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思潮

学习时报/2004年/01月/05日/第T00版/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

陈家刚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它主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由与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而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同时经由协商民主达至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当然,这种政治理想是建立在公民实践理性基础之上的。

协商民主的理论源流

协商民主可以回溯到古希腊时期,以及埃德蒙・伯克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以及约翰・杜威这些20世纪理论家的贡献;“协商民主”概念是约瑟夫・毕塞特(Joseph Bessette)1980年开始正式作为学术语言使用的。而真正赋予其动力的则是伯纳德・曼宁(Bernard Manin)和乔舒亚・科恩(Joshua Cohen)。20世纪后期,自由主义理论和批判理论的代表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分别出版了论述协商民主的著作,从而使协商民主理论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他们都将自己看作是协商民主的支持者。协商民主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约・埃尔斯特(Jon Elster)。

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源于英美传统的自由宪政主义和德国(或欧洲大陆)传统的批判理论。从表面上看,自由民主与协商民主是不相容的,因为协商民主强调政治互动中的偏好转换,而自由民主的理想则存在于政治互动前的利益协调和聚合。但自由宪政促进了协商,制宪过程本身就是协商。正如罗尔斯所说,“秩序良好的宪政民主”应该“被理解成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批判理论。批判理论关注使个人和社会从各种压制性力量中摆脱出来,以及公民自身通过参与民主政治而认识并对抗这些力量的能力。这些公民在理想上应该是更具有公共精神、更有耐性、更有知识、更关心别人的利益、也更注重自身的利益。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能够支持协商民主概念,交往理性的要素是协商民主有效性的标准。自由宪政主义和批判理论都认为政治对话是协商民主的本质。

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公共协商是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公共协商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参与公共讨论和批判性审视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公共政策的过程。形成政策的协商过程不仅建立在政治谈判或契约性市场交易模式基础之上,而且还受公共利益责任的支配。公共协商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公众理性,在理性上达成共识,寻求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政策。

2、政治共同体中,协商过程中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理性的,不存在特殊成员的利益具有超越其他任何公民利益的优先性,参与者行为不受先定权威的规范或要求的限制,而只根据协商的前提和结果行动,提出建议,或者批评、辩论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协商不接受强力。

3、协商民主为政治决策提供合法性,并强调公开性和责任性。公共协商能够使公民自愿接受正当的、具有约束力的决策,协商民主力图完善自主的自我治理过程,从而既反映不同的愿望,也反映更高程度的道德责任。公开性能够保证所有公民参与形成决策的过程,阻止秘密的、幕后的政策协定。责任性明确了谁支持什么政策,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4、实施协商民主必然要面临三个问题:统一或共同政治共同体的缺乏;文化多元主义的

存在;现实社会中巨大的不平等。协商民主的核心假设是,协商过程的参与者要承担公共利益的责任,为更大利益而节制甚至牺牲自我利益。但社会结构的差异性可能使某些团体对更大的政治共同体没有责任感和认同。公共协商要求参与者的认知和道德框架是完全相似的,必须有一套共享的基本认识观念和信念。但关于现实性的信念和假设、规范原则和实践、多种族、多文化现实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会使理性协商受到极大削弱。不同团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社会经济、认识资源的不平等,从而严重阻碍某些团体有效参与协商过程和平等维护自身需求和利益的能力。

5、在协商民主理论中,民主合法性的本质取决于那些受集体决策制约的公民个体参与有效协商的能力和机会。诉求向协商民主转型意味着人们重新关注民主的有效性:即民主控制是实质的,而非象征性的,而且是有能力的公民参与的,其本质是公共协商。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是:直接民主、市政会议、小规模的组织、工作场所的民主、具有不同道德原则的公民、自愿协会之间公共理性的中介形式,而协商宪政和司法实践则调整作为整体的社会。

协商民主的价值评说

从理论上看,协商民主能够培养出维护健康民主所必需的公民美德,如政治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自制与尊重、妥协等;同时,协商民主能够形成集体责任感,每个人都是更大社会的一部分,其福利有赖于承担属于自身的那份集体责任的意愿。

从社会意义上看,协商民主过程是对当代自由民主中流行的个人主义和自利道德的矫正,缺少这种平衡关系,自由民主就存在着被个人主义偏见削弱的风险;而且,协商民主将曾经受排斥的种族文化团体的声音吸纳进协商过程,并向这些团体表明公共协商的结果来自公正的和包容性的程序,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另外,即便是错误的信念或不合理的建议对于实现理性协商的目标来说也是有帮助的或者是有关联的。

协商民主理论是西方社会对民主本质的再思考。民主的本质是人民主权,是平等公民自由而理性的参与。在20世纪的政治理论中,经济学的影响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自利成了自由民主理论的基础。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强调通过共识形成决策的过程,以求矫正西方民主社会重视自由却使平等受到忽视的现实。

协商民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观念形态,它所强调的人民主权和公共利益、公民的平等参与和协商能力及相应的程序机制,已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在政治世界中,它不仅没有制度化的机制和程序,而且也缺少自身的经验基础。至于经济收入、信息、教育水平等要素与协商民主能否实行的关系更待深入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