导权是指通过某种权威或委任来担任领导者的地位或职责,而领导力则是指一个人能够影响和激励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领导权往往是通过组织及管理层的授权和任命来确定的。

在一个组织内,领导权通常被赋予那些在职位上有权力和责任的人,他们负责指导和管理团队成员的行为和工作。

拥有领导权的人可以制定目标和策略,做出决策并监督团队的执行情况。

然而,仅仅拥有领导权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领导力是一种更广义的概念,它强调的是通过一系列技能和特质来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有效的沟通技巧、目标设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这些技能和特质在领导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领导者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以及解决团队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领导力可以分为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指令式领导、授权式领导、参与式领导以及激励式领导等。

每一种领导风格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优秀的领导者往往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团队成员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领导风格,以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

领导权和领导力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拥有领导权的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威来行使领导职责,而领导力则是通过有效地运用领导权来实现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领导权和领导力可以相互补充和增强,使领导者更加有效地实施领导。

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领导权和领导力也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

有些领导者可能拥有权力,但却无法有效地运用这种权力来影响和激励他人;反之亦然,有些人可能拥有领导力,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领导权。

在现实生活中,领导权和领导力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

一个组织或团队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领导者的能力和作用。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需要具备合适的领导权,还需要拥有足够的领导力来实现组织和团队的共同目标。

同时,组织和团队也需要培养和发展具备领导力的人才,以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

中国共产党取得领导权的历程
1、国共第一次合作——前期共同领导,革命蓬勃发展
(3)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大会 深刻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参加,并且取得 领导的地位,才能得到胜利。
前期,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合作,共同领导者革 命统一战线。以孙中山为领袖的国民党民主派积极促进国民党改组。当时国民 党中央各部和个地方执行不的主要领导职务,大多是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 担任的。从革命纲领上看,国民党一大所制定的新三民主义纲领既体现了左派 国民党的主张,又与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同。此外,不论是在黄埔建 军、平定叛乱、统一广东方面,还是在发展工农运动,推动北伐战争进展方面, 双方都共同发挥着巨大的组织作用与领导作用。
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 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 本保证。
总结
有问题
——请老师回答
总结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 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 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
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
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
4、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领导权确立
这段时期,党不但进一 步最广泛地发动了解放区人民,结成了最坚固的工 农联盟,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还领导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结成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 一战线。在人民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党的政策的感召下,一 些原来长期主 张走 中间道路,即旧民主主义道路的中间党派,也断然宣布放弃中间路线,转而拥 护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主张,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 治局面。这一 切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生活中领导地位的确立,而这正 是新中国建立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是:(1)边缘性、综合性;(2)两重性;(3)实用性。

第二章发展与理论源泉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主要是:(1)心理学;(2)社会学;(3)人类学;(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2.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个学科的联系集中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上,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衡量;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在一定心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

管理心理学在侧重研究管理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性时,离不开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学在侧重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时,也离不开心理研究。

两个学科的区别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各有侧重和其理论基础及应用范围的不同。

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并相应地采取管理对策,侧重于实践和应用。

而组织行为学则主要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在组织中的发展规律性,侧重于学术和理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比管理心理学更广泛,它不仅来自心理学,还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

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它不仅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而且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原理也应用于组织管理。

第三章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答:研究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大学组织行为学简答题及答案

大学组织行为学简答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2005年06月16日19:01:05 北京自考热线第一章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是:(1)边缘性、综合性;(2)两重性;(3)实用性。

第二章发展与理论源泉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主要是:(1)心理学;(2)社会学;(3)人类学;(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2.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个学科的联系集中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上,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衡量;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在一定心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

管理心理学在侧重研究管理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性时,离不开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学在侧重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时,也离不开心理研究。

两个学科的区别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各有侧重和其理论基础及应用范围的不同。

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并相应地采取管理对策,侧重于实践和应用。

而组织行为学则主要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在组织中的发展规律性,侧重于学术和理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比管理心理学更广泛,它不仅来自心理学,还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

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它不仅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而且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原理也应用于组织管理。

第三章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答:研究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答:罗突斯认为冲突的来源有三个方面:(1)沟通因素;(2)结构因素;(3)个体行为因素。
第十一章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1.什么是领导?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不同于领导者,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而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领导作为动态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第十六章 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1.期望理论可用什么公式来表示?
答:期望理论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即:动机水平=期望值×效价 M=E×V 动机水平也即激励程度(M),反映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在工作中会付出多大的努力。期望(E)是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也称为主观概率。效价(V)是指人们对所预期目标的重视程度或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该目标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研究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对未来的预见性。
第十二章 领导行为理论
1.有哪几种领导行为理论?
答: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
(1)斯多基尔和沙特尔的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
(2)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方格模式;
(3)卡特赖特和詹德的PM型领导模式;
(4)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式;
(5)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7)试验实证;
(8)普遍实施。

现代管理学案例-欧阳健的领导风格(领导和激励)

现代管理学案例-欧阳健的领导风格(领导和激励)

5. 试用强化理论说明欧阳健对销售部经理采取了何种激励方式?为什么?
欧阳健对销售部胡经理采取了自然消退的激 励方式。 从强化理论可知,所谓强化是指不断通过改 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 行为的过程。自然消退作为四种强化类型中的一 种,是指撤消对原来可接受行为的强化,使这种 行为逐步降低频率,以至最后消失。针对销售部 胡经理的行为特征,欧阳健遵循强化手段应用原 则,运用自然消退的激励方式是恰到好处的。
生产部经理愿意留下跟着欧阳健干而采购部经理却想离职以期望理论来分析激励力期望值生产部经理认为其完成目标任务的期望值为1而采购部经理认为其完成原料成本削减任务的期望值几乎为0可见采购部经理和生产部经理对取得满意的工作绩效的期望值很不一样相应的所受激励的程度就大不相同
现代管理学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自动化学院 工业工程系 蒋国璋
案例思考
【思考题 】 1. 欧阳健进入蓝天公司时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这 种领导方式与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有何不同? 他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何种领导方 式?当蓝天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 应新的形势,欧阳健的领导方式将作何改变?为 什么? 2. 蓝天公司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因为工资被削减而提 出辞职。按照双因素理论,工资属于保健因素还 是激励因素?研究部主任的话反映他当前的需要 属于哪一种? 3. 生产部经理愿意留下跟着欧阳健干,而采购部经 理却想离职,对其原因请用期望理论进行分析。 有效激励有哪些要求?
──欧阳健的领导风格
第一次‚ 危机‛发生在常务经理欧 阳健首次召开的高层管理会议上。会议 定于上午9点开始,可有一个人姗姗来迟, 直到9点半才进来。欧阳健厉声道: ‚我再重申一次,本公司所有的日常例 会要准时开始,谁做不到,我就请他走 人。从现在开始一切事情由我负责。你 们应该忘掉老一套,从今以后,就是我 和你们一起干了。‛到下午4点,竟然有 两名高层主管提出辞职。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沟通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沟通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共性
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 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与管理都可能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 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控制的行 为。
区别
领导可能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 制性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地是建立 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 基础上。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二节 领导品质理论
评价:
单纯的品质对解释领导来说并不充分 ,完全以特质为基础的解释忽视了情境因素 ,具备恰当的特质只能使个体更可能成为有 效的领导者。而许多非领导者也可能具备大 部分这样的品质。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理论
一、领导方式 专权型
1. 法1. 定法定性权力权力
5. 感召性权力
权力的来源
2. 惩罚性权力
4. 专家性权力
3. 奖赏性权力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二节 领导品质理论
一、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思想素质 l 1、思想素质—— 事业心、责任感、创业精神 l 2、业务素质——管理理论、技术技能 l 3、业务技能——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等 l 4、身体素质——体力与精力 二、领导集体的构成 l 1、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 l 2、知识结构——管理、技术、社会 l 3、能力结构——善谋、善断、人际、组织 l 4、专业结构 l 5、性格结构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l 一、领导的内涵 领导 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
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包括三个要素:

领导与激励管理学ppt课件

领导与激励管理学ppt课件
29
• (3)负强化
• 就是通过建立一种对员工来说是令人不愉快的环 境,使员工产生领导者或组织所希望的行为,以
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合意的结果(如处罚)。
• (4)自然消退
• 一般指从“冷处理”或“无为而治”角度使这种 行为消除。如开会时,要是管理者不希望下属提
出无关的或干扰性的问题,则可以冷处理方式来
33
• 制度激励: 1、建立有效的制度化的员工升迁通道 2、学会使用能级原理 3、组织机构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34
• 工作激励: 1、工作丰富化 2、轮岗 3、工作有挑战性、创新性
35
• 教育培训激励: 1、建立制度化的培训机制 2、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 3、注重培训效果
36
第三部分 沟通
式,反映人的欲望。 激励环境:激励过程所处的环境因素,会影
响激励的效果。
10
• 人的行为模式
11
• (二)激励理论 • 1、内容型激励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领导者在激励员工时,首先 必须找出他们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再提供适当的 刺激或诱因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有: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7
• (二)沟通的作用:
1、是使组织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有机体的 凝聚剂;
2、是领导者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3、是组织内外部联系的桥梁; 4、是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
38
• (三)沟通的过程
思想 编码 发送者
反馈
渠道 信息
接收 解码 理解 接受者
噪音
39
• (四)沟通的类别 • 按功能分:工具式沟通(为了改变人的行为)和
场内存在驱动力和遏制力,人的行为便是场内诸

[管理学]领导科学 第八讲 领导激励_OK

[管理学]领导科学 第八讲 领导激励_OK

• 4.激励是提升人的价值的有效措施
•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是需要和动机的反映。员工 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需要满足 的程度。从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来讲,人的需要和动机是有 层次的,一般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

领导者的任务,就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提升人们的价
值观,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因此,领导者肯定某种动
个问题,如果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七个人为老板创造更多的财富,老板
才有可能能多给粥,如何让七个人为老板创造更多的财富呢?又回到前面的话题:如何2建设 一套行之有效的分配与激励机制 。
• 领导活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领导者用人的重要目 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维持和提高积 极性。这种调动和维持人的积极性,就是激励。因此, 领导实际上就成为一门激励的艺术。如何把下属的积极 性充分开发出来,就成为领导科学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领导者运用正确的激励,可以培养组织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
强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领导者运用正确的激励,能够增强下级
对领导者的信任感和亲和力,有利于疏通和密切上下级关系,协调
和谐的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和纠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
员工之间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合理化建议奖的办法鼓励员工提建议。 不管建议是否被采纳,均受到奖励和尊重。如果建议被采纳,取得 了经济效益,那么得到的奖励更多更重。结果该公司的员工在一年 内提出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提 31条,它所带来的利润为900亿 日元,相当于该公司全年利润的18%。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也采用了 这种做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当有人问该公司的一位主管, 该公司通过激发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时,该主管 回答说,更重要的目的和意义还不在这里,而是通过这种激励,使 员工更加热爱和关心公司,感受到个人在公司所受到的尊重,看到 个人对公司的作用。

管理者的五种基本权利

管理者的五种基本权利

管理者的五种基本权利管理者的五种基本权利是指在组织中,拥有独立的决策权、监督权、领导权、奖惩权和赋权等五种权力的管理者。

这些权利是管理者有效地实施管理职责的基础,也是管理者维持组织秩序和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种基本权利。

一、独立的决策权管理者具有独立的决策权,即能够对组织的事务进行决策,并负责决策的实施。

这种权利是管理者最基本的权力之一,因为只有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才能保证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寻找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和决策实施。

二、监督权监督权是管理者对下属进行监督和指导的权利。

管理者必须时刻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指导。

管理者对于下属的日常工作表现应进行定期、全面的监督,以确保日常工作保持规范性、科学性、规律性和效率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目标、任务和绩效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三、领导权领导权是管理者通过精神鼓舞、思想感化、道德诱导和行动示范等手段,引领下属进行工作的权力。

好的领导者能够激励下属积极工作、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团结下属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并提高下属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管理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更要注意对下属的引导和教育,发挥好作为领导者的作用。

四、奖惩权奖惩权是管理者对下属进行激励和惩罚的权力。

管理者需要根据下属的工作表现,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励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也需要对下属的工作失误、过错和不足进行适当的惩罚,以促进下属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绩效的提升。

奖惩制度是管理者维护组织纪律和绩效管理的基础。

五、赋权赋权是管理者将部分工作和权利交给下属的权力。

管理者需要根据下属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将适当的职责和权力下放给下属,以便下属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工作,同时也能够增加下属对工作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绩效和水平。

以上就是管理者的五种基本权利的介绍。

通过使用这些权利,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实现目标,提高绩效。

经济管理基础第十章 领导与激励 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第十章 领导与激励 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第十章领导与激励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认为,人的行为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全部社会需要,即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人际之间的友情、受人尊重、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需要。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2、领导者的能力是其(C)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A、方法B、指挥C、素质D、技能3、(D)是指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力,即影响下属的能力。

A、职权B、威信C、权威D、权力4、(B)是领导者以身作则,用亲自的带头行为来影响、带动下级的指挥形式。

A、指导B、示范C、命令D、批示5、1937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890-1947)等人以(C)定位为基本变量,通过试验,提出了专制、民主和放任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A、威信B、职权C、权力D、权威6、(A)对于培养有效的管理者是有用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衡量管理者的领导形态的模型,使管理者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领导行为,并指出改进的方向。

A、管理方格图理论B、勒温理论C、领导权变理论D、情境理论7、(B)领导方式从关注的重点看,则是组织内的人际关系,领导者关心并满足成员的需要,鼓励成员工作,属于关系型领导方式。

A、放任式B、民主式C、专制式D、自由式8、(C)是管理者实施领导的基本形式,也是最常见的领导行为。

A、命令B、批示C、指挥D、示范9、(D )将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需要的先后次序即由低级向高级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级。

A 、麦格雷戈的X 理论和Y 理论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D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0、(B )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的付出获得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是否对报酬满意并产生新的积极性,不仅与报酬的绝对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报酬的相对量有关。

A 、期望理论B 、公平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强化理论11、在现实生活中,强化理论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突出地表现为(A )。

领导学(祁凡骅)PPT 第11章:激励与领导

领导学(祁凡骅)PPT 第11章:激励与领导
Company Logo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公平公式:(个人)结果/投入=(他人)结果/投入
觉察到的比率比较*
< 所得A
所得A
所得B 所得B
= 所得A
所得A
所得B 所得B
<
所得A 所得A
所得B 所得B
员工的评价
不公平(报酬太低) 公平 不公平(报酬太高)
*A代表某员工,B代表参照物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领导激励的启示如下: (1)公平是激励的动力。领导需要深刻体会:人能 否受到激励,不仅由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由他 们所得与别人所得相比较的感觉是否公平而定。 (2)当人们感到待遇不公平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 呈现出紧张不安、消极怠工,甚至是发泄怨气、制造 组织内部矛盾的现象。因此,领导者应该尽量杜绝激 励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第十一章:激励与领导
我们都会为爱的礼赞而感到兴奋不已! ——西塞罗
第十一章:激励与领导
领导激励的内涵
主 激励的基本理论 要 领导激励的一般原则 内 容 领导激励的方法与艺术
一、 激 励 的 概 念
第一节:领导激励的内涵
定义:激励是指能推动人们追求并实现某种目标的力量。
从广义而言,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从狭义而 言,激励就是一种刺激,是促进行为的一种手段。
❖复习思考题
1.请说出激励的核心概念 2.请综述五种基本激励理论的内容 3.列举领导激励的一般原则 4.描述常用的领导激励方法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五、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期望值
效价
激励的 效用
期望值是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目标达 到后兑现个人要求的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

管理学中的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激励方法

管理学中的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激励方法

管理学中的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激励方法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激励方法在管理学中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领导者对于团队和组织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激励能力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动力和工作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激励方法,包括如何增强领导力、影响团队,并给予员工正确的激励。

一、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们的魅力、权力和专业能力等方面。

以下是增强领导力的几种方法: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与团队成员建立互信的关系,领导者可以增强他们的影响力。

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应该倾听员工的意见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

2. 建立良好的口碑:领导者的信誉和声誉对于他们的影响力非常重要。

要建立良好的口碑,领导者应该始终保持道德和道义标准,并通过诚信和诚实来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

3. 增强个人魅力:领导者的魅力可以吸引和影响其他人。

通过培养个人魅力,领导者可以更好地影响团队成员和激励他们达到目标。

二、领导者的激励方法领导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员工,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和表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激励方法:1. 赞赏和表扬:领导者可以通过赞赏和表扬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动力。

当员工取得突出成绩或完成艰巨任务时,领导者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公开表扬,以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贡献。

2. 给予奖励和认可:除了口头赞赏外,领导者还可以给予员工物质奖励,如奖金、提升机会或其他优惠待遇,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 培训和发展机会:领导者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职业发展。

通过提供学习机会和挑战性的职业道路,领导者可以激励员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并提高工作表现。

4. 设定明确的目标:领导者应该为团队和个人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与员工共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策略。

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更有动力地追求成功,并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总结起来,在管理学中,领导者的影响力和激励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复习知识点第一部分第一章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是:(1)边缘性、综合性;(2)两重性;(3)实用性。

第二章发展与理论源泉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主要是:(1)心理学;(2)社会学;(3)人类学;(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2.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个学科的联系集中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上,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衡量;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在一定心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

管理心理学在侧重研究管理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性时,离不开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学在侧重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时,也离不开心理研究。

两个学科的区别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各有侧重和其理论基础及应用范围的不同。

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并相应地采取管理对策,侧重于实践和应用。

而组织行为学则主要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在组织中的发展规律性,侧重于学术和理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比管理心理学更广泛,它不仅来自心理学,还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

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它不仅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而且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原理也应用于组织管理。

第三章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答:研究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管理学(孙永正版)

管理学(孙永正版)
12.根据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领导行为应如何随着职工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
13.简述组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4.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5.简述利克特领导方式理论。
16.简述领导者影响力的主要来源。
17.简述集权与分权的影响因素。
18.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19.简述决策的程序。
3)被领导者对所需资源的选择可能性
2、领导权变理论的启示
答:领导是一种动态过程,有效地领导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领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行为,领导的成效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三方面的互动关系。换言之,领导效果是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的函数。
使用条件: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管理行动
2)同期控制:特点:在行动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使用条件: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中
3)反馈控制:特点:从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来监控和矫正今后的活动。
使用条件:控制是在事后进行的。
群体对变革的阻力,可能来自于群体规范的束缚,群体中原有人际关系可能因变革而受到改变和破坏,群体领导人物与组织变革发动者之间的恩怨和摩擦冲突,以及组织利益相关群体对变革可能有损该团体利益的顾虑。
2、试析组织变革的趋势
答:
1)组织运行高速化
2)组织合作网络化
3)组织结构扁平化
4)组织构建柔性化
5)组织运作团队化
2、不必寻找对决策有影响的所有因素,只要抓住与决策问题、决策目标有最密切关系的主要因素;
3、不必追求解决决策问题的最优解,只要找到令决策者满意的解决方案。

领导职能(激励部分)

领导职能(激励部分)

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以产生期望的行为。是一
种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都是由于需要而引发。因需要而产生动 机,进而引发行为,需要得到满足,又产生新的 需要。。。。。周而复始,就是简单的激励过程。
3
2.激励的作用
激发积 极性
有没有激励,效果大不相同。 工作绩效 = 能力 × 激励水平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一个人加入一个组织是有目的 的:获得报酬?获得成就?为社会作出贡献?按时 计酬的员工仅发挥能力的20~30%(可保住饭碗); 充分激励后,可达到80~90% 个人目的和组织目的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组织是人的集合体,有自己的目标:赢利?获得成 就?为社会作出贡献? 必须认识、理解、尊重、用好每一个人,满足他们 的需要,激发他们的热情,是组织内的所有人都为 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归属需要与权力需要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最优秀的 管理都是权力需要很高而归属需要很低的人。
11
高成就需要:
事业心强,独立,敢于承担责任; 视成就重于金钱; 在有反馈和中度冒险环境下,可以被高度激励。 高成就需要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一个组织拥有高成就需要的人越多,成功的希望越大。 可以通过训练激发成就需要。
( 激 励 部 分 怀 化 学 院 黄 明 元 )
(4)目标设定理论
适用于那些承诺并接受工作目标的人。 具有一定难度的具体目标,一旦被接受,将更能 激发高绩效。 让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
12
2、过程型
(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且 具有吸引力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行为。 要求管理者积极帮助人们实现其期望值。
把听取内部意见作为首要 任务 使用多渠道的内部联系 鼓励双向交流 及时反馈

领导权与决策层级制度

领导权与决策层级制度

领导权与决策层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领导权的正确行使和决策层级的健康运作,规范领导决策和管理行为,提高决策效率,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在企业内必需严格遵守。

第三条领导权是指领导层对企业决策的最终决议权和权力,是企业内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四条决策层级是指企业内不同层级的决策参加者和决策程序,对于不同层级的决策者应有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第二章领导权的行使第五条企业领导权由总经理行使,总经理对企业内各项决策负有最终责任。

第六条总经理有权订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并向董事会作出报告。

第七条总经理有权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订立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总经理有权订立企业内部的人事任免政策,并对重点人事任免事项向董事会报告。

第九条总经理有权代表企业与外部机构进行合作和谈判,并签署相关合同和协议。

第十条总经理有权组织和召开企业内部会议,通报企业动态和决策信息,并听取各部门看法和建议。

第三章决策层级制度第十一条企业内各级管理岗位应依照岗位职责和权限划分决策层级,确保决策沟通和执行效率。

第十二条决策层级应设立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报告对象。

第十三条高层管理人员应负责订立和转达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并对部下下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引导和监督。

第十四条中层管理人员应依据企业战略和目标,负责订立具体的部门工作计划和措施,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引导和考核。

第十五条基层管理人员应依据中层管理人员的要求,组织和协调员工的日常工作,并及时向中层管理人员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员工在层级内应在报告对象的引导下,完本钱职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第十七条决策层级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流畅和沟通顺畅。

第四章责任和评估第十八条领导层对企业决策的结果负有最终责任,应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决策和管理过程。

领导力2:权力 激励

领导力2:权力 激励

02
激励与领导力
激励的定义与重要性
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动力,使其 发挥出内在潜力的过程。
激励的重要性
激励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组 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 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领导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层次,满足其需求,激发其动力。
领导力实践中权力与激励的挑战与应对
权力滥用
领导者需警惕权力滥用,避免因个人喜好或偏见而影响决 策的公正性。应对方法是建立监督机制和透明决策过程。
激励不公
在实施激励策略时,领导者需确保公平性,避免因主观因 素导致激励不公。应对方法是建立客观的评估标准和透明 的奖励机制。
应对变革
随着组织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领导者需灵活调整权力 运用和激励策略。应对方法是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 时调整领导方式和策略。
多元化与包容性
未来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包容性和多元化的观念,能够吸引和保留 来自不同背景的优秀人才。
变革与创新
领导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变革管理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环境。
情感智能
领导者需要提高情感智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团队情绪,建立良好 的工作氛围。
如何提升个人领导力中的权力与激励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
领导力2权力与激励
目录
• 领导力与权力 • 激励与领导力 • 领导力中的权力与激励 • 领导力实践中的权力与激励 • 总结与展望
01
领导力与权力
领导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领导力的定义
领导力是指一种影响和激励他人 的能力,领导者通过引导和影响 团队成员,实现共同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激励和领导权Motivation and leadershippiecework 计件工作manual手工的manual labor体力劳动quota定额,限额scrutinize 仔细或彻底检查resentment生气,愤怒deficiency 缺乏,缺少prominent突出的stink有臭味的psychologist 心理学家categorize将分类ingenuity心灵手巧,擅于发明创造subscribe to捐助;订阅;签名,同意,赞成phenomenal 非凡的;格外的,现象的compatible 适合的,适宜的,兼容的incorporate包含,合并,组成公司retaliation报复attain获得;达到,实现conductive有益的proliferation繁殖;增生assembly line 装配线rotation轮换,旋转traffic jam 交通堵塞substantiate用事实支持;证明;证实resilient弹性的,有弹力的morale士气embrace 欣然接受;包括,包含,拥抱human unity人和appropriate timing 天时favorable locality 地利vogue时尚continuum连续统一体一、古典理论the classical theory弗雷德里克·泰勒1911年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后来被称为古典理论。

这个学说认为,只有钱才能激励工人劳动,他们的生产力和他们的报酬有直接的联系。

换言之,他们得到的收入越多,他们就生产得越多。

First stated in Frederick Taylor’s wok of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in 1911 and later on referred to as the classical theory, this doctrine assumed that workers were motivated by nothing but money, and that their productivity was directly linked with the pay they get. In other words, the more they were paid, the more they would produce.二、霍桑研究the Hawthorne studies人们普遍认为,第一项揭示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于1924-1932年间在西部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完成的,因此称之为做霍桑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金钱并不是决定工人能生产多少的唯一因素。

霍桑研究揭示出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性。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first revealing studies on human relations were made between 1924 and1932 at the Hawthorne Works Plant of the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hence the name Hawthorne studies. It was found by the studies that money was not the only factor in determining how much a worker would produce. This reveale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organization.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如果人们觉得得到管理人员的特别关注,就会更加努力工作,生产更多产品。

这种效果后来被称作霍桑效应。

More importantly, the studies found that workers tended to work harder and produce more if they felt that they were given special attention from the management. This effect was latter termed the Hawthorne effect.三、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human needs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s←esteem needs←social needs←security needs←physiological needs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1950年,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提出双因素理论。

根据此理论,有两种因素影响工作的满意度和员工激励。

其一是卫生因素,像金钱、安全、工作条件和监督,被称为卫生因素,是因为它们和生理卫生相似。

第二个是激励因素,包括责任、认同、成就、晋升和挑战。

根据赫茨伯格的理论,如果缺少保健因素,这些因素不会起作用。

但一旦员工对卫生因素感到满意,只有激励因素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多生产更多的产品。

这一发现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非常吻合。

During 1950, Frederick Herzberg and his associates put forward a theory called the two-factor theory.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re are two group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motivation. The first are hygienic factors such as money, security,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upervision. They are called hygienic factors because they are like physical hygienic. The second group are called motivating factors, which include responsibility, recognition, achievement, promotion and challenge. Those factors, according to Herzberg, will not work if hygienic factors are absent. But once employees are satisfied with hygienic factors, only motivating factors can make them work harder and produce more. This finding fits Maslow’s hierarchy of human needs quite well.五、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McGregor’s theory X and theory Y根据麦格雷戈的观点,以X理论为指导的管理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管理者应该依靠紧密控制、施压,甚至威胁,督促职员工作。

另一方面,以Y理论为指导的管理者认为工作如同休息和游戏一样自然,大多情况下人们承担责任,甚至主动负担责任。

他们还认为许多人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ccording to McGregor, Theory X managers believe that people are born lazy and irresponsible, and managers should use close control, pressure and even threats to make them work properly. On the other hand, Theory Y managers feel that, to average people, work is as natural as play or rest, and that in most cases people accept and even seek responsibility. They also believe that many people have high degrees of imagination, ingenuity and creativity, which can be used in solving organizational problems.六、大内的Z理论Ouchi’s theory Z七十年代,日本在汽车制造和电子消费品生产上取得的成功掀起了新一轮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美国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在他广为传看的著作中,将美国和日本在管理上的风格作比较,发现这两种风格在许多方面迥然不同。

他认为日式管理的特点是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The Japanese success in making automobil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in the 70s gave rise to another wave in human relations research. In his widely read book The Theory Z, the American professor William Ouchi compared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mpanies in their styles of management and found that the two styles differed greatly in many aspects. He believed that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style management were the major reasons for its phenomenal success.但大内不鼓励美国企业无条件地照搬日式管理方法,因为日本的管理方式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独特特性。

他建议美国企业采用该方法中能和美国文化兼容的那部分。

为此目的,他发明了一个称为Z理论的新模型,体现出日本管理方式的许多特点,但都在其他方面与美国的价值观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