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操作方法

鼻饲操作方法
鼻饲操作方法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得分

操作准备10分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2 用物准备:治疗盘、38-40℃鼻饲液、治疗碗(温开水)、弯盘2个、镊

子1把、压舌板、无菌纱布4-5块、胃管、60ml注射器、治疗巾、医嘱

卡、棉签、手电、液体石蜡、松节油、听诊器、别针、皮套、胶布、洗

手液、胃管标识、记录单、笔、医用/生活垃圾、一次性手套一只。

8

评估10分病人:

1、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理解能力及配合程度

2、病人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

鼻部疾病。

3、环境整洁、无异味。

4

4

2

操作流程70分安置胃管:

1、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告知目的及过程,指导病人,观察鼻腔进行评

估。

2、准备用物

3、推车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腕带

4、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如病情不允许,可平卧,头偏向一侧(或

右侧卧位)

5、洗手,戴口罩,铺治疗巾与颌下,置弯盘于随手可及处,备胶布

6、选通畅一侧鼻孔,清洁鼻腔

7、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使用长度并标记

8、取纱布放在左手,倒少许液体石蜡与纱布上,润滑胃管前端

9、核对病人,左手持纱布托胃管,右手持镊子夹胃管,轻轻插胃管

10-15cm(咽喉部)

10、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昏迷病人按昏迷操作流程),顺吞咽动作将胃

管插到所测量长度(45-55cm)

11、如插胃管不顺畅时检查口腔,查看胃管是否盘在口腔内;如病人恶

心,嘱深呼吸,休息片刻再插;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

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重插。

12、确认胃管在胃内(抽吸胃液等三种方法),夹住胃管末端

13、标记胃管,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颊部

注入鼻饲液:

14、注射器注入少量温开水

15、缓慢注入鼻饲液,并观察反应(每次鼻饲量不少于200ml,间隔时

间不少于2小时,每次注入鼻饲液后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引

起腹胀)

16、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温开水20ml

20

5

5

15

10

5

5

5

17、抬高胃管末端,反折胃管末端,盖紧盖

18、将胃管末端用纱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固定于枕旁、大单或衣服上,嘱病人维持原卧位20-30min

19、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观察病人反应,处置后核对

20、整理床单元,整理用物

21、洗手、记录、粘贴胃管标识,交代注意事项

拔胃管:

1、核对病人,告知目的,评估并指导病人

2、洗手、戴口罩

3、协助病人头偏向一侧或侧卧

4、铺治疗巾于颌下,置弯盘于颌下

5、夹闭胃管末端

6、揭去固定用胶布,纱布包裹近鼻孔处胃管

7、嘱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拔管,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当胃管于咽喉处,快速拔出胃管至弯盘内,移出病人视线外

8、用纱布清洁病人口、鼻、面部

9、协助病人漱口,擦去胶布痕迹

10、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整理用物

11、洗手,摘口罩

12、交代注意事项并记录

提问10分1、目的2、评估内容3、指导内容

4、注意事项

5、相关知识

10

总分

整体评价A、沟通流畅、操作规范、熟练、病人舒适

B、沟通稍欠流畅或操作欠规范、欠熟练、病人舒适

C、沟通不流畅、操作欠规范、欠熟练、病人欠舒适

D、无沟通、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病人不舒适

A.1.0

B.0.9

C.0.8

D.0.7

得分(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整体评价系数

提问10分2、目的2、评估内容3、指导内容

4、注意事项

5、相关知识

5

5

总分

整体评价D、沟通流畅、操作规范、熟练、病人舒适

E、沟通稍欠流畅或操作欠规范、欠熟练、病人舒适

F、沟通不流畅、操作欠规范、欠熟练、病人欠舒适

D、无沟通、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病人不舒适

A.1.0

B.0.9

C.0.8

D.0.7

得分(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整体评价系数

鼻饲操作流程

鼻饲护理 一、概述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包括经口和喂养管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疗法的目的是预防和纠正病人在疾病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肠内和肠外两种方法。随着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胃肠道不仅是一个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因如此,较之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经消化道消化、吸收和利用符合生理、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其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故在决定营养支持疗法时,首选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共识。 鼻饲疗法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方法。二、鼻饲的适应症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手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早产婴或病情危重的婴幼儿,及拒绝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三、插管的注意事项 1、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55cm。插管动作要轻稳,特别是在通过咽喉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时(环状软骨水平处、平器官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以避免损伤食管黏膜。操作时强调是“咽”而不是“插”。 2、在插管过程中病人出现恶心时应暂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减轻胃肌收缩;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提示导管误入喉内,应立即拔管重插;如果插入不畅时,切忌硬性插入,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咽部,可将胃管拔出少许后再插入。 3、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而反复插管可致声带损伤与声门水肿。为了提高昏迷患者插管的成功率,可在插管前先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向后仰,避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4-16cm(会厌部)时,再以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然后徐徐插入至所需长度。 四、鼻饲的种类、温度及鼻饲的方法 1、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也可自带像鱼汤和菜汤,米汤,米糊,一个原则要保证热量,无渣,防止胃管堵塞。 2、.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40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

长期鼻饲患者的饮食配制护理

长期鼻饲患者的饮食配制护理 鼻饲法( nasogastric gavag)e 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或拒绝进食的病人补充营养,维持正常生理需要,进行治疗。自2012年6月起,我们共对20 例鼻饲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饮食配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 例,年龄75—98岁,平均年龄83岁,均为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丧失吞咽功能者17人,拒绝进食者3人,均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从鼻腔插入,进行鼻饲。 护理 1、鼻饲患者饮食配制护理的重要性对于鼻饲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不能正常经口进食,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 米粉之类。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多 热量、 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为了维持鼻饲患者正常的营养需求,应注重做好鼻饲患者的饮食护理,通过科学合理营养液

备方法,使鼻饲患者同常人一样广泛饲用各种食品,吸取充 足的营养。 2、鼻饲饮食的种类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可用食物 包括:植物油、 奶、豆浆、炖蛋、米汤、肉汤、蔗糖、 食盐等。匀浆饮食 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鱼、虾、肉类、蔬菜、油、盐等。 3、鼻饲饮食的量长期鼻饲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 在内一般应 在200—300毫升,每日7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本组病例是混合奶与匀浆饮食交替注入。 4、饮食的搭配鼻饲患者饮食的搭配根据不同病情症状及合并症,给予合适的配方。本组病例均为老年病人,长期 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高热、便秘、尿路感染等病 发症,在食物配置的选择上注意富含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及 热量、无机盐、水份、膳食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补充。早晚 两餐采用混合奶:亨氏米粉加肠内营养蛋白粉剂(安素)加 水调制而成,其余餐次采用匀浆饮食。 5、饮食的配置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工号姓名考核者成绩 操作项 目 操作内容 分 值 评分标准 扣 分 操作准 备 (10)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不规范-2 2.患者评估:核对医嘱,确认病人信息。至床 旁,核对病人床头卡/腕带信息。评估病人病情、 意识状态、鼻腔情况,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取 得患者配合,询问大小便,评估周围环境。 5 未核对-1 未评估 说明-3/不完整酌 情扣分未询问两 便-1 未评估环境- 1 3.操作用物:(1)治疗盘内 无菌治疗巾内:治疗碗内盛纱布3~4块及镊子、 一次性50ml灌注器、石蜡油纱布; 无菌治疗巾外:鼻饲液、温开水、小水杯(必要 时)、一次性无菌手套、一次性胃管、一次性治 疗巾、棉签、胶布、别针、听诊器(必要时)、 水温计、手电筒、弯盘;(2)其他:医嘱单、治 疗卡、管道标识、手消毒液、医用垃圾桶、生活 垃圾桶。 3 少一种-1 操作步 骤 (80) 操作步 骤 (80)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简单解释后开 始操作。 2 未核对-1 未解释- 1 2.根据患者病情取坐位、半坐卧位或仰卧位,头 稍后仰;有活动义齿或眼镜者取下妥善保管。 3 体位不当-2 未查 义齿/眼睛-1 3.将一次性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置弯盘于口角 旁,清洁已检查的鼻腔,洗手,备胶布。 4 未铺治疗巾-1 未 置弯盘/不当-1 未 清洁鼻腔-1 未洗

手/备胶布-1 4.打开无菌盘,检查并打开胃管包装袋。 3 未打开无菌盘/打 开不规范-2 未查 胃管质量-1 5.①戴手套,②检查胃管是否通畅,③测量胃管 插入长度(一般为前额发际到胸骨剑突处或由耳 垂经鼻尖至胸骨剑突的距离,成人约45~55cm, 婴幼儿14~18cm), 并做好标记。 8 一项未做/不规范- 2 6.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端,一手持纱布托住 胃管,另一手将胃管从选定侧鼻腔轻轻插入,至 14~16cm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插管:①清 醒患者:嘱患者吞咽,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 至预定长度;②昏迷患者:左手将患者头部托 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 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 15 未润滑胃管前端-3 插管不规范-10 一 次插管不成功-15 7.插胃管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①若出现 恶心、呕吐,应 暂停插入,嘱患者深呼吸,稍后再插;②插入不 畅时,检查胃管 是否盘曲口中或将胃管抽出少许,再小心插入; ③呛咳、呼吸困 难、紫绀时,应立即拔管休息后再重新插入。. 6 操作中未观察病情 -6 任何一种情况 处理不当-2 8.证实胃管在胃内:①在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 吸,有胃液被抽出;②置听诊器于患者胃部,快 速经胃管向胃内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 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 9 未证实胃管在胃内 -9 漏用一项-3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 备齐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内有消毒胃管一根),镊子一把,弯盘、50ml 注射器1支,纱布,石蜡油、汽油、棉签、胶布、手电筒、治疗巾(病人毛巾)、别针、压舌板、线绳、鼻饲饮食、备温水适量。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 2.颌下铺治疗巾或病人毛巾。 3.用棉签清洁病人鼻腔。 4.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10cm左右。 5.左手持纱布拖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咽喉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清醒病人)同时将胃管继续下送。 6.插胃管深度4555cm(相当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加上鼻尖到尖突的距离)昏迷病人无吞咽反射不能合作,插管前应将病人头向后仰,胃管插入15cm时(会厌部),左手将病人头托起。 7.能正确处理插管中病人出现的恶心、呛咳等插入不畅的情况。 8.判断胃管是否插入胃内方法正确(三种方法)。 9.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两侧。 10.检查鼻饲量、质及温度(38—40ºC)。 11.用50ml注射器连接胃管开口端,回抽有胃液后,即可注入少量温水,再缓缓注入流食或药液。 12.最后注入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13. 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别针固定于病人枕旁或衣服上。14.每次鼻饲后及时记录量。 15.观察病人进食后反应。 四、操作后: 1.整理用物、床单位。 2.将注射器洗净后放于治疗碗内,用纱布盖好备用。 3.所有用物每日消毒一次。

两种鼻饲方法在脑卒中后长期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鼻饲方法在脑卒中后长期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间断经口留置胃管鼻饲方法及传统鼻饲方法在脑卒中后长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更适合患者的营养护理方式,减少并发症,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舒适度。方法选择本院康复科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卒中后30d仍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正常进食的患者26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常规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方法,营养供给采用间断经口留置胃管鼻饲法,与同期收治的脑卒中后30d仍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26例患者对照,后者采用常规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方法,营养供给采用传统留置胃管鼻饲法。治疗30d后将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营养状况评分改善情况;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患者舒适状况评分改善情况。结果30d后观察组返流性食管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GUSS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状况评分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经口留置胃管鼻饲方法在脑卒中后长期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留置胃管鼻饲。 标签:间断鼻饲;脑卒中;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大约45%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碍[1]。为了保证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需求,需给予鼻饲,但长期鼻饲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提示留置胃管可影响贲门闭合,引起或加重胃食管返流,经口间歇留置胃管鼻饲法即进食前将胃管经口腔插入胃内,经胃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水与药物注入胃内,注入完毕随即拔管的营养供给法,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2]。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名脑卒中长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两种管饲方法进行营养护理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科的脑卒中长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2例,均经头颅CT/核磁共振证实。患者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能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有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且洼田饮水试验在Ⅲ级以上。同时排除确诊有肌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运动神经元病等所致吞咽障碍,认知功能严重障碍或听理解能力严重低下不能配合治疗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奇偶次序随机分为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7例;年龄48~73岁,平均(53.38±3.76)岁;治疗时病程36~115d,平均(58.74±3.45)d;洼田饮水试验Ⅲ级8例,Ⅳ级18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年龄46~75岁,平均(51.65±3.75)岁;治疗时病程46~110d,平均病程(54.36± 2.97)d;洼田饮水试验级Ⅲ10例,Ⅳ级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医嘱由责任护士留置胃管后,每4 h根据患者的消化情况鼻饲流质;另外由康复治疗师进行肌肉电刺激、超反射治疗、冰棒刺激等康复治

鼻饲患者的饮食指导

鼻饲饮食指导 适应人群 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 的患者。 早产婴儿及病情危重患者 拒绝经口进食患者 鼻饲的方法与目的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其对营养的需要,以利早日康复。 鼻饲的要求 鼻饲前床头太高30-40°避免进食后呛咳、恶心、呕吐减少肺炎的发生。次数每日6-12次,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小于2h。 灌注膳食过冷、过热均可引起腹泻或胃肠道的反应,因此膳食的温度38-40度 适合鼻饲的食物 米汤、米粉、稀饭、面汤 鸡蛋、牛奶、豆浆、各种瘦肉、鱼、虾 各类的果汁 各类蔬菜汁 营养液的配制

配制方法:根据配方要求选择特定食物称量备用。如固体食物瘦猪肉、鸡肉、鱼、虾、蔬菜等必须先洗干净去骨、去皮、去刺,切成小块煮熟,鸡蛋煮熟去壳分成块,牛奶、米粉、肉汤等煮沸加糖,然后将每餐所需食物全部混合,一起装入电动搅拌机内磨碎搅拌成无颗粒糊状即可。以上配方应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营养液的配制 患者出现腹泻时应以米汤、盐开水为主,适当添加一些维生素加10%kcl 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应选用低脂、低胆固醇的混合物,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 注意事项 注食前确定观察胃管是否通畅,灌注前后注入温开水冲管,防止食物粘附于管壁。 鼻饲液应现用现配,未用完的鼻饲饮食放冰箱保存,24h内用完,避免鼻饲液过冷或过热。 配制的餐具应注意卫生,定期清洁、消毒 注意事项 混奶中原则上不加药物,药片必须研碎后溶解在水中,再由胃管注入。新鲜果汁应与奶制品分别注入,防止凝块残生 鼻饲过程中避免注入空气,以防造成腹胀。 灌注结束后冲净胃管,防止鼻饲液积存于管腔内变质,引起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鼻饲饮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饲饮食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目的:对昏迷病人或不能由口进食者,从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 适应症:常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拒绝进食的病人。 鼻饲的操作步骤要点 1、插管前物品准备齐全(治疗盘、一次性胃管包、无菌注射器、医用纱布、石蜡 固定胶条、手电筒、无菌棉签) 2、向病人解释,取适当卧位,清洁一侧鼻腔,润滑胃管前端。 3、插管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或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约45-55CM。 4、昏迷病人插管前应将头部梢向后仰,插至会厌部14--16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 颌靠近胸骨柄、再缓缓插入。 5、插管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病人出现恶心,嘱 患者深呼吸,可稍停片刻再插入;如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立即将管拔出、休息片刻再重插。 6、固定好胃管后先注入少量(10ml)的温开水,再注入鼻饲液,鼻饲液温度38℃-40℃, 每次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食物注入完后再注人少量(20ml)的温开水,防止食物存积胃管内阻塞管腔。 7、防止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灌入 速度不可过快,鼻饲液不可过冷或过热;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凝块产生;鼻饲过程中,避免灌入空气,以防造成腹胀。 8、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固定于病人枕边。 9、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10、每次抽鼻饲液时应反折或夹住胃管末端、鼻饲完毕应再注入温开水,并将胃管提起, 使全部流入胃内。 11、拔管:用于病人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为减少鼻黏膜刺激,每周或每月需要更换一次 胃管。拔管时胃管开口端用夹子夹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管余14cm左右, 嘱病人屏气,快速拔管,以防管内液体滴入气。拔管后帮助病人清洁鼻孔、面部及漱 口。

鼻饲法”操作流程讲课教案

鼻饲法”操作流程 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那请您张口。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用物符合操作要求。)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30—40度)。”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

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请您做深呼吸。”插入约10--15cm时,“请您张开口,让我检查一下。”“请您做吞咽动作。”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边做边口述: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可能误入气管,需迅速拔管后换管重插。如病人出现恶心应停止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顺利,检查胃管是否盘于口中”。“昏迷患者: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弧度,顺势插至所需刻度”。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鼻翼两侧,证实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入水中,无气体溢出。口述另两种验证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抽吸出胃液。(2)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当证实胃管已插入胃内,将胃管末端小盖盖上,再次固定胃管于面颊部。口述:“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昏迷患者枕头复位,头偏向一侧。”6、灌注溶液:护士:“现在胃管已插好,我给您先喂温开水,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先注入10mL温开水,再缓缓注入流汁食物,然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饲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应排气,操作者手指勿触及管口)。7、管端固定:用纱布包好胃管末端,用橡胶圈绕紧。再用别针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衣肩上。撤下弯盘、治疗巾,放入医用垃圾桶内。脱手套。将治疗盘端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那请您张口。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用物符合操作要求。)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30—40度)。”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 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请您做深呼吸。”插入约10--15cm时,“请您张开口,让我检查一下。”“请您做吞咽动作。”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边做边口述: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可能误入气管,需迅速拔管后换管重插。如病人出现恶心应停止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顺利,检查胃管是否盘于口中”。“昏迷患者: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弧度,顺势插至所需刻度”。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鼻翼两侧,证实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入水中,无气体溢出。口述另两种验证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抽吸出胃液。(2)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当证实胃管已插入胃内,将胃管末端小盖盖上,再次固定胃管于面颊部。口述:“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昏迷患者枕头复位,头偏向一侧。” 6、灌注溶液:护士:“现在胃管已插好,我给您先喂温开水,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先注入10mL温开水,再缓缓注入流汁食物,然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饲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应排气,操作者手指勿触及管口)。 7、管端固定:用纱布包好胃管末端,用橡胶圈绕紧。再用别针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衣肩上。撤下弯盘、治疗巾,放入医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要点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 球麻痹,又称延髓麻痹,是指由延脑或大脑等病变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发音障碍为主症的一组病症。通常把延髓病变所致者称真性球麻痹,大脑等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本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脑病引发。如脑梗塞、脑出血、脑炎、脑外伤、脑变性病、脱髓鞘病、脑肿瘤等,损伤相应脑组织而致病。其中以脑血管病所致者最多。由于脑血管病发病率很高,故本症亦十分常见。目前临床缺乏对本病的理想疗法,是中西医公认的难治之症。病人患此症,轻者饮食、语言困难,重者完全丧失饮食、语言功能,靠鼻饲维持生命,因重症球麻痹患者需终身使用鼻饲,因此,许多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中仍需使用鼻饲管,现针对鼻饲管的护理及鼻饲饮食的准备进行一些讲解。 一、胃管留置时间: 普通胃管每周更换1次,硅胶管每月更换1次,于晚间末次喂食后,将管快速拔除,同时夹紧管口,以免液体流入气管,次日晨换管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二、鼻饲时的体位: 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40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同时,在脑卒中时由于肢体健侧吞咽功能好于患侧,鼻饲时头偏向健侧,可明显降低胃

反流的食物误吸入气管。特别应注意的是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三、温度: 食物要冷却至38-40度,放于前臂内侧而不觉烫,方可注入。鼻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烫伤或冻伤黏膜。 四、常用鼻饲饮食及量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的可用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熟鸡蛋、浓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匀浆饮食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油、盐等。 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昏迷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者,第一、二天以混合奶为主,每次50~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特殊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进食匀浆膳。长期进食匀浆膳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400毫升,每日3~4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 五、鼻饲时需注意事项: 1、灌注饮食前后要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病人剧烈咳嗽,或出现呕吐反射时,可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2、每次鼻饲前应先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毫升),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

鼻饲技术与操作

鼻饲技术与操作 一.目的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患者。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一次性胃管、压舌板、50ml注射器一个,手电筒,治疗碗2个(分别盛有鼻饲液和温开水38-40摄氏度)镊子或止血钳、纱布、棉签。 (2)根据医嘱核对鼻饲液。 (3)携物品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取舒适体味(一般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将治疗巾围于病人颌下,弯盘放置于方便取用处。 (4)检查胃管是否漏气或是否在有效期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一般成人长度:耳垂经鼻尖到胸骨剑突的距离,约45-55cm,儿童插入长度:为眉间至剑突与脐中点的距离,约为18-22cm. (5)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首先清洗鼻腔,用无菌石腊油滑润胃管前段,沿选定侧鼻孔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内,一般有三种方法:①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抽出胃液即可证实胃管在胃内,②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同时在胃内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6)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一般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燥动病人要适当约束双上肢以免胃管滑脱,造成鼻粘膜损伤,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接时间不少于2h,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摄氏度。 3.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或家属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恶心时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三注意事项 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璧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3每天检查胃管插入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生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4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普通管一周更换一次,硅胶管每月更换一次,每天进行口腔护理bid。

老年危重症患者两种鼻饲方法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老年危重症患者两种鼻饲方法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鼻饲方法在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作用上的优劣。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设定间隔使用注射器鼻饲的对照组和输液泵恒温恒速鼻饲的试验组,比较两组中并发症发生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输液泵鼻饲的方法在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上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输液泵恒温恒速鼻饲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污染环节、适应胃肠道蠕动规律,更好的发挥肠内营养价值、避免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危重症;鼻饲;不良反应 本文从对老年危重症患者不同方式鼻饲能全力的效果比较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所在医院160例ICU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希望发现、确证更有利于患者健康恢复的鼻饲方法,提高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2006年6月-2010年10月的16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脑出血57例,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41例,恶性肿瘤晚期62例,患者病情程度不一,昏迷天数2~8 d,平均(4.5±0.8)d,鼻饲时间均在10 d以上。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分组过程中各种可能影响该次观察结果的因素在两组中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鼻饲方法经鼻腔将复尔凯胃肠管送入胃部,检查胃管到达胃内、无潴留现象后,胶布固定在鼻翼位置。能全力瓶口消毒后使用50 ml注射器按照每次100 ml,每天4~6次的使用剂量给患者鼻饲,鼻饲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鼻饲前后使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1.2.2 试验组鼻饲方法同样经鼻腔送进复尔凯胃肠管检查确定胃管正确放置,无潴留现象后固定,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将输液管末端处理后连接胃管套上电子恒温器(恒温器温度值维持在35 ℃~40 ℃),输液管另一端则夹入输液泵,然后设置输液速度为40~150 ml/h(具体为鼻饲第一天50 ml/h,以后为100 ml/h)进行全能力鼻饲。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过鼻饲后腹泻、腹胀、呕吐返流、误吸、胃肠道出血发生情形。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一、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既往有无鼻饲经历,患者及家属对鼻饲法的反应及配合程度评估患者的鼻腔情况,如鼻黏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偏曲、息肉等。 二、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1)鼻饲包。内放镊子、压舌板、胃管(一次性胃管另备)、纱布、液体石蜡棉球2)治疗盘(插管时用)。内放治疗巾、治疗碗、弯盘、50ml注射器(喂灌器)、棉签、胶布、夹子或橡皮圈、别针、听诊器、水温计、适量的温开水、量杯(内盛流质饮食200ml,温度38—40℃),手套3)治疗盘(拔管时用)。内放治疗碗、纱布、弯盘、松节油或汽油、酒精、棉签、手套等。根据患者需要可备漱口液。 (3)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三、实施 (1)查对:核对床号、姓名。 (2)解释:告知患者进行鼻饲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 (3)安置体位:可取坐位、半坐卧位和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 (4)铺治疗巾:准备胶布,铺治疗巾于患者颌下,弯盘治愈患者口角旁。 (5)检查清洁:观察并检查鼻腔,选择畅通无疾患的一侧,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 (6)测量润滑:打开鼻饲包,取出胃管(一次性胃管另备)和注射器放包内,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把液状石蜡油棉球放入纱布内,以润滑胃管前段10—20cm,测量插管长度,并做好标记。 插管长度测量方法:鼻尖---耳垂---剑突或前额发际---剑突的距离,成人为45—55cm,小儿胃管插入长度为眉间---剑突与脐中点的距离。 (7)轻稳胃管: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沿选定的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至咽喉部(14—16cm)时请患者协助做吞咽动作,以利于将管顺利插入胃内。插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插管过程中若插管不畅,嘱患者张口,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不可强行插入,以免损伤黏膜。 2)插管时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或做吞咽动作,稍后插入,减轻患者的不适。 3)插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8)确定达胃:当胃管插到预定长度时需确定胃管是否到达胃内,方法如下: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将听诊器放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再将注入的空气抽出。 3)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逸出;如有气泡溢出,表示误入气管。(9)固定胃管: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10)注入流质:将注射器接在胃管的开口端,先注入少量的温开水,湿润管腔,避免流质食物黏附在管壁上,然后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液,注入过程中,应询问患者感受,以调整注入速度,鼻饲完毕,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残留于管腔中发酵、变质、造成胃肠炎和堵塞官腔。

鼻饲患者餐饮营养搭配法

问题分析:鼻饲管喂食是将胃管由鼻孔插入,经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鼻饲流食要求温度38~40℃,每次注入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意见建议:老年人要适量地食用蛋白质,老年人的体内代谢是以分解代谢为主的,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里内分泌腺功能改变的结果,所以需要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对老年人来说,蛋白质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因此,每天吃的蛋白质中,最好有一半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乳类、蛋类,鱼虾,豆类等。另外还要进食打碎的蔬菜、菌汤、豆浆、豆腐脑等。 一周食谱 星期日早餐:小麦胚芽粥100克、全麦面包一块、黄豆50克、亚麻粉50克、苹果(高血压)、西红柿一个(糖尿病) 午餐:米饭100克、黄豆50克、生菜2种:①、凉拌三丝②、千岛黄瓜;熟菜2种:①、奶汁南瓜②、豆腐丸子,紫菜汤。 星期一早餐:红豆糙米粥100克、全麦面馒头一个、白腰豆50克、亚麻粉50克、香蕉(高血压)、黄瓜一根(糖尿病) 午餐:红豆糙米饭100克、生菜2种:①、绿皮三丝②、酸菜心;熟菜2种;①、豆皮炒西芹②、西芹百合,丝瓜汤一碗 星期二早餐:南瓜粥100克、犹太面包一个、五香花腰豆50克、亚麻粉50克、猕猴桃(高血压)、生胡萝卜一根(糖尿病) 午餐:蚕豆红米饭100克、生菜2种:①、什锦凉菜②、芹菜豆芽;熟菜2种:①、五彩豆腐,②、南瓜什锦,藕枣长生汤。 星期三早餐:八宝粥100克、全麦面饼一个、红小豆50克、亚麻粉50克、香梨(高血压)、西红柿一个(糖尿病) 午餐:碗豆糙米饭100克、生菜2种:①、白玉韭菜②、香菜豆腐;熟菜2种:①、三色南瓜,②、土豆泥,酸辣汤一碗。 星期四早餐:红薯粥100克、全面面包一个、黄豆50克、亚麻粉50克、葡萄(高血压)、黄瓜一根(糖尿病) 午餐:芝麻香芋饼一个,生菜2种:①、香菜拌黄瓜②、凉拌洋葱;熟菜3个:①、墨西哥豆,②、木耳炒白菜③、炒饼子,桂圆汤一碗。 星期五早餐:小麦粥100克、全麦面馒头一个、绿豆50克、亚麻粉50克、芒果(高血压)、生胡萝卜一根(糖尿病) 午餐:全麦面面条150克、素四宝(用素四宝拌全麦面面条) 星期六早餐:南瓜粥100克、犹太面包一个、白腰豆50克、亚麻粉50克、西瓜(高血压)、西红柿一个(糖尿病) 午餐:菠萝饭200毫升、八宝汤 每天的晚餐:可以少吃点饭和水果、蔬菜,或者不吃饭只喝亚麻水等。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 鼻饲技术操作规程 评 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耐受及合作程度。 准 备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并擦干?戴口罩?按医嘱准备鼻饲饮食并备齐用物?检查用物 物品?处置车、医嘱单、快速手消液、 插管用物:胃管、胃管包(治疗巾、弯盘、压舌板、止血钳、镊子、纱布)、手套、棉签、石蜡油、胶布、别针、听诊器、灌注器 鼻饲用物:纱布、灌注器、温开水、鼻饲饮食 拔管用物:弯盘内盛纱布、松节油、棉签、手套等 环境?安静、安全 病人?取舒适卧位(最好坐位或半坐位) 方 法 插胃管?携物至床旁?核对?向病人解释?颌下铺治疗巾?戴手套?清洁并检查鼻腔?测量胃管长度?润滑胃管前端?插管? 检查胃管

置入位置?固定?在胃管尾端标识留置时间、深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鼻饲?核对?先检查胃管位置?注入20-30ml温开水?注食?再注20-50ml温开水冲洗胃管?关闭胃管末端?整理用物?按规定清洁消毒鼻饲用物?洗手?签字/记录入量 . . 拔管?核对?向病人解释?戴手套?关闭胃管末端?轻起胶布?边拔边用纱布擦拭胃管?胃管弃于医用垃圾桶中?清洁面部?整理用物并消毒?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①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②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查。 ③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④插管固定后,在胃管尾端标识留置时间、深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⑤鼻饲液温度38~40C,每次量〈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⑥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

鼻饲法操作流程图

鼻饲法操作流程图 1.形象: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未佩带饰品 2.态度: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1.评估 (1)核对医嘱、床头卡、床号、姓名,予鼻饲的原因和方法 (2)患者评估:携带医嘱执行单至床旁核对床头卡、床号、姓名→评估其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口鼻有无损伤(如鼻部是否动过手术是否通畅,食道是否有病变)→ 向病人或家属解释(X床X阿姨,您好!我是护士XX,因为您现在不能经口进食, 根据医嘱我将会用一根胃管从您的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 以维持您的营养和治疗,胃管要保留一段时间,在插管的过程中会有些不适,请 您不要紧张,深呼吸,我会尽量轻一些,快一些,很快就好了,请您配合一下好 吗?我能看一下您鼻腔的情况吗?好,您稍事休息,我准备好就来。) 取合适体位:坐位或半卧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3)环境评估: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光线适合,无异味。 2.操作者: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 3.用物准备:胃管,弯盘,纱布,治疗巾,棉签,手套,治疗碗(温开水适量),胶布, 石蜡油,听诊器,电筒,50ML注射器,别针,橡皮筋,鼻饲流食(38~40℃),水温

计,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携医嘱单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卡,床号,姓名→解释操作步骤及配合方法并询问要求(X床X阿姨,您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给您插胃管了,请您不要紧张,我会尽量轻一些,快一些,等一下当胃管插入一部分时,我会叫您做吞咽动作,请您配合一下 好吗?)→将病人取合适体位→将治疗巾垫于病人颌下,弯盘放于便于取用处→选择通畅一侧鼻腔清洁鼻腔→戴手套→测量胃管长度45-55CM(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并标记→润滑胃管插入长度的1/3(石蜡油倒于纱布上)→从鼻腔插入→插入10-15CM,嘱(X阿姨,请您做吞咽动作,这会有助于胃管顺利插入胃内,一边插管一边观察,若插管中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插管并嘱患者深呼吸,如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管。昏迷者:左手将患者头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证明胃管在胃内(三种方法)→固定(将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鼻翼及颊部) 灌注食物: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鼻饲液或药液,鼻饲完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将胃管末端反折并用纱布包好用橡皮筋扎紧,用别针固定于枕旁、大单或患者衣领处。协助患者清洁鼻孔、口腔,整理床单位,嘱患者维持原卧位20~30分钟。洗净鼻饲用注射器放于治疗碗中用纱布盖好备用。(鼻饲用物应每天更换消毒)(X阿姨,现在已经为您上好胃管,现在进行鼻饲,如果感到腹胀就告诉我,……我把呼叫器放在您方便拿到的地方,如果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请您告诉我好吗?我们也会随时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好好休息) 1.洗手,整理收拾用物 2.记录鼻饲时间,鼻饲物的种类、量,患者反应等

鼻饲操作试题

鼻饲操作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鼻饲操作试题 一.单选题 1.进行鼻饲操作前应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内容包括() A.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 B.鼻中隔有无弯曲、息肉 C.既往有无鼻部疾病 D.以上都是 2. 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当胃内容物超过 ()通知医生减量鼻饲或暂停。 A. 50ML B. 100ML C. 150ML D. 200ML 3. 鼻饲完毕应指导患者维持原卧位()分钟,防止呕吐。 A. 5—10 B. 10—15 C. 15—20 D. 20—30 4. 下列关于对鼻饲患者的指导要点,错误的是() A. 告知患者插管和鼻饲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B. 告知患者鼻饲中不适及配合方法 C. 指导患者恶心时做屏气动作 D. 指导患者带管的注意事项,避免脱管 5. 每次鼻饲前后均应用()水冲洗导管,以防止管道堵塞。 A. 10ml B. 20ml C. 30ml D. 40ml 二. 填空题 1. 鼻饲的目的是对()的患者,从胃管灌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 ()()和(),以利早日康复。 2. 插胃管时,应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或者()。

3. 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表示误入(),应 (),休息片刻重插。 4. 鼻饲给药时应先(),()后注入。 5. 鼻饲混合流食,应当()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三. 判断题 1. 进行鼻饲操作前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并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2. 胃管插入适当深度后,应立即灌入鼻饲液。() 3. 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25cm,左手托起头 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4. 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5. 进行鼻饲操作前应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四.简答题 进行鼻饲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鼻饲管位置验证方法研究进展

·科研综述· 鼻饲管位置验证方法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verification method of position of nasogastric feedin g tube 李 欢,杨 蓉 Li Huan,Yang Rong(Huaxi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610041China)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鼻饲管位置验证方法及其各种方法局限性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鼻饲管;位置;验证方法Abstract It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verification method of position of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 in abroad and at home and limitations of various methods, so as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nursing w ork. Key words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position;verific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493(2007)10B-2638-03 通过鼻饲管(鼻胃管、鼻肠管)对危重病人进行胃肠内营养,接近正常的消化过程且易于管理,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营养支持方式。然而,在鼻饲管置入和保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置不到位或移位,甚至误入气道,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在留置鼻饲管时、管喂食物或药物前以及持续的管喂过程中都必须对鼻饲管的位置进行验证。现就鼻饲管位置的验证方法综述如下。 1 有科学依据的非X线验证方法 1.1 观察抽取的液体 对880份胃肠内抽取的液体样本进行比较,发现从胃内抽出的液体通常为不透明,绿色、棕褐色、灰白色、血性或褐色,而从小肠内抽取的液体主要为清亮的,黄色至胆汁色的[1]。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抽取液体的颜色和性状来鉴别鼻饲管的末端位于胃内还是肠道内[1,2]。与采用X线照射相比,这种方法可减少放射线带来的危害,尤其对于儿童,并且简便易行,节省花费[2]。局限性在于:对于鉴别鼻饲管是否误入气道未必有用,因为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起初也可呈灰白色至棕褐色的黏液或沉淀,易与胃液相混淆[1];而食管内由于含液体极少,很难抽取,即便抽取到了,也可能是反流的胃液或吞下的唾液。因此,临床上很少使用该方法鉴别鼻饲管的末端是否位于食管内[3,4]。 1.2 测试抽取液的pH值 胃液的pH值通常为1~5,而肠道和气道的pH值常大于7[5],因此,可根据pH值的不同来鉴别鼻饲管的末端是在胃内还是在肠道和气道内[3,6-8]。随着试纸的改进,对pH值测定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带有pH值传感器的管道被研究出来,不用将液体抽出就可直接测试pH值,并且不受蛋白质分解产物的影响,经X线进行验证其准确率达87.5%[9],但价格较贵,若经常更换可能难以承受。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适用于验证鼻饲管是否位于食管内,因为反流的胃液可使pH值低至1,咽下的碱性唾液可使pH值高至7[3];不适用于区分鼻饲管在肠道内还是误入气道,因为肠道和气道的pH值相近;也不适用于对持续管喂的鼻饲管进行验证,因为营养液的pH值多为6.6左右,与胃液中和,使pH值偏高;此外,测试pH值的方法还受到各处pH值有相重叠的部分,抽取不到液体以及药物(H2阻断剂、抗酸药)、食物、疾病(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10]。许筱渝[11]对抽不到胃液的病人采用自然胃液引出法,将胃管外口套上清洁透明小塑料袋,将小袋置于稍低于病人身体位置,观察10min~20min后,有胃液引出则证明置胃管成功,否则失败。 1.3 胆红素分析 胆红素是主要的胆色素,分泌入十二指肠与肠液相混合。胃内不含有胆红素,即使发生了肠液反流其浓度也很低,气道内也不含胆红素,因此,若抽取液含有的胆红素≥85.5μmol/L,则证明鼻饲管位于肠道内,<85.5μmol/L则在胃内[12]。该方法不受食物的影响,因此可用于持续管喂的病人。M etheny等[7]建议,联合使用胆红素分析和pH测试来验证管道的位置。通过对209份胃内抽取物、228份肠道抽取物以及126份支气管抽取物和24份胸膜腔内抽取的液体进行胆红素分析和pH测试,发现胆红素平均水平分别为1.37μmol/L(支气管/胸膜腔),21.9μmol/L(胃内),217.7μmol/L(肠道),因此若pH 值>5且胆红素值<85.5μmol/L时则说明在气道内;pH值>5且胆红素≥85.5μmol/L时有3/4的几率在肠道内;pH值≤5且胆红素<85.5μmol/L则有>2/3的几率在胃内。测试胆红素水平的VBIL(Visual Bilirubin)试纸被研制出来,与pH测试联合使用以提高验证能力,但该试纸验证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13]。 1.4 酶学检测 对抽出的液体进行除pH值检测外的酶学分析可增加验证的准确性[2]。从胃内抽出的液体含有大量的胃蛋白酶(349.1μg/mL),而含有少量(19.3μg/mL)或不含胰蛋白酶;从肠道内抽出的液体则相反,含有大量的胰蛋白酶(143.0μg/mL)而含有少量(24.2μg/m L)或不含胃蛋白酶;从气道内抽出的液体则两者都不含,若发生误吸,则含有浓度很低的胃蛋白酶。通过该方法可完全识别出位于气道内的鼻饲管,识别出93.4%的位于胃肠道的鼻饲管[8]。尽管此种方法并不昂贵,与pH值检测联合使用是可行的,但只能在实验室进行测试,尚没有床旁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法。 1.5 二氧化碳探测法 目前有两种装置:二氧化碳描记装置[14]和比色装置。前者可提供气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持续读数以及呼吸的波形。Burns等[15]研究发现,使用该装置时当二氧化碳>15mmHg(1mmHg=0.133kPa)以及出现呼吸波形则可证明胃管末端在气道内。D'Souza等[16]利用该方法鉴别自制的胃管是否误入气道,然而却受到管道内的凝结 · 2638 ·CHIN ESE N URSIN G RESEA RCH O ctober,2007Vo1.21N o.1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